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现状与展望
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及未来方向研究
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及未来方向研究一、前言医疗体制改革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持续推动的一项重大任务,旨在为广大百姓提供更为优质、公平、稳定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从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自2009年启动医改以来,医疗体制改革的进展是显而易见的。
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以及完善支付方式等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疗服务水平。
例如,在医药领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仿制药的生产和使用,降低原研药价格,同时提高药品市场准入门槛,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用药权益。
此外,国家也积极鼓励发展基层医疗服务,完善社区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医疗专业能力,使得更多的居民可以在本地就能够得到合适的治疗。
在医保方面,2016年底,各级政府整合了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实现了统一的医保体系,为亿万人民提供了更加全面、优质、可及的医保服务。
随着国家和地方财政的不断加大投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逐渐得到改善,居民的医保待遇得到有效保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医疗体制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三、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1.医疗服务供给不足近年来,医生、护士等医疗服务人员的数量明显增加,但是实际的医疗服务供应仍然不够,体现在预约难、排队长等方面。
短缺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高层次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却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和数量。
2.医药价格高在药品和医疗耗材采购方面,医疗机构的采购规模小、采购渠道不畅等都使得药品和医疗耗材价格上涨,导致患者的治疗成本增加。
3.医保制度尚待完善虽然国家已经整合了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但是医保资金管理仍面临不少问题,例如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医保基金缺口等。
同时,由于参保人数和人均医保支出标准各地不同,导致不同城市之间的医保政策差异较大。
四、未来方向为了解决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上述问题,未来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建立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展望医疗卫生体系是一个国家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公民的生命和健康。
然而,当前医疗卫生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面临许多挑战,需要进行改革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前景。
一、现状分析1. 资源分配不均:在当前的医疗卫生体系中,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大城市中的大型医院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医疗服务的不平等。
2. 高昂的医疗费用: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给普通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尤其是一些高效率医疗项目,如手术和特殊药物,费用过高,使得一些患者无法承受,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
3. 基层医疗服务薄弱:基层医疗服务是医疗卫生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目前在我国不够健全。
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仍然比较简陋,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基层医生的技术和专业水平相对较低。
二、改革方向1.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可以通过提高基层医生的培养和培训水平,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以及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协作机制等方式来改善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
2.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核心。
可以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价格和医疗服务的透明化等举措来改变目前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 加强医疗技术创新:医疗技术的创新是提升医疗卫生体系的关键。
可以通过加大对医疗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研究机构与临床医院的合作水平,培养更多的医学科研人才等方式来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前景展望1. 全民健康保障:通过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可以实现全民健康保障的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可负担的医疗服务。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成为社会焦点。
从改革以来,医疗卫生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将会对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
一、医疗卫生改革现状分析1. 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在医疗卫生改革的过程中,全民医保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全民医保得到了初步实现,各地医保政策也逐渐完善。
全国范围内,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医保报销比例得到了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也完善了。
2. 建设了现代化医疗卫生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是医疗卫生改革的基础。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在医疗设施、医疗人才、医疗技术等方面加强投入,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制度得到了推广,标准化建设也加快了进程。
另外,信息化医疗建设也得到了发展,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便利的医疗服务。
3. 建立了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医疗卫生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建立了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医联体、家庭医生制度等。
另外,医疗服务机构也实行了多元化经营,大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迅速。
二、医疗卫生改革趋势分析1. 全面深化医改目前,医改已进入深化重构阶段。
在未来,全面深化医改将继续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推出更多惠民健康政策。
2. 聚焦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在医改的新阶段中,患者需求将会成为改革的基石。
关注患者的体验、治疗效果、医保健康和医疗安全等需求,加强医疗卫生体系的改善,建立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3. 推广数字化和智慧医疗在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和智慧医疗将会成为医改的重要推动力。
数字化和智慧医疗将省时、省力、省心、省钱,为患者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服务。
4. 能力提升和创新发展医改不断推进需要医疗卫生领域不断提升能力和推进创新。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需要加强诊疗技术、增强医疗卫生人员素质,并鼓励创新发展,使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善和良性发展。
总结医疗卫生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加强改革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必然要求。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面临着发展的新挑战。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立医院的现状,指出存在资源匮乏、管理滞后等问题。
其次探讨了新医改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包括医保政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等方面。
随后提出了公立医院发展的对策建议,强调了推进改革、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了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未来发展,认为需要在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持续努力,以适应时代变革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变化。
新医改为公立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需要公立医院不断调整策略,提升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以确保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影响、对策建议、改革、服务水平、未来发展1. 引言1.1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医疗体制不断变革和完善,新医改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医疗救治、医学教育、科研等多重职责,其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公立医院发展现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一线城市的公立医院压力过大,而部分农村地区的公立医院设施和人才配置不足。
医疗服务质量亟待提升,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频发。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亟待改革和完善,医院内部的人员流动性大,管理效率低下。
针对以上问题,应当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加强医联体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院服务水平,避免医疗资源过度集中。
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现医改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探索创新,加强改革,才能实现公立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分析:1.经济发展与医疗需求增加: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需求也逐渐增加。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医疗保险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保险制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完善。
本文将就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展开阐述。
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商业医疗保险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不同群体的人口,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医疗保障。
然而,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各地区医保政策存在差异,导致了保障水平不均衡。
其次,医疗保险的筹资压力较大,保障范围有限。
再次,医保支付方式尚未实现全面的分类付费,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另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方面也亟待改进。
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向上进行努力。
1.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强统筹与整合应当通过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强不同保险类型之间的协调与融合,推动形成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
在整合城乡医保制度的过程中,要合理关注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特殊性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
2.建立完善的医保支付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医保支付机制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应当倡导分类付费,推动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按病例付费等灵活多样的支付方式。
同时,要加大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倾斜,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农村地区倾斜,提高服务的可及性。
3.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测评价,对不合理的医疗行为进行惩罚,推动医疗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4.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在现代化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中,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医保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加快医疗信息共享,提高服务效率。
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发展
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
医疗卫生体制的变革方向是商业化、市场化,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开性下降,从总体上讲,医疗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
新医疗改革方案有望在2009年初出台,该方案将确定“政府主导”的体制,并明确医疗卫生事业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一中国“医改”制度现状(一)城镇医疗体制现状1.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及资金投入方面看,中央政府的统一协调职能不断弱化,各种责任越来越多地由地方政府承担近几年,中央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总体效率低下。
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管理体制、药品生产与流通体制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效益,商业化、市场化特征明显。
2.从医疗卫生机构所有制结构看,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分工协作走向全面竞争公立医疗机构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在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基础上已逐步演变为市场主体。
除鼓励竞争、放开价格,在医疗机构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外,不少地方还套用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通过股份制改造、整体出售、授权经营等多种方式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市场化、民营化。
3.从医疗保障模式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及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遇到了很大困难目前,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国家建设的重点、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其主要内容如下。
[1](1)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和当地情况具体规定用人单位缴费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和个人缴费占本人工资的比例;(2)建立个人账户,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分开管理,分别核算,个人账户用于小病或门诊费用,统筹基金用于大病或住院费用;(3)对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额确立“封顶线”,“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各地在实践中试行了一些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商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办法,以解决贫困群体的医疗问题;[2](4)医疗保险费由税务部门代征或经办机构征缴,保证基金到位,降低征收成本,并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5)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谁履行缴费义务,谁就享有社会保险的权利,没有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单位,统筹基金不为其职工支付医疗费用,且保险基金只支付参保后发生的医疗费用;(6)关于统筹的层次,原则上以地、市为单位,特定情况下实行县级统筹,目的是有利于医疗保险管理,同时方便职工就医;(7)实行属地管理,即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执行统一政策,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
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在当今社会,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现状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在这种改革中,各国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费用过高、医患关系紧张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
二、医疗卫生体系改革面临的问题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一些地区的医疗服务质量较高,而一些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医疗服务差距,使部分患者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医疗费用过高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成为了制约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医疗费用过高使得一些患者无法承担医疗费用,导致医疗服务不可及。
此外,高额的医疗费用也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3. 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关系的紧张也是当前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医患矛盾导致了医疗服务的断层,使患者信任医生和医疗机构的意愿降低,这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解决途径1. 加强医疗资源调整与配置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加强医疗资源调整与配置。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和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来缓解医疗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加强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控制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费用是解决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降低医疗费用的上涨速度,并推动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化。
此外,还可以鼓励医疗机构进行内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关键。
可以通过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医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展 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以某县为例,虽然政府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投入了一定资金,但由于多种原因, 医院的财务状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医院在人事制度、药品采购等方面 的改革进展缓慢,制约了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外,公立医院在公益性和效 益性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可能导致群众就医负担加重。
三、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展望与建 议
面对公立医院改革中存在的挑战,未来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 措施和建议。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上下联动的服务 模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
Hale Waihona Puke 总之,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公立医院和社会各 界的共同努力。只有直面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才能确保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 疗卫生服务。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 高,公立医院改革仍需不断深化,以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 重要意义。虽然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政府和公立医院积极探索, 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相信我国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一定会取得更 加显著的成果。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决心,为建立 更加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而努力。
谢谢观看
为应对上述挑战,公立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要继续深化内部 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政策,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其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转 型升级。要积极拓展多元化办医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提高 公立医院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
进展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现状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现状一、背景介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旨在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院管理混乱等。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1、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了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辅以中级医疗机构和高级医疗机构,根据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的能力和资源,实现逐级分流就近就近就便,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诊,缓解医疗服务压力。
2、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培训、引进优秀医生、完善设施设备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此外,还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形成网络式的医疗服务体系。
3、促进医疗服务市场化推进医疗服务市场化引导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鼓励发展优质医疗资源,减少垄断现象,带动市场进入,增加民间投资,进一步促进医疗市场的发展。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现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4亿人,基本医疗服务覆盖面达到了98%以上,包括中西医结合、中医药服务等各类医疗服务已经得到了基本覆盖。
但是,在“全覆盖”的背后,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医生和床位为代表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其次,一些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一方面将市场化纳入医疗创新,另一方面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
再次,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亟待加强。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设施水平和人员素质的不足,一些地方的居民不得不到大城市寻求医疗服务。
四、未来的展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成效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保持发展的平衡和相对的适度和稳定,同时也需要企业、社会及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协作。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展望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展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展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但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面临诸多问题,急需进行深入改革。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展望和方向。
一、现状分析(一)医疗资源不均衡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农村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严重匮乏。
同时,医疗卫生机构也存在区域、层次和类型不均衡的问题。
这导致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和医疗服务不足等问题。
(二)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尽管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医患矛盾却不断加剧,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医疗机构的售药收费和安全问题,医生的诊疗能力、责任心和通情达理水平等问题都引起了公众关注。
(三)医疗费用过高我国医疗费用过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尤其是自费药品、诊疗托底和住院押金等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
医疗服务价格过高,已经严重损害了大众的医疗权益。
(四)医疗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虽然不断完善,但社保、医保、大病保险等之间的交叉、重叠和缺陷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人员还存在医疗保障失效、医保卡丢失等问题。
二、展望与方向(一)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分享与合作,合理规划医疗机构的分布和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降低配套设施的投入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城乡卫生资源的均衡化。
(二)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升级加强医生专业技能培养,强化严格的考核机制和评估制度,提高医生的医疗技能和服务质量,培养一批深入基层、懂农村、能服务的医生队伍,建立公立医院和社会医疗机构的联动机制,推动医疗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三)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加强国家医疗药品监管,提高药品价格透明度,控制大病用药价格波动,建立后付费制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权益。
2024年基层医疗医药卫生改制总结汇报
2024年基层医疗医药卫生改制总结汇报一、改革背景:2024年,我国基层医疗医药卫生改制全面推进,旨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水平,构建全面覆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改革深化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合了医药卫生资源,优化了医疗服务结构,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改革措施:1.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建设。
加大对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升其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体制,优化医生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
2. 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通过建立医共体等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将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专家资源下沉到基层,提供远程会诊、病例讨论等远程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能力。
3.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鼓励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推动全科医生培养和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急诊和慢性病管理水平。
推广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4. 完善基层医疗保障体系。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卫生院之间的衔接,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制度,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
深化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推动药品价格下降,减轻人民群众的药品费用负担。
三、改革效果:1.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设施齐全,人员配备合理,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服务。
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解决基层医疗资源匮乏问题。
2. 就医便利度大幅提高。
通过医共体等机制,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服务的推广,方便了患者的就医需求,缓解了二、三级医疗机构的看病压力。
3. 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减轻。
通过健全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卫生院之间的衔接,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减轻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
医改进展情况汇报汇报
医改进展情况汇报汇报医改是一个复杂且系统性变革的过程,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可靠的医疗卫生服务。
本文将对中国医改进展情况进行3000字的汇报。
一、医改背景及目标中国医改始于2009年,当时中国面临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费用过高、服务质量不高、医患矛盾严重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医改的总体目标,即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医改措施及成效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国通过建立综合医保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14.5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5%。
大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2. 医疗制度改革中国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能力。
通过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此外,还推广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并加大对乡村医生培训和扶持力度。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3. 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中国医改加强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建立了药品监管体系,制定了严格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标准。
加强了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管水平。
此外,还推广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医疗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4. 医疗服务价格和费用控制中国医改通过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监管机制,规范了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和调整。
控制药品和诊疗费用的高额增长,并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向服务性收费转变。
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5. 医患关系改善中国医改加强了医患沟通和医患纠纷的处理机制,建立了医患沟通联络机制和医疗纠纷调解机构。
加大对医患关系纠纷的调处和调解力度,促进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理解。
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信心。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的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以促进医疗体制改革。
在这一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对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在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过去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以“以药补医”为主,依靠销售药品获取收入,而医疗服务本身的收入占比较小。
这种模式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生和药师过度看重药品销售。
公立医院在医改中面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多重压力。
公立医院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效益水平也存在不少问题,缺乏竞争力。
公立医院在医改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持续推进,促使公立医院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庞大,为公立医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为公立医院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寻求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1. 转变医疗服务主体公立医院应该摆正自己的定位,回归公立医院的初衷,以医疗服务为主要目标,减少对药品销售的依赖。
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大对医生的培训和职称评定力度,提高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2. 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公立医院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医改政策,着力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加强医疗费用监管,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医保支付改革机制,减少自费医疗的比例,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
3. 推进医院管理创新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优化管理结构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内部各部门的协同性和透明度,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4. 加强多元化发展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多元化发展,开发医疗服务外延,如康复服务、健康管理等领域,拓展医疗服务边界,丰富医疗服务供给。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状与对策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状与对策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是我国开放以来实施的一项重要,旨在提高全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然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现状分析1.医疗资源不均衡。
大城市医疗资源过剩,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农民医保制度不完善,导致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平衡。
2.医疗服务质量不高。
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服务态度不好,医疗纠纷频发,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3.系统管理不科学。
医疗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医生收入过低,医疗机构运营效益不高,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
二、对策建议1.完善医疗资源配置。
加强城乡之间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医疗资源结构,鼓励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农村和偏远地区。
同时,加大对农村医保制度的力度,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2.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医患信任机制,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医疗服务态度。
同时,加强医疗纠纷处理机构的建设,加大对医疗纠纷的调解力度,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和谐。
3.医疗机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的差异化管理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评估和监管,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
同时,适当提高医生的收入水平,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增加医疗机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对医疗信息安全的保护,防止医疗信息泄露和滥用。
5.增加医疗投入。
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总结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当前,完善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机构管理机制,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增加医疗投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成效及前景分析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成效及前景分析首先,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成效在全球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
根据最新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不再因为医疗费用而担心或负担过重。
其次,医疗保险制度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加公平的医疗保健服务。
在之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居民享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农村地区的居民则面临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
通过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人们不再因户籍差异而受到不公平待遇,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再次,医疗保险制度为建立多层次医疗保健体系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十年内,中国不断完善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生诊疗的技术水平。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医疗机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持,促进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然而,中国医疗保险制度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目前,医疗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和行业。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和使用机制,确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医生诊疗水平,加强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仍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尽管中国已经建立起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
特别是在面对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增多的挑战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医疗保险的投入,提高医疗保障的可持续性和保障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成效及前景是积极的。
通过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公平的医疗保障,促进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前景
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前景近年来,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现状分析1. 医疗资源不平衡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城市医疗资源相对充裕,而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同时,医疗资源的配置也存在问题,导致大城市的医疗机构人满为患,而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门庭冷落。
2. 医疗费用过高我国医疗费用整体偏高,很多人因为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放弃就医或倾家荡产。
尽管建立了医保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但仍然有不少人因为疾病致贫。
一方面,医疗服务价格过高,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开出的医疗费用过高也是导致医疗费用高企的原因之一。
3. 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关系紧张是我国医疗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难题。
患者普遍对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持怀疑态度,医生则常常面临着工作压力和职业风险。
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对于改革医疗制度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二、前景展望1. 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应加强医疗资源的平衡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支持,提高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2. 降低医疗费用应该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采取措施控制药价和医疗服务价格的过高,确保人民群众能够负担得起基本医疗服务。
可以通过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加强药品和医疗设备的价格监管等措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3. 改善医患关系改善医患关系是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应该加大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医疗观念和信任医生的思想。
4. 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信息化是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支撑。
应加快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推行电子病历系统、电子医保结算系统等,方便患者就医和享受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023年医疗卫生改革分析
2023年医疗卫生改革分析近年来,医疗卫生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2023年,医疗卫生改革将迎来重要的转折点。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医疗领域的改革力度。
本文将分析2023年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挑战和前景。
首先,我们来看看2023年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目前我国医疗系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2023年医疗卫生改革力争解决。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2023年医疗卫生改革面临的挑战。
首先是医疗资源的不足。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此外,人口老龄化也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其次是医患关系的紧张。
当前,医患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医患矛盾事件频发,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是医疗服务质量的不高。
虽然我国医疗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但仍有一些重大疾病的诊治水平较低,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然后,我们来探讨一下2023年医疗卫生改革的前景。
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性,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现存问题。
首先是提升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政府将加大投入,加快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其次是改善医患关系。
政府将推动医患沟通机制的建立,加强对医患矛盾的调解。
最后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政府将鼓励医疗机构采取先进的诊疗技术,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2023年医疗卫生改革将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的重要节点。
通过解决医疗资源不足、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政府将努力提高医疗系统的整体水平,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尽管医疗卫生改革面临一些挑战,但有信心在政府的努力下,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将取得良好的成果,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美好的健康未来。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前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这期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医疗卫生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
一、少有医生多有病人的医疗现象尽管医生在中国拥有高收入和社会地位,但是却比较少,特别是在乡村地区。
这导致患者需要长时间排队才能看到医生,挂号难、看病难等现象时有所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医生待遇太低、缺乏义务感和职业精神、医疗卫生体制不完善等。
面对这种现象,我国不断推出新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人去投身医疗事业。
例如,我的第一桶金计划就是鼓励和支持农村卫生机构招聘医生,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政策。
不过,这些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二、三级医院严重超负荷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普遍存在着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人们更加信任和选择三甲医院,但这些医院已经严重超负荷。
每天来看病的患者非常多,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医疗服务缺乏人性化、科学化以及高效率等特点。
为了缓解三级医院的压力,我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例如开展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等,都可以有效降低三级医院的就诊压力。
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不断深化医联体建设,促进各级医院之间的协作与分享,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
三、医疗费用高中国的医疗费用一直较高。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医疗费用占比达到了10.2%左右。
随着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愈发高涨,因此医疗费用上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为了降低医疗费用,政府需要出台一些具体的政策,例如建立价目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目录,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等。
此外,还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的基本医保和医保的实际支付。
全面推进收费方式改革,控制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医疗费用水平。
四、促进全民健康,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全民健康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医疗改革的现状与未来
医疗改革的现状与未来近年来,医疗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医疗资源的不均衡,现行医疗体系已经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就医疗改革的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问题背景1. 人口老龄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得到了显著延长,进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医疗需求更加迫切,同时也对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2. 疾病谱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面临着新的健康挑战。
慢性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医疗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3. 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在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下,医疗资源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
一线大城市拥有了高水平的医疗资源,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仍然十分落后,导致了医疗服务的不平等问题。
二、现状分析1. 医保制度改革为了解决医疗费用过高、看病难等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医保制度改革。
通过建立全民医保体系,提高基本医保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使得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的福利。
2. 建立多层次医疗体系为了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也开始致力于建立多层次医疗体系。
在城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提升,在偏远地区实施远程医疗等方式,以便让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
3. 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医疗诊断系统、机器人手术等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
三、未来展望1.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未来医疗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
通过提高基层医院的设备、人才水平和服务能力,让患者能够在基层就能得到及时的诊疗和治疗,减轻大医院的压力。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人才培养,提高医生和护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推动医疗机构实施质量控制和评估体系。
我国医疗保健服务业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医疗保健服务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我国当前的医疗保健服务领域,国家一直在推进着医改,旨在让医疗资源更加平等地分配,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医疗保健服务业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革和发展。
一、医疗保健服务行业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医疗保健服务行业正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整体寿命也相应地延长了。
这意味着我们将面临更多的长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而这些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更多的健康资源投入和长期的医疗保障。
其次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问题,当前我国医疗保健服务中质量参差不齐,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甚至存在浪费现象,导致部分地区和人群不能享受到合理的医疗保障。
二、医改的落实为了解决医疗保健服务行业的问题,国家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医改政策。
其中,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增加了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等群体的医保覆盖率。
此外,推行分级诊疗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流和诊治流程,使急需病人更快地获得救治,有效利用医疗资源。
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打破原有的药品垄断现象,使药品价格更加合理。
三、互联网+医疗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繁荣,互联网医疗服务正在逐步普及。
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医疗保健服务行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信息化和智能化,有效地增强了医疗保健服务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比如,大型医疗机构的在线挂号、在线问诊、家庭医生、药品配送、智能医疗设备等都逐渐成为了现实,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便利和服务。
此外,国内很多互联网医药企业还加速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的运用,这将为医疗保健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机遇。
四、未来展望当前我国的医疗保健服务行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未来几年,医疗保健服务行业将会加速向医疗信息化、智能医疗、家庭医生等多方面发展,增加更多的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将是该领域发展的大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改现状与展望
经济观察报
嘉宾主持:
余晖: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长策智库总裁
嘉宾
顾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长策智库首席社会政策专家
刘国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长策智库高级研究员
朱恒鹏: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长策智库高级研究员
医疗问题如今已经成为全民关注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话题之一,诸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广受诟病,而有关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药价虚高等问题的消解之道,也不断进入我们的公共话题。
新医改方案公布一年有余,但我们都知道,顽疾的治愈不会随着一纸方案的发布而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这需要社会各方的智慧,勇于探索、积极探讨仍然是当下我们的应对之策。
本期论坛,就这个话题,我们请来了余晖、顾昕、刘国恩、朱恒鹏四位在这个领域勤奋思考与探索并卓有成就的专家来和我们分享他们的智慧与心得
加强统筹性和权威性
余晖
新一轮医改从年月开始进入政策落定阶段,到现在已过去近一年半的时间,确实到了回顾一下进展情况的时候。
事实上,社会各界,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以及研究机构都非常关注本轮医疗改革的开局是否顺利。
今年我参加了几次有关医改的会议,涉医政府部门都正在启动医改中期评估的项目。
国家医改办正在设计一整套医改评估指标,并计划以此为基础对医改中期状况进行评估;卫生部也在跟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设计一套指标,对医改进行监测和效果评估;财政部则一直准备和亚洲银行合作,对政府这几年的医改投入效果进行评估。
我们长策智库的医改团队这两年一直在跟踪和调研医改政策的细化和执行情况,也发表了一些相关报告,比如之前我们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的对地方医改政策的综合评述(见年月日第期,版),以及公立医院药价虚高(见年月日第期,版)等文章。
前两个月我们还到陕西神木、广东高州和湛江进行了案例研究,相关报告将陆续通过《经济观察报》或别的媒体公开,当然我们的报告还送到了相关部门和高级决策者那里,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工作影响这项改革,使改革走得更好一些。
关于什么是中期评估,目前还是有争议的。
至今为止中央和地方政府有些医改配套方案还没有完全出台,政府投入也还没有完全到位,这时候要看新医改是否产生一些成果,确实有些过早。
所以有很多专家提出,这个中期评估应该放到年实施方案结束以后再来进行,眼下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过程进行监测,跟踪相关部门和地方是不是按照既定的政策去做了,投入是不是落实了。
实际上,我们发现这个过程中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说基本药物招标和零差价政策在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后,价格反而更高了;药品零差价之后基层医院亏损如何补贴等。
另外,虽然选了个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但至今为止所有的试点方案都没有公开;药事服务费政策更是待字闺中。
这样,政策的调整成为必然。
医保用药的招标采购办法现在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而基本药物政策的调整,也已经由卫生部转移到国家医改办。
所以,如果按照标准的效果评估的结果链来看,我们现在对医改的评估还处在对“投入”、“活动”和“产出”三个环节的“过程评估”阶段,而对于“结果”和“长期目标”的“效果评估”则可能是年和年的事。
但医改搞了一年多,在座的各位专家认为医改有哪些进展、存在哪些问题不妨回顾和小结一下;同时如果能够提出些对下一步医改的期望和建议,我们今天这个圆桌论坛的也就达到目的了。
从过程的评估来看,在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这几方面,各级政府确实增加了不少投入,其产出指标应该是可以获得监测数据的。
但如果供方市场只聚焦在各类医疗机构,而忽视了医生、医护人员的话是不行的。
医护人员完全可以和服务机构分开,是独立的群体,不需要“被事业化”到医疗机构里去任职。
尤其是基层社区医院这块,如果可以放开现行政策,使医护人员成为自由职业者,可以自由选择与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则不但可以放活现有各类医疗机构中的人力资源存量,还可以吸引广大的体制外人力资源,从而节省政府对医护人员的培养投入,使提供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完善。
大家的讨论最后必然聚焦于公立医院改革。
顾昕教授一开始就提到了其实质是去行政化,这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医改方案中说的“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原则。
管办分开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把目前卫生行政部门办公立医院的职能转给地方政府,并按照医改方案的政策促进其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而卫生行政部门主要从事对医疗卫生行业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如果既办又管,就是集裁判、教练和运动员于一身,必定扭曲医疗市场的行为,永远无法形成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