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规划

合集下载

钢铁企业十四五规划报告

钢铁企业十四五规划报告

钢铁企业十四五规划报告引言钢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推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报告提出了钢铁企业十四五规划,旨在指导钢铁企业在未来五年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现状与分析当前,我国钢铁产能已经完成了一次重大整治,去产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随着国内供需形势的变化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钢铁产业依然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高端产品需求增加,传统产品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环保限产政策严格执行,产能过剩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环境污染治理仍然是一个长期任务。

十四五发展目标基于对产业现状的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钢铁企业十四五发展目标:1. 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品质为核心,推动钢铁产品向中高端升级。

2. 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绿色转型,建设生态友好型钢铁企业。

3. 创新驱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给结构优化升级,减少传统产能,增加高端产品供给。

5.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钢铁产业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主要发展策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培育和集聚高端技术人才,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

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钢铁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供需协调和风险共担。

加强环境治理严格执行环保限产政策,加大污染防治和治理力度。

推动绿色转型,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钢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钢铁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贸易摩擦。

通过国际合作,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保障措施为确保钢铁企业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我们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投入。

钢铁企业规划发展部2024工作计划

钢铁企业规划发展部2024工作计划

钢铁企业规划发展部2024工作计划一、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市场对钢铁产品需求的增长,钢铁企业规划发展部在2024年将聚焦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工作计划旨在确保规划发展部的工作目标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具体的指导方针和行动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分析和竞争对手研究,确定并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2. 加强创新能力:积极开展钢铁生产和工艺技术的创新研发,引进并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流程优化、设备改造和员工培训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4. 推动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实施环保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积极与各级政府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三、具体工作计划1. 市场分析和竞争对手研究- 每季度对全球钢铁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评估市场需求和趋势变化。

- 深入研究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产品定位和市场份额,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竞争情报。

2. 核心竞争力提升-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

-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3. 创新研发和技术引进- 设立专门的研发团队,加强钢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 鼓励员工提出技术创新和流程改进的建议,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激励。

- 寻找国内外合作伙伴,引进和推广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和设备。

4. 生产效率提高- 制定生产流程标准和规范,改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 引进智能生产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

- 针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提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

5.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治理和处理。

十四五钢铁工业发展规划解析

十四五钢铁工业发展规划解析

“十四五”钢铁工业发展规划解析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

近日,工信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我国首次将原材料工业整合起来做一个规划,旨在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的特点,增强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行业间耦合共生发展。

据了解,《规划》为“十四五”钢铁工业的发展既下达了任务书,也绘就了路线图。

那么,“十四五”钢铁工业面临什么样的发展形势?发展的目标有哪些?需要完成哪些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1“十四五”钢铁工业起步基础如何?1.1发展基础一一“五新”1.1.1规模优势得到新提升第一:粗钢等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Q——钢材、铝材、光伏玻璃等自给率超过98吼1.1.2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一1.5亿吨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提前完成。

1.1.3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研发投入强度由2023年的0.76%提高到2023年的0.9%左右。

一一重点企业主体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一建成了26家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

1.1.4绿色转型呈现新面貌-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23年分别下降4.7队46%,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1.5智能制造达到新水平——大型原材料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指数为6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o——原材料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7%o1.2发展环境1.2.1机遇(1)广阔空间: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发挥,特别是新兴领域和消费升级对高端材料有需求。

(2)基础支撑: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各种资源要素向优势领域、企业集聚。

(3)动力源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1.2.2挑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凸显,拓展国际市场难度明显增加Q钢铁等主要大宗原材料产品需求将陆续达到或接近峰值平台期,规模数量型需求扩张动力趋于减弱。

钢铁行业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发展规划

钢铁行业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发展规划

钢铁行业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发展规划钢铁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钢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应对未来五年的发展,钢铁行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以保持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1. 完善环保措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钢铁行业作为高能耗行业,必须加强环保措施,降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五年,钢铁行业应继续推进绿色生产,提高自身清洁生产水平,加强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减少资源浪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2. 创新技术提升钢铁行业需要通过创新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未来五年,钢铁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重点发展先进炼铁、炼钢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强材料技术研究,开发新型高强度、高耐磨钢材,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的需求。

3. 拓展国际市场钢铁行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国际市场的开拓对于保持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未来五年,钢铁行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强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同时,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研究,针对性地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4. 促进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钢铁行业也需要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

未来五年,钢铁行业应加大去产能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优化提升,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5. 培养人才和科技人员人才是推动钢铁行业发展的关键。

未来五年,钢铁行业应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技术工人的素质和水平。

同时,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加入钢铁行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人才和科技的引领,提升钢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钢铁业钢铁产业去产能规划

钢铁业钢铁产业去产能规划

钢铁业钢铁产业去产能规划钢铁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制定了钢铁业去产能规划,旨在实现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背景、目标、政策措施和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

过剩产能不仅导致行业利润下滑,还造成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目标为了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去产能的目标。

首先,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过剩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其次,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创新能力,实现产能优化和结构调整;最后,通过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促进钢铁产品质量的提升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政策措施为了推进钢铁产业去产能工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采取限产措施,通过减少产量来压缩过剩产能;其次,加强企业间合作,推进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加大环保力度,强化环境监管,减少环境污染;另外,通过财政支持和金融政策的调整,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四、前景展望钢铁产业去产能规划的实施将为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减少过剩产能,行业利润将得到提升,企业经营状况将明显改善。

其次,优化产能结构和提升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的竞争力,使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此外,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也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钢铁产业去产能规划是我国应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举措。

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调节,我国钢铁行业将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深入推进,相信未来我国钢铁产业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钢铁与冶金行业职业发展规划

 钢铁与冶金行业职业发展规划

钢铁与冶金行业职业发展规划钢铁与冶金行业职业发展规划钢铁与冶金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钢铁与冶金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因此,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对于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职业发展路径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行业现状钢铁与冶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国家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钢铁与冶金行业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如环境污染、过剩产能等问题。

这些问题要求行业必须进行绿色发展和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

二、职业发展路径1. 基础技能培养作为钢铁与冶金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技能。

这包括对金属材料和冶金工艺的了解,熟练掌握各种钢铁和冶金生产的工艺和设备操作技能。

此外,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安全生产和环保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2. 行业专业知识学习钢铁与冶金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学习钢铁冶金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3. 多元化发展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要求从业者具备多元化的技能和能力。

这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合作、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培养这些能力,可以使个人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竞争力。

三、发展策略1. 积极适应市场需求钢铁与冶金行业处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从业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同时,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2. 加强学习与培训要想在钢铁与冶金行业取得良好的职业发展,终身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课程和进修班,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同时,还可以通过参加行业协会和组织的活动,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拓宽自己的人脉资源。

钢铁与建筑材料行业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钢铁与建筑材料行业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钢铁与建筑材料行业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钢铁与建筑材料行业也逐渐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钢铁与建筑材料行业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进行探讨。

一、市场概况从长期来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持续推进。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将带来大量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对钢铁与建筑材料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环保和节能理念也将渗透到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产品质量和能耗进行更高要求。

二、技术创新未来五年,技术创新将是钢铁与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满足环保要求。

行业应该积极推动高性能钢材、绿色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三、绿色建筑未来五年将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时期。

建筑行业应该加强对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推广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和环境适应性。

同时,通过建筑设计的创新和节能技术的引入,控制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四、产业升级未来五年,钢铁与建筑材料行业应该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行业应该加大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五、国际合作未来五年,加强国际合作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贸易规则的制定,扩大出口市场,增加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六、人才培养未来五年,行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引进海外人才和专业人才,推动国内钢铁与建筑材料行业与国际接轨。

七、政策支持未来五年,政府应该加大对钢铁与建筑材料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减税、补贴和优惠政策,降低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负担。

钢铁行业的战略规划制定长远发展计划的关键要素

钢铁行业的战略规划制定长远发展计划的关键要素

钢铁行业的战略规划制定长远发展计划的关键要素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钢铁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之一,战略规划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长远发展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下是钢铁行业制定长远发展计划的关键要素。

一、市场需求与前景战略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是市场需求与前景。

钢铁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状况、国内外市场走势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钢铁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生产能力,并确定长远发展计划中的产品结构与市场定位。

二、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钢铁行业的长远发展计划还需要考虑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

在技术进步与竞争不断升级的今天,企业必须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将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取得更大的份额。

三、资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钢铁行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行业,长远发展计划需要考虑资源供应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制定计划时,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开展跨行业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企业还必须注重环境保护,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碳排放。

四、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钢铁行业的长远发展计划还需要关注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

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投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人才,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国家政策与法规环境最后,长远发展计划必须考虑国家政策与法规环境。

钢铁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政府的相关政策将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调整与变化,遵守法律法规,主动配合相关政策的落地与执行,利用政策红利推动钢铁行业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钢铁行业的战略规划制定长远发展计划的关键要素包括市场需求与前景、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资源供应与环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以及国家政策与法规环境等。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钢铁行业发展的长期规划,旨在推动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的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即2011年至2015年,实现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发展目标1. 提高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先进的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

2. 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加大高端产品和特种钢材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3. 提高钢铁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4. 加强钢铁产业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钢铁企业走向世界。

二、主要任务1. 加强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

推动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并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装备。

2. 优化钢铁产业结构。

加大高端产品和特种钢材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推动钢铁企业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4. 加强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拓。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国钢铁企业走向世界,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政策支持1. 完善产业政策。

制定和实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装备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2. 加大财税支持。

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减轻钢铁企业的负担,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

3. 加强金融支持。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提供贷款和融资担保服务。

4. 强化环保监管。

加大对钢铁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加强环境执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四、预期效果1. 钢铁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得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2. 高端产品和特种钢材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明显提高。

3. 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钢铁行业在年的发展规划

钢铁行业在年的发展规划

钢铁行业在年的发展规划钢铁行业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推动钢铁行业的持续发展,制定年的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绿色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对钢铁行业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进行探讨。

一、产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过剩产能的挑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

因此,未来五年,钢铁行业应当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端产品,提高附加值。

同时,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联动,推动产业链的整合,形成协同效应。

二、技术创新在国际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是提高钢铁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未来五年,钢铁行业应加强科研力量的组织,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通过研发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生产作为重污染行业,钢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注重环保。

未来五年,钢铁企业应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施绿色生产。

同时,也要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市场拓展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而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因此,钢铁企业要注重市场拓展,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影响力。

总结: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发展任务艰巨,但也充满机遇。

只有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创新,推进绿色生产,积极开拓市场,才能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字数:382字。

十四五钢材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钢材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钢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钢铁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市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中,钢铁产业既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体系中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的支撑产业。

在新的形势下,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是钢铁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为了促进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产业界定。

钢铁是工业的基础,钢铁材料是性价比优良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是制造业的物质基础,是建筑工程的结构材料。

钢铁产业主要包括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活动。

精品钢材主要是指用于装备制造、重大工程、机械汽车及高档消费品等领域的高质量、高性能、高技术和特殊要求的钢铁材料及新型钢铁材料。

精品钢材通常需要能够满足较高质量和性能要求的生产工艺技术或需要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和装备进行生产。

(二)发展环境。

1.国际钢铁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1)钢铁产量高速增长已近尾声。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钢铁产量进入新一轮上升期,2020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8.1亿吨,同比增长 4.5%。

本轮全球粗钢产量高速增长已近尾声,据世界钢铁协会预计,未来中长期(至2040年)全球钢铁需求年均增长0.9%左右。

(2)粗钢产能依然过剩。

2020年,全球粗钢产能22.3亿吨,产能利用率81%,同比提高了5.9个百分点。

尽管中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头压减过剩产能使得全球产能过剩矛盾有所缓解,但当前全球范围内仍有大量在建、拟建产能,未来全球粗钢产能形势不容乐观。

(3)钢铁贸易量占比持续下降。

全球钢铁贸易量随着钢铁产量的增长而增长,但贸易量占产量的比重呈下降态势。

2000-2020年,全球钢材产量从7.8亿吨增至16.9亿吨,钢材出口量从3.1亿吨增至4.6亿吨,但钢材出口量占钢材产量比重从39.2%降至27.1%。

(4)对高档钢材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满足下游用户对钢铁材料不断提升的要求,主要产钢国家和钢铁企业十分重视对高性能、高质量、高技术钢材的研发与应用,大力开发超高强度、高耐腐蚀、耐超低温、焊接性能更优等新型钢铁材料。

钢铁行业职业规划

钢铁行业职业规划

钢铁行业职业规划钢铁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产业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钢铁行业职业规划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职业发展前景、技能培养以及个人规划三个方面探讨钢铁行业的职业规划。

一、职业发展前景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基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大投入以及对高科技产品的增长需求,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升级,传统的钢铁企业正在向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方向转变,这为从事钢铁行业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技能培养要在钢铁行业中取得职业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首先,钢铁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掌握钢铁冶炼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了解钢铁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其次,具备一定的机械、电气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钢铁生产的设备。

此外,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软实力,以适应复杂的生产环境和与各方合作的需求。

在技能培养方面,一方面,钢铁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识水平。

另一方面,从业人员也应该主动学习和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学术研讨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三、个人规划职业规划是每个从业者都应该重视的重要任务。

对于想要在钢铁行业中发展的人来说,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

其次,要了解行业的就业趋势和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例如管理岗位、技术专家、销售与市场等。

然后,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包括提升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以及不断学习和成长等。

最后,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随时应对行业的变化和挑战。

总结起来,钢铁行业职业规划需要考虑到行业的发展前景、个人的技能培养以及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适应行业的变化,才能在钢铁行业中取得持久的职业发展。

2024年钢铁行业振兴计划范文(3篇)

2024年钢铁行业振兴计划范文(3篇)

2024年钢铁行业振兴计划范文一、背景及现状中国钢铁行业是我国工业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低迷的市场需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了实现钢铁行业的振兴,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振兴计划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措施1. 产能调整和优化(1)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通过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加快压缩产能过剩,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效率,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2)加强优质产能的建设。

通过鼓励钢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利用率,提升行业竞争力。

(3)推动产能转型升级。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促进钢铁企业向高端产品、智能化技术、绿色生产等领域转型,提高钢铁行业的附加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增强市场竞争力(1)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推动品牌建设,提升我国钢铁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钢铁品牌。

(2)拓宽市场渠道。

鼓励钢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客户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市场多元化,提高市场反应能力。

(3)加强创新能力。

鼓励钢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的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3. 提升环境保护水平(1)加强绿色生产。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鼓励钢铁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2)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加大钢铁废料回收利用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废钢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减少新原材料的消耗。

(3)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

加强对钢铁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加强行业协同发展(1)加强钢铁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

通过强化钢铁行业协会的职能和作用,组织行业内企业进行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和标准制定,推动行业的协同发展。

(2)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加强政府与钢铁企业的沟通与合作,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钢铁十三五规划

钢铁十三五规划

钢铁行业“十三五”规划发布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长期以来,钢铁工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开局阶段,也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制定并落实好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对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建成世界钢铁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编制,作为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行业现状“十二五”时期,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提供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绝大部分钢铁材料,产品实物质量日趋稳定,有效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问题.(一)“十二五”发展成就1.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在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粗钢产量由2010年的6.3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8亿吨,年均增长5%,并在2014年达到8.2亿吨的历史峰值.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9%,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钢材的需求.2015年,钢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万亿元,利税2416亿元,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2.品种丰富质量提升.“十二五”期间,关键钢材品种生产取得突破,以百万千瓦级核电用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第三代高强汽车板、高性能海洋平台用钢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用钢实现产业化.量大面广的建筑用钢实现升级换代,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400兆帕(Ⅲ级)及以上高强钢筋生产比例高达99.6%,达到“十二五”规划“80%以上”的目标.钢材质量大幅提升,达到国外先进实物质量水平的钢材产品497项,产量占全部品种的40%.3.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我国钢铁企业主体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拥有一批3000立方米以上高炉、5米级宽厚板轧机、2米级热连轧机和冷连轧机等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冶金装备;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占炼铁总产能72%,100吨及以上转炉(电炉)占炼钢总产能65%.高效低成本冶炼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一贯制生产管理技术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广泛应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在新建成企业中得到应用.4.节能减排成效显着.“十二五”期间,共淘汰炼铁产能9089万吨、炼钢产能9486万吨.以干熄焦、干法除尘、烧结脱硫、能源管控中心为代表的节能减排技术在行业广泛应用.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折合标准煤)由605千克下降到572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63千克下降到0.85千克,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由1.19千克下降到0.81千克,吨钢耗新水量由4.10吨下降到3.25吨,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钢铁能源消耗总量呈下降态势.5.产业布局日趋完善.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日趋完善,宝钢湛江一期、武钢防城港等重大沿海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和启动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钢铁“北重南轻”的总体布局.青钢、芜湖新兴铸管、广钢已完成搬迁和转产,石钢、贵钢、杭钢等城市钢厂搬迁改造或转型发展正在实施.6.两化融合水平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信息化技术在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方面应用不断深化,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企业资源计划(ERP)装备率超过70%.开展了以宝钢热连轧智能车间、鞍钢冶金数字矿山为示范的智能制造工厂试点,涌现了南钢船板分段定制准时配送JIT为代表的个性化、柔性化产品定制新模式.钢铁交易新业态不断涌现,形成了一批钢铁电商交易平台.7.资源保障取得新进展.国内铁矿石价格指数、现货交易平台、期货交易的联动作用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铁矿石成交价格更加公开透明.利用境外铁矿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已投产的权益矿产能累计1.2亿吨,较“十一五”末增长114%.国内铁矿勘探力度不断加大,新增查明铁矿石资源量133亿吨.废钢资源利用不断推进,“十二五”期间累计利用废钢4.4亿吨,较“十一五”增长14%.二主要问题1.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产能达到11.3亿吨左右,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的79%下降到2015年的70%左右,钢铁产能已由区域性、结构性过剩逐步演变为绝对过剩.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前十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2010年的49%降至2015年的34%,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60%”的目标.全行业长期在低盈利状态运行,2015年亏损严重.2.自主创新水平不高.我国钢铁行业自主创新投入长期不足,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有1%左右,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1.5%以上”的目标,远低于发达国家2.5%以上的水平,创新引领发展能力不强,尚未跨越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老模式.创新载体分散,资金、设备、人才等创新资源重复配置,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足,部分关键高端钢材品种还需依赖进口.3.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我国钢铁行业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节能环保投入历史欠账较多,不少企业还没有做到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节能环保设施有待进一步升级改造.吨钢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虽逐年下降,但抵消不了因钢铁产量增长导致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总量增加.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等钢铁产能集聚区,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绿色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4.企业经营亟需规范.我国钢铁企业良莠不齐,违反环保、质量、安全、土地法规的违法违规产能仍然存在,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监管处罚及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不健全,低效产能和僵尸企业难以市场化退出,行业自律性差,市场竞争无序,加剧了市场恶性竞争.二、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进入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钢铁工业既面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构调整和需求升级等方面的重大机遇,也面临需求下降、产能过剩及有效供给不足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总体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展中国家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我国钢铁行业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市场机遇.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消费升级、四化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钢材需求空间.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对钢铁品种、质量和服务需求不断升级.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将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为我国钢铁工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粗钢需求增长乏力与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复杂.全球铁矿石等原燃料供应及价格大幅波动对钢铁工业运行不确定性增大.我国经济正从靠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向以质量、效益提高和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方向转化.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产能过剩已不可能通过历史上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来消化.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结构性的,不是周期性的,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是环境资源等发展条件的变化决定的,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或U型反弹,将经历一个L型发展阶段.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对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提高将提出迫切需求,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提升质量将提出更新要求,企业对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提出了更多期盼.全力推进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实现钢铁行业脱困发展已是当务之急.二需求预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大于6.5%的预期目标,并考虑了经济发展速度区间、下游产业需求变化、区域发展平衡和钢材进出口等因素,结合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规划综合采用钢材消费系数法、地区消费平衡法、行业消费调研法等方法,对粗钢需求和产量进行了预测.从国际看,预测2020年粗钢消费量和产量基本维持在16亿吨左右水平.从中长期看,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摆脱危机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带动下,粗钢消费将呈稳定和小幅增长态势.从国内看,“十三五”我国钢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将呈双下降走势,生产消费将步入峰值弧顶下行期,呈波动缓降趋势.国内粗钢消费量在2013年达到7.6亿吨峰值基础上,预计2020年将下降至6.5亿-7亿吨,粗钢产量7.5亿-8亿吨.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推动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攻方向,促进创新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推动智能制造,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二基本原则1.坚持结构调整.以化解过剩产能为核心,积极稳妥实施去产能,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兼并重组为手段,深化区域布局协调发展.2.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力,以破解钢铁材料研发难题为突破点,全面引领行业转型升级.3.坚持绿色发展.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升级改造,不断优化原燃料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研发、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钢材,构建钢铁制造与社会和谐发展新格局.4.坚持质量为先.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以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为核心,加强质量提升管理技术应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实现质量效益型转变.5.坚持开放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坚持“优进优出”,积极引进境外投资和先进技术,全面推动国际钢铁产能合作.三目标到2020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产能过剩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粗钢产能净减少1亿—1.5亿吨;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国家级行业创新平台和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领军企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稳定达标,总量双下降;培育形成一批钢铁智能制造工厂和智能矿山;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一批关键钢材品种有效供给.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着成效,自主创新水平明显提高,有效供给水平显着提升,形成组织结构优化、区域分布合理、技术先进、质量品牌突出、经济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发展态势,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四、重点任务一积极稳妥去产能去杠杆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的原则,突出重点、依法依规,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停止建设扩大钢铁产能规模的所有投资项目,将投资重点放在创新能力、绿色发展、智能制造、质量品牌、品种开发、延伸服务和产能合作等方面.各地一律不得净增钢铁冶炼能力,结构调整及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已经国家核准和地方备案的拟建、在建钢铁项目也要实行减量置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地区按不低于1:1.25的比例实施减量置换.2015年含以前已淘汰产能、落后产能、列入压减任务的产能、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不得用于产能置换,列入产能置换方案的企业和装备必须在各地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依法依规去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要依法依规关停退出.2016年全面关停并拆除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符合铸造生铁用企业认定规范条件的铸造高炉除外,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30吨及以下电炉高合金钢电炉除外等落后生产设备.全面取缔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工频炉产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举报作用,积极利用卫星监测等技术手段,全面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等专项行动,重点排查未列入钢铁行业规范管理的钢铁生产企业和项目.推动僵尸企业应退尽退.将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靠银行续贷等方式生存的企业实施整体退出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僵尸企业和低效产能,停止财政补贴,停止银行贷款,妥善安置职工,促其退出市场.支持地方和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等途径,退出低效产能.发挥专项奖补资金等激励政策作用,鼓励产能规模较大的地区主动压减钢铁产能.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行业和企业应立足于质量效益为先,通过各种手段大幅降低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要把降低负债作为重要任务.已经核准和备案的拟建、在建结构调整、城市钢厂搬迁项目,要结合当前形势,在减量发展基础上重新评估建设可行性,经济效益差、资本金比例低于40%的要坚决停下来,防止产生新的高负债企业.资不抵债、债务违约的企业要通过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方式加快处置,要严厉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由市场主体自主选择,严禁僵尸企业作为债转股对象.二完善钢铁布局调整格局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条件,结合化解过剩产能,深化区域布局减量调整.沿海地区要转变将区域内钢厂一味转移到沿海建设的思路,不再布局新的沿海基地,立足现有沿海基地实施组团发展、提质增效;内陆地区要以区域市场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为双底限,坚决退出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立足现有龙头企业实施整合脱困发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在已有沿海沿江布局基础上,着眼减轻区域环境压力,依托优势企业,通过减量重组,优化调整内陆企业,大幅化解过剩钢铁产能.位于河北境内首都经济圈内的重点产钢地区,要立足现有沿海钢铁基地,研究城市钢厂整体退出置换,实现区域内减量发展.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依托区域内相对优势企业,实施区域整合,减少企业家数,压减过剩钢铁产能.东南沿海地区:以调整全国“北重南轻”钢铁布局为着力点,建好一流水平的湛江、防城港等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城市钢厂:对于中心城市中的现有钢厂要服从和服务于城市发展的需要,综合平衡所在城市整体定位、环境容量、土地资源价值、税收占比等因素,确定关停转产、搬迁转移、与城市协调发展等多种选择.对不符合所在城市发展要求,改造难度大、竞争力较弱的城市钢厂,实施转型转产,退出钢铁行业;符合所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钢厂实施“绿色发展、产城共融”战略;正在实施的城市钢厂搬迁项目必须实施减量搬迁,要坚决落实减量置换产能,并在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示.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低能耗冶炼技术,节能高效轧制技术,全流程质量检测、预报和诊断技术、钢铁流程智能控制技术、高端装备用钢等升级需求,支持现有科技资源充分整合,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设计单位的桥梁和推广作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基础先导作用,实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多元化合作模式,在钢铁领域建设国家级行业创新平台,提高原始创新、自主集成创新能力,开展行业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创新工作,每年取得标志性创新成果.推动建设国家技术创新示范钢铁企业,支持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优势钢铁企业与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和下游用户的协同创新,加大创新投入,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四提升钢铁有效供给水平推动服务型制造.全面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和服务意识,推进钢铁企业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鼓励钢铁企业与下游用钢企业主动对接,围绕用户需求,结合先期研发介入、后期持续跟踪改进EVI模式,创新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供材料推荐、后续加工使用方案等一系列延伸服务,创造和引领高端需求.支持企业重点推进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电力、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所需高端钢材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力争每年突破3-4个关键品种,持续增加有效供给.五发展智能制造夯实智能制造基础.加快推进钢铁制造信息化、数字化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支持钢铁企业完善基础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制造执行、企业管理四级信息化系统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建立大数据平台,在全制造工序推广知识积累的数字化、网络化.支持钢铁企业在环境恶劣、安全风险大、操作一致性高等岗位实施机器人替代工程.全面开展钢铁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定工作,推进钢铁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在全行业推进智能制造新模式行动,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经验.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4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提升企业品种高效研发、稳定产品质量、柔性化生产组织、成本综合控制等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鼓励优势企业探索搭建钢铁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钢铁生产企业、下游用户、物流配送商、贸易商、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等各类资源,共同经营,提升效率.支持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在汽车、船舶、家电等重点行业,以互联网订单为基础,满足客户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鼓励优势钢铁企业建设关键装备智能检测体系,开展故障预测、自动诊断系统等远程运维新服务.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和模式,提出钢铁智能制造路线图.六推进绿色制造实施绿色改造升级.加快推广应用和全面普及先进适用以及成熟可靠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全面完成烧结脱硫、干熄焦、高炉余压回收等改造,淘汰高炉煤气湿法除尘、转炉一次烟气传统湿法除尘等高耗水工艺装备.全面建成企业厂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环保在线监控体系.研发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开展焦炉和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综合污水回用深度脱盐等节能环保难点技术示范专项活动.在环境影响敏感区、环境承载力薄弱的钢铁产能集中区,加快实施封闭式环保原料场、烧结烟气深度净化等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在钢铁产业集聚区,积极探索和实施物流集中铁路运输方案,系统优化物流体系,减少物流过程中无组织排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随着我国废钢资源的积累增加,按照绿色可循环理念,注重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电炉炼钢的发展机遇.鼓励产业耦合,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等产业及城市间的耦合发展,实现钢铁制造、能源转换和废弃物消纳三大功能.加快钢铁行业资源能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加强冶金渣、尘泥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快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推广城市中水和钢铁工业废水联合再生回用集成技术.引导绿色消费.加快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支持钢铁企业主动参与钢结构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研发生产与钢结构建筑构件需求相适应的定制化、个性化钢铁产品,推广390兆帕及以上高强钢结构用钢,研发防火、防腐高性能钢结构用钢,探索生产标准化程度高的钢结构构配件,建立钢结构构配件统一配送中心,力争钢结构用钢量由目前的5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以上.继续深入推进高强钢筋应用,全面普及应用400兆帕Ⅲ级高强钢筋,推广500兆帕及。

中国钢铁行业不同岗位职业规划

中国钢铁行业不同岗位职业规划

中国钢铁行业不同岗位职业规划中国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拥有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广泛的职业发展空间。

在这个行业中,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技能和背景,因此针对不同岗位的职业规划很重要。

本文将从生产、技术、管理和销售等不同层面,对中国钢铁行业不同岗位的职业规划进行探讨。

1. 生产岗位职业规划在钢铁行业的生产岗位上,包括炼焦、炼铁、炼钢和轧钢等环节。

对于初入职场的人员来说,可能需要从基层开始,通过实习和培训来积累经验和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关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随着经验的积累,可以逐步晋升为生产班组长、车间主任等中层管理人员,负责人员调配、生产计划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对于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员,还可以晋升为厂长或高级生产技术专家,负责整个生产线的规划和指导。

2. 技术岗位职业规划钢铁行业的技术岗位包括冶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等。

在这些岗位上,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

在职业规划方面,初级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参与项目研发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经验。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不断学习行业新技术和设备,以及相关的管理知识。

随着经验积累,可以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技术总监等职位,负责项目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工作。

对于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的人员,还可以从事研发和技术咨询等工作。

3. 管理岗位职业规划在钢铁行业的管理岗位上,包括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初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参与生产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实践,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和团队领导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学习企业管理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随着经验的积累,可以晋升为部门经理、厂长等职位,负责管理整个生产流程和人员配备。

对于具备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的管理人员,还可以晋升为高层管理人员,负责企业战略决策和市场开拓。

4. 销售岗位职业规划在钢铁行业的销售岗位上,需要具备市场开拓和销售技巧。

钢铁与冶金职业生涯规划书

钢铁与冶金职业生涯规划书

钢铁与冶金职业生涯规划书职业生涯规划书:钢铁与冶金职业引言:钢铁与冶金行业是我一直以来都感兴趣并且深入学习的领域。

本文将分享我对该行业的了解和热情,并通过规划书的形式展示我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目标。

1. 背景介绍:钢铁与冶金行业对国家和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基础工业,钢铁行业为其他行业提供原材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冶金行业涉及到金属的提纯和制造,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天等领域。

2. 兴趣与热情:早在大学时期,我就对钢铁与冶金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学习材料科学和工程相关专业,我进一步了解了这个行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钢铁与冶金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创新应用也引发了我的热情。

3. 目标与规划: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希望能够在钢铁与冶金行业中发展并取得成功。

以下是我的目标和规划:3.1 学习与技术培养: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我计划继续深造并获得硕士学位。

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最新的钢铁与冶金技术,我将能够成为行业内的专家,并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2 实践经验积累:在学习过程中,我将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和实验室研究。

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钢铁与冶金的相关知识。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参与行业内的实习机会,亲身体验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

3.3 人才培养与管理: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个人成长,也希望能够对钢铁与冶金行业做出影响。

我计划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参与人才培养和管理的工作。

通过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我将帮助培养下一代的钢铁与冶金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 持续学习与专业发展: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我都将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

我计划参加行业内的专业会议、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我还将积极参与行业组织和学术团体,扩大自己的人脉,并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方向。

5. 结语:钢铁与冶金行业作为我职业生涯的目标领域,我将竭尽全力实现自己的规划和目标。

2024钢铁企业公司年终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

2024钢铁企业公司年终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

2024钢铁企业公司年终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2024年钢铁企业公司总结及2024工作计划一、总结2024年是钢铁企业公司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的背景下,公司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绩。

以下是对2024年度工作的总结:1.销售业绩好转:2024年,公司钢铁产品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0%,销售收入达到历史新高。

这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公司销售团队的积极拓展市场。

2.产能提升:公司在2024年度实施了一批新的生产线投产,并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

这使得我们的产能有了大幅提升,有效满足了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

3.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

4.员工素质提升:公司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和活动,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增强了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推行了一系列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措施,有效提升了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和团队合作,也得益于公司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和战略规划。

然而,面对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也意识到,公司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下是2024年度工作计划:二、工作计划1.市场拓展:在2024年度,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市场的拓展力度,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扩大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技术创新:钢铁行业正处于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为了保持竞争力,我们将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3.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我们将加强质量管理,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完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需求。

钢铁行业2024年钢铁生产计划

钢铁行业2024年钢铁生产计划
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业 扩大生产规模
加强市场调控,稳定市场 价格
05
钢铁企业应对策略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 水平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 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加强环保治理和节能减排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设施建设
02
03 市场趋势:钢铁企业应关注市场趋 势,如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
竞争策略:钢铁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竞争 策略,如成本控制、品牌建设、客户服 务等
04
05 风险管理:钢铁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 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
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添加 绿色低碳发展:减少碳排放,提 标题 高能源利用效率
钢铁行业2024年 钢铁生产计划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钢 铁 行 业 概 况
03 04 2 0 2 4 年 钢 铁 生 产 计 划 背景
2024年钢铁生产计划 内容
05 钢 铁 企 业 应 对 策 略
06 未 来 展 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钢铁行业概况
市场需求对钢铁生产计划的影响
市场需求: 2024年钢铁需 求预计增长
生产计划:根 据市场需求调 整钢铁生产计 划
影响因素:市 场需求变化、 原材料价格波 动、政策法规 等
应对措施:加强 市场调研,及时 调整生产计划,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01
02
03
04
钢铁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 质量
环保要求提高:钢铁行业将 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 需要加大环保投入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年发展规划预测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年发展规划预测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年发展规划预测钢铁行业年发展规划预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钢铁行业在全球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基础产业的代表,钢铁行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未来发展作出规划预测,以分析行业的走势和可行的发展方向。

一、全球钢铁需求的前景展望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建筑、交通和能源等领域对钢铁的需求持续增加。

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钢铁市场的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钢铁需求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

然而,受制于环境保护压力和资源限制等因素,钢铁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升级与创新驱动钢铁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能过剩和技术滞后。

当前,全球范围内粗钢产能过剩现象严重,这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行业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采取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

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技术创新,提升钢铁产品的附加值,为市场提供高端产品,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三、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共识。

钢铁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也面临着环保压力与挑战。

为了实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钢铁企业应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加大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推动钢铁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拓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钢铁行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加入国际产能合作机制,打破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推进产业链的完善,提高整体效益。

此外,钢铁企业还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和国际声誉。

五、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钢铁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钢铁冶炼行业钢铁工程师职业规划

钢铁冶炼行业钢铁工程师职业规划

钢铁冶炼行业钢铁工程师职业规划钢铁冶炼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钢铁工程师作为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着设计、生产、质量管理等重要职责。

本文将探讨钢铁工程师的职业规划,帮助从业者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个人发展路径。

一、行业背景钢铁冶炼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材料产业,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动力。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钢铁冶炼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行业不断追求高效、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对钢铁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二、行业发展趋势1. 高级冶金技术的应用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高级冶金技术将在钢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钢铁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和应用这些高级冶金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环保和节能要求的增加钢铁冶炼行业受到环保和节能政策的影响日益加大。

钢铁工程师需要具备环保和节能意识,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3. 智能化生产的推进智能化生产是钢铁冶炼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钢铁工程师需要具备智能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够参与并领导智能化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三、职业规划建议1. 提升专业技能钢铁工程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冶炼技术和工艺,提高专业素质。

可以通过参加技术培训、研究学术论文、参与行业研发项目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2. 多领域经验积累钢铁冶炼行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行业,钢铁工程师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和跨领域经验。

可以逐步扩展工作领域,参与与工程有关的项目和工作,积累不同领域的实践经验。

3. 提高管理能力随着职业发展的深入,钢铁工程师可能需要承担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职责。

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学习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和决策分析等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应对职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

4. 关注行业动态钢铁冶炼行业发展迅速,随时关注行业动态是钢铁工程师的职业要求之一。

通过关注行业新闻、参加行业会议和与同行交流等方式,紧密跟踪行业最新发展,提前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钢铁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

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

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占全国GDP的4%,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

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部分关键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

截至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

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大量进口,消费结构处于中低档水平。

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四是产业集中度低,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

五是资源控制力弱,国内铁矿资源禀赋低,自给率不足50%。

六是流通秩序混乱。

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投机经营倾向较重。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钢铁产业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应当看到,钢铁产业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任务依然繁重,内需潜力巨大,钢铁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必须抓住机遇,制定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1. 应对危机与振兴产业相结合。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着力解决钢铁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骨干企业,保关键品种,保市场稳定,促进产业平稳发展,又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加快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2. 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

按照沿海、沿江、内陆科学合理布局和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要求,结合淘汰落后、企业重组和城市钢厂搬迁,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3. 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培育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

4. 企业重组与体制创新相结合。

通过体制创新,努力消除影响企业重组的财税利益分配、资产划拨、债务核定和处置等体制性障碍,为推动钢铁企业集团化发展和实现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

5. 内需为主与全球配置相结合。

坚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优化直接出口,扩大间接出口,在努力加强地质勘查和合理开发利用国内铁矿资源的同时,抓住机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三)规划目标。

力争在2009年遏制钢铁产业下滑势头,保持总体稳定。

到2011年,钢铁产业粗放发展方式得到明显转变,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 总量恢复到合理水平。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4.6亿吨,同比下降8%;表观消费量维持在4.3亿吨左右,同比下降5%。

到2011年,粗钢产量5亿吨左右,表观消费量4.5亿吨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维持在4%的水平。

2. 淘汰落后产能有新突破。

按期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和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

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力争三年内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

3. 联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

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5%以上,沿海沿江钢铁企业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0%以上,产业布局明显优化,重点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污染明显减少。

4. 技术进步得到较大提升。

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品种结构。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60%以上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钢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产品生产实现自主化,关键钢材品种自给率达到90%以上,400MPa及以上热轧带肋钢筋使用比例达到60%以上。

5.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一般装备基本实现本地化、自主化,大型装备本地化率92%以上。

力争在关键工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以及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6.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低于1.0千克,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8千克,二次能源基本实现100%回收利用,冶金渣近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三、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重点任务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国内市场稳定,改善出口环境。

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措施,稳定建筑用钢市场,保障重点工程用钢。

通过调整和振兴相关产业,努力稳定和扩大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产业需求,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房地产建设、新农村建设、地震灾后重建和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用钢需求。

建筑用钢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稳定在50%左右。

改善钢铁产品进出口环境,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稳定国际市场份额,鼓励钢材间接出口。

组织协会和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争取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二)严格控制钢铁总量,加快淘汰落后。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所有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

2010年年底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万吨,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万吨;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

实施淘汰落后、建设钢铁大厂的地区和其它有条件的地区,要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提高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及相应的炼钢产能。

(三)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进一步发挥宝钢、鞍本、武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推动鞍本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和山东钢铁集团完成集团内产供销、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实质性重组;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推进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公司,太钢与省内钢铁企业等区域内的重组。

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技术进步。

实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专项,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骨干企业,对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重组的龙头企业,对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重组的龙头企业,以及国防军工、航天航空关键材料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推广高强度钢筋使用和节材技术,发展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以及提升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给予重点支持。

(五)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

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加快调整钢铁产业布局。

一是建设沿海钢铁基地。

按期完成首钢搬迁工程,建成曹妃甸钢铁精品基地。

结合广州钢铁搬迁,推动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广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淘汰或减少现有产能,适时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

按照首钢在曹妃甸减少产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结合济钢、莱钢、青钢压缩产能和搬迁,对山东省内钢铁企业实施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

结合杭钢搬迁、以及宝钢跨地区重组和淘汰落后、压缩产能,论证宁波钢铁续建项目。

二是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组织实施好北京、广州、杭州、合肥等城市钢厂搬迁项目,统筹研究推进抚顺、青岛、重庆、石家庄等城市钢厂搬迁。

三是抓紧实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确定的钢铁项目建设。

(六)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档电力用钢和工模具钢、特殊大锻材等关键钢材品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开展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钢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技术进行攻关。

提高认证标准,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钢材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修改相关设计规范,淘汰强度335MPa 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加快推广使用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

(七)保持进口铁矿石资源稳定,整顿市场秩序。

行业协(商)会通过行业协调,加强自律,规范进口铁矿石市场秩序。

探索、推行代理制。

抓住当前市场全面疲软时机,协调国内用户与铁矿石供应商,建立互惠互利的进口矿定价机制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规范钢材销售制度,建立产销风险共担机制,发挥流通环节对稳定钢材市场的调节功能。

(八)开发国内外两种资源,保障产业安全。

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力度,合理配置与开发国内铁矿资源,增加资源储备。

鼓励大型钢铁企业开展铁矿勘探开发,适度开发利用低品位矿和尾矿,加强对共生矿、伴生矿产资源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