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声乐线索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1、清唱剧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与合唱组成的宗教声乐套曲,16世纪末诞生在教堂的祈祷厅里,采用宗教题材,用拉丁语或意大利语演唱。

罗马作曲家卡瓦里埃利1600年写作的《灵魂与肉体的表现》常被称作第一部清唱剧,卡里西米为现代清唱剧的形式确立做出重要贡献,亨德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清唱剧,代表作有《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和《犹大·马加比》。

2、康塔塔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组成的歌曲套曲,诞生在17世纪初的意大利,最初是在室内演唱的世俗单声部歌曲,由几组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独唱为主。

康塔塔传入德国后,成为路德派教堂音乐的重要形式,大量运用众赞歌写作,泰勒曼和巴赫都创作了路德教堂康塔塔年集。

3、受难曲根据《圣经》中四部福音书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述而谱写的音乐体裁,形成于4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受难曲呈现“清唱剧受难曲”的特点,在德国发展蓬勃,泰勒曼、马特松等人都创作过此类作品,最杰出的代表作是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4、抒情悲剧17世纪法国作曲家吕利创作的歌剧类型,多根据悲剧大师高乃依及歌剧脚本作家泽诺的悲剧谱写而成,融合了独唱宣叙调和咏叹调、合唱以及芭蕾,代表作有《伊西斯》、《阿西斯与加拉蒂亚》等。

5、组曲1750年前后指一组用同一调性写作的舞曲乐章,其前身是16世纪琉特琴或键盘乐器中成对或成组的舞曲。

德国作曲家弗洛贝格尔确立了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基格四乐章舞曲组曲的题材形式,对巴赫和亨德尔的键盘组曲有极大影响。

法国作曲家库伯兰的羽管键琴组曲包含8—15首小曲,多带有描绘性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蒙妮卡姐妹”等。

6、宣叙调大型声乐戏剧中的一种歌唱方式,音调和节奏都与语言紧密结合,又称“朗诵调”,16世纪末起源于佛罗伦萨作曲家佩里的歌剧,17世纪以后广泛用于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和其他教堂声乐中。

18世纪后,宣叙调分为“清宣叙调”和“有伴奏宣叙调”两种,前者节奏自由快速,以键盘乐器简单伴奏,后者富于表情,用管弦乐伴奏。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古希腊时期:1、西方音乐史的发展线索: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

2、古希腊悲剧是集戏剧、诗歌、音乐与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

3、古希腊三位悲剧作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夫克里斯、欧里皮底斯。

4、古希腊时期主要的弦乐器是里拉琴,管乐器是阿夫洛斯管。

5、简述古希腊时期的音乐特征。

(5条)中世纪时期:6、格里高利圣咏是天主教音乐,罗马教会圣咏,无伴奏的单声部圣歌,用拉丁语演唱。

7、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

8、圣咏的发展:(1)横向继续咏、附加段(2)纵向复调(3)综合宗教剧。

9、复调的音乐形式有奥尔加农、狄斯康特、克劳苏拉、孔杜克图斯、经文歌。

10、世俗音乐又称为骑士音乐,在各个国家的名称为:法国游吟诗人、德国恋歌诗人;还被称为名歌手、流浪艺人。

11、世俗音乐的演唱的歌曲:法国康佐、晨歌、田园歌,德国恋歌,意大利巴拉塔,西班牙坎蒂加。

12、简述中世纪时期世俗音乐的历史地位和音乐特征。

13、中世纪时期的教会调式有十二种,是大小调体系的前身。

14、记谱法的发展线索:字母法(奥多)、纽姆谱、四线谱、有量记谱法、五线谱。

15、圭多是中世纪法国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创立了四线谱和唱名。

16、弗朗科是中世纪德国的作曲家,发明了有量记谱法。

文艺复兴时期:17、文艺复兴时期是复调音乐音乐的全胜时期,形成早期的主调因素。

18、新艺术之“新”是相对于“旧”的被称为13世纪巴黎圣母院乐派音乐而言的。

19、倡导新艺术的代表作曲家以及其作品或贡献是马肖《圣母弥撒》、兰迪尼“兰迪尼终止”、维特里《新艺术》论文集。

20、14世纪法国主要音乐体裁是经文歌、弥撒曲、叙事曲、尚松;其中尚松是以法文诗歌谱写的复调音乐的概称。

21、14世纪意大利的主要音乐体裁是牧歌、猎歌、叙事歌。

22、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音乐流派是勃艮地乐派、法国佛莱芒乐派、罗马乐派、威尼斯乐派。

23、被称为“新教圣咏”的是众赞歌,由马丁路德编写,它是德奥音乐的起点。

西方音乐史声乐线索

西方音乐史声乐线索
1. 2. 3. 4. 5.
宗教单声音乐 宗教复调音乐 世俗歌曲 艺术歌曲 歌剧 :意大利歌剧 法国歌剧 德国歌剧
格里高利圣咏 产生:8-9世纪,天主教圣咏礼仪的最高规 范和权威。 基本特征: A 无伴奏纯人声(男声) B 拉丁文为歌词 C 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 D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2. 经文歌 (1)13世纪 三声部歌曲 固定声部是最低声部 上方两声部唱不同歌词 (2)勃艮第乐派 等节奏经文歌被大量运用 三、四声部居多 三、六度音程普遍重用,纳入协和音程范畴 杜费使这种体裁更为复杂 作品:《最近玫瑰开放》
(4)若斯坎经文歌 歌词选择范围非常广 音乐中心不局限于复调对位,更注重表现力 着重于音乐旋律对于歌词的表达 代表作品:《圣母颂》

(1)罗西尼 作品:《奥赛罗》《威廉·退尔》《塞尔 维亚理发师》 改革: a.发展出叙咏调 b.把独立分曲发展成“场” c.禁止演员随心所欲的演唱 d.“罗西尼渐强”
(2)威尔第 作品:《茶花女》《弄臣(利哥莱托)》 《阿依达》 艺术成就: (1)人性戏剧 (2)既是旋律大师,又是戏剧巨匠。 (3)吸收德、法歌剧合理因素 (4)管弦乐队从从属到积极参与
(2)谐歌剧、抒情歌剧 谐歌剧/轻歌剧 代表: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菲欧》 特点:娱乐性较强,偏重讽刺,结构短小, 以独幕剧居多 抒情歌剧 代表:古诺《浮士德》 风格轻松愉悦,重视人物心理情感,比谐歌 剧长,比大歌剧短
(3)喜歌剧 代表:比才《卡门》 喜歌剧在19世纪与大歌剧并驾齐驱的发展 区别:a.喜歌剧用对白而不是宣叙调 b.不用历史题材 c.情节富有戏剧性或伤感情绪。 新动向:在法国文学的影响下,喜歌剧 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
(1)继承和发扬舒伯特、舒曼传统 (2)情绪多为内省、无奈、哀伤 (3)与民歌有更多内在联系 作品: 《萨福颂》《徒劳小夜曲》《德意志民 歌集》

欧洲各时期音乐史

欧洲各时期音乐史

欧洲各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1、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十四世纪西方建筑、雕塑艺术中奇异、变形、夸张甚至荒诞的风格,音乐沿用这个词,实指巴罗克音乐用流利酣畅得多声部旋律、鲜明的强弱对比和音色的对比等。

2、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旋律:乐句长短不以,主题较长,无论声乐或器乐,旋律都空前的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节。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一样,曲调带有形象性、色彩性的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显的和声属性。

3、巴罗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有两种节奏——自由节奏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前奏曲、托卡塔,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等两种节奏在一个乐章中保持适中,这两种节奏还常搭配使用。

4、巴罗克音乐的调是:大小调体系取代教会体系。

5、巴罗克时期的和声:数字低音普遍使用,新的和声观念理论建立,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使调性转换,并使和声的进行富有情感的色彩,十二平均律在十七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关系。

6、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情绪:在一个乐章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各乐章间形成对比,乐章常是快慢交替的。

7、通奏低音——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的乐谱低音声部,表上明确音并表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和和声,而该和弦的排列有演奏者自己选择,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的分离感,也是数字底音的主要表现。

8、巴罗克时期的织体: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它是建立在和声基础上的对位,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

9、巴罗克时期的乐队结构:弦乐、管乐演奏音乐的旋律声部,古钢琴奏出通奏低音。

10、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体裁: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格局、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

器乐: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变奏曲、奏鸣曲、组曲、赋格、协奏曲。

1.巴洛克:从大约1600年到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西方音乐史II 浪漫主义音乐

西方音乐史II 浪漫主义音乐
瓦格纳常常把歌剧中的声乐旋律当成乐队 的一个声部。
主导动机:管弦乐队奏出某个短小的、开放式 的动机与戏剧中某个特定的角色、物体、事件 或情感联系起来。
瓦格纳的追随者们把这种动机叫做 “Leitmotiv”(“主导动机”,英语: Leitmotif)。主导动机在剧中反复出现,根 据不同情境变化,贯穿音乐发展。
新天鹅堡与 《罗恩格林》
《黎恩济》(1837-1840)、《漂泊的荷兰人》 (1840–1841)、《汤豪舍》(1842-1845)、 《罗恩格林》(1845–1848)、《特里斯坦与 伊索尔德》(1857–1859)、《纽伦堡的名歌 手》(1845–1867)、《尼伯⻰根的指环》、 (1851–1874,包括《莱茵的⻩金》《女武 神》《⻬格弗里德》《众神的⻩昏》)、《帕 ⻄法尔》(1865–1882)
浪漫主义音乐的三条主线
德奥作曲家为主的线索
早期(19世纪10-20年代):韦伯、舒伯特等
盛期 (19世纪30-80年代):柏辽兹、舒曼、门德尔 松、肖邦、(中后期)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 小约翰·施特劳斯、圣桑、柴可夫斯基等
晚期 (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布鲁克纳、马 勒、理夏德·施特劳斯、沃尔夫、拉赫玛尼诺夫等
“莱茵河动机”、“黄金动机”、“女武神动 机”等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857– 1859):标志着瓦格纳乐剧思想的 实现。
《尼伯⻰根的指环》由四部歌剧组 成,亦被瓦格纳称为“舞台节庆典三 日剧及前夕”。前夕:《莱茵的⻩ 金》 ;第一日:《女武神》; 第二 日:《⻬格弗里德》;第三日:《诸 神的⻩昏》(三联剧)
西方音乐史II
浪漫主义法国歌剧
拯救歌剧:1800年前后 大歌剧:19世纪上半叶 轻歌剧:19世纪下半叶 抒情歌剧:介于大歌剧与轻歌剧之间

巴洛克时期西方音乐史

巴洛克时期西方音乐史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1.通奏低音:又称数字低音,通奏低音流行了一百年之久,所以又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为通奏低音时代.2.协奏风格:即“竞奏”,原是指独唱与合唱团之间音响对比的效果,它运用到乐器作品中指性质相同的乐器放在同一组.3.即兴处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的即兴风格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装饰处理、主题变化等方面.4.情感因素:当时的情感因素不同于后来浪漫派音乐家对音乐的表达,而是刻意的表现某种情感.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内容:1.歌剧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2.大型声乐套曲清唱剧,康塔塔3.器乐音乐的发展奏鸣曲,协奏曲,赋格,组曲4.巴洛克时期代表音乐家巴赫,亨德尔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概况:1.歌剧的定义:歌剧是一种由戏剧,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其中戏剧和音乐是重要的元素,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管弦乐,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等.2.早期歌剧的特征:1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以后则包括历史的神话的与虚构的人物.2音乐部分采用通奏低音形式,歌唱部分主要用吟唱的宣叙调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由少量乐器伴奏,也使用合唱.3歌剧的发展:1弗洛伦萨歌剧:最早的歌剧是1597年上演的达芙尼,由佩里作曲,但没有乐谱保存下来,所以,通常人们把1600年上演的犹丽狄茜作为第一部歌剧.2.罗马歌剧:a代表人物及作品:卡瓦利埃里创作的灵魂与肉体的体现,被史学届认为是第一部清唱剧,具有歌剧的雏形.b罗马歌剧的特点: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喜悦,歌剧中;加入了华丽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蕾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舞蹈结束.3威尼斯歌剧:a、1637年欧洲第一个歌剧院---圣卡西亚塔.b代表人物及作品:蒙特威尔第奥菲欧被歌剧史上成为第一部真正的歌剧,它使歌剧艺术从此进入一个成熟的发展期.c威尼斯歌剧的特征: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重视美声,少用合唱,弦乐器占重要地位,加强音乐的表现力.4那不勒斯歌剧:a朝正歌剧发展:那不勒斯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最后一个城市,以虚构的历史或英雄事迹为题材,由于对美声的追求,阉人歌手盛行起来.b代表人物及作品:A.斯卡拉蒂的泰奥多拉,他确立了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典型形式:速度为快、慢、快的三部分构成,这种序曲是交响乐的先驱.c特点:在内容上内容严肃,取材于历史神话和历史传说;结构形式上为三幕紧凑结构,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戏剧性的幕间剧;歌剧序曲为快-慢-快的三段形式;两种不同的宣叙调,即干念式宣叙调,带伴奏的宣叙调;返始咏叹调.巴洛克时期的声乐题材:1、清唱剧:又称神剧.为宗教歌词所作的长篇配乐,内容富于戏剧性和史诗性,包括合唱,重唱,咏叹调,宣叙调等.无动作表演和布景,是只唱不演的形式,内容以圣经为题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圣经为题材的拉丁清唱剧,为宗教服务,另一种不限于圣经题材的意大利文清唱剧是世俗音乐,被称为世俗清唱剧.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意大利:卡瓦利埃里的灵魂与肉体的体现,卡里西米的耶弗他.德国:许茨的耶稣的临终七言圣诞清唱剧;亨德尔弥赛亚.中国的第一部清唱剧是长恨歌2、受难曲:是一种以四福音书中记载耶稣受难的过程为内容的大型声乐体裁,它与清唱剧的相同点在于它的合唱同样处于全剧的中心地位.代表人和代表作品: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3、康塔塔:是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以序曲或者合唱开头以合唱结尾,中间交错有伴奏的宣叙调,独唱或者重唱的乐章之间有一定连接,抒情性.两种形式:1小型康塔塔:也称室内康塔塔.在家庭社交场合表演的.2大型康塔塔;管弦乐伴奏,在特定场合演奏.代表人及作品:A.斯卡拉蒂主要创作独唱加通奏低音的康塔塔;巴赫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复活节康塔塔格鲁克歌剧改革特点:⑴强调歌剧的戏剧第一性⑵强调歌剧内容的思想意义⑶强调感情真挚和朴素自然的表演风格⑷重视音乐表现手段在歌剧中的作用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发展:1、在意大利的发展:1博洛尼亚乐派: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初,以意大利北部城市弗洛尼亚圣彼得大教堂为中心,出现了一批对器乐音乐做出重要贡献的作曲家,人们成为弗洛尼亚乐派,代表作曲家有:维塔利和科雷利.2奏鸣曲在意大利迅速发展:16世纪时泛指一切器乐曲与声乐曲相对,17世纪早期,由五段或更多段对比性乐段组成的器乐合奏作品一般被认为是奏鸣曲,由此发展成巴洛克式的奏鸣曲,三重奏鸣曲是当时的重要题材,通常有两种形式①“教堂奏鸣曲”:在教堂里演奏的,通常是在弥撒仪式的各段之间穿插演奏的,它一般有四个乐章,速度按“慢-快-慢-快”②“室内奏鸣曲”是在宫廷娱乐的场合或私人的音乐会上演奏的,它包括了一组风格化的舞曲.2.德国的键盘音乐:1德国是17世纪管风琴音乐最发达的地方,管风琴的主要体裁:①托卡塔: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体裁,以炫示即兴创作和演奏为主要目的.②赋格曲:是由一个主题发展而成的多声部乐曲.③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代表人物及作品: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2.德国的古钢琴音乐:巴赫的古钢琴音乐涉及了德,法,意的不同音乐题材风格领域.代表作:包括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十五首二部创意曲,意大利协奏曲戈尔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等.3德国的管弦乐:巴赫的管弦乐作品有四首组曲,两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双小提琴协奏曲,六首勃兰登堡协奏.3.法国的键盘音乐:1库泊兰,代表作品:古钢琴曲集古钢琴演奏法羽管键琴曲集莫妮卡小姐收割者等,他的艺术成就:华丽风格的倡导者,音乐精致、单薄、小巧玲珑,富有女性美,同时也具有宫廷装饰性的风格,他的作品对施特劳斯等浪漫派音乐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羽管键琴的指法、触键方式、装饰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尤其对巴赫产生了影响.2拉莫,代表作品和声学音乐理论新体系和声的产生等,他以新颖的和声加强了歌剧音乐的表现力.巴赫的艺术成就:1.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音乐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创作了出歌剧外的几乎所有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题材.许多作品成为同类的典范.他的复调音乐是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欧洲复调音乐艺术的最后的概括与总结.他把巴洛克时期最大型的复调形式‘赋格曲’,发展了无法超越的完美境地.其中复杂的各声部获得高度逻辑性的纯熟处理.令后世音乐家叹服.2.巴赫的宗教作品一方面体现了他虔诚的新教信仰,另一方面包含了他带有世俗人文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及主观幻想地对宗教的阐释.巴赫的某些宗教作品,心理情感表现所达到的深刻程度是同时代的作曲家们所不及的.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是巴洛克时期产生的大型合奏新题材,充分体现了巴洛克时期强调对比竞争的原则.有三种协奏曲类型:1.大协奏曲:由稍小型的室内音乐作品发展而来,大协奏曲指的是写给一个演奏人数较多的协奏组与一个人数较少的领奏组的合奏作品.代表作曲家:柯莱利.2.乐队协奏曲:不分协奏,领奏两个组,只保留很少几段由少数乐手演奏的音乐,主要为全乐队所作的作品.3.独奏协奏曲:把领奏组缩减至一人独奏,与协奏组对抗.有快-慢-快三个乐章,对巴洛克作曲家来说,独奏协奏曲是在有限的一首器乐作品中最大限度的炫耀技巧和音乐灵感的好机会.维瓦尔第:他是巴罗克末期重要的作曲家,杰出的小提琴家,对巴罗克音乐走向古典主义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数量很多,以歌剧、神剧、奏鸣曲和协奏曲闻名,仅协奏曲就有500多首,奏鸣曲也有70首之多.大协奏曲四季是他最着名的作品之一,以小提琴为中心,显示出主调音乐的风格.古典时期的音乐特征:古典时期的音乐崇尚优美,简单,秩序,规则,且重视明确的曲式.1.主调音乐:以主旋律附加伴奏的主调音乐风格为创作基础,重视旋律的起伏张弛,乐句有明确的终结,伴奏由数字低音变为分散和弦.2.对比性乐段:各乐段有不同的主题,节奏,从而产生对比的性格.3.大小调的确立:在音乐作品中大胆使用不和谐或半音阶和声,被古典乐派简约,缓和,变换的和声取代.4.渐强渐弱出现:在音色与力度的对比,以渐强,渐弱表现乐曲的情境.交响曲:18世纪意大利歌剧序曲渐渐脱离歌剧,成为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体裁形式在音乐会上演奏,它为“快-慢-快”的形式,即快板乐章,简短抒情的行板乐章,有舞曲节奏的乐章,这就是最早的交响曲.意大利作曲家萨马丁尼写有大量的交响曲.18世纪中叶,德奥各地宫廷纷纷兴起管弦乐队,其中曼海姆、维也纳和柏林成为交响乐发展的中心地.斯塔米茨领导下的曼海姆管弦乐队以出众的演奏享誉欧洲.1他们能演从极弱到渐强的各层次的丰富力度表情,尤以渐强的演奏产生出激动人心的效果2在斯塔米茨的交响曲中,首次使用了抒情、优雅或幽默的对比性的副部主题.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两个题材:奏鸣曲和交响曲.海顿:海顿是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的最早期代表.他是继巴赫之后的第一位伟大的器乐作曲家,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及“弦乐四重奏之父”.他的主要作品:交响曲:告别交响曲牛津交响曲惊愕交响曲伦敦交响曲奇迹交响曲等.弦乐四重奏:C大调皇帝弦乐四重奏云雀弦乐四重奏等.两部清唱剧四季创世纪.海顿的音乐风格特征:海顿的音乐单纯朴实,直接明朗,也反映出他的性格,另外他幽默风趣的特性,也表现在一些作品中,使音乐营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音乐大都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他长于表现人类朴实明朗的感情和乐观的信念,但不喜欢表现人的复杂的内心冲突.他的音乐不是以戏剧性而是以美妙和幽默的情趣引人入胜,快乐和充满希望构成了海顿的艺术气质.海顿的艺术成就: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1.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确立了近代管弦乐的编制和配器原则.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在乐曲的发展中以短小动机加以动力性展开的奏鸣性发展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2.在弦乐四重奏中,他采用说话的原则,即各声部彼此像交谈般地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的美感.莫扎特: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交响乐:莫扎特一共写了约5 0部交响曲,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有7部.其中第三十一交响曲巴黎是为当时欧洲最杰出的交响乐团之一的巴黎交响乐团谱写的,具有巴黎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音响;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实际上是一首小夜曲;第三十六交响曲林茨反映了莫扎特受海顿交响曲创作的影响;第三十八交响曲布拉格常被人们称作“没有小步舞曲的交响曲”,它只有3个乐章,不再是对意大利交响曲的风格模仿,而是一部地道的维也纳交响曲 .莫扎特的最后3部交响曲──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是他最优秀的交响乐作品.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了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最后3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和魔笛最具代表性.协奏曲:是除歌剧以外,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贡献最为突出的体裁之一.他一生写了50余部各种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这些作品在巴罗克协奏曲的基础上,确立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原则.莫扎特是近代协奏曲形式的创始人.莫扎特的器乐音乐风格:旋律极富歌唱性,优美细腻,流畅而多变化,乐队配置并不大,但对乐队音色的把握与丰富新奇的变化令人赞叹,这些不仅和莫扎特的声乐风格不可分割,也与维也纳市民音乐与意大利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莫扎特的作品里,即使是最令人感动的段落,或阴郁悲哀或饱含热情也必须是和谐与合理的,这是启蒙时代的艺术观念,莫扎特追求的是一种完美平衡,将一切矛盾对立溶解的艺术境界. 莫扎特的歌剧观念:莫扎特是继格鲁克之后,给歌剧这种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与格鲁克不同的是,他强调诗词要顺从于歌唱,角色性格的刻画与内心情感的表述,是用令人信服的美妙音乐来实现的,音乐在歌剧中占据着支配的地位.莫扎特是个戏剧天才,他巧妙地将音乐的旋律结构和戏剧的情节动作完美的连接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因此莫扎特各种类型的歌剧至今仍保持着动人的魅力.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乐圣.通常把贝多芬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1.1790—1802:在维也纳崭露头角的时刻,此时期作品以古典乐派为基础.2.1803—1815:为创作的高峰期.许多着名的作品在这个阶段完成,作品脱离古典乐派曲式,和声.并扩大配器.3.1816—1827:这一创作时期,搜索音乐主题,动机,大胆的转调,怪异的和声与尝试性的曲式,为作品主要特色.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第一交响曲始终不出现完满的主和弦,极有推动力的进入奏鸣曲式快板部分的第一主题;第二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首次在交响曲中用充满活力的谐谑曲代替小步舞曲;第三交响曲“英雄”是献给他心目中给人类带来自有、平等、博爱新时代的英雄拿破仑的,第一乐章的规模空前宏大,一方面以单纯的主题动机发展变化,同时又将众多的对比主题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终乐章在变奏曲的行驶中插入赋格段,描绘了庆祝胜利场面的各个侧面,其中吸收了群众歌曲的音调;第四交响曲性格幽默,富于生活气息,有不少民间风格的音乐主题显现;第五交响曲“命运”是他最集中精炼,发展逻辑最清晰的作品,成功的表达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思想,自此,长号成为交响乐队的正式成员;第六交响曲开创了“标题音乐”;第七交响曲除用变奏和对位手法写成的第二乐章,感情较为深沉外,其余各乐章都有生气勃勃的舞蹈般的节奏;第八交响曲结构浓缩精炼,明朗生动;第九交响曲“合唱”体现了他的晚期风格,也是他一生思想和创作的总结,第四乐章加入人声,是交响曲历史上的创举.贝多芬的艺术贡献:1.在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方面:将高度浓缩的音乐动机进行扩展,又保持全面的严谨统一.扩充了展开部,使它成为烘托作品内在矛盾,动力性张扬和戏剧性冲突的重心.他从第三交响曲开始,将诙谐曲引入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取代了具有宫廷典雅气质的小步舞曲.在第九交响曲中,将人声加入交响曲中,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力.2.在钢琴奏鸣曲方面: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奏鸣曲结构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还在钢琴力度对比,戏剧化因素,不同音区的色彩变化上做出了重大发展,使之成为与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齐名,在音乐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品.3、在音乐表现方面:解放了音乐艺术,表达了他那个时代的精神实质,他的旋律继承了海顿式动机展开的手法.吸收了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简洁,粗狂,质朴,热情的特征.4.,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所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的不和谐与调性的不稳定等因素的范围逐渐扩大,力度也形成大幅度起伏.配器上重视发挥铜管,木管的作用,这些手法造就了贝多芬音乐强烈的感染力和鸿篇巨制的气魄,其音乐中的革命因素,自由冲动的戏剧效果,使他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同时,他又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路先锋,启迪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西方音乐史笔记整理资料

西方音乐史笔记整理资料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时间:整个19世纪时代概述背景:十八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1815年、1830年、1831年、1848年、1861年、1871年、主要音乐风格:塑造与现实对立的想象中的形象情感大于理智个性大于共性注重心理刻画和声色彩性大于功能性内容重于形势创新体裁、发展手段、改变形势加强与姐妹艺术的联系民族主义音乐迅速崛起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划分早期:19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中期:19世纪中~19世纪下半叶晚期:19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分支:标题音乐、民族乐派浪漫主义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早期: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柏辽兹、肖邦门德尔松: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确立用指挥棒指挥,发掘并指挥演出前辈的作品舒曼:由钢琴演奏转向作曲与评论,创办的《新音乐杂志》起到了传播新思想,介绍新音乐,推荐新人,并对“庸夫俗子“音乐进行抨击的作用。

柏辽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标题交响曲的创导人,配器史上的重要人物。

中期: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瓦格纳、瓦尔夫、布鲁克纳李斯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交响诗的创导人,钢琴音乐的重要代表。

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相对,以借鉴西方作曲技术为主的俄罗斯世界主义作曲家布鲁克纳:受瓦格纳影响,在交响曲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晚期:马勒、理查斯特劳斯德奥歌剧:瓦格纳乐剧改革法国歌剧:大歌剧概念及代表作(3部)抒情歌剧概念及代表作(1部)十九世纪的法国抒情歌剧多取材于文学名著,它避免大歌剧的浮华和轻歌剧的肤浅,强调用朴实真挚的音乐语汇来表达感情。

主要代表作有古诺所作的《浮士德》等。

轻歌剧概念及代表作(2部)喜歌剧《卡门》(熟悉剧情)唐豪赛因放走了卡门而被禁闭卡门与同伙合谋以女色打通走私关卡浪漫主义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线索舒伯特:选词严格,尊重语言的重音和音调,词曲关系均衡,和声与钢琴伴奏被提高到与旋律和诗歌的同等地位,钢琴伴奏起到提示场景,传达诗意的作用。

西方音乐历史及音乐体裁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西方音乐历史及音乐体裁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西方音乐历史及音乐体裁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西方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起源时期的音乐,主要用于神庙祭祀、节日庆典,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苏美尔人、埃及人、希伯来人和古希腊人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二、中世纪的前期和盛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单音音乐时期,大致从公元600~1300年。

三、“新艺术”时期公元1300~1450年,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的阶段。

四、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年,文艺复兴的中心在意大利,但音乐中心却在法国的勃艮第地区和佛兰德。

这一时期德国、英格兰音乐的兴起,罗马教堂音乐的改革和威尼斯乐派的活跃使这个时期的音乐成就不逊于其他的艺术。

五、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从蒙泰威尔弟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结束。

巴洛克时代在西方音乐史乃至整个艺术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

巴洛克音乐气度高贵、情调感人,内容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丰富、更具戏剧性。

欧洲音乐的许多重要体裁都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如歌剧、组曲、奏鸣曲、协奏曲、清唱剧、康塔塔(大型声乐套曲)等都已具备了经典形式。

音乐巨人巴赫、亨德尔则把巴洛克音乐推向了高潮。

六、古典主义时期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风格为目的,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美的古典主义音乐,在维也纳形成了气候,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音乐家的杰出之作让音乐史为之一振。

这一时期成为器乐的黄金时代,钢琴曲、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层出不穷,奏鸣曲式的确立被认为是这一时期成就的代表。

七、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乐派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

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

这种更注重音乐内容的音乐流派,使一些非音乐因素成为音乐的主宰。

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弟等人的完善,在柴可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

八、新音乐这是20世纪音乐的统称。

和其他艺术一样,音乐开始出现多种流派百花齐放的局面。

西方音乐史(考研资料)

西方音乐史(考研资料)

湘南学院音乐系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06音乐表演专用一、中世纪时期的音乐(476——1460年)1、格里歌利圣咏格里歌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是天主教音乐,它是公元6世纪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在位时统一编订的。

格里歌利圣咏主要运用于日课(这是修道院僧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和弥撒(天主教、基督教为纪念耶稣受难而举行的仪式)之中。

格里歌利圣咏的基本功能是服从宗教礼拜活动。

音乐肃穆、节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它是无伴奏的纯男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之上。

其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偶有四、五度跳进,整个音乐音域较窄。

它的歌唱方式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各种歌唱方式根据礼拜进行的不同场合决定。

到公元11世纪时,除了米兰和西班牙外,欧洲其他地区都接纳它为仪礼中的圣歌。

2、奥尔加农奥尔加农(Organum)是9世纪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根据其历史发展,可分为3种类型:a、平行奥尔加农(parallel organum)。

它是在格里歌利圣咏的上方式下方附加一个平行声部,构成四度、五度、八度音程的平行进行。

b、稍加变化的平行奥尔加农。

它的两个声部从同度开始,其中一声部上行进行,到两个声部构成四度时,再平行进行,最后两声部再回到同度。

c、华丽的奥尔加农(melismatic organum)。

大约在12世纪,奥尔加农的上声部越来越表现出流动性和装饰性,形成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它没有明显的节拍特征,活跃、华丽的上声部与下方缓、静止的圣咏声部形成鲜明的对比。

3、中世纪的游吟诗人游吟诗人(Troubadours)首先产生在11——13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Provence),它是游吟诗人的发祥地。

游吟诗人骑着马到处巡游,用奥克语(普罗旺斯方言)演唱坎佐(canzo)、清晨骊歌(alba)、西尔旺特(sirventes)、田园变歌(pastoarella)等体裁的歌曲,内容有爱情、时事、田园、讽刺等。

部分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知识点整理

部分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知识点整理

马灭亡—》中世纪(黑暗时代):宗教长期桎梏与扼杀人性,神权统御一切。

中世纪音乐:声乐为主。

按社会现状分为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按音乐形态分为单声音乐和复调音乐。

宗教音乐:(一)单声部音乐——格里高利圣咏(8、9世纪):又称“素歌”,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1.服务于教会;2.以无伴奏纯人声(男声)演唱的形式;3.歌词内容取自拉丁文的圣经和诗篇;4.单声部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度为主,无变化音与装饰音;5.无明显节拍,乐谱中无标记节奏,音乐服从唱词;6.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代表作:《四旬节弥撒曲》之“慈悲经”)(二)多声部复调音乐横向变化(10-12世纪):原圣咏+新材料(旋律或歌词)/“哈利路亚”花唱旋律+歌词形成独立“继叙咏”;纵向变化(9世纪之后):在原圣咏主旋律上下方形成变化,即复调音乐。

——奥尔加农与经文歌 1.奥尔加农:最早的复调音乐形态,一种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时演唱另一个声部。

约9世纪开始最早平行奥尔加农—》约11世纪反向(逆行)奥尔加农—》约12世纪华丽奥尔加农(代表人物:[法国] 莱奥南) 2.迪斯康特(约11、12世纪):演唱规律的逐渐定型出现的六种节奏模式,被运用于复调音乐创作,创作出来的音乐有比较明显的分句,被称为迪斯康特。

(代表人物:[法国] 佩罗坦—“最佳迪斯康特”)3.克劳拉苏:段落的概念。

指音乐作品中的一部分或一段,采用迪斯康特手法写成,用于华丽奥尔加农中。

两声部形成对比,前后段落各有特色。

——在独立出来的克劳拉苏的基础上形成13世纪最流行的复调音乐形式:经文歌4.经文歌(13世纪中叶前):两声部都有歌词的克拉拉苏被称为“经文歌”,后来增加到三个声部。

三声部的经文歌在13世纪最为典型,歌词加入世俗歌词,内容多涉及爱情或逗乐取笑:说明中世纪宗教音乐已经渗入了世俗因素。

(三)中世纪音乐理论成果:1.六声音阶(11世纪 [意大利] 圭多·达莱佐)辅助教学工具:圭多手2.教会调式(公元7-9世纪,公元11世纪确定):八中调式——多里亚调式(副多里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副~)、利蒂亚调式(副~)、混合利第亚调式(副~)3.记谱法:纽姆谱(9世纪)世俗音乐:在新艺术时期(约14世纪)之前,基本为单声部音乐。

西方音乐史整理资料

西方音乐史整理资料

一名词解释1.无词歌:是一种歌曲风格的抒情器乐曲,它的旋律犹如歌词,用音型伴奏,但却无歌词,不供歌唱之用,是抒情歌曲般的器乐小品。

由门德尔松首创。

这种作品有时具有具体形象,有时却抽象模糊,它们往往趋于短小精悍,结构相当简单。

许多作品按照ABA/AAB/.ABB模式。

2.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并不严格遵循古典结构,标题均含有诗意。

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3.标题性序曲:4.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20世纪音乐流派的先行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下产生,因徳西彪交响组曲《春天》的问世而作为一种新音乐风格的称谓被保留下来。

特征:1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

2不以旋律为主,注重和声和配器的色彩作用,突破大小调体系,多采用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代替三和弦和七和弦;减弱和声功能,模糊调性,大量使用变化音,多采用小型体裁。

5.真实主义歌剧:是在法国自然主义和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产生的。

19世纪末,以马斯卡尼、普契尼为代表创立的以真实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歌剧艺术,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对现实社会有一定的揭露和反抗意义。

6.叙事诗:叙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

这种体裁,用诗的形式和体裁,又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和小说的特点。

这种诗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7.格里格: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格里格的音乐创作以简洁纯朴的抒情性乐曲为主,尤以歌曲和钢琴小品居中要地位。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复习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复习

西方音乐史1.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主调和声织体。

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

这种织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它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因此叫做通奏低音。

作曲家只写出两个声部,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即席演奏,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对每个和弦加以指示,所以,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

2.意大利喜歌剧:25.清唱剧:是巴洛克早期产生于意大利的大型声乐体裁。

通常有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组成,他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更强调合唱,并且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

合唱很重要,大部分清唱剧是宗教内容。

26.康塔塔:是巴洛克时期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它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与合唱组成。

即可用宗教题材,也可用世俗题材。

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型的,独唱的康塔塔;另一类是大型的,除独唱,还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43.D.斯卡拉蒂:前半生在意大利,后半生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作品主调为多复调为辅。

最重要的作品是大约555首单乐章的键盘奏鸣曲,特点:他的写作有教学目的,每一首奏鸣曲都类似一首练习曲,解决一定的技巧运用和音乐解释方面的问题;艺术表现力也很强使听众心醉神迷。

;在结构上实际已经是古典奏鸣曲式的萌芽;已经显示出18世纪新的主调音乐风格。

44.巴赫: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在巴赫的器乐曲中是非常重要的作品。

它们各有24首前奏曲与赋格,合起来共有48首。

意义:教学目的是钢琴复调音乐的典范之作;展示十二平均律,可以在任何一个调上自由地转调,因此被后人誉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在创作上推动了大小调动能和声的发展。

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展示他写作大协奏曲的技巧。

巴赫的这部作品规模较大,使用了多种多样的独奏乐器的组合,展示了绚丽多彩而又富于独创性的对比,华丽而高超的复调技法,以及活跃而宏伟的旋律,巴赫用这首作品把大协奏曲这种体裁推向了最后的高峰。

音乐考研西方音乐史脉络全景图(推荐收藏)

音乐考研西方音乐史脉络全景图(推荐收藏)

音乐考研西方音乐史脉络全景图(推荐收藏)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

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

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

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

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

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

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

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

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当人们听到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古希腊罗马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 ~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

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纪 ~ 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

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 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

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西方音乐发展史

西方音乐发展史

西方音乐发展史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西方音乐发展史1: 1000年至1450年--中世纪六世纪末,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改革了基督教的音乐。

格里高利圣咏从希腊和希伯莱音乐而来,它只有单一的旋律线。

没有和声与对位。

它的自由流动的声乐旋律精妙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

格里高利圣咏的旋律没有规则的重音,它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叫作音乐中的散文节奏,或叫自由体节奏,这不同与我们在二拍子或三拍子有规律的出现重音的音乐中碰到的那种韵律诗节奏。

在罗曼风格时期,西方音乐史上出现了极为重要的发展:复调音乐作为最重要的音乐风格出现了。

这个发展与绘画中的透视科学的发展大约是同时出现的,这样,具有深度的听觉和视觉一起进入了欧洲文化,这必然产生出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作品。

这一发展形成于哥特时代。

2: 1450年至1600年--文艺复兴从十三世纪中后期到十四世纪,哥特风格的艺术在北欧悄然兴起,并明显地表现于建筑方面。

在音乐中,哥特风格虽然没有形成代表一个时代的形式,但在起始于奥干努姆的复调形式中,却相当明确地表现出哥特风格的特征。

十四世纪下半叶,欧洲的社会意识形态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些先进的、具有推动意义的新思想酝酿并逐渐传播开来。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主宰而并非是神。

颂扬人类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类的智慧,相信人的力量能战胜一切。

提倡人性,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

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发生了一场涉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的变革--"文艺复兴" 运动。

继文学、美术等文艺形式之后,音乐也进入了"复兴"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世俗音乐越来越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音乐作品中对于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自然美的描写变得十分突出,以此形成了全新的音乐风格,并产生了众多的器乐体裁和歌剧形式。

这一时期中,器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烈;乐器的发展也逐步加快了步伐。

甘肃省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发展脉络解析

甘肃省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发展脉络解析

甘肃省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发展脉络解析西方音乐史是音乐学复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了西方音乐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的发展脉络。

本文将对甘肃省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中涉及的西方音乐史发展脉络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发展古希腊是西方音乐史的起源地,其音乐观念和技巧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希腊时期,音乐被视为一种与宇宙和人类联系紧密的神圣艺术。

这一时期的音乐以抒情诗歌伴奏和剧场音乐为主要特点,使用的乐器包括竖琴、双簧管等。

二、中世纪的音乐发展中世纪是基督教音乐的黄金时期,宗教音乐占据了音乐创作和表演的主导地位。

这一时期的音乐以教会音乐(包括圣咏和礼拜音乐)为核心,采用了早期的记谱法,如格里高利圣歌谱等。

同时,民间音乐也开始出现,并与宗教音乐相互交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发展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的音乐推动了人类对音乐表现力的追求和探索。

各种新型乐器的出现,如小提琴、风琴等,为音乐增添了新的色彩。

同时,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音乐家们开始以个人的名义进行创作和演奏。

四、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发展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之一,代表了音乐复杂技巧的巅峰。

巴洛克音乐强调对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其特点包括复调性和装饰性的音乐风格,例如巴赫的管风琴曲和贝多芬的弥撒曲。

同时,巴洛克音乐也为后续音乐风格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五、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它以清晰、简洁和对称的音乐特点为主导。

在古典主义时期,交响乐和室内乐成为了最重要的形式,作曲家们追求音乐的完美结构和和谐感。

莫扎特和海顿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六、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浪漫主义音乐追求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并注重音乐的想象力和情感冲击力。

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中充满了热情和情绪化的旋律,如贝多芬的交响曲和舒曼的钢琴作品。

西方音乐史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音乐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从古希腊到早期罗马基督教会的音乐一、问答题1.简述古希腊在音程、音阶和调式方面的理论。

毕达哥拉斯把音程与数字的比例联系起来,并根据计算结果把音程分为协和的与不协和的两类,认为弦长比例的数字越简单,音程就越协和。

托勒密把音程和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他所谓的“天体的音乐”是一种由行星的运动产生的听不到的音乐。

亚里斯多西诺斯和克里奥尼德斯指出四音音阶是整个音乐系统的基础,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两个音可以变化,从而形成“自然音的”“变化音的”和“四分音的”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

两个四音音阶可以由“衔接式”或“分离式”连成一个八度音阶,四个四音音阶可以连成一个“大完整体系”,三个四音音阶可以由“衔接式”构成“小完整体系”。

古希腊的调式以四音音阶为基础,一共有多利亚、弗利吉亚、里底亚、混合里底亚、副多利亚、副弗利吉亚和副里底亚七种。

2.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思想。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具有伦理道德的性质,可以影响人的性格、行为和思想,音乐中不同的调式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亚里士多德认为混合里底亚调式会使人悲伤,多利亚调式可体现出勇敢,而弗利吉亚调式则会使人激动和好战。

柏拉图对此也有同感,他限定了一些他认为可以使用的调式和节奏,认为将音乐与体育完美结合,才能培养出理想国家的人才,而某些不好的音乐则必须加以禁止,否则可能导致人们产生不良行为。

亚里士多德更注重经验和实用,并认为音乐也可以用于人们的娱乐。

他还有一种理论叫做“模仿说”,相信音乐是对人的感情或各种情感状态的模仿,因此人们聆听音乐时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他们二人这种强调音乐对人道德品性教育作用的观点,就是所谓的“音乐教化作用说”。

二、名词解释1.毕达哥拉斯:古希腊音乐理论的奠基人,把音高关系与数字的比例联系起来。

2.四音音阶:古希腊的音阶形式,是古希腊音乐系统的基础。

3.里拉琴:古希腊最重要的弦乐器,是供业余演奏者使用的比较简单的乐器,用于崇拜日神的仪式和为颂歌或史诗伴奏。

西方音乐史(声乐部分).

西方音乐史(声乐部分).

对西音史的总结(声乐)在音乐史中,声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音乐形式。

但它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这里我总结一下西音史的知识点。

一、除歌剧以外的声乐形式(一)古希腊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最早的声乐作品与形式。

作品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还有出现了悲剧。

在古希腊时期都是单音音乐,悲剧也是一种同音半和的声乐演唱形式,它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用阿夫洛斯伴奏。

悲剧在古希腊时期一般都是用于祭祀时,用歌声来对神表达赞美。

(二)、中世纪时期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

欧洲进入中世纪。

在这个时期里,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不断兴起。

两者的逐渐结合使得古希腊的单音音乐走向复调音乐,出现奥尔加农。

1宗教音乐中世纪是一个被教皇统治的时期,所以这个时期的宗教音乐发展的如火如荼。

格里高利圣咏就是这个时期的最为有名的宗教音乐。

格里高利圣咏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公元6世纪收集各个教会的教会歌、赞美歌等编成一册的《唱经歌集》。

它是单音音乐,由男生用拉丁文演唱,采用的是教会调式,且并没有伴奏与节拍,词曲关系有音节式、花唱式、纽姆式。

它的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

格里高利圣咏具有很强的宗教观念与功能,追求超脱于现世的“彼岸”精神,回避世俗的个性情感。

2世俗音乐在那时,世俗音乐是不被教会所接受的。

其实世俗音乐就类似于我们中国的民歌,同是口传心授,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但是生命力都很顽强。

世俗音乐的发展主要是在法国、德国。

世俗音乐的重要来源是当时的流浪艺人。

随着骑士阶层的兴起,游吟诗人音乐从12、13世纪在法国南部开始流行,随后遍及全国,也就出现了“南巴多,北威尔”。

游吟诗人都是自己作曲,用本国语言的作词,自己演唱,并带有乐器伴奏,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爱情故事。

风格与宗教音乐相比更加他们虽然采用了教会调式,但是变化音的加入又使得近似于大小调。

在12世纪中叶时,游吟诗人音乐流传到德国,发展成恋诗歌手。

3复调音乐的早期发展最早的是平行奥尔加农,就是在格里高利圣咏下方四度或五度加上一个完全平行的声部,后来发展到花唱的奥尔加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牧歌(16世纪) 结构:通谱体歌曲,单段式 织体:多为四声部 ,人声和乐器 注重对诗歌内容的表达 16世纪后期朝着描绘性和戏剧性发展 导致了歌剧的诞生
代表人物:马伦奇奥、杰苏阿尔多
法国尚松Chanson
德国利德Lied
特点: ——诗与音乐的结合 ——以钢琴伴奏(独唱)
贡献:把艺术歌曲提高到与交响乐、歌 剧等体裁同等重要的地位
完整保留)
早期歌剧特征: a. 古希腊神话为基础,后来加入历史题

b. 音乐部分用通奏低音写作 c. 声乐部分音域不宽,节奏自由 d. 少量乐器伴奏,偶尔使用合唱 e. 阉人歌手担任主角
• 1. 威尼斯乐派(蒙特威尔第) 代表作:《奥菲欧》、《阿丽安娜》 贡献:
• 《魔王》 题材:歌德同名叙事诗 体裁:通谱体歌 艺术特征: 1. 独唱这分担四个角色,各有独特音调
钢琴伴奏始终使用八度和音的三连音节奏 • 不协和和弦—>孩子的恐惧 • 和谐而均匀的旋律—>慈父 • 温柔而又美妙的旋律—>魔王的诡计与诱
惑 • 三连音—>紧张恐怖的气氛
(1)爱情是其主要内容 (2)风格深沉、含蓄,强调诗意性 (3)对诗歌的选择比舒伯特更严格 (4)钢琴承担更多的表现力内容 (5)发展了宣叙性的歌唱风格 作品:
旋律声部 Soprano
高对应声部 Alto
固定声部 Tenor
低对应声部 Bass
(3)模仿弥撒 16世纪开始 音乐材料各声部可来自世俗音调 用模仿手法反复出现在各个声部 代表人物:若斯坎、拉索
(4)帕莱斯特里那 五乐章风格基本定型 禁止一切世俗音调 创作多声部无伴奏合唱的典范 《马尔切罗斯教皇弥撒》
《诗人之恋》《妇女的生活和爱情》
(1)继承和发扬舒伯特、舒曼传统 (2)情绪多为内省、无奈、哀伤 (3)与民歌有更多内在联系 作品:
《萨福颂》《徒劳小夜曲》《德意志民 歌集》
主要作品: 声乐套曲《流浪少年之歌》《亡儿之歌》
《儿童的奇异号角》
(1)歌曲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2)运用扩大的乐队编制 (3)与交响曲创作存在密切联系
4.孔杜克图斯 12、13世纪 不再依赖圣咏,以自创旋律为基础 采用分节歌形式 用第斯康特节奏 内容较自由,并有世俗化倾向 各声部采用拉丁文 13世纪下半叶被经文歌取代。
5. 克劳苏拉 替换段
经文歌前身 克劳苏拉在风格和写作上属于第斯康特样式。
6. 经文歌 克劳苏拉基础上形成的无伴奏复调音乐 把克劳苏拉上声部填上歌词 典型的经文歌是三声部
1. 宗教单声音乐 2. 宗教复调音乐 3. 世俗歌曲 4. 艺术歌曲 5. 歌剧 :意大利歌剧
法国歌剧 德国歌剧
1. 格里高利圣咏 产生:8-9世纪,天主教圣咏礼仪的最高规
范和权威。 基本特征: A 无伴奏纯人声(男声) B 拉丁文为歌词 C 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 D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一)单声部世俗歌曲(中世纪) (1)拉丁歌曲 a. 单声部孔杜克图斯: 旋律自由创作,不依附圣咏 内容可宗教可世俗
b. 戈利亚德歌曲 神职人员创作 内容:酒、女人、讽刺
(2)方言歌曲 a 法国游吟诗人 语言:南部游吟诗人、北部游吟诗人 内容:骑士对妇女的爱慕 体裁:康佐、晨歌、田园歌(南部)
维勒莱、叙事歌、回旋歌(北部) 代表人物:马肖(新艺术)
1. 弥撒 结构:曲调仿照套曲组织,只用一种调式
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 经 发展: (1)马肖(“新艺术”) 作品:《圣母院弥撒》 特征:首次将五个段落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各乐章之间有明显对比 出现了少有的四声部织体
(2)“定旋律弥撒” 弥撒各部分的特定声部(tenor)用一个旋律结合 其他声部一次为基础自由对位 音乐具有内在统一性 作品:杜费 《武装的人》
2. 继叙咏:在哈里路亚之后,之后独立发 展
3. 附加段:(类似于戏剧解说) 4. 仪式剧:包括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
有戏剧表演成分。
(一)中世纪复调音乐 1、奥尔加农 (1)
(2)奥尔加农变体:
2. 华丽奥尔加农
12世纪 奥尔加农声部:活跃、纪 • 使用长短型的六种节奏模式的复调写作形式 • 采用音对音的织体,有了对位的性质, • 显示出分句的结构 • 代表作曲家:佩罗坦
题材:歌德、席勒、米勒的诗歌 体裁:分节歌(《圣母颂》)
变奏分节歌《鳟鱼》《菩提 树》)
通谱体歌(《魔王》) 声乐套曲(《冬之旅》)
• 旋律表现形式: a. 民歌风格:(菩提树、野玫瑰、鳟鱼) b. 戏剧性发展:(地神、魔王) c. 口语化旋律:(老艺人) d. 说唱之间变化:(流浪者)
• 艺术特征: a. 重视情感体验 b. 音乐服从诗词多样性 c. 和声极具表现力 d. 重视钢琴伴奏
b 德国恋诗歌手 内容:爱情、宗教、政治 体裁:巴体歌(bar)
(二)多声部世俗歌曲(文艺复兴) (1)尚松 14~16世纪法语世俗复调歌曲 a 勃艮第时期 突出上声部的三声部织体 人声+两个乐器声部,两个人声+乐器声部
B 弗兰德乐派 三或四声部 固定声部与高声部形成二声部对位 织体上运用更多模仿手法
2. 经文歌 (1)13世纪 三声部歌曲 固定声部是最低声部 上方两声部唱不同歌词
(2)勃艮第乐派 等节奏经文歌被大量运用 三、四声部居多 三、六度音程普遍重用,纳入协和音程范畴 杜费使这种体裁更为复杂 作品:《最近玫瑰开放》
(4)若斯坎经文歌 歌词选择范围非常广 音乐中心不局限于复调对位,更注重表现力 着重于音乐旋律对于歌词的表达 代表作品:《圣母颂》
1. 为管弦乐队而构思,交响化的歌曲形式
2. 运用展开性调性手法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第四首
d- g
D-#F d-降e
e-f
不符合传统的对比统一原则,但统一于
整部作品的情节发展
3. 靠动机、特性音调、引子与尾声的呼应组 织作品
(一)意大利歌剧
直接来源: 15世纪末宫廷娱乐活动中的幕间剧
最早的歌剧: 意大利弗洛伦萨乐派: 努契尼、佩里《达芙妮》(史上最早) 1600年,佩里、卡契尼《尤丽迪茜》(第一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