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选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三地理总复习教案【优秀8篇】
高三地理总复习教案【优秀8篇】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教案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是立足于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地理中经典的几个要素,如大气、陆地、水环境、地质等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探讨人地关系中“地”的有关地理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自然地理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
与此同时,掌握地理的有关读图析图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现实世界的境域性知识,解决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
使地理学习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至5章。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1.由于部分学校初中阶段忽视地理学习,使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见闻有限、知识面窄,对地理学习存在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
2.学生对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的学习会存在很大难度。
就其原因是地球运动中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与之配套的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内容知识还未学到,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
3.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
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习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
自然地理学习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4.地理思维能力缺陷。
自然地理现象一般是学习后续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自然地理现象,也将对后续的学习带来难度。
四、教学措施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
高三地理选修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知识点(人教版)
高三地理选修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知
识点(人教版)
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选修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1、生物演化史:
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
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生物发展阶段:
太古代——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
有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
元古代——出现陆地。
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
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
脊椎动物出现,如鱼类、两栖类。
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
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爬行类、鸟类出现,如:恐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
新生代——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2、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学习效率。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三地理选修一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三复习第一轮第1单元第1讲 地球与地图
考点5
①南北方向的判定:根据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A、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北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数值小的在南面。 B、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南纬度,数值小的在北面,数值大的在南面。 C、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 均为正北方。
②东西方向的判定:根据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 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地点。 判断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经
2. 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 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地区(或上空)靠拢,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①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 ②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
③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2)在学习大洲、大洋及世界区域地理时,可加上南北纬30°、40° 、60° 等纬线及20°E(非洲中分线)、30°E 50°E 60°E、120°E、60°W(南美 洲中分线)、120°W等经线,在读图中掌握这些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 要的地形区、气候区、河流、湖泊、工农业区和城市等。 (3)在学习中国地理和区域地理(选修二)时,再加上90°E、100°E、 110°E、120°E经线和25°N、30°N、35°N、40°N纬线,进一步丰富在中国穿过 的地理事物。除重要的地形区、气候区、河流、湖泊、矿产基地外,还有工业区、 农业区、城市、港口、交通线、旅游点等。 (4)要经常在地图上顺着相关的经、纬线对世界和中国的大好河山畅游,以 达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效果。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广泛而深奥的知识内容。
地理必修一是高三地理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以下将对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部分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理学的基础概念是地球。
地球是银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形成春、夏、秋、冬和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岩石与土壤:岩石是地球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土壤是岩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生物作用后形成的,具有种类多样、层次分明的特点。
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等因素。
而气象则是研究短期天气现象的科学。
4.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水循环是指水的蒸发、降水和地下水循环等自然过程。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5. 地形与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情况,包括山脉、高原、盆地等。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受地质构造和风化侵蚀等因素的影响。
6.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对人类、物质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极端自然事件。
防灾减灾是指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人文地理部分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总数,人口问题主要涉及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内容。
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范,对城市的布局、建设和管理进行规划。
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水平。
3. 科技与经济发展: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进步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动的发展情况。
4.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有用物质和能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貌第15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教学案
第15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必修1+选修Ⅰ1)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结果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山脉和巨大的褶皱山系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2.表现形式及其作用表现因素作用结果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1.喀斯特地貌(1)概念:组成地壳的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其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类型: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
2.风沙地貌: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类型包括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和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等。
3.海岸地貌: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主要类型有侵蚀形成的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和堆积作用形成的海滩、沙坝等。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微点1 准确理解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1)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果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因为只有行动,才是滋润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的高三地理学习方法文章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攻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考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那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张星梅老师表示,高考强调在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
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
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
为此,考生现阶段复习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
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在课堂上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
如果考生地理学得不太好,这一轮复习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
藉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更应侧重主干知识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20xx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2021地理新教材湘教版:选修性必修一:气候类型
专题:气候类型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影响降水 (1)低压带的影响低压带控 制―高气压带的影响高压带控 制―2.影响气温―→暖性高压控制――冷性[微思考] [提示] (1)通常信风在从较高纬度的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较低纬度的赤道低压带的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受其影响气候一般比较干旱。
(2)如果信风来自海洋,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迎风坡也能形成大量降水,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等地区受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如果信风来自陆地,则其比较干燥,如影响热带草原气候区的信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1.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2.影响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四、气候与自然景观1.影响原理气候类型不同―→形成不同自然景观2.典例(1)撒哈拉沙漠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荒漠景观。
(2)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常绿阔叶林景观。
(3)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草原南北枯荣季节相反―→食草动物迁徙景观。
考点一:河流侵蚀地貌1.河谷的演变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与河谷形态不同。
如下图所示:2.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
图中m 、p 处为凸岸,n 、o 处为凹岸。
1.图①②③示意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
读图,回答(1)~(2)题。
(1)按河谷发育阶段由先到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2)形成该河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侵蚀B .流水堆积C .冰川侵蚀D .冰川堆积2.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
地理选修重要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重要知识点总结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上空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科学。
在地理学科中有一些重要的选修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方面面。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些地理选修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1 地理环境与区域选择对于地理环境与区域选择这一章节,我们需要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对区域选择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有不同的影响。
人文因素也会对区域选择产生影响,如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交通通讯和政治经济因素等。
1.2 地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包括了地球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适应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2.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分布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所蕴含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它包括了地表资源、地下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分布受制于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的气候地形。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分布对于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2.2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保护。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措施,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区域发展3.1 农业与乡村发展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它是人类获取食物和原材料的一种经济生产活动。
农业的发展与区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书推荐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书推荐高中地理是我国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的知识。
地理在高中阶段是一门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三备战高考的阶段,如何快速巩固地理知识点是很多高三学子关注的问题。
这里,我将推荐一些适合高三学生复习地理知识点的书籍。
第一本推荐的书是《高中地理必修一》。
这本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辅助教材。
该书主要以地理概念、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地理技术等内容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书中配有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高三学生全面、系统地梳理地理知识点,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整体把握能力。
第二本推荐的书是《高中地理选修二》。
这本书是适合高三学生复习地理知识点的一本辅导书。
该书主要包括物质与能源、城市与乡村、工业与交通、农业与农村、经济与发展等几个章节。
每个章节都有详细的知识点解析和相关案例分析,以及练习题和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点。
这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适合高三学生快速复习地理知识点,为高考做好准备。
第三本推荐的书是《高中地理复习精讲》。
这本书是为高三学生量身定制的一本地理复习辅导书。
该书以高考大纲为依据,详细讲解了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和难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题和模拟试题,并附有详细的解析和答案。
这本书内容紧凑,重点突出,帮助高三学生快速复习地理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
除了以上三本推荐的书籍,还有一些其他辅助资料也可以帮助高三学生复习地理知识点。
比如,可以使用地理学习网站和地理类APP来进行线上学习和练习。
另外,可以选择参加地理类培训班或找地理学科的专业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复习效果。
最后,提醒高三学生在复习地理知识点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方法和策略。
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时间安排,合理划分复习重点和难点,重视解题技巧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材知识理解和解读点滴
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材知识理解和解读点滴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学生没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对其中的很多概念,原理、规律感到难以理解、运用。
地球的自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效应是产生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高一地理对此目标知识要求仅限于现象的描述。
鉴于其对大气、海水、河流等水平物体运动的重要影响、高三学生具备高中物理动力学基础,笔者认为很有必要让他们理解通透并掌握、运用。
而传统的辅助教材给教师的这部分内容,似乎没有紧密地与高中物理知识结合,使教师授课过程中备感困惑,直接影响教学的深入。
这篇文章的有关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水平运动;相对速度;地转偏向力;偏移水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偏移?向何方偏移?什么是地转偏向力?它是一种什么样力?……教材对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移作了阐述,并明确指出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地转偏向力产生的条件有:(1)地球在自转;(2)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有运动速度。
产生的现象是:当观察者面向运动方向时,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不偏转。
随纬度的增高,偏转现象越明显。
物体水平运动时,方向为什么向右或向左偏转呢?传统的教辅教材是作如下解析的: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的作用,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
例如图1,在北半球,质点向北沿经线取A1B1方向作水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经L1转到L2位置。
沿经线方向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必然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取A2B2方向前进。
这时在L2位置上的人看来,运动质点已经离经线方向而向右偏转了。
图1疑点(一):质点经L1到L2,如果质点和观察者同在经线L2上,怎能说运动质点已经向右偏转了呢?疑点(二):什么是物体的水平运动?北半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用现象解析现象,没有深入到本质上来。
)疑点(三):为什么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纬度越低,地转偏向力越小,赤道附近可以忽略不计?NS图2作为特例,选取北半球,由赤道沿经线向北运动,从原理、结果来看是正确的,物体最终右偏转。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 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 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 (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 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 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 (每名考生选择一种观点做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 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所 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图7a
图7b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 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 亮的质疑提供论据。(8分)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 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 小)(6分)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 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 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 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8分)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 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 发展的贡献。(出口创汇;捕捞、 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6分)
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优质5篇)
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优质5篇)1.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第1篇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变式: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高考地理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1)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2)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不分主次、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
尽量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
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不如适当多答。
(3)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否则可能会自露马脚。
(4)注意“死”的采点、“活”的采点(必答点和选答点)。
2.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第2篇河流水系特征:①流向与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及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⑥落差或峡谷分布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3.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第3篇选修试题中,旅游地理试题相对难度小,但是对地理术语要求高,因此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用旅游地理教材中的专用地理术语和关键词回答问题是重中之重。
旅游地理专题总结⑴ 欣赏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夏季,最佳天气是雨过天晴。
⑵ 黄山四绝中的“怪石”在游览时,应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⑶ 庐山黄山比较:① 游览价值:黄山大,庐山小; ② 市场距离:黄山较短,庐山较长;③ 地区接待能力:黄山较小,庐山较大; ④ 交通通达性:黄山道路较少,交通不便;庐山有京九铁路和长江航线,通达度较好;⑤ 环境承载量:黄山缺少较大平台,环境承载量较小庐山有较大平台,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环境承载量大。
高三地理选修(一)复习备考
1 .世界和我国人 口 发展 的现 状和分布特点。
2 . 结合有 关人 口 的数据 、 图表等资料 说 明人 口 发
展 变化的规律 、 问题及对 策 。 比较不 同国家人 口 发展 的
类型 及特点 。
3 . 从 人 口 结 构 人 、 口 迁 移等人 手 。 分 析揭 示 人 口 、
资源 、 环境和发展之 间的关系。
l
O .
结
合
实
例
,
综
合
分
析
经
济
全
球
化
与
区
域
发
展
、
综合 国力 的竞争 等 。
四 、 备考建议
,
Hale Waihona Puke 1 . 找 出与必 修 ( 下 ) 内容的连 接点 , 突 出人文地理
知识 的系统性来设想考查 方 向。 如 ;人 口 问题 、城市网
题 、旅游问题 等 。
2 . 高考试 题 人 文 素材新 , 复 习 时要 结 合现 实问题 ,
7 . 以 区域地 图为信息载体 ,考查 区 域 文化景观与
自然环境的关 系 , 区域旅游资源 评价与旅游区 区位分
析。
8 . 以旅游活动为题材 ,考查旅游资源 的分布 、 旅游
景观 的欣赏 、旅游交通地理 等相关知识 。
9 . 以世界热点地 区 为背景 ,从位置 :资源 等方面分
高三地理选修一复习知识点
【导语】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
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
看到了⼀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切代价攻克它。
为了学习,废寝忘⾷⼀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
⽆忧考⾼三频道给⼤家整理的《⾼三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供⼤家参考,欢迎阅读!⾼三地理选修⼀复习知识点(⼀)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候:由地图判读出:是×⽓候,(⾬热同期、光热⽔组合好,⽇照充⾜、昼夜温差⼤) ⽔源:临近⽔源(河流或冰川融⽔区),⽔源充⾜,灌溉便利 ⼟壤:是×⼟壤,⼟壤肥沃深厚或⼟壤较肥沃 2.⼈⽂因素 市场:该地区⼈⼝稠密或⼯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阔(对商品农业影响⼤) 交通:临近河或湖,⽔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 政策:国家政策的⽀持(扶持、⿎励) 科技:科技⽔平⾼或科技发达 劳动⼒:⼈⼝稠密,劳动⼒丰富,劳动⼒⼯资低 ⼯业基础:⼯业发达,⼯业基础雄厚 3.⾃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象灾害;热量、光照、⽔源、⼟壤肥⼒等不⾜,酸碱度偏⾼ ⼆、⼯业区位因素分析 1.⾃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原料指向型⼯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油、天然⽓、⽔能、风能…),能源充⾜──动⼒指向型 ⼟地:⼟地平坦开阔,利于建⼚ ⽔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多,⽔源充⾜ 2.经济因素 市场:⼈⼝稠密或⼈⼝密集,市场⼴阔(对市场指向⼯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稠密,劳动⼒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素质⾼──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经济差距进⾏的西部⼤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为(或偏好):如海外华⼈、华侨的投资 ⼯业惯性:考虑搬迁费⽤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的⼯⼚,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源:有废⽔排放的⼯⼚应布局在远离⽔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来⽔⼚布局在居民区的⽔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的远近:占地⾯积⼩⽆污染的⼯业,布局在城区;⽤地规模较⼤、污染较轻的⼯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态环境:⼯业布局应远离⽣态环境脆弱地区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然因素 地形:等⾼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候,总结出:降⽔适度,⽓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功能:临近河流,⽔源充⾜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然资源或临近某种⾃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速公路、港⼝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新因素) 四、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1.⾃然因素 地形地质: 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地:尽量沿等⾼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量 ⽓候:注意暴⾬、⼤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路基⾼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强度来设计 2.经济因素 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⑶省道等地⽅性公路,则以满⾜地⽅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3.社会因素 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命⽼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国境铁路、公路、⾼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 五、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港⼝的区位 1.⾃然条件 ⽔域条件(航⾏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深,空间⼤,便于航⾏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客货集散量⼤(影响港⼝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提供⼈、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持,如⾃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限度地⽅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便;②地形平坦⾯积较⼤;③⼯程量。
高三地理选修的知识点概括
高三地理选修的知识点概括学习会使你获得许多你成长所必需的“能源”,学习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希望,学习会让你拥有更多的“资本”。
但同时,学习也使你付出许多,其中包括你的努力你的钻研你的时光你的心血和汗水等。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选修的知识点概括,希望能帮助到你!高三地理选修的知识点概括1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夏至、冬至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地理高三选修一知识点
地理高三选修一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地理学的学习中,高三选修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本文将重点介绍地理高三选修一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地球的尺度地球的尺度是指地球在各个方面的大小范围。
地球的尺度分为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和局部尺度。
全球尺度是指地球的整体特征,如全球气候、全球环境等;区域尺度是指一定地区内的特征,如亚洲、非洲等地区的特点;局部尺度是指某个地区内的具体特征,如城市、村庄等。
了解地球的尺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
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资源分布、交通条件等人文因素。
人类活动则包括农业、工业、居住等方面。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影响着地理环境。
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三、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不同地区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城市规划则是指对城市中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管理的过程。
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与地理学密切相关,它们涉及到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发展等众多因素的综合考虑。
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和推动城市建设。
四、自然灾害与人类应对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不可预测的力量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和破坏。
地理学研究自然灾害的成因、规律以及人类对灾害的应对措施。
灾害防治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和伤害。
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发展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
区域发展则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发展涉及到不同地区的经济联系、产业转移、人口流动等方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选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三地理选修一复习知识点(一)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
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
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
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
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
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
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经济因素
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3.社会因素
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
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限度地方便旅客,
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
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
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六、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水量: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
落差: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具体开发:与地质、地貌(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有关。
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原因: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
八、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初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海南卫星发射场);纬度高,初速度小。
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降低发射初速度(也与能源有关)
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能源:向东发射,节约能源
2.人文因素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交通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
国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
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九、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十、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区位分析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十一、旅游业区位分析:
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
1.旅游者:主体
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旅游资源:客体
A.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B.市场距离:旅游地的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
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
A.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B.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十二、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市场: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一般以批发为主
商业小区:便民──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
消费人群:多
高三地理选修一复习知识点(二)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板块: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一些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分为六大板块:(图写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多火山、地震、矿产分布。
(3)板块边界与地貌
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由于拖拽,常有地震发生,在地形上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陆板块(如印度洋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大西洋)。
(4)板块学说的应用解释地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形成、矿产的分布和各地貌的形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