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与防护资料
emc防护知识

电磁兼容性( 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因此,EMC防护知识主要涉及如何降低设备或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以及提高其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EMC防护知识:
1.接地:接地是EMC防护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设备或系统的接地,可以将静
电和电磁干扰导入地下,从而减少对设备的干扰。
2.屏蔽:屏蔽是另一种常用的EMC防护方法。
通过使用导电材料(如金属)制成的屏
蔽体,可以有效地隔离和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
3.滤波:滤波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
通过使用适当的滤波器,可以减
少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成分,从而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
4.电缆管理:电缆是电磁干扰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因此,良好的电缆管理对于EMC
防护至关重要。
确保电缆远离干扰源,避免电缆过长,以及使用适当的电缆类型都可以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
5.设备布局:设备布局对于EMC防护也非常重要。
确保敏感设备远离干扰源,并按照
特定的规则和顺序排列设备,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6.软件开发:软件开发人员在编写代码时也应该考虑EMC问题。
通过使用适当的算法
和数据结构,可以减少软件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干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EMC防护知识,但具体的实现方法可能因设备和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相关设备的EMC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电磁干扰和防护

一、电磁兼容(EMC)概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制定了上百个
电磁兼容的国家标准,强制要求多数电气设备必 须通过相关电磁兼容标准的性能测试,否则为不 合格产品。
电磁兼容是指电子系统在规定的电磁干扰环 境中能正常工作的能力,而且也不向处于同一环 境的其它设备释放超过允许范围的电磁干扰 。
针对破坏干扰途径的目标,常用的抗干 扰技术有屏蔽、接地、滤波、隔离等技术。
2021/2/15
电磁干扰和防护
9
四 常见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屏蔽技术:可抑制电磁干扰在空间的传播,并切断辐射 干扰的传播途径
接地技术: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提供参考零电位; 阻隔地环路
滤波技术:根据频率选择性地抑制干扰信号 隔离技术:阻断干扰信号传导通路,并抑制干扰信
号强度
2021/2/15
电磁干扰和防护
10
一)屏蔽技术
利用金属材料制 成容器,将需要防护 的电路包围在其中, 可以防止电场或磁场 耦合干扰的方法称为 屏蔽。屏蔽可分为静 电屏蔽、低频磁屏蔽 和电磁屏蔽等几种。 根据不同的对象,使 用不同的屏蔽方式。
未加屏蔽罩时,中频变 压器线圈易受外界干扰。
2021/2/15
线感受到的磁场;采用绞扭
导线使引入到信号处理电路
两端的干扰电压大小相等、
相位相同,使差模干扰转变
成共模干扰 。
2021/2/15
电磁干扰和防护
7
由电焊引起的干扰
电焊机电缆产生强磁场干扰
磁场交链
信号线
2021/2/15
电磁干扰和防护
8
四 几种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抗电磁干扰技术有时又称为电磁兼容控 制技术。
为引线孔或调试孔),它对屏蔽的影响不大。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器件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智能手机、电脑到各种智能家电,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电子器件的日益复杂和密集使用,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电磁干扰不仅可能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因此,掌握有效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对于保障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电磁干扰的来源多种多样。
首先,自然现象如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等都可能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对电子器件造成干扰。
其次,各种电子设备自身在工作时也会发射电磁波,如通信设备的射频信号、电源的开关噪声等。
此外,电气设备的短路、过载等故障也会引发电磁脉冲,干扰周边的电子器件。
电磁干扰对电子器件的影响不容小觑。
它可能导致电子器件的性能下降,如信号失真、数据丢失、误操作等。
在一些关键应用领域,如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系统等,电磁干扰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护电子器件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手段。
屏蔽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通过使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屏蔽罩或屏蔽室,可以将电子器件与外界的电磁辐射隔离开来。
屏蔽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常见的有金属如铜、铝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
在设计屏蔽结构时,需要考虑屏蔽的完整性和接缝的处理,以避免电磁泄漏。
滤波技术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滤波器可以阻止特定频率的电磁干扰信号通过,从而保护电子器件。
电源滤波器可以消除电源线上的干扰,信号滤波器则用于净化输入和输出的信号。
滤波器的参数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干扰频率和信号特性来确定。
接地技术是电磁干扰防护的基础。
良好的接地可以为干扰电流提供低阻抗的通路,使其迅速流回源端,从而减少对电子器件的影响。
接地系统的设计要注意接地电阻的大小、接地方式的选择以及地线的布局等。
布线和布局优化对于减少电磁干扰也非常重要。
合理安排电子器件内部的线路走向,减小线路之间的耦合和交叉干扰。
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和防护方法

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和防护方法电磁辐射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还可能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作造成干扰和损坏。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以及防护方法。
一、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1. 电磁辐射对通信设备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干扰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运作。
无线电设备如手机、无线网络路由器等,其工作频段与电磁辐射频段存在重叠,当电磁辐射干扰强度超过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时,会导致通讯质量下降甚至中断。
2. 电磁辐射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电磁辐射同样会对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接近高压输电线路、电力变压器等电源设备时,电磁场强度较高,会对计算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干扰,引发计算机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故障。
3. 电磁辐射对医疗设备的影响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磁共振成像设备等对电磁辐射十分敏感。
强烈的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医疗设备显示不准确或异常工作,对医学诊断结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1. 电磁辐射防护材料的使用电磁辐射防护材料是一种主动防护电磁波辐射的方法。
例如,使用电磁屏蔽材料对电子设备进行包裹,能有效阻挡或吸收电磁辐射,减轻辐射对设备的影响。
另外,对电力设备周围进行屏蔽和隔离,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2. 电磁辐射消除技术通过使用电磁辐射消除技术,可以减少电子设备受到的干扰。
例如,通过在设备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添加滤波器,可有效降低电磁干扰。
此外,良好的接地和屏蔽设计也能减轻电磁辐射对设备的影响。
3. 设备间隔和摆放合理为了降低电磁辐射对设备的影响,应合理安排设备间的距离,并避免将敏感设备放置在辐射源附近。
尤其是对医疗设备和通信设备来说,避免与电源设备或高频设备密集摆放,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的干扰。
4.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合理使用电子设备也是降低电磁辐射影响的重要方法。
对于手机、电脑等设备,使用时尽量保持距离,避免过久过近地接触设备。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防护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防护电磁干扰是指电磁场中的能量在电磁传输路径上发生的干扰现象。
它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诸多问题,因此,对于电磁干扰的影响和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磁干扰的影响1.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引起电子设备的干扰电流和干扰电压,从而导致设备的误差和故障。
特别是对于精密电子设备,如医疗器械、航空仪表等,干扰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2.对通信系统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导致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号质量下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和传输速度。
这对于无线通信系统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3.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电磁干扰会产生噪音和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潜在风险。
尤其是长期处于电磁干扰环境中的人们可能会出现焦虑、失眠等健康问题。
二、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1.合理导线布局:通过合理布局电器设备之间的导线,避免电源线与信号线交叉布置,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2.引入地线:为电子设备引入地线,将干扰电流通过地线引导到地面,减少设备之间的干扰。
3.使用屏蔽材料:在电子设备的外部壳体和关键元件上使用屏蔽材料,以阻挡外部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
4.使用滤波器:在电源线路上安装滤波器,以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干扰信号。
5.增加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其抗干扰能力,采取适当的屏蔽和过滤技术,降低其对外界电磁场的敏感度。
6.加强室内电磁环境管理:合理布局电子设备,避免电磁辐射交叉干扰。
减少电子设备数量和使用频率,尽量使用低功率和低辐射设备。
7.加强监测和测试:定期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干扰测试,了解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三、注意事项1.合法使用设备:不得使用未经授权或违规的电子设备,避免因不合规使用设备导致电磁干扰问题。
2.保持设备良好状态:定期清洁设备,确保设备的良好接地,避免接地线或连接线松动或断裂。
3.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电磁干扰防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电磁干扰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方法措施

智能抗干扰技术
智能抗干扰技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 学习的抗电磁干扰技术,它能够自动识别和 消除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未来,智能抗干扰技术有望在电磁抗 干扰领域发挥更护系统
综合电磁防护系统是一种将多种电磁抗干扰 技术集成的系统,它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 手段,提高电子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未 来,综合电磁防护系统有望成为电磁抗干扰 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表面 会产生电荷分布的现象。这种电荷分布会改变导体的电 位,从而对电路造成干扰。
静电感应产生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屏蔽措施、优化布线 设计、使用滤波器等手段进行抑制。
雷电感应
雷电感应是指当雷电发生时,雷电产生的强大磁 场会在周围的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 取决于导体在磁场中的位置和形状。这种电动势 会对电路造成干扰。 雷电感应产生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屏蔽措施、使 用防雷器件、优化布线设计等手段进行抑制。
电磁干扰来源
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自然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自然干扰源包括雷电、大气层扰动等;人为干 扰源包括各种电器设备、无线电发射设备等。
电磁干扰的危害
01 干扰通信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通信信号失真、通信中断或数 据丢失。
02 损坏设备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电气、电子设备性能下降、故 障或损坏。
03 影响安全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 形式传播的现象。电磁辐射的产生与 电磁场的大小、频率等有关。高频率 的电磁辐射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电磁辐射产生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屏 蔽措施、使用滤波器、优化布线设计 等手段进行抑制。
03
电磁抗干扰措施
屏蔽技术
01 电磁屏蔽
电磁干扰防护与解决方案

电磁干扰防护与解决方案1.引言随着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空间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磁干扰(EMI)已严重威胁各类电子系统的安全。
武器装备的电子系统(图1)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保持高可靠性,必须具备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就一个电子系统而言,各种干扰(图2)在接口处最为严重,必须在设计时将其消除,因此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电磁兼容性(EMC)。
电磁干扰分为辐射型干扰和传导型干扰。
通过接地、屏蔽等方法能抑制辐射干扰,消除传导干扰则需要采用滤波方法。
滤波器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所构成,其原理根据使用滤波元件不同分为两种:一是利用电容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将高频干扰电流导入地线;二是利用干扰抑制铁氧体可将一定频段的干扰信号吸收转化为热量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干扰抑制铁氧体磁环或磁珠消除干扰。
滤波器工作时根据系统的需要,利用滤波组件对信号频率特性传输的特点,有选择地对系统信号进行传输。
通常情况是传递低频工作信号,同时对高频干扰信号有较大的衰减,从而降低干扰信号对系统的影响,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根据要滤除的干扰信号的频率与工作频率的相对关系,干扰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种类。
低通滤波器是最常用的一种,一般电源滤波器、馈通滤波器滤和滤波电连接器都属于低通滤波器。
2.电磁兼容的内容电磁兼容标准对设备提出两个方面要求,首先不能向空间环境发射过强的电磁能量,其次在对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3.电源滤波器的作用电源滤波器的作用是使设备能够满足电磁兼容标准中对传导发射和传导敏感度的要求,既能防止电网上的干扰进入设备对设备产生不良影响,使设备满足传导敏感度的要求;又能防止设备内的电磁干扰通过电源线传到电网上,使设备满足传导发射的要求,即解决电磁兼容中CE102和CS101等问题。
能够产生较强干扰的设备和对外界干扰敏感的设备都要使用电源滤波器。
能够产生强干扰的设备有:含有脉冲电路(微处理器)的设备、使用开关电源的设备、使用可控硅的设备、变频调速设备、含有电机的设备等。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磁干扰及防护措施

扰影 响的产品都提 出了相应标准; 使有关产品的 软性较差, 对已经 使用了 金属走线管的工程, 无
必要选 用屏蔽布线 系统 , 但对干扰较 大的场合。 链路 中通常采 用双绞 线缆线 , 双绞 线具 有吸收 在计算机设备、 通讯、 电子等设备的产品外 则应使 用带屏 蔽的双绞 线。 在综 合布线 系统 的
配线架 、 连接器、 插座 、 插头、 配器) 适 以及电气 f 射电磁噪声影响其 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 设备必须 的双绞线 , 其市场占有率超过5 % 而非屏蔽双 0。
保护设备等。 这些 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 , 能够抵御电磁干扰 , 保证其正常功能不被破坏。
・{都有各自 gI ' l 的具体用途, 不仅易于实施, 而且能 这对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 产品极可能受 电磁 干 线比非屏蔽 线价格及安装 成本均较 高, 线缆 柔 随需 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
目 程l 技 术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磁干扰及防护措施
朱 俊 虹桥国际机场公 司航 站区管理部
叠 《 睡 茼 臻翻 . 豢戢缔龆了 . 精舍布撤幕 镜的_ 涉及综合 电 布线系统在正常 运行情况下信息不被 统有不同意见, . 以五类对绞线对称电 缆为例,
,
磁干扰 威回 危害及防护 、 措施。
在综合布线 系统缆线 材料及性能 的选择上 内产生 的电流 相同, 这样, 电磁场对双绞 线中产
查研究, 选用相应合适的防 护措施。 事实上在综 应根据 用户要 求, 并结 合建筑物 的周围环境状 生的影响可以抵 消; 而另一方面, 电缆中的电流 合布线 系统的周围环境 中, 不可避 免地存在这样 况进行考虑 , 一般宜 以抗干扰 能力和 传输性能 产生的电磁场 , 照电磁感应的原理, 按 我们可以 或那样的干扰源, 荧光灯、 如: 电梯 、 变压器、 无 为主 , 经济 因素次之 。 前常用的 各种电缆线和 确定 电磁 场的 方向。 目 第一 个绞节内的 电缆 产生 线 电发射 设备、 关电源 、 开 电磁感应炉、 雷达设 配线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为参考如下: 的电磁场与第二个绞节 内产生的电磁场大 小相
如何在工厂现场有效防范电磁干扰

如何在工厂现场有效防范电磁干扰在当今的工业生产环境中,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 EMI)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生产中断、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危及工人的安全。
因此,如何在工厂现场有效地防范电磁干扰,是每一个工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都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电磁干扰的来源要有效地防范电磁干扰,首先需要了解其来源。
在工厂现场,电磁干扰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系统工厂中的电力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柜、电动机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场。
这些电磁场可能会对附近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2、电子设备工厂中的各种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控制器、通信设备等,本身会发射电磁波。
同时,它们也容易受到外部电磁波的影响。
3、无线通信设备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工厂中的手机、对讲机、无线网络设备等也成为了电磁干扰的来源之一。
4、静电放电在一些生产过程中,如塑料加工、纺织等,容易产生静电。
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瞬间的高电压和强电磁场,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5、雷电在雷雨天气,雷电产生的电磁场可能会通过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等传入工厂内部,对设备造成损坏。
二、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导电磁干扰通过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导体传播。
例如,电源线上的干扰信号可以传入电子设备,影响其正常工作。
2、辐射电磁干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辐射,被其他电子设备接收。
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发射的电磁波可以对附近的敏感设备造成干扰。
3、感应当一个导体处于变化的电磁场中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这种感应现象也会导致电磁干扰的传播。
三、电磁干扰的影响电磁干扰对工厂现场的设备和生产过程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1、设备故障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的误动作、死机、数据丢失等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2、生产中断关键设备受到电磁干扰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生产线的中断,造成生产延误和经济损失。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研究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研究在当今高度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器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电脑到各种智能家居设备,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电子器件的日益复杂和密集,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系统故障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对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磁干扰的来源及影响电磁干扰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
自然源如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等,虽然不可控,但发生频率相对较低。
人为源则是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如各种电子设备的运行、电力系统的传输、无线通信等。
当电子器件受到电磁干扰时,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影响。
在信号传输方面,电磁干扰会导致信号失真、衰减或丢失,影响通信质量。
在电路运行方面,可能会引发误操作、逻辑错误甚至器件损坏。
对于一些对电磁环境要求较高的设备,如医疗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等,电磁干扰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传导和辐射两种方式。
传导干扰是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导体传播的干扰信号。
例如,当电源线上存在高频干扰时,会通过电源线传导到连接在该电源上的电子器件中。
辐射干扰则是通过空间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如电磁场、无线电波等。
电子器件之间的相互辐射干扰,以及外部的电磁辐射源对电子器件的干扰,都属于辐射干扰的范畴。
三、电子器件电磁干扰防护的基本原理电子器件电磁干扰防护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屏蔽、滤波和接地。
屏蔽是通过使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将干扰源或受干扰的电子器件包围起来,阻止电磁干扰的传播。
屏蔽可以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
电场屏蔽通常采用高导电率的材料,如铜、铝等,以短路电场;磁场屏蔽则需要高导磁率的材料,如铁氧体等,来引导磁力线;电磁场屏蔽则需要同时考虑电场和磁场的屏蔽,通常采用多层屏蔽结构。
滤波是通过在电路中插入滤波器,阻止干扰信号的通过,只允许有用信号通过。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措施

交流供配电线路在工业现场的分布相当于一个吸 收各种干扰的网络, 而且十分方便地以电路传导的形 式传遍各处,经检测装置的电源线进入仪器内部造成 干扰。最明显的是电压突变和交流电源波形畸变,它 使工频的高次谐波 (从低频一直延伸至高频) 经电源 线进入仪器的前级电路。例如,由调压或逆变电路中 的晶闸管引起的大功率高次谐波干扰;又如开关电源 经电源线往外泄漏出的几百千赫兹尖脉冲干扰。
屏蔽技术:可抑制电磁干扰在空间的传播,并切断辐射 干扰的传播途径
接地技术: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提供参考零电位; 阻隔地环路
滤波技术:根据频率选择性地抑制干扰信号 隔离技术:阻断干扰信号传导通路,并抑制干扰信
号强度
19.09.2019
10
一)屏蔽技术
利用金属材料制 成容器,将需要防护 的电路包围在其中, 可以防止电场或磁场 耦合干扰的方法称为 屏蔽。屏蔽可分为静 电屏蔽、低频磁屏蔽 和电磁屏蔽等几种。 根据不同的对象,使 用不同的屏蔽方式。
19.09.2019
41
实行电源分组供电
将微机系统的主机电源与输入通道电源分 开;将驱动电路电源与控制系统电源分开, 以防止设备间干扰。
19.09.2019
42
2.针对强电干扰(信号通道干扰)的措施
对电感性负载引起的强电干扰:可用吸 收(滤波、稳压),隔离(光隔、变压 器、扼流圈、继电器、差动运算放大器、 隔离运算放大器等)
19.09.2019
C型变压器的漏感比 E型的小
7
由电焊引起的干扰
电焊机电缆产生强磁场干扰
磁场交链
信号线
19.09.2019
8
四 几种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抗电磁干扰技术有时又称为电磁兼容控 制技术。
电磁干扰的危害与防护

I ■
Caiedcl i h e hoRe isnaTngew nccneoyv
电磁 干扰 的危害 与防护
王晓 杰
( 1 6 部 队) 627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9 4 2 1) 50 8一 1 10 — 1X(00 1— 0 0O
作 。 1 2 电磁 干扰 对人 类生 活 、环 境 的危 害 . 电磁干 扰 日趋社 会 化, 人们 的和 平生活 带 来不 安和 危险 。 给 。例如 1 9 98 年 2月 1 2日晚, C V一 1“ 点访 谈 ”节 目专 门报导 了 电磁干 扰妨 碍 民航 CT 焦
化 、功率 的加大 和频 率的提 高, 同时它们 的灵 敏度也 越来越 高, 这种 相互兼 容 的状态 越来越 难 获得 。为 了使 系统达 到 电磁 兼容, 必须 以系 统的 电磁环 境为 依据, 要求 每个 用电设 备不产 生超 过一 定限度 的 电磁 发射, 同时又要 求它本 身 要具备 一定 的抗干 扰能 力 。只 有对每 一个 设备都 作 出这 两个 方面 的约束和 改
进 , 能 保证 系 统达 到完 全 兼容 。 才 2 2 电磁 干扰的控 制 方法 电磁 兼容学科 是在早期 单纯的抗 干扰方法 基础上 发展形成 的, 目标都是 为 了使设备 和系统达 到在共 存的环 境中互 不发生干 扰, 最大 限度地发挥 其工作效 率 。电磁 兼容 技术 在 控制 干扰 的策 略上 采 取 了主动 预 防 、整体 规划 和 “ 对 抗 ”与 “ 导 ”相 结合 的方 针 。首先 电磁 兼容 性 控制 是 一 项系 统 工程 , 疏 应
1电磁 干扰 的 危害 11 什 么是 电磁 干扰 . 电磁干扰E IE eto an tcI tre e c)是干 扰电缆 信号 并降低 M (1c rm ge i ne frn e, 信 号完好 性 的 电子 噪音 , 有传 导 干扰和 辐射 干扰 两种 。传 导干扰 是指 通 过导 电介 质把 一个 电网络上 的信 号耦合 ( 干扰) 另一 个电 网络 。辐射 干扰 是指干 到 扰源 通过 空间把 其信 号耦合 ( 扰) 另一个 电 网络 。在 高速 PB及系 统设计 干 到 C 中, 高频 信 号线 、集 成 电路 的引脚 、各 类接插 件等 都可 能成 为 具有天 线特 性 的辐 射干扰源 , 能发射 电磁波并影 响其他系 统或本 系统 内其他子 系统 的正常工
电磁波的发射和干扰及其防护

电磁波的发射和干扰及其防护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使用的各种设备都需要电磁波来进行通信和传输信息。
然而,电磁波的产生和传输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电磁波干扰和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
本文将探讨电磁波的发射和干扰及其防护措施。
一、电磁波的发射电磁波的发射主要来源于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
在家庭中,电视机、电脑、手机等设备都会发射电磁波。
在工业和军事领域,雷达、通讯设备、导航设备等也是电磁波的广泛来源。
电磁波的发射主要取决于设备的功率和频率。
功率越高,电磁波的辐射范围和强度就越大;频率越高,电磁波的能量就越高。
因此,一些高功率的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电磁波的干扰电磁波的干扰是指电磁波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对其他设备或设施产生的影响。
例如,电视机在接近手机时可能会出现画面抖动和图像干扰的现象。
因此,在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的使用中,需要注意电磁干扰的问题。
电磁干扰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辐射干扰和接触干扰。
辐射干扰是指电磁波在空气中或其他介质中扩散,对周围设备产生影响;接触干扰是指电磁波直接传播到与受影响设备接触的设备上,产生干扰。
三、电磁波的防护为了减少电磁波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的影响,在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的设计和使用中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1. 金属屏蔽金属屏蔽是一种常见的电磁波防护措施。
例如,电视机的电子管会被一个金属网状屏障包裹,以防止电磁波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2. 信号过滤信号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干扰防护措施。
例如,在某些国家,手机使用时需要将通信频率和电磁波功率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3. 距离防护距离防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电磁波防护措施。
例如,高压电线和住宅、办公楼的距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拆除和降低辐射源拆除和降低辐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电磁波防护措施。
例如,在某些居民区中,由于一些通讯设备的辐射已超过国家标准,政府采取了拆除设备或降低发射功率的措施。
航天电子系统强电磁干扰抑制与防护研究

航天电子系统强电磁干扰抑制与防护研究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飞跃发展,航天电子系统已成为飞舞于太空中的“工作马车”。
然而,航天电子系统也面临着各种强电磁干扰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系统的正常工作,也可能威胁到航天任务的完成。
为此,航天电子系统强电磁干扰抑制与防护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航天电子系统强电磁干扰源分析航天电子系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电磁波干扰。
一方面,来自航天器核心部件(如推进系统、通讯系统等)的电磁干扰源对其他部件产生了干扰。
另一方面,航天器与地球大气层、太阳活动、高能宇宙射线等自然环境产生的电磁辐射也会对系统产生干扰。
二、航天电子系统强电磁干扰抑制技术针对航天电子系统强电磁干扰问题,目前已研究出了多种抑制技术。
例如,电磁屏蔽技术、信号调制技术、多路径信号技术等。
其中,电磁屏蔽技术在防护航天器中的电子器件和系统方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电磁屏蔽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强电磁防护手段,涉及到多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航天器内部电子器件和系统进行防护策略的设计、布局和实现。
其次,需要对航天器整体进行电磁隔离屏蔽和接地。
此外,还需要对材料、结构和工艺等进行优化和改进。
在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中,电磁屏蔽技术已经成为了航天电子系统强电磁干扰抑制的基础和主要手段。
三、航天电子系统强电磁干扰防护技术除了对强电磁干扰进行抑制外,还需要对系统进行防护。
这是因为强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系统元器件和系统整体损坏或失效,从而影响航天任务实施。
在防护方面,也有多种技术可供选择。
例如,航天电子系统元器件的抗干扰改进、航天电子系统防护屏蔽的强化、电缆的屏蔽和接地、电路板布局的优化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航天电子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任务实施。
四、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电子系统强电磁干扰抑制与防护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针对航天电子系统强电磁干扰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和实验模拟阶段。
电磁危害与防护

电磁危害与防护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比如我们实验室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电磁波,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
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电磁波辐射是近三四十年才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现在人们对电磁辐射仍处于认识和研究阶段。
由于它看不见、摸不着、不易察觉,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疑虑。
另外,有些关于电磁辐射的报道不太客观、缺乏科学性,导致了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
北京联华中安信息技术专家告诉我们判定电磁辐射是否对居住环境造成污染,应从电磁波辐射强度、主辐射方向、与辐射源的距离、持续时间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所以,在加强电磁防护同时,对电磁波污染问题也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客观分析、严肃对待,切不可人云亦云,不负责的盲目夸大,造成人们认识的混乱。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电磁波污染及其危害的认识会逐渐深人,许多谜底终将被揭开。
下面北京联华中安信息技术专家电磁干扰的危害和电磁兼容电磁干扰是人们早就发现的电磁现象。
一些电器、电子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磁波,容易对周围的其他电气、电子设备形成电磁干扰,引发故障或者影响信号的传输。
另外,过度的电磁干扰会形成电磁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
如果在一个系统中各种用电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而不致相互发生电磁干扰造成性能改变和设备的损坏,人们就称这个系统中的用电设备是相互兼容的。
但是随着设备功能的多样化、结构的复杂化、功率的加大和频率的提高,同时它们的灵敏度也越来越高,这种相互兼容的状态越来越难获得。
为了使系统达到电磁兼容,必须以系统的电磁环境为依据,要求每个用电设备不产生超过一定限度的电磁发射,同时又要求它本身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防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

防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一滤波技术防电磁干扰主要有三项措施,即屏蔽、滤波和接地。
往往单纯采纳屏蔽不能供应完整的电磁干扰防护,由于设施或系统上的电缆是最有效的干扰接收与放射天线。
很多设施单台做电磁兼容试验时都没有问题,但当两台设施连接起来以后,就不满意电磁兼容的要求了,这就是电缆起了接收和辐射天线的作用。
唯一的措施就是加滤波器,切断电磁干扰沿信号线或电源线传播的路径,与屏蔽共同构成完善的电磁干扰防护,无论是抑制干扰源、消退耦合或提高接收电路的抗力量。
都可以采纳滤波技术。
2线上干扰的类型线上的干扰电流依据其流淌路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差模干扰电流,另一类是共模干扰电流。
差模干扰电流是在火线和零线之间流淌的干扰电流,共模干扰电流是在火线、零线与大地(或其它参考物体)之间流淌的干扰电流,由于这两种干扰的抑制方式不同,因此正确辨认干扰的类型是实施正确滤波方法的前提。
共模干扰一般是由来自外界或电路其它部分的干扰电磁波在电缆与“地”的回路中感应产生的,有时由于电缆两端的接“地”电位不同,也会产生共模干扰。
它对电磁兼容的危害很大,一方面,共模干扰会使电缆线向外放射出剧烈的电磁辐射,干扰电路的其它部分或周边电子设施; 另一方面,假如电路不平衡,在电缆中不同导线上的共模干扰电流的幅度、相位发生差异时,共模干扰则会转变成差模干扰,将严峻影响正常信号的质量,所以人们都在努力抑制共模干扰。
差模干扰主要是电路中其它部分产生的电磁干扰经过传导或耦合的途径进入信号线回路,如高次谐波、自激振荡、电网干扰等。
由于差模干扰电流与正常的信号电流同时、同方向在回路中流淌,所以它对信号的干扰是严峻的,必需设法抑制。
综上所述可知,为了达到电磁兼容的要求,对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都应设法抑制。
3滤波器的分类滤波器是由集中参数的电阻、电感和电容,或分布参数的电阻、电感和电容构成的一种网络。
这种网络允许一些频率通过,而对其它频率成份加以抑制。
依据要滤除的干扰信号的频率与工作频率的相对关系,干扰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种类。
防电磁波干扰(EMI)和静电防护(ESD)设计

防电磁波干扰(EMI)和静电防护(ESD)设计一防电磁波干扰设计1.EMI (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即电磁干扰。
传播方式有辐射和传导.2.重要的规章:美国的FCC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西德的VDE (Verband Deutscher Electrotechniker)IEC(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的CISPR(Committee International Spe Ciai Des Perturbations Dadioelectriques)3.管制程度商业用的产品要符合Class A.一般家庭用要符合Class B4.防止电磁干扰的对策零件选择适当电子零件可减少2~3dB电路Layout 电路板Pattern设计改变噪声FILTER 电源的噪声可采取1 OW PASS FILTER接地高频回路采取多点接地之原则CABLE 采用屏蔽之CABL EConnector 采用屏蔽之Connector外壳金属壳,塑料壳表面导电材料处理:无电解电镀,ZINC SPRAY,铝蒸镀,导电漆喷涂,以及用金属箔贴附或直接以导电性塑料料成型.5.导电性须考虑因素温度,湿度,老化及Impact试验,黏着试验须合乎UL746C的规定,结果在程度4以上(剥离在5%以内)6.表面电阻的定义比电阻Rr=△V/I * S/ l 电阻Rs=Rr/t (Ω)7.屏蔽效应(Shielding Effectiveness)电场之屏蔽效应SdB=20 log E1/E2磁场之屏蔽效应SdB=20 log H1/H2其中E1, H1是入射波长强度,E2,H2是穿透波长强度SE=R+A+B R: 反射衰减:R=168+10log(c/p * 1/f) A: 吸收衰减: A=1.38 * t√f*c*pB: 多次反射衰减: 通常可忽略其中, c是相对导电系数,f是频率, p是相对导磁系数,t是遮蔽之厚度.材料相对导电系数(C) 相对导磁系数(P) C * P C/P银 1.05 1 1.05 1.05铜 1.00 1 1.00 1.008.防电磁干扰设计屏蔽层如有孔洞等之开口会使屏蔽电流收到影响,为了使电流顺畅,可把长孔改成多个小圆孔.含排列孔的屏蔽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孔的最大直径d , 孔数n, 孔间距c, 屏蔽厚度t, 噪声源和孔之距离r, 电磁波频率f, 其中d, n, f 越小越好,c, t, r 越大越好.外壳间接缝对屏蔽效应的关系1.必须保持导电性接触,故不可喷不导电漆。
电磁防护的措施

电磁防护的措施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磁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电磁波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如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电磁干扰对设备运行的影响。
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电磁防护措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磁辐射的影响和危害电磁辐射是指传播中的电磁波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作用。
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诸多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肿瘤、白血病以及生殖系统的损伤。
此外,电磁辐射还可能与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者失灵。
电磁防护的措施为了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以及电磁干扰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屏蔽屏蔽是一种常见的电磁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的传播以及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
屏蔽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铝、铜等,这些金属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屏蔽的设计要考虑周到,确保屏蔽物与被屏蔽物之间没有漏洞,从而达到最佳的屏蔽效果。
2. 导电接地导电接地是一种常见的电磁防护措施,通过将设备的金属外壳连接到地线上,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的传播。
导电接地能够将电磁波引导到地面,从而降低辐射强度。
在设计和安装导电接地时,需要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接地的良好性能。
3. 电磁波屏障电磁波屏障是一种专门设计的结构,用于限制电磁辐射的传播。
它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如钢筋混凝土、金属板等。
电磁波屏障可以通过反射、吸收和散射等方式来减少电磁辐射的传播。
在建筑物和电子设备的设计中,可以使用电磁波屏障来提高电磁防护效果。
4. 环境调整环境调整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电磁防护措施,通过调整电磁辐射源附近的环境来减少电磁辐射的传播。
例如,可以合理安排电子设备的布局,降低辐射源与人体之间的距离。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吸波材料和应用电磁波衰减技术等手段来减少辐射的传播。
5. 控制电磁辐射源最有效的电磁防护措施是控制电磁辐射源的强度和频率。
通过降低电磁辐射源的功率或改变其工作频率,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强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屏蔽和隔离等技术,将电磁辐射源与周围环境隔离,从而减少辐射的传播范围。
电力设备的防电磁干扰与屏蔽设计

电力设备的防电磁干扰与屏蔽设计电力设备的防电磁干扰与屏蔽设计旨在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正常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电磁干扰也日益突出。
因此,为了避免电磁干扰对电力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对电力设备进行合理的防护和屏蔽设计至关重要。
一、电磁干扰的类型与来源电磁干扰主要分为电磁辐射干扰和电磁传导干扰两种类型。
电磁辐射干扰是指电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信号对周围电子设备的干扰;电磁传导干扰则是指电力设备内部的干扰信号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传导途径对其他设备进行干扰。
电磁干扰的来源主要包括电力设备自身的工作电流、电压的突变和开关瞬态过程等。
二、电磁干扰对电力设备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对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故障和损坏,降低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其次,电磁干扰对电力系统的传输和通信信号造成干扰,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
最后,电磁干扰还可能引发电力系统的不稳定运行,导致电力设备的频繁闪断和开关跳闸等问题。
三、防电磁干扰的设计原则为了有效防止电磁干扰对电力设备的影响,我们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 接地设计原则:良好的接地系统是防止电磁干扰的重要基础。
通过合理设置接地装置,可以将干扰信号有效地引入地下,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2. 电磁兼容性设计原则:在电力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问题。
采用抗干扰性能好的元器件和材料,降低设备对外界干扰的敏感度。
3. 电磁屏蔽设计原则:对于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电力设备,可以采用屏蔽措施,如金属屏蔽罩、屏蔽板等,将干扰信号隔离起来,减少干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
4. 信号处理设计原则:对于电力系统中的传输和通信信号,可以采用加密和差分传输等方式进行信号处理,提高抗干扰能力。
五、电力设备的防电磁干扰与屏蔽设计实践在实际的电力设备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防护和屏蔽设计方法。
比如,在发电机组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地线和接地系统、选用抗干扰性能好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等方式,降低电磁辐射和电磁传导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