《琥珀》说课稿(最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课堂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课堂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描绘了松脂包住苍蝇和蜘蛛的情景,以及这两只小虫被埋在松脂中,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化,变成了化石的过程。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本文也涉及到了一些科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
但是,对于松脂、琥珀和化石这些概念,他们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解决课文中的疑问,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难点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5.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拓展: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琥珀的形成过程:1.松脂包住苍蝇和蜘蛛2.松脂变成松脂球3.松脂球慢慢地下沉4.经过长时间地质变化5.形成化石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5《琥珀》(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琥珀》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琥珀的珍贵,并学习琥珀的保存和鉴赏方法。
一、教学内容课文《琥珀》主要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特点以及琥珀中的生物化石。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琥珀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珍贵和独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特点以及琥珀中的生物化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琥珀的珍贵和独特,以及琥珀的保存和鉴赏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琥珀标本、放大镜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琥珀标本,引导学生观察琥珀的外观特点,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特点以及琥珀中的生物化石。
同时,教师强调琥珀的珍贵和独特,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
4. 学习琥珀的保存和鉴赏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琥珀的保存和鉴赏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保养琥珀,并能够识别琥珀的真伪。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并写一篇关于琥珀的小作文。
五、板书设计琥珀形成过程:松脂、松香、琥珀特点:透明、光滑、有生物化石珍贵:大自然的杰作、历史见证六、作业设计1. 复习课文,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 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了解琥珀的保存和鉴赏方法。
3. 写一篇关于琥珀的小作文,可以是描述琥珀的美丽,也可以是讲述一个关于琥珀的故事。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琥珀标本、讲解课文内容、学习琥珀的保存和鉴赏方法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特点以及琥珀的珍贵和独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课文。
课文主要围绕一块琥珀展开,通过描述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充满了科学精神和求知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自然科学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同时,他们对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的科学原理,以及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琥珀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琥珀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3.学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学习课文,解释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帮助学生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琥珀的理解和看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描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花粉对研究地质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充满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本节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与单元主题“自然的秘密”相呼应,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普知识有较强的兴趣,但文本中一些专业术语和科学原理可能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解读课文,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引导他们运用想象和推理的能力,感受科普文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琥珀中的昆虫和花粉对研究地质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科普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鼓励他们勇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2.教学难点:文本中一些专业术语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推理的能力,共同解决问题。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琥珀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自然的奥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奇异的琥珀》是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21课,此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发现”,训练的重点是默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培养学生对科学,对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探索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体会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二是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努力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尽力把读的时间,说的机会,问的权利,评的自由还给学生。
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教学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10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熟悉课文内容,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推测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的,明白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
4、复述故事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认读、识记、组词、听写等方式掌握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的工具书来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练习和指导,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讨与交流,明白这块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以及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和发现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四)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体会科学家合理推测的依据。
2、难点:理解科学家推测的依据。
三、说设计理念: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
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说教学思路与意图:第一课时学情分析: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琥珀》优质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琥珀》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琥珀》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琥珀的故事,通过描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非常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而,对于自然科学的知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进行思考和推理,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观和神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学习课文:学生分段学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科学知识。
4.推理与想象: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回答相关问题,如琥珀形成的过程。
5.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如制作琥珀模型的步骤。
6.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推理过程。
7.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课文通过一个琥珀中的苍蝇和蜘蛛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琥珀的好奇心,进而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科学性,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并且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琥珀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对琥珀产生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并进行讲解和解释。
3.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4.展示与交流:学生分组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交流。
5.小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方法和效果。
5琥珀(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5. 琥珀(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推理判断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与历史的兴趣,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述琥珀的形成过程、科学价值和考古意义。
课文以一位德国老人发现琥珀中的昆虫为线索,引出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琥珀中的生物遗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课文生字词的掌握。
2. 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
3.2 教学难点1. 琥珀形成过程中的一些科学原理。
2. 学生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相关资料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
2. 教师简要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科学价值。
5.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琥珀的资料。
5.3 合作探讨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琥珀的形成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琥珀中的生物遗迹及其科学价值。
5.4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琥珀形成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2. 教师讲解琥珀在考古学中的意义。
5.5 巩固练习1. 学生回答课后练习题。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关键词和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突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科学价值和考古意义。
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搜集更多关于琥珀的资料,了解琥珀在其他国家的发现和研究。
3. 绘制琥珀形成过程的思维导图。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了学生的提取信息、推理判断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
但在讲解琥珀形成过程中的科学原理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今后教学中可适当拓展相关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说课稿(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说课稿(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谜”,通过学习《琥珀》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的奥秘。
课文《琥珀》以一块琥珀为线索,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保存的古代生物和植物的奥秘。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物的演化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琥珀中的生物和植物的奥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琥珀中的生物和植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琥珀》,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生物和植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热爱大自然,对生物的演化过程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生物和植物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生物和植物的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琥珀中的生物和植物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琥珀》,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生物和植物的特点。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琥珀说课稿(精选5篇)
琥珀说课稿琥珀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琥珀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琥珀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琥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是一篇介绍琥珀的科普文章。
文章大致从琥珀的形成过程、被发现过程、科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想象的准确;二是体会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内容。
2、会读写“琥珀、飒飒、拂拭、澎湃、黏稠、松脂”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引导学生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难点: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三、设计理念:1、、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多议、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注重体验过程。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1、琥珀欣赏:(课件出示琥珀视频)2、设悬,教师导入: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并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这块琥珀里同时存在着两个小动物,还有挣扎过的痕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琥珀有一个初步了解,再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读课文中的字词。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新课时首先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并且强调学生易写错、难写的字,提醒学生在今后运用的时候不能写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获奖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获奖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文章,描绘了松脂包住苍蝇和蜘蛛的情景,以及这些生物的演变过程。
本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充满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文所属单元的主题是“自然奇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增长科普知识,同时培养想象力,提高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自然界的奇观现象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科普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古生物的知识了解有限,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相关的科普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掌握相关的科普知识。
2.教学难点:对古生物知识的拓展,以及对文本中科学原理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本的趣味性。
3.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讲解琥珀的形成过程,解释相关科普知识。
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等,深入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5.拓展延伸:教师出示相关古生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古生物的演变。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普知识。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关于琥珀的想象画,或撰写一篇关于琥珀的小作文。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5琥珀》(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5 琥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琥珀的来历,增长关于地质知识和生物知识。
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琥珀的形成和琥珀中的昆虫蜘蛛的知识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教师应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科学知识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故事。
2.教学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故事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读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阅读理解和科学知识水平。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知琥珀的形成过程。
3.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查找资料、提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琥珀和琥珀中的昆虫蜘蛛的知识。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语文说课稿:《琥珀》(精选8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琥珀》小学语文说课稿:《琥珀》(精选8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琥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说课稿:《琥珀》篇1一、说教材《琥珀》是第二单元展现科学世界的第一课。
本课属于科普小品,从琥珀的形成、被发现、科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全文语言生动易懂,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感受生命的突变和渐变,还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想象的准确以及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4.能根据琥珀的形成过程,说说课文推测的依据。
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能根据琥珀的形成过程,说说课文推测的依据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
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画面,引导入境,促进朗读,帮助理解。
2.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达到以读促悟;通过小组讨论法,给学生创造各抒己见的表达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思维能力。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年级学生思维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学习能力和独立性增强,且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等方式,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多媒体展示琥珀图片,让学生描绘琥珀。
同学们见过琥珀吗?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绘琥珀?这么美丽、珍贵的琥珀是怎么来的呢?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课文语言平实,条理清晰,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描绘,使学生能够了解琥珀的来历和科学价值。
这篇课文既具有知识性,又富有文学性,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知识,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
但是,对于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使他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科学概念和专业术语。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观和神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引出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记录下自己不懂的地方。
3.讲解课文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讲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4.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琥珀的理解和看法,互相学习,提高理解能力。
5.情景模拟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模拟琥珀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第二单元5《琥珀》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第二单元 5 《琥珀》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谜”,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课文《琥珀》讲述了一个关于琥珀的故事,通过讲述琥珀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琥珀的来历,并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课文《琥珀》通过描绘一个古代松树树脂包裹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化,形成了现在的琥珀。
故事中的琥珀保存了苍蝇和蜘蛛的形态,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自然界的奥秘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并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然而,学生对于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松树树脂的特点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例子进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松树树脂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激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松树树脂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如“松树树脂”、“琥珀”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以讲授法为主,结合提问法、讨论法、展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和学习知识。
《琥珀》公开课教案说课稿及课后习题
《琥珀》公开课精品教案说课稿及课后习题一、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琥珀的形成、特点以及科学价值。
文章语言生动,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特点及科学价值;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特点及科学价值;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价值。
四、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特点及科学价值;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梳理知识点;5.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制作琥珀模型,加深对琥珀的认识;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琥珀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特点及科学价值。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讲解(10分钟)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梳理知识点。
重点讲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价值。
5.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动手制作琥珀模型,加深对琥珀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琥珀模型的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习题(课后自主完成)课后习题包括:1. 琥珀的形成过程是什么?2. 琥珀有哪些特点?3. 琥珀在科学上有什么价值?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课堂氛围等方面。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谜”,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课文《琥珀》讲述了一个关于琥珀的传说,通过讲述一个被琥珀包裹的小虫和植物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琥珀的价值。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充满了神秘色彩,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自然界的奥秘充满好奇心。
但是,他们对琥珀的形成过程和价值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价值,并能够理解和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价值。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能够分析和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自然界的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价值。
2.难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能够分析和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情景教学法。
首先,我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然后,我会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深入理解和体验课文中的情境。
此外,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文主题。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提出的问题。
3.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深入理解和体验课文情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花粉对研究地质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文主要通过讲述一个琥珀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来历和科学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但学生对琥珀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此外,学生可能对科普说明文的阅读和理解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琥珀中的昆虫和花粉对研究地质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观察琥珀图片,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2.教学难点:学生对科普说明文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琥珀标本或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琥珀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内容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琥珀标本或图片,进行想象力和观察力的训练,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琥珀的科学价值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义。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公开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公开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这篇课文以一块琥珀为线索,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保存的古老生物。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本文主要采用叙事和描述两种表达方式,通过描绘琥珀的美丽和神秘,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普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学生对古生物的知识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补充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琥珀中保存的古老生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琥珀中保存的古老生物;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琥珀中保存的古老生物;3.问题驱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5.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耐心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知识;6.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制作琥珀模型,增强实践能力;7.总结拓展: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琥珀的价值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8.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琥珀及古生物知识。
部编版四下琥珀说课稿
部编版四下琥珀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琥珀》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科普类文章。
本课以一块古老的琥珀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特点及科学价值。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主要内容本文共分为五个自然段,第一段引出琥珀的概念;第二段描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第三段介绍了琥珀的特点;第四段阐述了琥珀的科学价值;第五段对琥珀的形成过程进行总结。
全文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既有科普性,又富有文学性。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琥珀的概念、形成过程、特点及科学价值。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发现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1.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树立探索自然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掌握琥珀的概念、形成过程、特点及科学价值。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难点1. 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科普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断。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发现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琥珀的知识。
通过提出问题,如“琥珀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会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二)问答法问答法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琥珀》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如意,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奇异的琥珀》。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奇异的琥珀》是六年制小学s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科学与发现”主题的一篇精读科学小品文。
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形成过程,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形象,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细读课文,字里行间显现着“奇异”。
2、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粘稠、详细”等词语,积累“美餐、热辣辣、淹没、冲刷”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教学重难点重点: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
难点: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篇课文是以自然科学密切相关,要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文中答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讨论、交流并播放多媒体(琥珀图片、动画展示形成过程)来深入理解课文。
在反复品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我将本课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课堂结构是:质疑导向——初读感知——简述形成——感受奇异——小结背诵。
爱因斯坦曾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又与文章中心紧密相连,因此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谁发现的?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感知。
这一环节包括:检查自学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分段。
在对文章有大致了解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环节:可采用画箭头、文字描述等不同方式,简述琥珀形成过程。
(主要先由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指名上台板演或简述。
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意识而显得活泼生动。
第一课时宣告结束。
第四个教学环节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奇异。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
在设计这一部分教学时,我从课题中的“奇异”二字入手先理解“奇异”的意思:跟平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与众不同令人惊异。
再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层深导,感受“奇异”。
1、透过样子,感受“奇异”。
学习课文最后一段,引导观察课文中的图片,观察课件(琥珀图片)。
2、揣摩形成过程,感受“奇异”。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先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化石。
把关键词“松脂球——化石”板书出来。
下面我们再认真地读读文章第一大段,看看松脂球是怎么形成的?松脂球又是如何变成化石的?让学生边读边画。
第三步:先同桌互相说然后指名学生说说琥珀形成过程,再找学生补充,教师板书。
第四步动画演示形成过程。
3、谈论“发现”,感受“奇异”。
我们学习第二段,看看琥珀的发现是否也存在一种巧合呢?让学生齐读,引导找出答案“赤着脚”。
4、分析推测,感受“奇异”。
那么我们是否也在为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感到惊异呢?读第十八自然段,学生体会。
理解"推测"的意思:从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再让学生分析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松脂球形成化石等相关知识,琥珀的样子,发现琥珀的过程。
)第五个环节:小结课堂,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思考,讲述。
课后作业:用自己的话写写琥珀的形成过程。
《琥珀》第二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
作者由一块稀世珍宝琥珀,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采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推测并再现了这块少见的琥珀的形成过程。
文章布局严谨,语言细腻形象,逻辑推理严密,真实与想象相结合,使文章具有神奇色彩。
教学时,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真实情景描写的简洁翔实,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切感受想象中的故事情节描写的生动传神,细致巧妙。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想象的科学依据。
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在上新课前我先对上课时的内容进行了一个复习。
提问上节课我们对琥珀有了一个了解,谁说说什么是琥珀呢?在学生说出琥珀的概念时,紧接着问本课中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琥珀?学生回答是同时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琥珀。
这时我又过渡性提问这块包裹着苍蝇和蜘蛛的奇异的琥珀又是怎么发现的呢?引起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从而进入第二环节。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1.学习琥珀的发现部分时让同学们读课文15-19自然段的同时。
提问: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渔民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很少见的?说明了什么?这时同学们说琥珀是渔民带着儿子在沙滩上经过时,儿子踩着了琥珀并把它挖了出来。
渔民认出这是一块琥珀,并说是一块很少见的琥珀。
我进行小结一块琥珀同时裹着两只虫子是很少见的。
说明这块琥珀是不可多得的,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
2.学习琥珀的科学价值部分学生读课文20自然段。
提问:这块琥珀有着怎样的科研价值?学生相互讨论后汇报: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的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苍蝇和蜘蛛了。
在学生汇报后理解词语“推测”。
通过理解推测导入琥珀形成部分的学习。
(三)学习琥珀的形成部分在学习琥珀的形成部分是我首先让同学们明白:一个事物的形成都是有条件的,琥珀也不比例外。
已经知道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要想知道琥珀的形成就必须知道松脂球的形成过程。
在讲解中让同学们理解松脂球形成必须的四个条件:1.松树林。
2.夏天---松树才分泌松脂。
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
讲解的同时板书。
在学生理解松脂球的形成后再讲解松脂球是怎样形成化石的。
化石的形成同样也需要四的条件:1.时间漫长。
2.陆沉水漫。
3.松树腐烂。
4.泥沙淹埋。
再讲楚松脂球形成化石以后这篇课文也就接近尾声。
于是我进行了总结。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课时的掌握情况。
我还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对学生进行了考察。
另外,在上本节课是我没按课本安排的顺序琥珀的形成,琥珀的发现,琥珀的研究价值去讲解,而是先讲琥珀的发现,研究价值,最后讲它的形成。
我个人认为这样更能引起小学生的球知欲,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大自然探索精神。
《琥珀》说课稿西渠完小白国本一、教材分析:《琥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是一篇介绍琥珀的科普文章。
文章大致从琥珀的形成过程、被发现过程、科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想象的准确;二是体会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内容。
2、会读写“琥珀、飒飒、拂拭、澎湃、黏稠、松脂”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引导学生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难点: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三、设计理念:1、、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多议、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注重体验过程。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1、琥珀欣赏:(课件出示琥珀视频)2、设悬,教师导入: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并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这块琥珀里同时存在着两个小动物,还有挣扎过的痕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琥珀有一个初步了解,再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读课文中的字词。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新课时首先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并且强调学生易写错、难写的字,提醒学生在今后运用的时候不能写错。
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已经一定的自学能力,读课文后我提出了两个小问题(2、课文写的琥珀是什么?课文中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从而了解学生读书的效果和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情况。
(三)、学习琥珀特点部分通过学生的看,通过学生的读,通过学生的说,以及学生的概括从而充分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习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2)、课件出示模拟动画——松脂球形成的过程(学生观看动画) 点拨学生朗读描写事情凑巧的段落。
学生默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3)、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出松脂球形成的相关条件。
2、学习形成化石部分(10—12自然段)(1)、过渡:松脂球的形成我们都了解得很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由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0—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松脂球成了化石的原因,同桌之间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松脂球成为化石的原因。
3、小结复述琥珀形成的过程精读课文这一板块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看、读、思、议、画等手段,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逐步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条件,体会科学家合理的想象。
](五)、谈体会、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力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五、课后反思一、说教材:《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形成过程。
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