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体系与凡华体系之异同
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fa45b641ed9ad51f01df290.png)
1,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积极-倡和平民主,有利防战和社壮民解;消极-霸权.消极为主-分赃,不公;积极为辅-暂稳,国联,民族自决.评价60瓦解,80崩溃.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张崩溃美苏,资营,社营,第三世界.东西,帝苏,败胜,胜胜.矛盾美苏两分天下体系帝国主义分赃体系实质惩凶;联合国;划分范围.惩败,国联,调整势力范围内容美苏英法美日操纵国雅尔塔等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会议建立二战改变力量对比一战改变力量对比背景雅尔塔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项目雅尔塔体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A.都体现了大国意志B.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C.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D.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2.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最突出特点是A.美苏抗衡,争夺世界霸权B.意识形态分歧,两大阵营对立C.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势均力敌D.美是世界霸主,苏联与之抗衡3.(02苏粤30)20世纪,大国之间靠牺牲他国利益达成的决议是①《布列斯特和约》②《九国公约》③《凡尔赛条约》④《雅尔塔协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 ①②④返回4.(04北京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 提出杜鲁门主义C. 实施马歇尔计划D. 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5.(04广东历史23)杜鲁门提出"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这一主张付诸实行后A.所有对日作战国家的军队共同占领了日本B.战争结束后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了日本C.美苏两国联合控制了日本D.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了日本6.(04江苏)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B.总部都设在美国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返回7.(05北京21)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C.惩治了法西斯战犯D.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8,(2006年江苏卷)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以欧洲为中心国际格局返回掌握和小结:雅尔塔体系:三点内容.(联合国,战败国,划范围.)两极格局形成:政治,经济,军事.(45-55)两极格局评价:积极消极都很突出.改革/非军/美扶/政策/科教/素质.快速发展-以德为例阶级矛盾:麦卡锡主义社会危机:种族歧视\毒品\贫困\暴力……极右势力: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尤其日本-历史/教科书/参拜矛盾问题改革/非军/美扶/外向/教育-跃居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事和谋常经济起飞谋求政治日本内推外压/目标发展/过程四步/影响.走向一体-欧共体西欧降税/减少干预/信息技术增长繁荣(80-90)危机/欧日/石油/争霸泥潭-动摇,滞胀出现衰退(70年代)市场/科技/调控/资输快速发展(45-70)美国科技革命/宏观调控/社会稳定/剥削不平衡/美欧日竞争/快速发展趋于多元总体成因发展特征国家美国:持续崛起,短暂衰退;资世界:两次高速发展;德国:三次崛起,两次统一;20世纪:多极-两极-多极化.日本:三次崛起,两次衰落;西欧:动摇,衰落,联合.1. (04上海春季7)欧洲联合的进程从1951年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开始,不断向前发展.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的动力是①同美国争夺非洲殖民地②稳定和发展西欧③抗衡苏联④摆脱美国的控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瓦解.导致该体系瓦解的直接原因是A.日本经济腾飞B.欧共体的成立C.美国黄金储备的减少D.美国经济进入"滞胀"返回3.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其创始国不包括A.法国B.英国C.荷兰D.比利时4.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最有力因素是A.美国资本的援助B.各国致力经济改革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D.第三世界的兴起5.1967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共体".这表明A.西欧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政治集团B.西欧国家开始了与美国针锋相对的斗争C.西欧国家间的联系密切,开始了一体化进程D.西欧实现了商品,人员,货币等方面自由交流返回6,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物力,财力进行建设②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美国的援助和扶植④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摒弃落后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的主要标志是A.欧共体建立B.从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崩溃C.第一次石油危机D.越南战争结束,美国撤出越南返回8.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B.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C.侵越战争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返回掌握和小结:美国发展两头好,中间差;欧洲恢复迅速,走向一体;日本经济腾飞,谋求政治;矛盾和问题,仍然很突出.返回1,19世纪晚期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两次高速发展,相似原因,不平衡和影响原因:①科技革命推动-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②生产关系调整-垄断组织出现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控;③政治改革-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社会改革调整;④社会环境稳定-巴黎公社至一战,雅体系下相对稳定.⑤对落后地区掠夺.不平衡-前次后起美德超越英法,后次欧日冲击美国.影响:(1)前次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疯狂对外扩张,资本主义殖民和世界体系确立;各国争夺世界的矛盾空前激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引起了世界大战.(2)后次发展,欧日谋求政治独立,冲击了两极格局;也推动了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2,欧共体成立的原因目标成立的过程性质发展的趋势特点是什么对世界的影响原因:(1)自身-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提供可能;(2)外部-面临美苏争霸,美国控制.目标:争取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过程:1951年六国煤钢联营;1958年组成原子能联营和经济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改组为欧盟.性质: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是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国际化的产物.发展趋势特点:成员扩大-由西欧向东欧扩展;程度加深-由经济一体走向政治一体;目前是世界合作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区域国家经济政治集团.影响:促进欧洲自身经济发展,也推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返回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历程.资本主义在保持私有制度,雇佣劳动,市场制度前提下,其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有调整过程.(1)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尚比较弱小.各国推行重商主义策略,手段包括圈地,贩奴,殖民掠夺,贸易保护等,以加速原始积累,促进经济发展;(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力量壮大,自由主义兴盛起来,特点是要求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内外扩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在内部扩大生产社会化,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4)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中,国家采取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做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首次运用.二战后,在新科技革命作用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发展,加强了宏观调控.促进了二战后经济的稳定发展.(5)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向国际垄断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是其主要载体,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的扩张.返回4,德日两国在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相似性.(1)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阶段:自上而下形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2)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后起帝国主义国家,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疯狂对外扩张.(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经济危机打击,法西斯势力登台,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成为大战策源地.(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接受改造,美国扶植,非军事化,,制定发展战略,重视科教.内容: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分析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
![分析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https://img.taocdn.com/s3/m/3ad25f1810a6f524ccbf853d.png)
分析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
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均势和相互妥协的产物(大国意志的体现)。
最终都随着主要国家力量的消长而走向瓦解。
不同点:A、体系影响的范围和主导者不同。
凡—华体系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
雅尔塔体系则是美苏在全球各地,可见雅尔塔体系的影响大于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
B、形成的过程不同。
凡—华体系是在一战结束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则是二战结束前形成的。
C、体系的性质不同。
凡—华体系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
雅尔塔体系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
治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D、从历史的进步性角度看也有不同。
雅尔塔体系相对凡—华体系,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较
之前一个体系有进步性。
国际关系、国际格局
战前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战后—二战前
欧洲列强争霸世界,同盟国战败
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凡——华体系
战前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战后—苏联解体
法西斯崛起,英法绥靖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
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复存在美苏两极格局,冷战争
霸世界雅尔塔体系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1991)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
冷战结束一超多强的格局多极化。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对比是什么?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对比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abcc45a48d7c1c709a14511.png)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对比是什么?第一,所被划分的对象不同,维系(维也纳体系)对应的对象是欧洲,凡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应一战后的全世界,雅系(雅尔塔体系)对应二战后全世界。
第二,历史环境不同,维系建立时保、拿破仑刚刚在滑铁卢被打败,欧洲还不稳定,法国的遭到大大的削弱。
确定维系的会议是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事实上是欧洲大国之间的一次分脏,会议中心内容围绕着领土争夺和殖民地问题。
俄、普暗中勾结威胁奥地利,为此奥地利与英、法结成同盟。
大体形成维系形成欧洲大国间互相牵制,势力均衡的状况。
凡系是在一战后的确立是由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定的,即《凡尔赛和约》和《九车公约》。
分别构造了欧洲和远东、太平洋的新秩序,欧洲大陆上法德互相牵制;远东殖民地主要由英美法日瓜分。
雅系是由雅尔塔会议确定的,当时二战接近尾声大局已定,美英苏三国对战败国军事占领区进行了划分,致使战后世界分为两大阵营,分别是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并形成北约和华约,直至1991年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雅尔塔体系告破。
第三,性质和影响不同。
维系是为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进行了巩固和恢复,也就宣告这个体系不能长久保持。
凡系是对一战后的殖民国家和欧洲大国的地位的保障,它在历史进程中必然被打破。
雅系是对二战后各国的约束,但又同时为美苏两个大国后来在世界上的对峙奠定了基础。
虽然它为世界建立了新的秩序,但它又因非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打破。
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得到壮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
雅尔塔体系风云变幻四五十年,七十年代,美欧日经济三足鼎力,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动摇;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c12fb20bcd126fff7050b9a.png)
(4) 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之比较(2007-03-23 22:49:05)转载
河北秦皇岛一中 刘连军
在近200年的国际格局中,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下简称凡—华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曾对世界局势产生过重大影响,分析比较其异同,将有益于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各阶段的发展变化及特点。
特点:(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
④依靠力量:均有一区域性或国际性的组织来维持这种体系所确定的秩序。
维也纳体系所依靠的是1815—1830年的“神圣同盟”,先由俄、普、奥组成,后来,英、法等大多数欧洲国家相继加入,成了维也纳体系的军事补充;1920年在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下成立却被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确保了它们的既得利益,是维护凡—华体系的工具,到二战后的1946年解散;雅尔塔体系中的联合国是在打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后的1945年10月成立的,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至今仍对维护世界和平、平衡各种力量起着重要作用。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
(1)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冷战的缘起
![冷战的缘起](https://img.taocdn.com/s3/m/dfe9966b0b1c59eef8c7b4c8.png)
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为“冷战”对峙局面奠定基础 二、美苏实力均势 ——“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实力基础 三、对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为“冷战”对峙局面奠定基础
1.基本概念 所谓雅尔塔体制,主要指1943年至1945年 战时盟国领导人在德黑兰、雅尔塔等会议 中一致确认的对战后世界秩序所作的安排。 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均势的基础之上, 是美英法三大国经过长期的相互妥协的产 物,为战后美苏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 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奠定了基础。
三、对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1.战时同盟的基础已不存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结束,美苏失去合作的基础。
2.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成为战后世 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都把最终战胜对方的社 标,尤其是美国,积极推行反苏反共政策。 3.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却成为美国称霸战略的最大障碍。
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损失了1000 万人,占它在二战期间总伤亡 人数的73 %。但是,苏联在反侵略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 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1941 年,苏军约 有540 万人,到1945 年5 月,增到近1140 万人。1943—1945 年每年平均生产 12 万门炮、19390 万发炮弹、3 万辆坦克、4 万架飞机,这些数字仅次于美国,但远远超了其他国家。战争 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 苏联的地位。苏军的反攻使它又进驻欧洲更广阔的地区,最终 从卢卑克到的里雅斯特形成了一条与美英军对峙的军事分界线, 该线还穿过亚得里亚海延伸到希腊北部边界和土耳其海峡。在 亚洲,苏军进驻中国东北和北朝鲜,并将日本部分北方领土齿 舞、色丹、国后、择捉四岛划归苏联,从而形成了从南库页岛、 千岛群岛到朝鲜“三八线”,再到旅大港的另一条与美军对峙 的军事分界线。苏联幅员辽阔,能将两条军事分界线连成一片, 其间包括10 多个社会主义国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fe38fa6cc22bcd126ff0c37.png)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作者:解保海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08年第04期两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改变了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是二战前后的两个国际战略体系。下面,笔者对这两个不同的国际格局体系作一比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后形成的,是战胜国急于处置战败国、分享胜利果实的结果。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缔结和约、战胜国分赃的所谓“和平会议”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美、英、法三国操纵了会议。经过5个月的激烈争吵,1919年6月,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终于在凡尔赛宫签字。《凡尔赛和约》与随后同德国的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合约,形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但巴黎和会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利益和关系,美、英、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和关系还没有依据实力变化进行调整。于是,由美国发起,于1921年11月召开了有美、英、日、法、意、荷、比、葡和中国等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从而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二战中,1941年8月,美英首腦罗斯福与丘吉尔就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并发表史称《大西洋宪章》的联合宣言,提出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从而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幕。1943年底,美、中、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开罗会议,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确定了战后德国由盟国分区占领和苏联有条件参加对日作战等议题。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的世界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中欧洲的地位不同。传统的世界格局是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由欧洲列强主宰国际事务。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提升了美国和日本的地位,但仍然是一个以欧洲大国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美、日的崛起和扩张实质上是欧洲格局的扩大和延伸。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近代史上以欧洲为世界格局核心的地位一去不返,欧洲国家的力量受到限制,而随着美、苏的崛起,两极力量开始成为国际结构的中心。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性质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资本主义国家唱主角,是帝国主义战胜国依据自身实力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雅尔塔体系虽然也带有大国政治的色彩,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但在该体系中包含美、苏不同的社会制度,它在处理战败国、策划战后国际和平秩序方面,贯彻了民主与和平的原则,也有助于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发展。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不同。《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任意瓜分战败国的产物,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尽管战胜国标榜其目的是为了和平,是为了不再发生战争,但事实上,法国为了报普法战争之仇,使尽浑身解数打击德国,力图使这个国家最大限度地遭到削弱。《华盛顿和约》也限制了日本人的野心,使之极为不满。这些条约是为了保证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必然会引起利益受损国的不满。在经历近20年的平静之后,这一体系被更残酷、规模更大的世界大战打破。相比之下,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小心翼翼的。英、美、苏在处置战败国时,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把太多的重担强加于它们。同时,雅尔塔体系注重战后战败国的民主建设。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解体方式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妥协的产物,充满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这种先天不足使得它一开始就极不稳定,最后被新的世界大战打破。雅尔塔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到后来形成美、苏两极格局,最后因为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而解体。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下中国的地位不同。尽管中国政府在一战中参加协约国作战,是一个战胜国,但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仍然被列强宰割、欺凌,无法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主张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引爆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尽管收回了一些主权,但这只不过是帝国主义列强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结果,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未提高。在雅尔塔体系下,尽管美国和苏联在进行战后安排时也有有损中国主权的行为,比如外蒙古问题和中东铁路问题等,但是中国作为一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开始作为世界大国登上国际舞台。。
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5908cc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8.png)
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相同点: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都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④都随着主要国家力量的消长而走向瓦解。
不同点: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而雅尔塔体系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
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⑤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矛盾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附注:凡尔赛体系是如何一步一步瓦解的?为什么会瓦解?
1、1932年,德国宣布停止支付赔款
2、1935年,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
3、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4、1938年,吞并奥地利。
5、1939年,突然袭击波兰。
瓦解的原因:体系下存在着多种矛盾。
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
![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3f7ffa6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5.png)
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摘要: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两大体系。
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有必要进行全面比较。
关键词:一、维也纳体系1618至1648年,在欧洲进行的30年战争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了进去,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
各国先是为信仰而战,以后又抛开宗教了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
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就开始和谈,谈判在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省的两个城镇——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举行,直到1648年10月才签订了和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欣)“威春播持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在经过30年战争的洗礼后形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所确立的有关国家主权和国家关系的这些基本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础。
但是,这个体系还不具有全球性,它更多的带有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和色彩,它所展现的更多的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确实,虽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但欧洲内部并不平静,1789年,曾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最终打破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多极均势结构,一时间形成了法国一强主宰欧洲大陆的形势。
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不仅威胁了欧洲诸国的生存,也对英国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于是从1793年到1813年英国与俄国、普鲁士、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先后组织了6次欧洲反法同盟,与拿破仑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角逐,最终使拿破仑帝国在1814年解体,波旁王朝得以复辟。
随后列强便通过召开和会的方式,恢复欧洲的和平与均势,确立拿破仑战争以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维也纳会议于1814年5月至1815年6月召开,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由于列强在重新划分领土和重新确立欧洲的政治力量均势的问题上矛盾重重,使得维也纳会议断断续续地开了9个月。
国际格局演变: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
![国际格局演变: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796b32a647d27284b735125.png)
三.雅尔塔体系的特点
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 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2.欧洲一分为二 欧洲一分为二, 2.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分别被苏联和美国控 制。 3.德国一分为二 德国一分为二, 3.德国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和资本 主义的联邦德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主义的联邦德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相同点: 相同点:
界 战 ① ② 过 系 会议 势 围 界 图,从 ③ 国 现, 内 国实 对 变 , ④ 随 国 长 系 建 则, 划 国际 系 现 战 各 国强国
多极化格局
国际关系中的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国际关系中的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要表现为: 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政治舞台, 要表现为:①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改变了 少数大国控制联合国的状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纪70年代以来, 少数大国控制联合国的状况。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 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动摇了美国霸主的地位。 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动摇了美国霸主的地位。资本主 义阵营内部形成美国、日本、西欧之间三足鼎立的局面。 义阵营内部形成美国、日本、
1946 3 , 国 共 说, 称铁 。 丘 国 说。这 认为 顿发 开 苏、 战
3.“杜鲁门主义” 3.“杜鲁门主义”出台 杜鲁门主义
括: 1947 3 12 , 国 “ 鲁门 义” ,内 括: 共产 义,干 别国内 ,加紧控 共产 国家 纲领
4.两大军事组织成立
公约组织 ① 1949 4 4 , 公约组织 ,简称 约组 发达国家 织 约, 国与 欧、 发达国家为实现 卫 团组织。 协 建 个国际军 团组织。 约拥 规 队, 军 。这 资 义阵 营 军 实现战 标。 ② 1955 5 14 ,华 条约组织 ,简称华约组织 华约, 公约组织 华约, 东欧 会 义阵营为对 公约组织 军 。
三大体系之相同点 维 凡 雅
![三大体系之相同点 维 凡 雅](https://img.taocdn.com/s3/m/a64c9d02b52acfc789ebc988.png)
三大致系之相同点①背景:(均由两大军事集团间停止大范围战争而惹起召开严重国际会议,并签署一系列条约文件为根底,招致各种根本力气的配置,规划暂时均衡且互相联络,互相作用而构成的.维也纳体系是在欧洲反法同盟国度战败了拿破仑军事帝国之后,打败国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在维也纳会议上确立起来的,会议签署了《最后议定书》,依据英,俄,普,奥力气的比照,在恢复法国大反动前旧封建次序的政治根底上树立起了相对稳定的均势谐和关系.凡华体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打败的协约国经过1919年的巴黎和会签署的《巴黎和约》(对德,奥,匈,保,土和约的总称)及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签署的《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军备条约》和《九国条约》暂时缓和了列强在欧洲和亚太地域的矛盾,谐和了它们在东西方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停止了三次重要会晤:1943年德黑兰会晤,就加速击溃德国及战后世界战争问题停止了商量,签署了《德黑兰宣言》等文件;1945年初雅尔塔会晤的中心议题是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布置,会后发表了《克里米亚会议公报》,机密签署了《雅尔塔协议》,分歧经过了《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勾划了战后国际格局的主要轮廓;1945年7,8月间的波茨坦会晤主要讨论了战后对德处置及欧洲重建的问题,签署了《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这样,在三次三国首脑会晤和其他一系玲议根底上,逐渐构成了以雅尔塔会议为中心的世界新格局雅尔塔体系. )都是在大战之后建立的②性质:维也纳体系中,欧洲反动君主采用高压手腕维护封建统治次序,反对社会进步,恣意蹂躏弱小民族利益;凡华体系中具有浓重的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氛围,损害弱小国度和民族的利益雅尔塔体系中,美英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了长期的"冷战",遏制,打击社会主义力气,并采用"战争演化"战略停止推翻.③作用:均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场面.维也纳体系(18151848年),凡华体系(19221936年)和雅尔塔体系(1945 1991年)三大致系存在之时,从世界范围来讲维持了几种力气的暂时均衡,均未发作大范围的正面的剧烈抵触,处于相对稳定的战争开展时期.其间,各种力气暗自消长,以至重新组合,最终招致各国力气比照发作变化,突破原有均衡,使体系瓦解,世界呈现慌张动乱场面.④依托力气:均有一区域性或国际性的组织来维持这种体系所肯定的次序.维也纳体系所依托的是18151830年的"崇高同盟",先由俄,普,奥组成,后来,英,法等大多数欧洲国度相继参加,成了维也纳体系的军事补充;1920年在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下成立却被英,法支配的国际联盟确保了它们的既得利益,是维护凡华体系的工具,到二战后的1946年解散;雅尔塔体系中的结合国是在打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度后的1945年10月成立的,是有史以来范围最大的国际组织,至今仍对维护世界战争,均衡各种力气起着重要作用.⑤意志倾向:三大致系中均存在大国意志.维也纳体系中,俄,英,普,奥起主要作用,俄国经过控制"崇高同盟"成了"欧洲宪兵",英国则应用俄国牵制法国,维持欧洲均势;凡华体系中,美,英,法,意,日限制德国东山再起,反对苏俄,维持列强的殖民统治,对东西方政治经济有严重影响;雅尔塔体系中,美,苏分别在资本主义阵营和人民民主阵营各执牛耳,施加影响,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和1956年的"匈牙利事情"便是例证.三大致系中,弱小国度和民族的利益都不同水平地遭到践踏与蹂躏,维也纳体系中的波兰,另两大致系中的中国均是受害者.⑥内不稳定性:三大致系内部均存在复杂矛盾并最终招致其解体.维也纳次序,由于既未思索变卦了的消费关系和20多年来冲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反动风暴,又未思索各民族请求自在和独立的激烈愿望,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反动中彻底瓦解.凡华体系,1931年"九一八"事故,首先突破了华盛顿会议所肯定的亚太地域格局;1934年希特勒扩大陆军,次年进军莱茵不设防区,完整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凡华体系解体.雅尔塔体系1989年东欧剧变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华约"解散和前苏联崩溃,雅尔塔两极格局最后终结.不同点1①时期背景:维也纳体系产生并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正在确立,资产阶级与封建权力正在停止剧烈斗争的19世纪上半期;②凡华体系产生并存在于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剧烈抢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社会主义运动已在俄国获得成功并有一定开展;③雅尔塔体系产生并存在于进步力气与反动权力剧烈比赛,社会主义于资本主义严重对立的20世纪中后期.2世界影响:维也纳体系维护的是封建统治次序,反对向资本主义消费关系过渡,障碍社会进步;凡华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中虽有反苏反社会主义的倾向,但它们在维护和促进消费力的进步及民主制度的开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非维也纳体系可比的.3利益中心:前两个体系均以欧洲为中心: 雅尔塔格局以美,苏两大国为首,以"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树立为标志的两极化格局构成.。
凡华体系知识点总结
![凡华体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0d47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9.png)
凡华体系知识点总结凡华体系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文化观念、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核心观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凡华体系,并从中汲取理念和经验,为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
1. 教育理念凡华体系的教育理念突出“全面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一理念旨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审美情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培养。
在凡华体系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对个体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全面培养,致力于将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道德的人才。
2. 文化观念凡华体系秉持“民族精神,文化自信”为核心,主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凡华体系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同时,凡华体系也呼吁人们要有自信,自信自己的文化传统,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信自己的历史和现实,自信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3. 人才培养凡华体系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为人才培养的综合要求。
强调要培养具有道德、智力、身体、审美和劳动方面的全面素质的人才。
凡华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社会发展凡华体系的社会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强调文化的建设与传承,提倡对社会负责与承担社会责任。
凡华体系认为,教育不仅是培养个体的能力,更是要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凡华体系中,社会发展需要有负责任的人才从根本上推动,也需要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不断涌现。
5. 教育改革凡华体系主张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培养创新人才,要突出全面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推动教育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凡华体系认为,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理念上的变革,是对教育目标与价值观念的重新审视与调整。
比较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
![比较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7de14f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7.png)
比较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第一,所被划分的对象不同,维系(维也纳体系)对应的对象是欧洲,凡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应一战后的全世界,雅系(雅尔塔体系)对应二战后全世界。
第二,历史环境不同,维系建立时保、拿破仑刚刚在滑铁卢被打败,欧洲还不稳定,法国的遭到大大的削弱。
确定维系的会议是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事实上是欧洲大国之间的一次分脏,会议中心内容围绕着领土争夺和殖民地问题。
俄、普暗中勾结威胁奥地利,为此奥地利与英、法结成同盟。
大体形成维系形成欧洲大国间互相牵制,势力均衡的状况。
凡系是在一战后的确立是由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定的,即《凡尔赛和约》和《九车公约》。
分别构造了欧洲和远东、太平洋的新秩序,欧洲大陆上法德互相牵制;远东殖民地主要由英美法日瓜分。
雅系是由雅尔塔会议确定的,当时二战接近尾声大局已定,美英苏三国对战败国军事占领区进行了划分,致使战后世界分为两大阵营,分别是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并形成北约和华约,直至1991年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雅尔塔体系告破第三,性质和影响不同。
维系是为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进行了巩固和恢复,也就宣告这个体系不能长久保持。
凡系是对一战后的殖民国家和欧洲大国的地位的保障,它在历史进程中必然被打破。
雅系是对二战后各国的约束,但又同时为美苏两个大国后来在世界上的对峙奠定了基础。
虽然它为世界建立了新的秩序,但它又因非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打破。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内容:如何正确的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答: 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背景和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根本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
该宪法是在斯大林参加和指导下制定的,故又称《斯大林宪法》。
它以资本主义在苏联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为出发点,规定,“苏联全部政权属于城乡劳动者”,苏联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高中世界史习题
![高中世界史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0827b7f121dd36a32d8230.png)
1.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答案:【凡华体系的性质比雅尔塔体系性质单纯】同:①都是经过世界大战,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后重新建立的国际关系新格局②都是世界大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和妥协的产物,都是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的结果③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但都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④都有一个国际性的组织作为维护其体系的工具而存在⑤建立后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关系,维护了世界和平,但内部都包含着许多矛盾。
异:①背景:前者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协约国为制裁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而建立;后者是二战后期反法西斯主要国家为打败法西斯重建国际和平民主而建立②主导力量:前者是英法美日等国操纵,结果形成英法控制欧洲、美日争夺远东、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后者是美苏主导,形成美苏全球争霸的两极格局。
③性质:前者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性质;后者由于二战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因而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争霸的多重性质④影响:前者仍属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后者是以美苏两极为中心,以世界为舞台的格局,后者延续时间长、范围广。
2、美国与德日经济危机措施的异同、原因答案:相同之处:二者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都将危机转嫁到国外(增加出口);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都最终摆脱传统经济思想模式。
不同之处:美国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国家干预,是正常的干预道路;而德日干预,则偏离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轨道,走上了法西斯统制经济的轨道,是不正常的发展道路。
美国的新政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防止法西斯化】,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先河,德日的反危机措施,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
原因:①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没有封建包袱,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比较完善,德日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均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缺少深厚的民主传统基础。
③经济状况的影响: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具备通过改革缓解危机的基础(国家投资增产,工业雄厚,可开拓市场),德国经济发展对外国资本依赖性大,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十分严重。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f34bb9a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a.png)
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习目标:知识与水平:通过学习理解什么是雅尔塔体系;两极世界格局又是如何形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法理解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通过材料教学理解为什么会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世界的格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雅尔塔体系实质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落后要就被欺受辱的道理。
教学重点:雅尔塔体系的含义及实质,美国战后实力增强教学难点:为什么会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正营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本单元概念解释“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比照的基础上的。
“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世界大国的综合国力力量比照发生变化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之间的关系: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 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之下国际关系最显著的特征。
⑵“冷战”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课前预习】雅尔塔体系:1、雅尔塔体系的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以美苏两强为首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主要内容:⑴成立结合国⑵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⑶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3、评价:(1)积极性: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积极作用(2)消极性:是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3)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已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课内探究】探究一:根据以下材料分析雅尔塔体系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雅尔塔体系及其之下的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美苏两国共同作用的结果。
战后的美国因为其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无可匹敌而成为世界性的超级大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霸主;而苏联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5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历史
![2015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2d4463705acfa1c7aa00cc1c.png)
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历史:外国史汇总一、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历史:雅尔塔体系2011-09-06 11:06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作者:河南华图来源:华图教育∙河南招考信息汇总∙微博:henanhuatu∙微信:hnhuatu∙QQ群:71486046∙YY讲堂【导读】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河南政法干警培训,河南政法干警招生简章, 河南政法干警辅导河南,政法干警考试内容, 河南政法干警考试资料, 河南政法干警考试真题, 河南政法干警面试资料, 河南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河南政法干警面试真题 ,河南结构化面试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辅导中包含了历史,对于文化综合中历史的复习是我们大家不得忽视的,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复习,河南华图特整理相关精品资料。
什么叫雅尔塔体系?试结合史实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叫做雅尔塔体系。
相同点:¬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是世界体的基础上建立的。
都通过了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者,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的地位的下降¯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二、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历史:对德日处置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2011-09-06 14:2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作者:河南华图来源:华图教育∙河南招考信息汇总∙微博:henanhuatu∙微信:hnhuatu∙QQ群:71486046∙YY讲堂【导读】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历史:对德日处置,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河南政法干警培训,河南政法干警招生简章, 河南政法干警辅导河南,政法干警考试内容, 河南政法干警考试资料, 河南政法干警考试真题, 河南政法干警面试资料, 河南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河南政法干警面试真题 ,河南结构化面试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辅导中包含了历史,对于文化综合中历史的复习是我们大家不得忽视的,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复习,河南华图特整理相关精品资料。
雅体系与凡华体系之异同
![雅体系与凡华体系之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7736c212bcd126fff7050bec.png)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雅体系与凡华体系之异同(1)相同点: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结束后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③都是大国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对比和通过一系列国家相互斗争与妥协为基础建立的;④实质上都是大国维护各自战略利益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体系;大国都在体系中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政策,损害了弱小国家利益;⑤两个体系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⑥两个体系内部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造成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也使体系逐渐走向瓦解;⑦两个体系的形成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大国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局势暂时的稳定,这又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⑧两个体系都建立了维护机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联,雅尔塔体系是联合国。
2)不同点:①形成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后两年内形成的,而雅尔塔体系则是在二战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不久后就形成了;②体系操纵的国家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英法美操纵,雅尔塔体系由美苏两大国操纵;③体系中存在与调和的主要矛盾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调和的也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雅尔塔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是以美苏矛盾为主,这种矛盾包含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性质的矛盾,同时又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
调和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④体系的性质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雅尔塔体系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⑤影响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就时间和范围而言,雅尔塔体系的影响远远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⑥解体的方式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以战争的形式宣告其瓦解,而雅尔塔体系是以苏东剧变(即以苏联一方的政治变动)宣告其瓦解的。
【精品】中印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梵我同一要义辨析
![【精品】中印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梵我同一要义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3f04ddad51f01dc281f15b.png)
皆以天意遵天命循天理为主”。印度传统的“梵我同一” 认为“梵”是世界的主宰,是最高的实在,一切以“梵”为 主。因此,印度教主张非暴力,把爱心推广至自然界一切 动物及植物。在印度,到处可见成群的鸽子在绿丛中盘 旋,神牛在闹市中悠闲地走动。 第三,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天”和印度文化 “梵我同一”的“梵”都具有伦理之天的含义。中国古人 给“天”赋予了道德意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礼法准则是由 “天”而来的,人应该代替“天”以德化天下。孟子说:“尽 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主张了“天”是道德的终极根源,人性源于 天道,人道又通过道德实践、道德修养的提高,履行天赋 予人的道德义务。这里的“天”是“伦理之天”,通过天性 与人性的关系阐发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印度文化的 “梵”也同时强调了人性本是善的,只是人的欲望太多, 造成了恶果。而人一旦克服了欲望,则内在的精神本性 就会显现出来,人就会实现“梵我同一”。 第四,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天”和印度文化 “梵我同一”的“梵”都具有自然之天的含义。在中国,远 古时期人们认为“天”像人一样具有思想感情,“天”是决 定一切的至上神,主宰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 人如果违背了天的意志,就会受到天的惩罚,这就要求人 们无条件地服从于天的意志。所以这。天”就渐渐形成 了自然崇拜宗教。印度的雅利安人认为在冥冥之中存在 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的一 切,也是万物之主,即梵天。 另外,中国文人对。天”的信仰与印度文化强调的 。梵”,这种本体论上的共性认识,意味着中印文化在具 体的美学原则、致思方式、创作精神上具有相同和相似之 处。 二、“天人合一”与“梵我同一”的差异性 第一,中印文化的“天人合一”和“梵我同一”在研究 宇宙和人生的问题上不同。中国注重今生,以关心现实 问题为核心,注重追求幸福。印度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宗 教文化,主张在宗教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具有极强的 出世思想。 中国在实践。天人合一”时,从生活实践出发,以反 省自身的身心实践人手,最终回归于实践,达到“天人相 通”,将理论在实践中加以论证。。人是自然整体的一部 分,人为万物之灵,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整 体与其中最优秀的部分的关系”,H’这肯定了人的价值, 以人为出发点,对人的终极关怀,具有一定的“人本”思 想。“在儒家哲学中,意志的天和自然的天是同一本源, 人和自然都是天的物化,都是天的意志的演化。以天为 法、以德为道的主张,就显然不是统治者个人的政治素质 问题,而是不可逆转的天意。所以,谁有道,谁便有资格 代表天意。~无数英豪受命于天,再造新朝,固然是因为
华盛顿-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
![华盛顿-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867be24be23482fb5da4c38.png)
华盛顿--凡尔赛体系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错误继续,重新巩固了帝国主义在世界上的位置,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回到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局面。
简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Versailles-Washington System)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
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历程1919~1920 年,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凡尔赛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
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
1921~1922 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
经过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得到了安排。
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体系实质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
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
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解体原因比较分析
![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解体原因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72d17a9ec3d5bbfc0a7436.png)
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解体原因比较分析程早霞【摘要】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个国际体系,但两个体系的内涵及其解体方式截然不同.凡华体系是在二战的隆隆炮声中退出历史舞台的,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以和平的方式悄然被新的国际体系所取代.两个体系解体的方式截然不同,是由其内在的诸多历史因素决定的,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性质成为决定两个体系不同历史命运的重要根源.【期刊名称】《学术交流》【年(卷),期】2005(000)011【总页数】4页(P176-179)【关键词】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一战;二战【作者】程早霞【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2005 年 11 月总第 140期第 11 期学术交流AcademicExchange Nov.,2005SerialNo.140 No.11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解体原因比较分析程早霞(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 摘要]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个国际体系,但两个体系的内涵及其解体方式截然不同。
凡华体系是在二战的隆隆炮声中退出历史舞台的,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以和平的方式悄然被新的国际体系所取代。
两个体系解体的方式截然不同,是由其内在的诸多历史因素决定的,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性质成为决定两个体系不同历史命运的重要根源。
[关键词]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一战;二战中图分类号]K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 【 2005 ) 11-0176- 04一、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均为世界大战的历史产物凡华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欧洲与亚太建立的新的全球秩序的总称。
国际联盟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联合国是这一国际体系的重要支柱。
2020年广东省潮州市凤凰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年广东省潮州市凤凰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c1dae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2.png)
2020年广东省潮州市凤凰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1958年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请猜测其主题及用意是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体现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和谐发展参考答案:D略2. 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兴起了人文主义法学。
即“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
据此推断,当时的人文主义法学者的研究倾向是( )A、复兴古罗马法律体系B、笃信基督教神学思想C、崇尚英国君主立宪制D、反对法国的共和政体参考答案:A考点:罗马法分析:根据材料中的“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兴起了人文主义法学”可以知道CD不对,因为不符合上述时间,B错误,不符合上述“人文主义”的条件,故选A。
3.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这样写到:“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
……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 材料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A.李鸿章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孙中山参考答案:C4. “(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
”据此可知()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C.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D.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参考答案:考点:4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①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所有合扶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其他军事、行政机关的人员构成及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②轮番而治.所有公职人员都实行任期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在具体运作上,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都用抽签方式决定.这最能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解答:从材料“但…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可以认识到法律是公民政治运行的重要保障,故B项符合题意;城邦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对公民不利,但从政治上能保障公民的政治地位,排除A;C项明显错误;D项错误,材料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并未说明是否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平等.故选B.5. “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体系与凡华体系之异同
(1)相同点:
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结束后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对比和通过一系列国家相互斗争与妥协为基础建立的;
④实质上都是大国维护各自战略利益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体系;大国都在体系中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政策,损害了弱小国家利益;
⑤两个体系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⑥两个体系内部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造成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也使体系逐渐走向瓦解;
⑦两个体系的形成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大国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局势暂时的稳定,这又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⑧两个体系都建立了维护机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联,雅尔塔体系是联合国。
2)不同点:
①形成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后两年内形成的,而雅尔塔体系则是在二战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不久后就形成了;
②体系操纵的国家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英法美操纵,雅尔塔体系由美苏两大国操纵;
③体系中存在与调和的主要矛盾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调和的也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雅尔塔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是以美苏矛盾为主,这种矛盾包含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性质的矛盾,同时又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
调和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④体系的性质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雅尔塔体系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⑤影响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就时间和范围而言,雅尔塔体系的影响远远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⑥解体的方式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以战争的形式宣告其瓦解,而雅尔塔体系是以苏东剧变(即以苏联一方的政治变动)宣告其瓦解的。
国联与联合国的异同点
相似之处主要有:
在背景上,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在性质上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
在宗旨上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在成立之初都被大国所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