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面》教案

合集下载

《一面》-《一面》赏析

《一面》-《一面》赏析

《一面》|《一面》赏析一、单元及知识回顾:这周复习,上周我们学习了第几组课文这一组的主题是什么?(板书:鲁迅)那么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先生有了怎样的了解,用一句话来汇报,不许与别人重复。

(开火车来进行,不想说可以说“过”)二、揭示课文题目:师: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还有一句话可以做为鲁迅一生的写照,那就是:“俯首甘为儒子牛”。

师: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于有这样一个青年(板书:青年),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

(板书课题)三、释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发现?1、(写事或通过事写人的文章)如果让你以《一面》为题写一件事,你将如何去写?如果塑造人物形象你会采取什么办法?2、这是阅读课文。

这样的课文应如何去学?(借助连接语,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读懂课文)四、回顾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点:体会含意深刻的句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你已掌握了哪些体会含意深刻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语;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那么作者是怎样写这件事的?又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下面我们就运用以上的方法学习本课。

五、读衔接语,明确要求:读,然后说说知道了什么?六、初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1、第一遍读文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读正确,读流利)2、因为全文篇幅较长,所以老师直接检查读文。

大家一边听读音是否正确,一边思考第一个问题。

3、正音。

读准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4、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理清文章的思路:那么文章除了具体写我和鲁迅一面之交的经过,还写了什么?(影响)因此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板书:印象影响)八、再读课文,解决第二个问题: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并反复朗读,体会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怎样的人?2、交流画出的句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面》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面》教学设计.doc

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作者惊异自己竟然得到了鲁迅的帮助) 口吻用两三句话 来讲述书店偶遇 鲁迅的事情。

在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后,也应 该引导学生自主 地探究性地深入 阅读。

课题是文 章的眼睛,而“一 面”这个课题恰 恰抓住了文章的 精魂。

于是,让 学生依据课题质 疑,并通过解决 高质量的问题, 达到自得收获的 目的,就成了木 课教学的主旋律 To 作者对于鲁 迅外貌上“瘦” 这一特点的反复 描写,是文本在 人物描写上的凸 显之笔,让学生 自己诵读、比较 这些语句,能准 确地感受人物 的、作者的思想 感情。

⑥他的手多瘦啊一一(作者为鲁迅憔悴的身体感到心痛。

)(2)反复连起来读这6句话,你觉得鲁迅先生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板书:瘦除了瘦,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作者几次写到了鲁迅的脸,每一次看他的脸,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带着不同的感情读好这些句子。

师:从大家的朗读中,不仅可以感受到鲁迅为民族大众H夜操劳、忘我革命的精神,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这位青年工人对鲁迅的敬仰和爱戴。

5、巩固性促学:作者对鲁迅的敬佩和爱戴,除了从鲁迅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有的是作者通过白己的联想,直接抒发出来了。

联想的句子作用真不小,大家细细读读体会下。

)(四)第四单元:作者的联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1、自主性预学:找到作者联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交互式研学:(1)重点研读这三句联想:①“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

那种止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一一严肃和慈祥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鲁迅在作者眼里,既正直严肃,令人尊敬,又是充满关爱、无比亲切的。

这种感情就如同一位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

)②正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作者被鲁迅这种一心为民族大众,革命不息的战斗气势和忘我精神所折服。

《一面》

《一面》

一面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

3、学习鲁迅同情、爱护劳苦大众,和工农站在一起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立场,激励学生以鲁迅为榜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三写鲁迅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气质上的作用。

2、通过“一面”的印象的分析,加深对“一面”的力量和影响的理解。

教学与学法设计:设疑激趣法、教授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内容及其步骤: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同学们,我们以前曾学过鲁迅先生写的一些文章,你们了解他的性格特征吗?(指定学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可能知道他是著名的文学家,而对他的性格特征或许并不了解。

其实,鲁迅先生还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

他在《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面》,相信大家经过这“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

板书标题、作者,并简介作者阿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标注好拼音)教师投影:踱 duó步地窖 jiào 镶嵌 qiàn 捻 niǎn抖擞 dǒu sǒu 困窘 jiǒng 摩挲 suō颓 tuí唐恣zì情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理清作者思路(1)学生复述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描述。

(2)教师引导理清文章的结构。

明确全文共4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以空行隔开。

其中第一部分可划分为三层。

第一部分 1—38 记叙“我”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迅一面的情况1—2 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3—17写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18—38 写“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第二部分 39—43 抒写“一面”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三、再读课文,说说这是怎样的“一面”刚才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结构,那鲁迅留给阿累的究竟是怎样的一面呢?作者主要是抓住什么来刻画的?学生明确主要是通过外貌描写,教师再引导解决前一个问题。

阿累《一面》

阿累《一面》

《一面》阿累[ 2008-2-16 16:19:00 | By: 闲云野鹤 ]《一面》阿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叙议结合的方法,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议论的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体会语言的强烈感情,学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1、教学重点: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强烈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1-2-2)教学内容及其过程1、课前等待,欣赏轻音乐2、讲述鲁迅的故事,导入课文3、作者简介阿累(1909—1987),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江苏涟水县人。

曾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

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

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获悉,迫令出境。

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

1941年,参加了新四军,一直在地方作文教和行政工作。

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部长、湖南大学校长。

1982年离休。

1987年病逝。

4、听读课文,整体感知5、字词(查字典,识记)(1)生字的音、形、组词踱(duó)踱步窖(jiào)地窖嵌(qiàn)镶嵌窘(jiǒng)窘迫捻(niǎn)捻搓挲(suō)摩挲颓(tuí)颓唐恣(zì)恣情(2)重点词语解释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后记:写在书籍、文章等后面的短文,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或补充个别内容。

殷勤:热情而周到。

莽撞:鲁莽冒失。

抖擞(dǒu sǒu):振作。

颓唐:精神委靡不振。

陡然:突然。

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9课《一面》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9课《一面》教案

⼈教版语⽂六年级上册19课《⼀⾯》教案19、⼀⾯教学⽬标:1、正确识记词语。

2、体会运⽤外貌描写刻画⼈物的⽅法。

3、感悟句⼦,领会作者的感情及鲁迅的⾼尚品格。

教学重点:体会运⽤外貌描写刻画⼈物的⽅法。

教学难点:感知鲁迅关怀青年的⾼尚品格。

教学步骤:⼀、谈话引⼊,简介背景(⼀)导⼊同学们,在我们每个⼈的⽣活中,都有给⾃⼰留下深刻印象的⼈。

在18课《我的伯⽗鲁迅先⽣》中,鲁迅“为⾃⼰想得少,为别⼈想得多”的这种精神,让作者周晔⼀⽣难以忘怀。

同样,鲁迅的精神也感染了青年⼯⼈阿累,他⽤⽂字缅怀鲁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

(ppt,跟⽼师齐读课题两遍。

)(⼆)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ppt)1936年10⽉19⽇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们⽤各种⽅式表达沉痛的悼念。

⼴⼤群众闻讯后,冒着被反动军警逮捕的危险,争先瞻仰遗容,数万群众⾃动为他送葬。

周晔在《我的伯⽗鲁迅先⽣》⼀⽂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阿累和鲁迅仅见过“⼀⾯”,但鲁迅的外貌和⾔⾏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阿累,也就是后来湖南⼤学的校长朱⼀玮,于10⽉写了⼀篇回忆性的⽂章——《⼀⾯》,作为青年⼀代的代表,他期望踏着鲁迅的⾜印继续前进。

⼆、读准字词,感知⼤意(⼀)学习字词1、注意⽣字词的读⾳以及词语的意思。

(ppt、练习卷)【重点强调:“脊”的写法、“摩挲”的2个读⾳及意思、“窖”和“窘”的区别、“厚实”和“苗头”的轻声】地jiào() jiǒng()相熏()⿊懊huǐ()mǎng( )撞hè( )然捻( )着厚实()苗头()书jǐ ( ) nüè( )待tuí( )唐憎恶()摩()挲()2、齐读两遍(⼆)感知全⽂1、请⼤家⾃由读导读,看看它对我们提出了⼏个问题。

(ppt 提问)(主要内容、⼈物形象、对鲁迅的新认识)2、看了课题后,“⼀⾯”是什么意思?ppt(好,到底是不是只有这样⼀层意思呢,我们来学习)带着这⼏个问题,⾛进课⽂《⼀⾯》。

《一面》(精选14篇)

《一面》(精选14篇)

《一面》(精选14篇)《一面》篇1一面一、学习目标⒈理清课文结构,学习本文按时间挨次来记叙的写法。

⒉学习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⒊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⒋找出本文感情颜色剧烈的词句,说说的思想感情,激发同学向鲁迅学习的愿望。

二、学习重点目标2、4三、学法指导⒈通过速读复述了解文章根据时间挨次和事情进展的挨次来记叙的顺叙写法。

⒉通过细读人物描写,特殊是外貌描写的部分,领悟是怎样围绕外貌描写,使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体现的思想感情的。

⒊深读结尾处的谈论,体会其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四、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指出记叙要素及挨次;比较几处外貌描写的异同并说说它们的作用;说出这“一面”所体现的主题。

预习导学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尽管朝夕相处,一旦离开,难以给你留下一个清楚的印象;有的人,即使处见一面,却像刀刻斧斫似的,在你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鲁迅先生就属于后一种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举国上下,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

有一个叫阿累的人,他曾与鲁迅见过一面,先生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鲁迅逝世当月,他把哀思诉诸笔端,写成文章——《一面》。

走入文本,你将读到的是鲁迅先生关怀一个素昧平生的进步青年的故事。

㈠回忆学过的鲁迅的文章,在下面整理归纳鲁迅的资料;上网或查阅书籍,在下面简介。

鲁迅:阿累:㈡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⒈给加点字注音:赫然()嵌着()颓唐()憎恶()()恣情()抖擞()摩挲()窘相()虐待()⒉比较下列各组字形和读音,然后组词:踱()窖()挲()恣()镀()窑()娑()咨()⒊给加点字选择一个恰当的解释:⑴不能自已()a、止,罢了b、已经,表过去c、后来,不多时d、太,过⑵有一种怪舒适的感觉()a、奇异,不平常b、怪物c、很,特别d、怨,责怪⑶受着这样的优遇()a、相逢,会面b、机会c、对待,款待d、优待⑷平素()a、本色,白色b、原来的c、带有根本性质的d、一直㈢找出文中三次集中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的句子,摘抄在下面。

《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面》教学目标:1.了解《一面》的故事内容和背景。

2.熟悉《一面》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理解《一面》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一面》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

难点:理解《一面》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教学准备:1.课件2.教材《一面》3.小组讨论题目4.阅读理解题目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或简短介绍,引入《一面》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15分钟)2.给学生5分钟的阅读时间,然后进行集体讨论,了解学生对故事的初步理解。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面》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共同学习。

四、分析(15分钟)1.分析《一面》的情节发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的主题。

2.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故事中的含义和冲突。

五、阅读理解(15分钟)1.给学生阅读理解题目,测试他们对《一面》的理解程度。

2.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进一步思考故事中的细节和主题。

六、总结(10分钟)1.总结《一面》的故事内容和主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2.鼓励学生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讨论题目,巩固学生对《一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一面》的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含义和主题,提高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面》教案一

《一面》教案一

一面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 - 了解什么是一面及其主要内容; - 学习掌握一面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 - 提高自己在一面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一面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学习常见的一面题型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在一面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导出(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如:“你们之前学过什么是面试吗?”、“你们对一面有什么了解?”等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目标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一面的定义:“面试是用于评估和选择候选人是否适合担任某一工作岗位的一种方法。

一面是面试过程中的第一轮面试,主要目的是初步了解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和潜力。

”然后,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面的主要内容。

一面题型介绍(15分钟)教师根据一面的主要内容,向学生介绍了常见的一面题型,包括但不限于:自我介绍、个人经历、项目经验、技术问题和职业规划等。

针对每一种题型,教师讲解了解题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练习与讨论(2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的时间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和讨论题。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和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教师可以轮流巡视各小组,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练习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总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在课堂结束前,对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教师可以提问类似以下的问题:“你们觉得这节课对你们有帮助吗?”、“在一面中你们都遇到了哪些难题?”等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反馈,教师可以再次强调一面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面试技巧和能力。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一面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的自我介绍,或者准备一份关于自己的项目经验的简要介绍,并给出提交作业的截止日期和方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篇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一《一面》一、回顾,导入新课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对《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学习,让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尤其通过鲁迅侄女的描述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一位受万人爱戴的人,知道了侄女周晔对伯父的回忆中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一位青年工人却只是与鲁迅有一面之缘,在他的回忆中,鲁迅又有什么值得这位青年学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自己大声地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2、我们叙事的文章有六要素,哪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根据这六个要素请你再快速地浏览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交流以后老师再指名回答。

(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老师指导学生把语言说完整、正确。

)三、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1、在阿累眼中,鲁迅是什么样子?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

(文中有六次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

)课件出示描写外貌的语句2、齐读这些句子。

与鲁迅的一面之交中,根据我们找到得有关鲁迅的外貌描写,鲁迅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形容吗?(瘦)3、自己再读读这几句句子,刚才我们说这六句的相同点是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的“瘦”。

那么这些句子又有什么不同点吗?同桌交流。

如答不出教师提示:这几次描写作者和鲁迅他们的位置有什么变化?(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因而人物形象比较“模糊” 。

第二次是在近处观察,刻画得比较具体、细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第三次更近了,观察更细致,鲁迅的形象也更加完整清晰。

)四、仔细品读,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找到有关鲁迅语言的描写,自己读一读。

听到这些话,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是怎样的?(你要买这本书?——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疑惑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惊异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是送你的——感动流涕)2、从这些对话当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作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鲁迅向我推荐书,最后还送我书,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人呢?(鲁迅关心同情劳动人民)3、当我知道了鲁迅的身份时,我是什么反应?请个别学生来读第27段我结结巴巴的说明我很激动很兴奋,那个名字在我心里乱蹦,最后却没有蹦出来,为什么呢?(当时流社会黑暗,不少文人革命工作者收到反动派的迫害,作者想要保护鲁迅,所以忍住了自己的惊喜没有说出来)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九课《一面》优质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九课《一面》优质教学课件

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
升华。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 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 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那“微 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 望;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 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 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 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 住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
创作原因: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 悼念。 阿累和鲁迅仅见过“一面”,但鲁 迅 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 是能从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 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 作为青年一代,期望踏着鲁迅的足印继 续前进。
自嘲(鲁迅)
课文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 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紧紧扣住一个 字──“瘦”。全文共六次写“瘦”:一
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
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
鲁迅先生“瘦”的描写。
体会到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 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父亲”,我们最亲近的人; “我”,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公
交车售票员,被人歧视。然而此刻
鲁迅先生却对“我”这样温和,这 样亲切,使“我”从心底感到温暖, 感到慈父般的亲切,感到长者的慈 爱。
一个是崇拜鲁迅的文学青年,一个是关心、热爱文学
青年的鲁迅,心有灵犀,一见如故。“我”那种激动的心情简
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结结巴巴”,显示出 “我”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激动 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向四周望了 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 边。作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中共地下党员,养成 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

《一面》教案

《一面》教案

《一面》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言及背景介绍。

1、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短暂的邂逅,但由于时间短暂,有时会形象模糊,有时会踪迹全无,而那留在记忆深处,往往都是人生的精华!那么今天,我们就用心感受一下,作者阿累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去倾听他向我们讲诉那异常珍贵的一面吧。

2、鲁迅逝世前四年,即1932年,怀着对无产阶级的坚定信念,他写了一系列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革命的毁谤。

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36年10月19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作者正是怀着这种悲痛的心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1932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的情景。

二、速读全文,找出文中表时间的词语。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

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评: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瘦)4、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6、是怎样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反馈交流7、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六年级上册第19课《一面》优秀课件ppt

六年级上册第19课《一面》优秀课件ppt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 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 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 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 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 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 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延伸拓展
1 、 谈一谈:学习了《一面》后,你对鲁 迅先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鲁 迅 先 生 着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 年的高尚品格。
2、动笔描写班上人的外貌特征,让同班 人猜一猜描写的是谁。
⑤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受到身 上受到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祥交织着的 抚摩似的。
“父亲”,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一个处于 社会最下层的公交车售票员,被人歧视。然而 此刻鲁迅却对我如此温和、亲切,使“我”感到 温暖,感到慈父般的亲切,感到长者的慈爱。
3、这“一面”给“我”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①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竹枝似的手 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瘦”反映 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②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诚恳地推 荐别人的书,体现了先生的谦逊与对青年的关 心。
③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体现了先生的谦逊与 对青年的关心。 ④目光慈祥,对我“微笑”、“点头”,蕴含 着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与希望。
合作探究
1、找出课文中对鲁迅先生外貌描写的语 句,并说一说其外貌描写有何特点? 2、这“一面”给“我”留下怎样的深 刻印象? 3、这“一面壹 ”给“我”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阿累《一面》

阿累《一面》

《一面》阿累[ 2008-2-16 16:19:00 | By: 闲云野鹤 ]《一面》阿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叙议结合的方法,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议论的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体会语言的强烈感情,学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1、教学重点: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强烈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1-2-2)教学内容及其过程1、课前等待,欣赏轻音乐2、讲述鲁迅的故事,导入课文3、作者简介阿累(1909—1987),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江苏涟水县人。

曾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

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

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获悉,迫令出境。

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

1941年,参加了新四军,一直在地方作文教和行政工作。

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部长、湖南大学校长。

1982年离休。

1987年病逝。

4、听读课文,整体感知5、字词(查字典,识记)(1)生字的音、形、组词踱(duó)踱步窖(jiào)地窖嵌(qiàn)镶嵌窘(jiǒng)窘迫捻(niǎn)捻搓挲(suō)摩挲颓(tuí)颓唐恣(zì)恣情(2)重点词语解释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后记:写在书籍、文章等后面的短文,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或补充个别内容。

殷勤:热情而周到。

莽撞:鲁莽冒失。

抖擞(dǒu sǒu):振作。

颓唐:精神委靡不振。

陡然:突然。

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面》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面》教案及反思

第19课《一面》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课前准备:鲁迅的照片。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

(板书课题:一面)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

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

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跳读课文,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什么。

3.学生读书,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4.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出示鲁迅的照片,自己观察,对照课文的描写,对作者的描写作出评论。

5.引导思考:文中这三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6.在写人物方面,你收获到了什么?7.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一面》导学案

《一面》导学案

《一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2、学习本文抓住外貌特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2)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2、难点理解文中“我”的感受和变化,以及鲁迅先生的精神对“我”的影响。

三、知识链接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

1909 年 1 月出生,江苏涟水人。

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

1931 年参加反帝大同盟。

1932 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 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 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 年经人保释出狱,后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获悉,迫令出境。

1936 年夏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

抗战后参加新四军,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

四、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地窖()摩挲()颓唐()熏黑()憎恶()虐待()抖擞()揩油()恣情()2、解释下列词语。

(1)赫然:(2)踌躇:(3)摩挲:(4)颓唐:(5)不能自已:3、阅读课文,思考: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面”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五、合作探究1、文中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语句有哪些?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2、文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我”的关爱?3、文中“我”的感受和变化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课堂检测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赫然懊悔窘相轻篾B 鞠躬疑惑殷勤厚道C 陡俏摩挲恭敬恣情D 书脊熏黑嵌着抖擞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困难时赫然显现,让人佩服。

B 听了他的演讲,大家都踌躇满志,充满了奋斗的决心。

C 这位老人面容颓唐,看起来身体不太好。

D 他说起往事,不能自已,泪如雨下。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面》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学重点:1、重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次偶然的相遇足以让人终生难忘。

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

去解开这个谜。

板书课题:一面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阿累,你们了解吗?把你知道的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3、对于鲁迅,我们以前曾学过有关他的文章,你还记得吗?你知道他的为人吗?
(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说:(出示鲁迅的幻灯片)同学们大多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而对他的为人或许并不了解。

其实。

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

他在《〈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正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

今天要学习《一面》,相信大家经过“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逝世前四年,即1932年,怀着对无产阶级的坚定信念,他写了一系列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革命的诽谤。

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36年10月19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作者正是怀着这种悲痛的心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1932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的情景。

二、速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思考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

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

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2、再默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你从作者对鲁迅的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就在阿累与鲁迅的这一面之交中,阿累对鲁迅整体的印象是什么?(课文第三段中的一句话。


2、可见鲁迅已经给阿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文中找出对鲁迅的描写的句子,划出来,并在旁边作上批注,写下你的感受。

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3、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出示鲁迅的照片,自己观察,对照课文的描写,对作者的描写作出评论。

4、引导思考:除了这三次写到鲁迅的“瘦”,课文中还有哪里写了鲁迅的“瘦”?
5、同学们,鲁迅多瘦阿,瘦的让我们震惊,瘦的让我们心痛,为什么他会如此的瘦呢?请同学们结合着课文了的内容和课外搜集的内容进行讨论。

(带病工作,深夜写作,忧国忧民……)
6、鲁迅的心里装着千千万万的劳苦人民,他用自己的笔批判着当时的社会,他用自己的力量救护着当时受苦落难的人们,可见,他的瘦是多么的令人肃敬阿。

他虽瘦但──
请找出关于鲁迅的“精神抖擞”的句子:“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他瘦的多精神啊!
学生交流。

(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
四、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生齐读第二部分:
A、难忘的一面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了牙”“昂着头”?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我”获得了精神的支柱,也就更加坚强起来。

)B、怎样理解我们不愿恣情悲痛?为什么不是恣情悲痛的时候?
(○1表示鲁迅逝世后仅仅感到无限悲痛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

○2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顽强战斗。

进一步显示“一面”给“我”的精神力量。


C、文尾中“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哪个词集中表现了这种感情?
(对鲁迅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之情。

“不能自已”集中表现了这种感情。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那“微笑、点头”蕴含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3、总结:
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虽然鲁迅离我们很遥远,但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就像阿累一样,用“一面”时刻鞭策自己,我们也应该时刻叮嘱自己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

五、拓展
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写一段外貌描写,不写名字,让其他同学猜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