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析流程_陆上

合集下载

陆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与模拟分析

陆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与模拟分析

陆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与模拟分析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与模拟分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动态监测是通过持续观测和收集数据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

传统的监测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地观测以及人工记录,但这种方式受到时间、空间和经济成本的限制。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动态监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卫星遥感可以通过获取陆地表面的信息,如植被覆盖度、水文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从而实现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持续监测。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大范围的监测,还可以提供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手段。

模拟分析是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手段来模拟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

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可以揭示陆地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规律,预测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评估不同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模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动态监测与模拟分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动态监测提供了实际数据和观测结果,为模拟分析提供了输入参数和验证手段。

模拟分析则可以通过模型的精细化和参数的优化来提高动态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挖掘监测数据的潜力。

动态监测和模拟分析的结合可以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科学依据。

然而,动态监测和模拟分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动态监测需要大量的数据和高精度的观测手段,这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次,模拟分析需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程序,这对研究人员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再次,动态监测和模拟分析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推进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与模拟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陆上风电项目风险分析及评价研究

陆上风电项目风险分析及评价研究

陆上风电项目风险分析及评价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能已经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

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陆上风电项目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源开发方式。

由于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因此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成为了确保风电项目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对陆上风电项目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以期为风电行业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风电项目的风险分析1.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陆上风电项目中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

风力发电设备通常需要承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并且在运行中需要应对复杂的气象条件,这就要求设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适应能力。

风力发电设备本身的技术研发水平也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也会对项目的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技术风险是风电项目中最值得重视的风险之一。

2.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风电项目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风电项目的市场前景逐渐看好,但是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也导致了风电项目的市场风险增加。

由于风电项目的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其盈利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市场动态的变化也对项目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风电项目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

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风电项目在环保监管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环境风险也是风电项目中的一项主要风险。

5. 资金风险资金风险是指项目在资金投入和资金回报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

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其盈利周期相对较长,这就导致了项目在资金方面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

在行业竞争激烈和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资金风险也是风电项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之一。

三、风险评价方法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价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调研等方式来确定风险因素。

第七章注采井组动态分析

第七章注采井组动态分析

第七章注采井组动态分析注采井组动态分析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单井动态分析基本上以生产动态分析为主。

而井组动态分析则是生产动态分析和油藏动态分析并重的分析内容。

注采井组的划分是以注水井为重心,平面上可划分为一个注采单元的一组油水井。

井组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在井组范围内找出注水井合理的分层配水强度。

在一个井组中,注水井往往起主导作用,它是水驱油动力的源泉。

从油井的不同的变化可以对比出注水的效果。

因此,一般是先从注水井分析入手,最大限度地解决层间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调解平面矛盾,改善层内矛盾,也就是说井组分析以找出和解决三大矛盾为目标。

来改善油井的生产状况,提高油田的注采管理水平。

本章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是:油田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注水井的分析,井组动态分析的内容、方法、步骤、及井组动态分析的案例。

第一节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当注水开发多油层非均质的油田时,由于油层渗透率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非均一性,注入水就沿着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区窜流。

而中低渗透层或中低渗透区却吸水很少,从而引起一系列矛盾,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矛盾。

一、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1.层间矛盾层间矛盾就是高渗透性油层与中、底渗透性油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油水前缘)推进速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矛盾,也是注水开发初期的根本问题。

生产开发中,高渗透油层由于渗透率高,连通性好,注水效果明显,表现为产油能力高,担负全井产量的大部分。

中、底渗透性油层则由于渗透率底,连通性差,表现为产油量底,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这样在油井中出现了层间压差。

图7-1层间矛盾示意256257在注水井中,高渗透层吸水能力强,可占全井吸水量的30%~70%以上。

水线前缘很快向生产井突进,形成单层突进,如图7-1所示。

因此,渗透率高、连通好的油层,由于注得多,采的多,生产井很快见到注水效果,含水很快上升。

高渗透油层见效及见水后,地层压力和流动压力明显上升,形成高压层,严重的干扰中、低渗透层的工作,致使这些层少出油或不出油,全井产量递减很快,含水上升。

与速度无关的重建基准面方法:陆上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解决近地表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与速度无关的重建基准面方法:陆上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解决近地表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与 速 度 无 关 的重 建 基 准 面 方 法 :陆 上 地 震 数 据 处 理 过 程 中解 决 近 地 表 问题 的一 种 新 方 法
P n s G K Im ao .e a i S等
众所 周 知 ,复 杂 的近地 表 一一 如 沙漠 、山地 和冰 川 一 一可使 来 自较深 目的层 的一 次反 射产 生畸 变。这是 过去和 现 在地 震 数据 处理 面 临 的主要 问题 。 解 决 这 一 问题 的 一种方 法是借 助可在 “ 重建 基 准 面”技 / - 进 行 分 类 的数据 KF 处理 方 法。 常规 重建基 准 面方 法包 括 将 静 态 时移用 于输 入地 震 道 。这 些 时移 ( 一
维普资讯
国 外 石 油 动 态
第 2 0期 ,总 第 1 O期 ,2 0 . 0 2 3 0 2 1. 5
评 估 。建 立在 高分 辨 率激 光 扫描 技 术 基 础 上 的新 的 裂 缝 分 析 方 法 可迎 接 这 一挑 战。这 项技 术 已成 功地用 于各 项 制 图工 作 ,在 石 油工 业 中也 得 到 了成 功 应用 ( 例
(图 1) 。
合 成 算 子 依 赖 于 速 度
场 。在 共 焦 点域 中 ,我们 采
用 了等旅 行 时原 理 ,该 原 理
规定 : 如果 在反 射层 选择 网
1 0米 外进行 扫 描 。 O 用 激 光扫 描仪 建 立 的模 型不仅 能为科 学家 或 工程 师提 供 重 要 的概 念框 架 ,而
且 还对构 造模 拟 、 井的方 案和 应 力分 析 有 贡献 。
谢 力 摘 自 ‘A 6 g p o e 0 2 7 P W P z l r r 。2 0 . 2 3

油藏动态分析方法.

油藏动态分析方法.

中原油田开发历程图 为了减缓油田递减, 2003 年下半年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科技攻关会战。调整开发思路,实行“四个转
时间
变”、强化“三项工作”、调整“三个结构”,见到明显成效。新区产能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新动用储量
从698万吨上升到1422万吨,新建产能从8.3万吨提高到17.8万吨;老油田稳产基础得到加强,开发状况逐
(1996—2003)
精细调整阶段
(2003---目前)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当年动用储量(10 4 t)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陆相(河、湖沉积)砂、泥岩互层, 油藏非均质、多油层,油层及夹(隔)层 在纵向和横向的相态变化大是其特征。 纵向上不同油层的厚度、岩性、沉积 相,孔、渗、饱,吸入、产出状态等不同 。 横向上同一油层以上参数的平面展布变 化复杂。 纵向上不同夹(隔)层厚度、岩性、 沉积相等不同。横向上同一夹层由粉砂质 泥岩向泥岩、泥灰岩、灰岩转变,隔层多 为纯泥岩。 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藏分层系注水 开发,出现的层间矛盾、平面矛盾、层内 矛盾也是贯彻开发始终的基本动态特征。 不同的开发井网、含水阶段,基本动态特 征也不同。
对于封闭未饱和高渗透连通性较好的油藏精度较高而对低渗饱和油藏精度较差压降法采出程度10适用于气田使用时须注意气藏是否为同一水动力学系统产量递减法开发中后期油气田及井均可使用估算可采储量统计法开发初中期预测地质储量及推算后备储量可采储量不稳定试井开发初期计算单井控制储量及小油气藏的储量储量分类与计算方法可采储量估算方法勘探评价阶段经验公式法类比法岩心分析法岩心模拟试验法分流量曲线法稳产阶段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法数值模拟法递减阶段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法水淹区岩心分析数值模拟法储量分类与计算方法1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和布井方案既要合理利用天然能量又要满足并协调好采油速度和稳产时间的关系2确定合理采速及井的工作制度以充分发挥有效的驱动能量3控制油藏动态使之向高效驱动方式转化提高采收率评价油藏的主要驱动方式水压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重力驱动目的油藏驱动能量分析计算驱动指数计算驱动指数分析判断驱动机理分析判断驱动机理生产气油比变化规律原理当多种驱动能量共同作用时每种驱动能量的作用程度可以根据实际的开发指标和油气水高压物性参数计算其大小和变化情况目的分析各驱动能量的利用率并通过人为干扰充分发挥有利的驱动能量提高开发效果和采收率判断依据油藏驱动能量分析11刚性水压驱动刚性水压驱动驱动面积油藏驱动能量分析地层压力常数常数qoqotrs常数井底压力常数11刚性水压驱动刚性水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水体远远大于油藏22弹性水压驱动弹性水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pipitqlqltqoqotrs常数井底压力常数22弹性水压驱动弹性水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构造完整倾角陡渗透率高原油粘度低33刚性气压驱动刚性气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pipitqlqlt井底压力常数rsrst33刚性气压驱动刚性气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导致开发过程中油藏压力下降44弹性气压驱动弹性气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pipitqlqlt井底压力常数rsrst44弹性气压驱动弹性气压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边底水少或无含油边缘基本不移动55溶解气驱动溶解气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pipitqlqlt井底压力常数rsrst55溶解气驱动溶解气驱动油藏驱动能量分析渗透性较好66重力驱重力驱油藏驱动能量分析pipitqlqlt井底压力常数ql常数rs常数66重力驱重力驱油藏驱动能量分析实例分析实例分析底水底水油藏油藏di0004020608开发时间a

二类油层聚合物驱井组分类动态分析方法

二类油层聚合物驱井组分类动态分析方法

三是 用仪 器本身 重力脱 离配水 器代 替原压送 头的 动力 ,来 解决配 水器在 投捞 中存在的 问题 ,使主体 机械 性 能更 合理化 。用原压送 头 ,连 接操作 需要 i  ̄2 i。用新式快 速捞送 器 ,连 接操作 仅 需要 1ri。 用原 0 0r n a n a
压送 头投放 一次配 水 器用时 3 i ,用新式快 速 捞送 器 用时 1 i。原压送 头 成功 率为 5 ,新 捞送 器 5r n a 5r n a 0
2 0 —0 —2 ) 0 7 7 5
二 类油 层 聚 合 物 驱 井 组分 类 动 态分 析 方 法
二 类油层 与主 力油层相 比 ,总体 上 呈现河道砂 发育 ,规模 明显变 小 ,小层 数增 多 ,单层 厚度 变薄 ,渗
透率 降低 ,平面及纵 向非均 质性 严 重 的特 点 。一 类 油层 井组 分 类分 析 主 要 考虑 :单 采 中心 井 、边 井 、角 井 、断层 井及 合采井 ,只是 考虑 井网上 注采 方 向完善关 系 ,没 有充分考 虑井组 河道砂 连通厚 度 比例 、井 组
成功 率达 i 0 。改 进后 的捞送器 ,可减 轻劳 动强度 ,减少 劳动时 间 ,提 高 测试 质量 ,降 低生 产成 本 ,对 0 增 加油 井产量 、减 少 水井污染 有 着显著效 果 ,应 用范 围广 ,有 一定的 实用价值 。
余 庆 东 供 稿
完善程 度 以及 井组对 应关 系 。因此 ,不 能用主 力油层 井组 的动 态分析 方 法来分 析 二 类油 层 井组 见效 状 况 ,
必须建 立适 合于二 类油层不 同 井组的 动态分析 方法 ,同时根据 井组分 类动态分 析方法 制定 油水 井井组措施
优化设 计图 板 ,进 而制定 相应跟踪 调 整措施 ,提高 区块 整体开 发效果 。 首先 以聚驱控 制程度 为核心 ,确定 二 类油 层 的 动态分 析方 法 :① 井组 多向 连通 厚 度 比例 分 类分 析 方 法 ;② 完善 井层数分 类分析 方法 ;③ 井组对应 关系分 类分析 方 法 。然 后建 立不 同井 组措施 优 化 设计 图 板 : ① 注入 井井 组措施优 化设 计图板 ;② 采 出井井 组措施 优化设计 图板 。 改进 后 的动态分 析方 法和措施 优 化设计 图板 自 2 0 0 4年 应 用以来 ,截 至 2 0 0 6年 9月 ,见效 井 14口, 1

陆上风电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要求

陆上风电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要求

陆上风电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要求1设备设施管理1.1设备设施改造建设1)建立并落实设备设施新、改、扩建工程安全“三同时”的管理制度。

2)设备设施出厂或进厂验收、储存管理、使用管理及不合格品处置等符合规定要求。

1.2设备基础管理1)建立并落实设备责任制,设备分工合理、责任到岗。

2)制定并落实设备治理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

3)完善设备质量标准、缺陷管理、设备异动管理、保护投退等制度。

4)制定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备品、备件满足生产需要。

5)加强设备档案管理,分类建立完善设备台账、技术资料和图纸等资料台账。

6)特种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

7)制定并执行设备设施采购、到货验收制度,对相关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

8)建立并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报废、拆除应按方案和许可内容组织落实。

1.3技术管理1)建立健全技改项目管理制度及相关台账。

2)编制技改项目计划,编制项目申请书或者可行性报告。

3)组织人员对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批。

4)施工前编制完善的技改项目实施方案,并进行严格审核论证。

5)严格重大技改项目全过程管理。

1.4技术监督1)风电场应编制技术监督管理办法和标准。

2)制定各项监督专业应配备的技术标准清单。

3)成立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完善技术监督体系。

4)每年开展一次技术监督动态检查。

5)建立并执行技术监督预警机制。

6)制定并执行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7)每年对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总结。

8)按规定开展技术监督例行工作。

1.5可靠性管理1)制定可靠性管理工作规范。

2)建立可靠性管理组织网络体系。

3)建立可靠管理指标体系。

4)建立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

5)编制可靠性管理工作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

6)定期对可靠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

7)严格可靠性信息上报程序管理。

1.6运行管理1)制定相应的运行规程,并及时修订。

2)严格执行电网调度指令,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3)严格运行状态、参数监视,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4)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

装备经费结构动态分析方法初探

装备经费结构动态分析方法初探
图 3 军兵种 之间装备经费结构 的因果关 系图
17 0
E up n Ma u a t n e h oo y No 1 2 1 q i me t n f cr g T c n lg . , 0 2 i
过程表明,装备经费结构向着期望的目标值不断地变 得到广泛使用【 6 ] 。 化, 其费用效益也得到不断提高的过程。 因此 , 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与 V ni es m软件对装 如图 3 所示为军兵种之间装备经费结构的 因果 备经费结构进行动态分析 ,从装备经费系统的内部 关 系 图 , 图也是 一 个多 重反 馈 回路 。 该 结构人手 , 采取组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式 , 通 从图 3中我们可以看到 , 装备经费总量、 装备建 过把信息反馈的控制原理与因果关 系的逻辑分析结 设情况 、装备作 战能力以及实际作战能力与需求之 合起来 , 建立装备经费结构的仿真模型 , 对模型实 并 间的差距 , 构成 了一条主的负反馈回路 , 使装备经费 施各种不同的参数变化方案 ,通过计算机仿真展示 总量趋 于稳 定 。 装备经费结构随参数的变化行为 ,寻求装 备经费结
构 动态 变化 的规 律 。
2 2 因果 关 系分析 -
因果关 系图是用来表示 系统因果反馈结构的重 要工具 , 通常是在问题 的定性分析阶段使用 。

张 因果关系图包含多个变量 ,变量之间由标
出因果关系的箭头所连接。如果事件 A( 因) 原 引起 事件 ( 结果 )那么 A , B之间形成因果关 系。
也会带动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l 1 。
此外 , 平时 、 准战时和战时这 3 种装备保障方式 的差异 , 直接影响装备经费分配的数量和 内容 , 从而 促使结构 的变化 。装备经费按全寿命 费用角度可 以

统计学基础-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

统计学基础-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

统计学基础第五章动态数列分析【教学目的】1.区分不同种类的动态数列2.熟练掌握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各种方法3.掌握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的种类,运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动态指标的相互推算4.理解趋势的意义,运用长期趋势测定方法对长期趋势进行测定5.计算季节比率,并且深刻理解季节比率的经济含义【教学重点】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的种类和特点2.动态比较指标和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教学难点】1.绝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时点数列平均指标的计算2.相对数、平均数时间数列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12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一节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一、动态数列的概念将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了一个动态数列,也叫做时间数列。

动态数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被研究现象所属的时间;二是反映该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通过编制和分析动态数列,首先可以从现象的量变过程中反映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程度和趋势,研究其质量变化的规律性。

其次,通过对动态数列资料的研究,可以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

第三,利用动态数列,可以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进行比照分析。

编制和分析动态数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已成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案例】下面图表列举了我国2004~2007年假设干经济指标的动态数列。

表5-1 我国2004-2007年假设干经济指标二、动态数列的种类按照构成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动态数列可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三种类型。

其中绝对数动态数列是基本的数列,相对数和平均数动态数列是派生数列。

(一)绝对数动态数列在这种动态数列中,统计指标值表现为总量指标。

根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又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时期数列,年底人口数就是时点数列。

时期数列中,每一指标值反映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

学校师生思想动态分析报告

学校师生思想动态分析报告

学校师生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学校师生思想动态分析报告为响应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学校党委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和研判学院师生寒假及开学初思想动态,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师生思想调研活动。

在开学初,深入到各教研室和思政课堂,积极了解师生的心声,熟悉师生思想动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一、教师思想动态1、学院教师第一时间完成了休假状态到工作状态的转变,积极投身到全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

课堂上,他们根据教学规划和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结合学生特点,积极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课堂外,积极与学生探讨学生关注的大事,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政治变化。

在科研工作中,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和科研热点,积极申报20XX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做好新学期科研规划,提高自身科研水平。

2、学院各教研室教师在总结上学期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上,对新学期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工作上,各教研室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相互交流优秀的教学经验,将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与此同时,教研室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的学术竞争,针对教学和科研热点要及时开展内部研讨。

生活上,鉴于教师工作和生活“两地化”现象,学院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给予老师们最大限度的便利,特别给予新进老师相应的关心和爱护,让老师们感受到来自学院的温暖。

二、学生思想动态1、学生报到注册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情况特殊,只有和喀什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2名,2名学生按时报到注册。

同时,2名研究生本学期大多时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上课,考虑到方便和安全,学院特向后勤处申请2人到徐汇校区住宿、学习。

2、思想动态(特别是对“两会”的反响)(1)2名研究生:2名研究生由于新东教授和曹峰旗副教授指导,在假期和开学初,2人结合自己专业,积极查阅文献资料,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在“两会”召开之际,根据理论热点和导师指导,与同学们积极开展讨论,为撰写毕业论文积累素材。

(2)全校学生:学院承担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这一特点注定了学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同时也注定了“两会”在学院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专题14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解析版)

专题14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解析版)

专题14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天气系统的考查难度大,焦点主要集中在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上,因此,大家对这部分内容学习需要再深入,并从考查的角度解读新情境、探索新问题、感悟新高考、培养新能力。

一、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高(低)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冷(暖)气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

要想对天气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必须清楚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

静态特征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区域(固定时空)的气象要素(温、压、湿、风)状况。

(一)锋锋的考察很少是在剖面图中,而是在气压分布图中判读,因此重点要理解锋的成因,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

【冷锋和暖锋控制下的天气】(二)气旋和反气旋(三)气压场的天气判读1.气压场的基本形式2.锋面气旋的判读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故也称锋面气旋。

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在高压脊不能形成)。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将冷暖锋连接将系统分为两部分,低纬度部分受暖气团控制,高纬度部分受冷气团控制。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①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3)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①处为偏南风,①处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3.锋面反气旋生成和活动于中高纬、温带地区的高气压系统。

在合适的大气环流引导下,向南或东南移动(图示为:强高压南下前缘有一条冷锋作为引导)。

影响中、低纬地区,成为一次冷空气活动。

有时可达到寒潮强度。

所以,也称冷性反气旋。

1.(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基于multisim软件的rlc串联电路动态过程分析

基于multisim软件的rlc串联电路动态过程分析

基于multisim软件的rlc串联电路动态过程分析基于Multisim软件的RLC串联电路动态过程分析第 1 页共 7 页基于Multisim软件的RLC串联电路动态过程分析陆建美(安庆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指导老师:江巨浪摘要:本文采用Multisim10仿真软件对RLC串联电路动态过程进行分析,介绍了基于Multisim仿真软件对电路的幅频特性进行的研究。

针对RLC串联电路的特性对其进行了二阶时域微分方程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RLC串联二阶电路系统在外界方波激励信号作用下三种状态响应。

结论是二阶系统的响应会因RLC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同时仿真实验能够直观形象地描述RLC串联电路的动态特性,用测量和仿真的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使电路分析更加灵活和直观。

关键词:RLC串联电路,Multisim,仿真分析。

1.引言RLC串联电路在高频电子线路中有很大的应用,文献[1]分析了RLC串联电路在高频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主要应用于选频网络。

在选频网络中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电感和电容元件组成的振荡回路,第二类是各种滤波器,如LC集中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滤波器等。

各种形式的选频网络在现代电子线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能选出我们需要的频率分量和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因此掌握各种选频网络的特性是很重要的。

RLC串联电路也是众多选频网络的一种,具有选频特性。

RLC串联电路是针对抑制干扰而言的,目前,由于无线电台日益增多,因此无线电台的干扰日益严重。

所以RLC串联电路在现代滤除干扰信号中有很好的应用。

文献[2]主要讲述对RLC串联电路的分析。

本课题将研究RLC串联电路的响应与R、L、C参数的关系,可以让我们对RLC串联电路的特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Multisim仿真软件是由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公司开发的一种基于SPICE工业标准的EDA软件,EDA技术以其电路绘制、元器件编辑、参数提取与检验、电路仿真、布局布线等功能,开始形成系统功能比较丰富的EDA软件,它就像一个真正的实验工作台,将电路原理图的输入、虚拟仪器的测试分析和结果的图形显示等集成到一个设计窗口。

机械设计中的动态仿真与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动态仿真与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动态仿真与分析在现代机械设计领域,动态仿真与分析已经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

它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就发现潜在的问题,还能为优化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大大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那么,什么是机械设计中的动态仿真与分析呢?简单来说,它是通过建立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其在各种工况下的运动、力学特性等进行模拟和分析的过程。

动态仿真的第一步是建立模型。

这就像是为一个虚拟的机械系统创建一个数字蓝图。

设计师需要对机械系统中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精确的几何建模,包括形状、尺寸、材料等属性的定义。

同时,还需要考虑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运动约束等关系。

这一过程需要设计师对机械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准确、有效的模型。

模型建立好后,接下来就是赋予其物理特性。

这包括质量、惯性、弹性、阻尼等参数的设定。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例如,对于一个旋转的轴,我们需要准确地设定其质量分布、转动惯量等参数,才能真实地反映其在运动中的动态特性。

在完成模型的建立和参数设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仿真计算了。

计算机软件会根据设定的条件和输入的参数,模拟机械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和力学行为。

通过仿真,我们可以得到诸如零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受力等详细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以图表、曲线或者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设计师能够直观地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状态。

动态仿真与分析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汽车设计中,通过对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进行动态仿真,可以分析其在不同转速下的受力情况,从而优化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对飞行器的起落架进行动态仿真,可以评估其在着陆过程中的冲击载荷,为设计提供改进的方向;在工业机器人的设计中,通过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进行仿真,可以确保其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预定的任务,同时避免与周围环境发生碰撞。

油藏动态分析方法

油藏动态分析方法
6.水驱油效率分析:
取心、室内做水驱油实验确定水驱油效率(微观水驱油效率) 油水相渗曲线确定水驱油效率 类似油藏、经验公式确定
7.油田可采储量及采收率:
计算可采储量(方法的实用性) 分析影响水驱采收率的因素(油藏、流体的属性,开采方式及工艺 技术以及经济)
18
五、动态分析的评价标准
1、基础资料齐全、准确、实用
7
四、动态分析的类型及要求
(一)按照分析对象:单井、井组、层系、区块、油田
陆相沉积的非均质砂岩油藏的开发,由许多小层组合成一 个开发层系,由几口油、水井组成注采井组,许多注采井组 构成一个动态区(层系),几个动态区组成一个开发区(区 块),许多开发区组成一个油田。
分析程序: 应该按照小层(或油砂体)→单井→井组→
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矛盾。不断认识油藏、改造 油藏,持续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获得最佳的开发效 益。
3
油田开发过程管理的主要任务
1、实现开发方案或调整方案确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和油藏经 营管理目标。
2、确保各种油田生产设施安全、平稳运行,搞好伴生气管 理,控制原油成本,节能降耗,完成年度生产计划、经营 指标。
12
《油藏工程管理规定》有关动态分析规定 2)注水效果分析
(1)分析区块注水见效情况、分层注水状况,提出改善注水状况措施; (2)分析注水量完成情况、吸水能力的变化及原因 (3)分析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评价 注水效果、波及效率、注采比、注采对应率。
3)分析储量利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
如:油藏动态分析应具备“6图、10表、8曲线”,注采井组分析应具备“5图、5 表、5曲线”。
2、分析方法科学
遵循“从油藏着眼、从单井入手、以井组为单元、深入到小层”的程序, 按照“四个到层”的要求,综合应用多种分析方法,搞清油藏动态变化的特 点和规律、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

陆上临水作业管理程序

陆上临水作业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陆上临水作业管理程序编制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时间:年月日编制人:审核人:签发人:目录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术语定义 (1)5. 岗位职责 (2)6. 教育培训 (3)7. 风险评估及安全工作分析(JSA) (3)8. 作业许可 (5)9. 现场安全措施 (6)9.1 主要防护措施 (7)9.2 临边防护设施 (7)9.3 照明及临时用电 (7)10. 应急措施 (8)11. 附表 (9)1.编制目的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陆上临水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工程及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临水作业管理文件。

2.编制依据本程序文件编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2.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5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完整版JGJ46-20052.7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2.8政府通知文件及业主管理要求3.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在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CW项目城建公司工程范围内,涉及水面、船只、水边附近的作业的分包单位及作业人员。

4.术语定义陆上临水作业:靠近水源一米之内及所有水面上方、水边的施工活动都被视为临水作业。

作业许可证:对在生产或施工作业区域内涉及到的非常规作业,事前开展作业危害辨识,提出作业申请,由指定人员进行批复,仅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作业的有效书面许可。

5.岗位职责本程序文件的执行将由以下人员参与或督促,具体岗位职责如下:岗位职责项目经理1.审批陆上临水作业安全方案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批准安全技措经费使用计划;2.参加施工部门组织的生产协调会议,解决安全隐患问题;3.掌握施工动态,组织每周带班检查;4.支持EHS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审批JSA分析和评估。

浅谈水面舰船操舵系统陆上联调试验

浅谈水面舰船操舵系统陆上联调试验

浅谈水面舰船操舵系统陆上联调试验摘要:舰船操纵控制系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控制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舰船航行的安全性、操纵性和经济性。

系统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海军和工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内舰船操纵技术也一直受到相关科研院所的重视,特别是潜艇操纵控制系统,已从过去的单机、单控状态向集中、联合、全自动、网络信息化方向转变。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水面舰船操舵系统陆上联调试验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面舰船;操舵系统;陆上联调试验前言水面舰船操控系统陆上联调实验室是在实验室内用半实物仿真的方法,一方面,对装船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性能进行检查和测试,暴露和发现设计及生产缺陷并加以解决,减少系泊和航行试验的时间和风险;另一方面,依靠陆上联调实验手段,研究系统的技术匹配性、功能协调性,进行系统操纵控制品质研究、失效模式分析与挽回措施研究、故障复现与克服措施研究以及对舰艇员综合操练培训等。

1、操舵系统陆上联调试验的必要性(1)操舵系统作为水面舰船的关键系统,直接影响舰船的操纵性、生命力和安全性,操舵系统运行的协调性、可靠性对舰船至关重要。

如操舵系统各设备存在故障或设备之间的匹配存在问题,轻则使舰船操纵不稳定、机动性差,重则导致舰船失控、甚至发生撞船等重大事故。

操舵系统陆上联调试验与实船试验相比,可更为全面、充分地对之进行测试、调整和验证,是确保操舵系统协调、可靠、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

(2)随着水面舰船吨位不断增大,舵机由电动舵机发展到液压舵机,由小型阀控舵机发展到泵控舵机,增加了辅泵及伺服机构,使设备更加复杂,相应的拖动控制及报警设备也更加复杂,自动操舵仪的功能也不断增加,有些还有电气同步功能;而且由于设备配套原因,不同设备之间接口增加。

因此操舵系统复杂化客观上也要求通过操舵系统陆上联调试验来验证。

(3)从水面舰船试验、试航及使用情况看,未经过陆上联调试验的舰船,操舵系统故障多,个别甚至影响到舰船安全运行。

例如:操舵灵敏度超标、操舵有振荡现象、操舵不来舵、只能单向操舵、操舵跑舵。

陆上钢塔筒风机对不同地基动态刚度的响应

陆上钢塔筒风机对不同地基动态刚度的响应

陆上钢塔筒风机对不同地基动态刚度的响应摘要: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塔筒简化模型进行动力分析,塔筒底部设置不同动态旋转刚度约束,得到不同约束刚度下塔筒模态和塔筒底部弯矩,前6阶模态振动形式基本相同,各刚度塔筒一阶模态频率值与刚度大小成正比,塔筒底部弯矩值与刚度大小成反比,实际地基刚度与风机厂商拟定刚度,一阶模态频率值增大7.8%,对塔筒的频率校核不能忽略,塔筒底部弯矩值减小0.6%,对塔筒强度及稳定性影响很小,对基础设计优化作用较小。

关键词:风电机组基础;地基动态刚度;有限元分析0引言陆上风电机组一般由风机厂商和基础设计单位共同完成设计工作,结构分界点为塔筒底部法兰。

基础设计单位根据风机厂商提供的塔筒底部载荷,及风机厂商要求的最小地基动态刚度,结合地质情况设计风电机组基础,风机厂商设计上部结构和机械电气控制策略。

不同岩土体其动态压缩模量和泊松比差别大[1],基础和地基的动态旋转刚度有数量级的变化,上部结构-基础-地基联合设计能更真实的体现结构的动力响应,采用实际地基动态刚度分析上部结构,得出上部结构模态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对塔筒底部最大载荷的影响及变化趋势,通过以上分析结果校核风电机组的模态控制、优化风电机组基础。

我国现行行业标准《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设计规范》NB/T 10311,给出了基础和地基的动态旋转刚度的计算公式[2],笔者采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以实际项目为对象分析不同动态旋转刚度对塔筒模态和底部弯矩的影响,提出陆上钢塔筒风机模态复核和基础优化方法,为类似工程设计得以借鉴。

1项目概况项目单机容量3.0MW风机,叶轮直径146m,轮毂高度90m。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持力层为②中风化石灰岩,基础半径9.6m,持力层动态压缩模量207GPa、泊松比0.48,经计算地基动态旋转刚度3.612x1013Nm/rad。

2分析方案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塔筒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塔筒按实际尺寸建立模型,忽略法兰连接处构造,塔筒共分4节,尺寸见表1,叶轮、机舱部分等效为塔筒顶部偏心质量,塔筒材料为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55B,材料常数为:弹性模量E=2.01x106MPa,泊松比0.3,密度78.5kN/m2,屈服强度355MPa,未建立基础和地基模型,以刚度约束塔筒底部。

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孙立伟陆上上肢体能训练个案研究

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孙立伟陆上上肢体能训练个案研究

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孙立伟陆上上肢体能训练个案研究汪波;刘排【摘要】To improve the lack of upper limb strength endurance,poor shoulder flexibility and scapula stability,inadequate shoulder rotation muscle strength of triathlon athletes,a case study method with fitness assessment - program development - training implementing model was adopted to do a research on the onshore upper limb strength training of Chinese elite triathlete Sun Liwei,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de of dynamic warm - up,muscle activation,stability training,basic strengthtraining,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trai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a period of 4 weeks training,Sun Liwei’s upper limb strength endurance,shoulder flexibility,scapula stability and rotator muscle strength have been improved.%为改善铁人三项运动员上肢力量耐力不足、肩部柔韧性不良、肩胛骨稳定性不好、肩旋转肌力量不足的状况,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体能评估-制定方案-实施训练的计划模式,按照动态热身、肌肉激活、稳定性训练、基础力量训练、恢复与再生的课训练模式,对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孙立伟陆上上肢体能训练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动态分析流程
油田生产动态分析
一.注水井动态分析
1、日常管理状况分析
(1)资料录取是否全准;(2)定压定量注水是否按方案执行;注水压力是否低于油层破裂压力;(3)分层注水是否按方案执行,分层注水合格率及超欠情况。

2、注水量变化分析
(1)注水量上升:
地面:计量不准;管径增大;泵压升高;
地层:增注措施;KH随含水上升而增加;周围油井降压开采;
井筒:串槽;封隔器失效;油管、水嘴刺掉;底部凡尔漏;
(2)注水量下降:
地面:计量不准;地面管线堵;泵压下降;
地层:油层污染;地层压力回升;周围油井堵水;
井筒:油管、水嘴、滤网等堵塞;井况变差。

3、吸水能力变化分析
分析小层或全井吸水指数和吸水强度的变化。

主要影响因素有:注水压力;增注措施;井壁污染。

指示曲线法、同位素吸水剖面法。

4、吸水剖面变化分析
分析注水井吸水厚度变化,吸水剖面是否均匀;不同类型油层吸水状况。

同位素吸水剖面法、连续流量测试法、井温法。

5、增注效果分析
分析压裂、酸化等增注措施对提高吸水能力,改善吸水剖面的作用。

6、分层注水井井下工作状况
分析封隔器是否失效;水嘴是否刺掉;管柱是否漏、脱、堵;套管是否损坏。

油套压水量观察法、验封法、流量计测试法、井径仪测试法。

二.采油井动态分析
1、日常生产管理状况分析
(1)资料录取是否及时、齐全、准确;(2)单井配产方案是否能完成;(3)热洗、加药等清蜡制度是否合理并执行;(4)机采井的泵工况是否合理正常;(5)油、套压,地面管损压力水平及变化是否合理。

2、油层压力变化分析
重点分析半年内压力变化大于±0.4Mpa的井,从注采两方面找原因,对不合理变化井要采取相应措施。

(1)压力上升:配注实注增加;注水井全井或层段超注;相邻油井堵水;本井工作制度调小;本井泵工况差;配注过高。

(2)压力下降:配注实注减小;注水井全井或层段欠注;相邻油井降压提液开采;本井工作制度调大;本井增产措施;配注过少。

3、井底流压变化分析
重点分析井底流压与含水率的关系;在最低自喷流压允许下,合理放大生产压差,并选择合理的转抽时机;机采井在泵吸入口气液比限制下,井底流压是否降到合理水平。

井底流压上升:地面管线堵;工作制度调小;井筒结蜡;机采井泵工况差;地层压力上升;含水上升;压裂、酸化见效。

井底流压下降:地面管线改造;工作制度放大;机采井换泵;堵水见效;地层压力下降。

4、含水情况分析
重点分析判断见水层位、来水方向、含水上升过快的原因,为层间平面矛盾的调整提供依据。

(1)见水层位判断:直接法:封隔器找水、生产测井找水、地球物理找水;间接法:周围井(调整井)电测解释找水;相关注水井吸水剖面分析;相关注水井停、注、停分析法;注指示剂;油砂体发育连通分析法。

(2)来水方向判断:同上。

(3)含水率变化分析:与指标要求、理论曲线、相邻油井对比,是否上升快?本井堵水封隔器失效;化学堵水层冲开;井筒有堵塞;泵的工况差;相关注水井管柱失效,超注严重;相邻油井堵水、关井使平面失调。

5、产油量变化分析
检查油井产液量、产油量是否达到配产方案要求。

对产量变化大的井,除了要分析地面管理、流程、机采井工况等因素外,重点分析地质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有效渗透率(含水上升导致油相渗透率下降、措施增加油相渗透率);有效厚度(出油厚度:射开程度、污染堵塞程度、层间干扰程度、层内出油厚度、油井措施及注水调整);原油粘度;供油面积;表皮系数;生产压差;采油指数。

6、分层动用状况分析
重点了解层间、厚油层内部油层的动用状况,分析动用差的原因,找出高压高含水层,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层间、层内矛盾,挖掘生产潜力。

动用差的原因有:油层K,H差异大;原油性质差异大;相关注水井分层注水状况差;本井高压高含水层干扰大;层系划分过粗。

通过生产测井、分层测试、调整井水淹层解释分析等方法了解芬曾动用状况。

7、增产措施效果评价
选井、选层原则是否合理;措施初期效果及增油量递减规律。

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下一步工作。

三、井组动态分析
1、油层平面动用状况分析
分析井组油层平面动用差的原因:油层平面沉积条件,K,H发育不同;井间地层压力、生产压差不均衡;井间含水饱和度不均衡;注采井网不完善。

为搞好井间调整提供依据。

2、注采平衡分析
在单井压力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井组内产液指数与注水指数是否匹配,注采是否平衡,压力系统是否合理。

3、井网控制程度分析
利用不同井距、不同方向油水井连通厚度统计法,重点分析一定形状和井距的注采井网对油层特别是对差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

4、井组开发效果分析
分析:井组内配产、配注执行情况;含水上升情况;注入水利用情况;层间、平面、层内三大矛盾调整效果。

套管保护及损坏情况。

四、区块动态分析(分层系、分井—老井和调整井)生产计划执行完成情况检查,生产指标变化对比。

注水:注水压力;注水量;分层注水合格率。

采油:产油量;措施井数及增油量;产液量;积压井数变化;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

含水:综合含水率;含水上升率。

压力:注采比;静压;流压;生产压差。

机采井工况:正抽井;生产时率;泵效;沉没度。

通过上述分析,将问题原因分类:注水问题;措施问题;方案设计问题;生产管理问题等。

油田动态趋势分析
一、开发概况
当年调整挖潜的主要做法和完成工作量
当年全油田及分层系的总开采趋势和变化趋势
主要分析开发总形势是否符合方案预测。

二、注水状况分析
注水压力保持水平,超过破裂压力否?
注水量完成情况及吸水能力有何变化。

注采比数值及其变化趋势。

分层注水合格率;未完成配注的层段数及厚度百分比。

高含水期的吸水指数与产液指数是否匹配?
主要分析压力和分层吸水状况,当年的配水方案合理否?
三、注水利用率和水驱效果分析
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数值及历年的变化。

不同层系、井网的不吸水、未动用层数和厚度百分比及其渗透率界限。

主要说明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是否符合要求;找出动用较差的层系井网,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油层压力保持水平分析
油层压力保持水平及其变化。

压力系统是否合理。

注采比变化和压力水平的关系。

注采井数比是否满足注采平衡的需要。

主要分析压力保持水平、压力系统及注采井数比是否合理。

五、开采速度变化分析
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开采速度现状及其变化。

采出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程度。

储采比保持的数值及变化。

年产量计划完成情况,采油速度与稳产要求比较。

采液速度和产液量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单井产液增长潜力。

机采井的工作状况及时率、效率分析。

主要进行年开采速度及产量指标完成状况和原因的分析。

六、产量递减率分析
油田实际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的数值与预测(规定)指标的对比,分析大或小的原因。

产量构成的数值比例及变化(包括老井措施分类和新井产量)。

七、增产措施效果分析
油井酸化井数,增产油量,平均单井增油量的现状及历年变化趋势。

油井堵水井数,封堵厚度,高含水井关井数等对降低含水率的作用。

转抽、换泵、换型、调参的增产作用及水油比变化,并与调整方案比较。

调整井/侧钻井投产的井数,平均单井产量,含水状况及增油量与调整方案对比。

分析各项措施的初期效果和变化趋势及全年完成情况。

八、含水上升与产水量分析
实际的含水率—采出程度的变化趋势和标准曲线对比状况。

当年含水上升率的变化趋势,找出含水上升快的原因。

产水量增长状况,特高含水(大于95%)高产水井井数增长状况分析。

九、典型区块和井组分析
根据本油田的突出问题,解剖1—2个典型的区块和井组,分析原因。

介绍1-2个开发效果最好的区块(井组),分析原因。

主要找出有代表性、方向性的问题。

十、开发试验效果分析
开发试验进展情况,取得的主要认识。

动态变化小结及下一步需攻关的问题。

确定油田稳产的主要矛盾
经过油田生产动态分析和油田动态趋势分析,可将问题分为三类:一、地下问题
压力系统不合理;
注采系统不合理;
储量动用程度低;
含水上升快;
吸水-采液指数不匹配;
储采比下降,递减率加快;
气顶发生油浸或气窜;
二、地面问题
设备管线超负荷;
限电拉闸频繁;
计量不准确;
注入水质差;
日常管理问题多;
三、采油工艺问题
开采方式不合理,流压降不下来;机采井工作制度不合理;
分层注水、采油的管柱不适应;泵况差的井多
通过以上分析,找出主要矛盾。

资料准备
1、八图:
(1)、各类油层水淹状况图(2)、历年主要措施状况分布图(3)、各套开发层系压力形势图(4)、注水井吸水剖面柱状图
(5)、区块年度开发现状图
(6)、机采井泵况控制图
(7)、油层剖面图、井组栅状图
(8)、小层平面图
2、二表:
(1)、单井方案调整基础表
(2)、区块及全油田综合调整结果汇总表3、二曲线:
(1)、注水井分层测试指示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