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编写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一)选材要求
1.所选的活动材料要求比较经典或具有较高品质:一是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选材国内外优秀作品;三是反映“真、善、美”内涵;四是选材内容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五是选材内容应体现综合发展幼儿各领域的关键经验;六是选材要新颖有趣,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喜欢,等等。
2.选材应有一部分反映黑龙江省或本地区地方特色内容。
3.选材可以是“原引”,即全部引用,可以来源于网络、国内外经典作品、也可以是省内外优秀的教材;也可以是“改编”;还可以是“原创”,即本地、本园或本人独自编写。以上三种情况都应当经过幼儿园反复实践,效果很好,被证明是比较优秀的教育活动设计方可入选。
(二)编写要求
1.编写的活动目标应准确,幼儿发展经验水平要符合“各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指标”(见附件二)的要求。
2.编写必须紧紧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从多元角度引发幼儿主动学习,要体现有效的师幼互动,并保证互动效果。
3.活动过程应简洁,清晰,体现可操作性,保证教师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达成较高的教育、教学效果。
4.每个教育活动都体现各学习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至少是两个领域的综合活动)。
5.编写要体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既要让新老师好操作,也要给有经验的高水平教师留有再创造的空间。
6.编写要兼顾到我省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活动内容,体现同一活动不同资源条件的利用。
7.编写务必参照模板,遵照编写要求,可根据不同领域内容有所创新,但尽量不要突破模板要求,应与模板风格保持一致。
二、具体要求
(一)活动目标的表述要求
活动目标是我们期望幼儿要获得的有益的学习经验。
1.从幼儿学习的角度表述目标。
如: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描述看到的情境,体验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礼物,练习分类,尝试为大家服务等。
避免使用“培养”“教育”之类的目标术语,因为幼儿的发展体现在过程中,一次、两次小活动不可能达到“培养”“教育”的结果。如果在活动目标中使用“培养”“教育”这样的目标术语,很容易让老师在活动中出现行为盲目的现象。但是如果选用的目标表述语言直接指向活动的行为目标,老师们就会明确本次活动到底要让幼儿做什么、关注什么、如何评价幼儿。如:我们确定的目标是“体验描述看到的情景”,老师们的教育关注点就会关注幼儿是否都参与了、每个幼儿是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2.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发展水平确定目标。参见附件“各领域幼儿学习与发
展评价指标”。
下面提供一些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和行为动词,供确定目标时选用。选用时可
以单选,也可以组合式的选用,如:体验描述……、练习说出……、尝试估计……。
3.有效利用每个资源,从多元角度确定目标。即体现幼儿的整体性学习,每个活动目标确定时均可从语言发展方面、科学探索方面、社会情感或社会认知方面、艺术表现方面、健康运动或健康常识方面等各领域角度考虑幼儿可能获得的关键经验(每个领域都可从三维目标角度考虑),然后依该教育活动与领域的相关程度确定出权重,
将最重要的确定为本次活动目标。
4.每个活动的目标不宜过多。一次活动不可能实现很多目标,因此每个活动目标一般为2条,不超过3条,其他隐性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现。
5.学习品质以隐性目标的方式体现。学习品质是指幼儿的学习态度(如:好奇心与兴趣,主动参加各种活动,乐于想象和创造)和学习行为与习惯(如:学习活动中比较专注,能坚持完成任务,有一定的计划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学习反思自己的活动)。学习品质在每个活动中都有所体现,因此以隐性目标呈现,即不在活动目标中提出,而是涵盖在幼儿的学习方式中,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去实现。
(二)活动准备的表述要求
活动准备可以从情境准备、材料准备、幼儿的经验准备三个方面考虑。每个教育活动不一定都能体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表述。
(三)活动过程的表述要求
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讨论、讲述、谈话、猜测、估计、访问、辨别、观察、模仿、实验、记录、参观、调查、考察、上网、排练、表演、游戏、展览、创意、制作、设计……
活动过程包括环节、问题、提示三个主要内容。
1.环节:
(1)用“一”、“二”标注大环节顺序,用非常简炼的词汇描述出这个环节的学习方式(或组织方式)及学习内容。
(2)用“1”、“2”标注小环节的顺序,用较为概括的语句描述出这个环节要做什么。
如:一、观察图片
1.请孩子观察图片,然后讲述看到的内容。
2.问题:
(1)问题是指老师要与幼儿直接进行的对话或要解决的问题。是老师要引发幼儿进行探讨、进行思考的核心话题。是幼儿已有经验与新经验达成的重要学习过程。
(2)问题一定要具有开放性,问题抛出之后必须让幼儿有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做法……,标志是能唤起孩子的已有经验、联想自己的经历、猜测、按照自己的理解认为的可能性去尝试……。有些答案可以是多元的、不确定性的。
(3)问题的标注方式
以下几种方式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运用。
第一种:一个问题发问,不用数字序号。如:……?
第二种:两个以上的问题分别问,每个问题用一个数字序号。如:①……?
第三种:一组同类问题深入追问,不用数字序号。如:……?……?……?,但在围绕问题进行互动的时候,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互动,也可以是一组问题同时提出,让不同水平的幼儿有不同的思考可能。
第四种:两组以上同类问题深入追问,每一组问题用一个数字序号标注。如:①……?……?……?②……?……?……?,但在围绕问题进行互动的时候,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互动,也可以是一组问题同时提出,让不同水平的幼儿有不同的思考可能。
(4)每个问题提出之后一定给幼儿充分的考虑和互动的时间。
3.提示:
提示是指对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组织形式、教育关注等方面的提示。
一般是在一个大环节后有个总的提示。如果在某个小环节或某个问题后面提出更适合,更有针对性,就直接提示在后面,并用括号括起(有就提,没有就不提)。
如:1.问题:我们在什么地方能找到小蚂蚁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在白纸上画上或者贴上蚂蚁出没的地点图标)
(四)活动建议的表述要求
这部分内容是对活动过程或活动后提出的相关建议。可以是重点提示、活动变式、活动延伸、日常生活、家园共育等,不是每一项活动要包含全部的内容,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五)其他内容的表述要求
1. 活动适宜的年龄段
活动适宜的年龄段标注在活动名称后面,并用括号括起。
2.教育活动与学习领域的相关度
每个教育活动都应充分体现各学习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数量表示该教育活动与各领域之间的相关程度,即“★”越多表示该教育活动与这些领域的相关程度越高,反之相关程度越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