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

合集下载

微滤和超滤的原理

微滤和超滤的原理

微滤和超滤的原理
微滤和超滤的原理区别如下:
1. 微滤是依靠筛滤原理,使用孔径0.1-10μm的滤膜隔离颗粒物质。

2. 超滤是通过溶质分子量的不同进行分离,使用孔径1-100nm的滤膜。

3. 微滤主要根据颗粒物的大小进行截留,超滤主要根据分子量截留。

4. 微滤可去除悬浮物、藻类、沙粒等较大颗粒杂质。

5. 超滤可以去除病毒、细菌、蛋白质、糖类、油脂等较小分子杂质。

6. 微滤通常在0.1-0.5Mpa的压力下进行。

超滤在0.5-4Mpa压力下进行。

7. 微滤滤速较快,超滤滤速较慢。

8. 微滤滤膜较超滤滤膜筛孔粗大,水通量大。

9. 超滤操作和设备成本较高,但可以取得更高的去除率。

10. 两者可结合使用,微滤去除大颗粒,超滤深度净化。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超滤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饮料、制药、化工等领域。

超滤膜具有较大的孔径,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大份子有机物等,同时保留水份子和溶解性小份子物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超滤的工作原理。

1. 超滤膜的特性超滤膜是一种多孔性膜,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较大的孔径范围(通常为0.01-0.1微米)。

这些孔径可以过滤掉水中的大份子物质,如胶体、蛋白质、细菌等,同时允许水份子和小份子物质通过。

2. 超滤过程超滤过程主要包括进料、过滤、截留和产物采集四个步骤。

2.1 进料水或者待处理液体通过泵或者重力流入超滤系统。

在进料前,通常会进行预处理,如预过滤、调节pH值等,以确保进料液体的质量符合超滤要求。

2.2 过滤进料液体经过超滤膜,大份子物质被截留在膜表面,而水份子和小份子物质通过膜孔进入膜内。

2.3 截留被截留在膜表面的大份子物质形成浓缩液,随着操作时间的增加,浓缩液的浓度逐渐增加。

浓缩液中的大份子物质可以通过排污阀排出系统。

2.4 产物采集通过超滤膜的过滤,膜内的水份子和小份子物质形成产物,可以通过管道采集和利用。

3. 超滤的驱动力超滤过程中,需要施加一定的驱动力来推动液体通过膜孔。

常用的驱动力包括压力驱动、重力驱动和电场驱动。

3.1 压力驱动压力驱动是最常用的超滤驱动力,通过泵将进料液体推送到超滤膜的一侧,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促使液体通过膜孔。

压力驱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率高,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3.2 重力驱动重力驱动是指利用自然重力使液体通过超滤膜。

这种驱动力常用于小规模实验室或者户外应用,操作相对简单,但处理能力较低。

3.3 电场驱动电场驱动是利用电场力将带电的溶液推动通过超滤膜。

这种驱动力主要应用于特殊领域,如电渗析、电吸附等。

4. 超滤膜的清洗和维护超滤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膜表面的污染物积累而导致通量下降。

因此,定期清洗和维护超滤膜是必要的。

4.1 物理清洗物理清洗是指通过机械刷洗或者气泡冲洗等方式,将膜表面的污染物清除。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1、超滤(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

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

也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

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

①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

②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

③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什么是超滤

什么是超滤

什么是超滤(UF)高效、有效的水处理通常需要各种工艺和技术的组合,使用何种工艺组合及技术主要取决于处理后水的用途(即是用于饮用水、工业工艺水或还是其它用途等)及原水水质、污染程度。

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超滤在物理、化学及机械工艺处理过程中扮演着中心角色。

超滤可以去除水或其它液体中不同分子质量及大小的固体悬浮物及可溶解固体物。

超滤工艺操作容易、简便,尤其使用超滤工艺无需大量使用化学添加剂,能耗低。

超滤已经在水处理领域中获得越来越多重视和使用,逐渐成为主要的水处理工艺之一。

超滤优势: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超滤具有下列优势:- 去除细菌、病菌、病毒及各种悬浮固体颗粒物- 无需添加化学药品- 无论原水水质如何变化,产水质量稳定- 运行简单、安全应用领域超滤可以应用于下列领域:- 地表水、地下水、泉水处理为饮用水及工艺水- 处理污水- 做为海水淡化预处理,同反渗透或热法结- 工业用循环水超滤如何工作与传统的处理工艺相比,作为一种过滤技术,超滤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去除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的卓越能力。

超滤膜丝孔径一般为20 nm,可以足够防止病毒通过。

超滤工艺运行简单、安全,不需要额外增加化学消毒剂。

超滤系统一般设计为全自动模式。

通过控制程序对过滤程序中不同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控,包括:过滤、清洗及反洗。

超滤过滤模式分死端过滤和错流过滤模式,两种模式相比,死端过滤节省能耗,是最经济的过滤方式。

根据水的洁净度不同,过滤周期一般在30至120分钟之间。

为防止膜丝堵塞,超滤系统需要定期做反洗。

反洗过程中,过滤液反方向通过膜,冲刷和清洗聚集的沉淀物质。

Multibore® 多孔超滤滢格公司开发和研制的获得专利的Multibore®多孔膜丝(一个膜丝7孔)是水处理行业中的一大创新革命。

滢格公司膜丝将7个毛细管汇集为一根膜丝,造就了一个强度极高的支撑结构。

这种结构极大了增强了膜丝的稳定性,能有效防止膜丝断裂。

滢格公司7孔多孔膜丝因其稳定、坚固的特点,自滢格创建第一个项目运行以来,还未发生一个断丝案例。

超滤系统介绍

超滤系统介绍

超滤系统介绍
一、概述
图1 原理示意图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能够将溶液净化、分离或者浓缩,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将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的膜分离技术之一。

主要用于截留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

二、原理介绍
图2 超滤系统组成示意图
其中运行时V001-V003阀门开启,其余关闭;反冲时V004-V006阀门开启开启,其余关闭;
冲洗时V007-V010阀门,其余关闭。

超滤中流体在膜表面的切向流动,其利用较低的压力驱动并按溶质的分子量大小来分离和过滤,是一种物理分离过程,不发生任何相变。

超滤膜的过滤孔径大约在0.002至0.1微米范围内。

溶解物质和比膜孔径小的物质将作为透过液透过滤膜,不能透过滤超滤膜的物质将被慢慢浓缩于排放液中冲化学清洗等手段排放到其他工艺段中处理。

三、产品相关参数
1、主要型号及参数
2、使用条件参数
四、应用范围
中水回用系统;
脱盐水预处理系统。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1、超滤(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

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

也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

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

① 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

② 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

③ 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超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通过使用超滤膜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开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滤的工作原理,包括超滤的定义、超滤膜的结构、超滤过程中的分离机制以及应用领域。

一、超滤的定义1.1 超滤的概念:超滤是一种通过超滤膜分离溶质和溶剂的分离技术。

超滤膜具有特定的孔径,可以选择性地阻隔分子和颗粒的传递。

1.2 超滤膜的特点:超滤膜具有较高的孔径分布,能够有效分离溶质和溶剂。

超滤膜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强度。

1.3 超滤系统的组成:超滤系统由超滤膜组件、压力源、膜外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超滤膜组件是核心部分,负责分离溶质和溶剂。

二、超滤膜的结构2.1 超滤膜的材料:超滤膜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如聚酯、聚醚、聚酰胺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强度,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2.2 超滤膜的孔径: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孔径。

较小的孔径可以过滤更小的分子和颗粒。

2.3 超滤膜的结构:超滤膜通常具有多层结构,包括支撑层和分离层。

支撑层提供膜的机械强度,而分离层负责分离溶质和溶剂。

三、超滤过程中的分离机制3.1 筛分效应:超滤膜的孔径可以选择性地阻隔分子和颗粒的传递,较小的分子和颗粒可以通过孔径进入膜内,而较大的分子和颗粒被截留在膜外。

3.2 拒绝效应:超滤膜的表面带有负电荷或亲水性基团,可以吸附带正电荷或疏水性的分子和颗粒,从而实现对它们的分离。

3.3 渗透效应:超滤过程中,溶剂可以通过超滤膜的孔隙进入膜内,而溶质被截留在膜外,实现对溶质和溶剂的分离。

四、超滤的应用领域4.1 污水处理:超滤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高分子有机物。

4.2 食品和饮料工业:超滤技术可以用于澄清果汁、酒类和乳制品,去除悬浮物、杂质和微生物。

4.3 生物制药工业:超滤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浓缩蛋白质、细胞和病毒,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工艺中。

超滤操作方法有哪些

超滤操作方法有哪些

超滤操作方法有哪些超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浓缩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饮料工业、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

超滤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常压(正压)超滤:是最常见的超滤操作方法,通过将待处理液体加压,使其通过超滤膜,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常压超滤常用于较低浓度的液体处理,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2. 正向洗膜:在常压超滤过程中,当膜面上物质堵塞较多时,可以通过正向洗膜来清洁超滤膜。

正向洗膜是将清洗液体从超滤膜的一端进入,通过超滤膜,将膜面上的物质冲洗掉。

3. 反向洗膜:与正向洗膜相反,反向洗膜是将清洗液体从超滤膜的另一端进入,通过超滤膜,将膜面上的物质冲洗掉。

反向洗膜通常用于处理较高浓度的液体,可以有效地降低膜污染。

4. 低温超滤:低温超滤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超滤操作,通常在4摄氏度以下进行。

低温超滤可以减缓菌落的生长和酶的活性,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物质的处理。

5. 高温超滤:与低温超滤相反,高温超滤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超滤操作,通常在50摄氏度以上进行。

高温超滤可以加速物质的分离以及细菌的杀灭,适用于需高温处理的物质。

6. 交替超滤:交替超滤是指通过定时变换进出口液体,使反向冲洗的超滤膜得以恢复通量。

在交替超滤过程中,先以正向洗膜方式进行一段时间,然后转换为反向洗膜方式,循环进行。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时间运行的超滤系统,可以减少膜污染,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

7. 渗透浓缩:渗透浓缩是利用超滤膜的渗透性能,将低分子量溶质从溶液中去除,从而实现液体的浓缩。

在渗透浓缩过程中,通过控制超滤系统的进出口压力和温度等参数,调整渗透压差来实现浓缩。

8. 逆渗透:逆渗透是超滤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更高的压力和更高的渗透压差,将溶液中的水分子强制通过超滤膜,从而实现去除溶液中的溶质和浓缩水分。

逆渗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以上是超滤操作方法的主要种类,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超滤操作方法来实现液体的分离和浓缩。

超滤

超滤

超滤装置超滤在经历数次BW后,在反洗时投加适当的化学清洗药品,并进行浸泡,然后用过滤水冲掉药液(化学反洗),以保证超滤长期正常稳定运行,此即为化学加强反洗(CEB)。

向超滤进水中投加适量的絮凝剂,可以提高超滤的产水水质。

同时也增加了超滤的污染负荷,同时也增加了RO受高价铝污染的可能性。

故建议:在超滤产水水质满足一级RO运行的前提下,不投加PAC。

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有机物污染趋势,则可以考虑投加。

一、超滤装置反洗操作步骤1正常反洗(BW)1.1当超滤装置运行25-30min 时,进行一次正常反洗,反洗时间:40~70sec。

1.2停机1.3反冲洗开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洗排水门,启动超滤装置反冲洗泵,调节流量为600m3/h,反洗压差0.2Mpa,时间约60sec。

1.4停反冲洗停超滤装置反冲洗泵,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冲洗排水门。

2化学加强反洗(CEB)2.1化学加强反洗(CEB1):2.1.1超滤装置在“运行”、“反洗”之间循环20次进行1次化学加强反洗(CEB1),时间约19min。

2.1.2停机2.1.3反冲洗开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洗排水门,启动超滤装置反冲洗泵。

2.1.4加药启动酸计量泵,将配制好盐酸液加至反冲洗管路管式三通,调整反冲洗流量为300m3/h,同时测排出液PH,控制PH为1-2,时间约90sec。

2.1.5浸泡停超滤装置反冲洗泵、酸计量泵关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冲洗排水门,时间约15min。

2.1.6反冲洗开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洗排水门,启动超滤装置反冲洗泵,时间约90sec。

2.1.7 CEB1结束关超滤装置反冲洗泵,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冲洗排水门。

2.2化学加强反洗(CEB2):2.2.1超滤装置在“运行”、“反洗”之间循环19次进行1次化学加强反洗(CEB2),时间约19min。

2.2.2停机2.2.3反冲洗开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洗排水门,启动超滤装置反冲洗泵,时间约60sec。

超滤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超滤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超滤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在生物化学领域,"超滤"(Ultrafiltration)是一种物理性质的分离技术,用于分离溶液中的大分子和小分子。

它是液体中颗粒或分子根据其大小被强制通过一个半透膜的过程。

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分离蛋白质、聚合物、颗粒和其他溶液中的大分子结构。

下面是一些超滤的关键概念:
1.半透膜:超滤使用半透膜,这是一种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但限制
较大溶质分子通过的薄膜。

通常,这些膜的孔隙大小在分子量
几千到几十万之间。

2.压力驱动:超滤通常是通过在溶液一侧施加压力来实现的。


种压力迫使溶液通过半透膜,而较大的分子则被阻挡在膜的一
侧。

3.分子大小分离:超滤的主要原理是根据分子大小选择性地分离
成分。

较小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而较大的分子则被留
在膜的一侧。

4.分离生物大分子:超滤在生物化学中常用于从溶液中分离蛋白
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大分子。

这种技术对于生物工艺学、制药
工业和实验室研究等领域非常有用。

5.浓缩和纯化:超滤除了分离,还可用于浓缩溶液,即通过去除
其中的溶剂而将其他组分浓缩。

此外,超滤还可以用于纯化,
去除溶液中的杂质和其他不需要的成分。

总的来说,超滤是一种在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中常用的分离技术,
通过物理方法实现对不同分子大小的选择性分离,为生物分子的研究、生产和纯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超滤

超滤

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

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膜孔径在20-1000A°之间。

中空纤维超滤器(膜)具有单位溶器内充填密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在超滤过程中,水深液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深剂(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液(滤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质及溶质集团被截留,随水流排出,成为深缩液。

超滤过程为动态过滤,分离是在流动状态下完成的。

溶质仅在膜表面有限沉积,超滤速率衰减到一定程度而趋于平衡,且通过清洗可以恢复。

超滤起源于是1748年,Schmidt用棉花胶膜或璐膜分滤溶液,当施加一定压力时,溶液(水)透过膜,而蛋白质、胶体等物质则被截留下来,其过滤精度远远超过滤纸,于是他提出超滤一语,1896年,Martin制出了第一张人工超滤膜,其20世纪60年代,分子量级概念的提出,是现代超滤的开始,70年代和80年代是高速发展期,90年代以后开始趋于成熟。

我国对该项技术研究较晚,70年代尚处于研究期限,80年代末,才进入工业化生产和应用阶段。

超滤装置如同反渗透装置,有板式、管式(内压列管式和外压管束式)、卷式、中空纤维式等形式。

浓差极化乃是膜分离过程的自然现象,如何将此现象减轻到最低程度,是超滤技术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采取的措施有:①提高膜面水流速度,以减小边界层厚度,并使被截留的溶质及时由水带走;②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洗涤措施。

[编辑本段]原理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超滤膜过滤示意图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超滤原理也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

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为3x10000—1x10000的物质。

当被处理水借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水分子和分子量小于300—500的溶质透过膜,而大于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从而使水得到净化。

超滤的原理图

超滤的原理图

超滤的原理图
超滤技术是一种利用超滤膜进行分离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超滤膜对不同粒径、不同形态、不同电荷的颗粒和溶质进行分离的物理过程。

超滤的原理图如下:
1. 超滤膜。

超滤膜是超滤技术的核心部分,它是一种多孔性膜,孔径在0.001~0.1μm之间。

超滤膜的孔径比微滤膜大,比逆渗透膜小,可以有效地截留溶质和颗粒,同时允许溶剂和小分子物质通过。

2. 进料。

进料是指待处理的溶液或悬浮液,它通过压力或重力作用从进料管道进入超滤系统。

3. 膜分离。

当进料通过超滤膜时,大分子、颗粒和悬浮物被截留在膜表面,形成浓缩液,而溶剂和小分子物质则通过膜孔透过,形成滤液。

4. 滤液和浓缩液。

经过超滤膜分离后,产生滤液和浓缩液。

滤液中的溶质和颗粒被有效分离和去除,而浓缩液中则富集了溶质和颗粒。

5. 控制系统。

超滤过程中需要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可以控制进料流速、膜的清洗和维护,以及滤液和浓缩液的收集和排放。

超滤技术在水处理、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滤膜的选择和操作参数的调整,可以实现对不同颗粒和溶质的精确分离和浓缩,为各行业提供了高效、环保的分离技术。

总之,超滤的原理图简单清晰地展示了超滤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分离过程,为我们理解和应用超滤技术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超滤ppt课件

超滤ppt课件

优化超滤工艺
改进超滤过程中的操作参数,提高超 滤效率。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超滤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可能 性,如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
智能化与自动化
结合先进技术,实现超滤过程的智能 化与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超滤技术的市场前景
持续增长的需求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工业发展的需 要,超滤技术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详细描述
超滤技术通过多级过滤和反渗透原理,能够 去除海水中的盐分、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有害物质,使海水得到淡化。该技术的应用 能够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人类提供
充足的水资源。
05
CATALOGUE
超滤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超滤技术面临的挑战
膜污染问题
超滤过程中,膜表面容易沉积杂质,导致膜 孔堵塞,影响过滤效果。
详细描述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化学 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能够在高温、酸碱和氧 化等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此外,聚 偏氟乙烯超滤膜还具有良好的气体渗透性能 和低阻力运行特点,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 水处理和工业催化等领域。
聚丙烯腈超滤膜
总结词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过滤精度和良好的亲水性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超滤技术利用半透膜作为过滤介质,在压力的作用下,水分子和低分子量溶质透过膜,而高分子溶质 和颗粒物则被膜截留。超滤膜的孔径大小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能够截留细菌、病毒、胶体、悬浮 颗粒等物质。超滤技术可以实现连续、稳定、高效的分离过程,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超滤技术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超滤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生物制药、食品工业等 领域,主要用于分离、纯化、浓缩和澄清等工艺过程 。

什么是超滤和超滤量?

什么是超滤和超滤量?

什么是超滤和超滤量?
【答】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超滤是用来清除透析患者体内的多余水分(1.0~4.01),同时通过超滤引起的对流也可以清除部分尿毒症毒素。

超滤量则是患者通过透析清除的水分的容量,其计算原则为:每次透析超滤量(1)二透析前体重(kg)-干体重(kg)+回血用水量(0.2~0.31)。

以一个干体重为50kg的患者来计算除水量,如透析前的体重为52kg,其超滤量为:52-50+0.2=2.2(1),除此之外,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作出脱水量的调整。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多、过快,会引起有效血循环量不足,心脏灌注及心输出量减少,导致低血压。

临床表现为出冷汗、恶心、呕吐、胸闷、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眼前发黑、肌肉痉挛及一过性意识丧失。

超滤过少,会造成患者体内水潴留、躯体水肿,严重时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不能平卧,血压升高。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超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过滤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食品和饮料工业等领域。

它通过使用超滤膜,将溶质和悬浮物粒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实现液体的净化和浓缩。

下面将详细介绍超滤的工作原理。

一、超滤膜的结构和特性超滤膜是一种多孔性膜,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孔径范围。

超滤膜的孔径普通在0.001微米到0.1微米之间,可以过滤掉溶质和悬浮物粒子,同时保留溶剂和溶质中的较小份子。

二、超滤的工作原理超滤的工作原理基于溶质和溶剂份子的大小差异。

当溶液通过超滤膜时,溶剂和溶质中的小份子可以通过膜孔,而较大的溶质和悬浮物粒子则被滞留在膜表面。

这样,原液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就会被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液体的净化和浓缩。

三、超滤过程的影响因素1. 膜孔径:超滤膜的孔径大小直接影响到过滤效果。

孔径较小的膜可以过滤掉更小的溶质和悬浮物粒子,但同时也会增加膜的阻力,降低过滤速度。

2. 过滤压力:过滤压力越大,溶液通过膜的速度越快,但过大的压力可能会损坏膜的结构。

3. 温度:温度的增加可以提高溶液的流动性和扩散速率,从而提高超滤效果。

4. 溶液浓度:溶液中的溶质浓度越高,通过膜的速度越慢,超滤效果越好。

四、超滤的应用领域1. 水处理:超滤技术可以用于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净化,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和病毒等。

2. 污水处理:超滤膜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厂的二次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提高水质。

3. 食品和饮料工业:超滤膜可以用于果汁、啤酒、酒精、乳制品等的浓缩和净化过程。

4. 生物制药:超滤技术可以用于生物制药过程中的分离和浓缩,提高产品纯度和产量。

总结:超滤是一种通过超滤膜将溶质和悬浮物粒子从溶液中分离的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溶质和溶剂份子的大小差异,通过控制膜孔径、过滤压力、温度和溶液浓度等因素,可以实现液体的净化和浓缩。

超滤技术在水处理、污水处理、食品和饮料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超滤PPT

超滤PPT
超滤膜水处理技术
13给排水2班 梁建杰
目录
超滤技术的概述 • 二 预处理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 三 超滤组合工艺的应用实例
• 一
1.1 超滤的基本原理
• 超滤技术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膜的透过性能, 达到分离水中离子、分子以及某种微粒为目的的膜分离技 术。超滤膜的孔径范围大致在0.005~1 微米之间,填补了 微滤和纳滤之间空隙。国内外学者提出超滤过程实际上同 时存在三方面的情形:①溶质在膜表面以及微孔壁内产生 吸附;②溶质的粒径大小与膜孔径相仿,溶质在孔中停留 ,引起堵塞;③溶质的粒径大于膜孔径,溶质在膜表面被 机械截留,实现筛分。
• 超滤过程一般有两种方式:终端过滤和错流过滤。
1.2 超滤膜的形态结构和种类
• 超滤膜的横截面具有不对称结构。它一般是由一层厚度 <1 微米,起到筛分作用的致密层和一层厚度较大(通常为 125 微米)、具有海绵状或指状多孔结构的支撑层组成。 • 常用的膜组件:管式、不 稳定等缺陷
2.2 活性炭(GAC 或PAC)预处理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 降低过滤阻力、提高透水通量和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粉 末活性炭与膜联用能有效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粉末活 性炭不会造成膜过滤阻力的增加,并且膜过滤阻力随着粉 末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大而减小。 • 但pac预处理对膜过滤影响不大
2.3 混凝(絮凝)预处理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 试验用5.0mg/l 的腐殖酸和10mg/l 的高岭土配置原水, 然后向水中投加4.5mg/l 的,结果发现该状况下的透水通 量是未臭氧预处理时的2 倍。并且,投加时,过滤阻力下 降;停止投加,过滤阻力上升。臭氧能将水中本来对膜有 污染作用的有机物(腐殖酸)分解成不易污染膜的、更分散 的物质,减缓膜污染,并使得反冲洗时膜表面的污染层更 容易去除。 • 但是臭氧氧化副产物(如溴酸盐)和膜组件的耐臭氧性能需 要提高

透析和超过滤的名词解释

透析和超过滤的名词解释

透析和超过滤的名词解释透析和超滤是生物学和化学领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名词。

它们在实验室和医疗领域的应用广泛,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透析和超滤的含义、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1. 透析的名词解释透析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分离物质溶液中的溶质的过程。

它是根据溶质的粒子大小和膜孔的大小来实现分离的。

透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薄膜透析和胶体透析。

薄膜透析是通过特殊的薄膜来分离溶质和溶剂,而胶体透析则是利用胶体颗粒之间的排斥作用来分离溶质。

透析的原理是根据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浓度差异进行物质的传递。

当溶质浓度高于溶剂浓度时,通过半透膜对溶质进行截留,使其不能通过膜孔。

而当溶剂浓度高于溶质浓度时,溶剂可以通过膜孔,从而实现透析的目的。

透析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医学领域以及工业生产中。

在生物科学研究中,透析常用于蛋白质纯化、核酸提取和细胞培养等实验中。

在医学领域,透析被用于肾脏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通过透析技术来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

在工业领域,透析可用于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净化水质。

2. 超滤的名词解释超滤是一种基于分子量分离的技术,用于将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分开。

超滤是通过选择性通透性较好的超滤膜来实现的,这种膜具有特殊的分子孔径大小,仅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

超滤的原理是根据分子的大小和分子的膜透性来实现物质的分离。

大分子物质由于体积较大无法通过膜孔,而小分子物质则可以通过膜孔而分离出来。

超滤在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技术领域,超滤常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酶和其他生物大分子。

在制药领域,超滤则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和疫苗的制备中,用于从溶液中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此外,超滤还可用于环境保护和水处理。

在环境保护中,超滤可以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在水处理中,超滤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胶体悬浮物。

总结起来,透析和超滤是两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应用广泛且有着重要的意义。

超滤的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超滤的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超滤的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超滤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超细孔径的过滤膜,将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物质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水的净化。

其分离效果是基于物质在膜上的大小、形状和电荷等因素的不同而实现的。

超滤的优点是:
1. 超滤膜孔径比较小,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杂质,提高水的透明度和质量。

2. 超滤过程中无需加入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对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有利成分不会造成破坏。

3. 超滤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操作成本相对较低。

超滤的缺点是:
1. 超滤膜孔径较小,其通量较低,处理水量相对较小。

2. 超滤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维护成本较高。

3. 超滤膜的使用寿命较短,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设备更新成本。

总的来说,超滤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应用广泛,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杂质,提高水的质量,但其处理水量相对较小,且维护成本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滤1简介1.1.膜分离过程分类介绍滤膜法液体分离技术从分离精度上划分,一般可分为四类: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它们的过滤精度按照以上顺序越来越高。

微滤能截留0.1-1微米之间的颗粒。

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住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

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7-7bar。

超滤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间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

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000-500000之间。

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r。

纳滤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

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

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反渗透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

反渗透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介于苦咸水的12bar到海水的70bar。

1.2.超滤膜的种类及应用特点超滤膜按结构来分主要有四种:板式膜,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

板式膜:它是最早出现的膜,但因为难以保证膜表面适当的流速及复杂的密封问题,这类膜的应用非常有限。

前处理要求不严格;卷式膜:以板式膜为起点发展起来的,因为卷式膜的格网带来死点及无法反洗,通常不适用于工业原水处理。

它们适用于高温、高压物料分离等,前处理要求也不严格;管式膜:因为它的能耗较大,从经济上来说不适用于普通水处理,一般适用于高固体含量或高含油浓度的流体,在四种膜中,它的前处理要求最不严格。

中空纤维膜:因为它压力低,通道无死点,通量高,能进行反洗,所以除特殊水体(如高含油、高固体含量等)外,都是很好的选择,对四种膜而言,在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

注:因为中空纤维膜应用最广泛,后面资料中除共同点外,其他均以中空纤维膜为例进行说明。

1.3.应用范围超滤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按应用场合划分,主要可以用于:1.3.1.原水前处理(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澄清池、砂滤替代、RO前处理及离子交换前处理应用在前置予处理中,超滤替代澄清池或砂滤器,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固体和胶体以改善后续工段设备的运行,如改善离子交换器的反洗频率和反渗透膜元件的更换频率,但其需要较频繁的清洗/冲洗。

膜型一般为10万分子切割量。

1.3.2.纯化处理去颗粒(如18WΩ水)、去微生物及热原体、RO或离子交换后处理应用在反渗透/离子交换设备后,超滤用于去除水体中的胶体和固形物,水透过率较高,清洗频率较低,其不需要较频繁的清洗/冲洗,只有当系统压力降低到操作不便或有细菌产生时才清洗。

在医药及电子行业,超滤放在使用点用以去除微生物及热原体。

膜型一般为1-10万分子切割量。

1.3.3.水循环和回用生化处理后、澄清后(二级和三级)2超滤术语3超滤基本原理3.1概述超滤是一种流体切向流动和压力驱动的过滤过程,并按分子量大小来分离水中颗粒。

超滤膜的孔径大约在0.002—0.1微米范围内(MWCO约为1,000-500,000)。

溶解物质和比膜孔径小的物质能作为透过液透过滤膜,不能透过滤膜的物质将被截留下来浓缩于排放液中。

因此产水(透过液)将含有水、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而胶体物质、颗粒、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将被膜去除。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很薄的聚合材料,由聚砜PS,聚醚砜PES,PVDF或聚丙烯腈(PAN)制成并带有非对称的微孔结构。

不对称超滤膜拥有一层极光滑极薄(0.1微米)的孔径在0.002到0.1微米间的内表面,此内表面由孔径大到15微米的非对称结构海面体支撑结构支撑。

这种小孔径光滑膜表面合较大孔径支撑材料的结合使得过滤微小颗粒的流动阻力很小并不易堵塞。

3.2基本原理超滤是一个错流合切向流的过程,要过滤的液体沿膜表面流动。

这样在中空纤维的内壁上形成流体剪切的条件,而使得污染物较难在膜表面形成。

要过滤的水经由超滤给水泵加压后输入膜组件中。

由于膜内外的压力差,一部分水渗过滤膜,而水中的杂质则截留在剩余部分水中被过滤除去。

如果欲分离的杂质在膜上过多沉积,根据膜的类型不同,会导致难溶性盐沉积或形成部分覆盖层。

所以要避免这一点,一部分水会成为浓缩液流出去掉,根据膜的类型和应用不同,这样的过程要持续进行或者在回流时进行。

下图是超滤膜过滤的基本原理图。

3.3超滤的特点与传统的净化方式相比,超滤具有许多优点:能完全去除微生物和微粒对水中污染物去除率组份 PM10 PM100胶体硅 99.8%99.0% 胶体铁 99.8% 99.0%胶体铝 99.8% 99.0%悬浮物 5 LRV4 LRV 浊度< 0.3 NTU (通常小于0.1 NTU) SDI < 1.0 SDIGiardia 6 LRV5 LRV 原生动物6 LRV 5 LRV菌类 6 LRV 5 LRV病毒 5 LRV 4 LRV内病毒 4 LRV2 LRV TOCavg. 70% avg. 30%滤液入口浓缩液膜 泵回流●过滤效果不受原水水质的影响●能够去除耐氯的病菌●超滤的浓缩液中只含有原来水中含有的那些物质●比起其它的传统方式,超滤中沉淀物的量明显较少●支架的紧凑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节省费用,也可在现有的厂房中,可以高度灵活的增加装置配备。

●超滤可以实现全自动化工业连续生产。

●由于超滤几乎能完全滤去形成覆盖层的物质,所以可以在后续的膜净化步骤中增加面积负荷,因而减小后续净化装置的规模。

4流程模式原水进入中空纤维内腔,由内向外通过纤维过滤。

通常原水由膜件的一端进入,在30-40psi的压力驱动下流经整个长度的纤维。

较高固含量的浓缩液自膜件的另一端排出。

透过液经纤维膜壁的过滤流入膜件中心的透过液集水管中。

透过液经集水管自每支膜件的中心流出。

超滤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一般有两种运行流程模式:死端过滤模式和循环过滤模式。

4.1 死端过滤模式一般当原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含量较低时(如SS<5,浊度<5NTU)时采用。

如下图2:死端过滤示意图面图2所示,原水以较低的错流流速进入膜管,浓缩水以一定比例从膜管另一头排出。

产水在膜管过滤液侧产出,水回收率通常是90%-99%,由原水水质决定。

和循环模式相比,死端过滤的操作成本低,但回收率和系统的出水能力可能会受限制。

这种模式通常需要定期快冲和反冲来维持系统出力,当污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化学清洗来进行处理。

4.2循环过滤模式当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及在大多数非水应用领域,就需要通过减少回收率来保持加膜管内部的高流速。

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废水。

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浪费,排出的浓水就会被重新加压回流到膜管内。

这样,虽然降低膜管的回收率,但对于整个系统,回收率仍然可以很高。

在这种模式,进水连续的在膜表面循环。

循环水的高速阻止了微粒在膜面积的堆积,并增加了通量。

因为较少的进水成为产水,为了获得相同的产率,能耗就比死端过滤模式大。

回流入口膜泵滤液滤出物滤液膜泵5超滤膜的性能5.1膜元件的操作范围最高压力(水):45psi(3.1bar)最高压力(气):15psi (1.0bar)最高进水温度:104℉(40℃)最低进水温度:32℉(0℃)最大透膜压差:35psi (2.4bar)最大反洗透膜压差:20psi (1.4bar)最大平均压力变化:6psi/sec(0.4bar/秒),10秒钟阀门开启时间最大总氯耐受能力@77℉(25℃)或更低:200ppm @8.5pH或更高pH。

最大总耐氯接触量:200,000ppm 小时(累计)@8.5pH或更高pH。

最大有机溶剂接触:避免接触最大紫外线接触:避免暴露于日光直射下。

5.2组件的截留性能5.2.1对MS2噬菌体的截留对病毒MS2噬菌体的截留比较难以确定。

如果要在浓度很小的时候检测这种生物体,就需要特殊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另一方面,要在足够长的时间中使较高浓度的噬菌体混合流入原水中,也很难。

由于膜的净化效率很高,所以要能测量出噬菌体的截留来,原水中它的浓度至少要达到每毫升10万个。

在此浓度下,滤液中找不到噬菌体。

因此,对噬菌体的截留在99.999%或者说对数级5以上。

5.2.2对隐孢子体(Kryptosporidien)的截留精确的检测表明超滤膜对隐孢子体(大小为4-6μm)的截留超过对数级6。

5.2.3对微粒的截留利用超滤,能把最小的微粒引起的浑浊降低到规定的界限以下。

无论原水的质量怎样,滤液的浑浊度通常都能降到0.1NTU以下。

因此,在原水的浑浊度会突然增大的情况下,使用超滤特别合适。

与传统的净化过程相比,超滤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自动化。

5.2.4降低污染指数污染指数(SDI)是在纳米过滤和反渗透时用到的卷式过滤装置对水的过滤能力的一个衡量尺度。

测量这个指数时,要将定量的水在稳定的进水压强下压过要测试的过滤器。

污染指数是由于在过滤过程中逐渐形成覆盖层、滤液通量降低而产生的。

除了水中的微粒外,还有胶体物质以及真正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共同形成水的污染指数。

微粒和大部分胶体能够通过超滤去除。

而对真正能溶解的有机质的截留则与分子量有关。

对大多数的水(包括海水),超滤之后污染指数都能降到1以下。

如果污染指数是由可溶性物质导致的,那么在极少数情况下污染指数也可能在1以上。

测量方法见反渗透培训教材。

5.2.5对有机质的截留有机质包括微粒状、胶体和能溶于水的有机物质。

由于超滤对不同类型的有机质的截留能力不同,因此净化效率就取决于水中有机质的成份组成。

在超滤前加入凝固剂可以部分地清除能溶于水的有机质。

与传统的方式相比,用超滤的方法既不必考虑沉淀作用,也不必注意凝固物的可过滤性,因为超滤的净化效率与凝固物的形状和密度无关。

根据是否絮凝与原水的水质不同,对有机质的截留在40-60%之间。

6膜的相关性能指数和计算公式6.1截留比例截留比例R 是留在膜的进水口一边的水中杂质所占的浓度百分比。

%100)c c 1(R ZulaufFiltrat⋅-= R : 截留比例(%)C Filtrat : 滤液浓度(如mg/l ,mol/l ) C Zulauf :原水浓度(如mg/l ,mol/l )由于超滤膜的截留比例非常高,所以病毒和细菌的截留常以“对数级”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