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华体系概要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凡华体系

高考历史-凡华体系

在巴黎和会上要求
提出“十四点原则”,攫取世界领导权

法 意 日
维持殖民优势,削弱德海军,获取赔款 保持欧洲“大陆势均”
获取割地赔款,彻底削弱德国
扩大领土 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
认识: 帝国主义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
知识梳理: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 顾维钧 :著名外交家,才气纵横,31岁任中国出席 巴黎和会代表团全权代表,并向和会提出取消二十一 条,要求收回山东权益。 “即令日本有驱逐山东德国势力之功,中国亦断不能 以天赋之权利为报酬,而播将来战争之种子。” “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 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知识梳理: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 日本代表牧野——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 他认为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是“公平合理”的。
大战时日本将德国势力赶出了中国
1915年《二十一条》大致内容: 中国承认日本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承认日本在东北和 内蒙古享有特权;中国的沿海法签定秘约
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建了战后整个世界的国 际关系新格局。它们被统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帝国主义战胜国剥夺战 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的基础上,只能暂时地缓和 帝国主义的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 盾,不能长期维持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图示
主干知识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 1.凡尔赛体系的 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 构建 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 2.华盛顿的体系 剖析该体系的不稳定 构建 性。 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 3.国际联盟 立
知识梳理: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年1—6月 27国
三巨头操纵:英国劳合.乔治 法国克里.孟梭 美国威尔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析
时 间:1921~1922年 操纵国:美、英、日
①《四国条约》
内容 ②《五国条约》
③《九国公约》
影响
①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 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 的统治秩序。 ②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思维拓展
阅读《九国公约》的引文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 政之完整; …… (三) …… 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 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 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 安全之举动。
仔细解答:
①该条约名义上标榜什么?其真正目的何在?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在中国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
②条约中“友邦人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除中国外的各缔约国
③该条约对哪个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为什么?
美国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④ 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1924—1929 年)
确立了帝国主义 在欧洲、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
确立了帝国主义 在东亚、太平洋 地区统治的新秩 序


1929—1933 时间: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

年资本主义 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体 系
世界经济危 影响:引起政治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
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巴治黎德和国会承认实并尊质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帝款国有德主协义约国的设立分“赔赃款委会员会议”,。决定
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
等国瓜分

一战——凡华体系

一战——凡华体系

(2) 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 ) 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五国条约》 《五国条约》 建议背景、争论、内容、性质、 建议背景、争论、内容、性质、影响五个方面来分析 影响 (1)是一个世界现代上大国之间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 )是一个世界现代上大国之间第一个裁军协定, 和了大国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 (2)使美国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日本扩充海军的 )使美国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计划受到限制。对美又是一次外交的胜利。 计划受到限制。对美又是一次外交的胜利。 (3)并不能真正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在妥协的背 )并不能真正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孕肓新的冲突。 后,孕肓新的冲突。 没有限制其他舰种,日本对这个协定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 没有限制其他舰种,日本对这个协定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 一直在海军扩军方面我行我素。美英在海军基地上的让步, 一直在海军扩军方面我行我素。美英在海军基地上的让步,使日 本在战术上取得优势, 本在战术上取得优势,后来的太平洋战争一度日本 取得优势证明 了这一点。 了这一点。
2、召开: 、召开:
苏俄、 苏俄、战败国没参加
3、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 法德矛盾、英美矛盾、 、 法德矛盾、英美矛盾、
英法矛盾、 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美: 英:
提出“十四点原则” 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提出“十四点原则”,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剥夺德国的殖民地, 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剥夺德国的殖民地,在欧 洲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强大。 洲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强大。
年如《 (7)活动:1924年如《日内瓦议定书》 )活动: 年如 日内瓦议定书》 在恢复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促进国际合作、 在恢复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促进国际合作、联 系做了大量的工作

试述凡华体系的形成和内容以及意义

试述凡华体系的形成和内容以及意义

试述凡华体系的形成和内容
一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列强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凡华体系对一战后进行了调整。

凡尔赛体系:战胜国代表云集法国巴黎召开关于结束战争和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和平会议。

会议上讨论了对德和约问题、山东等问题。

随后列强签订《凡尔赛合约》,建立了国际联盟和签订了对德协议,由这些条约构成的新的体系称为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孕育了帝国主义之间冲突的新起点,存在德国对合约不满等问题。

《凡尔赛和约》深深印有美国痕迹,但美国最终退出导致了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固。

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在亚太以及远东地区矛盾加剧,美国虽然退出了凡尔赛体系,但却没有放弃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为了建立亚太地区秩序,英美等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并通过了《四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最后建立起来的华盛顿体系加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实力,该体系是对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也代表了一战中战胜国的利益,是战胜国瓜分世界的继续,也是根据列强在远东地区的实力对其秩序的重新规划。

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一战后国际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安排,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建立起来。

华盛顿体系建立后,但英美日矛盾不可调和,为太平洋战争埋下伏笔。

(意义)
凡华体系构成了国际关系历史上一个特殊转化的时期,该体系的目标是防止世界大战再起,但它根本没有起到这个作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动摇了该体系的根基,学者把这段时期冠以“二十年危机”。

凡华体系

凡华体系
材料一 1. 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 2. 为适用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 均等原则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均不得谋取或赞助 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超出他国的特别权利。
材料二
—— 《九国公约》
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 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的局面。 ——— 《毛泽东选集》
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 法战争前的疆界。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 投票决定其归属。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 波兰的领土归还;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 伐克。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 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注:英法)分配。
大国实力的变化 英国: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 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就达44亿美元,但仍是世界上 最庞大的殖民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仍具有 争夺世界霸权的资格。 法国:战争主战场,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战争间的 物资损失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 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但它仍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 是世界头号陆军强国。 意大利:二流国家,在一战中欠债40多亿美元。 美国:四年中工业产值净增380亿美元(翻两翻), 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最大债权国,黄金储备 占世界的40%以上。 日本:一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黄金储备增 加了4.5倍。成为欧洲国家的债权国及东亚霸主。
日 本
英国首相劳 合•乔治:保 留德国,牵 制法国,制 约苏俄,保持 和加强海上 霸主地位
法国总理克 里孟梭:雪 耻,收复失 地,削弱和 肢解德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 维护德国,抗衡 英法,对付苏俄, 建立国联,逐步 统治世界

凡华体系

凡华体系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的主要原则: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 土和行政的完整;
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 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如何评价华盛顿体系

确定亚太地区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
加剧了矛盾:
英国的世界霸权受到美国的挑战 日本的利益受损

一战后国际政治新格局
巴黎和会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归还波兰的地区 麦莫尔地区
“屈辱的和约象一把利剑刺 伤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也埋 下了下一次战争的伏笔” 德国反对巴黎和会的漫画
并入波兰
1914年8月以前的 奥地利 并入罗马尼亚
并 入 意 大 利


美国不能为盟国的秘密条约而作战,为 他们瓜分世界的目的而作战,美国强大的 经济力量必须使盟国屈服于他的压力之下, 从而接受美国的方案。 ——威尔逊(1917年)
《凡尔赛和约》





巴 赛
和 约











和约约ຫໍສະໝຸດ 约约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福熙 两种社会制度矛盾
调整了欧洲及中东的政治格局 隐含着很多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国际联盟(LN)


时间:1920年1月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 主导国:英、法 主要机构:国联大会、理事会、秘书处
常任理事国:英法(美)日意(德苏)
理事会 非常任理事国:一年改选一次
如何评价国际联盟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和平政治组织

凡华体系的建立

凡华体系的建立

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召开: 1921—1922年 华盛顿 目的: 国家: 条约 主要内容 影响
《四国条约》 主要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中国问题——华盛顿会议的核心
阅读教材18页第二段及小字,归纳:围 绕中国问题,会议期间作了哪些决定? 会外: 解决了山东问题
第二章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思考回答:一战给帝国主义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教材 14页导言,思 考:一战后到 三 二战前,资本 阶 主义世界的发 段 展经历了几个 不同的阶段? 各阶段发展有 何特点?
战后初期 :调整与重建
20世纪20 :短暂的相对 年代 稳定发展 20世纪30 :危机与动荡 年代
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2、对华盛顿体系的认识 (1)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 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2)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日本受到抑制, 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 (3)完成战后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形 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帝国主义国际 关系新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
1、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
从列强的 意图可以看 出哪些问题?
狐 狸 老 虎 百 灵 鸟
分赃 矛盾
右一:美国总统威尔逊 左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左三: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一、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年初 (2)中心问题: 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 目的:
内容:
1919年6月28日签订
从条约的内容可以看出:《凡尔赛和 约》是建立在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强国宰 割弱国的基础之上,具有不平等性。正因 为如此,这一条约引起了德国人的普遍不 满,认为这是“强加的和平”。

凡华体系

凡华体系
影 响
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维护了战后的 相对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发展
激起了新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
《福煦车厢》——— 它曾作为一战中协约国法国元帅福煦的活动指部,也是一 战末期法德签订停战协定,德国正式投降的地方。 二战中,希特勒又用它作为德法签订停战协定,法国投降 的地方。后来,希特勒战败自杀前,下令烧了这两列车。
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华盛顿体系
《九国公约》引文: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 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 力巩固之政府; (三) 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 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第三条 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之原则,更为有效起 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 谋取: ……
二、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 统治新秩序
比较两个会议
不同点 • 巴黎和会是战胜国惩治 战败国的会议;
• 华盛顿会议是战胜国之 间相互协调的会议; • 两会确立秩序的地域不 同 • • • 相同点 目的:都是战后调整列 强关系和重新瓜分世界 的会议; 性质:都是帝国主义大 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 会议; 都是大国操纵,都有英 美; 都是暂时协调矛盾,又 埋下隐患; 都损害中国主权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 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 总数。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凡华体系

凡华体系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老谋深算,
能言善辩。被称为“狡猾的狐狸”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78岁高龄, 政治手段狠毒,发言咄咄逼人, 外号“老虎总理” 美国总统威尔逊。博学多才, 工于辞令,手拿十四点原则, 人称“百灵鸟”
时间: 1919年1月18日 地点:巴黎凡尔赛宫 参与国:一战战胜国(27个) 操纵国:英、法、美
3.巴黎和会上
处理德国问题的争夺
★阅读P27材料:在处置德国问题上法、英各有何方案?对此英法 又存在哪些一致性,它们之间的分歧又是什么?美国对处置德国提 出怎样的方案?原因是什么?三国对德问题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法国:严厉制裁、肢解德国。 原因:对德长期的心理恐惧;经济上打击德国,增强自身实力;称霸欧洲。
反映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美日争夺远东、英美争夺世界
时间: 1919年1月18日 地点:巴黎凡尔赛宫 参与国:一战战胜国(27个) 操纵国:英、法、美 美: 巴黎 确立 : 凡 主要与会国的企图 英: 和会 尔 法: 赛 日:
体 构成 系
评价
如何处理德国 讨论的主要问题 中国山东问题
签订的条约 性质
评价 世界和平和加强国际协调合作起一定作用②盟约体现宗旨具有进步性,它 组织形式开创国际合作新形式,为二战后联合国的处理积累了经验。③在 战后恢复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发挥一定作用。
巴黎 确立 : 凡 和会 尔
赛 体 构成 系
美: 英: 主要与会国的企图 日本代表牧野——对涉及东亚 法: 日: 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
欧洲事务漠不关心。 (“沉默的小伙伴”) 评价
考点点拨 2、 巴黎和会五大国的意图、矛盾及结果 (1)共同意图:追求霸权基础上的和平,力图根据自己利益 重建战后新国际秩序,削弱德国 (2)五大国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 国家 意图

凡华体系

凡华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从“欧洲中心”到“全球政治时代欧洲的全球地位是从16世纪以来逐渐确立起来的,到19世纪达到颠峰,一战后急剧衰落。

“美国1917年参战是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了欧洲政治时代向全球政治时代转变之中的决定性阶段。

”(巴勒克拉夫)美国在对战争的结果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及通过参战介入欧洲和世界政治事务,就突出地说明了欧洲人已经没有能力在一个变化了的世界中解决它们自己的问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巴黎和会(1919年初) 1、巴黎和会的召开2、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3、《凡尔赛和约》的签定4、凡尔赛体系的形成二、国际联盟的成立(1920年初)三、华盛顿会议(1921-1922)巴黎和会时间1919年1月18日地点巴黎凡尔赛宫参会国27国(包括中国)三巨头法克里孟梭英劳合〃乔治美威尔逊2、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综合:⑴美国的目的: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⑵英国的目的:要求削弱德国的海军,剥夺他的殖民地以保持自己的海上霸权和继续扩大殖民地。

为制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而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⑶法国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除收回失地外还要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

⑷意大利的目的:扩大领土⑸日本的目的:要求把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巩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签订1919年6月在凡尔赛宫签订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内容疆界问题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协约国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莱茵河西岸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不得设防奥地利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不得合并波兰承认波兰独立,归还波兰的领土赔款问题支付大量赔款通过疆界问题可以看出和约对德国西部与东部的规定明显不同(西部限制严格),这是为什么?意味着什么?西部距英法近,严格限制是为确保英法安全;和约对保证东部国家的安全未做任何规定,这意味着将来德国可以向东侵略扩张。

凡-华体系

凡-华体系



废 止 英 日 同 盟
签 订 四 国 条 约
华 盛 顿 会 议
<< >>
<< >>
<<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
实质
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1.德俄奥土四大帝国被 摧垮 2.德国面积缩小,且东西 互不连接 3.欧洲出现7个新兴国家
暂时 调整 了一 战后 帝国 主义 之间 的关 系,却 为下 一轮 冲突
1.1921年美国召集,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2.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 约>>和<<九国公约>>等 3.形成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 的 “华盛顿体系”
华盛 顿 会议

影 响
改变了欧洲及 亚太地区的政 治格局 激起了帝国主 义之间的新矛 盾,埋下了新世 界大战的祸根
1.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 2.战胜国内部因分赃不 均,矛盾重重 3.美日冲突,埋下太平洋
战争祸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
1.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
巴黎 和会
2.会议签订了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一系列和约, 总称巴黎和约 3.形成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过程
制作
巴黎和会
1919年,一战战胜的协 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 开 和会签订了以凡尔赛和 约为主的一系列和约, 总称巴黎和约 巴黎和约构成了一战后 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国际 新秩序,史称“凡尔赛 体系”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 分赃会议(实质)

国际格局演变: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

国际格局演变: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

三.雅尔塔体系的特点
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 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2.欧洲一分为二 欧洲一分为二, 2.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分别被苏联和美国控 制。 3.德国一分为二 德国一分为二, 3.德国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和资本 主义的联邦德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主义的联邦德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相同点: 相同点:
界 战 ① ② 过 系 会议 势 围 界 图,从 ③ 国 现, 内 国实 对 变 , ④ 随 国 长 系 建 则, 划 国际 系 现 战 各 国强国
多极化格局
国际关系中的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国际关系中的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要表现为: 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政治舞台, 要表现为:①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改变了 少数大国控制联合国的状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纪70年代以来, 少数大国控制联合国的状况。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 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动摇了美国霸主的地位。 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动摇了美国霸主的地位。资本主 义阵营内部形成美国、日本、西欧之间三足鼎立的局面。 义阵营内部形成美国、日本、
1946 3 , 国 共 说, 称铁 。 丘 国 说。这 认为 顿发 开 苏、 战
3.“杜鲁门主义” 3.“杜鲁门主义”出台 杜鲁门主义
括: 1947 3 12 , 国 “ 鲁门 义” ,内 括: 共产 义,干 别国内 ,加紧控 共产 国家 纲领
4.两大军事组织成立
公约组织 ① 1949 4 4 , 公约组织 ,简称 约组 发达国家 织 约, 国与 欧、 发达国家为实现 卫 团组织。 协 建 个国际军 团组织。 约拥 规 队, 军 。这 资 义阵 营 军 实现战 标。 ② 1955 5 14 ,华 条约组织 ,简称华约组织 华约, 公约组织 华约, 东欧 会 义阵营为对 公约组织 军 。

凡华体系知识点总结

凡华体系知识点总结

凡华体系知识点总结凡华体系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文化观念、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核心观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凡华体系,并从中汲取理念和经验,为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

1. 教育理念凡华体系的教育理念突出“全面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一理念旨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审美情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培养。

在凡华体系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对个体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全面培养,致力于将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道德的人才。

2. 文化观念凡华体系秉持“民族精神,文化自信”为核心,主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凡华体系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同时,凡华体系也呼吁人们要有自信,自信自己的文化传统,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信自己的历史和现实,自信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3. 人才培养凡华体系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为人才培养的综合要求。

强调要培养具有道德、智力、身体、审美和劳动方面的全面素质的人才。

凡华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社会发展凡华体系的社会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强调文化的建设与传承,提倡对社会负责与承担社会责任。

凡华体系认为,教育不仅是培养个体的能力,更是要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凡华体系中,社会发展需要有负责任的人才从根本上推动,也需要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不断涌现。

5. 教育改革凡华体系主张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培养创新人才,要突出全面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推动教育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凡华体系认为,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理念上的变革,是对教育目标与价值观念的重新审视与调整。

第五分册凡华体系

第五分册凡华体系

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 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其 利益没有被保障,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被列强转 利益没有被保障, 让给日本,结果引发“五四运动” 让给日本,结果引发“五四运动”,中国拒绝 在和约上签字。 在和约上签字。 华盛顿会议上, 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了山东的大部分 利益,但是山东半岛依然处于日本的势力范围。 利益,但是山东半岛依然处于日本的势力范围。
激烈的争论
在赔款问题上,英国首相劳合· 在赔款问题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吵得不可 开交。 开交。 你们法国拿50% 我们英国得30% 怎么样? 50%, 30%, “你们法国拿50%,我们英国得30%,怎么样?” 不行,绝对不行!这次大战,法国损失最大,我们应该得58% 58%。 “不行,绝对不行!这次大战,法国损失最大,我们应该得58%。” 太过份了,我们不同意。 “太过份了,我们不同意。” 那我们也不同意。 已经78岁的克列孟梭,虽已满头白发, 78岁的克列孟梭 “那我们也不同意。”已经78岁的克列孟梭,虽已满头白发,但仍像 只野兽般凶猛,真不愧他的“老虎总理”的外号。 只野兽般凶猛,真不愧他的“老虎总理”的外号。 美国总统威尔逊只好在英法之间周旋,忙着打圆场: 美国总统威尔逊只好在英法之间周旋,忙着打圆场:“我们美国一 分钱都不要。你们两国都牺牲些,让别的国家也得点好处,法国得56% 56%, 分钱都不要。你们两国都牺牲些,让别的国家也得点好处,法国得56%, 英国得28% 这样可以吗? 28%, 英国得28%,这样可以吗?” 克列孟梭厉声喊着: 可以。但法德边界得以莱茵河为界: 克列孟梭厉声喊着:“可以。但法德边界得以莱茵河为界:除阿尔 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外,德国的萨尔区也归我们! 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外,德国的萨尔区也归我们!”如果法国得到萨尔 就意味着他控制了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区, 区,就意味着他控制了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区,将来可以在欧洲大陆 称王称霸。对这点,英国和美国当然不同意。 称王称霸。对这点,英国和美国当然不同意。

凡-华体系

凡-华体系

条约中哪一 哪一条最能体 哪一条将再次 条会让德国 现一战的掠夺 让德国人民承 性质? 人觉得自身 受灾难? 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 难保? 领土 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 和约实质是在牺牲 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弱小民族利益的基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 殖民地 础上宰割德国的掠 行“委任统治”; 夺性条约 军事 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赔款 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保留 德国,牵制法 国,制约苏俄, 保持和加强海 上霸主地位
法国总理克里孟 梭:雪耻,收复 失地,削弱德国, 控制欧洲
美国总统威尔逊: 维护德国,抗衡 英法,对付苏俄, 建立国联,逐步 统治世界
巴 他黎 们和 的会 如三 意巨 算头 盘和
领土 殖民地
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 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 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 国。
1.假设猜想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假如你是中国人,你对巴黎和会作出的决定满意吗?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假如你是美国人,你认为美国收获最大吗? •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假如你是德国人,你是如何看待《凡尔赛和约》? 2.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同意。《凡尔赛和约》它是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暂时调整 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使他们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但 战争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它不 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还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凡 尔 赛 体 系
确立 了帝 国主 义在 欧洲、 西亚、 非洲 的统 治新 秩序
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
1922年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 毛泽东说: “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 与行政之完整;…… 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凡华体系

凡华体系
“一战”中大发横财,经济实力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一位; 但军事实力和政治实力不及英、法。
国际联盟所在地——日内瓦万国宫
国际联盟在开会
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结果怎样?
在欧洲,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计划落空,在亚洲,美 国企图打破日本独占的计划落空。总之,《凡尔赛和约》 对美国不利,其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了,所以美国拒 绝了它。 请思考: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了什么要求?结果?影响? 要求收回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 利转让给日本;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和会上反而成 为被宰割的对象,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代表拒绝在 和约签字。
◇会议结束和签字的时间——6月28日
1914年,奥匈帝国正是在这一天得到德国支持后挑起了第一次 世界大战。
二 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的建立
成立:美国“十四点原则”(Fourteen Points)提出建立国
际联盟的建议 时间: 1920年1月 总部: 日内瓦 国际联盟是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性的机构。美国总统威
1、华盛顿会议的背景
①美国经济实力膨胀; ②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 的扩张威胁英美利益; ③美英日激烈军备竞赛; ④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2、华盛顿会议的目的:缓和矛盾,重新分割远东太
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3、与会国 4、主要条约及内容
①《四国条约》 ②《五国海军条约》 ③《九国公约》
巴黎和会关于中国 山东问题的讨论
巴黎和会
时间
1919年1月18日 巴黎凡尔赛宫 (包括中国) 法 克里孟梭 英 劳合.乔治 美 威尔逊
地点
参会国
三巨头
Wilson
Clemenceau
Lloyd-George

第七章 凡华体系的建立

第七章 凡华体系的建立

2、贡献
A.民族自决原则的提出和实施。
B.公开外交的提出。 C.对德国战争罪行的认定。 D.国际联盟的建立。
第一节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一、战胜国对战后世界“新秩序”的设想 二、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三、凡尔赛体系的贡献和面临的问题 1、性质 2、贡献 3、面临的问题(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的问 题)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会议召开的背景
(1)、美国巴黎和会失败,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 (2)、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3)、美英日海军军备竞赛; (4)、美日争夺远东霸权,美日矛盾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矛盾; (5)、平息中国反帝浪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
第一节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一、战胜国对战后世界“新秩序”的设想
1、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 2、英国的战略目标 3、法国的战略目标 4、意大利的要求 5、日本的战略计划 6、各国的共识
6、各国的共识
(1)最大限度掠夺战败国,满足战争目的。 (2)反共反苏是共同目标,所以对德国适当手下留情,以建立 反共反苏前沿阵地。 (3)处理战败国领土时顺应民族自决原则的历史潮流,重新建 立民族国家。 (4)保护战胜国既得利益,维护国际新秩序,建立一个超国家 的国际组织。
1、巴黎和会
(1)、会议组织 (2)、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
2、《凡尔赛和约》
(1)、《国际联盟盟约》 (2)、《对德和约》 (3)、对《凡尔赛和约》的评价
第一节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一、战胜国对战后世界“新秩序”的设想 二、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 2、《凡尔赛和约》 3、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2、会议召开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下的世界
处理战后遗留问题
巴黎和会召开(1919.1.18~6.28) 《凡尔赛和约》 其他和约 国联盟约
凡尔赛体系建立
欧洲、中东、非洲国际关系新秩序
列强角逐亚太
华盛顿会议1921.11~1922.2
《 四 国 条 约 》
《 五 国 海 军 条 约 》
华盛顿体系建立
《 洛 迦 诺 公 约 》
对欧洲国际 关系的影响
改善了法德关系,欧洲国际关系进 入相对稳定时期。 德国国际政治地位提高了 英国达到了扶德抑法的目的 法国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大削弱
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 的一次调整,但为德国军国主义的 复活,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条件)
六、《非战公约》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内容
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 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 冲突
作用
积极作用: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 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在二战后成为审判战犯的法律依据。
局限性:约束力因英、法、美等国的保留 而受到削弱。笼统的使用“战争”一词,没 有区分战争性质。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 未使用当时国际文件中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 武力”。
五、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与不稳定性
表现:
《四国条约》——各自承认,拆散英日; 《五国条约》——英美同权,限制日本; 《九国公约》——破日独占,列强共华。 实质: 是以美国居主导地位、抑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 础上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 关系新秩序。 不稳定性: 虽然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矛盾,但它限制日本 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势力扩张,成 为日后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历史原因。
国际关系的四个第一:
第一个世界性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凡尔赛体系 战后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 盟 现代史上第一个大国裁军协议——《五国海军条约》 第一个提出放弃战争政策的国际条约——《非战公约》
Hale Waihona Puke 一、请结合《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及教材P27 《学思之窗》思考:怎么认识《凡尔赛和约》? 实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宰割德国的掠 夺性条约。
积 极: (1)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调整了 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 (2)英法获利最大,美国受到抑制; (3)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 消极:
(1)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 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2)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二、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与不稳定性
1、实质: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 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不稳定性: 存在四大矛盾并继续发展,造成不稳定性 1、 战胜国与战败国 2、战胜国与战胜国 3、协约国与苏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4、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
四、国际联盟的宗旨、原则、实质、历史地位。
宗旨:①促进国际合作; ②保证和平与安全;③承担不 从事战争之义务。 原则:①维护和平; ②集体安全; ③委任统治;④全体一致等 实质:国联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持霸权 的工具。 地位:①它是战后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 ②成立初期,在恢复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促进 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长期受英法控制,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没 能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 九 国 公 约 》
亚太国际关系新秩序
凡—华体系的调整
国际联盟 的活动— —《日内 瓦议定书》 苏联的和 平外交— —《拉巴 洛条约》 对德和 解—— 《洛迦 诺公约》 和平原 则—— 《非战 公约》
维护和平的尝试
失败
30年代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
重要国际条约:
1919年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对奥的《圣日耳曼 条约》、对保的《纳伊条约》、《国联盟约》; 1920年对匈的《特里亚农条约》、对土地《色佛尔 条约》(1923年后另订《洛桑条约》); 1921年的美英法日的《四国条约》; 1922年的美英日法意的《五国海军条约》、《九国 公约》、苏德《拉巴洛条约》; 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1928年的《非战公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