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讲义

合集下载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课件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课件

淋巴细胞(lymphocyte)
淋巴细胞是体内分布最广泛、种类繁多且功能各异的细胞群 体。根据生存期长短分为效应性淋巴细胞和记忆性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类型(发生部位、形态结构、生理功能):T 淋巴细 胞、 B 淋巴细胞、 K 细胞、NK 细胞
✓ T 淋巴细胞 ✓ B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的作用特点: ✓ 淋巴细胞决定了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异性(specificity)
第二节 免疫系统
➢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是机体执行免疫功 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 免疫系统由三个个组成部分: ✓ 免疫器官 (Immune organ) ✓ 免疫细胞 (Immune cell, Immunocyte) ✓ 免疫分子(Immune molecule)
B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 B 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or, bursa dependent lymphocyte)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 氏囊中淋巴样前体细胞分化成熟而来。
➢ B细胞首先证明是在鸟类淋巴样器官法氏囊内发育成熟的, 故称之为B细胞。哺乳类动物的B细胞在胚胎早期是在胚肝, 晚期至出生后则在骨髓内分化成熟,成熟B细胞可定居于 周围淋巴组织,如淋巴结的皮质区和脾的红髓及白髓的淋 巴小结内。
➢ 免疫活性细胞 --- 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分化增殖、产生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 辅佐细胞(即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能捕捉和处理抗原、把抗原递呈给免 疫活性细胞的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辅助作用。
➢ 多性核嗜中性粒细胞 (polymorphonuclear cell, PMN):多形态核细胞

免疫学讲义

免疫学讲义

免疫学讲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Shanghai Jiao T 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医学免疫学教学讲义(与第五版教材配套)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免疫学教研室2009年6月前言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门生物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免疫学又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主要支撑学科,和疾病的发生及诊治休戚相关,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化紧密相连。

免疫学课程包括基础免疫和临床免疫两个部分,基础免疫学主要论述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介绍抗原作用下淋巴细胞的激活、分化和效应功能;临床免疫则着重讨论临床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

本讲义系根据金伯泉主编的《医学免疫学》(第五版)教材所编写,应与教材配套使用。

讲义仅供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参考之用,一切应以教材为准,全面学习、掌握有关内容。

本课程教学安排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为42学时;实验课为12学时。

本讲义以“讲”为基本授课单元,目录中标题后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为教材之章节,学生应根据每讲内容,全面复习、理解相应章节内容。

由于时间仓促,错误之处难免,恳请广大师生指正,以便今后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参考书目1.《医学免疫学》金伯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免疫学》周光炎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译自Roitt I Immunology, 6th ed.3.《免疫学原理》周光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7年.4.《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影印版)》5th ed, Abul K.Abbas, Andrew H. Lichtman,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5.《Kuby Immunology》5th ed, Richard A. Goldsby, Thomas J. Kindt, Barbara A. Osborne,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2006参考网站:1. /doc/9d42c469b84ae45c3b358c5e.html /2. /doc/9d42c469b84ae45c3b358c5e.html /jpkc-sb/mianyi2007/index1024.htm3. http://202.114.128.248/newkj/my/ moban2/index.htm4. /doc/9d42c469b84ae45c3b358c5e.html /index.html免疫学教研室2009.06目录第一讲绪论(1)------------------------------------------------------------------------1 第二讲免疫器官和组织(2)-------------------------------------------------------------3 第三讲抗原(3)-------------------------------------------------------------------------5 第四讲免疫球蛋白(4)------------------------------------------------------------------ 9 第五讲补体系统(5)---------------------------------------------------------------------14 第六讲细胞因子(6)---------------------------------------------------------------------18 第七讲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7)--------------------------------------------20 第八讲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8)--------------------------------22 第九讲B淋巴细胞(9)------------------------------------------------------------------25 第十讲T淋巴细胞(10)----------------------------------------------------------------29 第十一讲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11)---------------------------------34 第十二讲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12)-------------------------------------------37 第十三讲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13)-------------------------------------------40 第十四讲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14)-------------------------------------------------43 第十五讲免疫耐受(15)-------------------------------------------------------------------50 第十六讲免疫调节(16)------------------------------------------------------------------53 第十七讲超敏反应(17)------------------------------------------------------------------56 第十八讲自身免疫性疾病(18)---------------------------------------------------------61 第十九讲免疫缺陷病(19)---------------------------------------------------------------64 第二十讲肿瘤免疫(20)------------------------------------------------------------------69 第二十一讲移植免疫(21)------------------------------------------------------------------73 第二十二讲免疫学防治(23)---------------------------------------------------------------76 第二十三讲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22)------------------------------------------80* 括号内数字为第五版教材章节。

《免疫学期末复习讲义》6抗原的加工呈递和mhc

《免疫学期末复习讲义》6抗原的加工呈递和mhc

抗原的加工呈递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学习要求:掌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概念人类经典MHC基因编码的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及其功能特征熟悉:MHC基因结构及其特性MHC分子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了解:免疫功能相关基因HLA在医学中的应用和意义第一节MHC(对应书上第三节)一、简介1. MHC的概念及MHC限制性(掌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是一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2. MHC的发现(了解)二、MHC基因结构及功能1. MHC 基因结构和分布(掌握人类经典MHC基因编码的分子结构、组织分布)I类基因区:编码MHC I类分子的基因:II类基因区:编码MHC II类分子的基因:2. MHC 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熟悉)•单体型haplotype•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3. MHC分子及与抗原肽的结合(掌握经典HLA分子的功能特征)HLA分子的功能:(参考PPT P67-68)1. 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2. 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4. 非经典MHC 分子(了解)CD1分子呈递脂质抗原三、HLA与疾病的关系(了解,参考书P77)(熟悉几个关联基因)✧强直性脊柱炎AS——HLA-B27阳性✧乳糜泻CD——HLA-DQ第二节抗原呈递细胞(对应书上第一节)✧抗原呈递细胞概念:✧抗原提呈细胞的分类(专职性和非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的特性:•活化初始化和效应性T细胞•呈递抗原给T细胞(第一信号),并提供第二信号•PAMP分子增强APC的抗原呈递能力•APC 和T 细胞的双向作用一、细胞(掌握APC类型)(一)树突状细胞1.DC的类型(cDC,pDC)2.经典DC的成熟(了解)未成熟DC(抗原的摄取加工);成熟DC(抗原呈递)(参考书P64,表5-1)3.DC作为专职APC的重要特性:4.DC能够活化初始T细胞的原因:(高海峰老师在复习讲座中提及,可帮助理解)初始T细胞活化条件:起始APC必须表达足够多的MHC分子、黏附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还必须有足够的机会与初始T细胞相遇。

南开大学免疫学讲义-第三章 抗体

南开大学免疫学讲义-第三章 抗体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分子—抗体第一节抗体的发展及其特征一、抗体的发现血清中存在一种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的组分称为抗毒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组分称之为凝集素。

其后将其称为抗体(antibody,Ab),将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antigen)。

二、抗体的理化性质40年代初期Tiselius和Kabat用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证实了抗体活性与血清丙种球蛋白组分相关。

图1. 兔血清电泳分离图2.不同类免疫球蛋白的电泳分离离心常数7Sγ(16, IgG) ; 19S,β2(β2M,90,IgM); β2A(IgA)三、抗体的生物学活性1.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2.抗体与补体的结合。

3.抗体的调理作用。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Porter对血清IgG抗体的研究证明,Ig分子基本结构是由四个肽链组成的,二条较小的轻链和二条较的重链,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分为氨基端(N端),羧基端(C端)。

(一)轻链和重链1.轻链(light chain,L链)214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为24KD,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组成的环肽,可分为:Kappa(κ)与lambda(λ)2个亚型。

2.重链(heavy chain,H链)450-550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55或75KD,含糖数量不同,4-5个链内二硫键,可分为5类,μ、γ、α、δ、ε链,不同的H链与L链(κ或λ)组成完整的Ig分子。

分别称为:IgM,IgG,IgA,IgD和IgE。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L链N端1/2处(V L)108-111个氨基酸残基,H链N端1/5-1/4处(V H)118个氨基酸残基,V区有一个肽环65-75个氨基酸残基。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HVR)可变区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 FR)V L的HVR在24-34,50-56,89-97氨基酸位置。

免疫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免疫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T、B细胞表面均体现多种丝裂原旳受体。在体外试验 中丝裂原可刺激静止旳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体现为体积增大,胞浆增多,DNA合成增长,出既有 丝分裂等变化。
实践中常用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刺激旳反应,来检测机 体免疫系统旳功能状态。如:用PHA 或ConA 刺激旳 增生反应来测定T细胞功能:用 SPA旳反应来测定人B 细胞旳功能:用PWM来测定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功能。
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旳,存 在于人、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旳共同抗原,又 称为Forssman抗原。
异嗜性抗原在医学实践中旳意义:
1、临床上常用异嗜性凝集反应辅助诊疗疾病。 如:引起原发性非经典肺炎旳肺炎支原体与MG株 链球菌间有异嗜性抗原。
2 、异嗜性抗原和某些疾病旳发生有关。如:A 族溶血性链球菌细胞壁旳多糖抗原与心瓣膜旳糖蛋 白有共同抗原,链球菌旳M蛋白与心肌成份有共同 抗原,所以感染该菌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弗氏不完全佐剂(IFA) 石蜡油+羊脂
弗氏佐剂 弗氏完全佐剂 (CFA) 石蜡油+羊毛脂 + 卡介苗
抗原和佐剂旳百分比为1:1,因为佐剂是油剂, 加抗原后要充分混合成乳剂。
佐剂旳生物学作用:
增长抗原旳免疫原性,使无或薄弱免疫 原物质变成有效旳免疫原。
提升抗体旳滴度,提升首次免疫应答和 再次免疫应答抗体旳滴度。
2、种类和数量 一种抗原分子能够有一种或多种不 同旳AD ,一种AD决定着一种特异性,多种AD决定着多 种特异性
3、部位 位于抗原表面旳AD能直接被相应淋巴细胞 所辨认,称功能性决定簇,存在抗原分子内部旳AD无激 发免疫应答旳功能,称隐蔽决定簇。只有经理化原因处 理后,使之暴露可能成为新旳功能决定簇。
第四节 诱导免疫细胞增生 旳其他成份

医学免疫学课件讲义PPT

医学免疫学课件讲义PPT
• 免疫调节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 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平衡
1. 免疫系统需要保持适当的免疫反应来 对抗病原体,同时避免过度激活导致 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
2. 免疫系统的平衡由多种因素如免疫调 节细胞和炎症调节因子共同维持。
免疫记忆及其作用
1 免疫记忆的形成
2 重要性
通过适应性免疫反应,机体能够产生对 特定病原体的记忆细胞,以便未来再次 遭遇时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免疫记忆是疫苗接种的基础,也是免疫 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有效策略。
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平衡
免疫系统的调节
• 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调节免疫反 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医学免疫学课件讲义PPT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如何通过免疫系统来抵抗疾病的学科。本课件将介绍免疫 学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免疫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应用。
什么是免疫学?
1 免疫学的定义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如何识别并抵抗外 来病原体的科学。
2 重要性
免疫学的研究对于预防疾病、治疗疾 病以及发展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的分子组成及其功能
抗体 细胞因子 配体-受体 免疫受体
识别和中和病原体 调节免疫反应 在免疫细胞间传递信号 识别和响应外来抗原
机体免疫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先天免疫反应
先天免疫反应迅速作出反应以防御广泛的病原 体,但缺乏特异性。
适应性免疫反应
适应性免疫反应较慢,但具有高度特异性,并 且能够形成免疫记忆。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类型, 包括B细胞和T细胞,它们协同工作来识别 和攻击病原体。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能够识别病原体并激活其他免 疫细胞,发起免疫反应。

免疫学讲义

免疫学讲义

第一讲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免疫、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2.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3.掌握免疫器官、免疫组织的组成及功能4.熟悉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生理意义5.了解不适宜的免疫应答与疾病关系、了解免疫学的应用6.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了解克隆选择学说及其意义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1.免疫(immunity):指机体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功能。

2.免疫系统:机体行使免疫功能的机构,由免疫器官(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其基本功能为: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诱导自身耐受免疫调节功能3.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由固有免疫细胞介导,如单核-巨噬细胞等,藉表面Toll样受体等识别病原生物,固有免疫细胞活化后吞噬、杀灭病原体;不经历克隆增殖;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4.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特点:后天获得,有特异性和免疫记忆性。

5.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导致免疫性疾病。

6.免疫学及应用: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的生物学科学,可应用于(1)传染病预防(2)疾病治疗(3)免疫诊断。

二、免疫学发展简史1.经验免疫学的发展1 *牛痘预防天花2.免疫学科学形成及发展*克隆选择学说三、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四、免疫系统(一)免疫器官(immune organs)也称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或定居及介导免疫应答的场所,人的免疫器官分为:1.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s)也称一级淋巴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1)骨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也是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讲义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讲义

实验一、免疫器官 (Organs of the Immune System)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在哺乳类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在禽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法氏囊。

外周免疫器官有淋巴结、脾脏等。

(本实验属于示教内容)1、胸腺(Thymus)胸腺位于胸腔纵隔上部,胸骨后方。

人类胸腺在胚胎期及出生后2岁内生长很快,体积较大;2岁后到青春期发育仍很快;但青春期后开始萎缩,逐渐由脂肪组织所代替,它在机体免疫功能的建立上占有重要地位。

骨髓内有部分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素的影响下,增殖分化成为具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再经血流输送到淋巴结和脾等周围免疫器官发挥免疫功能。

若新生期切除胸腺或胸腺生长肿瘤,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常因感染而死亡。

胸腺的组织结构:胸腺分左右两叶,表面覆盖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深入实质将实质分割成若干小叶。

胸腺小叶的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

胸腺皮质区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皮质区内85%-90%的细胞为未成熟的T细胞。

髓质区内有大量的胸腺上皮细胞和稀疏分散的较成熟的胸腺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标本:胎儿胸腺、胸腺组织切片图1.不同年龄期的胸腺示意图2、骨髓(Bone marrow)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

造血组织主要由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组成。

基质细胞包括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

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骨髓又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和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因此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

标本:骨髓组织切片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在禽类,法氏囊是位于泄殖腔上方的一个囊状物,内充满着淋巴组织,其中淋巴细胞不断受囊素的影响,发育成B淋巴细胞。

若新生期切除法氏囊,抗体的形成将受影响,而细胞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对于B淋巴细胞发育而言,禽类的法氏囊具有哺乳类动物骨髓相似的作用。

医学免疫学MHC讲义课件

医学免疫学MHC讲义课件
共显性遗传是决定HLA分子多态性的一个 重要的遗传基础,即每一对等位基因位点 的两个基因同是显性,其各自编码的特异 性抗原分子可同时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称 为共显性遗传。 HLA复合体中每一个等位 基因均为共显性。
三.单元型遗传
单元型(haplotype):即单倍型,连 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HLA各位点的基因 组合,称~。即HLA基因在一条染色体 上的组合。
白(2m)。
2m并非HLA基因编码产物,人类2m是由15号染 色体基因编码的产物,2m无同种异型抗原决定 簇,仅有种属特异性。2m与免疫球蛋白恒定区 具有高度同源性,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其 作用在于稳定HLAⅠ类分子结构和表达。
HLAⅠ类分子链由34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分胞
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部分,具有高度多态性。
III类基因位点所在部位,编码补体C4、C2、B因 子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等。
3.Ⅲ类基因:位于HLA基因复合体的中
部,主要包括免疫相关基因。
编码补体C4、C2、B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 TNF 、 TNF ) 、 热 休 克 蛋 白 (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以及免疫非相 关基因——类固醇21羟化酶基因等。
一.小鼠H-2复合体
小鼠的MHC定位于第17号染色体,称为H-2复合体,是一 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包括K、I、S、D/L等基因。根据 各基因编码分子的不同特性又将其分成三类基因组:
1.Ⅰ类基因位点:K、D、L位点,编码单一肽链构成
的Ⅰ类分子。
第二节 MHC的基因构成
2. Ⅱ类基因位点:即I区位点,可分为I-A、I-
我国较常见的HLA基因连锁不平衡的单元 型,华北汉族群体为B17-CW2、B46-CW1、 A32-CW2等

免疫学讲义-整理版

免疫学讲义-整理版

第1章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展望1. 免疫(Immunity)指机体对感染有抵抗能力,而不患疫病或传染病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2.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分子等组成.免疫应答过高或过低,均为异常.免疫过程并不总是有利于机体,有时也可引起机体损害. 3.免疫学(Immunology)即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解其对机体有益的防卫功能和有害的病理作用及其机制,以发展有效的免疫学措施,实现防病治病目的.4.免疫应答的类型(1)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遇到病原体后首先并迅速起防卫作用的免疫应答.如皮肤黏膜、吞噬细胞、NK细胞和补体.遗传性、作用于多种病原体、无免疫记忆.①巨噬细胞、NK细胞-非特异性杀伤.②细胞因子(Cytokines)-导致炎症细胞渗出-引起炎症.(2)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T、B细胞识别抗原后产生的免疫应答.慢,5-7天,主导作用,有记忆性.①T、B淋巴细胞被抗原活化,T、B细胞通过TCR、BCR的识别抗原,有严格的特异性;②T、B细胞的克隆扩增及分化;③B细胞通过抗体发挥作用-体液免疫,T细胞通过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发挥作用-细胞免疫;④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5.免疫病理:①超敏感反应病,反应过高;②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自身抗原应答所致.6.免疫学的应用:①传染病预防:SARS、AIDS;②疾病治疗:肿瘤、慢性传染病;③免疫诊断:ABO、传染病诊断.7.免疫学发展简史(1)经验免疫学时期:我国11世纪开始接种人痘,18世纪后叶,Jenner发明牛痘.(2)科学免疫时期: 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的推广,Pasteur观察到细菌、发明培养基、制备疫苗,Koch提出病原菌致病的概念.抗体的发现、应用及细胞免疫的研究.①抗体的发现-德国学者Behring和日本学者北里于1890年在Koch研究所应用白喉外毒素给动物免疫,发现在其血清中有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将这种免疫血清转移给正常动物也有中和外毒素的作用.这种被动免疫法很快应用于临床治疗.Behring于1891年应用来自动物的免疫血清成功地治疗了一个白喉患者,这是第一个被动免疫治疗的病例.为此他于190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②抗原的结构与抗原特异性-Landsteiner(1910)等人首先应用偶氮蛋白的人工结合抗原,研究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化学基础开始的.认识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很小的分子,他们的结构不同,使其抗原性不同.③抗体是免疫球蛋白-20世纪30年代,通过电泳证明,抗体是γ-球蛋白.④抗体是四肽链结构-1959年,Porter 和Edelman对抗体结构进行研究证明.⑤超敏反应⑥免疫耐受的发现⑦Burnet学说及其对免疫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克隆选择学说(3)现代免疫学时期①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1978年发现抗体基因重排是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原因②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③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的发现:CTL表达FasL,靶细胞表达其受体Fas.④造血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免疫细胞-多能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4)应用免疫学的发展:DNA疫苗、基因工程制备重组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治疗、完全人源抗体及口服自身抗原预防自身免疫疾病.第2章免疫组织和器官1.中枢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学基础知识讲课文档

免疫学基础知识讲课文档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死亡受体途径
第17页,共46页。
三 免疫细胞
Treg细胞:
免疫失能性、免疫抑制性 抑制常规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抑制效应T细胞表达IL2及其他细胞因子 抑制靶细胞 介导效应T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裂解
减弱共刺激信号及抑制抗原提呈
第18页,共46页。
三 免疫细胞
B淋巴细胞 (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 :
免疫学基础知识文档ppt
第1页,共46页。
一 免疫学概论 二 免疫器官
三 免疫细胞
四 免疫分子 五 免疫性疾病
第2页,共46页。
目录
一 免疫学概论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
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 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第3页,共46页。
一 免疫学概论
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 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第31页,共46页。
五 免疫性疾病
五 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失去平衡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而引起的疾病。
1. 超敏反应
2. 自身免疫病 3. 免疫增殖性疾病
4. 免疫缺陷病
5. 肿瘤
第32页,共46页。
五 免疫性疾病
1 超敏反应
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Ⅰ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抗原递呈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等
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第14页,共46页。
三 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

医学免疫学讲义yxmyx_jy0501

医学免疫学讲义yxmyx_jy0501

第五节免疫球蛋白一、基本概念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并不一定都是抗体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根据Ig重链恒定区肽链抗原特异性不同,分为五类IgA、IgD、IgE、IgG、IgM 高变区:是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小结:三、免疫球蛋白的类型(Ig的类和亚类、型和亚型)少考,略四、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少考,略五、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小结:①IgG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达成人水平(考试指南);8~10岁达成人水平(儿科学)。

②早期抗感染主要是IgM,晚期抗感染主要是IgG。

③IgG能通过胎盘,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④IgA能通过乳汁获得,在婴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六、抗体的制备(少考)注意临床联系,美罗华——西妥昔单抗治疗CD20阳性淋巴瘤【例题】天然血型抗体是A.IgAB.IgMC.IgGD.IgEE.IgD『正确答案』B【例题】关于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二者具有相同的含义B.免疫球蛋白均为抗体,抗体不一定都是免疫球蛋白C.免疫球蛋白与抗体不同,二者也不相关D.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并不一定都是抗体E.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只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中,二者均具有免疫功能『正确答案』D【例题】免疫球蛋白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L链B.H链C.二硫键数目D.单体数E.分子量大小『正确答案』B【例题】决定免疫球蛋白类别的结区是A.轻链可变区B.轻链恒定区C.重链恒定区D.铰链区E.重链可变区『正确答案』C。

免疫学讲义

免疫学讲义

动物免疫学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架马车•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免疫学(Immunology)•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内容• 免疫系统• 抗原• 抗体• 体液因子• 免疫应答• 变态反应• 血清学反应绪论• 一、免疫(Immunity)的概念:古典免疫概念:对微生物的抵抗力现代免疫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学反应。

执行这种功能的是动物和(人)机体的免疫系统。

参考书目• 兽医免疫学第二版杜念兴中国农业出版社• 动物免疫学第二版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现代细胞与分子免疫学科学出版社(一)免疫的基本特性• 1、识别自身和非自身(recognition of self and nonself)是免疫应答的基础,其物质基础是免疫细胞膜表面的抗体受体,它识别抗原。

自身免疫疾病• 2、特异性(specificity)识别非自身物质间的微小差异疫苗的针对性• 3、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抗原进入机体引起免疫,产生抗体,在抗体消失以后,用同样的抗原免疫时,产生了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 1、抵抗感染(defence):又称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指歼灭微生物的能力,亢进时引发变态反应;免疫力低下则引起反复感染。

• 2、自身稳定(homeostasis)清除体内代谢死亡的细胞,亢进时产生自身免疫疾病。

• 3、免疫监视 (immune surveillance)清除由于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素作用而突变的肿瘤细胞。

二、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immunology) 是研究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 (一)免疫学的诞生1798年• (二)免疫学的开拓与发展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后• (三)分支学科的形成• (四)现代免疫学时期(一)免疫学的诞生• 我国11世纪开始接种人痘• 18世纪后叶,Jenner发明牛痘(二)免疫学的开拓与发展• 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的推广 Pasteur观察到细菌、发明培养基、制备疫苗;Koch提出病原菌致病的概念• 抗体的发现、应用及细胞免疫的研究• 1、抗体的发现德国学者Behring与日本学者北里于1890年在Koch研究所应用白喉外毒素给动物免疫,发现在其血清中有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免疫学简要讲义广州中医药大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研室2009-2简称:Ag:antigen,抗原Ab:antibody,抗体APC:抗原提呈细胞BC:B淋巴细胞C:cell,细胞CK:细胞因子EBV:EB病毒HLA:人类白细胞抗原IC:immune complexes,免疫复合物IFN:干扰素IR:immune response,免疫应答IS: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IL:interleukin,白细胞介素M:microorganism,微生物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NKC:自然杀伤细胞PAF:血小板活化因子SRBC:绵羊红细胞TC:T淋巴细胞TNF:肿瘤坏死因子V:virus,病毒第一篇免疫学基础免疫学基础绪论医学免疫学:研究人体免疫系统(IS)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IR)规律及其产物、有关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生物科学。

一、免疫概念: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进入体内异物,如病原微生物(M);体内自生异物,如衰老C(细胞)、癌变C。

二、免疫功能:1、正常:免疫保护作用(有利),A、清除“非己”抗原,如抗感染、抗肿瘤.B、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

2、异常和缺陷:免疫病理作用(有害),A、机体对“非己”抗原:过强应答→超敏反应性疾病。

过低或失调→严重感染、免疫缺陷病、肿瘤.B、对“自身”抗原的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三、图示免疫概念抗原性异物→人体↓(识别与清除) 免疫(应答)抗原性异物抗原图1四、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图1和图Array图2五、免疫应答的方式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一)、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固有性免疫应答。

1、概念和特点:(1)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生来就有、可遗传,天然(先天)免疫。

(2)作用广泛,无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3)作用快,在感染早期、对外来病原体迅速起防卫作用,机体免疫防御第一道防线。

无免疫记忆。

2、组成及作用:(1)屏障结构:A、皮肤和黏膜屏障:物理屏障作用:机械阻挡和清除作用。

化学屏障作用:分泌抑、杀M物质(如乳酸、脂肪酸、胃酸、溶菌酶等。

)生物学屏障作用:正常菌群抑制入侵病原菌:如肠道:大肠杆菌→大肠菌素、有机酸、H2O2→抑制痢疾杆菌、金葡菌等B、血脑屏障:阻挡病原M、其他异物进入脑组织、脑脊液。

*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易发生CNS(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

C、胎盘屏障:阻挡母体感染的病原M进入胎儿体内。

如风疹V→通过胎盘→母体(孕头3m内)→胎儿:*畸形、流产、死胎。

(2)吞噬细胞:A、种类和分布:大吞噬C:单核C(血液)、巨噬C(组织)。

小吞噬C:中性粒细胞(血液)。

B、吞噬过程:接触阶段、吞入阶段、杀灭阶段。

C、吞噬后果: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

(3)自然杀伤细胞;(4)血液和体液中抗微生物物质:*补体、溶菌酶、防御素、干扰素等。

二、特异性免疫:又称适应性免疫应答。

1、概念和特点:(1)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因接触特定抗原(如感染病原M或接种疫苗)而产生、后天获得、获得性免疫。

(2)仅针对特定抗原发生反应、对未接触过的抗原不产生免疫,具特异性,特异性免疫。

(3)具免疫记忆、作用慢且时间长,在感染后期、最终清除病原体。

2、类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第一章抗原(Ag)相关概念:1、抗原识别受体:T、B细胞表面能识别和结合相应抗原决定簇的结构,分别称为T细胞受体(TCR)/B细胞受体(BCR)2、抗原递呈C(APC):能加工、处理抗原,表达MHC分子,并启动IR的细胞,如Mɸ(巨噬C)。

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是启动IR的始动因素。

一、抗原概念:一种能与TCR/BCR结合,启动IR,并能与相应IR产物(Ab和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又称免疫原Ag有两种特性:(1)免疫原性:能刺激特异性免疫C,使之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物质。

如伤寒杆菌→机体→伤寒抗体(2)免疫反应性:又能与Ab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如伤寒杆菌+伤寒抗体(电解质作用下)→细菌凝集1、完全抗原:具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蛋白质、细菌、病毒、外毒素等。

2、半抗原(或不完全Ag):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

如多糖、某些药物(青霉素、磺胺)。

半抗原+蛋白质载体→完全抗原二、抗原性状:(一)异物性:1、异种物质;如异种蛋白质、各种M及其产物。

2、同种异型物质:如血型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

3、改变和隐蔽的自身物质:(二)特异性:1、概念:Ag→相应淋巴C→Ab(抗体)和效应淋巴C\+/→特异性结合反应2、物质基础:抗原物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3、意义:免疫学诊断、疾病防冶的基础。

(三)抗原决定簇(AD):又称表位。

1、概念:Ag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Ag与TCR/BCR及Ab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其化学组成、空间排列和立体构型决定Ag特异性。

2、分类:(1)按AD结构分类:构象决定簇、线性决定簇。

(2)按AD在抗原分子中的位置分类:功能性决定簇、隐蔽性决定簇。

(3)按识别AD的免疫C分类: T细胞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

3、抗原结合价:Ag分子表面能与相应Ab结合的决定簇的数目。

(四)半抗原—载体效应:(半Ag+蛋白质载体)→机体→抗半Ag抗体。

在IR中,BC识别半Ag决定簇,并提呈载体决定簇给CD4+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决定簇,即以载体把T、B细胞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辅助BC产生抗体。

(五)抗原一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六)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共同抗原:两种不同Ag之间所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交叉反应:由共同Ag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Ab可与有相同或相似决定簇的不同Ag 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三、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影响IR的因素):(一)异物性:(二)分子量大小及化学结构的复杂性:大分子物质,分子量>l万。

有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构。

*蛋白质的免疫原性最强,原因:表面Ag决定簇多,结构稳定,体内停留久。

例外:明胶,分子量10万、免疫原性弱,缺乏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三)免疫方法的影响:1、抗原剂量:适中:2、免疫途径:多经非消化道途径进入机体。

3、免疫次数:间隔适中、次数不要太频。

(四)佐剂的使用:1、概念:某些物质与Ag同时或预先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Ag的特异性IR或改变IR的类型,此类物质称为佐剂。

2、种类:(五)机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生理状态等。

四、分类:(一)据Ag与机体亲缘关系分类:1、异种Ag:如各种病原M及其产物(如外毒素)、动物免疫血清等。

2、同种异型Ag:如红细胞血型抗原:AB0、Rh血型抗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存在于人类白C、血小板和有核细胞膜上的特异性Ag。

3、自身Ag:隐蔽自身抗原:如眼晶体、精子等自身/↓外伤、手术、感染抗原\释放入血↓修饰自身抗原:自身组织成分↓感染、药物、辐射自身免疫病变性4、异嗜性抗原:定义: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意义:(1)辅助某些疾病诊断如外斐反应→辅诊立克次体病(2)与某些疾病发病有关,如共同Ag/\A人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球肾炎↓感染心肌组织→心肌炎机体→抗体(二)据Ag刺激BC产生抗体是否需TH细胞辅助分类:1、胸腺依赖抗原(TD-Ag):多数蛋白质Ag,如病原M,血C、血清蛋白等.↓TH细胞、巨噬CBC→抗体(以IgG为主),还可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并有免疫记忆。

2、非胸腺依赖抗原(TI-Ag):少数Ag,如脂多糖,荚膜多糖∟BC→抗体(IgM),一般只引起体液免疫、不引起细胞免疫、无免疫记忆。

五、超抗原(SAg):(一)定义:可直接与抗原受体结合,具有强大刺激能力,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产生极强IR的抗原物质。

(二)种类:1、外源性SAg:某些细菌毒素如金葡菌肠毒素SE、金葡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2、内源性SAg:如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HIV在体内表达的病毒蛋白产物。

(三)SAg激活T细胞的机制(不同于一般Ag)(自学):1、被T细胞识别前、*不需经APC处理。

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T细胞:*此激活作用无MHC 限制性,可使宿主(20%)T细胞活化,所以SAg是一种可使大量T细胞活化的高效能Ag。

(四)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SAg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效应,与某些毒素性疾病(如食物中毒、毒性休克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AIDS和某些肿瘤发病有关。

第二章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第一节免疫器官(结合图1)一、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禽类为腔上囊),胸腺。

功能:免疫C发生、分化、成熟场所。

(一)骨髓:功能:1、造血器官、各种免疫C发生场所。

2、BC及NKC分化成熟场所。

3、再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场所。

(--)胸腺:功能:1、T细胞(尤其是αβT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2、建立免疫耐受的场所:形成对自身Ag耐受性、维持自身稳定。

3、胸腺屏障—屏障作用。

二、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功能:成熟淋巴C定居场所;TB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IR场所。

(一)淋巴结:功能:1、过滤、清除异物。

2、TB细胞定居、增殖和接受Ag刺激发生IR场所。

3、参与淋巴C的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1、定义:指淋巴C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再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中。

2、主要途径:血循环中淋巴C通过毛细血管后高内皮小静脉(HEV)→淋巴组织和淋巴结的特定区域→经输出淋巴管、淋巴管、胸导管入颈V→返回到血循环→再入*淋巴结(在淋巴细胞再循环起枢纽作用)3、参与再循环的淋巴C 再循环一周T细胞占70-75% 18-24hB细胞占25-30%30h4、意义:经Ag刺激后的T细胞、BC及记忆C经再循环分布至全身,利于及时识别Ag(如病原体)、进行IR及发挥免疫作用。

(二)脾: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功能:1、滤血功能。

2、T、B细胞定居、增殖和接受Ag刺激发生IR场所。

3、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场所。

4、合成免疫活性物质的场所:如抗体、干扰素、补体等。

(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多在粘膜。

包括扁桃体、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阑尾及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下分散的黏膜淋巴滤泡(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

1、黏膜淋巴滤泡:Ag刺激前:为初级滤泡(无包膜)↓Ag出现生发中心、次级滤泡滤泡内:BC及其母C→浆C→抗体:*S-IgA(局部免疫)、IgE→I型少量T细胞、巨噬细胞2、弥散淋巴组织:*TCRγδT细胞:位于表面及粘膜下,直接识别、结合抗原,执行固有性免疫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