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正式样本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模版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0ff4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3.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模版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制定本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实验室意外事件是指在实验室日常工作中,由于意外情况导致的伤害或危害事故。
第四条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及时有效地处理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五条本制度的具体执行由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分类与等级第六条实验室意外事件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1. 一般意外事件:指事故发生后,对人员和设备无严重伤害或影响的意外事件。
2. 一般事故:指事故发生后,对人员或设备造成轻微伤害或影响的意外事件。
3. 重大事故:指事故发生后,对人员或设备造成重大伤害或影响的意外事件。
第七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等级由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发生的程度和后果进行分类并定级。
第三章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程序第八条实验室意外事件发生后,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第九条在处理实验室意外事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保护现场:必要时应立即进行现场封控,确保现场安全。
2. 救助伤员:对伤员应及时进行急救和送往医院治疗。
3. 停止操作:应立即停止与事故相关的实验工作,并对实验室进行紧急关闭,确保其他人员的安全。
4. 指定负责人:由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指定一名负责人,负责组织事故处理工作。
5. 收集证据:应及时收集事故发生的证据,包括现场照片、视频、仪器设备等,以便后续的调查和分析。
6. 保持联系: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并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第十条在处理实验室意外事件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2. 通知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文(3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a5cbb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c.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文一、引言实验室是科研机构和高校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场所,为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安全与顺利进行,制定了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的流程,保障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完整性,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和报告,以充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科研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和报告流程,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及时处理意外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护实验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实验室科研教学正常进行。
三、定义1. 实验室意外事件:指在实验室环境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火灾事件、泄漏事件、爆炸事件等。
2.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指对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紧急处理,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人员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完整性。
3. 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指对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详细的报告,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人员,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四、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流程1. 发现事件:一旦实验室意外事件发生,任何人员都应第一时间发现并报告。
2. 报警:立即拨打实验室内部紧急电话或者呼叫安全管理人员、消防人员。
同时,告知周围的人员发生了意外情况,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救助措施,确保受伤人员的安全。
3. 切断电源和气源:如果实验室意外事件与电力或气体有关,应立即切断电源和气源,以防止进一步扩大事故范围。
4. 针对不同类型的意外事件,采取相应措施:具体措施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可以包括疏散人员、封锁区域、灭火、封存容器、控制泄漏等。
5. 协助调查:在处理意外事件的同时,协助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为以后避免类似意外事件再次发生提供依据。
五、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流程1. 事件报告: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人员应当尽快完成事故报告,并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影响、原因和责任等信息。
2. 报告审查: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核实,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版(3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4aa68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d.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版一、背景介绍在实验室工作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人员健康和实验室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建立一个严格的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的模板,帮助实验室建立起高效、规范的管理体系。
二、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流程1. 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事态控制。
2. 第一时间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提交事件发生的初步报告。
3. 初步报告中应包含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和事件描述等信息,以及已采取的紧急措施。
同时,还需记录受伤人员的情况和实验室设备的损坏情况。
4. 安全管理部门在收到报告后,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件进行调查。
5. 事故调查小组应包括安全专家、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实验室人员等。
调查小组将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并收集相关证据。
6. 调查结果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书面报告,报告中需包括事件的详细经过、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等内容。
7. 实验室负责人在收到调查报告后,将根据报告中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同时,还需将调查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
8. 对于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设备损害的事件,实验室负责人还需及时将事件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监管机构。
三、意外事件报告的要求1. 意外事件报告应敏捷、准确,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2. 报告中应清晰描述事件的经过,不得有漏报、遗漏或隐瞒等情况。
3. 报告要注重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不仅要找出直接原因,还要深入挖掘潜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4. 报告应明确指出责任方,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追责要求。
5. 报告应及时提交,不得拖延。
四、意外事件报告的目的和意义1. 意外事件报告是对事件发生和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发现问题、弥补短板,提升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2. 报告的分析和整改要求将有助于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模版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9e9c0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0.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流程,保障实验室安全,及时报告和处理实验室意外事件,避免事故扩大化,保护实验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管、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实验室助理等。
三、定义1. 实验室意外事件:指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可能对实验室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损害或影响的事件。
2. 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指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实验室意外事件进行书面汇报的行为。
四、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流程1. 发现实验室意外事件: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实验室意外事件后,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与环境的安全。
2. 首先进行紧急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意外事件,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理。
例如,火灾事故应立即进行灭火,化学品泄漏应迅速进行严密封堵并通知相关部门等。
3. 进行初步调查:在紧急处理完毕后,实验室主管或实验室技术人员应指派专人对实验室意外事件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事发经过、原因和影响,并记录相关信息。
4. 报告上级领导:实验室主管或实验室技术人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情况,包括事发经过、初步调查结果和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等。
5. 制定应对方案:实验室主管或实验室技术人员应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包括进一步深入调查的计划、采取的控制措施和事后处理方案等。
6. 深入调查:根据制定的应对方案,实验室主管或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调查,找出实验室意外事件的详细原因和责任人,并记录调查结果。
7. 实施控制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实验室主管或实验室技术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8. 进行事后处理:根据调查结果,实验室主管或实验室技术人员应对实验室意外事件进行事后处理,包括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设备维修或更换、环境清理等。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0e910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6.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减少事故风险和伤害,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中发生的各类意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火灾、爆炸、泄漏、损坏等。
3.责任和义务a. 实验室负责人:i. 负责制定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并确保其执行;ii. 联络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iii. 负责对实验室意外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iv. 督促实验室成员遵守安全规程,加强安全意识和培训。
b. 实验室成员:i.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ii. 尽快报告实验室发生的意外事件;iii. 配合实验室负责人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供必要的信息;iv. 参与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4. 意外事件报告程序a. 发现实验室意外事件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防止继续扩大事故范围;b. 第一时间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描述事件的情况、地点、时间等相关信息;c. 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采取行动,组织相关人员处理、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d.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报告,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报告。
5. 意外事件处理程序a. 实验室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初步调查,收集证据,了解事故原因和责任;b.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事故处理的具体方案,包括事故控制、伤员救治、物质清理等;c. 对事故可能引发的后续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d. 按照事故原因和责任进行追责和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e. 根据事故处理的结果,及时修改和完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6. 意外事件的报告与记录a. 实验室负责人应在意外事件处理后的72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提交意外事件报告,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关材料;b. 实验室负责人应将处理意外事件的记录和相关材料进行妥善保管,便于随时查阅和回顾;c. 实验室负责人应及时将意外事件的处理结果和相关措施通报给实验室所有成员,并做好安全警示教育工作。
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5篇)
![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9fb44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f.png)
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1实验室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须按照本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程序;2科主任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和控制职业暴露发生后的控制实施;3科主任负责组织试验人员职业暴露处理的培训和考核,并保存有关记录;4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人员负责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执行和医学应急样品的检查。
5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①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②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科主任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
③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科主任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情况;科主任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要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④评估暴露级别建立意外事故登记,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含有HIV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科主任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以及专家);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若是,则详细记录治疗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
⑤根据评估结果建议育龄妇女发生职业暴露和职业暴露后和进行预防性用药期间,是否需要避免或终止妊娠。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本(3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80a52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a.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本一、目的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内发生的意外事件的处理流程,并通过及时、准确地上报事件,保障实验室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发生的意外事件及相关人员。
三、定义1. 实验室意外事件:指在实验室内发生的不符合预期的事件或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人员伤害、设备损坏、化学品泄漏等。
2.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人员:指负责实验室内意外事件处理的工作人员,包括负责人、安全员等。
四、处理流程1. 发现意外事件:任何人员在实验室内发现意外事件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资产安全。
2. 报告意外事件:发现意外事件的人员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报告,并提供相关情况的详细描述。
3. 调查与记录: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收到报告后,应立即成立意外事件调查组,对事件进行调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调查组应由负责人、安全员和相关实验人员组成。
4. 整理报告: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应搜集相关证据、了解事件原因和责任,并整理成意外事件调查报告。
5. 提出整改建议:调查组在整理报告时,应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包括加强实验室管理措施、设备维护检修等方面的建议。
6. 上报报告:调查组完成报告后,应及时上报给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主管部门,以便进行进一步处理和改进。
7. 处理措施: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主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对报告内容进行评估,并根据报告中的整改建议,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 完善记录: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主管部门应将处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记录,并向调查组进行反馈。
五、责任追究对于因违反实验室管理制度或不按要求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而导致的意外事件,相关责任人员将被追究相应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解聘等处理措施。
六、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主管部门所有。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并可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订。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应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实验室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样本(4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样本(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ad537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5.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样本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实验室安全,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员工安全意识,制定本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第二章意外事件的定义1. 实验室意外事件指在实验室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事故、伤害或损失。
2.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实验室设备故障或事故;(2) 化学品、药品泄漏或泄露;(3) 实验操作不当导致的火灾、爆炸;(4) 人身伤害、中毒或感染等;(5) 其他与实验室活动相关的意外事件。
第三章意外事件处理程序1. 发现意外事件时,首先应迅速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保护实验室和人员安全。
2. 确定事故范围并报告主管部门。
3. 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进行调查和分析。
4. 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和恢复工作。
第四章意外事件报告程序1. 意外事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事件描述,包括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2) 事故原因和责任调查结果;(3) 损失估计和损失评估;(4) 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2. 实验室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应在发生意外事件后24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
第五章处理和报告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意外事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意外事件处理和报告工作。
2. 实验室员工发现意外事件时,应立即汇报给实验室负责人。
3. 监督部门和安全部门负责监督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和报告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实验室管理部门。
本制度经实验室管理部门讨论通过,并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执行。
附: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表格。
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表格事件描述: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原因和责任调查结果:损失估计和损失评估: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上报时间:上报人:审核人:备注: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样本(2)一、目的和范围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及时处理和报告,并促进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本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09711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6.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本一、目的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与顺利进行,及时处理实验室意外事件,做好事故报告,是必要的工作。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流程,并明确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要求与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和报告工作。
三、定义1. 实验室意外事件:指在实验室内发生的不符合安全要求、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或环境污染的突发事件。
2. 实验室人员:指在实验室内工作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四、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流程1. 发现事件:实验室人员在实验或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现实验室意外事件,应立即停止相关操作并注意人身安全。
2. 救护与救援:对于发生的人身伤害事件,应立即进行救护与救援。
如有需要,应及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进行紧急处理。
3. 隔离与封堵:对于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应立即进行隔离与封堵,以避免污染扩散。
4. 报告上级:实验室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发生情况,并按照要求进行详细叙述与说明。
五、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要求1. 报告对象:上级主管部门作为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对象。
2. 报告内容:(1) 事件概述:简要描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影响范围。
(2) 事故分析:对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3) 教训总结:总结事件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4) 自查自纠: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
(5) 报告附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照片、监控录像等,以便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核查。
六、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的责任与权限1. 报告责任: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负有直接责任。
实验室人员发现事件应立即上报实验室负责人。
2. 报告权限:实验室负责人有权决定是否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负责联系有关方面进行事故调查与处理。
七、实验室意外事件后续措施1. 整改措施:上级主管部门依据报告内容和附件材料,要求实验室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并督促执行。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文(三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23ee5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d.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文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减少事故风险和伤害,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中发生的各类意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火灾、爆炸、泄漏、损坏等。
3.责任和义务a. 实验室负责人:i. 负责制定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并确保其执行;ii. 联络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iii. 负责对实验室意外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iv. 督促实验室成员遵守安全规程,加强安全意识和培训。
b. 实验室成员:i.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ii. 尽快报告实验室发生的意外事件;iii. 配合实验室负责人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供必要的信息;iv. 参与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4. 意外事件报告程序a. 发现实验室意外事件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防止继续扩大事故范围;b. 第一时间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描述事件的情况、地点、时间等相关信息;c. 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采取行动,组织相关人员处理、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d.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报告,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报告。
5. 意外事件处理程序a. 实验室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初步调查,收集证据,了解事故原因和责任;b.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事故处理的具体方案,包括事故控制、伤员救治、物质清理等;c. 对事故可能引发的后续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d. 按照事故原因和责任进行追责和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e. 根据事故处理的结果,及时修改和完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6. 意外事件的报告与记录a. 实验室负责人应在意外事件处理后的72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提交意外事件报告,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关材料;b. 实验室负责人应将处理意外事件的记录和相关材料进行妥善保管,便于随时查阅和回顾;c. 实验室负责人应及时将意外事件的处理结果和相关措施通报给实验室所有成员,并做好安全警示教育工作。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三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5623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8.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本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流程,并要求及时报告和记录相关信息,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访客。
3. 定义(1) 实验室意外事件:指在实验室工作或使用实验室设备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伤害或突发状况。
(2) 报告人:指目击或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的人员。
4. 意外事件处理程序(1) 一旦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人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确保安全。
(2) 如果伤者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报告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实验室位置和伤者状况。
(3) 报告人应尽快将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给实验室负责人或主管,并提供详细的情况描述。
(4) 实验室负责人或主管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现场安全,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5) 实验室负责人或主管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
5. 意外事件报告要求(1) 报告人应提供以下信息:-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描述;- 受伤人员或受影响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事故现场照片或视频等相关证据材料;- 报告人对该意外事件的初步分析和原因推测;- 相关证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2) 实验室负责人或主管应记录以下信息:- 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过程和措施;- 受伤人员的伤情报告和处置情况记录;- 实验室设备或设施的损坏情况和维修过程记录;- 实验室意外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
6. 意外事件处理结果通知(1) 实验室负责人或主管应及时通知受伤人员或受影响人员的家属或亲属,并提供相关帮助和支持。
(2) 实验室负责人或主管应向相关部门或管理部门报告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违规处理(1) 对于故意隐瞒或虚报实验室意外事件信息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 对于在实验室意外事件中存在责任的人员,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文(四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22fa6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d.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文1目的明确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在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时的处理方法,避免在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时工作出现混乱,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适用于进入中心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3.1中心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
3.2检验科负责人负责实施。
3.3进入中心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必须以本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
4.要求4.1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意外接种(皮肤损伤)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损伤暴露事故,受伤人员应立刻脱去防护服,并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及暴露部位,尽可能挤出受伤处的血液,伤口用碘伏或____%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同时报告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任视情况要求感染人员停止工作,作出医疗评价。
必要时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及必要的预防接种。
处理完毕,应详细记录事故经过、损伤部位、程度以及处理过程。
4.2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意外摄入实验过程中不慎摄入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应立刻脱去防护服,送就近医疗机构进行处理,进行必要的医学观察和治疗。
4.3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气溶胶的释放4.3.1实验过程中如不慎在生物安全柜中发生污染,少量感染物溢出,产生有限气溶胶,如琼脂板掉下但没破碎,吸管或接种环上滴落传染性材料等,应立即喷洒适当的消毒剂,并以浸透消毒液的纱布覆盖污染区域,____分钟后将纱布放入消毒袋,随即用新的浸透消毒液的纱布搽试污染区域。
并对污染的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4.3.2如在生物安全柜中发生大的污染(滴洒大量培养物、离心管破裂等),可能产生大量气溶胶时,应停止工作,用消毒液喷洒污染区域,并以浸透消毒液的纱布覆盖污染区域,打开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灯。
____小时后将纱布放入消毒袋,随即用新的浸透消毒液的纱布搽试污染区域。
并对污染的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如工作人员的皮肤沾上了污染物,须用适当消毒剂清洗消毒,如污染了衣物,应立即更换,并放入灭菌袋中高压消毒或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2024年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三篇)
![2024年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159a5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7.png)
2024年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和报告程序,保障实验室内的安全和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故意造成他人伤害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不在本制度的适用范围内。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实验室使用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实验室意外事件是指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非预期的意外事故、事项以及其他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第五条实验室意外事件可以分为一般性事件和重大事件两类。
一般性事件是指在实验室工作中,可能造成人员轻微伤害、设备损坏或工作进程受到一定影响的事件;重大事件是指在实验室工作中,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研究进程受到重大影响的事件。
第六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和报告程序应当遵循及时、准确、公正、透明和依法依规的原则。
第七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和报告程序应当依法依规,无论处理结果如何,不得加重或减轻任何人的民事责任或法律责任。
第二章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程序第八条一旦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实验室管理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尽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九条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并制定具体处理方案。
第十条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将处理方案及时通知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相关单位,确保人员及时了解处理方案并做好相应工作。
第十一条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程序进行记录,并向相关单位报备,以备后续参考。
第三章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程序第十二条一切实验室意外事件都应当及时上报给上级实验室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所在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等。
第十三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应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及设备、事件经过、处理情况等内容。
第十四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材料应当及时准确地提交给相关单位,确保相关单位及时获知事件情况。
第十五条接到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的相关单位应及时组织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和实验室秩序。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本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84cc9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5.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提高实验室管理效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访客等。
第三条定义实验室意外事件:指在实验室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其中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环境污染的事件。
第二章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分类和处理流程第四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分类根据实验室意外事件的严重程度,可将实验室意外事件分为一般事件和重大事件。
第五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流程1. 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 及时上报实验室主管或安全负责人,由他们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 对事件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防范。
4.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
5. 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6.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处理意外事件的具体措施,并进行实施。
7. 对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纠正不足。
第三章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制度第六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内容1. 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2. 事件的原因分析: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3. 事件的处理措施:对事件的处理措施进行详细描述,包括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后续的改进措施。
4. 事件的影响评估:对事件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5. 事件的教训总结:对事件的教训进行总结,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改进方向。
第七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流程1. 事件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上报实验室主管或安全负责人。
2. 实验室主管或安全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编写事件报告。
3. 事件报告上报实验室的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并抄送相关人员。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例文(3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例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b8805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a.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例文一、概述本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以及有效应对突发意外事件,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本制度规定了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分类、处理流程和报告要求,以便及时准确地处理和报告意外事件,避免事态扩大和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意外事件的分类1.一般事故:包括不明原因的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2.实验故障:包括非人员伤亡的实验设备故障、实验药品或试剂泄漏等。
3.事故隐患:包括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安全设施设备缺陷等。
三、意外事件处理流程1.紧急处理:a.立即采取措施:对于一般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的安全,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如报警、疏散、封锁现场等。
b.处置事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处理实验故障或一般事故,如扑灭火源、救援伤员、限制泄漏等。
2.事故调查:a.组织调查:在事故处理完成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综合调查,明确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和损失等。
b.制定整改计划: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整改计划,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报告与记录:a.及时报告:对于任何一起意外事件,无论大小,都应及时将事故情况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b.详细记录: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经过、处理结果等。
四、意外事件报告要求1.报告内容:a.事故概述:简要描述事故发生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b.事故调查:详细说明事故原因、责任追究和整改计划。
c.教训与反思:总结事件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2.报告方式:a.书面报告:以正式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事故描述、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b.口头报告:对于较小的意外事件,可以选择口头报告给实验室负责人,但仍需书面备案。
3.报告时限:a.一般事故和实验故障需在事故处理完成后24小时内报告。
b.重大事故和事故隐患需立即报告,延误报告将严格追责。
五、责任追究对于意外事件的责任追究,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涉及人员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职、解雇等。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样本(2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样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93c61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d.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样本一、微生物组学实验室应有意外事件、伤害、事故、职业性疾病以及潜在危险的报告程序。
二、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如针刺和切伤、皮肤污染、感染性标本喷溅及体表和口、鼻眼内、衣物污染、污染试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
应视事故类型等不同情况,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必须向有关专家和领导汇报,并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序等,由专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三、所有事件(包括伤害)报告应形成文件。
报告应包括事件的详细描述、原因评估、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以及为实施建议所采取的措施。
四、发生突发事件、事故或严重差错,在妥善处理的同时向实验室负责人口头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向院领导报告,必要时及时进入现场进行处理。
事故现场处理后,应及时详细如实填写事故及事故处理记录,由事故当事人和实验室负责人签字后上报。
五、处理后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院安全委员会作详细汇报。
六、对事故的经过以及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对感染者的发病过程作详细记录和检验。
事故有了结果以后,当事人、负责人应深入、实事求是地找出事故的根源,总结教训写出书面总结。
七、事件报告(包括补救措施)应经医院领导、安全委员会或实验室负责人批审。
微生物组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件应急预案一、潜在危害性物质的意外食入的紧急处理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送到急救室。
告诉医生食入的物质并按照其建议进行处理。
应当保留完整适宜的医疗记录。
避免感染性物质的食入以及皮肤和眼睛的接触。
实验室人员在操作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并避免触摸口、眼及面部;不能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储存食品;不应在实验室化妆;在所有可能产生潜在感染性物质喷溅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将面部、口和眼遮住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二、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的紧急处理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
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
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cf68f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9.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发生的各类意外事件的处理与报告。
第三条实验室意外事件是指在实验室内,因工作不慎、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人身伤害、设备破损或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或潜在风险的事件。
第四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与报告需要确保及时、准确、完整、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与报告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六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与报告应尊重事实、保护当事人隐私、严谨评估风险、提出有效对策。
第二章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程序第七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程序分为四个阶段:调查、评估、处理和总结。
第八条调查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救援,确保人员安全;(二)采取措施控制、消除或减轻事故后果;(三)保护现场并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四)开展事件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责任和教训。
第九条评估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损失及潜在风险;(二)评估事件对实验室运行、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三)评估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的有效性。
第十条处理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恢复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二)对涉事人员进行教育,并依法追究责任;(三)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一条数名处理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事件原因与责任,并予以总结;(二)制定改进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三)制定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四)定期检查和评估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第三章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制度第十二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制度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一)事件报告的内容、形式和要求;(二)报告的时间要求和流程;(三)报告的受理、分发和保密措施;(四)报告的审核和备案要求。
第十三条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对象和损失情况;(二)事件的原因和责任分析;(三)已采取的措施和有关的技术说明;(四)进一步处理和改进措施的建议;(五)其他相关说明和附件。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范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9834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f.png)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模板范文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及时处理和报告实验室意外事件,制定本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第二章定义本制度所称实验室意外事件,是指在实验室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火灾、泄漏、爆炸、电击等突发事件。
第三章职责和权限1.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管,有权制定、调整和执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 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工作期间负有安全责任,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及时报告实验室意外事件。
3. 实验室管理员有权调查和处理实验室意外事件,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 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和核准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和报告。
第四章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理程序1. 实验室人员发现实验室意外事件后,第一时间应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 实验室人员应立即报告实验室管理员,并向周围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3. 实验室管理员收到报告后应尽快到达现场,组织人员进行初步处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4. 实验室管理员应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向相关部门报案。
5. 上级主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派人到现场进行调查,指导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6. 按照实际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对意外事件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7. 上级主管部门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五章实验室意外事件的报告程序1. 实验室人员在发现实验室意外事件后,应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2. 实验室管理员收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填写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表。
3. 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表应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原因初步分析、事件处理情况等。
4. 上级主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审核,并给予核准或退回修改的意见。
5. 实验室管理员应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修改实验室意外事件报告表,并重新提交上级主管部门。
6. 上级主管部门收到修改后的报告表后,审核无误后通知实验室管理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6508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
报告制度正式样本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目的
明确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在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时
的处理方法,避免在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时工作出现
混乱,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
适用于进入中心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
员。
3、职责
3.1中心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度执行情况的
监督。
3.2检验科负责人负责实施。
3.3进入中心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必须以本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
4.要求
4.1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意外接种(皮肤损伤)
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损伤暴露事故,受伤人员应立刻脱去防护服,并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及暴露部位,尽可能挤出受伤处的血液,伤口用碘伏或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同时报告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任视情况要求感染人员停止工作,作出医疗评价。
必要时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及必要的预防接种。
处理完毕,应详细记录事故经过、损伤部位、程度以及处理过程。
4.2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意外摄入
实验过程中不慎摄入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应立刻脱去防护服,送就近医疗机构进行处理,进行必要的医学观察和治疗。
4.3 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气溶胶的释放
4.3.1实验过程中如不慎在生物安全柜中发生污染,少量感染物溢出,产生有限气溶胶,如琼脂板掉下但没破碎,吸管或接种环上滴落传染性材料等,应立即喷洒适当的消毒剂,并以浸透消毒液的纱布覆盖污染区域,30分钟后将纱布放入消毒袋,随即用新的浸透消毒液的纱布搽试污染区域。
并对污染的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4.3.2如在生物安全柜中发生大的污染(滴洒大量培养物、离心管破裂等),可能产生大量气溶胶时,应停止工作,用消毒液喷洒污染区域,并以浸透消毒液的纱布覆盖污染区域,打开生物安全柜的紫外
灯。
1小时后将纱布放入消毒袋,随即用新的浸透消毒液的纱布搽试污染区域。
并对污染的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如工作人员的皮肤沾上了污染物,须用适当消毒剂清洗消毒,如污染了衣物,应立即更换,并放入灭菌袋中高压消毒或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4.3.3在生物安全柜外发生小的污染,产生有限气溶胶,如落下一些固体培养基,立即用消毒液浸湿的纱布覆盖污染区,1小时后,按前述步骤清除污染,所有污染的材料放入灭菌袋高压消毒。
4.3.4如在安全柜外发生大的污染,产生大量气溶胶,应立即停止实验,用消毒液喷洒污染区域,并以浸透消毒液的纱布覆盖污染区域,打开紫外灯。
关上实验室的门,贴上明显标志后离开实验室。
报告实验室主任,严禁人员入内。
24小时后,由专职消毒
人员或在专职消毒人员的指导下实施消毒和清除污染,所有进入实验室人员应采取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
4.4 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溢出
4.4.1 感染性和潜在感染性材料溅到实验服上,应尽快脱去防护服,摘掉手套,洗手并更换防护服和手套,必要时尽快喷淋。
将污染的防护服和手套做为实验废弃物处理。
4.4.2 感染性和潜在感染性材料溅到眼睛里或眼睛周围等部位,立即摘掉手套,用洗眼器清洗或流动水冲洗眼部,并视情况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及必要的预防接种。
处理完毕,应详细记录事故经过。
4.4.3 当手套破损,感染性和潜在感染性材料污染手部皮肤时,立即摘掉手套,用适宜的消毒液浸泡,流动水冲洗,更换新手套。
4.4.4 实验室记录表格或手写的资料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污染,应立即摘抄这些资料内容,将原件作为实验废弃物处理。
4.5 离心管破裂
使用离心机时,装有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离心管破裂或可疑破裂,应关闭动力并保持离心机盖子关闭30分钟。
如离心机停止运行后发生破裂,应立即关闭机盖,保持30分钟。
清理时,一次性手套外面再带一双厚胶皮手套,用镊子或垫着棉花的镊子夹取碎片,所有破裂的试管、碎离心桶和套管应放入利器盒,按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未破碎的有盖的管子用含氯消毒液对污染的容器表面消毒。
离心机内表面污染可用有效氯浓度为0.5%的含氯消毒剂
(5g/l)或75%酒精擦拭两遍后再用清水进行擦拭,干燥后使用。
4.6仪器设备故障
4.6.1实验过程中,如发现生物安全柜或其他防护设备的技术指标偏离正常范围,不符合实验要求,应立即停止实验。
报告实验室主任,通报有关部门修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4.6.2如发生停电,应自动启用备用电源。
否则,应立即停止实验,按操作规程离开实验室。
离开实验室时应关好实验室门。
电力恢复后,至少等30分钟才能再次进入实验室工作。
4.6.3如发生仪器故障,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并报有关部门维修。
仪器运出前应彻底消毒。
修理冰箱、培养箱时,应取出所有物品,放入备用设备中,用消毒剂彻底消毒内表面及外表面。
若维修人员必须进入实验区,则应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维修工作结束后,所用工具在带出实验室前
应严格消毒。
实验室人员必须帮助和监控维修过程。
4.6.4出现以上异常情况而影响到实验结果,应停止实验。
待一切恢复正常后重新测试,原测试步骤作废。
4.7紧急救助
4.7.1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箱,在工作中出现意外事件并造成损伤时,先进行自救,根据需要到就近医疗机构进行救护。
4.7.2吸入感染性材料时,立即到定点医院就诊,就诊时应由专人专车陪同前往,做好医疗记录。
4.7.3相关科室应协助完**员隔离、救治、污染实验室及环境消毒等工作。
4.8记录
对意外事件的记录应包括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科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处
理方法,并要求相关人员签字。
4.9其他
4.9.1菌(毒)种必须放置在带锁的超底温冰柜或液氮罐内保存,双人双锁管理。
如发现毒种丢失或锁损,应立即报告,迅速查明原因,及时追回。
4.9.2实验室应避免使用玻璃等易碎品,如发生玻璃器具破碎,应用扫帚、簸萁、镊子等工具处理,并放入利器盒。
禁止用手。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