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期末试题题库(附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C)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2、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30~40,第二组为40~50,第三组为50~60,第四组为60~70,第五组为7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A、4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50在第二组70在第五组C、60在第四组,70在第五组D、70在第四组,40在第二组3、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准应当用(B)A、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B、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D、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4、某商店在钉子男式皮鞋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皮鞋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A)A、众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5、已经4个水果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量要计算4个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B)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6、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C)A、Me<30B、Me>30C、M0 <MeD、M0>Me7、以1949年ae为最初水平,2008年aA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C)A、57次方B、58次方C、59次方D、60次方8、某地2000—2006年各年中统计的产量如下该地区2001—2005年的年平均产量为(B)A、(23/2+23+24+25+25+26/2)/5=24。
3万件B、(23+24+25+25+26)/5=24。
6万件C、(23/2+24+25+25+26/2)/5=19。
7万件D、(23/2+23+24*25+25+26/2)/6=20。
25万件9、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逐年下降的,已知从2000年至2005年间总得降低了40%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C)A、40%/5=8%B、√40%=83.3%C、100%-√100%-40%=9.7%D、(100%-40%)/5=12%10、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A)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水平C、推算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D、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11、某农贸市场猪肉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4%,3月份比2月份下降2。
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分析.doc
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分析统计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项1分,XXXX某一地区年末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合计为XXXX 1月份超出计划3%,2月份刚刚完成计划,3月份超出12%,当年第一季度工厂超出计划()。
A3% b4% c5% d无法计算6.A组和B组工人基本时期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
如果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在报告期内保持不变,而B组工人在两组工人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则报告期内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总和为()。
a上升b下降c不变d可能上升或下降。
7、同等金额的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准期商品数量的90%,因为价格()。
上涨10.0%,下跌11.1%,下跌11.1%,下跌10.0%8、为了消除季节变化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数是()。
月环比增长率b同比增长率c固定基础增长率d平均增长率9、计算无关标记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群集抽样的误差公式10、中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为主体。
抽样调查;人口普查;统计报表;关键调查1、设置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未知时,进行总体均值假设检验,如果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可以使用()。
测试一2、通过移动平均法得到趋势值,消除季节变化,移动平均数()。
a应该选择奇数b应该与季节周期长度一致c应该选择偶数d 应该是4或121。
3.回归估计的标准差越小,说明()。
均值的表示越好,b均值的表示越差,c回归方程的表示越好,d回归方程的表示越好-一、单项选择题(每项1分,XXXX某一地区年末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合计为XXXX 1月份超出计划3%,2月份刚刚完成计划,3月份超出12%,当年第一季度工厂超出计划()。
A3% b4% c5% d无法计算6.A组和B组工人基本时期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
如果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在报告期内保持不变,而B组工人在两组工人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则报告期内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总和为()。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 是( )。
A q 0p 0Bq 1p 1Cq 1p 0Dq 0p 1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 20 平方米,标准差为 8.4 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 为 30 平方米,标准差为 11.6 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 1 月超额完成计划3%,2 月刚好完成计划, 3 月超额完成 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 B 4% C 5% 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 70 件和 50 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 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 10.0% B 上涨 11.1% C 下跌 11.1% D 下跌 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 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分配数列中的次数是指( C )A、用以分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D、分组的次数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对某市机动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 A )A、每一辆机动车B、每一个机动车车主C、所有的机动车D、所有的机动车车主5、累计增长量( A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按全国总人口数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C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A、历年全国的铁路总长度B、历年全国的招生人数C、历年全国的在校人数D、历年全国的职工人数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B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0、某校共20个班级;现从中按班级序号间隔相等地抽取5个班;并对这5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此类抽样调查属于( D )A、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2、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A、次数分布B、次数密度C、各组次数D、各组组距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A、480B、420C、450D、46014、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同类商品;今年比去年少买20%;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了BA、10%B、25%C、15%D、20%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0≤r≤1B、-1≤r≤2C、-1≤r≤1D、0≤r≤216、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17、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A、10%B、90.9%C、100%D、110%18、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D )A、140万元B、150万元C、160万元D、170万元19、登记性误差( C )A、只在全面调查中产生B、只在非全面调查中产生C、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D、在抽样调查中不会产生20、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1、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工资收入2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23、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A)A、所要说明的对象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横行标题D、纵列标题24、由变量y对变量x回归;与由变量x对变量y回归是(B)A、同一个问题B、不同的问题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问题D、不同的问题但方程相同25、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C)A、可以避免的B、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C、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控制D、不可避免也无法控制的2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作同度量因素?(B)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每题1分,共10分)1、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
A.粮食总产量 B.粮食平均亩产量C.人均粮食生产量 D.人均粮食消费量3、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4、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C )A.80-89%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 90-99%80.1-90%90-100% 85-95%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 110%以上 100.1-110%110%以上 105-115%5、某企业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幅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B )A.增大 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A.(102%×105%×108%×107%)-100% B.102%×105%×108%×107%C. 2%×5%×8%×7% D.(2%×225%×8%×7%)-100%8、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制下列哪种指数( D )A.工业生产指数 B.零售商品价格指数C.居居消费价格指数 D.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9、某市为了了解职工家庭生活状况,首先把职工按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为13类,然后在每个行业抽选200名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C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不等比例类型抽样D.等比例类型抽样10、由同一资料计算的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之间的关系是( D )A.r大b也大 B.r小b也小 C.r与b同值 D.r与b同符号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统计学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统计学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可将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 _____ 和—推断统计__________ 。
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________ 、—顺序数据_____ 和__数值型数据________ 。
3、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__________ 和_实验数据。
4、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______ 和_时间序列数据5、总体可分为___ 有限总体__ 和__无限总体 ______ 两种。
6、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样本_______ 。
7、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 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______ 。
8、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_______ 和—连续型变量 ______ 。
9、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之一就是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_________________ 特征。
10、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有_离散型________ 变量和_连续型__________ 变量之分。
11、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两种。
1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___数值型数据_________ 。
13、数据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其所有的方法可分为_描述统计_____________ 方法和_____ 推断统计 ________ 方法。
14、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统计量。
15、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称作指标。
16、若要研究某班学生的成绩,则统计总体是该班所有学生。
17、通过调查或观察得到的数据称为观测数据数据。
18、在不同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集中趋势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分布形态D. 数据的预测分析答案:D4.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正无穷答案:A6. 以下哪一项是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A. 描述性统计B. 概率论C. 假设检验D. 数据收集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非参数统计分析的方法?A. 卡方检验B. 秩和检验C. 符号检验D. t检验答案:D8. 在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回归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A. 因变量B. 自变量C. 误差项D. 常数项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方法?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回归分析D. 聚类分析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多元统计分析的内容?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因子分析D. 描述性统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的主要分支?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应用统计学D. 理论统计学答案:A, B, C, D1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方差D. 变异系数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偏度B. 峰度C. 标准差D. 四分位数间距答案:A, B, D16. 在统计推断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A. Z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卡方检验答案:A, B, C, D17. 以下哪些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自回归模型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C, D18.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方法?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主成分分析D. 因子分析答案:A, B, C, D1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 C, D2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数据预处理的方法?A. 数据清洗B. 数据转换C. 数据归一化D. 数据降维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统计学中的样本量越大,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统计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2.5分)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答案】B2.(2.5分)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与( )A. 平均水平的高低B.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C. 标志值水平的高低D.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答案】B3.(2.5分)把两个地区同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对比所得的指标是( )。
A. 比较相对指标B. 动态相对指标C. 结构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答案】A4.(2.5分)增长量指标就是( )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C. 动态相对指标D. 发展速度-1【答案】A5.(2.5分)动态相对指标是指( )。
A.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对比B. 同一现象在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对比C.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同空间上的对比D. 不同现象在不同时间同空间上的对比【答案】C6.(2.5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q1p1B. q0p1C. q1p0D. q0p0【答案】D7.(2.5分)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 )。
A.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答案】D8.(2.5分)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钢产量B. 价格C. 劳动生产率D. 平均工资【答案】A9.(2.5分)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 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B. 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C. 不受权数的影响D. 不能确定其移动方向【答案】B10.(2.5分)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答案】C11.(2.5分)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答案】A12.(2.5分)相关系数( )A. 只适用于直线相关B. 只适用于曲线相关C. 既适用于直线相关,又适用于曲线相关D. 既不适于直线相关,又不适于曲线相关【答案】A13.(2.5分)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真题。习题库及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真题。
习题库及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目录《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l......《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二...........1.9....《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三...............38.《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四..........59......《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五..............6.3...《统计学原理》习题库...................76......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10.2《统计学原理》重要计算公式...............1.24......《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期末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 J ”或错误的符号“ X "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l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X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X)3.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千单位的。
(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X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X ) 。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X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9.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X )10.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 3, 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X )12..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分解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D、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A、B、C、D、1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产量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第⼀章绪论⼀、填空题1。
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统计资料的⽅法论性质的科学.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数字来描述,⽤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奠定了⽅法论基础。
⼆、判断题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 )2.学⽣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是⽐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全⾯调查.()7.总体随着研究⽬的的改变⽽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的⽂化⽔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位职⼯。
( )9.数量指标数值⼤⼩与总体的范围⼤⼩有直接关系.()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1.考察全国的⼯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产业分类B.劳动⽣产率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2。
要考察全国居民的⼈均住房⾯积,其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
全国的住宅C。
各省市⾃治区 D。
某⼀居民户3.若要了解全国⽯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B。
每⼀个油⽥ C。
每⼀台采油设备D.所有采油设备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数字表⽰的C。
数量指标⽤数字表⽰,质量指标⽤⽂字表⽰ D.指标都是⽤⽂字表⽰的5。
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物是()。
A.英国⼈威廉·配第B.德国⼈康令C。
德国⼈阿亨⽡尔D。
⽐利时⼈凯特勒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
对于⽆限总体只能进⾏全⾯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全⾯调查D。
对于⽆限总体只能进⾏⾮全⾯调查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样本容量B. 样本平均C. 总体方差D. 置信区间答案:B. 样本平均2. 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总体分布形状的指标是?A. 中位数B. 众数C. 峰度D. 方差答案:C. 峰度3. 在假设检验中,第Ⅰ类错误是指?A. 做出了拒绝原假设的错误决定B. 接受了原假设的错误决定C. 拒绝原假设并接受备择假设的错误决定D. 未能拒绝原假设的错误决定答案:A. 做出了拒绝原假设的错误决定4. 下列哪个检验方法适用于两个总体均值相等的假设检验?A. 单样本t检验B. 独立样本t检验C. 配对样本t检验D. 单因素方差分析答案:B. 独立样本t检验5. 下列哪个指标不能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A. 相关系数B. 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C. 判定系数D. 残差图答案:D. 残差图二、判断题1. 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均值是否相等。
答案:对2. 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
答案:对3. 正态分布是一种特殊的均匀分布。
答案:错4. 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的宽度越窄。
答案:错5. 当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时,拒绝原假设。
答案:对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
答: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任何总体的样本大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2. 简要说明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及优缺点。
答: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优点是样本代表性强,缺点是抽样过程繁琐。
四、计算题1. 某市学生体重数据如下(kg):60,65,70,75,80,85,90,95。
求这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
答:均值 = (60+65+70+75+80+85+90+95) / 8 = 77.5kg标准差= √[((60-77.5)²+(65-77.5)²+...+(95-77.5)²] / 8 ≈ 10.825kg2. 某项研究中,两组学生进行数学考试,成绩如下:组A:60,65,70,75,80组B:65,70,75,80,85请根据给定数据,判断这两组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统计学试题库及试题库答案解析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题库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调查时间是指(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 、进行调查的时间C 、调查工作的期限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D 、288户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520B 、 510C 、 500D 、490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9、n X X X ,,,21 是来自总体),(2σμ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σμN B.、)1,0(N C.、),(2σμn n N D 、),(2n N σμ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A 、估计标准误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 、相关系数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统计学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可将统计学分为___描述统计_____和_推断统计__________。
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__分类数据______、__顺序数据______和__数值型数据______。
3、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_观测数据______和_实验数据_______。
4、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_____和_时间序列数据_______。
5、总体可分为____有限总体____和__无限总体______两种。
6、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样本______。
7、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______。
8、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_____和_连续型变量_______。
9、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之一就是指标是说明__总体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而标志则是说明___总体单位______________特征。
10、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有_离散型_______变量和_连续型________变量之分。
11、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两种。
1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___数值型数据_________。
13、数据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其所有的方法可分为_描述统计___________方法和_____推断统计________方法。
14、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统计量。
15、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称作指标。
16、若要研究某班学生的成绩,则统计总体是该班所有学生。
17、通过调查或观察得到的数据称为观测数据数据。
18、在不同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19、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称为参数。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总体的特征?A. 样本B. 总体C. 个体D. 总体单位答案:B2.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将数据集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如果数据集有偶数个数值,中位数是:A. 最小值B. 最大值C. 第一个数值D. 两个中间数值的平均值答案:D3. 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中,方差和标准差的关系是:A.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B.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C.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根D.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答案:A4. 以下哪种图形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饼图B. 条形图C. 折线图D. 散点图答案:D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2到2C. 0到1D. 0到2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样本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样本容量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样本容量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样本容量答案:D8. 在统计学中,众数是指:A. 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C. 数据集中的中位数D.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变量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变量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收集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收集数据?A. 实验B. 观察C. 调查D. 模拟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变异系数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图形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相关系数的特点?A. 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B. 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C. 值越接近1,表示关系越强D. 值越接近-1,表示关系越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解释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并给出一个例子。
统计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样本B. 方差C. 假设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D2. 在概率论中,事件的互斥指的是什么?A. 两个事件同时发生B. 两个事件都不发生C. 两个事件只有一个发生D. 两个事件都可能发生答案:C3.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中位数?A. 一组数据的平均值B. 一组数据的中间值C.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D. 一组数据的最小值答案:B4. 在统计学中,方差是用来测量什么的?A. 数据的离散程度B. 数据的集中程度C. 数据的分布形状D. 数据的趋势答案:A5. 假设检验用于判断什么?A. 样本的均值是否等于总体均值B. 样本的方差是否等于总体方差C. 样本的中位数是否等于总体中位数D. 样本的标准差是否等于总体标准差答案:A二、填空题1. 某统计学班级共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10人。
则男女生比例为______。
答案:2:12. 甲、乙两个班级的数学成绩分别为85分和90分,计算两个班级的平均分之差的平方是______。
答案:253. 某商品在一周的销售量分别为32、45、38、52、49,计算该商品的销售量标准差为_______。
答案:7.71(保留两位小数)4.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标准差为1的区间范围为______。
答案:68%5. 在统计学中,研究样本与总体关系的表格称为______。
答案:交叉表三、简答题1. 请解释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是什么?抽样误差是指由于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而引入的误差。
由于无法对整个总体进行调查或实验,我们通常只能通过抽取样本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抽样误差是由于样本的随机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偏差导致的。
抽样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样本选择的方法和样本容量的大小。
2. 请解释什么是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方向和强度。
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常见的相关系数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等。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0.5×36=18分)⒈记述学派的代表人是和,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是,数理学派是。
⒉统计整理主要是对进行加工整理。
⒊分配数列包括和两个组成要素。
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⒋数值平均数包括、和;位置平均数是指和。
⒌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数列中各项指标具有。
具体要求是:第一,数列中各项指标、应力求一致;第二,数列中各项指标的和应一致。
⒍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平均数大小的尺度,也可用来研究现象发展过程的和等。
⒎动态分析的任务除了编制动态数列,计算、、和等分析指标外,还可以用来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和,并用来预测现象的未来。
⒏编制综合指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复杂总体中各要素的问题,另一个是所属时期的确定问题。
⒐等距抽样按样本单位抽选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和等。
⒑相关系数大于1,说明现象间存在;相关系数小于0,说明现象间存在;若相关系数等于﹢1,则说明现象存在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1×10=10分)⒈要研究某市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全部工业企业③每一件工业产品④全部工业产品⒉要了解某学校全部职工的情况,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是()①该校每一个职工的学历②该校每个职工的工资③该校全部职工的学历④该校职工的平均工资⒊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是()①职工人数②设备台数③学生体重④学校所数⒋某地区在收割前随机地选取5﹪的麦田,测算其小麦产量来估计该地区的小麦总产量,之中调查属于()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⒌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①520 ②510③500 ④540⒍某学校全部学生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这种指标属于()①比较相对数②强度相对数③结构相对数④动态相对数⒎某企业的税后利润今年计划比去年增长4﹪,实际增长了8﹪,则该企业税后利润的计划完成程度()①8﹪—4﹪②8﹪÷4﹪③108﹪÷104﹪④104﹪÷108﹪⒏总体中如果各单位标志值的和等于其相应的总体标志总量,若要计算其平均数,则应选用()①算术平均法②调和平均法③集合平均法④三种方法都可以⒐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①时间数列②时期数列③绝对数时间数列④平均时间数列⑤相对数时间数列⒑若某企业产量增长了5﹪,单位生产成本下降了5﹪,则可判断其生产费用指数为()①下降②不变③增加④无法测算其变化三.多项选择题(1×10=10分)⒈相对数的表现形式可以是()①百分数②千分数③倍数④系数⑤成数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②不能把统计总体看成是一成不变的③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在某方面必须具有同质性④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在同质条件下的其他方面具有差异性⒊下列各数列中,属于变量数列的有()①单项式数列②品质数列③等距数列④异距数列⒋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①水平法②累计法③综合法④加权法⒌众数()①是处于数列重点位置的标志值②是总体中次数出现最多的标志值M表示③一般用④不受总体中极端标志值的影响⒍若已知一个时期数列的项数、平均增长量和平均速度,则可推算出()①各期发展水平②各期发展速度③任意时期与最初水平的比值④最末水平⑤最初水平⒎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包括()①调和平均数指数②总指数③可编制数④固定构成指数⑤结构影响指数⒏提高了推断的可靠程度,则()①扩大了估计值的误差范围②缩小了估计值的误差范围③增大了概率度④降低了概率度⒐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①工资与物价的关系②销售量与销售价格的关系③销售量与销售费用的关系④知识量与学习时间的关系⒑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的指标有()①平均数②众数③中位数④全距⑤标准差⑥离散系数四.判断题(1×10=10分)⒈统计总体就是指单位数很多的现象()⒉在抽样研究中,样本平均数是唯一确定的量()⒊标准差就是与国家统一标准(或行业标准)之间的差别()⒋因为顶级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一定大于其环比发展速度()⒌算术平均数指数、调和平均数指数统称为平均指标指数()⒍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一致,都是增长趋势或下降趋势,则两者是一种正相关关系()⒎由于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依据、最完善的统计调查方法,因而成为一种世界各国通行的一种调查方法。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详解)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A、文化程度B、职业C、月工资D、行业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A、国民收入B、人均国民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D、设备台数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A、0个B、两个C、1个D、3个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A、身高B、产品件数C、企业人数D、产品品种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A、库存额B、总收入C、平均收入D、人均收入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A、随机B、主观C、随意D盲目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A、Z统计量B、t统计量C、统计量D、X统计量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A、样本B、小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容量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A、大于1B、大于-1C、小于1D、在0与1之间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A、零B、1C、-1D、2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E、测量尺度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A、工人人数B、商品销售额C、商品库存额D、商品库存量E、总产值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A、极差B、平均差C、几何平均数D、众数E、标准差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C. 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和解释D. 数据的搜集和处理答案:C2. 统计学中,总体是指什么?A. 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B. 研究对象的样本C. 研究对象的个体D. 研究对象的子集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数值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D4. 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搜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BC7. 以下哪些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频率分布B. 描述性统计量C. 数据的图形表示D. 假设检验答案:ABC8. 以下哪些是推断统计分析的内容?A. 总体参数的估计B. 假设检验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B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值描述方法?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对/错)答案:对12.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对/错)答案:对13. 统计学中的相关系数可以完全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对/错)答案:错14. 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趋势。
(对/错)答案:对15. 统计学中的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就越小。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答案: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样本容量越大,样本的代表性越好,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指出下面的变量那一个属于分类变量( D)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变量那一个属于顺序变量(D )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指出下面的变量那一的属于数值型变量(A )A.年龄B.性别C.企业类型D。
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B )A 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 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A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总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6.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参数是(D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7.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C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8一项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这里的总体是(A )AIT业的全部从业者B500个IT从业者CIT从业者的总收入DIT从业者的消费支付方式9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10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是500元。
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C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B该校所有大学生的总生活费支出C该大学所有的在校本科生D所调查的200名学生11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是500元。
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参数是(B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人数B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C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生活费支出D所调查的200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12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是500元。
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统计是(D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人数B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C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生活费支出D所调查的200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13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D )A参数B总体C样本D统计量14为了估计某城市中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抽取500个家庭的一个样本,得到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为35%,这里的35%是(B )A参数值B统计量的值C样本量D变量15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A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数值型变量16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B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数值型变量17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称为(C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数值型变量18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A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截面数据19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称为(D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截面数据20在不同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称为(C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截面数据21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为(A )A参数B统计量C变量D变量值22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B )A参数B统计量C变量D变量值第二章1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2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A )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3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D )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4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D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5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C )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6为了解女性对某种品牌化妆品的购买意愿,调查者在街头随意拦截部分女性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式是(C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方便抽样D自愿抽样7研究人员根据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有目的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这种调查方式是(A )A判断抽样B分层抽样C方便抽样D自愿抽样8下面的哪种调查方式样本不是随机选取的是(D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判断抽样9下面的哪种抽样调查的结果不能用于对总体有关参数进行估计(D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判断抽样10下面的哪种抽样方式不属于概率抽样(D )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滚雪球抽样11与概率抽样相比,非概率抽样的缺点是(B )A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是确定的B无法使用样本的结果对总体相应的参数进行推断C调查的成本比较高D不适合探索性的研究12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将问卷发给就餐者,填写后再收上来。
他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A )A自填式问卷调查B面访式问卷调查C实验调查D观察式调查13指出下面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B )A抽样误差只存在于概率抽样中B非抽样误差只存在于费概率抽样中C无论是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都存在非抽样误差D在全面调查中也存在非抽样误差14某居民小区为了解住户对物业服务的看法,准备采取抽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
物业管理部门利用最初的居民户登记名单进行抽样。
但现在的小区中,原有的一些居民户已经搬走,同时有些是新入住的居民户。
这种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B )A随机误差B抽样框误差C回答误差D无回答误差15某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者怀疑有些居民户有偷电行为。
为了解住户的每月用电情况,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部分居民户进行调查。
发现有些居民户有虚报或瞒报情况。
这种调查产生的误差属于(A )A有意识误差B抽样框误差C回答误差D无回答误差16指出下面的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 )A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非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D抽样误差是可以控制的第三章1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A )A频数B频率C频数分布表D累积频数2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与全部数据之比称为(C )A频数B频率C比例D比率3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称为(D )A频数B频率C比例D比率4将比例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称为(B )A频率B百分数C比例D比率5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B )A条形图B饼图C雷达图D直方图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于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A )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茎叶图7组中值是(B )A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只差B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C一个组的最小值D一个组的最大值8下面的图形中最适合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图形是(C )A条形图B箱线图C直方图D饼图9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用于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图形通常是(D )A条形图B直方图C箱线图D线图10为了研究多个不同变量在不同样本间的相似性,适合采用的图形是(C )A环形图B茎叶图C雷达图D箱线图11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B )A没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C不能有效展示数据的分布D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12下面的哪个图形适合描述顺序数据(C )A直方图B茎叶图C累积频数分布图D箱线图13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C )A2000 B1000 C1500 D250014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之一是(A )A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的B条形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直方图则是分开排列的C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分类数据,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值型数据D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各类别数据的多少,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第四章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A )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B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C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A )A异众比率B离散系数C平均差D标准差6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C )A平均差B标准差C极差D四分位差7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C )A极差B平均差C方差D标准差8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B )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C等于2倍的平均数D等于2倍的标准差9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C )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0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
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A )A等于0 B等于1 C大于0 D大于111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
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峰态系数的值(A )A等于0 B大于0 C小于0 D等于112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在上面的表述中,众数是(B ) A 1200 B经济管理学院 C 200 D理学院13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14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