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9--文言虚词
2015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2章 文言语句翻译 增分突破课件 虚词不虚,重在落实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①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
【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市中儿嬉敖 不与 . A. 月乎 客亦知夫水与 . 陈说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 . C. 之既倦 及其所 . 言 皆长跪以 . B. 事 具告以 . 见称如此 其 . D. 皆出于此乎 其 .
【参考译文】 詹鼎,字国器,是台州宁海人。他家向来贫贱,父亲在集 市卖饼为业,寄居在本县有钱的人家里。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 最富裕显贵,寄居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
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
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 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 本来就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 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然而詹鼎经常自己
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 着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竹简案卷堆满跟前,一 会儿就判决完。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 万分恐惧,乘船逃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想要派水兵讨伐 他。 ( 方国珍 ) 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珍起草上表谢罪 ,他的
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
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 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部分10份共296页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广西南宁九中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一)语文试题【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24分)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①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
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4.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有所记愿:希望 B.覆溺之虞.虞:料想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 D.常.显用之常:曾经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高考文言虚词二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言虚词二练习及答案文言虚词(二)本文介绍了文言中常用的虚词“而”的用法,包括关系、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等。
同时给出了一些例句来说明其用法。
而”可以表示并列,例如“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意思是这四位君子都有明智和XXX的品质,也很宽厚和善于爱人。
而”也可以表示递进,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意思是君子应该博学多才,并且每天都要反省自己。
而”还可以表示转折,例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意思是我本来想回去,但是却在水上大声喊叫。
而”还可以用来连接假设,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意思是如果我们从蓝色中取出青色,那么这个青色就比蓝色更加青了。
而”还可以用来修饰名词,例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意思是这个人虽然地位高,但是没有做出什么功劳,却得到了很多重要的器物。
在一些例句中,“而”也可以不翻译或者翻译为“又”,表示补充说明,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又不知终夜之所为何事也。
”意思是我整整一天都在思考,又不知道晚上要干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而”有时也可以用来连接状语,这时可以不翻译连词。
例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意思是打起仗来,兵器相接,敌人弃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需要正确辨认。
例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中的“而”表示转折,与其他选项不同。
D。
在太庙中,他向先王射箭,告诉他成功了,但遗憾的是他使用了武力但没有成功。
5.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把锦囊装满,背着它前进,授予书本让他们研究。
6.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
秦军灭掉滑县后返回,进入境内询问禁令、风俗和规矩。
7.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摧毁它,这是不仁的;在谈笑中死去,头颅放在城墙上。
8.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
阴谋和欺骗(盛行)导致仁义之路被堵塞,从而导致大乱;客人跨过厨房来享受宴会。
2015届高考冲刺九套卷 语文(第2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届高考冲刺九套卷 语文(第2卷) 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手腕 惋惜 轻歌曼舞 莞尔一笑 B.挟持 解数 戛然而止 孑然一身 卓越 着凉 绰绰有余 擢发难数 D.拜谒 遏制 新婚燕尔 笑靥如花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她走路的时候有一点向前哈着腰,脸上的每条皱纹都被脂粉腻死了,远看是平滑的,近了就惨不忍睹,枯黄的头发随着身形左右晃动,仿佛赢弱的螳螂顶着一团衰草。
宦海沉浮,流离转徙,苏轼认为自己谪居黄州的这一段经历“与乐天大略相似”,出于对白居易的惺惺相惜及敬仰爱戴,遂以白居易享“闲适之乐”的“东坡”作为自己的号。
人生如下棋,需要统观全局,思前顾后,紧抓机遇;还要有顽强斗志,处境艰难仍能顽强拼搏,不言放弃;还需要平和淡定的心态,一帆风顺马到成功而不得意妄形举动失常 西西弗之所以是荒缪的英雄,还因为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并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描述的非人折磨:终身致力于永远无效的苦难事业。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得当的是 蔡铭超昨天露面的时间不到5分钟,对之后,未给现场记者任何提问机会,匆匆离开现场 政协委员们达成了一点共识,那就是中国要想在当前严重的金融危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力争出现8%的GDP增长。
汪涵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巧言令色,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凡他主持的节目都有很高的收视率。
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汶川人民能发扬墙倒众人推的协作精神,他们就一定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我建议大学生们在找工作时能把眼光放开一点,基层的工作不仅可以给你们更多的工作经验,还可以锻炼你们的能力,磨练你们的意志。
国家财政部再度重申,各级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他们的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附答案 2015文言文复习实词虚词真题检测 全部来自高考真题
文言文复习实词、虚词真题检测【一】实词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射,娴.将略熟习B.逐贼危.崖高峻C.督.天下援兵督促D.次.顺义驻扎原文:A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
B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
D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
次顺义。
1.C监督指挥2. 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臣既受命于专.斧钺之威专:独掌B.敢问其目.目:条目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次:次序D.白刃始合.合:交锋原文:A臣既受命专釜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能一言之命于臣。
2.C驻扎之所3. 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坐终日晏:平静。
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积储 C.不接当事..矩度:气度..当事:权要 D.必合古人矩度原文:B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
3.D规矩气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义笃.而辞质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期:约定。
C.向人索.衣食索:搜寻。
D.士友间鲜.不相庆鲜:少。
原文:A接手书,义笃而辞质。
C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4.C索要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常有是训.矣训:斥责B.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牧:治理C. 相.时度力,弊者葺之相:观察D. 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愈:更好原文:A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
D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5.A经验,教训B选项的意思“何况管理百姓的长上官,是负有各种各样的责任的”。
6.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归:称许 B.则千金有所必割.割:舍弃C.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能:做到D.侯居.常三年居:居住原文:A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
1、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2、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5、骊山北构而西折。
《阿房宫赋》)6、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7、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9、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
(《谏太宗十思疏》)10、君子疾夫舍之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12、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13、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
(《项脊轩志》)14、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1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过秦论》)16、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17、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18、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2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0、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二、解释下列语句中“何”字的用法和意义。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3、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5、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阿房宫赋》)8、杀一老卒,何甲也?(《段太尉逸事状》)9、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1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1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12、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课后专练文言虚词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课后专练文言虚词高三2015-03-06 15:08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课后专练文言虚词板块一基础训练考点一而、何、乎、乃、其、且1. 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表顺承,那么)B.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表递进,而且)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并列,并且)D.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可是)解析:“而”主要可用作代词、连词,常常考查用作连词时对各个义项的理解。
本题C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为“而且”。
答案: C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A.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B. 邻国之民不加多,何也C.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D. 今日之事何如解析:“何”主要可用作副词、代词,常常考查对用作副词、代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
例句的“何”作副词,放在形容词之前,加强程度,“多么”,C 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A项是代词,“什么”;B项是疑问代词,“为什么”;D项是复音虚词,“怎么样”。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幽独处乎山中A. 噫吁嚱,危乎高哉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 相与枕藉乎舟中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乎”主要可用作介词、助词,常常考查对用作介词时各个义项的理解。
例句的“乎”作介词,“于”,C项的“乎”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A项的“乎”是语气助词,表感叹,“啊”;B项的“乎”是副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D项的“乎”是介词,“比”。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君乃亡赵走燕A.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C. 臣乃敢上璧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乃”常常考查对用作副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文言虚词全程训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文言虚词全程训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文言虚词全程训练第一组1.而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何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⑤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乎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③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④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⑤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⑦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4.乃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③项王乃复引兵而来,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5.其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⑦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⑩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6.且①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②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③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⑤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⑥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⑦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⑧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7.若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殽之战》)(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⑤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8.所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②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宋书·沈庆之传》)( )③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9.为①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 )②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④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⑦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①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为了、为的是〞;②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③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⑥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⑦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⑧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词语(诗词、虚词)(含2014高考题)
精品题库试题语文1.(2014 江苏,1,3 分)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 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 1.C[解析] 1.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匠心:巧妙的构思。
“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需要有巧妙的、独到性的构思,所以选“匠心”。
故排除A、B 两项。
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何处又宜少见轩敞”的对象是景物,所以选“别有洞天”。
故排除D 项,选C。
2.(2014 重庆,2,3 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
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
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
查处淫秽网站, 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A.抵制抵消防御抵御B.抵消抵御防御抵制C.抵制防御抵御抵消D.抵消抵制抵御防御[答案] 2.B[解析] 2.抵制: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
抵消: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除。
防御:抗击敌人的进攻。
抵御:抵挡;抵抗。
3.(2014 广东,2,3 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2015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题题组训练
文言虚词题题组训练一、基础题组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B.C.D.答案 C解析 C项两个“所”,都是助词,和后面的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所存”,即存在的地方;“所欣”,即欣喜的地方(景观)。
A项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
B项连词,和/介词,同。
D项兼词,于之,在那里/代词,他(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B.C.D.答案 D解析 D项两个“则”,都是连词,表顺承,“就”“那么”。
A项语气助词,加强判断语气/语气助词,表感叹。
B项介词,因为,由于/连词,因为,由于。
C项副词,多么/代词,哪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A.秦则无礼,何施之为B.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答案 B解析 B项与例句均为介词,被。
A项表反问。
C项动词,作为。
D项介词,给、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A.君将哀而生之乎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遽扑之,入石穴中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答案 A解析 A项与例句均为代词,我。
B项助词,用于主谓间,无实义。
C 项代词,它。
D项助词,定语后置之标志。
二、核心题组5.解释下文中加点的词语。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1)越数日:过了(2)吾家之鸡或夜鸣:有的(3)人何与焉:干预,关涉(4)若夫时然后鸣:按时(5)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通“司”,掌管(6)人之言默:取消句子独立性(7)未可言而言:表转折(8)故书之以为言默戒:将……作为参考译文邻人家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邻人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煮吃了。
2015届高考语文题点特色训练关键虚词翻译到位
关键虚词翻译到位[目标解说]在文言翻译中,文言虚词有辅助实词构成句子语法结构和表达语气等重要作用,考生对此不可随便处之,在二轮复习中应强化《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其他常用虚词及复音虚词的翻译意识。
如果考生高度重视,对虚词的差别能做细微的分析,并对高频虚词及一些特殊虚词重点把握,那么,就能做到“遇到”即可“抓住”而得分。
【真题回做】(2013·湖南)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
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
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
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
”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
”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
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
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
《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突破性训练题汇总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突破性训练题汇总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一)答案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2015届高考语文(湖南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一章文言文阅读ppt1
(1) 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
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
译文: 答案 张朴村开始是因为要校勘《宋元经解》而客 居在司寇家里的,这之后,许多达官显贵考证修订 文史资料,也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委托给他。 得分点 “以”、“客”、“以……属”,句意对。
章 文言文阅读
学案2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
文言虚词在表情达意中作用很重要。湖南卷不仅单独设题 考查虚词,而且把虚词放在翻译中考查。因此,在二轮复习中 应强化《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其他常用虚词及复音 虚词的翻译意识,做到只要“遇到”就能“抓住”,只有“抓 住”(译到位)才能抓分。
参考答案
我依照这个办法安抚它们,难道它们能
再去伤害獐子吗? 得分点 “因而”、“安”、“岂……哉”、句意通顺。
2.【题目】 得分
仲凫蹙然不悦,而语侯子以其状。(3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原文见“自我诊断”第2题]
剖析
现场
失分 答案 ↓ 1分
只译出了 “ 状 ” 字(状况、情 况),“以”“语” 两个得分点 均未译出。
【学案略语】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甲)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 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 终不可有所为耶?……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 生不能用汉文也。 (选自苏轼《贾谊论》)
( 乙 )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
并且日益友好,我依照这个办法安抚它们,难道它们能再
去伤害獐子吗?”我说:“虽然这样,你何不让童仆看守那 两条狗,并且将獐子用绳索拴住?”王仲凫没有回答。
过了三天,王仲凫告诉我说: “ 我将童仆辞退了。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虚词的使用 Word版含答案
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删去后不影响...表意的一句是( )A.2010年网络热词的突出特点是热点事件引发热词创建潮,网民不仅在创建热词,也.在某一层面上促进整个事件的发展。
B.沟通是一项颇能体现教养、品位、学识的技巧,遗憾的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大多..不包含这一内容。
C.专家认为,中国尽一切努力从利比亚撤出了.3万多名工人的行动展示其有能力保护数十万海外务工人员的大国形象。
D.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了太平洋大部分地区,至少..有20个国家和数个太平洋岛屿发布过海啸警报。
【答案】C【解析】“撤出”已表达“了”的意思。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诸多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认真地加以________,以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②当公安人员向他了解犯罪分子情况时,他说话显得很_____,但最后在正义的感召下,说出了犯罪分子犯罪的全过程。
③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打动了许多妇女的心,她们_______伤感,落泪。
A.疏通隐晦无不B.疏导隐晦不无C.疏通隐讳不无D.疏导隐讳无不【答案】D【解析】疏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争执。
疏导:引导使畅通。
隐晦:(意思)不明显。
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不无:不是没有,多少有一些。
无不:没有一个不,全都。
3.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中国房地产__①__影响中国,__②__影响世界。
__③__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下降,__④__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也会随之下降,我们已经看到有色金属等价格下降的征兆。
__⑤__说一年之前,对冲基金还在为中国房地产泡沫担忧,现在则开始担心,中国房地产硬着陆怎么办?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答案】不仅甚至(而且) 如果那么如果4.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
2015年高考语文考点总动员考向09 虚词(原卷版)]
备战2015年高考考点掘金系列【考点掘金】考点展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E级(表达运用)考点掘金:考向9:虚词考向10:实词考向11:成语辨析之望文生义考向12:成语辨析之感情色彩考向13:成语辨析之张冠李戴考向14:成语辨析之谦敬错位考向15:成语辨析之不合语境考向16:近义成语辨析【金脉分布】【考情预测】从14年高考的题目看,词语的命题类型主要是两类即:“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前者是判断,后者是辨析,判断类除“皖”“桂”两省都是成语外,其余省市都加入了实词和虚词的考核,辨析类除重庆单独辨析实词,课标卷单独辨析成语,其余省市都是实词、虚词、成语混搭,由此看出词语的考核已经由过去大多省市只考成语变为成语、实词、虚词共同考核,望大家注意。
在成语考核中较为重视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的考核。
由此可以预知,15年的高考,只要考查形式不作变动,考向则是相对固定。
虚词考点考的省份较少,一般以辨析的形式和实词、成语混搭出现,也要注意虚词填空,尤其是广西省,因为以前和试题中曾经出现,还不止一次。
【高考金脉】真题一:【2014年高考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词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_____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_______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 B 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词语未免无可非议真题二:【2014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2015年高考语文135分 第九讲:文言虚词
第9讲:文言虚词★材料信手拈来齐白石晚年变画法:创新就要勇于突破自己。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
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
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
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
80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
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
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背诵日积月累【诗词积累9】《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
★字词各个击破常见错别字日练30之(九)241.焚膏既晷() 242.愤闷不平() 243.愤笔急书() 244.丰功伟迹()245.蜂涌而至() 246.凤冠霞披() 247.幅圆辽阔() 248.浮光略影()249.斧底抽薪() 250.付之东流() 251.言简意该() 252.甘败下风()253.改斜归正() 254.甘之如怡() 255.感恩带德() 256.根深底固()257.工力悉抵() 258.功亏一蒉() 259.全神灌注() 260.鬼斧神功()261.鬼域技俩() 262.过尤不及() 263.禁若寒蝉() 264.含辛如苦()265.汗流夹背() 266.合盘托出() 267.合衷共济() 268.轰堂大笑()269.后发治人() 270.划地为牢()★每讲精析精练文言虚词备考方略点拨正确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突出针对性和典型性。
针对性就是重点虚词的词性和用法,要让学生做到辨析词性准确,理解用法恰当;典型性是就课本的语言材料而言,课本的语言材料可谓丰富,高考一般会从其中选择对比项,因此,我们要对每篇课文中的重点虚词进行分类整理,弄清用法。
只有了然于胸,才能稳操胜券。
菲翔学校高考二轮冲刺 文言文虚词 试题
墨达哥州易旺市菲翔学校高考语文二轮冲刺文言文系列〔虚词〕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A.①夫子之道至大②夫道之不修也B.①吾何为于此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C.①使知者而必行②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D.①那么陈、蔡用事大夫危矣②当时那么荣,没那么已焉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以.还县,县中称其信帝以.复敢深化,希令远征……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
C.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沉吟久之,乃.以檄叩地D.遂遣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HY刘植南渡五社击郾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A.皆大雅之.才也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B.最后其曾孙庄出所.藏钞本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C.相切劘以.古学那么修文德以.来之D.此岂苟然.者哉虽然.,犹未有树也。
4.以下句子与例句句式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例句:不自知其手舞足蹈而不能已也。
A.乱天子边,欲谁归罪?B。
姜氏何厌之有?C.何面目以归汉!D.恐年岁之不吾与。
5、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3分〕A.以.其辩得幸太子故请削地以.尊京师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错〔人名〕父闻之.,从颍川来C.削其.地,收其枝郡以诛晁错〔人名〕为名,其.意非在错也D.臣窃为.陛下不取也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一样的一组是〔〕A.为.松称呼先主有雄略B.愿一共戴奉,而.未有缘必为.人所教也而.留夏候渊、张郃屯守C.阴献策于.先主D.以.将HY之英才以响应于.内此盖天以.与我7.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A.①父谦为.大将HY何进长史②为.魏讽所引B.①进以.谦名公之胄②以.疾免,卒于家C.①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②乃之.依刘表D.①然好贤而.不能用②故国危而.无辅8.以下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例: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A.王粲,字仲宣,山阳人也B.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C.士之避乱者D.粲二子,为魏讽所引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一样的一组是〔〕A.①辛丑秋,将之②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B.①龙不胜,破其〔虞山〕山而去②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C.①取径以南,益露奇境②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D.①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②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10、以下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①于是引HY次于.武陟〔地点〕②尽坑于.游豫园B.①诸将士以.此城当路,请先攻取②孝武初,以.都督镇城C.①盆乃.以城东入②乃.令孝宽以大将HY行宜阳郡事D.①孝宽知其.离阻②其.城既在要冲,雉堞结实11、文中以下句子没有倒装句式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训练9--文言虚词高三2015-04-15 16:02专题24[分点训练]一、解释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而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⑦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答案] ①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为了、为的是,来”②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③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⑥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⑦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2.何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⑤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答案] ①通“呵”,“喝问”②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什么”③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哪里”④疑问副词,“为什么”⑤副词,表程度深,“多么”3.乎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③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答案] ①介词,相当于“于”“对”,表示对象②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吧”③语气助词,表示感叹④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比”,表示比较⑤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4.乃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③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恒晋文之事》)( )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答案] ①副词,表承接,“才”②副词,表转折,“竟、却”③表示范围的限定,相当于“仅仅”“只”④副词,表判断,相当于“就是”“原来是”⑤代词,表第二人称,“你的”5.其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 )②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⑤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⑥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⑦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⑧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⑨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答案] ①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②语气副词,表揣度,“大概”③副词,“岂,难道”④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⑤代词,表第三人称,“他”“他的”⑥副词,表假设,“如果”⑦代词,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⑧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⑨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6.且①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②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答案] ①副词,“姑且,暂且”②副词,“将要”③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④句首语气词,“还有”,表示进一层⑤连词,表让步,“尚且”7.若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殽之战》)(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⑤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答案] ①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②代词,表第二人称,“你们”③动词,“似、好像”④代词,“这样”“如此”⑤做定语,表领属,“你的”⑥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8.所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②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宋书·沈庆之传》)( )③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答案] ①助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②量词,多用来计算建筑物③助词,和前面的“为”字配合使用,表示被动④助词,和“以”连用,表示原因,“……的原因”“……的缘故”⑤助词,和“以”连用,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靠他来、用来”9.为①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⑤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⑥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答案] 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②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③介词,“被”④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⑤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⑥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10.焉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⑤然力足以至焉(《游褒禅山记》)( )⑥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 [答案] ①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②疑问代词,“哪里”“怎么”③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④代词,相当于“之”⑤代词,相当于“之”,表处所⑥疑问代词,相当于“何”、“怎么”、“哪里”11.也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③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⑥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答案] ①助词,表判断和肯定②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原因③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感叹④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⑤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尾加强疑问语气⑥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祈使语气12.以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④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以乱易整,不武(《左传·僖公三十年》)( )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⑦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⑧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答案] ①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来”②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或方式,“按照”③介词,因④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⑤介词,用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用(凭)什么身份”⑦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⑧介词,表示“在”13.因①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答案] ①连词,“于是”,“就”②介词,“依”,“随着”“就着”③介词,经由、通过④连词,因而⑤副词,便、就14.于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④而耻学于师(《师说》)(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⑥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答案] ①介词,“从”②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③介词,表比较,“比”④介词,“向”⑤介词,“对、对于”⑥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与、跟、同”⑦介词,表示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15.与①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兵车行》)( )④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⑤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 )⑥与羸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⑦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答案] ①介词,“和”、“同”②连词,“和”、“同”③介词,“替”、“为”④“等待”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⑥动词,“亲附,亲近”⑦动词,“给予”“给”16.则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③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答案] ①连词,表假设,“如果”②连词,表承接,“就”③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④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17.者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老子》)(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③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④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 ①代词,用于形容词后面,指人或事物②代词,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③助词,用于时间词后,表示“……时候”④助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18.之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⑤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⑦宋何罪之有?(《公输》)( )[答案] ①代词,表第三人称,“他”,指李蟠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④代词,“事理、道理”⑤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⑥助词,相当于“的”⑦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