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三)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
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1.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
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很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
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宠爱,广为流行。
——摘编自《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
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有,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
……自一旦禁之,则利源堵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集。
——《明神宗实录》(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成因。
(12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学问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缘由。
(6分)(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更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
(8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从前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可师,而不知变更。
……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
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
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美国驻中国公使田贝)与总署晤谈一次。
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斗争。
他们说,他们不能够了。
……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有事做。
”他们答称:“那些兵不能够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只是威吓老百姓。
”我于是说:“假如他们确信再战没有好处的话,他们应当议和。
”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是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他们怎能办到呢?”我回答说:“假如他们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谈商。
2022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文档: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三) Word版含答案
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三)时间:25分钟满分:37分1.(2021·石家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唐以来特殊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又称“富室”“富家”“富户”,还可称“大姓”“望族”“豪族”“兼并之家”等。
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也包括了以工商等其他途径。
作为一个在社会经济分化中产生的新兴阶层,富民阶层具有区分于其他社会阶层的显著特征,即没有政治特权,仅仅占有财宝和拥有良好的文化训练,照旧属于“民”的范畴。
作为富民家庭,维持其家业不败,一是靠财宝,二是靠文化训练。
明代影响较大的富民大姓,大多是发迹于宋,壮大于元。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进展,从事手工业、商业的富户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进展起来。
时人王世贞曾指出:“盖东南者,国根本也。
富民者,东南所恃以雄者也。
”到了清代,富民阶层仍是社会上最具有影响力的阶层之一。
在拥有经济力气之后,富民努力通过读书应举,谋取政治权力,消灭了“百姓之富者争出金钱而入学校”的状况。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璟《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材料二18世纪的英国尽管存在严格的社会分层,但社会分层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更强的流淌性和开放性,其典型特征是消灭了更多向上、向下的流淌,而这种流淌同经济和社会变化的过程相吻合。
英国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主要是允许贵族家庭成员向下流淌,社会的中下层几乎不行能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员;中间阶层不仅在数量上快速扩大,而且进展出自己的意识形态,正在变成一个界限渐渐明确的集团,他们以自己的商业财宝和生活背景为荣,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并开头谋求政治权力和地位;社会下层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预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
社会流淌是英国社会整合的一种有形方式。
——摘编自舒小昀《18世纪英国社会流淌分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中国古代“富民阶层”形成和进展的缘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18世纪英国社会阶层流淌的特点及其影响。
山东专用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卷3含解析.doc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卷(三)(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书·食货志》记载:“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宋代户口登记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
明代地租形态由以分成租为主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地主的干预减少。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赋役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C.租佃关系不断发展D.自耕农经济的演变C [材料给出了汉代、宋代和明代三个时期租佃关系的不同内容,体现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主对佃农的干预逐渐减少,这说明租佃关系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赋役制度改革是政府行为,这与材料中的租佃关系演变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中的长工、短工与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存在差别,B项理解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失去土地的佃农与地主之间的租佃关系的发展,自耕农是指拥有土地的农民,D项错误。
]2.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三舍法: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
以上变法措施的共同点是(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C.理学是其指导思想D.保障地主阶级利益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政府收入;保甲法有利于加强军事战斗力;三舍法有利于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三项措施都体现出国家加强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管理,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B项正确。
]3.顺治十三年,清廷正式颁布“禁海令”。
平定“三藩之乱”即将结束之际,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
这说明( ) A.海禁政策受到质疑B.明清出现进步思想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D.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A [“三藩之乱”即将结束时,也就是康熙帝统治时期。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高考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选择题高考题型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60题)1.(2021·江西·高三月考)春秋时期,晋国国君以温地置县后,先是任命狐溱为县大夫,继之者为阳处父,再后为郤至,接下来则是赵氏,四者并非亲属关系。
这反映了A.官僚政治的萌生B.王室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C.宗法关系的瓦解D.晋国已经取消了世官制度2.(2021·全国·高三月考)秦及汉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是在皇帝身边任事的小臣。
有学者依据《后汉书》等资料整理出了尚书台的组织系统表(部分信息如表)。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A.王国问题日益严重B.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C.君主专制逐渐加强D.官僚机构庞杂导致冗官问题3.(2021·湖北·高三月考)封君是战国时期国君分封的新兴贵族,多只享有食封租税之权,吴起在楚国变法后,长江中游以南开始出现了封君封邑,并逐渐成为楚国封君分布的中心地域之一,改变了长久以来长江之南无封邑的局面。
由此可知A.封君有利于维护西周传统的分封制B.吴起变法侧重保护楚国封君的利益C.战国时期的南方地区开始得到开发D.楚国借助封君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4.(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三月考)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交融的加快B.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C.变法运动的推动D.礼崩乐坏5.(2021·云南昆明·高三月考)商代的畿外(王畿四周)是众多方国、部族分布的地区,大小方国要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讨,遵守一切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
每一方国,都仿照王室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组织军队,设置监狱,征收贡赋,直接统治它所属的人民。
材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体制由此产生B.分封制维护了社会稳定C.地方的治理缺乏灵活性D.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高6.(2021·四川·遂宁中学高三开学考试)2021年3月20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又有重大发现,历时半年多的发掘,共出土金面具、青铜神树、巨型青铜面具、象牙、贝壳、丝绸等500多件重要文物。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练习三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历史练习三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成为蔚然大宗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2.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数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下列著作最有可能的是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转型时期社会的剧变4.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6.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7.“饮酒仰脸要翻手。
【配套K12】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3题型1技巧1运用排除法转换思维巧妙选
专项三诠释两大高考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选择题在高考命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选择题的得分直接决定了高考成绩的高低,并且选择题解题顺利与否直接影响解答后面的非选择题,选择题解题不容有失。
历史选择题的基本特点:一是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
选择题题量大、题型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命题,特别是组合型选择题保证了较广的知识覆盖面。
二是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全面到位,既可以考查知识与能力,也可以考查过程与方法,还可以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是答案的唯一性,保证了评分的准确性和高考的公正性。
运用最便捷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是解答选择题的关键,也是获取高分的重要途径。
非选择题在历史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答好非选择题是高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根本。
学生平时练习时对非选择题也常常视之畏途,在答题中常犯“全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的毛病。
感悟解题技巧,领会规范解答高考40题和41题,学一题会一类,举一反三,定能轻松得高分。
题型一选择题最便捷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技巧1 运用排除法,转换思维巧妙选技巧2 抓准“题眼”,快速推断谨慎选技巧3 定时空、明关键,题干选项对照选题型二非选择题高考试题类型和提分捷径技巧1 以“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规范答题应对高考网上阅卷技巧2 以读材料、审设问、扣教材、组答案四步法应对高考第40题技巧3 以亮观点、巧论证、得结论三段式开放探究应对高考第41题题型一| 选择题最便捷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解题技巧](1)时间排除法:这是排除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即题目有明确时间或隐含时间信息的,首先确定此时间是否对解题有帮助,如果有,则考虑利用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被选项所述内容是否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
(2)绝对词语排除法:即被选项中有过于绝对的说法(如全部、都、完全、彻底和均等字眼)一般上是错误的,但我们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含有“彻底”这样字眼的选项都是错误的,而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后再决定是否排除。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十大热考题型含解析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非选择题十大热考题型背景、原因类1.(2021·天津和平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迄孝武(汉武帝)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怜悯)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材料二天一阁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之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天一阁管理措施严密,自明嘉靖年间建阁至1949年的近四百年间,获准登阁者仅黄宗羲、阮元等 10余人。
清朝阮元曾记载道:“司马(范钦)殁后,封闭甚严,继乃子孙各方相约为例,凡阁厨锁钥,分房掌之。
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不开锁。
”范氏族约甚至规定:“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
”阮元还指出:“范氏以书为教,自明至今,子孙繁衍,其读书在科目学校者,彬彬然以不与祭为辱。
”——摘编自虞浩旭《阮元与天一阁藏书楼》材料三公共图书馆从 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逐步兴起,它的特点是: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
公共图书馆集中在工业城镇,而且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
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发展成为国际的学术中心,许多伟人、学者在这里阅览群书,旁征博引,为其思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藏书的主要情况。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导致上述现象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公共图书馆兴起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2021·辽宁沈阳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辽宁省地处东北南部,粮食资源丰富,为东北粮油出入的重要门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辽宁省境内的粮食仓储设施先后有常平仓、旗仓、义仓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辽宁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但每年仍需从外省调入粮食以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
2022年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素养提升练3 史料实证——高频题型篇 Word版含答案
素养提升练3 史料实证——高频题型篇素养提升练第45页1.《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它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它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对该作品的正确解读是( )A.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开头流行B.牛耕渐渐普及到了大江南北C.表明中国新的生产关系消灭D.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农业生产力的进展。
《耕织图》在南宋时期已经消灭,图片内容反映了曲辕犁的应用,清代重新绘制该图,且材料强调它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的生产方式,即清代也是使用曲辕犁,由此可推断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展,D项符合题意。
2.(2021河南高考诊断A卷,32)《十二铜表法》对侵权纠纷既接受罚金又保存同态报仇。
公元前3世纪《阿奎利亚法》则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者,应对其全部人赔偿被害物于杀害前一年内与最高价额相当的金额。
”上述变化反映了罗马法( )A.打击侵权行为,体现法治文明B.爱护平民利益,留意按律判决C.维护私有财产,主见惩处报复D.敬重基本人权,强调轻罪轻罚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
材料强调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行侵害,体现出法治精神,故A项正确;罗马法留意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阿奎利亚法》中的规定维护了私有财产但主见通过合法方式解决而非报复,故C项错误;材料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未体现对奴隶人权的维护,故D项错误。
3.(2021湖南长郡中学模拟,25)兴科举之前,从春秋战国直至隋初,曾实行过“养士求贤”“军功赏爵”“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等多种选官方式。
这些选官制度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B.体现了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主流思想C.主要从贵族子弟中选拔才俊D.阻绝了天下英才进入统治阶级的道路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这些选官制度在肯定程度上都能使一部分贵族以外的人员进入到国家政权,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军功赏爵”凭借军功获得爵位,与儒家思想无关,故B 项错误;“军功赏爵”下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有军功,都能获得爵位,故C项错误;这些制度都在肯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有利于天下英才进入统治阶级,故D项错误。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热考主题练3
热考主题练(三)一、选择题1. (2022·绵阳市三模)下图为战国时期和汉武帝时期我国北方农牧区分界线的变化示意图。
这一变化表明( D )A.黄河流域水患基本解除B.农业生产技术显著提高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已经成熟D.北方生态环境面临破坏的风险【解析】图中可见从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农牧业分界线逐渐北移,说明出现耕地北扩的情况,农业开发耕地相较畜牧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更大,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黄河流域水患是中国古代始终存在的问题,汉代并未解除,排除A项;材料仅可知农业活动范围扩大,未提及农业工具的变化,因而无法得知农业生产技术是否得到提高,排除B项;汉代以人头税为主,图中可见耕地面积扩大,但无法得知人口变化情况,也无法得知税收变化,人力财力均未知,无法判断解决边患的条件是否成熟,排除C项。
2.(2022·青岛市一模)《辽史》记载,“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于郊”。
该思想( A )A.有利于生物资源的保护B.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C.推动了北方农业的发展D.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解析】题干内容中“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于郊”的意思是说夏天是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衍的季节,不能够在郊外“纵火”,这种做法有利于保护各种动植物资源,故选A项;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渡,而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却是有关“生物保护”的内容,这与“少数民族封建化”无关,排除B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有关动植物保护的相关内容,与“农业发展”无关,排除C项;题干内容中的“郊”是指城市周围的地区,而不是“边疆地区”,排除D项。
3.(2022·广西玉林、柳州二模)下表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的相关文献记载,说明了古代中国( B )B.注意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C.注意通过立法发展农业D.具有了初步的人文意识【解析】题干中所说的意思是,不允许破坏动物的卵和幼虫,不允许砍树、烧田、破坏动物巢穴。
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重点突破练(三)专训导学案--2022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冲刺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重点突破练(三)一、高考非选择题(25分材料问答题)规范答题讲练第一招中外关联材料类非选择题解题技法围绕“主题”中外关联——横向归纳比较:试题命制往往围绕“主题”选取中外关联的材料,横向归纳比较论证问题。
1.设问和答案一一对应高考考场上,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答题,以力争最理想的成绩,怎么办?一一对应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所谓一一对应法,就是指按照题目要求——主要是针对提(获)取或解读材料信息(题目表述是概括、指出某材料信息),一边读材料,一边在草稿纸上写对应的答案。
思考答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话题、角度、结论一一对应。
2.规范解答警惕五大误区(1)急于求成:对题目未作仔细分析,盲目作答。
(2)照本宣科:对材料未能获取有效信息,缺乏概括总结。
(3)贪多求稳:对问题解答啰嗦,抓不住要点。
(4)表达不准确:对问题理解不清,表述杂乱。
(5)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字迹不清晰。
[高考示例][2021·全国乙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
”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
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
《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
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
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
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
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材料二《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
新教材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闯关练03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
专题闯关练03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4·山东淄博高三三模]北宋时期,宋真宗重用王钦若、丁谓等人,东封西祀,大营宫观。
在此背景下,位居宰相的王旦以“祖宗之法”为旗帜,对抗真宗等人越轨的政治行为。
由此可见,北宋的祖宗之法( )A.导致了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B.有利于稳定政治格局C.为北宋的积贫积弱埋下隐患D.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2.[2024·湖南长沙高三模拟预料]《宋史》载:“天圣中,及元昊反,即诏令陕西、河东等绝其互市,罢保安军榷场;后又禁令陕西并边主兵官与属羌交易。
久之,元昊请称臣,数遣使求复互市。
”由此可知( )A.榷场贸易是民族沟通的主要方式B.经济政策影响政治走向C.宋加强了对西夏有效管理D.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爱护3.[2024·广东汕头高三三模]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北宋·刘挚《忠肃集》“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盖自青苗之议起,而天下始有聚敛之疑。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晚清·梁启超《王荆公》“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王安石)庶足以当之矣。
”A.历史人物价值不断提升B.人物评价缺乏客观标准C.世人的历史认知被颠覆D.时代变迁影响人物评价4.[2024·江西南昌高三三模]宋徽宗时期,蔡京为相,“深受皇帝宠幸”。
御史中丞石公弼“劾京罪恶,章数十上”,侍御史毛注亦多次上疏“累论蔡京罪积恶大,天人交谴”。
最终,蔡京被迫罢相致仕。
材料反映宋代监察制度( )A.制约了皇帝最终决策权B.有助于政治风清气正C.导致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5.[2024·河北百万联考高三诊断]下图所示为辽朝的国家体制示意图。
由此可知,辽朝的国家体制( )A.促进了蕃汉一体化治理B.不利于强化君主政治权威C.体现了崇文抑武的政策D.源于农牧复合的经济形态6.[2024·湖南衡阳高三模拟]岳飞《满江红》中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视金人为“胡虏”。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二)-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热考题型专攻练(二)表明、说明型选择题(15分钟·48分)1.(2015·某某二模)X载指出:“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这表明()A.世族门阀制度初步形成B.宗法概念扩至国家政权C.宗族制度威胁中央集权D.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解析】选B。
世族门阀制度主要指世代为官,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大君者”“大臣”属于国家政权,“吾父母宗子”“宗子之家相”属于宗法制内容,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故B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族制度威胁中央集权,故C错误;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是在南宋朱熹时代,材料也没有涉及理学,故D错误。
2.(2015·某某一模)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X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某某为妙。
”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人们的义利观发生了变化,与重商思想无关,故A错误;材料中X 板桥在为别人作书画的时候明码标价、直言不讳地强调自己应得的报酬,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商品价值意识,反映了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已被冲击;“总不如某某为妙”反映了某某已经成为当时比较普遍流通的货币,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带来的观念变化,人们更加重视金钱,故B正确;材料中X板桥个人事例反映不出整个社会存在着逐利风气,故C错误;材料的中心思想不是讲文化产业兴盛,而是传统观念的变化,故D错误。
3.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
2021-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能力提升练三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能力提升练三一、选择题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它在1500年至1750年间所发挥的作用在欧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他经济活动,成为推动整个社会机器运转的巨大机轮。
”材料中的“它”是( )A.开辟殖民地B.商业贸易C.建立商站 D.发展手工工场解析:在世界市场中,把世界各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商业贸易。
欧洲的商人奔走于全球各地,无论是开辟殖民地、建立商站,还是注重发展本国的手工工场,都是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需要,即商业贸易的需要。
答案:B2.17世纪末,英国建立了国债制度。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当时,国债增长很快。
从1712年起政府平均每年要支付300万镑的利息。
英国的国债制度( ) A.是英国资本积累的途径之一B.是资产阶级剥削人民的重要手段C.是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结果D.为科技发明直接提供了资金支持解析:资产阶级依靠政府的力量,通过发行国债,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本,以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马克思认为,只要英国人“一旦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铁有煤的国家的交通运输”,它“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自己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其意在说明西方的对外扩张( )A.是一种进步的行为B.客观上传播了近代文明C.旨在改造落后地区D.主要围绕资本输出进行解析:题干信息“无法阻止这个国家自己去制造这些机器”,这是近代化发展的重要表现,这反映了列强对外扩张的客观作用。
答案:B4.读下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B.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C.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D.运输和通讯手段革新解析:题目提供的数据表明,工业生产指数增长最快的是19世纪后半期。
19世纪后半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迅速地应用于生产,这是推动工业生产指数增加的根本原因。
答案:C5.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在德国提议下,英、法等15国召开了柏林会议,达成如下协议:刚果河流域实行自由贸易和自由通航;尼日尔河自由航行;今后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以“实际有效占领”为准,并通知缔约各国。
(老高考新教材适用)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核心素养练3史料实证类
训练3 史料实证类1.(2022天津滨海新区模拟)下图为河南安阳出土的商朝虎纹石磬。
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相当大的石质打击乐器,共有5个音阶,可奏出不同的音调,为祭天地山川时所使用。
此文物可以证明( )A.原始音乐随着人类定居生活而产生B.金石并用是商朝生产力水平的特征C.商朝石刻艺术和石磬制作水平高超D.商朝时期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2.(2022浙江模拟)据史书记载,秦汉以后,士大夫阶层中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
下图是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投壶图》。
汉代画像石《投壶图》( )A.由于带有主观因素而实证性差B.能够比较完整地还原历史真相C.可以与文字史料进行相互印证D.艺术价值来自考古人员的发掘3.(2022北京海淀二模)《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
《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
”《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
”《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
”由此可以看出( )A.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B.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4.(2022湖北武汉一模)考古工作者从唐代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中发掘出115件绳纹砖,都有统一的背饰纹绳,其中遗址出土的34件砖和38件比较完整的无釉板瓦都印有文字,内容涉及工匠姓名、烧制年月、地名和窑名等。
这表明唐朝政府( )A.关注城市建设标准化问题B.重视城建工程质量的监管C.注重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D.实现了工匠管理的制度化5.(2022安徽芜湖二模)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
这些现象(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全国人口分布不均6.(2022北京朝阳二模)在2022年3月27日召开的“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座谈会上,学者们回顾了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台湾的风雨历程,为今日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提供了有意义的历史启示。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考题型专攻练(三)
热考题型专攻练(三)计量史学型选择题(15分钟·48分)1.(2015·宝鸡三模)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选D 。
八路军奋战于敌后战场,很难说得上是“中流砥柱”,且从图中无法看出,故A 错误;图表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无直接联系,故B 错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烈牺牲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故C 错误;国民革命军陆军牺牲数目占29%,仅次于八路军,说明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D 正确。
2.(2015·长沙一模)下图为清代前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清代人口增长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根本原因是 ( )A.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解析】选D。
题目要求是根本原因,政府政策是直接原因,并非根本原因,故A错误;清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人口增加需要大量粮食养活,故B错误;题目要求选择根本原因,需要从经济角度考虑,故C错误;根本原因应该是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说明粮食产量迅速增加,而海上丝绸之路从欧洲传入了高产作物品种,故D正确。
3.(2015·聊城一模)下面是1652—1888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该图最能说明( )A.传统农业的解体B.近代工业的兴起C.国际贸易的发展D.经济结构的优化【解析】选C。
田赋在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中比例下降,但传统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还未完全解体,故A错误;近代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非1652年以后,故B错误;清政府在关税税率较低的情况下,关税在财政税收结构中比重的增加,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反映出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但未体现出其结构的优化,故D错误。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秘笈一题型突破类别三新题型题型突破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4.解说
4.解说词类题型分析(1)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
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有很好的宣传效果。
(2)写作形式:①描述型,以时间的先后作为解说的顺序,并对说明对象进行内在或外部的描述。
人物介绍、产品介绍、生产流程等解说多采用这种方法;②介绍型,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整体到局部,把事物的名称、功用、类型、特点、关系等依次解释明白,使观众、听众了解、熟悉;③分析型,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安排顺序。
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或为因果,或为递进,或为主次,或为总分,或为并列等。
其基本方法是从一般原理到特点结论,或从一系列事实中归纳出一般原理。
所遵循的写作思维方式是演绎、归纳或对比;④认识型,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习惯,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抽象到具体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基本分类(1)请你为……写一篇解说词。
(2)请你为……撰写一篇发言稿或辩论稿1.首先,做出判断。
对要解说或演讲的对象进行判定(交代时间、人物、流派、作品,表明立场或观点等);演讲辩论则需明确驳斥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如我反对西方国家将碳排放主要责任推给中国的观点)。
总之,要有场景代入感。
2.其次,结合场景,锁定相关所学知识,从历史背景、内容、过程、特征(如艺术流派的风格或特色、与作品相关的史实简介)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说或辩论;一些具有史学价值的艺术作品,还要兼顾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史学意义。
3.再次,做好历史事物的分析评价,谈谈其历史价值、历史地位或历史影响(如邓小平在深圳题词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历史意义;印象派对绘画领域的意义和贡献)。
4.最后,总结陈词,再次表明立场,并明确正确做法,共同解决问题。
(2023·山东烟台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时代下的竞赛热潮”1950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全国广大工人阶级都应积极动员起来,开展大规模的群领导劳动竞赛的历史考察》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不同时代的“竞赛热潮”进行解说。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考题型专攻练
热考题型专攻练(三)计量史学型选择题(15分钟·48分)1.(2015·宝鸡三模)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选D 。
八路军奋战于敌后战场,很难说得上是“中流砥柱”,且从图中无法看出,故A 错误;图表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无直接联系,故B 错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烈牺牲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故C 错误;国民革命军陆军牺牲数目占29%,仅次于八路军,说明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D 正确。
2.(2015·长沙一模)下图为清代前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清代人口增长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根本原因是 ()A.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解析】选D。
题目要求是根本原因,政府政策是直接原因,并非根本原因,故A错误;清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人口增加需要大量粮食养活,故B错误;题目要求选择根本原因,需要从经济角度考虑,故C错误;根本原因应该是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说明粮食产量迅速增加,而海上丝绸之路从欧洲传入了高产作物品种,故D正确。
3.(2015·聊城一模)下面是1652—1888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该图最能说明()A.传统农业的解体B.近代工业的兴起C.国际贸易的发展D.经济结构的优化【解析】选C。
田赋在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中比例下降,但传统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还未完全解体,故A错误;近代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非1652年以后,故B错误;清政府在关税税率较低的情况下,关税在财政税收结构中比重的增加,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反映出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但未体现出其结构的优化,故D错误。
最新高考历史热考大题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人教)历史热考大题练(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自宣德以后,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
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戚、官僚地主通过赐田、投献、圈占等手段,侵占小农土地;苛重的赋役,使农民不堪重负而逃亡。
其直接诱因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时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迫使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汇集成一股洪流,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洪流影响。
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
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
所谓“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有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小唱、优人等。
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
“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格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材料二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
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
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的构成却发生了变化。
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出生于老贵族家庭,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
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及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人口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从阶层、行业、流向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从商业发展、经济制度、人身依附关系、科举制、自然灾害等方面归纳。
2021-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思想解放的潮流
2021-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思想解放的潮流本资料主要汇编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内江市、乐山市、眉山市、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资阳市、德阳市、绵阳市、巴中市等地级市以及重点名校xx -xx学年高中阶段模拟考试、期末考试、诊断性考试、联考等历史试题,根据xx年最新高考考纲分类整理而成,是二轮复习不错的资料。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xx·四川遂宁高二上学期期末·10)据统计: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
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
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中国民族危机的困境B.文学革命的直接影响C.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2.(xx·四川南充一模·32)“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了( ) 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3.(xx·四川南充一模·31)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
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A.民众普遍认同西方民主政治B.经济变革向政治变革的转变C.走立宪道路成为历史的主流D.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大众共识4.(xx·四川德阳一模·16)下图内容摘编自1908年《图画新闻》。
这反映了当时( )A.官府任意干涉社会生活B.社会舆论关注男女问题C.媒体报道比较客观公正D.传统观念影响司法判决5.(xx·四川德阳一模·12)下图照片是1920年燕京大学学生俱乐部成员合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考题型专攻练(三)
1.(xx·宝鸡三模)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选D。
八路军奋战于敌后战场,很难说得上是“中流砥柱”,且从图中无法看出,故A错误;图表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无直接联系,故B错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烈牺牲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故C错误;国民革命军陆军牺牲数目占29%,仅次于八路军,说明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D正确。
2.(xx·长沙一模)下图为清代前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清代人口增长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根本原因是( )
A.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
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解析】选D。
题目要求是根本原因,政府政策是直接原因,并非根本原因,故A错误;清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人口增加需要大量粮食养活,故B错误;题目要求选择根本原因,需要从经济角度考虑,故C错误;根本原因应该是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说明粮食产量迅速增加,而海上丝绸之路从欧洲传入了高产作物品种,故D正确。
3.(xx·聊城一模)下面是1652—1888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该图最能说明( )
A.传统农业的解体
B.近代工业的兴起
C.国际贸易的发展
D.经济结构的优化
【解析】选C。
田赋在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中比例下降,但传统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还未完全解体,故A错误;近代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非1652年以后,故B错误;清政府在关税税率较低的情况下,关税在财政税收结构中比重的增加,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反映出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但未体现出其结构的优化,故D错
误。
【加固训练】(xx·雅安三模)下图是两个国家的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示意图。
图中甲乙两个国家应该是( )
A.葡萄牙、西班牙
B.葡萄牙、荷兰
C.英国、西班牙
D.荷兰、英国
【解析】选B。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从海上开辟了到亚洲的新航路,因此16世纪到达亚洲数量最多的是葡萄牙,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垄断了海上航运,因此17世纪到达亚洲最多的是荷兰,选择B符合题意。
4.(xx·黄山二模)下表反映了19世纪世界贸易总额的发展趋势。
对影响该现象形成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最终确立
③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进步
④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普遍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间的原料和商品往来日益扩大,推动了国际贸易额的增加,故①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图片时间不符,故②错误;工业革命中新出现的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物资流通的速度和数量,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故③正确;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普遍建立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B符合题意。
5.(xx·德州二模)下表为1894年、1914年的外国资本在华资本结构图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 )
A.1894年后因中国民族工业的萧条外国资本急剧膨胀
B.外国资本的扩张导致中国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扩张达到近代时期的最高峰
D.列强的在华投资中交通业和工业比重上升较快
【解析】选D。
表格时间为1894年和191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故A错误;中国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是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而不是外国资本的扩张,故B错误;仅就材料所给的数据,不足以判定是否为“最高峰”,故C错误;材料所提供的数据中,工业和交通业资本变化幅度远远超过商业和金融业的变化,故D正确。
6.(xx·南平质检)右图是世界银行1981—xx年总贷款分布情况,
从图中可以得出( )
A.中、印、墨三国的投资来自世界银行
B.世界银行的资金主要投向发展中国家
C.世界银行的宗旨是推动发达国家的发展
D.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仰仗世界银行
【解析】选B。
中、印、墨三国在1981-xx年同期获得的世界银行贷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只能说明三国总投资的一部分来源于世界银行,故A错误;由图可知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投向资金缺口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故B正确;世界银行的宗旨是推动发达国家的发展缺乏依据,故C错误;落后国家借助世界银行贷款发展本国经济,但不是唯一的资金来源渠道,故D错误。
【加固训练】阅读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时期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
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
A.经济发展规律
B.国际环境影响
C.国家经济政策
D.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选C。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政策不断调整,故C正确。
7.(xx·潍坊二模)下表摘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3—2000年),其变化趋势反映了( )
A.产业结构的调整
B.发展方式的改变
C.企业性质的变化
D.经济体制的变化
【解析】选D。
表格反映了国家投资比重逐年下降,非国家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并成为投资主体。
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这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资本投资国有企业等有关,反映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D正确。
8.(xx·长郡中学模拟)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的演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解析】选C。
君主专制一直处于强化状态,故A错误;商品经济在古代一直受抑制,只有宋朝有所放松,故B错误;儒家思想在先秦出现,秦朝受打击,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达到高潮,两晋隋唐时期地位有所削弱,宋明理学兴起地位又达到顶峰,明清后受冲击,与图表曲线相符,故C正确;中国传统科技一直处于领先发展状态,故D错误。
9.(xx·肇庆三模)以下是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专制皇权的加强
【解析】选A。
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主要是受理学的影响,元代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导致节妇烈女人数增加,故A正确。
10.(xx·滨州二模)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
天文历
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类别数学
法气象
项数2225259257789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
【解析】选D。
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很多,不能体现出重人伦轻科技的特点,故A错误;从图中数据无法得出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故C错误;由统计中数学、天文历法气
象、地学和农学与农业相关领域的发明比其他发明数量多,可知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的特点,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