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凡华体系形成到瓦解
2013凡-华体系
![2013凡-华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43cd62a192e45361066f521.png)
① 1899德国强占胶州湾,把山东变成势力范围 ②一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 ③迫使袁政府接受“二十一条”,日本继承德在山东权益
(2)巴黎和会
日本: 各国主张 中国北洋政府: 英法美: 巴黎和会决议: 中国国内反映:
31岁的著名外交家顾维钧
“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 能失去耶路撒冷。”
结合教材24页的图片说说威尔逊的目的?
第一课 巴黎和会
四、目的
1 表面上 谋求战后世界持久和平,寻求世界和平之路 2 真正目的
(1)战胜国宰割战败国 重新分割利益
(2)争夺欧洲与世界霸权
五、实质
巴黎和会是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 宰割弱小民族,争夺世界霸权的分赃会议。
听到停战的消 息,巴黎街头 人们欣喜若狂。 法国总理克里 孟梭说:吻我 的姑娘有500 多个了。 停战后德军回 到柏林,市民 热烈欢迎。内 心的喜悦洋溢 在士兵和姑娘 的脸上
31.5 17.5 17.5 8.1 6 6
5 : 5 : 3 : 1.75 : 1.75
请思考:《五国条约》对谁有利?如何 评价该条约?
评价 使美国取得了与英国 对等的制海权,又达到 了抑制日本的目的。 性质:第一个裁军条约 积极:缓解海军军备竞赛 消极:孕育新冲突
三、内容之三
3、中国山东问题 (1)由来 阅读教材P25及P26历史纵横:
1、战胜国与战败国 缔结和约 和约:
(注:蓝色不要求掌握)
2、建立国际联盟
第一课 巴黎和会
四、目的
1 谋求战后世界持久和平,寻求世界和平之路
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1)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①疆土问题: 重划德国疆界 (2) ②殖民地问题: 全部以委任统治方式,被瓜分 ③军事问题: 限制德国军备 ④赔款问题: 未达成最后协议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9bd834db2cc58bd63186bdca.png)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国际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块内容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三次国际格局从形成到崩溃的演变过程: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
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
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凡华体系
![凡华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e3da8cb60029bd64783e2c18.png)
2.分脏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①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 ②英法矛盾——英国为制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反对过分 削弱德国。
3.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列强的矛盾。 凡尔赛体系重新瓜分战败国的殖民地,深化了民族 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与列强的矛盾:中国是战胜国要 求收回从前德国攫取的一切利权。然而和会竟然把德国 原在山东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这种强权政治引发了 “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拒绝签字。 4、列强与苏俄的矛盾:在和会期间,协约国策划武装干 涉苏俄,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作为大国的苏俄长期被 排斥在体系之外。 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上述几对矛盾 不断激化,必然打破暂时的均势,导致新的世界大战。
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英日力量大大削弱,这 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归纳会议的相关内容
①签订《四国条约》体面地埋葬了英日同盟,解除了英日联合对 抗美国的威胁; 主 ②签订《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 要 国丧失了海上优势,日本受到了限制; 内 ③签订《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上 容 使中国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对美国而言,打破了 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有利于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 ④在中国的要求和美英的压力下,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 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 影 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 响 顿体系”至此,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完全形成
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同:
1)背景\目的: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 分世界; 2)性质:均为分赃会议 3)过程: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充满矛 盾和斗争; 4)内容: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5)结果: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矛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52cbf96240c844769eaee8a.png)
爆 发 原 因
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 催化原因:一些大国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爆发
时间:1938年9月
爆发 标志: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进攻,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 时间:1941年6月 标志: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知识梳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建立
1919-1922年
巴黎和会和 华盛顿会议
稳定
繁荣
1924-1929年
冲击
30年代
经济危机
瓦解
30年代
法西斯政 权建立欧 亚战争策 源地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
继 续
华盛顿 会议
《凡尔赛和约》
(国际联盟)
对奥匈保土 的和约
指(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4、《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 20 年的休战!这一判断后来被历史证明。得出 这一判
断的主要理由应是B( )
A.《凡尔赛和约》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 秩序 B.《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盾 C.《凡尔赛和约》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 秩序 D.《凡尔赛和约》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 的权利
进一步扩大 时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
战 的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时间:1942年1月1日 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进 程
二战的转折
时间: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 标志: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
![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3f7ffa6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5.png)
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摘要: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两大体系。
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有必要进行全面比较。
关键词:一、维也纳体系1618至1648年,在欧洲进行的30年战争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了进去,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
各国先是为信仰而战,以后又抛开宗教了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
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就开始和谈,谈判在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省的两个城镇——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举行,直到1648年10月才签订了和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欣)“威春播持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在经过30年战争的洗礼后形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所确立的有关国家主权和国家关系的这些基本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础。
但是,这个体系还不具有全球性,它更多的带有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和色彩,它所展现的更多的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确实,虽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但欧洲内部并不平静,1789年,曾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最终打破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多极均势结构,一时间形成了法国一强主宰欧洲大陆的形势。
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不仅威胁了欧洲诸国的生存,也对英国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于是从1793年到1813年英国与俄国、普鲁士、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先后组织了6次欧洲反法同盟,与拿破仑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角逐,最终使拿破仑帝国在1814年解体,波旁王朝得以复辟。
随后列强便通过召开和会的方式,恢复欧洲的和平与均势,确立拿破仑战争以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维也纳会议于1814年5月至1815年6月召开,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由于列强在重新划分领土和重新确立欧洲的政治力量均势的问题上矛盾重重,使得维也纳会议断断续续地开了9个月。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0edacd7195f312b3169a5f6.png)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
这一过程,以1648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标志。
此后,国际关系在不断的演变,调整。
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形成了四大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而每一个体系建立后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之中,都在不断的调整,演变。
以期尽量适应现实国际关系的需要,但矛盾是在不断积累中,当矛盾积累到一定量时,就引发了前一个体系的崩溃,从而促进了下一个体系的形成。
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调整了一些国家的疆界;肯定了西欧各国王权的正统性和德意志几百个诸侯国的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它还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
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了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到18世纪末,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国,波兰已不存在,活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是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
在世界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欧洲列强凭借船坚炮利,迅速向外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0edacd7195f312b3169a5f6.png)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
这一过程,以1648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标志。
此后,国际关系在不断的演变,调整。
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形成了四大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而每一个体系建立后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之中,都在不断的调整,演变。
以期尽量适应现实国际关系的需要,但矛盾是在不断积累中,当矛盾积累到一定量时,就引发了前一个体系的崩溃,从而促进了下一个体系的形成。
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调整了一些国家的疆界;肯定了西欧各国王权的正统性和德意志几百个诸侯国的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它还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
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了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到18世纪末,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国,波兰已不存在,活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是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
在世界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欧洲列强凭借船坚炮利,迅速向外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知识清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0c900c0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3.png)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知识清单一、凡尔赛体系1、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 年 1 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这次和会的目的是为了处置战败国德国,重新瓜分世界。
参加和会的有 27个国家,但实际操纵会议的是英、法、美三国。
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1919 年 6 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和约的主要内容包括:(1)领土方面: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并将部分领土划给波兰等国。
(2)军事方面: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 万人;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不许设防。
(3)海外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4)赔款方面:德国应支付大量赔款。
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除了《凡尔赛和约》,协约国还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4、凡尔赛体系的影响(1)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矛盾。
(2)但这一体系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根本矛盾,反而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二、华盛顿体系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争夺尤为激烈。
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一地区的关系,1921 年 11 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2、《四国条约》1921 年 12 月,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四国条约》。
该条约规定,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受到威胁,缔约国应协商采取行动。
《四国条约》的签订,终止了英日同盟,消除了日本对美国的威胁。
3、《五国海军条约》1922 年 2 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
规定了五国主力舰的总吨位比例,限制了各国海军的发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7fa66941a37f111f1855bc6.png)
爆 发 原 因
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 催化原因:一些大国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爆发
时间:1938年9月
爆发 标志: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进攻,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 时间:1941年6月 标志: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最主要的 条约是哪两个?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两个条约都涉及到中国问题,请你任答其中一个条 约所涉及到中国问题的内容,并说说它给中国造成了怎 样的影响?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这 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不是,弱国无外交。
摆 缓 影响 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
脱 危
和 矛
前提
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机 盾 目的 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 特点 新政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中心措施 对工业的调整《国家工业复兴法》
结果
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 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
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简表
的体现C是( ) A、企业是挂蓝鹰标志 B、兴办公共工
程;
C、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 D、稳定农产品价格。
9 、在面对二三十年代的经C 济危机时,所选择的道路
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B、意大利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A.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
指(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4、《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 20 年的休战!这一判断后来被历史证明。得出 这一判
世界现代史简答论述
![世界现代史简答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29d24ed280eb6294dd886cc4.png)
世界现代史复习题(简答论述题)1.各帝国主义国家模式?答:英国——殖民帝国主义:曾经辉煌的“日不落帝国”发展日趋缓慢,生产比重占世界比重下降,但在个别部门比如造船业等依旧占据前列,其发展缓慢的原因有机器陈旧,更新慢,农业亦不发达,而且殖民地的兴衰对其影响甚大。
法国——高利贷帝国:小手工工厂,小生产大范围存在,机器陈旧,更新慢,资本大部分转到海外殖民地,而且由于政府动荡,政局不稳定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垄断组织最早在化学石油等部门出现。
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普法战争的胜利推动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享受最新成果,发展迅速,开创了以容克地主阶级与主导地位的普鲁士道路。
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内战的胜利扫除了障碍,提供了新的自由劳动力,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西部的土地开发提供了大量的田地和资源。
再加上欧洲移民到来带来的劳动力和技术,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政治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农奴制的成功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购买力,以及资金和广阔的殖民地,发展速度十分快,在石油开采、铁路等工业十分发达,但其他部门基础薄弱,相对落后,生产资本集中程度较高,辛迪加这种低级的垄断组织开始出现,金融资本发达,如俄国的华荣道胜银行。
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通过明治维新和甲午战争以及日俄战争最终搭上了帝国主义的末班车,工业化的道路在国家组织的保护下实现,几乎没有经过自由阶段就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故此具有浓厚的封建和军事性。
2.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答:背景:①,19C美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垄断资本为给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寻找出路,积极向外扩张,中国便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主要目标之一。
②,美国从美西战争摆脱出来,向外扩张时,发现列强在中国已经划分了势力范围,美国姗姗来迟。
③,当时在中国参加角逐的列强军事势力远比美国强大,美国使用武力并非上策,所以美国决定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以竞争方式来实现在华的扩张利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词解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246cf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6.png)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词解释一、什么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简称凡华体系,是指凡尔赛宪法和华盛顿宪法结合体系,是历史上美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该体系诞生于1787年的凡尔赛宪法和1789年的华盛顿宪法,经过了长期的演进和完善,成为了美国政治的基础。
二、凡尔赛宪法1. 凡尔赛宪法的起源凡尔赛宪法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它于1787年在费城凡尔赛市通过,并在1788年开始生效。
凡尔赛宪法代表了一种国家政体设计的新模式,它取消了原有的各州主权,建立了联邦制度。
2. 凡尔赛宪法的核心原则•联邦主义:凡尔赛宪法通过将国家权力划分为中央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的共享和独立部分,实现了联邦主义的原则。
中央政府和各州政府在权力分配方面各自独立,但又相互监督和制约。
•三权分立:凡尔赛宪法明确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政府权力的分立与平衡。
立法权由国会行使,行政权由总统行使,司法权由最高法院行使。
这种分立的体系保证了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个人权利保护:凡尔赛宪法对个人的权利进行了规定和保护。
其中包括宗教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基本权利。
这些个人权利通过宪法的规定被明确保护,限制了政府的权力,保障了公民的自由。
三、华盛顿宪法1. 华盛顿宪法的制定华盛顿宪法是美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于1789年生效。
它是对凡尔赛宪法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为美国的政治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华盛顿宪法的主要内容•行政部门的建立:华盛顿宪法设立了行政部门,确立了总统作为行政首脑的地位,规定了总统的权力和职责。
这为美国政府的运行提供了明确的条款和制度安排。
•权力的扩大:华盛顿宪法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范围,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对外交、国防、国内贸易等事务的管理权。
这一举措实现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权利的保护:华盛顿宪法对公民的权利进行了保护,并限制了政府的滥用权力。
其中包括言论自由、记者自由、公民隐私等重要权利的保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课堂PPT)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3b725a26fff705cc170aa1.png)
教材的关联。
答:①坚持”论从史出”。②力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
11
12、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 格局,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其所签订的 一系列条约,形成了臭名昭著的“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试图确立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凡尔赛体系”
凡 尔
确立欧洲、西亚、非洲新秩序 赛
—
《九国公约》 《五国条约》 《四国条约》
华 盛 顿 “华盛顿体系” 体 系
确立了东亚、太平洋地区 新秩序
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冲击
时间 1929—1933年 经济大 范围 在美国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危机 特点 时间比较长、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
④经济危机引发了美国、苏联的政治危机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0
解题指导
材料解析题三个环节:读、找、答
读:结合问题仔细阅读全部材料,不仅要读正文(或表格数据、图片
主体),还要读提示语、注释、材料来源、图片的背景等,不要放 过材料中的任何细节。
知识梳理建立19191922年冲击30年代瓦解30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稳定繁荣19241929年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经济危机法西斯政权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巴黎和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确立欧洲西亚非洲新秩序确立了东亚太平洋地区新秩序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对奥匈保土的和约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实质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最主要的 条约是哪两个?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两个条约都涉及到中国问题,请你任答其中一个条 约所涉及到中国问题的内容,并说说它给中国造成了怎 样的影响?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这 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不是,弱国无外交。
历史选修3单元复习:凡-华体系下的世界lzq
![历史选修3单元复习:凡-华体系下的世界lzq](https://img.taocdn.com/s3/m/8168da320912a2161479291d.png)
凡尔赛体系
(一)巴黎和会 1.和会情况: (1)目的: 惩处战败国,组建国际新秩序。 (都要求惩处战国德国) (2)时间: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巴黎凡尔赛宫。 (3)参会国: ①参加国: 27战胜国,德、奥等战败国。 ②主宰国: 十人委员会。三巨头? 2.与会国目的: (凡尔赛宫的争斗)
(3)殖民地问题: 全部由协约国以委任统治方式被瓜分 (4)军事问题: 限制德国军备
(5)赔款问题: 未达成最后协议
(1)疆土问题:重划德国疆界
A、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B、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 C、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D、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 E、将波兹南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划出“波兰走廊”,但泽港 口由波兰管理:
影响: ①对日本: 打破日本独霸中国局面,遏制了日本亚太地区扩张。 ②对美国: 再次确认其“门户开放”政策,便利侵华和控制亚 太地区,外交重要胜利。 ③对中国: 回复到列强共同支配局面。
华盛顿会议最大赢家?谁的利益受到损害?
美国是最大的赢家: 1、拆散英日同盟; 2、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 3、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4、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利益受损: 日本: 英日同盟被拆散;
一战后列强之间关系:为争夺世界霸权和利益相互争 夺,相互勾结。
日本
巴黎和会
争夺亚太地区霸权
美国 争夺世界霸权 英国
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德国
日本
法国
华盛顿会议
重难点问题分析:
由于美国的“十四点原则”似乎成为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所 以要对其进行重点评述(先阅读“资料回放”──“十四点原则” 的要点),然后一起分析评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22页PPT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2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a8bfcb4a7302768f993920.png)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 瓦解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5ca8c2152d380eb62946dd1.png)
慕 尼 黑 阴 谋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 签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944年,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 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2月,美(罗斯福)、英(丘吉 尔)、苏(斯大林)召开雅尔塔会议。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琦 投掷原子弹。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教学目标:
• 1、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 识 • 2、了解各课之间的联系, 形成知识体系
第一次世 界大战
战后 “繁荣” 一时
经 济 危 机
德 国 法 西 斯 势 力 扩 张 英 法 绥 靖 政 策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 3、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讲中说到: “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 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 于一旦。”针对这种景象美国 • A、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 B、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实行新经济政策 • C、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 D、进行了南北战争
•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盟军为开辟 欧洲第二战场发动了 • A.诺曼底登陆战役 • B.阿拉曼战役 • C.斯大林格勒战役 • D.柏林战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共22页文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共2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f1c7705c1c708a1294a4449.png)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Hale Waihona Puke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标志着法西斯运动从依靠统治阶级转向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开始。
三代会上,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
II
标志着工党走上了执政党的地位,首届政府执政不足一年就因资产阶级不满而下台。
III
法国防德国。
同时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也缔结了三项双边同盟条约,称“小协约国”。
防匈牙利、保加利亚破坏凡尔赛体系。
法国于1926、27年与罗、南分别缔结友好条约。
IV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的平等地位,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保持了稳定,保证了“道威斯计划”的实行,为2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会议批准德国加入国联。
V
使《洛迦诺》破产支持德国摆脱“凡尔赛”束缚
VI
苏联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重返国际舞台
VII
危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
同时,农业危机、信贷危机、工业危机同时并发,是这次危机的又一大特点。
危机还引发德意日法西斯上台。
VIII
标志着魏玛共和国的结束,法西斯专政开始
IX
纳粹党全称“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X
由左翼三大党:社会党、激进党、共产党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