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浅探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
分析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
分析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作者:陈琳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08期我国的壁画起源很早,在史上最为著名的道教壁画是山西省永乐宫壁画,它是仅存的道教壁画中最完整的体系。
永乐宫壁画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以最大化凸显“线”的审美属性,画者把对线的认识与感知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寺观墙壁上。
并以其自身鲜明的“线”性和“勾填”用色之艺术特点,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极高的艺术与研究价值。
一、概述中国壁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周朝时,宫廷、明堂等大型建筑的墙壁就出现了褒赏功德的壁画,春秋战国时楚国的祠堂就大绘壁画教育后人,到了汉代,壁画更为普遍。
“汉宣帝时曾画功臣十一人的图像于麒麟阁,东汉光武帝时画二十八将肖像于凌烟阁”,这种具有公众性宣传效应的绘画形式一直辉煌到唐代,不仅在公众大型建筑、宫廷上绘制壁画,在发展过程中,这一艺术形式还成为宗教宣传的主要艺术形式。
元代以后,我们的国教兴盛,到处观宇林立,在这一历史机缘下,壁画和道教融合,打造了辉煌灿烂的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道教壁画的经典代表之作,它坐落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永乐宫殿宇宏伟,主要由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大殿构成。
各殿内均绘有精致的壁画,且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
它以其宏伟巨制的辉煌、高超的中国传统技艺成为我国现存壁画艺术中的瑰宝,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
永乐宫原为一处道观,原址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故迁至现在的芮城。
永乐宫是奉祀我国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立的宫宇,修建于元代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至元代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历时整个元朝,其规模雄伟、建造精致、布局疏朗,融道教文化与一体。
仔细研究殿内壁画共有1000余平方米,其中三清殿的壁画最为著名。
殿内四壁绘满了神仙朝元仙仗行列,其构图特色与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相似。
该殿壁画人物多达289人,中心人物为帝君、青龙、白虎、仙曹、玉女、五星、八卦、十二宫神、二十八宿等神仙,人物形象千姿百态、表情极为丰富,或喜、或怒,或秒相端严、或拱手恭立,各种人物顾盼呼应,神态栩栩如生。
浅谈永乐宫壁画的色彩艺术的价值
浅谈永乐宫壁画的色彩艺术的价值摘要:传统壁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艺术价值的体现,同时也代表着中国传统壁画的色彩。
因此,本文即将对中国传统壁画色彩中具有代表的永乐宫壁画的色彩艺术价值进行探讨。
主要从色彩的语言特点以及设色的技巧和壁画色彩语言以及其中的传统文化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索永乐宫壁画色彩的艺术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壁画艺术的发展和感受古代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色彩艺术;价值体现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历史上道教壁画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传统色彩最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不仅传承了周朝以下元朝之前的笔画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
尤其是三清殿笔画,其构图更为精妙、并且气势宏大和造型饱满,线条非常华丽,可谓是巧夺天工之作,同时其中包含了我国传统色彩的绘画特点,使画作内容显得神秘而又高贵,整个画面生动磅礴、井然有序,当人们进入三清殿的时候有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
永乐宫壁画的色彩意识价值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我国从五十年代就开始研究永乐宫壁画的色彩艺术价值,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从激发层面进行探究,缺乏对色彩艺术的研究。
因此,本文将对永乐宫壁画色彩艺术的价值探究提供几点建议。
1.国内和国外对永乐宫壁画色彩艺术价值的研究现状早在一九五七年,傅熹年老先生在《永乐宫壁画》一文中曾经提到了永乐宫壁画,并且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壁画作品的内容,同时也对画法进行了分析。
傅熹年老先生提出的关于永乐宫壁画有关的内容可以说是国内最早关注永乐宫壁画的文章,但是该文章中却对壁画色彩的概括没有进行更深层的论述。
再之后的二零零三年,王德民先生在论文《道教艺术与永乐宫壁画浅谈》疑问中第一次将这些艺术和壁画风格进行了概括和论述。
再到二零零五年,四川大学陆春莉在硕士毕业论文《永乐宫壁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一文中专门讲述了永乐宫壁画的色彩问题,并且将永乐宫壁画色彩和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联系,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永乐宫壁画的色彩规律。
永乐宫壁画文化价值浅析
永乐宫壁画文化价值浅析作者:程桂琳来源:《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程桂琳Cheng Guilin元代道观山西永乐宫,是为了纪念八仙之的吕洞宾修建的,前后历经百余年建成,是元代最重要的道教圣地。
其壁画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会了元代的绘画风格,成为中国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章,可以和西方的西斯廷教堂壁画相媲美,并且比西斯廷教堂壁画早将近二百年。
它承继了唐宋绘学传统,整个壁画极为丰富,是研究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资料,从它反映道教的有关事迹及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来说具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研究宋元中华文化的重要宝库。
由于山西地理位置的特殊和历史的厚爱,虽经时代变迁,却保存了全国70%的古建筑和壁画。
1959年三门峡水库修建时,将永乐宫建筑及壁画从芮城县西南20公里的永乐镇,整体搬迁到芮城县城北两公里的龙泉村东侧古春秋战国之——魏国都城遗址。
自此,全国美术院校学生及广大美术专家、学者不断前来学习和研究。
众多的学者从永乐宫壁画的内容、技法、画风等方面做了各种论述,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永乐宫壁画的意义所在。
我作为山西的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更是对永乐宫壁画情有独钟,十几年来从未间断对永乐宫壁画的学习、研究。
永乐宫壁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进行保护和弘扬。
因此,我用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临摹与理论研究,从中感悟、体会到了中华先民的超人智慧,并解读出绘画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深刻含义。
所以,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永乐宫壁画的文化意义进行阐释。
一、壁画反映的元代社会背景信息永乐宫壁画是我国现存最宏伟的道教壁画,它体现了元代艺术的卓越成就。
今天,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欣赏到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风采,更可以从中得到元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启示。
元代的社会背景有别于其他朝代,自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至1271年忽必烈称帝,改国号为“大元”,至1368年元朝灭亡,其间,蒙古帝王虽然对不同宗教派别采取的是兼容并包的态度,但更倾向于藏传佛教,道教在此期间时起时落,曾经度遭统治者排斥,有时又因传道者与统治者特殊的关系得到发扬光大。
浅谈永乐宫壁画的线描艺术
浅谈永乐宫壁画的线描艺术作者:赵轩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年第01期摘要: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壁画的经典代表作,以它宏大的尺幅,沉稳的线条及绚丽的色彩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三清殿《朝元图》,全幅描绘了386身神像,各个绘制精彩独特,且无一雷同。
采用铁线描勾勒,敷以重彩的技艺,诠释了庄严肃穆的宗教题材绘画。
其线描的艺术特色较之敦煌壁画,法海寺壁画等,亦是有其独特味道,不论是从造型,线条的情感还是线条的书写性上,都有可研究采取之处。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铁线描;以线造型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169-02金元时期,道教得到统治者的利用和支持,道观的兴建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而永乐宫是全真教的三大祖庭之一,宏伟的规模,周密的筹划,使其具有极其丰富的道教艺术遗物,其中宏伟精致的壁画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以三清殿《朝元图》为例,壁画高4.26米。
全长94.68米,共403.43平方米。
壁画描绘的是道教386位神仙前来朝谒元始天尊的场景,顾称之为《朝元图》。
如此宏伟的巨幅的壁画,在历史的长河中实属少见,也为研究道教美术的艺术特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全幅壁画的造型采用铁线描来进行勾勒描绘,每位神仙的高度都近乎常人且比个成年人还要高出一些,画师却能心平气和的一气呵成,在整幅壁画线描上,画师不允许出现一笔败笔费笔,整体气韵生动,活灵活现。
技艺之高超,犹如吴道子在世。
而值得我们更加学习的是,当时画师那种平心静气的心境,不缓不急,整体统一大气,气贯整幅画面,营造出宗教绘画的庄严神韵。
一、苍劲有力的铁线描清代王瀛曾这样形容铁线描“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没有丝毫柔弱之迹,方为合作。
”这也是铁线描的特点,采用最为有力道的中锋用笔,从起笔调锋,运笔描写,万豪齐力,控制在统一的速度,如“锥画沙”,“棉里针”,“屋漏痕”等,到提按转折,再到收笔,全部采用中锋用笔,没有丝毫的柔弱,画出的线条笔直均匀,流畅有力,如同铁丝一般,故而称之为铁线描。
永乐宫壁画赏析
永乐宫壁画艺术赏析叶建国走进永乐宫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苍松翠柏、繁茂的竹林、鸟语花香的园林景观。
同时可以看到巧夺天工、规模宏大、布局疏朗、巍峨壮观、气势辉煌的元代宫廷建筑。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那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
在这里无处不闪动着智慧的灵光,镌刻着古代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永乐宫的壁画艺术是迷人的,她的魅力在于,足以让任何一位艺术大师为之倾倒,为之痴迷,为之癫狂。
一,《钟离权度吕洞宾图》又称《二仙传道图》纯阳殿中扇面墙后壁是《钟离权度吕洞宾图》,高370公分,宽460公分,在全殿壁画中是很突出的杰作。
磐石上两人对坐,钟离权前胸坦露、长鬓飘然,神情坦率爽朗、纯朴可亲;吕洞宾白皙有须,拱手恭听,外形静肃,内心似有极为剧烈的活动,画家将他们不同的思想情感行于笔墨,刻画入微。
师徒论道真情跃然壁上。
身后巨松天骄,苍翠生寒,左侧山壑深远,溪水蜿蜒而下,右侧古柏之外亦有流泉,近处则琪葩瑶草,错落丛生,这就是所谓的山中日长、尘壊远绝的神仙境界。
极为明显,一深一浅,对比鲜明。
)(上面这两张门票,一张为蓝灰色、一张为土灰色,二者各有特色,同为佳品,令人百看不厌。
)二:东极救苦天尊众(位于三清殿扇墙西侧)东极和南极分立在三清左右,为其近臣。
东极大帝头戴冕旒,身着帝服、系玉带,右手执圭凝视前方。
围绕他和南极的有玄元十子,被认为是追随老子的十位古代思想家。
他们是关尹子、辛文子、庚桑子、南荣子、尹文子、土成子、崔瞿子、柏矩子、列子和庄子。
其中关、展、辛、文、列、庄的著作都有流传。
属于战国时期道家一派。
三:天猷副元帅(位于三清殿西壁北段)天猷副元帅,三头六臂,须发猥立,相貌狰狞,三个面孔表情各不相同。
两手执剑,两手捧刀,一手拿钺,一手握钟,双腿叉立。
身着飘带飞舞,更增加了了动感,流线流畅而变化丰富,在整个壁画中颇具有典型性。
四:捧仙果玉女(位于三清殿西壁中段)此幅壁画中玉女位于东华木公右侧,一手捧仙果,一手申示,意向木共奉献。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鉴赏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鉴赏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摘要】: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三清殿和纯阳殿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
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首先是道教思想与永乐宫壁画的完美融合,其次是永乐宫壁画的科学技术理论的运用,第三,色彩艺术的运用。
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世界壁画史上的奇葩。
【关键词】:艺术鉴赏;永乐宫;壁画;《朝元图》;色彩【正文】:永乐宫,位于山西芮城县,是一组集元代绘画、建筑、雕塑于一体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
其中最具艺术价值的首推大型精美的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甚至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
总面积有960平方米,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这些精美的壁画,画技高超、题材丰富,在经历了700多年的风雨侵蚀,壁画色彩的辉煌气势仍不减当年。
三清殿和纯阳殿是永乐宫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
三清殿是主殿,是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的《朝元图》,同时还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成了元代道教艺术最引人注目的一章,《朝元图》的面积有400多平方米,人物形象总计286个。
画师以流畅而刚劲、简练而严谨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线条疏密有致且刚柔相济,是这些形象按照年纪、表情、性格的不同进行逐一罗列,形象变化多样且无一雷同,创造了和谐的韵律以及装饰性效果。
纯阳殿壁画,共有203平方米,是由52幅连续性的组画组成,描绘了吕洞宾从出生到羽化成仙一生的故事。
每幅图约有16平方米,以现实生活作为内容背景,有宫殿、山野、园林、街市,山水人物,九流三教,可谓包罗万象,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除此之外,纯阳殿还有十一幅拱眼壁画,呈现的是一些奏乐、舞蹈的技乐童子,画面生动活泼,非常可爱。
重阳殿壁画通过49幅连环画的形式,生动描绘出了王重阳以及弟子们传教的活动。
相较三清殿和纯阳殿的壁画,重阳殿壁画的绘制时间已经过了艺术高峰时期,略显逊色,但画面中仍不乏一些局部十分精彩。
永乐宫壁画鉴赏
永乐宫壁画鉴赏摘要: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
三清殿和纯阳殿里的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
它的题材、构图、造型、线描、晕染技巧以及多种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创造出了一系列形神兼备,高贵华美,灵活飘逸,奔放飞扬的艺术形象。
其艺术特色首先表现为道教思想与永乐宫壁画的完美融合,其次是永乐宫壁画科学技术理论的应用,最后是色彩艺术的应用,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世界壁画史上的奇葩。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艺术鉴赏;色彩艺术;《钟离权度吕洞宾》永乐宫艺术灿烂辉煌,蕴含着显著美学风格,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融古汇今,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
一绘画特点严谨、流畅又刚劲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形象按不同的年龄、性格特征和表情变化,多样而不雷同。
线条的组织疏密有致,在刚柔相济的变化中,创造了和谐的韵律感和装饰性效果。
辉煌灿烂的色彩效果,是永乐宫壁画艺术的又一特征。
汉代刘熙《释名》曰:“画,挂也,以色彩挂物像也。
”表明色彩一开始就是构成中国绘画的形式语言之一。
壁画具有绘画最一般的规律,诸如平面性、构图、色彩、造型等因素。
其中色彩最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审美功能,具有艺术的高度、技法的难度和理论的深度。
永乐宫壁画以它精彩的色彩应用,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杰出代表,反映出我国传统绘画在色彩艺术领域发展的高度。
二赏析《钟离权度吕洞宾》道教神仙吕洞宾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道教中地位很高,被全真教奉为纯阳祖师,同时,他自己和托其名的道教著述也非常多。
他不仅是传说中的神仙,更是对道教修行有实际贡献的道士。
他的传说起于宋,盛于元,并且频频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出现。
山西芮城永乐宫纯阳殿现在就存有一套关于吕洞宾的道教壁画,由晋南著名画家朱好古及其门徒绘制于1358年。
纯阳殿内壁画共有203平方米,是一个安排严谨的道教叙事整体。
以朝元图为例浅析永乐宫壁画艺术特色
艺术大观118以朝元图为例浅析永乐宫壁画艺术特色任 梦摘要:永乐宫壁画作为保存较为完整也具有一定特色的道教壁画一直传承至今,它不仅是我们文化艺术的一个记录,同时也是我们对于当时的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记录,它是一个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体现,也展示了我们古代的一个艺术成就,其文化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探究。
关键字:永乐宫壁画;朝阳殿;线条;色彩一、永乐宫壁画概述“壁画”一般泛指在墙壁上直观的进行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既能美化墙壁又能展现绘画的艺术特色,在人类历史文明的早期,壁画艺术作为最主要的绘画方式之一被广泛的应用。
早在汉朝时期,就有在墙壁上作画的记载,石窟、墓室或是寺庙的墙壁为主要的绘画地点。
自元代以后,我们的国教日渐兴盛,在这一机缘巧合之下,壁画和道教的融合,使之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开始建于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故俗称永乐宫。
后因故迁移至距原址二十公里外的苗城县城北龙泉村东侧。
相传,永乐宫原址是道教的宗师八仙之一吕洞宾诞生的地方。
二、朝元图艺术特色永乐宫的主殿三清殿内的壁画总面积占了永乐宫壁画面积的一半。
《朝元图》即众神朝拜元始天尊的图像,绘制于三清殿内,由元代民间画工马君祥等人绘制而成。
壁画的高度、长度以及绘画面积之广,使它成为永乐宫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元图》整个构图上画面雄伟,人物形象生动。
整个画面展现的是众神朝拜的热闹场面六个天帝两个帝后作为主要人物,周围簇拥有金童、玉女、天丁、力士、等共二百八十六尊人像,场面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的刻画也很清晰,气势磅礴大气但也注重细节。
他们按照职位的高低不同进行排列,每个人物的表情动作都各有不同,有的胡须飞扬看似横眉怒目,有的仪态端庄,有的情绪激昂饱满,有的自然灵动,有的在侧耳倾听,有的在环顾四周,虽然画面中人物众多,但是在画面人物的前后、疏密之间一点都不繁乱,各有特色也各有变化,并且也没有掩盖住主神的地位。
在整个绘画的绘画风格和单个的人物形象刻画上,得吴道子绘画真传,既体现了唐代绘画的雍容大气,又体现了宋代的清新婉约,使其在元代画坛上独树一帜。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点及现状摹写
珍品集萃Treasure Collection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点及现状摹写郑 方(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 300384)摘要:中国有着辉煌的壁画艺术历史,至今我们还能看到历朝历代流传的壁画和公共艺术遗存,古代壁画现状摹写和壁画摹制等技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掌握壁画的质感和肌理,还原壁画的现实样貌。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技法永乐宫,原为纯阳观,因地处永乐镇而得名,是在宋代吕祖祠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现位于山西省芮城县。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修建三门峡水库,坐落在黄河北岸永乐镇的永乐宫正好位于水库的蓄水区,因此面临着被淹没的危机。
为了保护永乐宫的建筑,经反复论证,永乐宫被按照原样迁至山西芮城县。
永乐宫最令人关注的就是绘制在墙上的壁画和宏伟的木结构建筑。
壁画主要分布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这三殿中,其中最为著名的艺术水准最高的是永乐宫的主殿无极殿,也就是三清殿中的壁画,其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画圣吴道子的《五圣朝元图》,整幅壁画共有人物二百八十九个,描绘的是道教众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景象,所以被称为朝元图。
朝元图是现存道教壁画中最完整的代表性作品,那么这幅壁画究竟是何人所画呢?经过专家的多方考证,我们得知朝元图是以朱好古和马君祥为首的画工班子分别绘制完成的。
其中,西半壁的作者为朱好古,东半壁的作者是马君祥。
那么一座宫殿的壁画为何要用两个不同的团队来进行绘制呢?寺观壁画的绘画过程和一般的壁画绘制程序不同,寺观壁画的绘制首先由出资方选好主体以及小稿的样式,再去分别邀请两个画工班底进行创作,两方中间用布帘分隔,互相看不见对方,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互相竞争的关系,用布帘分隔既保证了竞争的公平,也防止双方窥探绘画技术。
壁画完成后,由出资方对绘制质量的好坏进行评定,优胜的班底会得到后续宫殿壁画的绘制权。
正是这样的竞争机制,造就了永乐宫壁画极为高超的艺术水准,所以其也被称为中国四大壁画之一。
既然是竞争关系,最后肯定有水准上下之分,专家学者广泛认为西壁的绘画技法和水平要高于东壁。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点探究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点探究作者:侯旭遥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11期摘要: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壁画是我们已知的最古老的绘画形式。
永乐宫壁画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其最为壮观,水平最高,它的造型艺术、色彩结构都反映了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高度,至今仍然可以作为中国工笔重彩人物技法的典范。
所以,文章主要对永乐宫壁画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了壁画的造型艺术和线性艺术,还有它精美绝伦的色彩特征。
通过对传统绘画的学习,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传统艺术。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造型艺术;线性艺术;色彩特征中国壁画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壁画,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出土的壁画残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壁画。
进入先秦时期,壁画逐渐成了人们装饰宫殿、庙堂建筑的一种方式。
到了秦汉时期,壁画可分为宫殿壁画和墓室壁画,其中墓室壁画居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墓室壁画起源于西汉前期,到了后期渐渐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新旧交替,南北互通,佛教的传入使佛教壁画繁荣起来,其分为墓室壁画和石窟壁画,大多分布在山西、甘肃等地。
隋唐五代,隋统一了中国,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绘画领域也不断扩大,分科明显,墓室壁画规模宏大,石窟壁画、寺观壁画也都发展迅速。
两宋时期,壁画创作主要体现在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两方面,风格在继承吴道子的基础上又各具特色。
我们所说的永乐宫壁画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明清时期的壁画与唐宋相比,已经有明显的衰退。
一、永乐宫壁画概况永乐宫壁画是元代寺观壁画的最高水平,位于山西省芮城,是元代全真教的中心。
永乐宫壁画共有1000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里,永乐宫壁画是道教宣传画。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描画的是道教神仙朝元的盛况,共有神仙286个,其中有8位主神,其余的重叠排列。
有帝王装束者、有文臣装束者、还有清秀美丽的金童玉女,他们动作不一,表现了每个人不同的性别、年龄、动态、表情和心理活动,整个壁画使殿堂的气氛庄严肃穆。
浅探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
浅探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山西永济永乐宫为元代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其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四殿中至今保留元代至明初的道教壁画九百六十余平方米,规模宏伟、精美壮丽、灿烂辉煌,堪称世界罕见的艺术瑰宝。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高水平的范例,也是14世纪东方宗教绘画中比较重要的作品。
永乐宫壁画分布在龙虎、三清、纯阳、重阳四座殿内。
三清、龙虎两殿是以大型道教人物仪式朝拜式出现的。
纯阳、重阳两殿则以青绿山水人物、通景连环故事所表现。
宗教艺术大多由建筑、雕塑和壁画集合而成,三者共同构造出特有的宗教氛围,起到揭示教义、感召人心的作用。
在这方面永乐宫堪称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永乐宫作为道教文化的集大成者,从最初地理位置的选定、建筑群体的布局,单体店堂的造型和体量设计,以及整体建筑的用材和色调处理等,无不是从揭示道教的根本旨意上做了周密的考虑。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也是揭示道教最高义谛——"万物归元"的核心。
为了达到突出这一点,从最南端的第一道宫门龙虎殿起,就开始了精心的推演与铺垫。
宫门是一个接引,进入宫门之后,出现在眼前的是狭长的院落和茂密的林木,给人以幽静之感,远处大殿巍然耸立,朴素无华,似乎正在无声地发出召唤。
拾阶而上,步入大殿后,目睹庄严的三清法像(原作已毁去)和缭绕的祥云,以及满壁生辉的数百神祇列阵朝元的宏大气势,会使人深深地感觉到殿外、殿内的巨大反差,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强烈的撞击,感悟到现实的不足凭依及大道归一的必然性,相信在冥冥之中自有一个无极至尊的永恒存在,是它化生万物,万物最终又全部复归于它,循环往复乃至无有穷尽。
万神朝元,实际上也就是万物向大道的亲合与归附,亦即是对大道的由衷敬畏与礼赞。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中以大型道教人物仪仗朝拜式出现的《朝元图》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
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元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壁画依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永乐宫壁画是中国著名的壁画作品之一,其赋色重彩勾填的风格在中国古代壁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对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意义。
永乐宫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是一座建于唐代的佛教寺庙。
它的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珍贵遗产,特别是其中的赋色重彩勾填风格,更是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赋色是指绘画时着重注重色彩运用,重彩即色彩浓重鲜艳,勾填则是指在轮廓线条上着重填充色彩。
在永乐宫壁画中的赋色重彩勾填,其色彩运用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在中国古代壁画中,色彩的使用主要以朱红、蓝绿、黄色为主,而永乐宫壁画的色彩却异常丰富,既有红、蓝、黄这些基本色,还有淡紫、深蓝、深绿等高级色,这些色彩的丰富运用使整个壁画色调明亮、鲜艳,给人以耀眼的感觉。
这种色彩的丰富运用在当时是相当前卫的,也为后来的壁画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风格中,勾填的技法十分精湛。
勾填即是在绘画的线条基础上着重填充色彩,使整个作品更加鲜活。
在永乐宫壁画中,勾填的技法非常出色,无论是人物的面部、衣服的褶皱还是建筑的细节,都使用了非常细腻的色彩填充,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栩栩如生。
这种填充技法的运用,不仅为永乐宫壁画增添了更多立体感,还为后世壁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技法参考。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风格具有丰富多彩的色彩运用、精湛细腻的勾填技法以及浓厚的宗教和民族特色。
这些特点不仅为壁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壁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技法和表现方式。
也反映了当时云南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对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壁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还能够为今后的壁画创作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它以色彩重彩勾填而闻名于世。
永乐宫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易县,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元代宫殿遗址,其壁画绘制于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是指在壁画绘制过程中重视色彩的层次感和饱满度,通过勾勒轮廓线和填充色彩的方式来表现形象和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具有以下特点:色彩饱满。
永乐宫壁画运用了大量的鲜艳色彩,例如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使整个画面色彩艳丽、饱满。
这些鲜艳的色彩不仅突出了画面中人物、动植物和建筑的形象特点,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层次感强烈。
永乐宫壁画在赋色的过程中注重了光影的处理,通过深浅不同的色彩和明暗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画面中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这种处理使得画面中的人物、建筑和自然景物看起来生动而具有立体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勾填技法娴熟。
永乐宫壁画在勾描轮廓线和填充色彩的过程中采用了精细的勾填技法,通过线条的精准勾勒和色彩的细致填补来表现形象的各种细节和特征,使得画面细腻而丰富。
在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技艺传承。
通过对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于推动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风貌和审美取向。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时期,其社会文化充满了多元化和包容性,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在永乐宫壁画的艺术风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对画面中人物、建筑和自然景物的色彩勾填,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文化对于色彩的喜好和追求,以及艺术家们在壁画创作过程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和表现。
永乐宫壁画的赋色重彩勾填揭示了古代艺术家们对于色彩运用的深刻理解和娴熟技艺。
赋色重彩勾填是一种高难度的绘画技法,它要求艺术家们具备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对于色彩运用的深刻理解。
浅探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
浅探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浅探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山西永济永乐宫为元代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其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四殿中至今保留元代至明初的道教壁画九百六十余平方米,规模宏伟、精美壮丽、灿烂辉煌,堪称世界罕见的艺术瑰宝。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高水平的范例,也是14世纪东方宗教绘画中比较重要的作品。
永乐宫壁画分布在龙虎、三清、纯阳、重阳四座殿内。
三清、龙虎两殿是以大型道教人物仪式朝拜式出现的。
纯阳、重阳两殿则以青绿山水人物、通景连环故事所表现。
宗教艺术大多由建筑、雕塑和壁画集合而成,三者共同构造出特有的宗教氛围,起到揭示教义、感召人心的作用。
在这方面永乐宫堪称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永乐宫作为道教文化的集大成者,从最初地理位置的选定、建筑群体的布局,单体店堂的造型和体量设计,以及整体建筑的用材和色调处理等,无不是从揭示道教的根本旨意上做了周密的考虑。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也是揭示道教最高义谛——"万物归元"的核心。
为了达到突出这一点,从最南端的第一道宫门龙虎殿起,就开始了精心的推演与铺垫。
宫门是一个接引,进入宫门之后,出现在眼前的是狭长的院落和茂密的林木,给人以幽静之感,远处大殿巍然耸立,朴素无华,似乎正在无声地发出召唤。
拾阶而上,步入大殿后,目睹庄严的三清法像(原作已毁去)和缭绕的祥云,以及满壁生辉的数百神祇列阵朝元的宏大气势,会使人深深地感觉到殿外、殿内的巨大反差,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强烈的撞击,感悟到现实的不足凭依及大道归一的必然性,相信在冥冥之中自有一个无极至尊的永恒存在,是它化生万物,万物最终又全部复归于它,循环往复乃至无有穷尽。
万神朝元,实际上也就是万物向大道的亲合与归附,亦即是对大道的由衷敬畏与礼赞。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中以大型道教人物仪仗朝拜式出现的《朝元图》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
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元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壁画依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_马芳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绵阳师范学院 马 芳[摘 要]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颠峰,分布在宫内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之中。
其中,尤其以三清殿的《朝元图》最具代表性。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首先,塑造了一批极富特色的人物形象;其次是高超的线条表现能力;还有就是对色彩的运用。
永乐宫壁画以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壁画史上的奇迹。
[关键词]永乐宫 壁画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 线条 色彩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原名大纯阳万寿宫,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道教宫观。
它不仅殿宇恢宏,而且殿内的壁画气势雄伟,绚丽无比,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震撼着观赏者的心灵。
永乐宫总面积达86860平方米,在长约500米的中轴线上,依次耸立着宫门、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座宏伟的古代建筑,除宫门为明代重建而外,其他四座均为元代遗构。
各殿建筑庄严古朴,宏伟壮丽,飞檐凌空,斗拱叠错,平綦藻井,结构精巧。
在殿宇的平面处理上,采用了辽金建筑的“减柱法”,为绘制壁画留下了开阔的空间和充足的光线。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颠峰。
龙虎殿的壁画内容为神茶,郁垒,天丁,神将,城隍,土地。
三清殿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殿内所有墙壁皆满绘壁画,其内容为唐宋以来道教流行的美术题材和形式——《朝元图》,即描绘道教诸神朝拜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的盛大行列。
画面高4.26米,全长94.6米,面积达403平方米。
全画围绕天帝、王母等八位帝后画出诸天星宿、三官(天,地,水)、四圣(天篷,天猷,翊圣,真武)、五行、八卦、十二丁甲、二十八宿和五岳四渎、十二宫辰等等。
共刻画人物290位,其中女像24身。
主神高达3米以上,一般人物约高2米20,并肩接踵,分四层排列。
纯阳殿共有壁画203平方米,完成时间比三清殿晚三十多年,于1358年毕工。
在该殿东、北、西三面墙上以52幅连环的形式,展现了吕洞宾从出生到羽化成仙的种种传说,即《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
浅谈永乐宫壁画
浅谈永乐宫壁画作者:李宇超耿萌亚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2期摘要:科学和艺术似乎是两个矛盾的个体,艺术追求情感的主观表达,科学则倡导用客观的角度去探求真理。
但实际上,科学与艺术不能分割,他们彼此成就共同发展。
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被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本文就永乐宫壁画为例阐述艺术中的科学。
关键词:壁画;艺术;科学技术一、引言科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艺术家则创造出世界让我们理解。
山西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元代除佛教外的家教笔画的代表。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
三清殿和纯阳殿里的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
二、透视法透视学是一种空间表现手法,其研究如何在平面上将我们看到的物象投影成形。
透视学早在南朝画家宗炳的论述中关于《画山水序》中,提到“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视,迥以数里,则可围以寸眸。
诚由去之稍阔,则见其弥小。
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宗炳这一的理论可以称得上现代第三角画法的先导。
永乐宫壁画在二次元的平面墙壁上创造具有空间感的图像,但二次元的平面具有高和宽两个方向,可以产生形象却没有深度感,而这一做法使人们感受到真实的立体和空间的感觉。
因此要想在二次元的平面上创造立体的空间感,就必须得到相应的科学技术理论的支持。
画家可以结合艺术手段和观察方法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还能够根据理想、内容的需要,利用鸟瞰俯视的方法,不拘泥一般的比例透视,进行大胆夸张的概括,从而让“景观”达到一览无余。
三、比例法永乐宫壁画在其创造过程中另一个原则就是比例法则。
比例法则适用于大自然中的任何物体,且具有其独特的比例关系。
这种符合数学逻辑的比例关系不仅适用于大自然物的美,同样也适用于人类视觉艺术对美的要求,是它使得物体有了特定的构造。
所以,“竖画三尺,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山有三人,山大于木,木大于人”永乐宫壁画在创作中严格遵循这些比例关系,以纯阳殿的《神化石肆求茶》为例,画面中的树木、人物、房屋、山、石等景物的大小比例严格按照这种透视比例关系进行,从而画面前后层次感真实且主体形象突出,符合整体空间的一律性,且物体的大小比例以及远近的透视关系都极贴合整体。
浅谈永乐宫壁画的线条艺术
浅谈永乐宫壁画的线条艺术作者:任翔云来源:《文物世界》 2013年第4期任翔云壁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它伴随着悠久的中华文化发展至今,记录着各个时期的文化和生活。
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作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中,作为中国画精髓的线条艺术,在永乐宫壁画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为中锋用笔,笔力苍劲有力,把中国绘画中“骨法用笔”发挥到了极高的水平。
一、永乐宫壁画线条的表现形式永乐宫壁画以线条著称,其线条类型多以铁线描和柳叶描最为多见。
较敦煌壁画而言,永乐宫壁画的线条更加浑厚有力,运用统一的墨色来勾勒轮廓,靠线条间的穿插组合来表现形体结构的转折变化。
线条的用笔更加严谨规范,追求更高层次的线条质量和精神实质。
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使整个画面表现出“神”的笔墨意趣,人物形象更富艺术感染力。
(一)铁线描永乐宫壁画画幅巨大、人物众多,因此只有最前排的人物没有遮挡。
其中人物所着衣物的轮廓外形多以铁线描勾勒,许多线条长度都在两米左右。
画家将笔锋藏于墨线之中,圆头起笔,线条笔直有力,流畅生动。
用铁线描勾勒出来的人物外形丰满、圆润却又不失厚重、刚劲,给人以柔克刚的力度美。
作者正是抓住了铁线描厚重、刚劲、匀称这一特点,用其表现画面中人物身穿衣物的硬质布料最为合适。
就设色方面来说,人物服饰多以重彩着色,这些地方用铁线描勾勒,线条不易被重彩所淹没;从另一方面说,线条的突出才能有力地支撑起整幅画面。
(二)柳叶描柳叶描与“十八描”中的竹叶描同出一辙,它的特点是运笔过程中用笔压力不均匀,时提时顿,线条忽粗忽细,没有起笔和收笔,每根线条都是虚入虚出。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整个画面气息流畅,意蕴贯通,一气呵成。
柳叶描的精彩表现体现在人物的毛发处理上,虚入虚出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毛发的特征。
根据毛发不同的特点,画师利用线条的疏密粗细、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出疏密、软硬的毛发特征。
二、永乐宫壁画线条的审美特征线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整体品位的高低,而线条的力度则是评价线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浅论永乐宫壁画的特色
浅论永乐宫壁画的特色
何力
【期刊名称】《云梦学刊》
【年(卷),期】1998(019)003
【摘要】无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何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山西青龙寺壁画与永乐宫、河北毗卢寺、洪洞水神庙壁画艺术特色之比较 [J], 叶磊
2.传统壁画与绝版木刻创作的实验教学探索\r——以永乐宫壁画局部为例 [J], 王芳;李健
3.永乐宫和敦煌壁画对美岱召壁画的影响 [J], 常喆
4.永乐宫和敦煌壁画对美岱召壁画的影响 [J], 常喆
5.壁画的保护与修复——以永乐宫壁画为例 [J], 武昊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永乐宫壁画的线条艺术
探究永乐宫壁画的线条艺术白宁霞【摘要】壁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方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记录着我国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山西芮成永乐宫壁画则是为纪念元朝时期道家"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是我国现存壁画中影响最大的.它延续了唐宋时期的艺术风格,画中线条的使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使用各种变化不同的线条来描绘人物,作品的篇幅之大,人物之多,气势雄壮,密而不乱,层层叠叠,是人观后产生一种敬畏感,使中外学者叹为观止,是我国绘画的艺术宝库,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6(038)012【总页数】1页(P4)【关键词】永乐宫壁画;线条;艺术感受;表现形式【作者】白宁霞【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河南新乡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18绪论壁画艺术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受不同时期宗教文化上的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壁画艺术,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保留了大量的壁画资源,而永乐宫壁画是其中流传下来的壁画群众最为突出的。
它使用各种变化不同的线条来描画人物,其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收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1 永乐宫壁画简介。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运城永济市,是元代时为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修筑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永乐宫是1959年时为修建三门峡水库搬迁到芮城县城北两千米的龙泉村。
坐北朝南而建,北面是中条山,南面是黄河,总占地120000平方米。
主体建筑的排列中以中轴线为依据,首先是宫门,其次是无极门,然后是无极门之殿又名三清殿,三清店内的壁画描绘了民间的诸位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情景,是整个永乐宫最为精美的部分,接着是纯阳之殿,殿内最为传神的就是《钟离权度吕洞宾》,这幅壁画主要简述了吕洞宾从出生到成为神仙的故事。
永乐宫的壁画在世界上也是闻名遐迩的,经历了七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之后,色泽依旧纯正鲜艳。
画面中场面气势恢宏,是壁画史上最辉煌的光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浅探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网络文摘)山西永济永乐宫为元代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其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四殿中至今保留元代至明初的道教壁画九百六十余平方米,规模宏伟、精美壮丽、灿烂辉煌,堪称世界罕见的艺术瑰宝。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高水平的范例,也是14世纪东方宗教绘画中比较重要的作品。
永乐宫壁画分布在龙虎、三清、纯阳、重阳四座殿内。
三清、龙虎两殿是以大型道教人物仪式朝拜式出现的。
纯阳、重阳两殿则以青绿山水人物、通景连环故事所表现。
宗教艺术大多由建筑、雕塑和壁画集合而成,三者共同构造出特有的宗教氛围,起到揭示教义、感召人心的作用。
在这方面永乐宫堪称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永乐宫作为道教文化的集大成者,从最初地理位置的选定、建筑群体的布局,单体店堂的造型和体量设计,以及整体建筑的用材和色调处理等,无不是从揭示道教的根本旨意上做了周密的考虑。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也是揭示道教最高义谛——"万物归元"的核心。
为了达到突出这一点,从最南端的第一道宫门龙虎殿起,就开始了精心的推演与铺垫。
宫门是一个接引,进入宫门之后,出现在眼前的是狭长的院落和茂密的林木,给人以幽静之感,远处大殿巍然耸立,朴素无华,似乎正在无声地发出召唤。
拾阶而上,步入大殿后,目睹庄严的三清法像(原作已毁去)和缭绕的祥云,以及满壁生辉的数百神祇列阵朝元的宏大气势,会使人深深地感觉到殿外、殿内的巨大反差,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强烈的撞击,感悟到现实的不足凭依及大道归一的必然性,相信在冥冥之中自有一个无极至尊的永恒存在,是它化生万物,万物最终又全部复归于它,循环往复乃至无有穷尽。
万神朝元,实际上也就是万物向大道的亲合与归附,亦即是对大道的由衷敬畏与礼赞。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中以大型道教人物仪仗朝拜式出现的《朝元图》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
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元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壁画依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
《朝元图》中的人物共计286位,俗称《三百六十值日神像图》。
朝拜队伍分四层排列,大致面朝北方,持笏奉圭,拈花捧葆,神情庄重肃穆地朝拜原始天尊。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天圆地方。
在布局上,画工们苦心经营,沿袭唐宋壁画传统,把画面设置在四周墙壁上。
青龙、白虎两神为前导,八位主神的四周,簇拥了雷公、电母、各方星宿神及龙、蛇、猴等多位神君,还有武将、力士、玉女在旁侍奉,主像或是花整或是整身,上有华盖,背有项光,坐龙凤椅,均高大突出,神情自若庄重,威严肃穆其余群神均在侧后。
全图众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腾云驾雾,浩浩汤汤,按层次展升,错综复杂,动静相参,气势雄伟,群仙徐徐进入朝拜仪仗。
整幅画不仅绘形绘色,而且给观众以天上人间的艺术联想,气氛神圣、庄严,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管是帝王将相,神灵鬼怪,还是力士玉女,男女老少,壮弱肥瘦,都动静相参,疏密有致。
帝后高贵庄重,玉女温文秀雅,武士英勇果敢,真人翩翩欲仙,在多样的变化中达到和谐统一。
各个不同的虚构神仙,经过艺术家的精心构思,实际上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世间形象,曲折地显示了现实中不同阶层、不同经历、不同气质、不同情思的各种人物。
而每一个形象都是那样吸引人,那样富有情味。
像是一部历史人物图像的总汇,又仿佛现实世界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映射,值得我们反复探索和寻味。
以这样众多硕伟的人物形象组成如此宏阔的构图,气势又如此雄伟,特别是人物造型准确,姿态生动,形象饱满,变化丰富,异常传神。
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精品。
西壁堪称是整个《朝元图》中最精彩的部分。
画面以东王公、西王母夫妇为中心,各天官簇拥左右。
西王母端坐椅中,凤冠品服,仪态端庄典雅,表情温柔亲和。
在她面前有一身着蓝袍的长者,据说是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
他俯首低眉,双手持笏,恭敬虔诚,似乎有要事上奏西王母。
在太乙真人的身后有两位天神作交谈状,似乎真人所禀奏之事正是他们也关心的事。
红衣太乙面目狰狞惶恐不安,随风摆动的胡须可以看出强烈的动势。
这一组人物相互呼应,特别是真人传神的心理描绘,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心事重重的长者,眉宇间蓄着焦虑。
这幅由众多疏密相间、刚柔相济、往复回环和波澜起伏的不同线条所组成的壮阔场面,犹如一部线条的交响曲,洋溢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
显示出工笔绘画线条的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它不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蓝衣太乙手持笏板上奏的内容题旨,还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对象的运动感、声音和心理状态,表现出中国传统绘画中讲究“传神”的艺术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壁画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还在于线条的魅力。
墨线是全画的骨干,全部线条是以铁线描和兰叶描为主,随意而施,颇多变化。
它继承并发扬了我国绘画中的“骨法用笔”的优良传统,把中锋线描的丰富表现力充分发挥,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勾线劲健有力而又婉转自如,线条流畅而又严谨含蓄,无论是三米的主像还是精细的装饰品,都画得一丝不苟,笔笔见功,运笔之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画工们都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东山墙上的《南极长生大帝》图中,威严庄重的大帝头冠上的飘带自上而下长约三丈,自始至终都流畅飘逸,宛如一气呵成,如此之长的线条至少由三笔完成,但我们仔细观看,却找不到其中的接笔之处,真正达到了中国绘画中“笔短而气不断”的最高境界,让人不仅为之赞叹。
在衣纹的线条和用笔方面,继承了唐代的细密,宋代的顿挫,发展而成为圆浑有力、粗细间出,变化多样的技法。
既合乎衣纹的转折规律,又表现出运动的真实感,并有强烈的装饰性,可以看出“吴带当风”的精神。
笔的运行舒展、遒劲且严谨准确。
画工们继承了六朝隋唐延续下来的“不用界笔直尺,而能弯弧挺仞,植栋构梁”的优秀传统,加以丰富提炼,表现出了高超的技艺。
在用色上,采用了传统的重彩勾填法,以墨线为骨干,然后统一使用石青、石绿、朱砂、石红、胭脂、石黄等颜色,再用白色或其他单纯的颜色予以间隔。
白颜色在经过700年的氧化之后变暗变黑,有趣的是由于墙皮不断脱落,许多亮白的墙皮颜色又重新回到画面上来,这些颜色又再一次地活跃了以青绿色调为主的画面。
,使之既和谐又丰富。
有些部分还用了[沥粉贴金法]增强了质感的对比,令画像的立体感和辉煌的气氛更加显著。
在庄重深沉的画面中渲染华美富丽的艺术效果,为中国壁画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纯阳殿壁画独具特色。
东、北、西三壁以52幅画组成一部《纯阳帝君神游显化之图》,采用鸟瞰散点透视法构图,以连环组画的形式来表现传说的吕洞宾一生事迹。
壁画平均每幅高3.5米,总面积为203平方米。
整幅画分作上下两栏,幅与幅间用山石云树连接,每一事件既单独成章,而又能通过景色相互衔接。
从总体看,全画是一个完整的青绿山水通景;从局部看,则是各自独立表现一定具体情节的画面。
画中有宫廷、殿宇、庐舍、茶肆、酒楼、医馆、舟车、家禽、田野、山川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
不少画面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忠实写照,从而使宗教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曲折地反映现实的作用,这在道教壁画上是具有创造性的构想。
对研究这一时期的建筑、器具、服饰以及日常起居风俗习惯有一定的启示。
在《度孙卖鱼》中,楼台亭阁、平桥相互连接游人往来穿梭,泉水溪流、荷花翠鸟,远有急流瀑布,近有参天古松,均精工细描,是一幅精美的古代建筑园林界画。
中国古代,两层为楼,三层为阁七层为塔,《武昌货墨》一图阁楼高耸,山水相映,将古时的黄鹤楼完整地表现出来,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有力依据。
《钟离权度吕洞宾图》是殿中经典。
笔墨和形神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用笔流畅有力,衣纹简洁概括,疏密有致,设色单纯和谐。
人物造型准确,动态生动,了了数笔将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心理刻画地逼真传神。
人物的背景以泼墨法画成,吕祖身着淡黄色长衫,钟离权着淡蓝色长袍,一位拱手危坐,俯首沉思;一位坦胸露腹,兴奋期待。
幽暗的背景将人物烘托出来,一明一暗,一近一远,一深一浅,两个人物一动一静,一冷一暖,一诉一聆,人物的性格表露无疑。
自然环境地巧妙布置更加深了画面悠远深邃的意味。
整幅工笔重彩青绿山水画构图巧妙,布局壮丽,在用笔上继承了唐宋时期的斧劈皴,在师法荆浩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画面中对社会景象和百姓生活的真实反映,酷似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日常生活生动地再现到画面上。
重阳殿壁画基本上继承了纯阳殿的表现方法。
也是用49幅画面来描述王重阳一生经历,用以宣传全真教的思想。
虽然时代稍晚且破损亦较严重,但是从其反映道教有关事迹及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来说,仍具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从其绘画风格看,仍与纯阳殿相近,应为同一批画师所画。
永乐宫壁画集历代壁画大成,特别是直接继承了唐代宗教壁画的人物造型开张、比例严谨、用笔细致、姿态生动、衣纹畅快、气势雄伟的大唐风格,具体说是完全沿袭了以吴道子为代表的唐代正统派的绘画传统。
因此,永乐宫壁画为我们进一步破译中国宗教人物画高峰时期的唐代壁画面貌提供了很好的摹本。
它承前启后,震古铄今,继往开来。
它不但独立于元代文人山水画之外,成为独立的宗教人物画体系,而且是中国宗教壁画的最后终结。
此后,随着宗教的衰落,中国宗教壁画也式微下去,人物画从神圣的寺观墙壁步入民间,进入卷轴,其雄伟的气魄也日渐消磨。
永乐宫壁画是唐、宋、金、元道教壁画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
它既保存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而又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
与著名的敦煌壁画相比,永乐宫壁画人物造型比例更加准确,线条更加严谨规范,色彩更加沉稳凝练,更重要的是永乐宫壁画无论是画面布局、人物造型、表现手法等都更加民族化、本土化;与北京法海寺等明代壁画相比,永乐宫壁画结构更加舒朗,用笔更加简劲,笔力更加峻劲,代表着从元到明过度时期的绘画风格,保留着较多宋元绘画的严谨刚健和淳朴雄浑的风格而又有所创新;和同时期稷山青龙寺壁画相比,永乐宫壁画更加完整和谐、雄伟壮观,变化更加丰富,绘制更加细腻。
画家在学习传统中注意变革,并且在人物形象的创意上、在组织宏伟构图上、在用笔的雄健气势上、在壁画的组合方式上,都从不同方面丰富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经验。
它也直接影响了当时及其后明清的宗教画创作。
永乐宫壁画与宋代壁画名家武宗元所作的《朝元仙杖图》是一脉相承的,宋以后,在寺院画工中流行一种“小样”制度,用于修缮、补绘底稿或者师徒传授的样本。
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和《八十七神仙卷》正是这样的小样。
先说《朝元仙仗图》。
武宗元的传世名作《朝元仙仗图》是以吴道子的《五圣朝元图》为粉本临摹绘制而成的,此画虽是画家到老君庙现场临摹而成,但决非照搬照抄。
如果我们将两者进行一下对比,可以发现,武宗元在画这幅画时溶入了许多个人的情思,与其说这是临摹吴道子的作品,不如说是画家在学习借鉴吴道子画风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
但是,画面的稚嫩也是有目共睹的,还与吴道子的绘画精神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