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与防护
电磁干扰及预防措施浅谈
![电磁干扰及预防措施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5943f0592b160b4e767fcf34.png)
电磁干扰及预防措施浅谈摘要:本文通过两则汽车故障案例介绍了汽车上电磁干扰的来源,并提出了防干扰措施。
关键词:电磁干扰来源措施在汽车电气系统中,导线、线圈和电子元器件都具有大小不同的电感和电容,而任何一个具有电感和电容的闭合回路都可能形成振荡回路。
当某电器在工作中产生电火花时,在其电路中便会产生高频振荡,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到空中。
这种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大概为(0.15MHz~1000MHz),会对汽车上的其他电器及周围数百米范围内的无线电装置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
有试验表明,在大气中断开电路时,如果被断开的电源电压超过12~20V,电流超过0.25~1.0A,会在触头间隙产生电火花(电弧)。
电火花实质上是一种电磁波,会对其他电器设备产生干扰。
本人就曾经偶遇此种故障案例。
例一、车型:丰田皇冠3.0L故障现象:发动机故障灯亮。
故障诊断:接车后,先短接发动机室中诊断连接器TE1和E1端子,从发动机故障灯闪码读到55号故障码,其内容为2号爆震传感器故障,消除故障码后试车故障重现,依然是55号故障码。
起初怀疑是爆震传感器坏了,在发动机运转中对其电压进行测量,有小于0.5V的正常振动脉冲电压,但偶尔会突然增大到0.9V或减小到0.2V的现象。
说明爆震传感器有故障。
再测量屏蔽线发现已断路,接通后故障排除。
交车时询问驾驶员得知,该车在前段时间修理过缸盖总成。
本人据此推测估计是在维修作业中,不小心将爆震传感器连线弄断,虽然将导线处理了,但对其屏蔽线(在排气歧管下方有搭铁点)未作处理,因为爆震传感器属于一种低电压脉冲传感器,一旦外界电磁波干扰,就会产生干扰电磁波而报警。
故障排除:使2号爆震传感器屏蔽线搭铁后,故障排除。
例二、车型:广州本田雅阁2.3L故障现象:加速迟缓,发动机故障灯点亮。
故障诊断:使用PGM检测仪进行检测,PGM检测仪屏幕显示气缸位置(CYP)传感器过热,而检查表明该传感器及其与发动机电控单元的连接正常。
浅谈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与防护措施
![浅谈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与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efaff40e518964bcf847c23.png)
好是避免有缝隙和切 口 5 _ 2 变压器 的屏蔽 ( 1 ) 变压器的屏蔽结构 因为铁芯起着集中磁通的作用 . 所以变压器 的铁芯本身就是一个磁屏蔽物 若要进一步减小漏磁通的影响. 则应采 取屏蔽措施。( 2 ) 电源变压器。电子产品常用交流市电供电, 由于电源变 压器的初 、 次级绕组之间存在着寄生电容. 因此其它产品在供电电网中 产生高频感应电压 .就会通过此寄生 电容而带进本产品中来产生干扰 为 了抑制寄生耦合 . 往往在初 、 次级绕组之 间垫上一层接地 的铜箔作静 电屏蔽 。 但是, 此铜箔不应阻碍磁场耦合 。 因此, 铜箔本身不能短路 。 ( 3 ) 变压器的安装 。 ①变压器远离放大器。 ②电源变压器的线 圈轴线应与底 座垂直放置 ③在安装变压器时. 不要让硅钢片紧贴底座 . 应该用非导磁 材料将变压器铁芯与底座隔开 . 以减少铁芯内的磁力线伸展到底座中去 与电路交链后产生交流声 。④多个变压器或线圈安装位置较近时 . 应该 使它们的线 圈轴线相互垂直 ⑤有条件时 . 电源部分最好单独装在一块 底板上 ⑥电源滤波电容器的接地端与电源变压器的接地点最好用导线 连在一起 . 以免滤波器只的交流电经过底座耦合到其它电路 5 . 3 电路的屏 蔽 电路单元的屏蔽 电子产品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坏的原 因. 不仅是 由 于信号在电气装 置连线上产生失真 .或在电气安装连线上出现交叉干 扰. 而且还来源于设备 内不同单元之间的相互干扰 那 么电路单元 的屏 蔽结构形式可采用屏蔽隔板 、 共盖屏蔽结构 、 单独屏蔽 、 双层屏蔽。 单独 屏蔽就是将要屏蔽 的电路和元件 、 部件装在独立 的屏蔽盒中 , 使之成为 个独立部件 当干扰电场很强时 , 用单层屏蔽不能满足要求 , 而必须 采用双层屏蔽 . 即在一个屏蔽盒外面再正确地加一个屏蔽盒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a057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3.png)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电子通信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本文将就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一、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因素1.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外部电磁场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产生的影响。
这种干扰通常来源于大功率电子设备、雷电放电、无线电发射、电力设备等。
电磁干扰会导致通信设备接收到错误的信号,进而影响通信质量。
2. 多径传播干扰:多径传播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多条路径传播到达接收端,由于不同路径的信号传播时间和幅度不同,可能会导致信号相位失真、混叠等问题,影响接收端对信号的正确解析。
3. 天气干扰:天气条件对电子通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雨、雾、雪、大风等恶劣天气会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
4. 人为干扰:人为干扰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对通信设备正常工作产生的影响,例如无线电干扰、电器设备干扰等都属于人为干扰的范畴。
二、电子通信中的干扰控制措施1. 电磁干扰的控制(1)选择合适的设备:在设计和选用通信设备时,应选择抗干扰性能良好的设备,尽量减小外部电磁场对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
(2)屏蔽设计:对于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的设备,可以在设计上采用屏蔽措施,如增加屏蔽罩、屏蔽材料等,有效地减小外部电磁场的影响。
(3)合理布局:在实际布置通信设备时,要合理规划布局,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
2. 多径传播干扰的控制(1)天线设计:有效的天线设计可以减小多径传播带来的干扰,例如选择方向性天线、增加天线高度等。
(2)信号处理:在接收端可以采用合适的信号处理算法,如多径干扰消除算法、自适应均衡算法等,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3. 天气干扰的控制(1)预测和监测:及时预测恶劣天气条件对通信的影响,并进行监测,可以及时调整通信参数,减小恶劣天气对通信的影响。
(2)适当增加发射功率:在恶劣天气下,可以适当增加发射功率,以确保信号的正常传输。
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问题
![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eb86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b.png)
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然而,电子产品也带来了一个难题——电磁干扰。
本文将探讨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问题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一、电磁干扰的影响1.1 电子产品对其他设备的干扰电子产品发出的电磁辐射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导致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比如,在医院的手术室中,电子设备发出的信号可能导致医疗设备出现错误的数据显示或工作故障,从而对医生的操作造成潜在危险。
1.2 电子产品对人体的影响电子产品发出的电磁辐射同样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长期接触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人们需要认识到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
二、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方法2.1 电磁屏蔽技术电磁屏蔽技术是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在电子设备周围设置屏蔽层,可以阻挡或吸收大部分电磁辐射,减少对周围设备及人体的影响。
常见的屏蔽材料包括铜箔、铁氧体材料等。
在设计电子产品时,合理应用电磁屏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磁干扰的程度,提升产品的抗干扰能力。
2.2 避免电子设备的接近另一种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方式是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通过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避免电子设备之间的靠近,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
特别是对于涉及到对精确数据要求较高的设备,如医疗设备或科学研究仪器,保持安全距离至关重要。
2.3 定期维护和检修电子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也是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磁辐射水平,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并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子设备中的故障,也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
三、个人防护措施3.1 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的影响,人们可以适当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例如,在睡觉前一小时停止使用手机或电脑,让身体得到一段无辐射的休息时间。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87646d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0.png)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器件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智能手机、电脑到各种智能家电,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电子器件的日益复杂和密集使用,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电磁干扰不仅可能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因此,掌握有效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对于保障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电磁干扰的来源多种多样。
首先,自然现象如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等都可能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对电子器件造成干扰。
其次,各种电子设备自身在工作时也会发射电磁波,如通信设备的射频信号、电源的开关噪声等。
此外,电气设备的短路、过载等故障也会引发电磁脉冲,干扰周边的电子器件。
电磁干扰对电子器件的影响不容小觑。
它可能导致电子器件的性能下降,如信号失真、数据丢失、误操作等。
在一些关键应用领域,如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系统等,电磁干扰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护电子器件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手段。
屏蔽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通过使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屏蔽罩或屏蔽室,可以将电子器件与外界的电磁辐射隔离开来。
屏蔽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常见的有金属如铜、铝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
在设计屏蔽结构时,需要考虑屏蔽的完整性和接缝的处理,以避免电磁泄漏。
滤波技术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滤波器可以阻止特定频率的电磁干扰信号通过,从而保护电子器件。
电源滤波器可以消除电源线上的干扰,信号滤波器则用于净化输入和输出的信号。
滤波器的参数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干扰频率和信号特性来确定。
接地技术是电磁干扰防护的基础。
良好的接地可以为干扰电流提供低阻抗的通路,使其迅速流回源端,从而减少对电子器件的影响。
接地系统的设计要注意接地电阻的大小、接地方式的选择以及地线的布局等。
布线和布局优化对于减少电磁干扰也非常重要。
合理安排电子器件内部的线路走向,减小线路之间的耦合和交叉干扰。
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和防护方法
![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和防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da46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3.png)
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和防护方法电磁辐射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还可能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作造成干扰和损坏。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以及防护方法。
一、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1. 电磁辐射对通信设备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干扰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运作。
无线电设备如手机、无线网络路由器等,其工作频段与电磁辐射频段存在重叠,当电磁辐射干扰强度超过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时,会导致通讯质量下降甚至中断。
2. 电磁辐射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电磁辐射同样会对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接近高压输电线路、电力变压器等电源设备时,电磁场强度较高,会对计算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干扰,引发计算机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故障。
3. 电磁辐射对医疗设备的影响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磁共振成像设备等对电磁辐射十分敏感。
强烈的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医疗设备显示不准确或异常工作,对医学诊断结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1. 电磁辐射防护材料的使用电磁辐射防护材料是一种主动防护电磁波辐射的方法。
例如,使用电磁屏蔽材料对电子设备进行包裹,能有效阻挡或吸收电磁辐射,减轻辐射对设备的影响。
另外,对电力设备周围进行屏蔽和隔离,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2. 电磁辐射消除技术通过使用电磁辐射消除技术,可以减少电子设备受到的干扰。
例如,通过在设备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添加滤波器,可有效降低电磁干扰。
此外,良好的接地和屏蔽设计也能减轻电磁辐射对设备的影响。
3. 设备间隔和摆放合理为了降低电磁辐射对设备的影响,应合理安排设备间的距离,并避免将敏感设备放置在辐射源附近。
尤其是对医疗设备和通信设备来说,避免与电源设备或高频设备密集摆放,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的干扰。
4.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合理使用电子设备也是降低电磁辐射影响的重要方法。
对于手机、电脑等设备,使用时尽量保持距离,避免过久过近地接触设备。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防护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77671a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2.png)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防护电磁干扰是指电磁场中的能量在电磁传输路径上发生的干扰现象。
它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诸多问题,因此,对于电磁干扰的影响和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磁干扰的影响1.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引起电子设备的干扰电流和干扰电压,从而导致设备的误差和故障。
特别是对于精密电子设备,如医疗器械、航空仪表等,干扰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2.对通信系统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导致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号质量下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和传输速度。
这对于无线通信系统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3.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电磁干扰会产生噪音和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潜在风险。
尤其是长期处于电磁干扰环境中的人们可能会出现焦虑、失眠等健康问题。
二、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1.合理导线布局:通过合理布局电器设备之间的导线,避免电源线与信号线交叉布置,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2.引入地线:为电子设备引入地线,将干扰电流通过地线引导到地面,减少设备之间的干扰。
3.使用屏蔽材料:在电子设备的外部壳体和关键元件上使用屏蔽材料,以阻挡外部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
4.使用滤波器:在电源线路上安装滤波器,以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干扰信号。
5.增加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其抗干扰能力,采取适当的屏蔽和过滤技术,降低其对外界电磁场的敏感度。
6.加强室内电磁环境管理:合理布局电子设备,避免电磁辐射交叉干扰。
减少电子设备数量和使用频率,尽量使用低功率和低辐射设备。
7.加强监测和测试:定期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干扰测试,了解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三、注意事项1.合法使用设备:不得使用未经授权或违规的电子设备,避免因不合规使用设备导致电磁干扰问题。
2.保持设备良好状态:定期清洁设备,确保设备的良好接地,避免接地线或连接线松动或断裂。
3.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电磁干扰防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电磁干扰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浅析继电保护的电磁干扰及其防护措施
![浅析继电保护的电磁干扰及其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ace33b2af90242a895e5bd.png)
浅析继电保护的电磁干扰及其防护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电气设备中继电器及的干扰因素及其机理,并提出了抑制干扰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继电器电磁干扰保护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与之相应的为了保障安全可靠地供电,对继电保护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继电保护元件也在向安装调试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方向发展。
但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如果抗干扰措施落实不当,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保护不正常、继电保护的误动、拒动等会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措施一直是继电保护工作的重点。
干扰源产生的干扰之所以能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须经过一定的方式传输给被干扰的设备,这就是形成干扰的三个要素:形成电磁能量的干扰源、干扰传递的途径、对干扰敏感的接受设备。
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电磁能,并能通过传导、辐射两种形式对继电保护设备产生干扰。
电磁干扰具有很宽的频率范围,又有一定的幅度,经过传导和辐射会污染电磁环境,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有时甚至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一、继电保护的电磁干扰因素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两个方面:内部干扰是指系统内部的元件,如电容和杂散电感的结合,引起了不同信号的感应,多点接地造成的电位差干扰,高频信号传输造成的电磁波反射等;外部干扰主要指外部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干扰,如雷击、直流电源的中断与恢复、中压开关柜操作等原因都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
常见的干扰有以下几种[1]:(1)工频干扰当变电所内发生接地故障时,会在变电所地网中和大地中流过接地故障电流,通过地网的接地电阻,使得地网上任意不同的两点之间产生很高的地电位差,这种干扰的电位幅值取决于地网接地电阻及入地电流的大小。
(2)高频干扰电力系统的隔离开关的动静触点接近后会产生电弧闪络,从而产生操作过电压,干扰电压通过母线、电容器等设备进入地网,从而对相关二次回路和二次设备产生干扰,当干扰水平超过装置逻辑元件允许的干扰水平时,将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常工作。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3ab39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a.png)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电子通信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电子通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通信质量甚至造成通信中断。
控制这些干扰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包括电磁干扰、多径传播、天气条件、电源噪声等。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些干扰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是指电磁波对电子设备产生的影响,它可能会导致设备的误操作、甚至损坏。
电磁干扰的控制措施包括:1. 屏蔽措施:采用金属屏蔽罩、金属壳体等材料对设备进行屏蔽,阻止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2. 地线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也是控制电磁干扰的重要手段,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应合理设计接地系统,确保设备的地线连接良好。
3. 滤波器:在电子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加装滤波器,可以有效去除电源中的高频电磁干扰。
接下来是多径传播干扰。
多径传播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多条路径,并在接收端叠加形成信号失真。
控制多径传播干扰的措施包括:1. 天线设计:合理设计天线的方向和高度,减少信号的多径传播情况。
2. 信号处理算法:采用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数据恢复,以减少多径传播造成的影响。
3. 多址接入技术:在移动通信中,采用多址接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多径传播带来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接着是天气条件干扰。
天气条件对电子通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中,恶劣的天气条件会导致信号衰减、传输延迟等问题,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控制天气条件干扰的措施包括:1. 天线选址:合理选择天线的位置,避免受到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
2. 多路径传输:采用多路径传输技术,当一个路径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时,可以切换到其他路径进行通信,从而减少天气条件带来的干扰。
3. 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提前做好调整和应对措施,减少天气条件对通信的影响。
电磁辐射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抗干扰措施研究
![电磁辐射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抗干扰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f356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2.png)
电磁辐射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抗干扰措施研究近年来,由于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辐射干扰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磁辐射干扰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电磁波对周围其他电子设备产生的影响。
电磁辐射干扰的程度受到电磁波频率、发射功率、距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电磁辐射干扰会对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一、电磁辐射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1. 工作效率降低电磁辐射干扰会对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辐射干扰会引起设备的误差和失真,影响设备的运行速度、传输带宽等性能指标。
例如,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电磁辐射干扰会引起模拟部分的精度降低,进而导致数字化效果降低,对最终的输出质量产生影响。
2. 可靠性降低电磁辐射干扰会导致设备的可靠性下降。
在一些高度依赖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下,单点失效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例如,在飞行器或核电站等应用场景中,电磁辐射干扰对设备稳定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失误,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 安全性降低电磁辐射干扰还会对一些高度敏感的设备产生安全性的威胁。
例如,在信号侦听、加密解密等应用场景中,电磁辐射干扰可能会泄露设备的机密信息,威胁信息的安全性。
二、抗电磁辐射干扰措施研究为了解决电磁辐射干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抗干扰措施。
常见的措施如下:1. 电磁屏蔽电磁屏蔽是指通过使用屏蔽材料或电磁屏蔽结构来削弱电磁波对设备的影响。
屏蔽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或其他形式的吸波材料。
电磁屏蔽技术可以在不改变设备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磁辐射干扰。
2. 灵敏度设计灵敏度设计是指在电子设备设计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设备的灵敏度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可以增加可调节零偏值的防干扰电路、采用抗干扰处理算法等方式。
3. 技术改进技术改进是指通过加强制造工艺和施加治理措施来降低电磁辐射干扰。
例如,减少设备的工作频率、增大设备的工作距离、加大隔离间距等等。
电器使用中的防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干扰方法
![电器使用中的防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干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fae3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8.png)
电器使用中的防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干扰方法电器使用中的防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干扰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磁干扰成为了我们使用电子设备时面临的一个问题。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电子设备出现性能下降、功能受损甚至瘫痪。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电子设备,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防止电磁干扰对它们的干扰。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购买经过电磁兼容性测试并具有合格认证的电子设备。
这些设备经过特定的测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御电磁干扰的影响。
购买这类设备可以确保我们的设备在使用时不受电磁干扰的干扰。
其次,我们可以设计合理的电路和布线来减少电磁干扰。
在电路设计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使用屏蔽线材、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等,来降低电磁干扰的可能性。
在布线时,我们可以避免电源线与信号线交叉敷设,减少信号线的长度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电磁屏蔽材料来防止电磁干扰对设备产生干扰。
电磁屏蔽材料可以将电磁波吸收或反射,减少电磁波对设备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在设备外部使用金属屏蔽罩来封装设备,以阻隔外部的电磁干扰。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电磁屏蔽膜在电子设备的内部进行覆盖,以隔离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
此外,我们在使用电子设备时还需要注意电磁干扰的来源。
例如,电视、手机、微波炉等电器设备都有可能产生电磁干扰。
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将这些设备放置在电子设备附近,以免产生干扰。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电子设备放置在电磁干扰较小的区域,例如远离通信基站、电子设备附近没有大功率电器等。
在日常使用电子设备时,我们还应注意合理使用电源和电缆。
电源和电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电磁干扰的大小。
我们应尽量使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电源和电缆,以确保电子设备不受电磁干扰的干扰。
总之,电磁干扰是我们使用电子设备时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干扰。
关于电子仪器电磁干扰的成因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关于电子仪器电磁干扰的成因及应对措施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924df09650e52ea5518987e.png)
摘要:电磁对电子仪器的干扰常常会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因此如何防止电磁干扰随着电子仪器的广泛应用逐渐被重视。
防电磁干扰成为了生产电气仪器的主要环节,本文从电子仪表中电磁产生的危害出发,谈一谈电磁干扰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防止电磁干扰的有关技术和措施。
关键词:电子仪器;防电磁干扰;技术措施电磁干扰简称emi,是指电磁场或者传导随着电流、电压的作用产生降低设备装置性能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种电磁现象。
电磁干扰普遍存在于电子仪器的使用过程当中。
特别是通讯设备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更是导致电磁环境恶化,使电子仪器受到电磁干扰的现象日益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因此,掌握防电磁干扰技术对于提高电子仪器的使用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1电磁干扰的来源和危害影响仪器的电磁干扰有许多种,通常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静电放电和大气噪声是自然干扰的主要表现,静电放电是指设备或人体自带的静电以火花或电晕的形式释放给仪器带来的影响。
大气噪声干扰是一种脉冲宽带干扰,覆盖频谱宽,传播距离远,常见的如雷电产生的放电现象等。
人为干扰是指仪器或其它装置产生的电磁干扰。
常见干扰源有高频设备、小型电器或无线电发射设备等。
此外,电磁干扰除了需要上述的干扰源以外还需要同时具备敏感接受器和偶合路径两个因素才能产生。
2防电磁干扰技术措施的具体应用为了保证电子仪器的正常使用,在仪器的制作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如何防止电磁干扰。
目前,在仪器中加入电磁兼容设计是防电磁干扰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发现,仪器某些部位的线路、敏感元件等是电磁干扰的产生部位。
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于如何防止电子仪器受到电磁干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2.1屏蔽屏蔽是电子仪器特别是实验室电子测量仪器最常使用的防电磁干扰技术之一。
主要是从藕合路径方面着手对干扰电子仪器的电磁加以隔离。
屏蔽分可为磁场屏蔽、电磁屏蔽和静电屏蔽三种。
磁场屏蔽主要是指抑制或消除由磁场藕合所引起的干扰。
在低频仪器中,电流流经线圈的时候线圈周围会产生磁场,整个空间布满闭合磁力线,便会对仪器附近的敏感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研究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d6572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4.png)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研究在当今高度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器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电脑到各种智能家居设备,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电子器件的日益复杂和密集,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系统故障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对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磁干扰的来源及影响电磁干扰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
自然源如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等,虽然不可控,但发生频率相对较低。
人为源则是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如各种电子设备的运行、电力系统的传输、无线通信等。
当电子器件受到电磁干扰时,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影响。
在信号传输方面,电磁干扰会导致信号失真、衰减或丢失,影响通信质量。
在电路运行方面,可能会引发误操作、逻辑错误甚至器件损坏。
对于一些对电磁环境要求较高的设备,如医疗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等,电磁干扰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传导和辐射两种方式。
传导干扰是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导体传播的干扰信号。
例如,当电源线上存在高频干扰时,会通过电源线传导到连接在该电源上的电子器件中。
辐射干扰则是通过空间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如电磁场、无线电波等。
电子器件之间的相互辐射干扰,以及外部的电磁辐射源对电子器件的干扰,都属于辐射干扰的范畴。
三、电子器件电磁干扰防护的基本原理电子器件电磁干扰防护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屏蔽、滤波和接地。
屏蔽是通过使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将干扰源或受干扰的电子器件包围起来,阻止电磁干扰的传播。
屏蔽可以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
电场屏蔽通常采用高导电率的材料,如铜、铝等,以短路电场;磁场屏蔽则需要高导磁率的材料,如铁氧体等,来引导磁力线;电磁场屏蔽则需要同时考虑电场和磁场的屏蔽,通常采用多层屏蔽结构。
滤波是通过在电路中插入滤波器,阻止干扰信号的通过,只允许有用信号通过。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与防护技术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与防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2d334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7.png)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与防护技术电磁兼容性与防护技术是现代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电子设备多样化、高度集成化的今天,由电磁辐射干扰引起的问题日益显现,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电磁兼容性与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保障电子设备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及定义1. 电磁兼容性的概念2. 电磁辐射干扰的影响3. 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二、电磁辐射的产生1.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2. 电磁辐射的分类3. 电子设备中的主要辐射源三、电磁辐射的传播途径及干扰机理1. 电磁辐射的传播途径2. 电磁辐射的干扰机理四、电磁防护技术的原则和方法1. 电磁防护的原则2. 电磁防护的方法3. 电磁屏蔽技术的应用五、电磁兼容性测试与标准1.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必要性2.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内容3. 国际和国内常用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六、电磁兼容性与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1. 新一代电子设备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2. 电磁防护技术的新发展3. 电磁兼容性研究的前景电磁兼容性与防护技术是保障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和用户生活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
电磁兼容性指的是不同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下具有互不干扰的能力,同时也指电子设备能够在不和其他设备互相干扰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的特性。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电磁辐射干扰的问题日益凸显。
电磁辐射干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磁辐射源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产生的干扰,二是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电磁辐射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工作可产生误码、降低灵敏度,甚至导致设备故障。
对人体而言,长期接触辐射源可能引发电磁辐射病症,如电磁辐射过大可能导致癌症等。
电磁辐射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导线、电缆等媒介进行传播,影响范围较广。
干扰机理包括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两种,前者是指电磁波直接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后者是指电磁波通过电缆、导线等媒介传导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
电磁干扰与防制措施
![电磁干扰与防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a177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2.png)
国内电磁兼容标准
GB/T 17626系列标准
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电磁兼容性的系列标准,包括电磁抗扰度测试、发射测试等。
YD/T 1693-2007标准
这是中国通信行业标准,规定了无线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试方法。
利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防护服,可以减 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电磁辐射防护眼镜
利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眼镜,可以减少 电磁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04
电磁干扰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国际电磁兼容标准
IEC 61000系列标准
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电磁兼容性的系列标准,包括EMC测试方法、限值和测量设备等。
FCC Part 15标准
滤波技术
有源滤波器
通过电子电路技术,对特定频率的干 扰信号进行滤除。
无源滤波器
利用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的滤波电 路,对特定频率的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
接地技术
保护接地
将设备的外壳接地,以防止设备漏电时对人员造成伤害。
工作接地
将设备的电路系统接地,以减少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
电磁辐射防护技术
电磁辐射防护服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法规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 办法》
中国环境保护部制定的法规,规定了电磁辐 射的限制、监测和防护要求。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规定 了环境电磁波的卫生限值和测量方法。
05
电磁干扰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兴技术的电磁干扰问题
5G通信技术
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 其高频率和大规模天线阵 列等特点可能引发更严重 的电磁干扰问题。
如何减少电力电子设备中的电磁干扰?
![如何减少电力电子设备中的电磁干扰?](https://img.taocdn.com/s3/m/4806b72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f.png)
如何减少电力电子设备中的电磁干扰?在当今的科技时代,电力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电脑到大型工业设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电磁干扰不仅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周边的电子设备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如何减少电力电子设备中的电磁干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要想有效地减少电力电子设备中的电磁干扰,首先需要了解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
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传导干扰、辐射干扰和耦合干扰。
传导干扰是指干扰信号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导体进行传播。
例如,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开关电源在工作时会产生高频脉冲电流,这些电流通过电源线传导到其他设备,就可能造成干扰。
辐射干扰则是指干扰信号通过空间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电力电子设备中的高频电路、电感、电容等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场,当电磁场的强度足够大时,就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辐射干扰。
耦合干扰是指干扰信号通过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的耦合作用,从一个电路传递到另一个电路。
常见的耦合方式有电容耦合、电感耦合和电磁耦合。
了解了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电磁干扰。
在电路设计方面,合理的布局和布线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将强电和弱电部分分开布局,以减少强电对弱电的干扰。
其次,信号线应尽量短且避免与电源线平行布线,以减少耦合干扰。
在布线时,还应注意使用屏蔽线来传输敏感信号,以防止外界干扰的侵入。
电源设计也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关键环节。
可以采用滤波电路来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噪声。
常见的滤波电路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π型滤波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电源隔离模块来隔离电源中的干扰信号,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对于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开关元件,如晶体管、MOSFET 等,可以采用软开关技术来减少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率,从而降低电磁干扰的产生。
软开关技术包括零电压开关(ZVS)和零电流开关(ZCS)等。
什么是电磁干扰如何在电子电路中抵御干扰
![什么是电磁干扰如何在电子电路中抵御干扰](https://img.taocdn.com/s3/m/fe71d4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2.png)
什么是电磁干扰如何在电子电路中抵御干扰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子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增多和电磁波的频繁使用,电磁干扰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指的是来自外部电磁场的干扰信号,它们可能导致电子设备的不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因此,在电子电路中抵御电磁干扰是至关重要的。
一、电磁干扰的类型1. 外部电磁干扰:来自于电力线、电信线路、雷达、无线电发射塔等电磁场的干扰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通过电感耦合、电容耦合等方式进入电子电路,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2. 内部电磁干扰:电子设备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干扰。
比如,高速时钟信号导致的时钟辐射、信号线和电源线之间的互相干扰等。
二、电磁干扰的影响电磁干扰对电子电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性能下降,可能使得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其次,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造成干扰,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或丢失。
此外,电磁干扰还会加速电子设备的老化和损坏,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电磁干扰抵御的方法为了抵御电磁干扰,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电子电路的正常运行。
1. 屏蔽设计: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外壳和电路板上增加屏蔽层,来阻挡外部电磁场的干扰。
屏蔽材料通常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如铜或铝。
在设计电子设备时,要合理设计和布置屏蔽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屏蔽外部干扰。
2. 地线设计:合理的地线设计可以提供电子电路的电源和信号的共同接地,减小干扰电流的传输路径,达到减少电磁干扰的效果。
3. 滤波器设计:在电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信号输入输出端添加滤波器,能够滤除大部分的高频噪声和电磁干扰信号。
常用的滤波器有电源线滤波器和信号线滤波器。
4. 独立供电设计:为敏感电子设备提供独立的供电系统,避免与其他电源设备共用电源,减少共享电源所带来的电磁干扰。
5. 合理布线:在电路板的布线过程中,要避免信号线和电源线的交叉和平行布线,以减少互相之间的干扰。
电磁干扰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法
![电磁干扰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98d73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9.png)
电磁干扰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必需品,但是随之而来的电磁干扰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还会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磁干扰问题的原因电磁干扰是指其它电子设备或物理媒介中的电磁波对目标设备的信号或电路造成的干扰。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 电源噪声。
当电子设备在工作时,电源会产生很多噪声信号,这些信号会通过电路的传输线路进一步扩散,导致干扰。
2. 外界电磁波干扰。
外部电磁波也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这里,电子设备与其他无线电设备、高压输电线、雷电等都有可能成为电磁辐射的目标。
3. 信号共存干扰。
各种设备在无线通信时,会存在信号共存的情况。
如果信号重叠或者存在频率偏移,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
二、电磁干扰问题对人类的影响1. 电磁干扰会影响身体健康。
大量的电磁辐射会影响电离子和分子的活动,导致身体免疫能力下降、易疲劳,甚至眼睛不适、头痛等。
2. 电磁干扰影响睡眠质量。
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人的睡眠质量会大大受到影响。
电磁场的干扰,会使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导致睡眠质量降低。
3. 电磁干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些人在接触电子产品过程中,会有一种焦虑、抑郁的情绪,从而影响了其心理健康。
三、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方法1. 降低电磁辐射强度。
可以采用对电子设备进行隔离配置,降低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也可以消除干扰源、减弱干扰强度。
2. 对接收机进行优化。
可以针对电磁干扰对接收机进行优化,采取滤波、功率控制等方法,避免冲击和噪声信号进入电路。
3. 防止信号共存,提高频段分离度。
对于不同种类的设备,在频段上进行分离,减少不同信号之间的共存,减少因此造成的干扰。
4. 采用双屏蔽等技术。
通过采用双屏蔽等技术,在减少电磁辐射的同时,保证了通信效果的正常。
总之,电磁干扰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注意自身使用的电子产品的安全。
简析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及防范措施
![简析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3f39f2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3.png)
简析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及防范措施当电力电子设备被干扰信号进入之后,不仅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还会使设备出现误动作,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失,因此,如何能够有效预防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结合了电磁干扰的介绍来对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以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
标签: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滤波器屏蔽一、引言在干扰信号通过一些途径进入到电力电子设备当中的时候,不仅会让设备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有时候还会使设备出现误动作。
在电力电子设备的维修保养过程当中,有些维修人员由于不重视干扰造成的影响,经常会因为导线和元器件的安装不当使得电力电子设备在维修过后性能反而不如之前。
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要非常重视干扰与抗干扰问题,在使用和维护的过程当中也要重视。
二、电磁干扰的来源(1)内部干扰内部干扰是指电力电子设备内部各个元件之间互相产生的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设备内部的线路在工作电源通过的时候,绝缘电阻以及分布电容等漏电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具体与工作频率有关;第二,电源、地线以及传输导线的阻抗容易与信号产生互相耦合,导线之间也会有相互干扰的情况发生;第三,在电力电子设备运行的时候,由于某些元件的发热会对自身和其它元件造成影响,形成干扰;第四,一些电压较高且功率较大的部件会产生电场和磁场,受到耦合的影响会对其它部件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干扰。
(2)外部干扰外部干扰主要是指设备、线路受到电子设备以外的因素影響而产生的干扰,主要包括有:第一,外部电源和高压通过绝缘时会有漏电的现象产生,从而对线路以及设备产生一定的干扰;第二,一些功率比较大的设备会因为较大的磁场而在互感耦合的作用之下干扰到设备和电子线路;第三,空间电磁波的也会对电子设备以及电子线路造成干扰;第四,设备所在的工作环境的稳定性也会对电子设备和线路的内部元器件造成影响,改变它们的参数,从而干扰到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如何有效抑制电磁干扰(1)屏蔽技术静电屏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与防护措施
摘要:本文从电子产品的各种电磁干扰、馈线地线干扰及静电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进而得出如何对电子产品进行电磁干扰的屏蔽、抑制等防护措施。
从而保证电子产品正常地工作。
关键词:电磁干扰危害屏蔽抑制防护
引言
电子设备工作时,常会受到来自各种因素的电磁干扰。
这样就使得电磁干扰日趋严重,而由此带来了电磁干扰的防护问题也变的尤其重要。
一、电子产品电磁干扰分类及危害
在电子产品的外部和内部存在着各种电磁干扰。
外部干扰是指除电子产品所要接收的信号以外的外部电磁波对产品的影响。
干扰会影响或破坏产品的正常工作。
它带来的危害很多,比如:破坏无线电通信的正常工作,影响电声和电视系统。
如在许多大型机场,由于手机发射台等大功率电磁信号的干扰,而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等。
为了保证电子产品正常地工作,就需要防止来自产品外部和内部的各种电磁干扰。
那么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就是:屏蔽。
屏蔽就是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制成的用以抑制电场、磁场及电磁场干扰的盒、壳、板和栅、管等称为屏蔽。
屏蔽可分为:电屏蔽、磁屏蔽、电磁屏蔽。
二、电场的屏蔽
电场的屏蔽是为了抑制寄生电容耦合(电场耦合),隔离静电或电场干扰。
寄生电容耦合:由于产品内的各种元件和导线都具有一定电位,高电位导线相对的低电位导线有电场存在,也即两导线之间形成了寄生电容耦合。
通常把造成影响的高电位叫感应源,而被影响的低电
位叫受感器。
实际上凡是能幅射电磁能量并影响其它电路工作的都称为感应源(或干扰源),而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电路都称为受感器。
电场屏蔽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感应源与受感器之间加一块接地良好的金属板,就可以把感应源与受感器之间的寄生电容短接到地,达到屏蔽的目的。
三、磁场的屏蔽
磁场的屏蔽主要是为了抑制寄生电感耦合(也叫磁耦合)。
磁场屏蔽随着工作频率不同所采用的磁屏蔽材料和磁屏蔽原理也不同。
恒定磁场和低频磁场的屏蔽。
对于恒定磁场和低频(低于100kHZ)磁场采用导磁率高的铁磁性材料做屏蔽物。
其原理是利用铁磁材料的高导磁率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
四、电磁场的屏蔽
除了静电场和恒定磁场外,电场和磁场总是同时出现的。
电磁场的屏蔽就是对高频交变电磁场的屏蔽。
从上面电场屏蔽和高频磁场屏蔽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只要将高频磁场的屏蔽物良好地接地,就能同时达到电场屏蔽的要求,即达到电场和磁场同时屏蔽的目的。
使用导电良好的屏蔽材料,如铝板、铜板、铜箔或在塑料上镀镍或铜,利用它们对干扰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多次反射作用,衰减干扰电磁场的能量,达到屏蔽效果。
五、屏蔽的结构形式与安装
1.线圈的屏蔽,圈屏蔽罩的结构。
线圈屏蔽罩的结构既要满足屏蔽要求,又要尽量减小对线圈参数的影响,并且还应在允许的体积范围之内。
为了使屏蔽线圈的品质因数下降不超过10%,电感量减小不超过15-20%,圆形屏蔽罩的直径和高度应足够大。
在同样的空间位置上安装方形屏蔽罩的效果比圆形的为好。
屏蔽罩上缝隙、切口的方向,必须注意不切断涡流的方向,最好是避免有缝隙和切口。
2.变压器的屏蔽。
(1)变压器的屏蔽结构。
因为铁芯起着集中磁通的作用,所以变压器的铁芯本身就是一个磁屏蔽物。
若要进一步减小漏磁通的影响,则应采取屏蔽措施。
(2)电源变压器。
电子产品常用交流市电供电,由于电源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之间存在着寄生电容,因此其它产品在供电电网中产生高频感应电压,就会通过此寄生电容而带进本产品中来产生干扰。
为了抑制寄生耦合,往往在初、次级绕组之间垫上一层接地的铜箔作静电屏蔽。
但是,此铜箔不应阻碍磁场耦合。
因此,铜箔本身不能短路。
(3)变压器的安装。
①变压器远离放大器。
②电源变压器的线圈轴线应与底座垂直放置。
③在安装变压器时,不要让硅钢片紧贴底座,应该用非导磁材料将变压器铁芯与底座隔开,以减少铁芯内的
磁力线伸展到底座中去与电路交链后产生交流声。
④多个变压器或线圈安装位置较近时,应该使它们的线圈轴线相互垂直。
⑤有条件时,电源部分最好单独装在一块底板上。
⑥电源滤波电容器的接地端与电源变压器的接地点最好用导线连在一起,以免滤波器只的交流电经过底座耦合到其它电路。
3.电路的屏蔽。
(1)电路单元的屏蔽。
电子产品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坏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信号在电气装置连线上产生失真,或在电气安装连线上出现交叉干扰,而且还来源于设备内不同单元之间的相互干扰。
那么电路单元的屏蔽结构形式可采用屏蔽隔板、共盖屏蔽结构、单独屏蔽、双层屏蔽。
单独屏蔽就是将要屏蔽的电路和元件、部件装在独立的屏蔽盒中,使之成为一个独立部件。
当干扰电场很强时,用单层屏蔽不能满足要求,而必须采用双层屏蔽,即在一个屏蔽盒外面再正确地加一个屏蔽盒。
六、馈线干扰及地线干扰的抑制
馈线指一切载流导线,设备中的馈线(电缆)是接受干扰和辐射的最直接天线.主要通过馈线进入设备,抑制或消除馈线接收和辐射的主要手段有馈线的隔离、滤波和屏蔽。
连接地线的导体称为地线,地线设置不好,会造成地线干扰,主要为地阻抗和地环路干扰。
可以通过增大地线的横截面积,减少阻抗,从而达到抑制地线干扰的目的;通过减小地环路、采用隔离变压器、纵向扼流圈、光电耦合器等方法减小抑制地地环路干扰。
七、静电防护(ESD)
静电具有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短时间的作用等特点。
静电的危害也很大,静电放电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能造成人体电击;能使电子元器件二次热击穿,金属导电层融化,气体电弧放电,表面热击穿人体击穿;严重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其中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
静电防护措施主要以防止和抑制静电荷的产生、积累、并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产生的电荷为基本原则。
比如:人体静电防护要求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手套、鞋袜、工帽、手腕带等(具有静电泄漏、中和与屏蔽等功能)。
而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防护主要用增湿环境、屏蔽与接地等防止静电荷积累;加速已产生静电荷的泄漏、耗散、中和等措施。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电磁干扰的来源、危害和传播途径的分析,并结合实际的电子设备提出了几种典型的干扰方式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电磁兼容性原理与设计王定华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电磁干扰及控制林国荣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