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三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三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和管理内部业务活动、保护股东权益、防范风险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下面是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范文: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内部业务活动,保护公司资产和利益,提高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特制定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二、内部控制原则1.公司应制定和实施适应公司经营特点和规模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应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财务信息的错误和欺诈行为。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应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防止资产的滥用和浪费。

4.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明确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员工行为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三、内部控制要求1.管理目标和责任划分(1)明确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原则,并将其纳入公司的管理体系。

(2)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

(3)任命内部控制主管,负责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和检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2.流程和制度设计(1)根据公司业务流程和风险特点,设计和实施适应的内部控制流程和制度。

(2)制定和完善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

(3)确保流程和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避免冗余和重复。

3.内部控制措施(1)制定和实施财务管理措施,包括会计准则的应用、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审计、内部财务控制等。

(2)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风险评估和分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

(3)制定和实施资产管理措施,包括资产保护和使用、资产清理和处置等。

4.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估(1)建立内部控制自评制度,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2)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3)接受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核,提高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范文,具体制度内容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5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5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防范风险能力,根据企业法人或管理层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包括企业的生产、运营、财务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企业内部控制应遵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等要求,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具体实施。

第四条企业内部控制是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并对风险进行评估与防范的过程。

第五条企业内部控制应具备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第六条企业内部控制应建立面向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培训和宣传制度,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

第七条本制度由企业的管理层负责起草、修改和解释,并报企业法人审核批准后生效。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第八条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风险管理、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估。

第九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等环节。

第十条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包括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诚信管理、管理层的决策、监督与激励等因素。

第十一条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包括风险评估与控制、内部审计、预算和成本控制、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人事与薪酬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等。

第十二条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衔接环节,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等,以及内外部沟通、报告等。

第十三条监督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保障环节,包括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监督等。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具体制度和措施第十四条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第十五条控制环境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诚信管理、风险意识教育、决策与激励、监督与问责等制度和措施。

第十六条控制活动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风险评估与控制、内部审计、预算和成本控制、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人事与薪酬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等制度和措施。

第十七条信息与沟通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等制度和措施,并保证内外部沟通和报告畅通。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3篇)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3篇)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确保业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的各项制度、政策、流程和措施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公司应该合理划分部门、岗位以及职责,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权责。

通过明确责任,确保管理层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协作。

2. 信息与沟通:公司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传递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完整,以便管理层能够及时了解企业情况,做出准确决策。

同时,公司应建立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提供有关公司经营活动的建议和问题反馈。

3. 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应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操作规程,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制度应包括风险评估与管理、审批流程、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

4. 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应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等,确保合格的人员进入公司,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5. 财务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报告的编制、审计、核实和披露等方面,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6. 内部审计:公司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公司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上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不同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业务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和调整,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的内部管控,保障公司的财务安全和经营的合法合规,制定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有效运作和发展,防止各类风险的发生,保障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第三条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成员,包括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员工。

第四条公司的董事会负责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改进。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规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二)经济且有效地利用公司资源,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三)保证公司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四)保护公司资产安全,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五)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控制原则第五条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对公司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

(四)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建立相互制衡的机制,确保权力运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根据公司经营环境、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

(六)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兼顾控制效果和成本,确保投入产出比合理。

三、内部控制要素第六条内部控制要素包括:(一)内部环境: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识别和分析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和外部风险。

(三)控制活动: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信息与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完整。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公司法》和《内部控制基本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岗位,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公司保护财产安全,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公司必须依法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和加强。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公司业务的正常运作,并防范各类风险。

第五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发现、预防和处理各类风险。

第六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流程,保证公司业务的合法、合规运作,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第七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确保公司内外信息的公开透明。

第八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审批权限制度,避免权力寻租,确保公司的合规经营。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第九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标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第十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流程,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第十一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作。

第十二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内部控制相关资料的完整准确。

第十三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自查机制,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作。

第四章内部控制的执行与监督第十四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第十五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十六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责任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中的问题。

第十七条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自查和评估,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企业持续稳健经营,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所有员工应当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监管,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第二章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四条内部控制管理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风险管理原则: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二)适当性原则:内部控制应该适当,既能够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又不至于造成过度的行政负担。

(三)客观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四)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遍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全面覆盖。

(五)适用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章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内部控制管理应该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明确规范授权决策的程序和途径。

第六条内部控制管理应当对重要决策进行审查,并且记录审查的过程和结果。

第七条内部控制管理应当对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第八条内部控制管理应当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控,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财务风险。

第九条内部控制管理应当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信息系统的合法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条内部控制管理应当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管,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第十一条内部控制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和审计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监管。

第四章内部控制管理的组织实施第十二条设立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管理的规划和指导工作。

第十三条设立内部控制管理部门,负责内部控制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四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

第十五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培训制度,加强对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第五章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检查第十六条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对企业各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公司内控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公司内控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公司内控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内部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司运作效率,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控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内部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

第三条公司通过建立、完善和有效执行内控管理制度,实施内部控制,以达到以下目标:1. 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2. 强化公司业务流程和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提高效率;3. 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保护公司财产和股东权益;4. 确保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5. 提高公司监督和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第四条公司的内部控制应以管理层为主导,真正形成“内控为我所用,控制在我手中”的局面。

第五条公司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由公司董事会按照法定程序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监督。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第六条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明确责任、合理权责、分工协作、制度规范、信息科技支持等。

第七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防范风险、减少错误、提高效率、维护股东权益、完善信息披露。

第八条公司内部控制的标准是保证全面、及时、准确的内部信息披露,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

第九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程序是制度设计、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内容与要求第十条公司内部控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管理: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2. 人力资源管理:合理组织和管理公司人力资源,保障员工权益;3. 采购管理:规范采购程序,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4. 资产管理: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保护和增值公司资产;5. 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

第十一条公司内部控制要求:1. 组织结构:建立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2. 工作流程:规范公司各项管理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3. 制度完善:建立完善的制度,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4. 内部审计:建立购买咨询,执行内部审计,发现和纠正问题。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一、总则1.1 制定目的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规范内部运作,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保障企业资产安全,确保企业合规经营,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公司总部、分支机构、子公司及具有控制权的关联企业。

1.3 内部控制原则(1)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2)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能有效地防范风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3)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根据企业规模、业务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适时调整。

(4)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应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

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2.1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公司设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公司内部控制工作。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1)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组长。

(2)财务总监、审计总监、合规总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

(3)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

2.2 内部控制办公室内部控制办公室是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公司内部控制工作。

内部控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如下:(1)组织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2)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估和评价。

(3)组织内部控制培训和宣传。

(4)协调解决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

(5)定期向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报告内部控制工作情况。

三、内部控制制度建设3.1 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

(2)针对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针对企业特点和风险点进行制定。

(3)实用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动态调整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根据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3.2 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结构:明确公司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通用4篇)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通用4篇)

内部掌控管理制度(通用4篇)在现在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泛指以规定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很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美丽的我为您带来的内部掌控管理制度(通用4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内部掌控管理制度篇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司业务经营管理活动安全、有效、稳健运行,切实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结合公司实际,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部掌控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为实现经营目标、防范风险,对内部机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经营活动及业务行为进行规范、牵制和控制的方法、措施、程序的总称。

第二章、内部掌控的目标、原则、结构和要求第三条、内部掌控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公司建立一个运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监掌控度化的内控体系。

实在如下:一、保证法律法规、金融规章的贯彻落实;二、保证全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三、防备各类违法、违规及违章行为,将各种风险掌控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四、保证会计记录、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保证及时供应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第四条、全公司要依照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要求,订立明确的经营方针,完满“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管束”的经营机制,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经营原则。

在内部掌控建设方面应遵从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

内掌控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并贯穿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

二、完整性原则。

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需有相应的规范程序和监督制约;监督制约应渗透到全部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掩盖全部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三及时性原则。

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需在发生时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并遵从效率性原则,外简内繁,依照“内控优先”的原则,建立并完满相关的规章制度。

四、审慎性原则。

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需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保证资金、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五、有效性原则。

内掌控度应依据国家政策、法律及全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适时修改完满,并保证得到全面落实执行,不得有任何空间、时限及人员的例外。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本(4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本(4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控,促进风险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保护企业利益,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核心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保障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第四条本制度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是内部控制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第六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修订应经过企业董事会或相关管理层的批准,并在有效期内向全体员工宣传和执行。

第七条全体员工都有义务遵守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将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八条企业董事会负责制定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策略和目标,并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九条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

第十条各部门负责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配合内部控制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独立的审计和评估,向董事会和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及时报告审计结果。

第三章: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第十二条内部控制制度应具备以下要求:(一)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权责清晰。

(二)健全的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流程合理完善。

(三)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防控机制,确保风险可控。

(四)健全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五)有效的内部控制报告和监督制度,确保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和监督。

(六)充分培训和教育机制,确保员工掌握和遵守内部控制制度。

(七)规范的内部审计机制和独立审核机构,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7篇)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7篇)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7篇)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篇1)一、加强和完善工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为维护资金、资产安全,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而采取的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措施、方法和手段”;是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障资产安全,保证信息真实可靠,确保达到企业预期的战略目标而实施的责、权、利明确且相互制衡的动态管理过程。

现代意义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包括“内部控制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制度、财务处理制度、稽核制度、预算控制制度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

”我国《会计法》明确要求,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应当建立健全会计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推进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法制化。

对于工会组织而言,尽管已建立一些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且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财务监控能力有所提高、效果日趋明显,但在实际的各级工会财务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制约着工会工作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结合新的《工会会计制度》,加强和完善工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管理,使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工会资金和财产安全运行,提高资金和财产使用效益,从而提高工会的财务监控能力和管理效率。

二、当前基层单位工会会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1.工会会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尽管我国基层单位工会成立的时间很长、历史悠久,但由于种种原因,其现代化发展时间并不长,从而导致许多基层单位工会的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建立和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会计内控意识淡薄,有的甚至将财务预算等同于财务内部控制。

这样导致部分基层单位工会的财务管理职责不清、工作混乱,挤占、挪用工会经费的现象不时发生,严重影响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影响工会工作效率。

2.工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健全完善由于基层单位工会的管理者对于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致使大多数基层单位工会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缺乏应有的认识,重视不够。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板范文(四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板范文(四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板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业务运作,提高管理效率而制定的。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部门和人员,包括员工、管理人员、合作伙伴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本制度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职责分工、规程制度等内容。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公司的内部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监督和检查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六条企业内部控制必须依法、规范、有效。

第七条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坚持风险管理原则,确保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

第八条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具备合理性,即措施要经过合理的规划和审批。

第九条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具备系统性,即措施要在全面考虑企业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制定。

第十条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具备风险分散的原则,即措施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互相制约和补充。

第三章组织结构第十一条企业内部控制委员会是企业的内控管理机构,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监督和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企业内部控制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担任,由董事长担任主任,总经理担任副主任。

第十三条企业内部控制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一)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二)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三)定期检查和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四)对重大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五)对内部控制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报告和通报。

第十四条企业内部控制委员会的职责可以根据需要委托其他工作组进行具体实施。

第四章职责分工第十五条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职能部门负责人等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人,应当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领导和监督。

第十六条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二)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培训和监督;(三)负责监督和检查职能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四)定期报告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五)对重大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六)对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

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保障内部运营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通过规范和规定各个环节的控制要求、责任岗位和流程,实现风险防控和资源优化的一套管理体系。

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运营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利润率,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风险。

下面将从管理原则、执行层级、内控要素和持续改进四个方面,介绍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管理原则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法律合规原则: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的要求。

2.内控目标一致原则: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的目标需要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一致,并结合各个环节的具体需求。

3.全员参与原则: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应该涵盖全员,每个员工都需要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内控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4.防控风险原则: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需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问题。

5.持续改进原则: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符合企业业务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

二、执行层级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应该分层级进行。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高级管理层、中层管理层和基层管理层。

1.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企业整体的内控策略和制度,确立内控目标和框架。

2.中层管理层:负责具体部门或区域的内部内控管理,确保执行层面的规范和执行力度。

3.基层管理层:负责具体岗位的内部内控管理,贯彻执行中层管理层的要求,并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问题。

三、内控要素企业内部内控管理制度需要包含以下要素:1.风险管理:明确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测、防范和控制措施。

2.控制活动:规定各个环节的控制要求,包括操作规范、审批流程、信息披露等。

3.信息与通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沟通和报告机制。

4.制度与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权限,规范工作流程和决策流程。

5.监督与评价:建立监督机制,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关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5篇)

关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5篇)

关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一、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1)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对其的有效使用;(2)保证会计信息及其他各种管理信息的可靠和及时提供;(3)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方针、制度和措施的贯彻执行;(4)尽量压缩、控制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以求企业达到更大的盈利目标;(5)预防和控制且尽早尽快查明各种错误和弊端,及时、准确地制定和采取纠正措施;(6)保证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某些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了,不必考虑是否先进;二是虽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这就使企业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

(二)产权关系不明在我国现阶段,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甚至是有形无实,尤其体现在董事会这一重要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

有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一味地“放权让利”,致使原厂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现在既是经理层又进入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致使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模糊。

这种责权不分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所有者对经营者不能实施控制,作为代表公司股东的控制主体(董事会)也就形同虚设。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发展战略。

第四条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重视要业务和高风险范畴。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五条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价成效、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相同。

信息与相同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搜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内部之间进行有效相同。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6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6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集团内部管理,有效落实公司各职能部门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流程控制,保障公司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在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中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根据____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____证监局《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指引》及《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为实现下列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定;(二)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三)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四)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

第三条职责:(一)董事会:全面负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和完善、并定期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效果评估;(二)总经理:全面落实和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检查公司各职能部门制定、实施和完善各自专业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的情况;(三)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

具体负责制定、完善和实施本专业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配合完成对公司各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控制情况的检查。

第二章主要内容第四条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各专业系统的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内部: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信息传递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内容。

第五条环境控制包括授权控制和员工素质控制。

(一)公司建立合理的法____理结构和科学的____架构,有健全的逐级授权制度,确保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各级授权基本适当,对已获授权的部门和人员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对已不适用的授权能够及时修改或取消授权。

1、股东大会:《公司章程》明确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以下事项须由股东大会讨论:(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2)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3)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4)审议批准监事会报告;(5)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6)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7)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8)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9)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10)修改本章程;(11)对公司聘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决议;(12)审议批准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担保事项;(13)审议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____%的事项;(14)审议批准变更募集资金用途事项;(15)审议股权激励计划;(16)审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本章程规定应当由股东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三篇)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三篇)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公司为了保障资产安全、确保公司运营的正常进行以及合规性的要求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资产的保护、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合规性的要求。

它涉及到公司内部各项业务的规范、流程的标准化、责任的明确等方面内容。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以下方面:1. 内部控制环境:包括公司领导、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公司的价值观、道德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2. 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包括对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3. 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包括规范公司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4. 信息和通讯:包括确保公司内外部之间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沟通,以保障公司运营的正常进行和决策的准确性。

5. 监督和反馈:包括对公司内部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公司运营的效率和盈利能力,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和损失的可能性。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二)第一章概述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完善公司内部管理、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建立和运作一套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并最大限度保护公司利益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岗位和人员,包括公司全体员工和管理人员。

第二章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内部控制部门,负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等相关工作。

第五条内部控制部门的职责包括:1. 制定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及具体实施方案;2. 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宣贯和培训工作;3. 监督公司各部门、岗位和人员的内部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 定期评估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向公司高层管理层提出改进建议;5. 受理公司内部控制相关投诉、举报,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6. 配合公司内外部审计和监管部门的工作,提供相关内部控制资料和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一、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是指由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控制措施(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

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二)授权审批控制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

授权审批形式通常有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之分。

常规授权是指单位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用以规范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其时效性一般较长。

特别授权是指单位对办理例外的、非常规性交易事件的权力、条件和责任的应急性授权。

单位必须建立授权审批体系,明确:(1)授权审批的范围;(2)授权审批的层次;(3)授权审批的程序;(4)授权审批的责任。

单位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算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意见。

(三)会计系统控制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

其内容主要包括:(1)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大中型企业应当设置总会计师或者财务总监,设置总会计师或者财务总监的单位,不得设置与其职权重叠的副职;(2)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3)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4)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5)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6)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7)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8)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9)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

(四)财产保护控制——与财产安全目标相联系财产保护控制主要包括:(1)财产记录和实物保管。

关键是要妥善保管涉及资产的各种文件资料,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

对重要的文件资料,应当留有备份,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

(2)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

它是指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

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当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

(3)限制接近。

它是指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资产。

限制接近包括限制对资产本身的接触和通过文件批准方式对资产使用或分配的间接接触。

一般情况下,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

(五)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单位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

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决策权都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

预算确定后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

预算控制的主要环节有:(1)确定预算的项目、标准和程序;(2)编制和审定预算;(3)预算指标的下达和责任人的落实;(4)预算执行的授权;(5)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6)预算差异的分析和调整;(7)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六)运营分析控制运营分析控制要求单位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管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融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七)绩效考评控制绩效考评控制要求单位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和辞退等的依据。

此外,常用的控制方法还有:内部报告控制、复核控制、人员素质控制等。

三、有关方面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作用(一)董事会董事会直接影响控制环境这一控制基础,其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职责表现为:科学选择恰当的管理层并对其进行监督;清晰了解管理层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范围;知道并同意单位的最大风险承受能力;及时知悉最重大的风险以及管理层是否恰当地予以应对。

董事会负责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二)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其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一般包括:审查内部控制的设计,监督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和单位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

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三)管理层管理层直接对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负责。

总经理在内部控制中承担重要责任,其职责包括: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领导和指引;定期与主要职能部门--营销、生产、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会谈,以便对他们的职责,包括他们如何管理风险等进行核查。

管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单位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四)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及其人员的职责包括:建立风险管理政策;确定各业务单元对于风险管理的权力和义务;提高整个单位的风险管理能力;指导风险管理与其他经营计划和管理活动的整合;建立一套通用的风险管理语言;帮助管理人员制订风险管理报告规程;向董事会或管理层等报告单位风险管理进展和暴露的问题。

(五)财务部门单位的财务活动应当贯穿单位经营管理全过程。

财务部门负责人在制定目标、确定战略、分析风险和作出管理等决策时应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

管理层应当赋予财务部门及其负责人参与决策的权力,并支持其关注经营管理的更广范畴,局限财务负责人的关注领域和知悉范围,会削弱、制约单位的管理能力。

(六)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及其人员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进建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单位应当授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审计职责的履行;对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应当慎重;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与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应保持畅通沟通;应当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力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

(七)单位员工所有员工都在实现内部控制中承担相应职责并发挥积极作用。

管理层应当重视员工的作用,并为员工反映诉求提供信息通道。

四、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一)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单位及其所属机构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单位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程序1.对单位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重点是对单位的经营性质、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组织体系、机构设置、人员、资金、物资、设备、技术信息沟通情况和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单位所处的外部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等进行调查。

2.按照系统理论和方法的要求划分单位内部结构。

通常包括:(1)行政领导体系。

包括行政领导的设置、各个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设置等。

(2)构成要素体系。

包括人、财、物资、设备、技术、信息沟通的所属系统。

(3)经营体系。

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系统。

(4)管理体系。

包括会计、统计、审计、电子信息和网络监控等系统。

3.确定所属系统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根据划分的各个所属控制系统,确定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同时制定每一个关键环节控制要点的有效方法和操作规范。

4.形成内部控制制度的文本规定。

即把内部控制的各项原则贯彻到各个有关控制系统的程序、方法和规范中,用文字、流程图等形式分别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中予以说明。

五、具体业务与事项控制单位应当针对具体业务与事项实施相应的控制。

具体业务与事项的控制一般涵盖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和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通常包括采购、生产、销售、预算、担保、合同协议、业务外包、企业合并、资产重组、投资融资、货币资金、金融资产、存货、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

常见业务与事项的内部控制如下:(一)货币资金控制1.岗位分工控制(1)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2)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3)配备合格人员,进行岗位轮换。

(4)建立回避制度。

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出纳人员。

2.授权审批制度(1)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审批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

审批人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2)明确经办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3)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的支付业务,并及时准确入账。

(4)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3.现金控制(1)实行现金库存限额管理制度。

(2)明确现金开支范围和支付限额并严格执行。

(3)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严格控制现金坐支;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

(4)货币资金收入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

(5)定期盘点现金,做到账实相符。

4.银行存款控制(1)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按规定办理存款、取款结算。

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情况。

(2)严格遵守银行支付结算纪律。

(3)定期获取银行对账单,查实银行存款余额,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票据控制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