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习题
人教版 高中物理 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 高中物理 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f867929ec3d5bbfc0a7457.png)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1.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的原子核的过程中叫_________________,与衰变一样,该过程中也遵守____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_____守恒。
2.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应用它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作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核反应方程,并注明对应的人名:发现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正电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工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不过40几种,而今天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到1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在、、和等许多方面都得了广泛的应用。
5.关于放射性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规律一样B.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可以生成另一种新元素C.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衰变时产生的,不能用人工方法测得D.以上说法都不对6.关于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B.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C.原子序数相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D.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7.用中子轰击铝27,产生钠24和X粒子,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生成镁24,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 )A.质子,α衰变B.电子,α衰变C.α粒子,β衰变D.正电子,β衰变8.一质子以107m/s的速度撞击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成硅原子核。
2017-2018学年物理选修3-5检测:第十九章第3-4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物理选修3-5检测:第十九章第3-4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55d46bb9d528ea80c77908.png)
第十九章原子核3 探测射线的方法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1.(多选)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B.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可被仪器探测到的特点C.γ射线探伤利用了γ射线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D.γ射线探伤利用了γ射线电离能力很强的性质解析: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可被仪器探测到的特点,利用γ射线探伤是利用了γ射线的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正确选项为B、C.答案:BC2.用α粒子轰击铍9核,生成一个碳.12核和一个粒子,则该粒子()A.带正电,能在磁场中发生偏转B.带负电,能在磁场中发生偏转C.电离本领特别强,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之一D.在任何方向的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2+4=6+0,该粒子的电荷数为0;4+9=12+1,该粒子的质量数为1,因为中子不带电,在磁场中不偏转.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D3.用α粒子照射充氮的云室,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是α粒子的径迹,B是质子的径迹,C是新核的径迹B.B是α粒子的径迹,A是质子的径迹,C是新核的径迹C.C是α粒子的径迹,A是质子的径迹,B是新核的径迹D.B是α粒子的径迹,C是质子的径迹,A是新核的径迹解析: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一个新核并放出质子,入射的是α粒子,所以B是α粒子的径迹.产生的新核,质量大,电离作用强,所以径迹粗而短,故A是新核径迹;质子的电离作用弱一些,贯穿作用强,所以细而长的径迹C是质子的径迹.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4.(多选)一个质子以1.4×107 m/s的速度撞入一个孤立的静止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为硅原子核,已知铝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为错误!Al+错误!H→错误!SiB.核反应方程为错误!Al+错误!H→错误!Si+错误!nC.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7 m/sD.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 m/s解析:核反应方程为错误!Al+错误!H→错误!Si,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2d513291852458fb760b5661.png)
而
30 15
也P 有放射性;
1350P13,40S其i中10e
是正电子10 e.
4.注意:在人工转变中,用某高速粒子去轰击某原子核后,原子核 发射出粒子和射线并转变成新的原子核的过程中,不可认为是高速 粒子从原子核中打出了粒子.
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在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等许 多方面得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是沿着利用它的射线 和作为示踪原子两个方向展开的.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一、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及放射性同位素
1.用人工的方法使原子核发生变化的叫做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它是 人们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有力武器.
2.用人工转变的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放射 性同位素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利用它的射线;作为示踪原子.
3.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1934居里夫人):1 23 7Al24H e13 ,5 P 001n
遭原子弹炸后的广岛
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检测辐射装置
铀
辐射检测系统
辐射源的存放
全 身 污 染 检 测 仪
防 护
操作放射性物质的设备
在防护状态下操作放射性物质
放
射
性
射线应用
的
应
用
探伤仪 培育新种 保存食物
消除有害静电 消灭害虫 治疗恶性肿瘤
农作物检测
示踪原子
诊断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功能研究
棉花育种
放射性同位素造影术
食品保鲜
“放疗”治疗
粮食保存
放射线测厚仪
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过量的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 产生破坏作用. 20世纪人们在毫无防 备的情况下研究放射性
2020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第十九章课时3探测射线的方法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
![2020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第十九章课时3探测射线的方法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914de8aaea998fcd220e12.png)
课时 3 探测射线的方法课时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一、选择题1.在威耳逊云室中,关于放射源产生的射线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丫射线的能量大,容易显示其径迹B. 由于3粒子的速度大,其径迹粗而且长C. 由于a粒子的速度小,不易显示其径迹D. 由于a粒子的电离作用强,其径迹直而粗答案D解析在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是由于引起气体电离,电离作用强的 a 粒子容易显示其径迹,因质量较大,飞行时不易改变方向,所以径迹直而粗,故只有D正确。
2. 关于气泡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气泡室里装的是液体B. 气泡室的工作原理是刚开始压强很大,以后压强突然降低,液体沸点变低,粒子通过液体时在它周围有气泡生成C. 气泡室的原理同云室相似D. 粒子在气泡室中运行轨迹可用来分析带电粒子动能等情况,不能用来分析动量答案D解析根据气泡室的工作原理可知A、B、C三选项正确。
把气泡室放在磁场中,粒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径迹为曲线,根据照片可分析粒子的带电情况、动量和能量,故D是错误的说法。
3. (多选)铝箔被a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13AI X+ O n。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n 是质子B. 0n 是中子C. X是1;Si的同位素D . X是15p的同位素答案BD解析O n是中子,1H才是质子,A错误,B正确;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X的质量数为30,核电荷数为15,即是;5P的同位素;5巳C错误,D正确。
4. (多选)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作为示踪原子在农业、医疗中应用B. 利用丫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 用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D. 用丫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答案AD解析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作为示踪原子在农业、医疗中应用。
丫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
放射物理与防护练习题(DOC)
![放射物理与防护练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0f9121a7fd0a79563c1e726a.png)
放射物理与防护习题与答案第一章核物理基础(物质的结构、核转变)第一节学习目标及学习指导一、学习目标(一)掌握内容1.放射性核素衰变的类型。
2.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二)熟悉内容熟悉原子结构、原子核结构。
(三)了解内容衰变平衡。
二、学习指导1.从初期理论的实验基础入手展开对原子结构的介绍,通过玻尔的原子模型引入玻尔假设、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得出轨道半径、能量与量子数n的关系。
核外电子结构、原子能级、原子核外壳层电子的结合能,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的结合能。
2.核素有两大类,即放射性核素和稳定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又分为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发生衰变过程中遵守电荷、质量、能量、动量和核子数守恒定律。
3.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用衰变常数、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来衡量。
有些放射性核素可以发生递次衰变。
第二节习题集一、A1型题:每道试题由1个以叙述式单句出现的题干和4~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构成,请你从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关于物质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由原子组成B.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C.一般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是2n2个D.核外的带负电荷的电子出现的几率称为“电子云”E.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0个2.关于原子核外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均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B.电子沿一定轨道绕核旋转C.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D.K层电子轨道半径最小E.K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3.关于原子能级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连续的B.原子能级,以电子伏特表示C.结合力与原子序数有关D.移走轨道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为结合能E.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叫基态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能级是指电子与核结合成原子时,能量的减少值B.结合能表示将电子从原子中移走所需的最小能量C.原子能级是结合能的负值D.原子中结合能最大的电子,能级最低E.原子能级和结合能数值相等5.轨道半径最小的壳层是A.K层B.L层C.M层D.N层E.O层6.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的壳层是A.K层B.L层C.M层D.N 层E.O层7.电子伏特(eV)与焦耳(J)的关系是A.1eV=1.6×10-19J B.1J=1.6×10-19eV C.1eV=1J D.1eV=1.6×1019J E.以上都不对8.原子能级与结合能的关系是A.原子能级是结合能的负值B.二者绝对值相等C.二者符号相反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9.描述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所处的状态的量子数有A.主量子数n B.角量子数L C.磁量子数m L D.自旋量子数m s E.以上都可以10.原子中壳层电子吸收足够的能量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变为自由电子的过程称为A.基态B.激发C.跃迁D.特征光子E.电离11.可以用来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快慢的物理量是A.衰变常数B.半衰期C.平均寿命D.放射性活度E.以上都是12.一放射性核素经过3个半衰期的时间后放射性核素数为原来的A.1/2 B.1/3 C.1/4 D.1/8 E.1/1613.放射系母体为A,子体为B,其核素数目分别为N A(t)、N B(t),放射性活度为A A (t)、A B (t),达到放射平衡后 A .N A (t)=N B (t) B .A A (t)=A B (t)C .N A (t)、N B (t)不随时间变化D .N A (t)、N B (t)的比例不随时间变化E .以上都不对14.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A .居里 B .秒-1 C .戈瑞 D .伦琴 E .贝可勒尔15.下列公式中错误的是 A .Te=T+T b B .λτ1= C .T t N N )21(0= D .λ2ln =T E .t e A A λ-=0 1 6.关于放射性核素衰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放射性核素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B .人工核素主要由反应堆和加速器制备 C .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遵守电荷、质量、能量、动量和核子数守恒定律 D .放射性衰变是放射性核素本身的特性 E .放射性核素所放出的射线种类都是单一的17.原子核数因衰变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是 A .平均寿命 B .衰变常数C .放射性活度D .半价层E .半衰期18.贝可勒尔(Bq)与居里(Ci)的关系是 A .1Bq=1Ci B .1Bq=3.7×1010CiC .1Bq=3.7×109CiD .1 Ci===3.7×109BqE .1Ci===3.7×1010Bq19.在电子俘获过程中,可能出现外层电子填补内层电子空位,而产生 A .特征X 线 B .俄歇电子 C .轫致X 线 D .γ光子 E .A+B1.氢原子光谱的谱线系可用一个通式表达为 A .⎪⎭⎫ ⎝⎛+=2211n KR H ν B .⎪⎭⎫ ⎝⎛-=2211K n R H ν C .⎪⎭⎫ ⎝⎛-=221n K R H ν D .⎪⎭⎫ ⎝⎛-=221n K R H ν E .⎪⎭⎫ ⎝⎛-=2211n KR H ν 2.在原子中,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称为结合力,距核愈近的电子结合力愈大,移动该电子所需要的能量愈大。
新人教版选修3-5《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课时训练物理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3-5《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课时训练物理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417bed964bcf84b8d57b07.png)
新人教版选修3-5《19.3 19.4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课时训练物理试卷一、课前预练习1. 探测射线的理论根据(1)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气体或液体电离,以这些离子为核心,过饱和的蒸气会产生________,过热液体会产生________。
(2)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照相乳胶________。
(3)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荧光物质产生________。
2. 探测射线的仪器(1)威耳逊云室①原理:粒子在云室内气体中飞过,使沿途的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__酒精蒸气就会以这些离子为核心凝结成雾滴,于是显示出射线的径迹。
②粒子径迹形状α粒子的径迹________高速β粒子的径迹________,低速β粒子的径迹________,而且是________γ粒子的电离本领更小,在云室中一般________它的径迹(2)气泡室:气泡室的原理同云室的原理类似,所不同的是气泡室里装的是________,例如________。
粒子通过________液体时,在它的周围产生________而形成粒子的径迹。
(3)盖革-米勒计数器G−M计数器非常灵敏,用它检测射线十分方便。
因为不同的射线产生的脉冲现象________,因此只能用来计数,不能区分射线的________。
3. 核反应及放射性同位素(1)核反应:原子核在________的轰击下产生________的过程。
(2)核反应的规律:在核反应中,________守恒、________守恒,还遵守动量守恒。
(3)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在某些粒子的轰击下生成新的原子核,这种核反应称为人工转变。
①发现质子:________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是第一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714N +24He →817O +________。
②中子的发现:________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中子,49Be +24He →612C ________。
学案13--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学案13--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07aa4cafb4daa58da1114a0c.png)
选修3-5第十九章原子核第四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2.知道核反应及其遵从的规律,会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
3.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4.知道射线的危害及防护。
【教学重点】
知道核反应及其遵从的规律,会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
【教学难点】
A.X代表中子,a=17,b=1 B.X代表电子,a=17,b=-1
C.X代表正电子,a=17,b=1 D.X代表质子,a=17,b=1
5.用中子轰击铝27,产生钠24和X粒子,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镁24,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
A.质子、α衰变B.电子、α衰变C.α粒子、β衰变D.正电子、β衰变
(1)14C发生衰变时所放射出的粒子是________
(2)14C发生衰变时所放射出的粒子的运动轨迹是___(填“①”或“②”)
(3)14C的衰变方程是
(4)简要推导发生衰变后的瞬间放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动能之比
7.1930年科学家发现钋放出的射线贯穿能力极强,它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1932年,英国年轻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用这种未知射线分别轰击氢原子和氮原子,结果打出一些氢核和氮核。若未知射线均与静止的氢核和氮核正碰,测出被打出的氢核最大速度为vH=3.5×107m/s,被打出的氮核的最大速度vN=4.7×106m/s,假定正碰时无机械能损失,设未知射线中粒子质量为m,初速度为v,质子的质量为mH,氮核质量为氢核质量的14倍。
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
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
放射物理与防护题附答案.docx
![放射物理与防护题附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035afa9852458fb760b56cd.png)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谁在1904年提出一个原子结构模型(B)A.卢瑟福B .汤姆逊C.巴耳末D.玻尔2.H的特征谱中的可见光部分是(C)A.赖曼系B.帕邢系C.巴尔末D.布喇开3.电子在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的能量状态, 称为(B)A.基态B.原子的能级C.第一激发态D.第二激发态4.壳层电子在原子中的结合能和原子能级是(C)A.它们的数值不等B.它们的数值相等C.它们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D.它们的绝对值相等口符号相同5.比释动能的SI单位(D)A.贝可(Bq)B.焦耳(J)C.居里(Ci)D.戈瑞(Gy)6.光电效应不受以下哪方血因素的影响(D)A.物质原子序数的影响B.入射光子能量的影响C.原子边界限吸收的影响D.电子的结合能7.X线检查中最大的散射线来源是(B)A.光电效应B.康普顿效应C.电子对效应D.相干散射8.在光子能量较低吋,除低Z物质以外的所有元素,都以(B)为主A.康普顿效应B.光电效应C.电子对效应D.相干散射9.在距离所致的衰减中,距离增加1倍,则射线强度将衰减为原来的(C)A. 1/2B . 1/3 C. 1/4 D. 1/51. 人类所患全部癌症中,80%以上來自生活与坏境,其中大约1%來自天然本底和人 工辐射源的照射。
(V )2. 种系演化越高,组织结构越复杂,辐射敏感性越高。
(V )3. 未满16岁者,不得参与放射工作。
(V )4.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简称ICRUo ( X )5. 临时调离工作岗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可继续享受保健津贴,但最长不超过3个月(V )6. 正式调离放射工作岗位的放射工作人员不再享受保健津贴。
(X )7. 对婴幼儿进行X 线摄影时,为求影像清晰一般都使用滤线栅。
(X )8. 严格掌握乳腺X 线检查的适应证,避免对无临床症状的育龄妇女(特别是20岁以 下的妇女)进行乳腺X 线健康检查(V )9. 已从事放射工作的孕妇、授乳妇不应在甲种工作条件下工作。
19.3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答案
![19.3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cad385e87101f69f319514.png)
[A 组素养达标]1.解析:花岗岩板材的放射性比较弱,用云室、气泡室很难测出.而计数器非常灵敏,用它检测射线十分方便.C 正确.答案:C2.解析: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选项A 中x 为正电子01e ,选项B 中x为42He ,选项C 中x 为质子11H ,选项D 中x 为中子10n.答案:C 3.解析:利用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外界影响的规律,常被作为示踪原子.答案:BD4.解析: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知a =17,b =8+0-7=1,因此X 可表示为01e ,为正电子,故C 项正确,A 、B 、D 三项错误.答案:C5.解析: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为:94Be +42He →126C +10n ,选项A 错误;该实验生成的是中子,不是发现质子的实验,选项B 错误;由核反应方程可知,A 为中子,中子轰击石蜡,将氢中的质子打出,即形成质子流,故B 为质子,选项C 正确,D 错误.答案:C6.解析:由核反应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知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得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 ,即选项C 错误,D 正确.答案:AD7.解析:(1)因为动量相等,由r =m v qB知轨道半径与粒子的电荷量成反比,所以圆轨道2是α粒子的径迹,圆轨道1是新生核的径迹.(2)设衰变后新生核的电荷量为q 1,α粒子的电荷量为q 2=2e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衰变后的速度分别是v 1和v 2,所以原来原子核的电荷量q =q 1+q 2.根据轨道半径公式有r 1r 2=m 1v 1Bq 1m 2v 2Bq 2=m 1v 1q 2m 2v 2q 1又由于衰变过程中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则m 1v 1=m 2v 2以上三式联立解得q =90e .即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为90.答案:(1)见解析(2)908.解析:把放出的正电子和衰变生成物Si 核看成一个系统,衰变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放出正电子的方向跟Si核运动方向一定相反.由于它们都带正电,在洛伦兹力作用下一定形成两个外切圆的轨道,C 、D 可排除.因为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即q v B =m v 2r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m v qB衰变时放出的正电子与反冲核Si 的动量大小相等,因此在同一个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它们的电荷量成反比,即r e r Si =q Si q e =141可见正电子运动的圆周半径较大.答案:B。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8c4c993c0975f46526d3e1af.png)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县第一中学电子教学设计课题:第四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❷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县第一中学电子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教师:前面已经学习了核反应的一种形式:衰变。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
(二)新课教学1、核反应定义: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N+:HeT;O+;H:Be+;HeT ;n例: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ii23Na俘获1个a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2)i327Al俘获1个a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3)816O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4)1430Si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学生活动: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A^;He 'i;P';(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形状容易控制,半衰期短,废料容易处理。
(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学生活动:从这部分开始主要为学生自习和上网查找资料,一方面要掌握书本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有问题的地方及时向老师提问,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县第一中学电子教学设计(1)利用射线①射线测厚装置②烟雾报警器③放射治疗④培育新品种,延长保质期(2)作为示踪原子①棉花对磷肥的吸收②甲状腺疾病的诊断4、辐射与安全学生通过看书与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放射性辐射的用处以及危害,知道只要控制好辐射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的射线,知道身边的一些放射性物质,以及如何防护一些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要能够掌握核反应的概念以及核反应方程,两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异同点以及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些应用,并能从物理学的原理上进行解释,还要了解核辐射的应用和防护。
高考物理复习 考题精选 放射性的用与防护
![高考物理复习 考题精选 放射性的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0829a9e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1.png)
拾躲市安息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物理考题精选(128)——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1、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N +He―→________+HC +He―→________+H________+He―→C +nAr +________―→Ca +n.答案N +He―→O +H C +He―→N +H Be +He―→C +n,Ar +He―→Ca +n2、核电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下列关于核电站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时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B)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C)核电站是直接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站(D)核泄漏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答案 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许多元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B.工业部门可以使用放射线来测厚度C.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D.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来做示踪原子答案 BCD4、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①置于大量水中;②密封于铅盒中;③与轻核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则(A)措施①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B)措施②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C)措施③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答案 D5、3月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位于东部沿海的福岛核电站部分机组发生爆炸,在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在核泄漏中,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半衰期为8.3天)是最为危险的,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人体细胞癌化,尤其是针对甲状腺细胞,甲状吸收后造成损伤.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出事故前,正常运行的福岛核电站中使用的主要核燃料是碘131B.若现已知碘131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1g碘131放在天平左盘上,砝码放于右盘,左右两边恰好平衡,则7.6天后,需取走0.75g砝码天平才能再次平衡C.碘131发生衰变时所释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电子发生电离而发射出来的D.碘131也可以做示踪原子;给人注射微量碘131,然后定时用探测器测量甲状腺及邻近组织的放射强度,有助于诊断甲状腺的疾病答案 D6、放射性在技术上有很多应用,不同的放射源可用于不同的目的。
人教版选修3-5同步练习: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3)(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3-5同步练习: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3)(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942edd76a20029bd642d21.png)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检查金属制品,测量物质的密度和厚度.B.利用射线的电离本领消除有害的静电.C.利用射线的生理效应来消毒杀菌和医治肿瘤.D.利用放射性作示踪原子.2.下列哪些应用是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 )A.γ射线探伤仪.B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道的漏油情况.C.利用钴60治疗肿瘤等疾病.D.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用以检测确定农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3.氢核、中子、氘核质量分别为m1、m2、m3,那么氢核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放出的能量是( )A.m3c2B.(m1+m2)c2C.(m3-m2-m1)c2进制D.(m1+m2-m3)c24.关于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B.物体的核能可以用mc2表示.C.mc2是物体的蕴藏能量的总和.D.当物体向外释放能量时,其质量必然减少,且减少的质量△m与释放的能量△E 满足△E=△mc2.5.用γ刀治疗肿瘤不用麻醉,时间短,因而γ刀被誉为“神刀”,那么γ刀治疗肿瘤是利( )A.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B.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作用.C.γ射线具有很强的能量.D.γ射线很容易绕过阻碍物到达目的地.6,光子的能量hν,动量的大小为hν/c,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γ衰变时只发出一个γ光子,则衰变后的原子核( )A.仍然静止.B.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C.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D.可能向任意方向运动.7.贫铀炸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的原因是( )A.爆炸的弹片存在放射性.B.未爆炸的部分存在放射性.C.铀的衰变速率很快.D.铀的半衰期很长.8.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检查金属制品,测量物体的密度和厚度。
人教新课标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达标作业(解析版)
![人教新课标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达标作业(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3626200029bd64793e2c63.png)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达标作业(解析版)1.有关科学发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B .汤姆孙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具有一定的结构C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内部存在着质子D .最近探测到13亿年前两个黑洞撞击产生的引力波是利用了激光干涉的原理 2.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表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 B .质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D .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 3.用中子轰击2713Al ,产生钠2411Na 和X ;钠2411Na 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镁2412Mg 和Y ,则X 和Y 分别是 A .质子和α粒子 B .电子和α粒子 C .α粒子和正电子D .α粒子和电子4.如图所示,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针(Po )放出的α射线轰击皱(Be )时会产生A 粒子流,用A 粒子流轰击石蜡时,会打出B 粒子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核反应方程为941314260Be+He C n →+B .该实验是查德威克发现质子的实验C .粒子A 为中子,粒子B 为质子D .粒子A 为质子,粒子B 为中子5.下列与α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B .23892U (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就变为23490Th (钍234)C .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4141612780He N O n +→+ D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人工转变6.科学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B .查德威克仔细地研究了γ射线,从中发现了中子 C .汤姆孙通过一系列关于阴极射线的实验,发现了电子D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7.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 A .147N +He→178O +H B .23892U→23490Th +HeC . H +H→He +nD .T23490h→23491Pa +01-e8.在核反应方程中,X 表示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α粒子9.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B .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射线C .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射线D .原子核在人工转变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 10.下面的各种核反应中能产生中子的是( ) A .用γ光子轰击2612Mg ,生成物之一为2611Na B .用氘核轰击94Be ,生成物之一为105BC .用质子轰击73Li ,生成物之一为84BeD .用α粒子轰击73Li ,生成物之一为105B11.质量为m 1的He 核,以速度v 0轰击质量为m 2的静止的N 核,发生了核反应,最终产生两种新粒子A 和B .其中A 为O 核,质量为m 3,速度为v 3;B 的质量为m 4.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2)计算粒子B的速度v B;(3)粒子A的速度符合什么条件时,粒子B的速度方向与He核的运动方向相反?12.一个静止的氮核147N俘获一个速度为2.3×107m/s的中子后又变成B、C两个新核。
放射物理与防护题附答案word精品
![放射物理与防护题附答案word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461d20bf6bd97f192279e9bc.png)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 分)1. 谁在1904 年提出一个原子结构模型(B)A . 卢瑟福B . 汤姆逊C . 巴耳末D . 玻尔2. H 的特征谱中的可见光部分是(C)A . 赖曼系B . 帕邢系C . 巴尔末D . 布喇开3. 电子在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的能量状态,称为(B)A . 基态B . 原子的能级C . 第一激发态D . 第二激发态4. 壳层电子在原子中的结合能和原子能级是(C)A . 它们的数值不等B . 它们的数值相等C . 它们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D . 它们的绝对值相等且符号相同5. 比释动能的SI 单位(D )A . 贝可(Bq )B . 焦耳(J)C . 居里(Ci )D . 戈瑞(Gy )6. 光电效应不受以下哪方面因素的影响(D )A . 物质原子序数的影响B . 入射光子能量的影响C . 原子边界限吸收的影响D . 电子的结合能7. X 线检查中最大的散射线来源是(B )A . 光电效应B . 康普顿效应C . 电子对效应D . 相干散射8. 在光子能量较低时,除低Z物质以外的所有元素,都以(B)为主A . 康普顿效应B . 光电效应C . 电子对效应D . 相干散射9. 在距离所致的衰减中,距离增加1 倍,则射线强度将衰减为原来的(C)A . 1/2B . 1/3C . 1/4D . 1/51. 人类所患全部癌症中,80%以上来自生活与环境,其中大约 1%来自天然本底和人工辐射源的照射。
(V )2. 种系演化越高,组织结构越复杂,辐射敏感性越高。
( V )3. 未满16岁者,不得参与放射工作。
( V )4.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简称 ICRU 。
( X )5. 临时调离工作岗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可继续享受保健津贴,但最长不超过3个月(V )6. 正式调离放射工作岗位的放射工作人员不再享受保健津贴 。
(X )7. 对婴幼儿进行X 线摄影时,为求影像清晰一般都使用滤线栅。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每课一练(含解析) (11)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每课一练(含解析) (11)](https://img.taocdn.com/s3/m/9df2ccd8af45b307e9719791.png)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作业1.有关放射性同位素P 3015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 3015与X 3014互为同位素 B.P 3015与其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用P 3015制成化合物后它的半衰期变短 D.含有P 3015的磷肥释放正电子,可用作示踪原子,以便观察磷肥对植物的影响 解析:由于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A 错,B 对.答案:BD2.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γ射线使空气电离,把净电荷泄去B.利用β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使产量显著增加C.利用α射线治疗肺癌、食道癌D.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为示踪原子 解析:α射线的电离作用较强,用把净电荷泄去,故A 错.γ射线的穿透能力较强,用照射种子,治疗肺癌、食道癌等,故B 、C 错.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用是示踪原子,故D 正确.3.下表给出了四种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线和半衰期。
在医疗技术中,常用放射线治疗肿瘤,其放射线必须满足:①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以辐射到体内的肿瘤处;②在较长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辐射强度。
为此所选择的放射源应为( )A .钋210B.锝99C.钴60D.锶90答案:C解析:因放射线要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所以应为γ射线,要使其在较长时间具有相对稳定的辐射强度,放射源应具有较长的半衰期,故选项C正确。
4.(多选)对放射性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对人体正常细胞不会有伤害作用B.对有放射性的废料,要装入特制的容器并埋入深地层进行处理C.γ射线探伤仪中的放射源必须存放在特制容器里,而不能随意放置D.对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场所或物品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答案:BCD解析:放疗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的身体也是有害的,A选项错误。
B、C、D关于放射性的防护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5.(多选)有关放射性同位素P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与X互为同位素BP与其同位素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用P制成化合物后它的半衰期变长DP能释放正电子,可用其作示踪原子,观察磷肥对植物的影响答案:BD解析:同位素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质量数,故A错;同位素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故B对;半衰期与物理、化学状态无关,故C错P为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作示踪原子,故D对。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每课一练(含解析) (14)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每课一练(含解析) (14)](https://img.taocdn.com/s3/m/5c2868165ef7ba0d4b733bb1.png)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作业1.美国医生用123I对老布什总统诊断,使其很快恢复健康.123I的特性是() A.半衰期长,并迅速从体内清除B.半衰期长,并缓慢从体内清除C.半衰期短,并迅速从体内清除D.半衰期短,并缓慢从体内清除【解析】在人体内作为示踪原子应该半衰期短,并能迅速从体内清除,以减小危害和遗留.【答案】 C2.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放射性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从而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更优秀的品种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解析】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放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为导体,将静电泄出.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进行人体透视.作物种子发生的DNA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培育出优良品种.用γ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控制剂量.【答案】D 3.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15P→3014Si+X,94Be+21H→10 5B+Y,42He +42He→73Li+Z,其中()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解析】依据核反应方程的两个基本规律: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即可得出选项D正确.【答案】 D4.完成下列各核反应方程(1)10 5B+42He―→13 7N+()(2)94Be+()―→12 6C+10n(3)2713Al+()―→2712Mg+11H(4)14 7N+42He→17 8O+()(5)238 92U―→234 90Th+()(6)2311Na+()―→2411Na+11H(7)2713Al+42He→10n+();30P→3014Si+()15【答案】(1)10 5B+42He―→13 7N+10n(2)94Be+42He―→12 6C+10n(3)2713Al+10n―→2712Mg+11H(4)14 7N+42He→17 8O+11H(5)238 92U―→234 90Th+42He(6)2311Na+21H―→2411Na+11H(7)2713Al+42He→10n+3015P(磷30放射性同位素)30P→3014Si+01e(正电子)155.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1)2311Na(钠核)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2)2713Al(铝核)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3)168O(氧核)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4)3014Si(硅核)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答案】(1)2311Na+42He→2612Mg+11H;(2)2713Al+42He→3015P+10n;(3)168O+10n→167N+11H;(4)3014Si+11H→3015P+10n.6.如图所示是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装置示意图,A是α粒子,F是铝箔,调整。
高中物理---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练习
![高中物理---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e736045770bf78a64295410.png)
高中物理---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练习我夯基我达标1.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B.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可被仪器探测到的特点C.γ射线探伤利用了γ射线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D.γ射线探伤利用了γ射线电离能力很强的性质思路解析:根据放射性的性质分析放射性的应用.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可被仪器探测到的特点,利用它的射线探伤是利用了射线的贯穿能力强的性质,正确选项为B、C.答案:BC2.下列哪些应用是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A.利用钴60治疗肿瘤等疾病B.γ射线探伤C.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D.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用以检测确定农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思路解析:利用钴60治疗肿瘤是利用它的射线能量高的特点,γ射线探伤也是利用它的射线贯穿能力强的特点.答案:CD3.下列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些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放射性消除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穿透作用B.利用射线探测机器部件内部的砂眼或裂纹是利用射线的穿透作用C.利用射线改良品种是因为射线可使DNA发生变异D.在研究农作物合理施肥中是以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思路解析:消除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使空气导电,A错误.探测机器部件内部的砂眼或裂纹和改良品种是利用它的射线;研究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是利用其作示踪原子.答案:BCD4.对放射性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不会有伤害作用B.对放射性的废料,要装入特制的容器并埋入深地层进行处理C.γ射线探伤仪中的放射源必须存放在特制的容器里,而不能随意放置D.对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场所或物品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思路解析:放疗的同时对人的身体也是有害的.A选项错误.B、C、D关于放射线的防护的表述都是正确的.答案:BCD5.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只不过40几种,而今天人工制造成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1 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带电的验电器在放射线照射下电荷会很快消失,其原因是()A.射线的贯穿作用B.射线的电离作用C.射线的物理、化学作用D.以上三个选项都不是(2)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是同一种物质,所使用的鉴别技术是()A.光谱分析B.同位素示踪原子C.微机技术D.测定介电常数思路解析:从放射性的应用去考虑.答案:(1)B (2)B6.联合国环境公署对科索沃地区的调查表明,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轰炸中,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铀中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贯穿力是常规炸弹的9倍,杀伤力极大而且残留物可长期危害环境,下列关于其残留物长期危害环境的理由正确的是( )A.爆炸后的弹片存在放射性,对环境产生长期危害B.爆炸后的弹片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长期危害C.铀238的衰变速度很快D.铀的半衰期很长思路解析:铀238的半衰期很长,所以会长时期产生环境危害.答案:AD7.如图19-4-1所示,带电粒子在“云室”中运动时,可呈现其运动径迹,将“云室”放在匀强电场中,通过观察分析带电粒子的径迹,可以研究原子核发生衰变的规律.现将一静止的放射性14C 放入上述装置中,当它发生衰变时,可能放出α粒子或电子或正电子.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经过相等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19-4-1所示(发生衰变后的瞬间放射出的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方向与电场强度E 垂直,a 、b 均表示长度).则图19-4-1 (1)14C 发生衰变时所放射出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2)14C 发生衰变时所放射出粒子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 (3)14C 的衰变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要推导发生衰变后的瞬间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动能之比.思路解析:(1)由轨迹可以看出,反冲核与放出的射线的受力方向均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所以放出的粒子为α粒子.(2)由动量守恒得,α粒子的动量与反冲核的动量相同,粒子的质量小,速度必然大,在垂直于电场方向上的位移大,即②轨迹为α粒子.(3)根据电荷与质量数守恒可得He Be C 4210446+→.(4)由动量守恒可得:25410'12===αm m v v , 又E k =21212=mv ·P·v 所以251212==v v E E k k所以2512=k k E E . 答案:(1)α粒子 (2)② (3)He Be C 42104146+→ (4)5∶2我综合 我发展8.(1)1992年1月初,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应邀访日,在欢迎宴会上,突然发病昏厥.日本政府将他急送回国,回国后医生用123I 进行诊断,通过体外跟踪,迅速查出病因.这是利用了123I 所放出的( )A.热量B.α射线C.β射线D.γ射线(2)美国医生使用123I 对布什总统诊断,使其很快恢复健康.可知123I 的特性是( )A.半衰期长,并可迅速从体内消除B.半衰期长,并可缓慢从体内消除C.半衰期短,并可迅速从体内消除D.半衰期短,并可缓慢从体内消除思路解析:在α射线、β射线及γ射线中,γ射线穿透本领最大.123I 的半衰期较短,可以迅速从体内消除,不至于因为长时间辐射而对身体造成损害.答案:(1)D (2)C9.自然界中的铀和钴都有同位素.(1)铀主要以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三者的原子百分含量分别为U 234920.005%,U 235920.72%,U 2389299.275%.请写出计算铀元素近似原子量的计算式(不必算出具体数值):__________.(2)放射性同位素钴60能够产生γ射线.高速运动的丁射线作用于DNA,能够产生氢键断裂、碱基替换等效应,从而有可能诱发生物产生________,使生物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从而选择和培育出优良品种.此外用γ射线照射过的食品有利于贮藏,这是因为γ射线能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照射生物或食品的操作时,需要注意人体保护.操作完毕后,人体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接触射线处理过的材料.思路解析:铀元素的原子量等于每种同位素的原子量与其百分含量乘积之和即(234×0.005+235×0.72+238×99.275)×10-2;γ射线的照射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使品种基因突变.由于经过放射线同位素照射处理过的材料无放射性,所以人体完全可以直接接触它.答案:(1)(234×0.005+235×0.72+238×99.275)×10-2(2)基因突变杀虫杀菌可以10.近几年,我国北京、上海、山东、洛阳、广州等地引进了十多台γ刀,治疗患者5 000余例,效果极好,成为治疗脑肿瘤的最佳仪器、令人感叹的是,用γ刀治疗时不用麻醉,病人清醒,时间短,半个小时内完成手术,无需住院,因而γ刀被誉为“神刀”.据报道,我国自己研究的旋式丁刀性能更好,即将进入各大医院为患者服务.问:γ刀治疗脑肿瘤主要是利用( )A.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 B .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作用C .γ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D .γ射线能很容易地绕过阻碍物达到目的地思路解析: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具有较高的能量,它的贯穿本领很高,甚至可以穿透几厘米的铝板,但它的电离作用很小.γ刀治疗肿瘤时,通常是同时用多束γ射线,使它们穿透脑颅和健康区域在病灶处会聚,利用γ射线的高能杀死肿瘤细胞,如图所示.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为A 、C.答案:AC11.放射性同位素可作为示踪原子,例如,在医学上可以确定肿瘤的位置等等,今有四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R 、P 、Q 、S,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半年、38天、15天和2天,则应选用的同位素是( )A .SB .QC .PD .R思路解析:作为示踪原子的放射性同位素,应该有稳定的放射性,半衰期越长,放射性越稳定;但考虑到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半衰期太长,对人体的危害越大,所以一旦研究结束,就希望放出的射线量大大减小,因此应选择半衰期较短、衰变稍快的放射性元素作示踪原子,用2天的就可以了.答案:A12.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是分子水平上的人体功能显像的国际领先技术,它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全新的手段.PET 在心脏疾病诊疗中,需要使用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氮13作示踪剂.氮13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氧16获得的.反应中同时还产生另一种粒子,试写出该反应方程.思路解析:由题意可知:氧16(16O )在质子(H 11)的轰击下产生了氮13(N 137)和另外一种粒子,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另一种粒子是He 42,所以核反应方程为:He N H O 4213711168+→+. 答案:He N H O 4213711168+→+13.如图19-4-2所示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图19-4-2(1)请简述自动控制原理.(2)如果工厂生产的是厚度为1 mm 的铝板,在α、β和γ三种射线中,哪一种对铝板的厚度起主要控制作用,为什么?思路解析:从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探测器接收的粒子的个数变化.三种射线的贯穿能力不同,γ射线最强,α射线最弱,对于铝板,γ射线不起阻碍作用,α射线被全部挡住,所以起作用的是β射线.答案:(1)当铝板变薄时,探测器探测到的射线变多,把信号传递给自动控制装置,自动调整厚度使铝板变厚;当铝板变厚时,探测器探测到的射线变少,也把信号传递给自动控制装置,自动调整厚度使铝板变薄一些,这样就起到了自动控制的作用.(2)由于α射线的贯穿能力很弱,一张白纸或铝箔就可以挡住,铝板变厚、变薄都可以挡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习题
1.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的原子核的过程中叫_________________,与衰变一样,该过程中也遵守____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_____守恒。
2.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应用它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作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核反应方程,并注明对应的人名:
发现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正电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放射性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规律一样
B.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可以生成另一种新元素
C.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衰变时产生的,不能用人工方法测得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关于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
B.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
C.原子序数相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
D.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
6.用中子轰击铝27,产生钠24和X粒子,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生成镁24,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 )
A.质子,α衰变B.电子,α衰变
C.α粒子,β衰变D.正电子,β衰变
7.一质子以107m/s的速度撞击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成硅原子核。
已知铝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 )
A.核反应方程为27
13Al+1
1
H→28
14
Si
B.核反应方程为27
13Al+1
1
P→28
14
Si
C.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7m/s,方向与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D.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方向与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8.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
B.作为示踪原子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可以被仪器探测到的特点
C.γ射线探伤是利用了γ射线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
D.γ射线探伤是利用了γ射线电离能力很强的性质
9.下列应用中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是( )
A.利用钻60治疗肿瘤等疾病
B.射线探伤
C.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
D.把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用以检测其吸收养分的情况
10.对放射性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所以人体可以经常照射
B.对放射性的肥料,要装入特制的容器并埋入深地层进行处理
C.射线探伤仪中的放射源必须存放在特制容器里,而不能随意放置
D.对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场所或物品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工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不过40几种,而
今天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到1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等许多方面都得了广泛的应用
11.带电的检测器在放射线的照射下电荷会很快消失,其原因是( )
A.射线的贯穿作用B.射线的电离作用
C.射线的物理化学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
12.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是同一种物质,所使用的鉴别技术是( )
A.光谱分析B.同位素示踪原子
C.微机技术D.测定介电常数
13.联合国环境公署对科索沃地区的调查表明,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轰炸中,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铀中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铀238。
贫铀炸弹的贯穿能力是常规炸弹的9倍,杀伤力极大,而且残留物会长期危害环境,下列关于其残留物长期危害环境的理由正确的是( )
A.爆炸后的弹片存在放射性,对环境产生长期危害
B.爆炸后的弹片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对环境产生了长期危害
C.铀238的半衰期很长
D.铀238的衰变速度很快
14.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在云室中运动时,可呈现其运动径迹。
将云室放在匀强电场中,通过观察带电粒子的径迹,可以研究原子核发生衰变的规律。
现将一静止的放射性C14放入上述装置中,当它发生衰变时,可以放出α粒子或电子或正电子。
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
核经过相同的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所示(衰变后瞬间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x,y均表示长度),
(1)写出C14的衰变方程;
(2)判断衰变后放射出的粒子的径迹是哪一条;
(3)求衰变后瞬间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动能之比。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习题
1、人工转变,电荷数,质量数
2、射线,示踪原子
3、4
2He+14
7
N→17
8
O+1
1
H,卢瑟
福;4
2He+9
4
Be→12
6
C+1
n,查德威克;4
2
He+27
13
Al→30
15
P+1
n,30
15
P→30
14
Si+0
1
e,玛丽亚·居
里4、AB 5、CD 6、C 7、ABD 8、BC 9、CD 10、BCD 11、B 12、
B 13、A
C 14、(1)14
6C→10
4
Be+4
2
He (2)②(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