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ic soc中的上下电时序

合集下载

SOC设计概述

SOC设计概述

SOC设计概述//简单介绍下最近看的SOC设计//⼤部分资料来源⽹络⼀、SOC设计基本概念SoC是系统级集成,将构成⼀个系统的软/硬件集成在⼀个单⼀的IC芯⽚⾥。

⼀般包含⽚上总线、处理器核、存储器系统、DSP、数字/模拟电路、数模转换、输⼊输出单元(GPIO/USB/UART)、RTOS内核、⽹络协议栈、嵌⼊式实时应⽤程序等模块。

SOC通常由可配置IP核组成。

SOC对IC类似于之前的IC对分⽴元件。

⼆、SOC设计特点1.以超深亚微⽶VDSM⼯艺(.18um以下吧)和知识产权IP核复⽤技术为⽀撑。

设计者⾯对的不再是电路芯⽚,⽽是⼀个个IP以及IP接⼝2.建⽴在IP芯核基础上的系统级芯⽚设计技术,使设计⽅法从传统的电路级设计转向系统级设计。

3.具有从外部对芯⽚编程的功能4.使⽤嵌⼊式CPU和DSP三、⽀撑技术1.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软硬件协同设计是指对系统中的软硬件部分使⽤统⼀的描述和⼯具进⾏集成开发,可完成全系统的设计验证并跨越软硬件界⾯进⾏系统优化。

⾸先是系统的描述⽅法。

C语⾔:没有硬件描述⽅⾯的优势,但适合系统级设计,⽣产率⾼。

HDL:适合描述硬件,但不能与软件部分很好的协同⼯作,所以现在⼤多采⽤C/C++进⾏系统设计。

其次这种全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理论将如何确定最优性原则。

除了速度、⾯积等硬件优化指标外,与软件相关的如代码长度、资源利⽤率、稳定性等指标也必须由设计者认真地加以考虑。

另外,如何对这样的⼀个包含软件和硬件的系统的功能进⾏验证。

除了验证所必须的环境之外,确认设计错误发⽣的地⽅和机理将是⼀个不得不⾯对的课题。

最后,功耗问题。

传统的集成电路在功耗的分析和估计⽅⾯已有⼀整套理论和⽅法。

但是,要⽤这些现成的理论来分析和估计含有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的SOC将是远远不够的。

简单地对⼀个硬件设计进⾏功耗分析是可以的,但是由于软件运⾏引起的动态功耗则只能通过软硬件的联合运⾏才能知道。

软硬件协同设计所涉及到的内容有:HW-SW 协同设计流程、HW-SW 划分、HW-SW 并⾏综合、HW-SW 并⾏仿真。

i2c 时序状态

i2c 时序状态

i2c 时序状态
I2C总线是一种串行数据总线,用于连接微控制器(MCU)和外部设备。

它的时序状态包括:
- 启动信号:SCL为高电平的时候,SDA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

- 结束信号:SCL为高电平的时候,SDA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

- 数据传送时序:由于一个I2C总线上可以挂多个设备,因此开始信号后,要先发送7bit的从设备地址;第8个bit表示读或者写,该信号由主机发送;然后从机会发送ACK 的应答信号;之后才是要发送的数据,数据发送完,从机再发送ACK信号。

- 空闲状态:由I2C的启动条件可知,I2C总线在空闲时需要总线的SDA和SCL两条信号线同时处于高电平。

- 总线仲裁:I2C总线上可能挂接有多个器件,有时会发生两个或多个主器件同时想占用总线的情况,这种情况叫做总线竞争。

在使用I2C总线时,必须严格遵循其时序要求,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I2C总线的信息,可以补充相关背景后再次向我提问。

ic分层标准

ic分层标准

ic分层标准
IC(Integrated Circuit)分层标准是对集成电路的层次结构进
行划分的标准。

根据IC的功能和结构复杂程度的不同,一般
可以将IC分为几个层次:系统级芯片(SoC)、模块级芯片(MoC)、单片机(MCU)、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C)、
模拟集成电路(Analog IC)和混合集成电路(Mixed IC)等。

1. 系统级芯片(SoC):也称为片上系统,它是一种集成了大
量电子元器件和功能模块的集成电路,主要用于构建整个电子系统。

SoC通常包含处理器核心、内存、外围接口、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模块等多种功能。

2. 模块级芯片(MoC):MoC是指集成了一个或多个功能模
块的芯片,每个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

常见的MoC包括
通信模块芯片、图像处理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等。

3. 单片机(MCU):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核心、存
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定时控制等功能的芯片。

它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如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

4. 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C):数字集成电路主要由数字逻
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组成,用于处理和转换数字信号。

5. 模拟集成电路(Analog IC):模拟集成电路主要用于处理
和转换连续信号,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模拟调制解调器等电路。

6. 混合集成电路(Mixed IC):混合集成电路是指集成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芯片,能够同时处理数字和模拟信号。

这些层次标准并不是严格的划分,不同类型的芯片可能会有一定的重叠。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层次标准可能会不断出现。

IO电压与核电压上下电顺序

IO电压与核电压上下电顺序

在上电过程中,如果内核先获得供电,周围没有得到供电,这时对芯片不会产生损坏,只是没有输入输出而已,但是如果周边I/O 接口先得到供电,内核后得到供电,则有可能会导致DSP 和外围引脚同时作为输出端,此时如果双方输出的值是相反的,那么两输出端就会因反向驱动可能出现大电流,从而影响器件的寿命,甚至损坏器件。

同样在掉电时,如果内核先掉电,也有可能出现大电流,因此一般要求CPU内核电源先于I/O电源上电,后于I/O 电源掉电。

但CPU内核电源与I/O电源供电时间相差不能太长(一般不能大于1 秒,否则也会影响器件的寿命或损坏器件)总结:核电压要先于I/O管脚上电, 后于I/O 管脚下电。

关于IO power 和core power 选择不同电压,这是一个long long story,我简单说一下(当然我肯定不是砖家,只是稍微了解一点而已)。

作为一个兴趣听听就好。

很久以前,其实也不怎么分IO 电压和core 电压,都用比较高的电位,比如说5V,但是随着万恶的摩尔定律,芯片上管子越来越多,管子尺寸越来越小,管子氧化层越来越薄。

的时候,内部电压过高,导致的漏电流,和工作功耗指数提高。

而且,氧化层的变薄,也导致管子不耐高压,所以,内部电路管子必须工作在更低的电压。

除了功耗降低以外,更低的电压同时也带来更多好处,比如管子的速度更快了,想象一下,如果你从0转到1,只要从ground 充电到power,而power 越来越低,那么充电时间就减少。

像45nm,32nm都用到0.8V了==== 说到IO。

为什么还用比较高的电压,2.5,3.3 和5 V?那是因为IO 面对的是外部信号,如果电压设置过低,那么抗干扰性能就很差,加上板子的走线这么多年来也没等比例缩小,所以还是保持的比较高电压。

当然,也有些信号,比如说DDR信号,也是外部走板子的,这么多年就从2.5 一路降低到1.5了(DDR3),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速度,万恶的速度啊。

soc芯片工作原理

soc芯片工作原理

soc芯片工作原理一、什么是soc芯片soc芯片,全称System on a Chip,即片上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和电路的芯片,将处理器核心、内存、外设接口、通信模块等集成在一颗芯片中。

它是现代电子设备中的核心组件,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等各种电子产品中。

二、soc芯片的组成部分soc芯片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处理器核心处理器核心是soc芯片的主要计算单元,负责执行指令、处理数据等任务。

常见的soc芯片使用ARM架构的处理器核心,如ARM Cortex-A系列和ARM Cortex-M系列。

不同的产品和应用需求会选择不同的处理器核心,以满足性能和功耗的要求。

2. 内存管理单元(MMU)内存管理单元是soc芯片中的重要功能模块,用于管理和映射系统的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

它能够提供内存地址的转换和保护,为处理器核心提供有效的内存访问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 外设接口soc芯片通过外设接口与各种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和控制。

常见的外设接口包括UART、SPI、I2C、USB、SDIO等,用于连接显示器、触摸屏、摄像头、传感器等外部设备,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和控制。

4.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是soc芯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和网络连接。

常见的通信模块包括Wi-Fi、蓝牙、GPS、移动网络等,能够使设备具备无线互联和远程通信的功能。

5. 电源管理单元(PMU)电源管理单元是soc芯片中的关键模块,负责对芯片和外围设备的供电进行管理和控制。

它能够根据系统的工作状态和需求,实现智能功耗管理,提高设备的电池寿命和节能效果。

三、soc芯片的工作原理soc芯片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上电初始化当soc芯片上电时,电源管理单元会对各个模块进行初始化和供电控制。

处理器核心会执行预设的启动程序,初始化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外设接口。

2. 系统引导在上电初始化完成后,处理器核心会加载操作系统(如Android、iOS等)或者嵌入式固件。

soc 上电复位电路 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soc 上电复位电路 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soc 上电复位电路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的集成电路设计中,上电复位电路是一项关键的技术。

随着系统级芯片(System-on-Chip,SOC)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上电复位电路在确保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SOC上电复位电路的理论进行说明,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章节。

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

第二部分是SOC上电复位电路理论说明,涵盖了SOC及其应用背景介绍、上电复位电路的定义和原理以及上电复位电路的分类和设计要点。

第三部分是SOC上电复位电路的概述,包括上电复位电路在系统中的作用、SOC上常见的上电复位电路方案及其特点,以及上电复位电路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总结了SOC上电复位电路理论和概述,并探讨了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SOC上电复位电路的理论和概述。

通过对上电复位电路的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常见方案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SOC上电复位电路的功能和重要性。

此外,本文还将讨论上电复位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2. soc 上电复位电路理论说明2.1 soc及其应用背景介绍系统片上集成电路(System on Chip,简称soc)是一种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到单个芯片上的技术。

它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和物联网设备等。

soc的引入使得设备更加紧凑高效,并提供强大的计算和通信能力。

2.2 上电复位电路的定义和原理上电复位电路(Power-on Reset Circuit)是由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师用来确保系统在上电时处于可控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通过检测系统供电状态,以产生复位信号,并将所有逻辑进入初始状态。

上电时序详解

上电时序详解

上电时序详解1. 上电时序的区别是不同厂家的上电时序在电路图中的电压标识符号不同,电压的开启顺序不同,这是不同时序的最大区别。

2. 仁宝的上电时序解析:首先出3v 5v 电感电压(3Valw 5vALW)以及vL 线性电压,电感电压(3Valw 5vALW)3Valw给EC以及南桥3v待机点5vALW也给南桥5v待机点当EC 有了供电之后外接晶振就会起振紧接着EC就会复位当南桥有了供电后外接晶振也会起振,此时EC发出rsmrst#给南桥待机完成等待用户按下开机按键。

当用户按下开关键触发EC,EC发出EC_ON# 高电平紧接着EC发出PBTN_OUT#使南桥响应接着南桥发出s5 s3 信号开启syson susp# 最后发出VR_ON 紧接着发出cpu电源好信号VGATE 接着EC发出ICH_POK CL_PWROK (由南桥开启时钟电路)H_CPUPWRGD PCIRST# PLTRST# H_RESET# ADS#3. 纬创的上电时序解析:纬创的时序先产生5v线性电压5V_AUX_S5接着由5V_AUX_S5转换成3D3V_AUX_S5 此电压仅接着给EC供电,当EC有了供电外接晶振就会起振接着就有EC的复位此时EC发出s5_ENABLE信号开启系统3v 5v 电压3D3V_S5和5v_S5 分别给南桥的3v待机点和5v待机点供电南桥有了供电外接晶振就会起振此时EC发出RSMRST#给南桥完成待机等待用户按下开关键。

当按下开关键触发EC,EC发出PM_PWRBTN#当南桥收到此信号后就会发出s4 s3 信号接着发出CPUCORE_ON 开启cpu单元电路,cpu电路工作正常后发出VGATE_PWRGD告诉南桥电路开启完毕接着EC发出pwrok 告诉南桥各路电压开启正常接着开启时钟电路接着发出H_PWRGD PCIRST CPURST.4. 广达上电时序详解:先产生3vpcu 5vpcu 电感电压3vpcu给EC供电接着晶振起振复位接着按下开关键触发EC EC发出s5_ON 此信号开启3v 5v 后继3v_S5 5V_S5 给南桥供电时钟接着EC发出rsmrst# 给南桥接着南桥响应DNBSWON# 发出susc# susub# sus_ON MAINON 接着发出VR_ON CPU工作正常后发出HWPG 给EC 接着发出时钟开启信号开启时钟电路另一路imvpok 告诉南桥供电开启完毕接着EC发出ECpwrok告诉南桥电压开启完毕接着发出H_PWRGOOG PLTRST#5. 华硕上电时序详解:首先产生+3VA +5VA +12VA 的线性电压其中+3VA 经过转换成+3VA_EC 给EC供电接着EC复位当EC的供电时钟复位正常后EC发出vsus_ON 开启3vsus 5vsus 12vsus 电感电压开启完毕后发出sus_PWRGD信号给EC 此时3vsus 5vsus 给南桥供电接着EC发出rsmrst#给南桥完成待机等待客户按下开关键。

soc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soc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soc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SOC规则的基本意义和作用。

以下是一个例子:概述SOC(System on a Chip)是一种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的芯片,它将处理器核心、存储器、通信接口、外设以及其他必要的电路部件整合在一个单独的芯片上。

SOC技术的引入使得许多电子设备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紧凑。

SOC规则指的是在设计和开发SOC芯片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

这些规则旨在确保芯片的可靠性、性能和功耗等关键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实现预期的功能。

SOC规则的制定和遵循对于芯片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在设计阶段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SOC规则还可以帮助优化芯片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使得后续的设计迭代和升级更加方便。

在SOC规则中通常包含了电路设计的各个方面,如电源管理、时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模拟信号处理、功耗优化等。

这些规则要求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芯片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并满足设定的性能指标。

总之,SOC规则对于芯片设计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不仅能够帮助工程师解决各种设计中的难题,还能够保证芯片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开展SOC芯片设计项目时,制定和遵循相应的SOC规则是至关重要的。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采用典型的论文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子部分。

在概述中,将对SOC规则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其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文章结构中,将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说明,包括各个部分的标题和内容安排,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样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内容。

在目的部分,将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和遵守SOC规则,以及通过本文对SOC规则的解释和应用,能够带来哪些实际效益。

上电时序详解

上电时序详解

上电时序详解1. 上电时序的区别是不同厂家的上电时序在电路图中的电压标识符号不同,电压的开启顺序不同,这是不同时序的最大区别。

2. 仁宝的上电时序解析:首先出3v 5v 电感电压(3Valw 5vALW)以及vL 线性电压,电感电压(3Valw 5vALW)3Valw给EC以及南桥3v待机点5vALW也给南桥5v待机点当EC 有了供电之后外接晶振就会起振紧接着EC就会复位当南桥有了供电后外接晶振也会起振,此时EC发出rsmrst#给南桥待机完成等待用户按下开机按键。

当用户按下开关键触发EC,EC发出EC_ON# 高电平紧接着EC发出PBTN_OUT#使南桥响应接着南桥发出s5 s3 信号开启syson susp# 最后发出VR_ON 紧接着发出cpu电源好信号VGATE 接着EC发出ICH_POK CL_PWROK (由南桥开启时钟电路)H_CPUPWRGD PCIRST# PLTRST# H_RESET# ADS#3. 纬创的上电时序解析:纬创的时序先产生5v线性电压5V_AUX_S5接着由5V_AUX_S5转换成3D3V_AUX_S5 此电压仅接着给EC供电,当EC有了供电外接晶振就会起振接着就有EC的复位此时EC发出s5_ENABLE信号开启系统3v 5v 电压3D3V_S5和5v_S5 分别给南桥的3v待机点和5v待机点供电南桥有了供电外接晶振就会起振此时EC发出RSMRST#给南桥完成待机等待用户按下开关键。

当按下开关键触发EC,EC发出PM_PWRBTN#当南桥收到此信号后就会发出s4 s3 信号接着发出CPUCORE_ON 开启cpu单元电路,cpu电路工作正常后发出VGATE_PWRGD告诉南桥电路开启完毕接着EC发出pwrok 告诉南桥各路电压开启正常接着开启时钟电路接着发出H_PWRGD PCIRST CPURST.4. 广达上电时序详解:先产生3vpcu 5vpcu 电感电压3vpcu给EC供电接着晶振起振复位接着按下开关键触发EC EC发出s5_ON 此信号开启3v 5v 后继3v_S5 5V_S5 给南桥供电时钟接着EC发出rsmrst# 给南桥接着南桥响应DNBSWON# 发出susc# susub# sus_ON MAINON 接着发出VR_ON CPU工作正常后发出HWPG 给EC 接着发出时钟开启信号开启时钟电路另一路imvpok 告诉南桥供电开启完毕接着EC发出ECpwrok告诉南桥电压开启完毕接着发出H_PWRGOOG PLTRST#5. 华硕上电时序详解:首先产生+3VA +5VA +12VA 的线性电压其中+3VA 经过转换成+3VA_EC 给EC供电接着EC复位当EC的供电时钟复位正常后EC发出vsus_ON 开启3vsus 5vsus 12vsus 电感电压开启完毕后发出sus_PWRGD信号给EC 此时3vsus 5vsus 给南桥供电接着EC发出rsmrst#给南桥完成待机等待客户按下开关键。

驱动芯片上下电时序制定标准

驱动芯片上下电时序制定标准

驱动芯片上下电时序制定标准
一、电源电压稳定时间
在驱动芯片上电时,首先需要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电源电压稳定时间是指从电源上电开始,到电压稳定在设定范围内的持续时间。

该时间需要满足芯片启动的要求,以保证芯片正常工作。

二、芯片启动时间
芯片启动时间是指从电源电压稳定开始,到芯片内部电路完全启动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

该时间受到芯片内部电路设计和电源电压等因素的影响。

三、输出电压建立时间
输出电压建立时间是指从芯片启动开始,到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范围内的持续时间。

该时间需要满足外部电路的要求,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四、输出电流限制
在驱动芯片工作时,需要限制输出电流的大小,以避免对外部电路造成过大的电流冲击。

输出电流限制需要根据外部电路的具体要求进行设定。

五、关闭时序
在驱动芯片关闭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时序进行操作,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关闭。

关闭时序包括芯片内部的关闭时序和外部电路的关闭时序。

六、故障保护功能
驱动芯片需要具备故障保护功能,以防止因故障导致系统损坏或数据丢失。

故障保护功能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等。

七、温度保护功能
驱动芯片需要具备温度保护功能,以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芯片损坏或性能下降。

温度保护功能包括过热保护、温度报警等。

八、静电保护功能
驱动芯片需要具备静电保护功能,以防止因静电放电导致芯片损坏或性能下降。

静电保护功能包括ESD保护、人体感应保护等。

芯片上电时序和复位

芯片上电时序和复位

芯片上电时序和复位芯片上电时序和复位是芯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芯片上电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给芯片供电,以确保芯片能够正确地启动和工作。

而复位则是在芯片启动后,将芯片恢复到初始状态的一种操作。

在芯片上电时,一般需要先给芯片的主电源供电,然后再给芯片的其他电源信号供电。

这是因为主电源是芯片正常工作所必须的电源,其他电源信号则是为了支持芯片的各种功能和接口。

如果电源信号的供电顺序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芯片无法正常启动或工作不稳定。

在给芯片供电时,还需要注意电源的稳定性和纹波噪声。

电源的稳定性是指电源电压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较小,不会对芯片的工作产生明显影响。

而纹波噪声则是指电源电压中的高频噪声,如果噪声过大,可能会对芯片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除了供电时序外,复位也是芯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复位是将芯片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操作,可以清除芯片中的各种状态和寄存器内容。

在芯片启动时,一般会先进行复位操作,以确保芯片处于一个可控的状态。

复位信号一般有两种:硬复位和软复位。

硬复位是通过给芯片的复位引脚施加一个低电平信号来实现的,而软复位则是通过芯片内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

硬复位一般是在芯片上电时自动进行的,而软复位则是由软件控制的。

在进行复位操作时,需要注意复位信号的稳定性和持续时间。

复位信号的稳定性是指复位信号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抖动或干扰。

而复位信号的持续时间则是指复位信号的持续时间足够长,以确保芯片能够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

芯片的上电时序和复位是芯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芯片的正常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芯片时,需要对上电时序和复位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芯片能够正常启动和工作。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源的稳定性和纹波噪声,以及复位信号的稳定性和持续时间。

只有在严格按照规定的时序和方式进行上电和复位操作,才能保证芯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soc芯片中的电源管理顺序

soc芯片中的电源管理顺序

soc芯片中的电源管理顺序SOC芯片中的电源管理顺序在SOC(System on a Chip)芯片中,电源管理是关键性的任务之一。

SOC芯片是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内存、外设接口等多种功能在一块芯片上的解决方案。

为了确保SOC芯片高效运行、稳定可靠,电源管理必须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

电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有效利用能源,提供适当的电源电压和电流供给各个组件,减少能源损失,并实现快速启动和关闭。

下面将详细介绍SOC 芯片中的电源管理顺序,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过程的重要性。

1. 基本概念在介绍SOC芯片中电源管理的顺序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首先是电源切换器(Power Switch),它负责将电源的开关控制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其次是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PMIC),它是一个集成电路,用于管理和转换电源供应。

PMIC通常包含多个稳压器模块,用于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2. 电源加电顺序在SOC芯片中,电源的加电顺序非常重要。

合理的电源加电顺序可以避免电源峰值电流过高而导致系统不稳定。

一般来说,电源加电顺序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1. 内核电源首先,内核电源需要首先加电。

内核电源是SOC芯片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和运行其他模块。

为了保证内核电源正常工作,它应该是第一个被加电的模块。

内核电源的加电过程由PMIC完成。

2.2. 存储器电源一旦内核电源正常工作,接下来是存储器电源的加电。

SOC芯片中的存储器模块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Only Memory)等。

这些存储器模块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因此它们也应该尽早加电以确保系统正常启动。

2.3. 外设电源在内核电源和存储器电源正常工作后,接下来是外设电源的加电。

外设电源是指SOC芯片中的各种外设接口,包括USB(Universal Serial Bus)、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以太网接口等。

主板上电时序

主板上电时序

+2.5V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5V旳电压直接由+2.5V_Dual经过一种MOS开关提供,用 +12V作为MOS旳gate控制.从而确保进入S3时+2.5V能够被 关闭.防止漏电.
+2.5V_DUAL =-> +2.5V
+2.5V_DAUL
Q23 NDS351N
+2.5V
主板上此PIN一般空接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板上电时序
Intel架构上电时序 AMD架构上电时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Intel架构上电时序
P5+Intel915G (P5GD2-VM为例).
1.未插电源时旳主板准备上电状态. 2.插上电源后旳主板动作时序. 3.按下Power Buttom后旳动作时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VSB: Standby power提供power down state下主板需 要旳多种电压,涉及:Standby and Dual power.
ATX要求提供旳电流不低于10mA.但是目前旳主板为了提 供USB设备开启,网罗唤醒等功能,需要很大旳电流.一般 旳Power supply都能够提供2A左右.
主板旳上旳电压有+12V、-12V、+5V、(-5V)、+3V、+5VSB、 +3VSB、+1.5VSB、+1.5V、+5V_Dual、+3V_DUAL、+2.5V_DUAL、+ 2.5V_DAC、1.8V_Dual、VCORE、VTT_DDR、VTT+_CPU ect.

rc延时电路来控制电源的上下电时序

rc延时电路来控制电源的上下电时序

rc延时电路来控制电源的上下电时序
RC延时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延时电路,用于控制电源的上下电时序。

它由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容(C)组成。

当电源上电时,电容开始充电,电阻和电容之间形成一个RC电压分压网络。

随着电容的充电过程,电压逐渐增加,直到达到表达式V = Vcc * (1 - e^(-t/RC))的稳定值(Vcc为电源电压,t为时间,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相应的延时时间也就过去了。

当电源下电时,电容开始放电,电阻和电容之间形成一个RC电压分压网络。

随着电容的放电过程,电压逐渐降低,直到达到表达式V = Vcc * e^(-t/RC)的稳定值。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数值,我们可以控制RC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

常见的应用包括上电复位电路、电源稳定时间延时等。

数字ic soc中的多电压域 常开寄存器

数字ic soc中的多电压域 常开寄存器

数字ic soc(System on Chip)中的多电压域是指在一个芯片上存在多个电压供应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独立地设定不同的电压值。

常开寄存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多电压域的寄存器。

1. 多电压域的意义多电压域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芯片的功耗和性能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的ic设计中,整个芯片只有一个固定的工作电压,这种设计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严重的功耗和性能问题。

由于不同的功能模块对电压的需求不同,因此采用单一电压供应难以满足所有模块的要求。

多电压域的出现可以根据不同模块的需求,独立地设置合适的电压值,从而在满足性能需求的降低功耗。

2. 多电压域的实现多电压域的实现需要在芯片内部引入专门的电压域划分电路。

这些电压域之间通过电压域划分电路进行隔离和管理。

在电压域划分电路中,常开寄存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 常开寄存器的作用常开寄存器是用于控制多电压域之间的开关电路。

通过设置常开寄存器的状态,可以实现对不同电压域的独立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常开寄存器可以根据芯片的工作状态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压域配置,从而实现功耗的动态调整和性能的优化。

4. 常开寄存器的设计常开寄存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电压域的划分粒度、切换速度、功耗和面积等。

为了实现更好的功耗和性能平衡,常开寄存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精心的优化。

5. 常开寄存器的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常开寄存器的性能,可以采用一些高级的优化技术,如快速电压域切换电路、动态电压调节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保证电路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常开寄存器的切换速度和精度,从而进一步降低芯片的功耗。

总结起来,数字ic soc中的多电压域和常开寄存器是提高芯片功耗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电压域划分和高效的常开寄存器设计,可以实现芯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功耗优化和性能调节。

在未来的ic设计中,多电压域和常开寄存器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芯片的发展和性能提升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IC上电和关断:上电复位(POR)

IC上电和关断:上电复位(POR)

IC上电和关断:上电复位(POR)现代集成电路采用精密复杂的电路来确保其开启后进入已知状态,保留存储器内容,快速引导,并且在其关断时节省功耗。

本文分两部分,提供有关使用上电复位和关断功能的一些建议。

简介许多IC 都包含上电复位(POR)电路,其作用是保证在施加电源后,模拟和数字模块初始化至已知状态。

基本POR功能会产生一个内部复位脉冲以避免"竞争"现象,并使器件保持静态,直至电源电压达到一个能保证正常工作的阈值。

注意,此阈值电压不同于数据手册中给出的最小电源电压。

一旦电源电压达到阈值电压,POR电路就会释放内部复位信号,状态机开始初始化器件。

在初始化完成之前,器件应当忽略外部信号,包括传输的数据。

唯一例外是复位引脚(如有),它会利用POR信号内部选通。

POR电路可以表示为窗口比较器,如图1 所示。

比较器电平VT2在电路设计期间定义,取决于器件的工作电压和制程尺寸。

图1.简化的POR电路POR策略比较器窗口通常由数字电源电平定义。

数字模块控制模拟模块,数字模块全面工作所需的电压与模拟模块工作所需的最小电压相似,如图2所示。

图2.POR阈值电压较高的VT2阈值对模拟模块会更好,但若过于接近推荐最小电源电压,当电压略微降低时,可能会意外触发复位。

如果器件包括独立的模拟电源和数字电源,则避免故障的一种策略是增加一个POR电路,使两个模块保持复位状态,直至电源电压高到足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例如,在一种3V IC工艺中,VT1 ≈ 0.8 V,VT2 ≈ 1.6 V。

这些电压会随着制程以及其他设计偏移而变化,但它们是合理的近似值。

阈值容差可以是20%或更大,某些旧式设计的容差高达40%。

高容差与功耗相关。

POR必须一直使能,因此精度与功耗之间始终存在的取舍关系很重要;较高的精度会提高电路在待机模式下的功耗,而对功能性并无实际意义。

掉电检测器POR 电路有时会集成一个掉电检测器(BOD),用于防止电路在电压非常短暂地意外降低时发生复位,从而避免故障。

soc上电 闩锁效应原理

soc上电 闩锁效应原理

soc上电闩锁效应原理
SOC上电闩锁效应原理是指在系统芯片上电时,由于各种设计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时序问题,导致一些关键逻辑电路无法正确地启动和工作,从而出现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这种现象被称为SOC 上电闩锁效应。

具体来说,当SOC芯片上电时,各个电路模块会按照一定的时序依次启动和初始化。

如果某个模块的启动时间比其他模块晚,或者某个模块的时序要求比其他模块更严格,就可能会出现该模块无法启动或出现异常的情况。

此外,由于芯片内部由大量的逻辑电路组成,各个电路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时序问题,从而引发闩锁效应。

为了避免SOC上电闩锁效应,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和验证阶段进行充分的时序分析和仿真测试,以确保各个电路模块能够按照正确的时序依次启动和工作。

此外,还需要在布局和布线时注意信号传输的时序和信号完整性,尽量减少时序冲突和信号噪声的干扰。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保证SOC芯片在上电后能够正常启动和工作,从而达到预期的性能和功能。

- 1 -。

海思调整i2c时序

海思调整i2c时序

海思调整i2c时序海思调整I2C时序I2C总线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

海思作为一家有着丰富经验的芯片设计公司,其产品中也包含了I2C总线接口。

在使用海思芯片进行I2C通信时,我们有时需要对I2C的时序进行调整,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I2C总线的时序是指数据和时钟信号在总线上的传输时间和顺序。

I2C总线有两根信号线,一根是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

数据的传输是在时钟的辅助下进行的,时钟信号决定了数据的传输速率和时序。

在海思芯片中,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我们可以调整I2C通信的时序参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调整以下几个参数:1. 时钟频率(Clock Frequency):时钟频率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常用的时钟频率有100kHz和400kHz两种。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时钟频率。

2. 起始信号(Start):起始信号用于开始一次I2C通信操作,它是由低电平的时钟信号和高电平的数据信号组成的。

通过调整起始信号的时序,我们可以控制起始信号的持续时间和稳定性。

3. 停止信号(Stop):停止信号用于结束一次I2C通信操作,它是由高电平的时钟信号和低电平的数据信号组成的。

通过调整停止信号的时序,我们可以控制停止信号的持续时间和稳定性。

4. 数据传输(Data Transfer):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传输是在时钟信号的辅助下进行的。

通过调整数据传输的时序,我们可以控制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精确度。

5. 等待时间(Wait Time):等待时间是指在进行I2C通信时,两个连续的传输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通过调整等待时间,我们可以控制I2C通信的速率和稳定性。

通过调整上述参数,我们可以灵活地控制I2C通信的时序,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例如,在一些对通信速率要求较高的应用中,我们可以选择较高的时钟频率;而在一些对通信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我们可以调整起始信号和停止信号的时序,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ic soc中的上下电时序概述
IC SOC(System on Chip)是指将多个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集成电路系统,它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在IC SOC的设计和使用中,上下电时序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上下电时序的概念、原理和设计要点
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上下电时序的概念
上下电时序是指IC SOC在工作过程中的上电和下电时序。

上电时序是指芯片在上电过程中各个电源和信号的建立时间。

下电时序是指在断
电过程中芯片各个模块的关闭时间。

上下电时序对芯片的正常工作、
稳定性和寿命等都有重要影响。

三、上下电时序的原理
在IC SOC中,上下电时序的原理主要包括内部模块的电源管理、时钟树的同步和数据传输的稳定等。

在上电时,各个模块需要按照一定的
顺序建立电源和信号,以保证芯片整体的稳定和正常工作。

在下电时,各个模块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时序进行关闭,以避免数据丢失和系统崩溃。

四、上下电时序的设计要点
1. 测试和验证:在设计IC SOC时,需要对上下电时序进行充分的测
试和验证,以保证芯片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2. 时序规划:在设计芯片的时候,需要对上下电时序进行合理的规划,以确保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约束设置:在设计工具中,需要对上下电时序进行严格的约束设置,以保证芯片的上下电时序满足实际需求。

五、上下电时序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上下电时序的设计和验证是IC SOC设计工程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只有合理设计和严格验证上下电时序,才能保证芯片
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六、总结
上下电时序是IC SOC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

设计工程师需要充分理解上下电时序的概念、原理和设计要点,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合理规划和有效实施上下电时序的设计和
验证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IC SOC在各种应用场景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和稳定运行。

七、上下电时序的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IC SOC的性能和稳定性,设计工程师需要对上下电时序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包括优化各个模块的上电顺序
和下电顺序,调整时序规划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响应速度,以及优化约
束设置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

1. 模块上电顺序的优化:
在IC SOC中,各个模块的上电顺序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
要影响。

通常来说,需要首先上电核心处理器等关键模块,然后逐步上电其他功能模块,最后上电外围设备。

这样可以避免电源噪声和开关机冲击对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设计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个模块的上电顺序,以提高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2. 时序规划的调整:
时序规划是指在设计IC SOC时,需要根据上下电时序的要求,合理规划各个信号的建立和保持时间。

通过合理的时序规划,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频率和降低功耗。

对于高性能的IC SOC,时序规划的调整对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设计工程师需要通过仿真和验证,不断调整和优化时序规划,以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3. 约束设置的优化:
在设计工具中,需要对上下电时序进行严格的约束设置,以保证实际电路能够满足上下电时序的要求。

设计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约束设置,通过针对性的约束条件,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还需要根据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对约束条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应用环境下的上下电时序要求。

通过对上下电时序的调整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IC SOC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实际需求。

设计工程师需要深入理解上下电时序的调整和优化原则,通过实际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和稳定运行。

八、上下电时序的验证方法
在IC SOC设计中,对上下电时序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证,才能确保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和稳
定运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上下电时序验证方法:
1. 仿真验证:
仿真验证是指通过软件仿真工具,模拟上下电时序的过程,验证系统
在不同电源和时钟条件下的工作情况。

通过仿真验证,设计工程师可
以快速发现潜在的时序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还可以通过仿
真验证,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为后续实际测试提供参考依据。

2. 电路级验证:
电路级验证是指通过实际硬件电路进行验证,检测系统在上下电时序
过程中的实际工作情况。

通过电路级验证,可以发现仿真无法覆盖的
一些细节问题,并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

设计
工程师需要通过电路级验证,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时序问题,保证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

3. 实际测试验证:
除了仿真验证和电路级验证外,还需要对实际芯片进行上下电时序的
实际测试验证。

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可以验证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下
的上下电时序表现,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并发现潜在的问题。

设计工程师需要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不断完善和优化上下电时序的设计,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和稳定运行。

通过以上几种验证方法,设计工程师可以全面、深入地验证上下电时序的设计和实现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时序问题,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应用场景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和稳定运行。

九、上下电时序的未来趋势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IC SOC的设计和应用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在未来,上下电时序将面临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低功耗高性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要求IC SOC具有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特点。

上下电时序的设计将更加注重降低功耗和提高性能的平衡,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2. 自适应优化:未来IC SOC的设计将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化,对于上下电时序的优化也将更加智能和灵活。

设计工程师将通过智能算法和自适应优化方法,实现对上下电时序的实时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动态的应用场景和工作环境。

3. 多模态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的发展,IC SOC 将在多模态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不同模态应用场景下的上下电时序要求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设计工程师需要对上下电
时序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设计和验证。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应用场景的不断发展,上下电时序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设计工程师需要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和验证能力,以满足未来IC SOC在多样化应用场景下的上下电时序需求。

十、结语
上下电时序是IC SOC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工程师需要充分理解上下电时序的概念、原理和设计要点,通过调整和优化,保证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和稳定运行。

还需要通过多种验证方法,对上下电时序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上下电时序的设计和应用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设计工程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和验证能力,以满足未来IC SOC在多样化应用场景下的上下电时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