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古代文学史二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一、名词解释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
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
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
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
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
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
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
自考古代文学史二讲义
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识记:刘开、穆修: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宋初“三体诗”:白体、昆体、晚唐体理解: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的贡献1.王禹偁在诗、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
(1)在诗的方面,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2)在文的方面,他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其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
2.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节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识记:《西昆酬唱集》★杨亿等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共收诗人17位,其中杨亿、钱惟演、刘钧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杨艺生平:宋初著名文臣。
作诗宗主李商隐、讲究辞采、风格典丽。
以表现才学和功力,但亦不乏清峭感怆的讽刺之作。
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西昆的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西昆体讲究修辞,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
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作,一清逸隐幽为旨趣。
代表诗人林逋。
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作,一清逸隐幽为旨趣。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全国)目录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3)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3)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4)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4)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5)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6)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6)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7)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7)第十章辽金文学 (7)第十一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8)第十二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 (9)第十三章元代散曲 (9)第十四章宋元南戏和话本 (10)第十五章元代诗文 (11)第十六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12)第十七章《西游记》和《金瓶梅》 (14)第十八章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14)第十九章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15)第二十章明代散文 (16)第二十一章明代诗歌 (17)第二十二章清代诗歌 (17)第二十三章清代文章 (18)第二十四章清词 (19)第二十五章清代小说 (19)第二十六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20)第二十七章清代戏剧 (21)第二十八章清代弹词 (22)第二十九章近代诗词 (22)第三十章近代文的新生面 (23)第三十一章近代小说与戏剧 (24)全书思维导图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宋代古文运动先驱柳开,今河北大名县人,著有《河东先生集》。
原名肩愈,字绍先。
自觉地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穆修,字伯长,今山东东平人。
其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
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
王禹偁(1)王禹偁,字元之,今山东巨野县人。
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的一位。
(2)其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如《村行》。
其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风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今存《小畜集》30卷。
大纲整理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第一节 辽代文学辽代诗歌:诗人多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
识记:耶律倍及其《海上诗》耶律倍:曾被立为皇太子,自幼好读书,不喜射猎,从汉族文人张谏学习汉文化,知音律,善书画,能为五言诗,博学多才。
《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是一首失意的悲歌。
识记: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辽道宗耶律洪基有诗文集《清宁集》,他的《题黄菊赋》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诗作。
理解:寺公大师《醉义歌》寺公大师:《醉义歌》,长达一百二十句,是辽诗中最长诗篇。
全诗写得慷慨,气势流贯,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耶律楚材《醉义歌序》将它称之为辽诗的“绝唱”,以为“可与苏、黄并驱争先耳”。
理解: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醉义歌》原为契丹文,经耶律楚材译为汉语后流传于世。
诗人以饮酒为契机,纵情放歌,自比陶渊明和李太白,脱形迹于醉乡,杂糅儒、佛、道思想以求解脱。
虽然所有事典和思想旨趣均来自汉文化,采用的也是汉诗歌行体的抒写方式,但融入了契丹民族刚健质朴的粗犷气质,体现着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
识记: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萧观音:契丹族女诗人,懿德皇后。
曾应制赋《伏虎林》诗。
萧瑟瑟:聪慧娴雅,工文墨,善诗歌,作《讽谏歌》。
识记:汉族诗文作家赵延寿、王鼎除契丹族作家外,辽代还有一些汉族诗文作家,只是从诗人作家的人数到作品的数量,都不及契丹族。
比较有成就和影响的有赵延寿、王鼎等。
第二节 金代文学的发展 识记:金初文坛作家构成 金初文坛由两部分人组成:1、由辽入金的文臣,他们很少有作品流传。
2、活跃于金初文坛的是由宋入金的文士。
理解:金初主要诗文作家(名字+代表作) 1.初期:借才异代宇文虚中政殿学士充大金通问使,入金祈请徽、钦二帝南归,因未能完成使命,代表作《又和九日》,以深挚的笔调,抒写去国的哀愁和怀乡的感慨,有一种强烈的恋宋情结。
这几乎成了金初诗歌的情感基调。
吴激受推崇的作品是《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点汇总超详细)第二篇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点汇总超详细)第二篇第二十七章清代戏剧第一节清初戏剧☆☆☆☆☆一、选择(单选、多选)1、入清后,李玉与叶时章、毕魏、朱素臣共同创作了《清忠谱》。
该剧25折,以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黑暗统治的斗争为题材,以周顺昌为主线,将杨涟、魏大中、左光斗等人的遇难事件穿插其中,歌颂了周顺昌等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和颜佩韦等五人舍生取义的高尚节操,反映了晚明社会市民阶层的壮大,抨击了魏忠贤党羽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政治性。
其中的周顺昌具有“既清且忠”的理想人格,“清”表现在居官清廉,“忠”表现为一心向社稷。
2、清初戏剧有三个流派:一是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戏作有较强的市民色彩;二是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有案头化倾向;三是以李渔代表的娱乐派,讲求游戏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
3、《清忠谱》成功塑造了新兴的市民群体,他们是新的历史力量。
4、就艺术成就而言,清代传奇高于杂剧,清初传奇高于清中后期传奇。
5、吴伟业、尤侗的作品借历史故事抒发身世之苦或故国之思,意境上接近诗歌,曲词雅致,抒情性增强,但不利于演出,是“案头之曲”。
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苏州派的特点:苏州派是明清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地的重要戏剧流派,以李玉为代表,戏作有较强的市民色彩。
该派戏剧特点:(1)创作题材上,较为关注社会现实,多为政治剧和时事剧。
(2)思想倾向上,突出表现道德情操与个人欲望的冲突,纲纪陵夷的社会与洁身守义的个人的冲突,不遗余力地抨击世风的浇薄、世态炎凉和小人的卑劣行径,歌颂清明的政治和社会安定,讴歌高尚的道德和操守,有强烈的伦理教化色彩,与明代中后期传奇相比,具有文化反思的特点。
(3)作品形式上,他们精通音律,又是演艺中人,注重舞台演出效果,少有案头剧不能演出的弊端,将平民文化与士大夫文化熔铸一体,又扎根于平民文化土壤之中。
2、李玉戏剧创作的成就:(1)有传奇33种,今存18种;(2)最著名有“一笠庵四种曲”——《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和《清忠谱》;(3)入清后,李玉的创作兴趣由关注世态人情转向朝政纲要,并反思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二卷 详细讲义
曹丕
一、曹丕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曹丕,字子桓,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一子,建安十六年,任五官中郎将, 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曹操死,曹丕代汉自立,死后谥为 文帝。曹丕崇尚自然,但也善于机变。
曹植 一、曹植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曹植(192—232),字子建,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他一生的经 历和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个贵公子。后期受曹丕父子打击限 制,在恐惧和痛苦之中度日,郁郁而终。
曹植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前期创作,多表现其宏伟抱负 及游宴生活,兼及记时伤乱,往往意气风发,文采飞扬;后期作品多抒 发内心忧惧苦闷,深沉而凄婉。 二、曹植的诗歌 曹植的诗众体兼擅,尤其在两个方面有突出成就: 一是乐府诗。这些作品有的用旧题或旧曲另作新辞,如《薤露行》、 《陌上桑》、《平陵东》、《怨歌行》《浮萍篇》等;有的则离开旧题 或旧曲自拟新辞,如《远游篇》、《驱车篇》、《名都篇》、《白马 篇》等。
阮籍是一个性格非常矛盾的人。在表面上,他率性而行,不拘礼法。但 他又极为谨慎,“喜怒不形于色”,他对司马氏极为厌恶,但又不公开得 罪,常借醉酒避开麻烦,在实在避不开时,也违心屈从。因此,内心极 为痛苦。 三、阮籍的诗歌 1、浓重的忧惧和苦闷。 《咏怀》中有不少作品暗示了现实环境的丑恶和残酷,从不同角度表现 世态人情以及身处其间的苦闷焦虑。在阮籍的笔下,世路险恶,人情浇 薄,在名利物欲的驱动下,亲友反目,骨肉成仇。这种情况正是当时的 黑暗政治局面下腐败世风的写照。 3、感慨生命短暂,思考人生出路 4.对奉行礼法纲纪的儒家人物,阮籍也予以否定。 在此基础上,他描写了自己的生活理想。
(吐血整理)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讲义(修改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讲义内容串讲第五编宋代文学二、本编知识结构三、宋代诗词发展脉络勾勒宋诗的发展:(1)由宋初一直到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词人,承续《花间》派与南唐词风而有变化;(2)由仁宗天圣、景佑以后,直至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是北宋词的创造时期,大词人柳永、苏轼以及秦观等,是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3)由哲宗末年,历徽宗一朝,直至汴京沦陷以前,是北宋词的总结期,出现“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
四、重难点详解(一)北宋初期的文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白体、晚唐体、西昆体(1)概念:“白体”,学习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代表人李昉、徐铉、王禹偁。
“晚唐体”,模仿贾岛、姚合的诗风,以清逸隐幽为旨归的诗作,代表人林逋。
“西昆体”,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2)西昆体的特色西昆体创作特色:学习李商隐近体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
其长处为文辞密丽,气象典雅,扫灭五代衰飒弊习,创造纯宋人之诗歌;而短处是太雕琢而无自然态度,太堆砌而少意味。
(3)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转变的促进作用王禹偁早年喜爱白居易的诗,侧重于闲适唱和的一面。
贬官商州之后,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
他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他很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
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王禹偁可谓得风气之先,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他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格调。
格调方面确与西昆体的华瞻典雅有别。
3、晏殊的令词(1)生平晏殊,字叔同,词集名《珠玉词》(全部为小令),死后谥“元献”,故世称“晏元献”。
古代文学史二讲义
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第一节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3个考点考点一:柳开文学注重(1次,p42,2017.10多)反对五代浮艳文风,主张文道合一,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
考点二:白体(1次,p42,2018.4名)1、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是王禹偁;2、学习白居易后期的闲适的唱和诗;3、诗歌多反映官场的应酬、消遣、留连时光,吟玩情性,依韵相酬,属对工切而浅近刻露、圆熟平易。
考点三:王禹偁诗歌风格及成就(3次,2016.10单,2015.4单,2017.10简)(1)早年侧重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
(2)贬官商州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
(3)兼擅各体,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王禹偁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
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节: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1个考点考点一:西昆体主要特色(5次,p43,2018.10简,2017.4单,2015.10单,2016.10单,2015.4单)1.代表人物:杨亿2.之所以名为西昆者,以杨亿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名。
《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17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1)学习李商隐诗歌;(2)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讲究声律文采,注意修辞用典,重格律和借代。
(3)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附加知识点: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作,以清逸隐幽为旨趣。
林逋是颇受后人推重的一位晚唐体诗人。
林逋以江湖散人之诗装点山林,用细碎小巧的笔法写清苦幽静的隐居生活。
他虽然也模仿贾岛诗的字斟句酌,但诗中颇有其性情的孤淡清逸。
晏殊词的创作特色:1、晏殊词受南唐词影响,尤近冯延已;2、他的词风流闲雅,温润秀洁;3、语言明净雅致、内心体验深刻而纤细、构思曲折精巧,表现了情感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
自考古文史二串讲
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识记: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3.《西昆酬唱集》;4.杨亿的生平;5.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6.晏殊的生平;7.《珠玉词》。
理解:1.“白体”。
2.西昆体;3.晚唐体。
应用:1.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王禹偁(954—1001),宋初有名的直臣,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今存《小畜集》30卷。
在宋初作家里,王禹偁是成就较大的一位,他在诗和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宋初诗派林立,主要有所谓白体、昆体和晚唐体三派。
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
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和王禹偁等。
王禹偁早年与一般文人一样喜爱白居易的诗,但侧重于学白居易的闲适唱和诗;贬官商州以后,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谕诗,更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王禹偁兼擅各种文体,而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5.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如《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在文的方面,王禹偁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
王禹偁的文章多有现实政治内容和鲜明的思想倾向。
如《唐河店妪传》,借歌颂一个机智勇敢的老妇人,揭露了宋代立国之初即不修边防的危险形势,文易而思深。
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2.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西昆诗派特点:重形式,轻内容。
题材范围狭小。
(1)西昆诗派是宋初影响很大的文学流派。
(2)西昆诗派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西昆诗派特点:重形式,轻内容。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学史⼆⾃考知识点汇总00539中国古代⽂学史⼆-⽬录第五编宋代⽂学第⼀章北宋初期⽂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运动的先驱2.宋初诗歌的⽩体、昆体、晚唐体3.“⽩体”4.王禹偁的诗⽂创作及其对宋初⽂风变⾰的贡献5.《西昆酬唱集》6.杨亿的⽣平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8.西昆体9.晚唐体10.西昆体诗歌的⼀般特⾊11.林逋诗歌的特点12.晏殊的⽣平13.《珠⽟词》14.晏殊词的创作特⾊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第⼆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新15.欧阳修的⽣平16.欧阳修在诗⽂⾰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18.欧阳修散⽂的艺术特点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21.欧阳修的⽂学成就和贡献22.梅尧⾂的⽣平23.苏舜钦的⽣平24.梅尧⾂、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25.梅尧⾂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27.王安⽯的⽣平28.王安⽯词《桂枝⾹》[⾦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29.王令诗歌的特点30.王安⽯散⽂的特点31.王安⽯诗歌的创作成就32.王安⽯的⽂学创作成就33.“三苏”34.曾巩散⽂的艺术风格35.苏洵散⽂的特点36.苏辙散⽂的特点第三章苏轼的⽂学成就37.苏轼的⽣平38.苏轼议论⽂的写作特点39.苏轼记叙⽂的艺术特点40.苏轼散⽂的总体特⾊41.“东坡体”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46.苏词的超旷⾼远襟怀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新的贡献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49.苏词的创作风格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51.黄庭坚的⽣平52.“⼭⾕体”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特⾊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56.江西诗派的“⼀祖三宗”57.“后⼭体”58.“简斋体”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60.陈师道“后⼭体”的艺术特征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65.柳永的⽣平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70.秦观的⽣平71.晏⼏道的⽣平72.贺铸的⽣平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和地位74.晏⼏道词作的艺术特点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76.周邦彦的⽣平77.周邦彦词的集⼤成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79.“易安体”80.“樵歌体”81.李清照的⽣平82.朱敦儒的⽣平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第六章⾟弃疾与⾟派词⼈87.⾟弃疾的⽣平88.“稼轩体”89.⾟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90.⾟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91.张元幹的⽣平92.张孝祥的⽣平93.陈亮的⽣平94.张元幹词的特点95.张孝祥词的特点96.陈亮词的特点97.刘过词的特点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98.“中兴四⼤诗⼈”99.陆游的⽣平100.陆游散⽂的特点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103.陆游词作的特⾊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105.“诚斋体”106.杨万⾥的⽣平107.范成⼤的⽣平108.杨万⾥的“活法”诗109.“诚斋体”的艺术特⾊110.范成⼤⽥园诗的艺术特点111.朱熹的⽣平112.朱熹诗歌的特点113.朱熹散⽂的特点114.南宋中叶散⽂之两派115.南宋各体散⽂的⼀般特征116.南宋“⼩品⽂”概况第⼋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117.南宋中后期的清雅词派118.姜夔的⽣平119.⽩⽯词的情思内涵120.⽩⽯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词史的贡献121.吴⽂英的⽣平122.吴⽂英“论词四标准”123.梦窗词的分类及其情感内涵124.梦窗词的艺术特⾊125.《词源》126.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127.周密的词风特征128.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129.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第九章南宋后期⽂学130.南宋后期⽂学⼤势132.“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133.“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134.刘克庄的⽣平135.“江湖诗派”的主要诗⼈136.刘庄诗歌分前、后两期137.“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的艺术追求138.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139.刘克庄词的艺术特点140.戴复古诗歌的特点141.⽂天祥的⽣平142.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143.刘⾠翁词作的特点144.⽂天祥诗、⽂、词的思想情感内涵第六编辽⾦元⽂学第⼀章辽⾦⽂学145.耶律倍及其《海上诗》146.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147.契丹⼥诗⼈萧观⾳、萧瑟瑟148.汉族诗⽂作家赵延寿、王⿍149.辽代⽂学创作概况150.寺公⼤师《醉义歌》151.辽代诗⽂体现着民族⽂化融合的特点152.⾦初⽂坛作家构成153.⾦代⽂学发展⼤势154.⾦初主要诗⽂作家155.“国朝⽂派”及其主要诗⽂作家156.⾦代后期主要诗⽂作家157.元好问的⽣平158.元好问《论诗三⼗⾸》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159.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160.元好问词作的特点161.元好问的⽂学成就162.诸宫调16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第⼆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164.“元曲四⼤家”165.元杂剧的体制166.元杂剧分为五类167.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68.元杂剧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169.⽩朴的⽣平创作170.马致远的⽣平创作171.纪君祥及其《赵⽒孤⼉》172.郑廷⽟及其《看钱奴》173.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174.⽯君宝及其《秋胡戏妻》175.⽩朴《梧桐⾬》的思想内容和表176.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177.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178.郑光祖的⽣平创作179.宫天挺的⽣平创作180.乔吉的⽣平创作181.秦简夫的剧作182.元代后期杂剧发展态势183.郑光祖《倩⼥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184.宫天挺《范张鸡⿉》的思想内容185.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186.秦简夫《东堂⽼》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187.关汉卿的⽣平、性格188.关汉卿的创作及其分类189.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的思想深刻性190.妇⼥⽣活剧《救风尘》的思想191.历史剧《单⼑会》艺术特点192.关汉卿杂剧题材内容的特点193.《窦娥冤》的故事渊源及关汉卿的改作194.《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其悲剧性195.王实甫的⽣平创作196.“董西厢”197.“王西厢”198.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故事演变199.王实甫《西厢记》的剧情和体制200.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四章元代散曲201.散曲及其形制202.⼩令(叶⼉)、套数(散套)、带过曲203.元代散曲创作分前、后两期204.元代散曲创作的豪放、清丽两种主要风格205.元代散曲的语⾔风格206.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构成207.元代前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08.关汉卿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09.王和卿散曲的风格特征210.马致远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1.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13.张养浩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4.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5.张可久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216.南戏217.“《永乐⼤典》戏⽂三种”218.“四⼤传奇”219.南戏产⽣的年代220.元代南戏创作概况221.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222.“荆刘拜杀”四⼤传奇各⾃的剧情及艺术特点223.⾼明的⽣平224.《琵琶记》的主旨和剧情225.《琵琶记》的⼈物形象塑造226.《琵琶记》的艺术成就227.话本228.宋代“说话”四家229.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230.“讲史”和“⼩说”的区别231.宋元话本⼩说的分类和保存232.宋元话本⼩说的⼀般艺术特征233.元代话本⼩说《宋四公⼤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234.讲史话本的⼀般艺术特点235.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第六章元代诗⽂236.元代诗⽂发展三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详细讲义
曹植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前期创作,多表现其宏伟抱负 及游宴生活,兼及记时伤乱,往往意气风发,文采飞扬;后期作品多抒 发内心忧惧苦闷,深沉而凄婉。 二、曹植的诗歌 曹植的诗众体兼擅,尤其在两个方面有突出成就: 一是乐府诗。这些作品有的用旧题或旧曲另作新辞,如《薤露行》、 《陌上桑》、《平陵东》、《怨歌行》《浮萍篇》等;有的则离开旧题 或旧曲自拟新辞,如《远游篇》、《驱车篇》、《名都篇》、《白马 篇》等。
刘桢(217),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代表作有《赠徐干》和《赠 从弟》三首,后者尤善于比兴: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人。《饮马长城窟 行》 阮瑀(?—212)字元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驾出北郭门 行》表现民生疾苦,有汉乐府之风神。但后者略为缓弱。 应玚(?—217)字德琏,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县)人,徐干(170 —218)字伟长,北海(今山东省昌区县)人。应玚的《别诗》、《报 赵淑丽》和徐干的《室思》、《情诗》、《杂诗》等都以抒情见长。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他以文见 长,是通脱而任才使气的文风的典型。其《荐祢衡疏》虽有浮夸之处, 但辞壮言激,意气飞扬,自有一种感染力。” 孔融又常在文中嘲讽曹操。孔融这种任才使气的文风,体现了汉末士人 狂放傲世、激扬声气的行为趋向。
正始文学和阮籍 一、正始时期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概况 正始是曹芳(齐王)的年号。景初三年(239),年仅十岁的曹芳即 位,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从此开始了曹氏与司氏的权力争夺。在 此期间,大量士人被杀,在极端黑暗恐怖中的广大士人处于惶惶不可终 日的境地,其文学创作时时流露出这种忧惧心态。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资料
选择题 1、宋初诗坛最早流⾏应答酬唱、浅切易晓的“⽩乐天体”,代表⼈物有徐铉、李昉 等。
2、晚唐体尊崇的对象实际是贾岛、姚合。
3、林逋,称梅妻鹤⼦,有《林和靖诗集》。
《⼭园⼩梅》“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
4、宋初最早提倡儒学复古和⽂体复古的代表⼈物是柳开。
5、王禹偁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美是前⾝”(乐天:⽩居易,⼦美:杜甫) 6、范仲淹是“庆历新政”的主导⼈物。
7、⽯介在主讲太学期间,⽚⾯强调⽂体复古,⿎励了古⽂中险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
8、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居⼠。
9、梅尧⾂、苏舜钦与欧阳修共同倡导诗*新。
梅尧⾂,世称宛陵先⽣,有《宛陵先⽣⽂集》。
10、王安⽯,字介甫,号半⼭。
11、王安⽯写有不少咏史诗,也以议论见长。
的《明妃曲》⼆⾸,借歌咏王昭君和亲之事,隐约表达了封建⾂⼦明知“君恩”不可恃、但⼜不得不寄希望于此的复杂感情。
12、明初,采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家之⽂,编为《⼋先⽣⽂集》。
茅坤⼜取此⼋家编成《唐宋⼋⼤家⽂钞》,影响很⼤,“唐宋⼋⼤家”之说遂定型。
13、前⼈⽐较⼆苏⽂章,认为“⼤苏⽂⼀泻千⾥,⼩苏⽂⼀波三折”(⼤苏:苏轼,⼩苏:苏辙) 14、晏殊,词集名《珠⽟词》。
其词作是⼀种极端贵族化的审美趣味。
王国维《⼈间词话》曾说“昨夜西风凋碧树”三句似“诗⼈之忧⽣”,⼜以之⽐喻“古今之成⼤事业、⼤学问者”的“第⼀境”。
15、欧阳修,《六⼀词》和《醉翁琴趣外编》。
16、晏⼏道,字叔原,号⼩⼭,词集《⼩⼭词》 17、柳永《乐章集》中的慢词已超过⼆分之⼀。
18、苏轼,字⼦瞻,号东坡居⼠。
苏轼认为作⽂应当“⼤略如⾏云流⽔,初⽆定质,但常⾏于所当⾏,常⽌于所不可不⽌,⽂理⾃然,姿态横⽣” 19、苏轼有意创作雄壮豪放、⾃成⼀家的新词。
被陈师道⽤作贬语的“以诗为词”,确实是构成苏轼新词风的重要条件。
【自考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资料
《古代文学史》(二)自学辅导资料第五编宋代文学一、A、基础知识要点1、北宋初期文学基本上处于沿袭晚唐五代文风的过渡阶段,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作了铺垫。
2、柳开在宋初自觉阻恢复韩柳文的传统为已任,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有鼓吹复古,伯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他的古文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柬初华而不实的浮靡文风,足其后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3、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三体之别。
4、在西昆体流行之前,王禹偶早已成为名家,应归入宋初的“白体”诗派。
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王禹偶有开创之功,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5、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王禹循可谓得风气之先。
6、王禹偶主张:“夫文,传道而明心也”,在文以传道之外,又要求文以明心,即可在传道之文里发抒自己的政见和内心感受,做到叙事言理与主观抒情相结合。
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这是王禹偶在理论的一种贡献。
7、宋初晚唐体诗派中,林逋最受时人推重,他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为世所称。
8、以扬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文学流派。
9、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他对梅尧臣、苏舜钦的推崇,对王安石、曾巩和“三苏”的褒扬提携,有力地推动了北宋文学的发展,使宋文、宋诗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
10、欧阳修将建立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
由此开创了一代文风。
使宋代古文创作在克服了浮靡文风的同时,又避免了宗经复古的弊端,形成一种平易自然、流畅条达的成熟风格,扭转了古文复兴之后脱离社会现实的倾问,这就确立了散文的正宗地位。
1I、欧阳修摒弃了韩愈文章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这是他对宋代散文发展的最大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古代文学史二考前串讲明清
自考《古文史二》考前串讲资料(明清部分1)古史二(下)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作品奠定了长篇章回小说发展的基础,也为后世长篇章回小说提供了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两种范例。
2、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至明嘉靖、万历间,章回小说更加成熟。
这表现在:内容上,讲史的形式与小说的内容合流;在形式上,不是分卷分节,而是明确地分成多少回,如《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
4、元末明初,罗贯中排比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补注的史料,又吸收了民间传说和杂剧、话本的故事,编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5、《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三百四十则。
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一些较明显的加工修改。
6、《三国演义》在内容上明显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拥曹贬刘,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则尊蜀汉,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尊曹魏而贬蜀汉。
7、论述:诸葛亮1)《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塑造成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忠贞不渝的节操、有超世才能和智慧的德才兼备的完人形象,使之成为智慧和忠贞的典型。
作为一个贤相,诸葛亮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
2)诸葛亮不仅有政治抱负,还有经天纬地之才,精通军事、政治、外交,通晓天文、地理,是才能和智慧的化身。
3)小说进一步集中描写了诸葛亮对蜀汉统一大业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4)诸葛亮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事业,反映了作者心中向往的政治理想,这种政治理想在封建朝代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由此看来,诸葛亮也是一个充满悲剧精神的形象。
诸葛亮形象所体现出的作者的理想和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完美的人格价值,对后世一直产生着较积极的社会影响。
8、《三国演义》在语言上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使用了一种比较平易浅近的文言进行创作。
9、《水浒传》的编着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10、明末清初,金圣叹将《水浒传》全书改为七十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识记:刘开、穆修: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宋初“三体诗”:白体、昆体、晚唐体理解: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的贡献1.王禹偁在诗、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
(1)在诗的方面,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2)在文的方面,他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其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
2.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节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识记:《西昆酬唱集》★杨亿等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共收诗人17位,其中杨亿、钱惟演、刘钧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杨艺生平:宋初著名文臣。
作诗宗主李商隐、讲究辞采、风格典丽。
以表现才学和功力,但亦不乏清峭感怆的讽刺之作。
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西昆的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西昆体讲究修辞,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
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作,一清逸隐幽为旨趣。
代表诗人林逋。
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作,一清逸隐幽为旨趣。
代表诗人林逋。
应用: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讲究声律文采,注意修辞用典,重格律和借代。
林逋诗歌的特点:他以江湖散人之诗装点山林,用细碎小巧的笔法写清苦幽静的隐居生活。
第三节晏殊的令词识记:晏殊生平: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有《珠玉词》、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珠玉词》:晏殊所作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1.在继承唐五代词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晏殊以明净雅致的语言、深刻而纤细的内心体验、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情感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
2.其精美圆熟的艺术表现,雅致含蓄的倾向,展示出宋词风格的新特色,直接影响着同代稍后的欧阳修、晏几道等人。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理解: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
(一)欧阳修的文学贡献识记:欧阳修的生平。
理解:①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②《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应用:①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②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③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二)梅尧臣和苏舜钦识记:①梅尧臣的生平;②苏舜钦的生平。
理解: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应用:①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三)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识记:王安石的生平。
理解:①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②王令诗歌的特点。
应用:①王安石散文的特点;②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③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四)曾巩、苏洵和苏辙识记:“三苏”。
应用:①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②苏洵散文的特点;③苏辙散文的特点。
理解: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的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又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
•第一节欧阳修的文学贡献识记:欧阳修的生平: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理解: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欧阳修将建立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由此开创了一代文风,为实践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他身体力行地撰写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在知贡举时,他利用政治手段,极力排抑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擢拔文章晓畅的二苏、曾巩等英才,使宋代古文创作在克服了浮靡文风的同时,又避免了宗经复古的弊端,形成一种平易自然、流畅条达的成熟风格,确立了散体文的正宗地位。
应用:《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这是对“秋声”的描写。
秋声无形,文中却以形形色色的意象表现其肃杀特征,描绘萧瑟寂寥的萧秋景象与气氛,以深切的情感抒发对自然人生的深沉感慨。
此赋叙事议论,悲秋咏怀,骈散兼用,行文自由活泼,运用铺排手法,写秋声更写出秋心,表现了作者历经政治斗争磨难的苦闷,对险恶官场的厌倦,反映了历经沧桑后的感受。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欧的散文在平易流畅中常富于曲折变化,他常常从平易近人处入手,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但写得婉转曲折,富有情感。
应用: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1.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在古体诗中表现得很明显;2.欧诗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和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3.在诗由唐而宋的转变过程中,欧诗实为枢纽,他一方面保留了诗体相对整齐凝练的传统,另一方面,则使诗体形式具有弹性,使诗的节奏、声律多变,语言自然流畅。
在以均衡对称、声律和谐圆润为美的唐诗以外,建立了一种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
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
★1.他在词中融入了更多感情体验;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他的词不仅颇得花间风味的温润秀洁之作,也有抒发其旷达胸怀,风格豪放的词章。
如《朝中措》: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1.散文2.诗歌3.词4.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第二节梅尧臣和苏舜钦识记:梅尧臣、苏舜钦:合称“苏梅”,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理解: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1.主要内容(1)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汝坟贫女》(2)个人生活的琐碎事务。
2.艺术特点梅作诗追求“苦硬”、“瘦劲”,其实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
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1.早期:重视反映现实,揭露社会黑暗,敢于大胆直言,风格豪犷雄放。
2.后期:情景交融、精炼含蓄。
第二节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识记:王安石生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荆国公。
“熙宁变法”,文、诗、词绝妙一时。
理解: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
王将以史为鉴的凝重题材引入词中。
这首词感慨金陵历经朝代兴衰更替,实为针对宋朝现实政治而发。
政治历史的厚重内容,加上词中所展现出来的清肃气象,与同时代的“艳科”之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后来的苏、辛词开了路。
王令诗歌的特点。
诗学韩愈、孟郊,追求奇、硬,内容多写胸襟抱负及当时社会现实,气魄雄壮,粗犷豪迈。
应用: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其议论文字,无论长篇短说,都结构谨严,析理透辟,其叙事抒情之作,能随笔挥洒,曲尽其妙。
语言简练明快,笔力雄健。
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
1.早期:感时、咏史、怀古。
直抒胸臆,意味较薄。
2.晚期:描写自然山水新颖别致,雅丽精绝。
3.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和表现范围。
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1.散文2.诗歌第四节曾巩、苏洵和苏辙识记: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曾巩、苏洵、苏辙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
追求一种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屈周详。
长于议论,多引经据古,明白详尽;布局完整谨严,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
如《墨池记》苏洵散文的艺术特点。
以议论为主,具有结构谨严、说理周详、气势磅礴而曲折多变的写作特点。
苏辙散文的特点。
以欧文为学习楷模,把委婉纡徐的艺术情趣融入作品中。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识记:苏轼的生平。
(一)苏轼的散文成就理解: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应用:①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②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二)苏轼的诗歌创作识记:①“东坡体”;②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理解: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应用:①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②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苏轼词的革新意义理解: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应用:①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②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③苏词的创作风格;④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识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有《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第一节苏轼的散文成就理解: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纵横捭阖、气势充沛,雄辩恣肆。
议论通辟而又通俗明晓,深入浅出而又文采斐然。
如《留候论》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记叙文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部分,包括碑撰文、叙记文、文赋等,以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为代表。
1.山水游记借景立论,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奇妙结合。
《前赤壁赋》、《石钟山记》2.亭台堂阁借题发挥,随机生发出一段妙理高论,融记事、抒情与思辨为一体。
《喜雨亭记》、《放鹤亭记》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鄙视“千人一律”的程式文字,主张创作要“求物之妙”,“随物赋形”,能止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苏轼行文,比韩愈平易,比欧阳修条畅,在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探索与开拓。
第二节苏轼的诗歌创作识记:东坡体:苏轼的诗有东坡体之称。
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加之议论博辩,既有出法度中的新意和豪放外的妙理,又有新鲜的比喻、多样化的风格和磅礴的气势。
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社会政治诗:《荔支叹》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山水景物诗:《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和陶诗:《和陶归园田居》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以贬谪黄州为界)1.前期:富有批判精神的社会政事诗,其中有一部分是针砭时弊和讽刺新法的作品。
2.后期:抒写贬谪时期复杂矛盾的人生感慨,以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佛老思想为基调,创作风格由豪健清雄向清旷简远、平淡自然方面转变。
理解:苏轼的诗歌分前后期应用: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以贬谪黄州为界)1.前期:富有批判精神的社会政事诗,其中有一部分是针砭时弊和讽刺新法的作品。
2.后期:抒写贬谪时期复杂矛盾的人生感慨,以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佛老思想为基调,创作风格由豪健清雄向清旷简远、平淡自然方面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