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与肇庆
肇庆端州的一些历史故事
肇庆端州的一些历史故事
摘要:
一、肇庆端州的历史背景
二、砚州与包公的故事
三、肇庆博物馆:千年城墙与粤语起源
四、肇庆端州的教师编制情况
正文:
肇庆端州,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一些关于肇庆端州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探讨。
一、肇庆端州的历史背景
肇庆端州,古称端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州府。
早在唐代,这里便设有端州总管府,管辖着周边的州县。
宋代时,端州升格为肇庆府,自此,肇庆端州成为了广东省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
二、砚州与包公的故事
砚州是肇庆端州的一个地名,因产端砚而闻名于世。
端砚是历代文人最为迷恋和追捧的砚台,就连宋代大文豪苏轼都曾为得到一方精美的端砚而煞费心思。
关于砚州,还有一个与包拯(包公)相关的故事。
传说包拯曾在砚州为官,他为官清廉,秉公执法,深得百姓的爱戴。
三、肇庆博物馆:千年城墙与粤语起源
肇庆博物馆位于肇庆市端州区,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展示了肇庆端州千年的历史变迁。
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千年城墙的遗址,这是肇庆
端州古城的见证。
此外,肇庆博物馆还展示了粤语的起源,让我们了解到这一方言的历史渊源。
四、肇庆端州的教师编制情况
肇庆端州的教育事业历来较为发达,教师编制情况也相对稳定。
根据一位在肇庆端州任教的教师表示,他的月收入约为5800 元(基本工资3800 元,房补900 元,绩效1100 元),公积金约为1800 元。
此外,肇庆端州的教师享有午休和晚修时间,工作强度适中。
包拯,包拯简介
包拯,包拯简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宋朝人物简介: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
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
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
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人物生平早年至孝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
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
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
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
清正廉明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
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
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他在任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庆历三年(1043年),入京任殿中丞。
后经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于十一月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改任监察御史。
包拯又曾经建议说:“国家每年向契丹交纳财物(岁币),不是抵御戎人的计策,应该操练军队、挑选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
”又请求重视门下封还驳正的制度,以及废黜贪官污吏不得做官,选择郡守县宰,推行考核试用补任恩荫子弟的方法。
当时各道转运加按察使,他们上奏弹劾官吏大多指摘细小过失,注重苛刻严察相互标榜,官吏自觉不安,包拯因此请求免去按察使。
游肇庆包公祠作文 肇庆包公祠导游词
游肇庆包公祠作文肇庆包公祠导游词各位旅客,大家好。
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来参观我们肇庆市最有名的文化古迹-----包公祠。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包青天”这个名字,宋代最著名的清官的包拯因为为官刚正廉明,勤政爱民,不畏权贵,断案公正,嫉恶如仇,铁面无私,深受老百姓拥戴,被老百姓称为“包青天”。
肇庆包公祠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宋代名臣包拯所建立的祠堂,位于肇庆城西,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正殿塑包公金身坐像,东西配殿绘包公政绩及民间传奇壁画,并塑宋代名将岳飞、文天祥像,是古端州名郡一处重要名胜古迹。
与开封、合肥等其他地方的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
包拯在肇庆任端州府尹三年,为端州人民挖井引水,开荒1教学,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
包公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清官而修建的。
有这样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包公掷砚化渚洲》:在宋仁宗庆历二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
包公事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
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
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于是便收下了。
包公立即将端砚抛到江中。
刹时,风平浪静。
后来,在包公掷砚处隆起了一块陆州,这就是“砚州岛”。
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
包公离开端州后,又继续在全国各地做官,继续着他刚正廉民、勤政爱民的作风。
最终成就了家喻户晓的“包青天”。
端州是包青天早期做官的地方,在端州建立包公祠就是对他的一种纪念,也是肇庆历史文化的一种沉淀,他的这种刚正廉民、勤政爱民的作风,永远值得中华炎黄子孙学习和宏扬~各位旅客,包公祠的介绍我已作了大致的讲解,下面就让大家自由参观一下包公祠。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2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3。
关于肇庆市包公祠的调研报告
关于肇庆市包公祠的调研报告一、引言(一)背景陈述2017年3月25日,在文学院青志部的指导和全体班干的组织下,15汉语言文学的3个班前往肇庆包公祠对包公祠的建筑与文化内涵进行调研。
细雨纷纷,寒风凛冽,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调研的心情。
肇庆包公祠坐落于城西厂排街(原包拯所设端州驿站处),与延庆观毗邻占地11500平方米,包公祠占地一公顷左右,建筑风格古朴,全祠由主展区、园容景区和功能服务区三部分组成。
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有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离肇庆学校并不远,坐车大约半个多小时。
(二)相关概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
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
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专研材料。
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
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包公文化:一是忠孝,二是爱民,三是公明,四是清廉。
包公文化中还包含了保护弱者,为民做主;不畏强权,独立秉公断案;不拘形式,着重结果和实质正义;讲究情理法的统一;亲民便民等司法工作一般的价值观和举措。
这些司法的一般价值观和举措,与当今司法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做法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二,调研目的(一)了解肇庆包公祠旅游景点的发展历史(二)深入了解包公祠的旅游特色、风土人情、民俗故事(三)归纳包公祠的文化内涵三,调研范围包公祠内所有景点,景观,建筑以及绿植四、调研方法1.方案调研法2.网络搜集法,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和相关新闻五、调研结果分析(一)、调研对象特征分析:【1】包拯(999-1062),字希仁,汉族,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天圣进士。
包公的故事
包公的故事『壹』关于包公的故事包公(北宋清官包拯)即包拯。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号文正,谥孝肃,庙号兼济,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包村人。
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端州、赢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地知县、知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
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1]。
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他当过的大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
老百姓更喜欢直呼“包公”。
孝顺父母富贵公子辞官回乡10年“尽孝”大宋王朝的第40个年头,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个胖小子,这个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包拯既不是什么怪胎,也没有所谓的兄嫂,更不存在任何坎坷身世。
作为富贵人家的独生子,父母宠爱备至,他的童年幸福像花儿一样。
封建地主家包拯庭子女要想显达于世,不外乎走上科举之路。
包拯自幼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作为当时的一名有志青年,他的追求显然也在求取功名上。
19岁那年,他中了进士甲科,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建昌县知县,按照如今说法,等于是江西永修县的“一把手”。
然而,恋家的包拯舍不得离开父母,便奏请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边上班,于是把他改任为和州监税,等于在合肥邻近的和州市*** 管钱粮税收。
回家报喜,结果爸妈既不愿意离开合肥的家业去适应新的生活,又舍不得宝贝儿子独立门户。
包拯看二老年事已高,自己又是根独苗,索性把官给辞了,安心在家陪父母。
包拯甘当“宅男”,这一当就是10年有余,二老离世后,他守孝3年。
守孝结束,他仍然没有工作的打算,不愿离开父母的灵地,又在家里呆了两年。
就在这一年,名臣范仲淹入主开封府,他的《岳阳楼记》名贯天下,而此时,34岁的包拯还是个连官门都没进的“待业老青年”,当时的他也许未曾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将从开封府走进历史的深处。
让我感动的包拯中小学精选作文
让我感动的包拯中小学精选作文
同学们,提到“包拯”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生疏吧!今天我就说说包拯的故事。
包拯一生廉洁,他在肇庆市当官的时候,以前历任州官每年都征收比贡品数目多几十倍的端砚,将多收的端砚据为己有,分送亲友和上司,作为“走后门”的礼物。
惟独包拯在肇庆市当官时,每年按贡品征集端砚,从不肯多收一个。
后来,他要调离端州到京城做官,当地官民送给他端砚作纪念,他也没要一个,两袖清风地离开了端州。
包拯还刚毅耿直,他生活简朴,就是在担任朝廷高级官职时,他每天的饮食和家里使用的家具,都保持着平民本色。
宋仁宗赐给他巢湖和田地,他坚决不受,只要了家乡庐州城东南的一段护城河,子孙后代在河边以植藕捕鱼为生。
这就是包拯,他一生为官清廉让我很是感动。
由于包拯的两袖清风,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做清官的典型,尊称他为“包待制”,“包龙图”,还编成了包公办案的戏剧。
可以说,包公戏是戏曲艺术家对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用戏曲这种艺术方式,宏扬了包拯的廉洁奉公,刚正不阿的精神。
1。
【优质】肇庆包公祠简介-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肇庆包公祠简介篇一:肇庆包公祠导游词肇庆包公祠导游词各位旅客,大家好。
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来参观我们肇庆市最有名的文化古迹-----包公祠。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包青天”这个名字,宋代最著名的清官的包拯因为为官刚正廉明,勤政爱民,不畏权贵,断案公正,嫉恶如仇,铁面无私,深受老百姓拥戴,被老百姓称为“包青天”。
肇庆包公祠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宋代名臣包拯所建立的祠堂,位于肇庆城西,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正殿塑包公金身坐像,东西配殿绘包公政绩及民间传奇壁画,并塑宋代名将岳飞、文天祥像,是古端州名郡一处重要名胜古迹。
与开封、合肥等其他地方的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
包拯在肇庆任端州府尹三年,为端州人民挖井引水,开荒教学,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
包公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清官而修建的。
有这样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包公掷砚化渚洲》:在宋仁宗庆历二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
包公事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
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
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于是便收下了。
包公立即将端砚抛到江中。
刹时,风平浪静。
后来,在包公掷砚处隆起了一块陆州,这就是“砚州岛”。
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
包公离开端州后,又继续在全国各地做官,继续着他刚正廉民、勤政爱民的作风。
最终成就了家喻户晓的“包青天”。
端州是包青天早期做官的地方,在端州建立包公祠就是对他的一种纪念,也是肇庆历史文化的一种沉淀,他的这种刚正廉民、勤政爱民的作风,永远值得中华炎黄子孙学习和宏扬!各位旅客,包公祠的介绍我已作了大致的讲解,下面就让大家自由参观一下包公祠。
包拯公正廉明的事迹
包拯任瀛州知州,各州用公家的钱进行贸易,每年累计亏损十多万,包拯上奏全部罢除。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毅,贵成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
人们把包拯笑比黄河水清了,儿童妇女也知道他的大名,喊他为“包待制”。
京城称他说:“关节不到,有阎王爷包老。
”以前的制度规定,凡是告状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
包拯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
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谢全部毁掉。
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在三司任职时,凡是各库的供上物品,以前都向外地的州郡摊派,老百姓负担很重、深受困扰。
包拯特地设置榷场进行公平买卖,百姓得以免遭困扰。
官吏负欠公家钱帛的多被拘禁,一有机会就逃走,又把他的妻儿抓起来,包拯都给放了。
包拯性格严厉正直,对官吏苛刻之风十分厌恶,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嫉恶如仇,但没有不以忠厚宽恕之道推行政务的,不随意附和别人,不装模作样地取悦别人,平时没有私人的书信往来,亲旧故友的消息都断绝了。
虽然官位很高,但吃饭穿饭和日常用品都跟做平民时一样。
他曾说:“后世子孙做官,有犯贪污之罪的,不得踏进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大墓。
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
”资料来源《宋史-列传第七十五-包拯传》参考资料:/Art/2006/05/16/Article_20060516438 7_1.htm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龙图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
报国尽忠,临政无阿。
杲杲清名,万古不磨。
”这世代流传的诗句表达了人民对包拯的赞美。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
包拯后来说他“生于草茅”,指的是他降临在今肥东县一农家。
但其父包令仪考中进士做了知县后不久,便把家迁到合肥城内。
包拯少时在城内香花墩读书,他28岁中进士,因孝义居家陪侍父母十年后出仕。
包拯故事5篇精选荟萃-5068儿童网
包拯故事5篇精选荟萃 - 5068⼉童⽹周知,包拯是⼀个廉洁奉公的好命官,纵然世⼈皆知他是个“⿊炭头"却也难掩的清廉。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包拯故事5篇精选荟萃,供⼤家参考。
包拯故事5篇精选荟萃1为了⽗母辞官职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亲包仪,曾任朝散⼤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当时28岁。
先任⼤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母年⽼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母。
他的孝⼼受到了官吏们的叫⼝称颂。
⼏年后,⽗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母只有⼀个⼉⼦,那么这个⼉⼦不能扔下⽗母不管,只顾⾃⼰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般情况下,⽗母为了⼉⼦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和本家族的其他⼈规劝。
⽗母不愿意随⼉⼦去做官的地⽅养⽼,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母有病,⽆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
对⽗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些素质底下的⼈的表率。
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私,把包公孝敬⽗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包拯故事5篇精选荟萃2包拯(zhěng)是我国北宋时候著名的清官。
⼈们都称他包公,很少提他的名字。
流传很⼴的古代通俗⼩说和传统戏曲中,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
可是,⼩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包拯,事迹却有很⼤的出⼊。
⼩说戏曲中的有些情节,完全是虚构的。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于公元999年。
他⼆⼗⼋岁那年考上进⼠,开始做官,后来⼀直做到枢密副使(枢密使是当时的最⾼军事长官,枢密副使是副职)。
包拯资料
包拯(公元999-1063)字希仁,死后谥号为“孝肃”。
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考取进士。
出任天长知县(今属安徽滁州天长市)、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等地。
因政绩卓著,升任监察御史。
曾上书建议朝廷采取裁汰冗官、选将练兵、轻徭薄赋、抑制贵戚权限等措施。
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
后调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
六十三岁病逝,谥孝肃。
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戏剧、小说、影视剧等,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书端州郡斋壁
(宋)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
在端州时,包拯留下了这首诗,也是他一生中唯一流传下来的诗。
这首题在端州郡守府第墙壁上的诗,可以说是包拯为官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他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包青天的端州岁月
包青天的端州岁月作者:邱俊霖来源:《广东第二课堂(初中)》2021年第10期“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这句歌词唱出了包拯铁面无私的光辉形象。
一提到包拯,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开封府的包青天。
很多人不知道,包拯在“成名”之前,还曾有过一段峥嵘的岭南岁月。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
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年逾不惑的包拯由天长(今安徽天长)知县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
端州位于西江中下游,也是岭南地区最早建制的州县之一。
然而,相对于丰饶的中原和江南,当时的端州仍然相对落后,加上路途遥远,官员都不愿意到此任职,由朝廷委任的端州官员多是被贬谪过来的。
但是,包拯接到任命通知后没有犹豫和抱怨,服从朝廷安排前往端州任职。
虽然经济落后,但端州有一样东西却很值钱,那就是砚。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自古就受到了文人墨客们的青睐,而端州产的端砚石质优良、质量上乘,入选“四大名砚”,十分名贵。
早在唐代,端砚便已闻名遐迩,并被列为朝廷贡品。
一个地方有出名的特产本是好事,但端州的历任大小官员中,却有不少在端砚上动了歪心思。
端砚既是贡品,就得定期征收,地方官看中了其中的利益,乘机层层加码,征收数量竟是贡额标准的数十倍。
官员们征收的端砚除了应付朝廷贡额任务,还送给京城的达官显贵。
端砚俨然成了基层贪官污吏进入富贵之门的“敲门砖”,但老百姓却因此苦不堪言。
包拯深知北宋官场这种丑陋的“潜规则”,于是一上任便下令端砚“只征贡数”,绝不加码,砚工只需做够进贡朝廷的数额。
如果发现有违规多征收端砚的官员,便严惩不贷。
包拯的做法无疑为百姓们“松了绑”。
民生积弊除了人为原因外,还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因素,其中,端州的水利设施建设暴露的问题最为严重。
当时西江水患频繁,一遇到洪水,低洼处的田地都会变成一片泽国。
在察看了山川地形情况后,包拯组织百姓将西江河道北岸的堤围加固,并将护城堤围向西延伸。
包拯的这一做法不仅增强了堤围的抗洪能力,进一步把西江干流堵截在南边的主河道上,还增加了可供百姓耕种的土地。
肇庆包公文化园观后感
肇庆包公文化园观后感前几天去了肇庆的包公文化园,那可真是一趟挺有意思的小旅行呢。
刚到文化园门口,就感觉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宋朝的感觉。
一走进园里,就像走进了包公的世界。
墙上挂着一幅幅关于包公的画,从他小时候刻苦读书的画面,到后来断案如神的场景,每一幅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精彩的故事。
看着那些画,我就想象着包公穿着那身标志性的官服,黑着个脸,但是眼睛里透着精明和公正,在大堂上一拍惊堂木,那些个坏人就吓得瑟瑟发抖,这画面感超强的。
说到包公的断案,文化园里展示的那些案例那叫一个奇啊。
什么“牛舌案”之类的,包公就凭着他的智慧和对真相的执着,从一些很细微的线索里就把案子给破了。
我当时就在想,这包公简直就是古代版的福尔摩斯啊。
而且他断案不只是为了找个犯人交差,那是真正地为了给老百姓伸冤,让好人不受委屈,坏人受到惩罚。
这种正义感,在现在看来都特别让人敬佩。
再往里走,还有包公的一些诗词和文章展示。
以前光知道包公是个清官,没想到他的文采还这么好呢。
那些文字虽然有点难懂,但是能感觉出来包公是个有思想、有情怀的人,他写的东西里都透着一股清正廉洁的味道。
文化园里还有一些小物件的展示,像包公用过的那种砚台啊,笔啊之类的。
看着这些小物件,就感觉包公好像离我又近了一点,他不再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而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用过这些东西的有血有肉的人。
在园子里逛着逛着,我就不禁感叹,现在这个社会也太需要像包公这样的人了。
现在虽然没有像古代那样的大堂和惊堂木,但是公平公正依然是大家所渴望的。
我们身边要是多一些像包公这样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人,那这个社会肯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走出包公文化园的时候,我还一直在回味着在园子里看到的一切。
这一趟,不只是看了些文物和故事,更是上了一堂关于正义、廉洁的课呢。
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再去,再去感受一下包公的魅力。
包拯不持一砚归简短故事
包拯不持一砚归简短故事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以清廉、正直、刚毅的形象著称。
他曾在多地担任地方长官,期间以智勇双全、廉洁奉公而深受百姓爱戴。
在他任职端州(今广东肇庆)时,由于此地盛产砚台,而砚台又是当时文人墨客必备的文具,因此当地官员常以砚台作为礼品赠送给上司或权贵。
然而,包拯在端州任职期间,不但没有收受任何砚台,还在离任时将所有砚台如数奉还给当地百姓,这就是“包拯不持一砚归”的佳话。
据传,包拯离任时,百姓感激他的清廉与公正,纷纷送他礼物。
但无论百姓送他什么礼物,他都坚决不收。
最后,一位老者送他一个装满稻谷的布袋,希望他能为民请命,造福天下百姓。
包拯感动地收下了这个布袋,并一直带在身边,时刻提醒自己要为民谋福祉。
包拯不持一砚归的故事,体现了他的廉洁奉公和对百姓的深厚感情。
他的清廉形象和为民服务的信念,不仅深受百姓爱戴,也成为后世众多官员学习的楷模。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廉政建设的重要象征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肇庆包公祠观后感
肇庆包公祠观后感引言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肇庆以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其中,肇庆包公祠作为一座重要的历史建筑,吸引了我的兴趣。
在此次旅行中,我有幸参观了肇庆包公祠并进行了深入了解,下面将分享我的观后感。
包公祠的历史肇庆包公祠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城中路,是一座纪念包拯的古建筑。
包公祠最早建于北宋时期,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的建筑规模雄伟壮观。
包公祠作为包拯的纪念馆,是追念包公功绩,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建筑风格与布局肇庆包公祠建筑风格独特,糅合了南方传统建筑特色和北方宫殿式建筑,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貌。
整个建筑群占地广阔,分为前院、大殿和后院三个部分。
前院宽敞明亮,绿树成荫,是游客休憩的理想场所。
大殿是包公祠的核心,布局庄重肃穆,供奉着包拯的神像。
后院则是包公祠的附属建筑,有许多与包公有关的文物展示。
参观体验进入包公祠,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殿内的包拯神像。
神像高大庄重,让人肃然起敬。
大殿内香烟缭绕,信徒们虔诚地烧香祈祷,给人一种神圣肃穆的氛围。
我也按照传统的礼仪,点燃了香烛,并向包公祈愿平安和正义。
通过观看包公祠的陈列展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包拯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司法领域的卓越贡献。
同时,包公祠还设有一系列展示包公形象的书画、雕塑及影视作品,让我对包公形象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包公祠的意义肇庆包公祠作为肇庆市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包拯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洁官员,以其公正廉明的作风而著称于世。
包公祠作为纪念包拯的场所,弘扬了包公精神,让后人倍感敬佩和学习包公的先进品质。
同时,包公祠也成为了人们了解包拯的重要窗口,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肇庆包公祠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包公的有关陈列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通过参观包公祠,我不仅对包拯的生平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包公祠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肇庆包公祠心得(优秀5篇)
肇庆包公祠心得(优秀5篇)肇庆包公祠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肇庆包公祠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肇庆包公祠心得(优秀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肇庆包公祠心得篇1肇庆包公祠,是一座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底蕴,集古典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园林艺术于一体的古风建筑。
该祠以包公清正廉洁、公正严明的精神为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表达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包公的故事。
首先,祠前的月台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超然地位。
其采用的是明代建筑风格,朴素典雅,细节之处更是精细入微,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匠心独运。
而大殿内的包公泥塑彩色座像,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包公的威严和公正。
其次,包公祠内的文化活动也让我们印象深刻。
如祠前的荷花池,池中的荷花与包公清正廉洁的形象相得益彰,寓意着清廉之风。
而祠内的唱戏表演,更是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包公的故事,感受到了包公精神的力量。
此外,肇庆包公祠的建筑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祠内的木雕、石雕、彩绘等,都是传统艺术的表现,让我们在欣赏建筑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传统艺术的美。
总的来说,肇庆包公祠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园林艺术于一体的古风建筑,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包公的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到这里,感受包公精神的魅力。
肇庆包公祠心得篇2包公文化园内的主体建筑——包公祠,古称“清风堂”,是为纪念包拯而修建的,位于包拯曾经执政的端州(今广东肇庆)城中心。
包公祠是为纪念包拯而修建的,位于包拯曾经执政的端州(今广东肇庆)城中心。
宋皇祐二年(1050),包拯到端州任职,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深得人民爱戴,他离任时,端州人民为他建造了“包公祠”,以作纪念。
后来,在包的家乡合肥的西乡建了“包公祠”。
包公祠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它的修建不仅是对包公清廉正直品德的肯定和赞扬,也是对后世的影响和激励。
包公传奇征文
包公传奇征文
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去端州(今广东肇庆)做知府。
端州出产名砚端砚,当地每年要向朝廷进贡。
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
包拯到任后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定数量向朝廷进贡。
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想过要一方端砚。
“端砚事件”很让朝廷赏识,三年后包拯就被调入开封。
二是不屈不挠的“牛皮糖”精神。
北宋是一个士大夫意识高度觉醒的年代,不少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敢于在朝堂上和皇帝正面交锋,包拯就是一个让皇帝宋仁宗相当头疼的“牛皮糖”。
宋仁宗宠爱张贵妃,她的伯父张尧佐的官职因此一路飙升,不但位居财政部长,还身兼四大要职,在北宋的外戚任命史上创下了绝无仅有的纪录。
一干大臣为此吵闹不休,要求皇帝撤了张尧佐的职,身为监察御史的包拯是主干人物。
争论达到高潮时,包拯站在宋仁宗跟前,慷慨陈词,唾沫星子横飞,溅了皇帝一头一脸,加之众大臣在旁边帮腔,宋仁宗气得说不出话来,拂袖而去。
回到后宫后,一边举袖擦脸,一边对张贵妃发脾气:“你只知道宣徽使、宣徽使,就不知道包拯还在当御史!”
对张尧佐的弹劾在宋仁宗的偏袒下进行得并不顺利,因此,包拯等人
和皇帝之间的“战争”就一直持续着,老张的官职就在拉锯战中上下浮动——弹劾风头最盛时他地位稍低,风头过后又迅速攀升。
直到老张死后,整场战役才算正式结束。
此后,二弹郭承佑、七弹“苛政暴敛”的转运使王逵……“牛皮糖”包拯树立起了绝不放过一个贪官污吏的光辉形象。
近水楼台与“得月”
近水楼台与“得月”文/阿金端州(今广东肇庆)盛产端砚。
宋康定元年(1040),包拯调端州任知府,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逻辑,包拯至少应不缺端砚。
包拯之前的多数知府都验证了这一逻辑,趁向朝廷进贡之机,敛取上贡数量几十倍的端砚,用于赠送当朝权贵。
可包拯在任期间没拿一方砚台,并明确规定制造的端砚仅满足上贡数量即可,官员不得借机层层盘剥。
《宋史》中还记载包拯“不持一砚归”的故事。
即在包拯离任归朝时,一些士绅官员相赠礼物,但都被其谢绝。
官船沿江而下,当行至羚羊峡时,本来风和日丽的天空突然狂风大作,江中也浊浪翻滚。
包拯想莫非手下人背着自己私受贿赂藏于船上?立即把随行人员叫来盘问,结果书童禀告说私下替其收了一方端砚。
包拯当即命书童将砚取出,虽是雕龙刻凤的宝砚,但包拯随手将其抛入江水之中。
由此可见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说,有些道理但不绝对。
包拯与端砚近水楼台不假,不先得月就是真,不得月更是真。
其实和包拯一样用自己的行为证明此观点不绝对的人和事还有许多。
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的校长,并几次出任当时教育部高层领导,长期独管数十万美元的清华基金。
但其病后出不起住院费,死后没有殡葬费,都是校友们捐助的。
梅贻琦守着“金碗”却过着清贫的生活。
红三军团过雪山时,在山顶一位红军战士被冻晕。
彭总一见立即大吼:“去,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
”旁边有战士小声告诉彭总:“这位冻晕的红军战士就是军需处长。
”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竟然在行军途中被饿死。
谁都知道军需处长是管后勤的,其职责包括衣服的发放;炊事班长牺牲时身上就背着粮食。
军需处长和炊事班长的楼台离水尤近,只需举手就可得“月”,但为了忠诚履职,他们选择了远离“得月”。
从上述事情不难看出,只要有权力,就有了得月的条件和优势。
有人把这条件和优势利用和发挥得淋漓尽致。
包拯之后熙宁年间的端州知府杜谘,人送绰号“杜万石”,此人也下一道命令,禁止砚工开坑取石制砚,把砚石全部霸为己有,还安排专人去羚羊峡的江中,打捞当年包拯扔的那方端砚。
不持砚归端州 包拯在这里成名
"不持砚归"端州包拯在这里成名"不持砚归"端州:包拯在这里成名包公楼前的孝肃牌坊,据传这“孝肃”二字为宋仁宗所赐西江历史文化之旅,肇庆是首站,端州就是这首站的末站。
历经十天的长途“奔袭”,我们终于把整个肇庆的历史文化点,绕着弯儿踩了个遍,现在到了“扎袋口”的时刻了。
肇庆的历史文化“富矿”,确需一个大口袋才能装得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基于高要、鼎湖和端州不可拆分的紧密关系,我们把两地的部分主题留到了最后,尤其是赫赫有名的端砚文化,作为产地的高要和作为加工之地的端州,实际上仅一江之隔,我们无法从行政的概念出发,生拉硬扯地将它们掰开。
端州,作为肇庆最核心的中心城区,最为大家所耳熟能详的,要数宋城文化、包公文化和端砚文化了。
此外,神秘而富有悲剧性的自梳女,也在彰示着新旧文化交接地带的肃穆和两个时代碰撞的沉重。
今天,请随记者先来感触一番宋城和包公的历史余温吧。
端州的宋城文化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宋徽宗赵佶和包公。
从这两人在开封的辉煌来说,实可谓“五星级”人物,而“五星级”一般都有个“准五星级”的过渡时期。
不错,肇庆就是这二位历史名人的“准五星级”时期。
清廉公正扬名端州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清官,被民间称为“包青天”,敬称包公。
包公出生于合肥,成名在端州(今肇庆),扬名于开封。
包公于公元1040年到端州任知州,即端州最高行政长官,当时他42岁,第一次担任州级长官。
传说中的“不持一砚归”是端州流传最广的佳话,后来更衍变为一个美丽的传说。
包公在端州还留下了不少文化遗迹,如包公祠、砚洲岛、包公楼、包公井等。
包公文化是肇庆宋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
人们以浮雕的形式重现包公当年掷砚成洲的情形《宋史·包拯传》有载“不持砚归”之说。
宋仁宗康定元年,包公到端州做地方官,听说历任地方长官借进贡端砚为名,盘剥百姓,砚工苦不堪言。
为了弄个究竟,包公约当地开明绅士徐乐天,一起前往白石村,发现这里的砚工茅棚不堪风雨,砚工衣衫褴褛,艺人边雕刻边叹气,埋怨官府要砚多、付钱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广东史志2002/1宋代的肇庆社会仍然是落后荒凉之地。
宋代肇庆一度是中央政府流放有罪官员的重要场所。
但这些官员被流放南下,往往都是身兼官位的,这就为他们在肇庆地区施展改造社会的才能提供了条件。
他们在肇庆地区的工作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包拯就是其中较著名的一位。
一岭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以前重心在西江流域。
人口数量多寡是衡量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据《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统计,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和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南海郡人口从94253人增至250282人;苍梧郡从146160人增至466975人。
据宋《舆地纪胜》卷第96《广南东路》记载,“汉武帝平南越置苍梧郡,高要以县属焉。
东汉因之,吴晋无所更革……隋平陈废高要郡立端州……炀帝罢端州为信安郡。
”户口急剧增加,除自然蕃衍净增外,外来人口的流入和本地土著加入编户行列是不可忽视要素。
隋大业六年(610),信安郡户数仍居广东的前列,人户最密①。
唐代广东人户分布重心因大庾岭的开凿而向北江转移,但西江仍是人户高密区。
宋代西江人户记载才开始减少。
②其原因,一是北方移民减少以及当地汉人少数民族化,二可能与当地少数民族不入户籍有关。
所以才有宋淳化年间端州知州冯拯的“括丁法”。
直到南宋时,“时岭南土旷,常数十里无人居。
”③宋《方舆胜览》卷34《广东路》记述肇庆府“土旷民惰,不力于耕。
夷僚杂居。
”说明肇庆地区的人户稀少。
宋代中原官员把到肇庆做官看作是一种惩罚。
唐宋肇庆地区是中央流放被贬官员的首选之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宋代肇庆地区的社会发展。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在《充春州军事推官兼知本州王孝叔制敕》中指出:“南方荒远之州,吏多惮往。
”宋代何坤在《新州建置记》中也称:“新为郡于万山间,无大川以宣其恶,故烟瘴重。
”其实所谓的“烟瘴重”,就是指地方的开发落后。
不仅如此,肇庆地方“又与瑶獠杂居,故赋入少。
”到此做官就无油水可捞,所以“达官伟材之人所不屑为,间有仕乎此者,犹以民淳务简得稍暇裕,往往务十仙之名,而不鄙其地,官不旷则事不堕,学校廨宇赖以建葺,不致极敝大坏。
”所谓“民淳务简”也可以理解为是这些官员无开拓进取之心,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若遇到灾荒岁月,肇庆地区在官员的眼里简直就成了人间地狱,“自迩年饥谨臻而盗贼炽,逋负积而督课急,闻新心态作用下,正常的官员安排已无法进行,肇庆社会陷入无人管理的状态,“故郡阙守者屡年,纪纲荡尽废绝相因,学舍颓圮郡廨也化为瓦砾。
”官员在肇庆的不作为,没有给地方社会发展带来益处,人民也因此而淡忘这些官员。
宋嘉 三年(1058)崔颐在《新州郡守题名记》中就表述的颇有几分道理:“地僻境隘,民薄产而多贫,朝廷遣守与之共理,或骄其僻而不举职,或轻其隘而不为力。
”其实在唐宋时代,还是有些官员确实为地方社○刘正刚魏霞人物春秋肇庆包拯与会发展出了力的,“其能以治行自任而卒享显贵者,时亦多焉。
”④如宋真宗时陈亚知南恩州,“地多烟瘴,瑶僚杂处,亚务行宽政,深得民心。
”⑤二包拯(999—1062),宋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
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是宋代有名的清官,为历代百姓所颂扬。
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包拯被贬为肇庆州官,任期三年。
在肇庆三年,包拯本着“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信念,为肇庆建设致力服务,留下了许多值得纪念的东西。
据新修《肇庆市志》记载,包拯规划端州新城,将端州城向西迁移,继前人将护城围续向西边构筑;扩大修筑西江堤围,开渠凿池,引导民众改造沥湖为耕地、鱼塘;增建清心堂、节堂、枕书堂、洗砚池、菊圃、敬简堂、双瑞堂等;在端州城内修建丰济仓,以备饥荒;建崧台驿于城西,以利商贾等交通往来;建星岩书院于宝月台,为肇庆创立书院之始,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建设。
另于城西建文昌宫、城东建宝光寺等。
⑥应该说,包拯对肇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了自己的通盘考虑规划并努力地付诸了实践。
宋代肇庆已开垦不少水田,但沥水排不干,同时新筑的堤围也阻挡不了每年的洪水,居民饮用西江及沥水,常导致瘟疫流行。
为了解决端州人因饮用水常患病的难题,包拯教民凿打水井。
据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载,包拯“为端州守,尝穿七井,城以内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
其在西门外者,曰龙鼎岗井,民居环抱,清源滑甘,为七井之最。
”⑦这七口井的具体方位,据元末明初董源《义井记》云:“相传郡城包公所凿之井有七,一在府治内;在府治西,岳庙旁则为第二井也;在县学前街南,俗称义井,则第三井也;其四是分司巷口;其五在广济仓右;其六在北门之左;其七在主帅堂前。
”据今人考查,目前这七口井有五口已在历史发展中被填塞,但尚有旧府署内水井和龙鼎岗边水井存世。
⑧肇庆以特产端砚而名闻遐迩,并作为地方贡品每年上贡中央,这也就成了某些官员到肇庆后首选的心爱之物。
史料中常对有官员掠砚之记载。
《宋史・包拯传》载:“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遣权贵。
”正因端砚贡品的角色,地方官为巴结权贵人物,往往多采、滥采端砚。
北宋熙宁二年(1069)周敦颐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曾到肇庆视察工作,了解当时“端守杜谘取砚无厌,人号杜万石。
敦颐恶其夺民利,因请著令:凡仕于州者,买砚无过二枚。
”用法令的形式规定官员购买端砚的数量,也是迫不得已办法。
即使如此,一些人总是将端砚作为假公济私、巧取豪夺、行贿受贿的重要物件。
康熙《肇庆府志》卷18《名宦志》载,南宋淳熙七年(1180)进士马曦骥在肇庆任职期间,“留心佐政,有以奇砚献者。
曦骥谢之曰:此非暮夜金,但吾职贰郡,当饮水自励,何敢以长物污家声。
其人惭退。
”能拥有奇砚的人,应不是一般普通百姓,用端砚行贿,仍突出了端砚在上层社会的特殊价值。
包拯在肇庆工作三年,自然少不了与端砚的缘分,但史料中反映的恰是他如何保护端砚的正常开采量及拒收端砚的事迹。
道光《高要县志》卷18《宦绩录》记载,包拯在完成贡品同时,坚决制止多采、滥采端砚,“(包)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包拯不仅制定条例,规定限额开采,且自己分毫不取。
这一举措,正反映了他清廉的刚烈性格。
包拯对肇庆基层官员队伍的建设十分关注。
宋初太祖鉴于唐代藩镇割据之弊,不委任刺史,而分命朝臣出守列郡,三年一替,“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
”⑨但这种朝廷任命的朝官,在素质方面及频繁轮换过程却非常令人担忧。
这在肇庆表现相当明显。
包拯在《请选广南知州疏》中曰:“臣窃见广南知州例差奏荫京朝官,初任知县及一考者,世禄之胄鲜敦义教,童孺之岁便忝仕籍,未尝学政即使司民。
甫越期年又移典郡,一邑之事尚未练悉,六条之重安可责成。
”他认为对边远之地的管理与开发,国家更应该派遣有才能的官员上任,“地虽远郡不可轻授,方国家多务,调率旁午,远民困重尤在得人。
”他特别以自己在端州的所见所闻,谴责无良官员串通一气互相作弊给地方百姓带来的危害,“臣前在端州具知其事,或无职官处,只知州独员管62广东史志2002/1勾其猥冗,恣横之辈惟务诛求,庸懦蒙昧者又全不晓事,民惟其害,无所诉告。
提刑、转运使惮其远恶,不能巡历按劾,但上下相蒙耳。
”他要求中央选派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官员到肇庆工作,“乞今后奏荫京朝官该广南知州者,于次任知县内选有治绩及举主者方得差移。
”包拯对广南等地官员队伍的建设问题,并不是一纸空文就了事。
他时时督促有关部门执行。
他在《请添差广南职官疏》说:“臣先曾上言广南东西两路诸州原无职官处,各置一员关掌郡事。
蒙下铨司,至今未闻有人注,拟以岭外遐僻,惮其地远。
……窃见顷年以来,广南阙官于江浙移两任四考以上簿尉充彼县令,自后因循不行。
乞令铨司检详旧例,于江浙荆湖等处近便诸州簿尉中,选无罪犯两任,五考以上除权职官,四考以上除县令,便令赴任。
如此则远官无由幸免,异俗得以辑宁。
”宋代官员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
所以才有包拯建议“至今未行”之说,但他关注肇庆官员队伍建设却未动摇。
他在《再请添差广南职官疏》中言:“(郡县)长吏之任,尤在得人,童孺之年未尝学政不当轻受,近地牧守尚有通判职官,更相禅赞。
而岭外远郡乃令此辈独员管勾,民罹其害,无所控告,甚非朝廷求治之意也。
”对选派官员仍坚持初衷。
从此可以看出,包拯对肇庆的情感之深。
包拯所反映的情况,在两宋时期并没多大改观。
南宋状元黄公度因与秦桧不和,于绍兴19年(1149)被贬为肇庆府通判,目的是“以荒恶之地”惩罚他。
在肇庆期间,黄颇有善政,治事之余,以读书著文为乐,后被召回朝。
他述及岭南弊事说:“广东小郡有十年不除守臣者,权官苟且,郡政废弛,民受其弊。
”⑩这说明肇庆的官场仍黑暗重重。
三包拯在肇庆任期仅有三年,但他的清廉刚直的工作作风,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至少自宋代开始,肇庆官民就开始修建纪念包拯祠庙。
包公祠又曰龙图包公祠,“旧在府治仪门左。
宋熙宁中(北宋1068~1077)郡守蒋续建。
”这之后,历代官员都十分重视对包公祠的保护与祭祀活动,元代延中(1314~1320)知事宋深道、照磨卢世华等率领民众重建,并以春秋时祭之。
明宣德六年(1431)知府王莹重建。
明成化乙酉(1465)年知府黄瑜请于朝,要求恢复官方对包拯祠的正常祭祀活动,“前代有祭,今历年久,祠宇虽在,祀典不闻。
乞敕该部每岁于春秋仲月,支官钱买牲醴择日致祭。
”并要求将“仪注祭文刻石永为令。
”为了方便民众对包公的祭奠,明弘治甲子(1504)年潘蕃“以祠在郡署,谒者弗便,命郡守黄 于西门内改为今祠。
”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史树骏重塑包公像。
λϖ明弘治十八年(1505)张诩在《宋包孝肃公新祠记》称:包公祠为“宋熙宁中郡守蒋续新建,其后修废不一。
皇明朝之九十年,为成化乙酉知郡事黄瑜始疏入祀典,岁春秋享以少牢之礼。
又四十年为弘治甲子总督都宪潘公以祠限郡署内,凡东西往来瞻谒者,弗之便也,乃委郡守黄候于郡署外之西百步许,相地而改祠焉。
”一个在肇庆仅任职三年的官员,能够受到肇庆民众如此礼遇,正说明包拯对肇庆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包公祠是人民怀念他的实证。
历代官员拜谒包公祠时,均极力颂扬包拯对地方社会的贡献。
元代王揆曾作《包孝肃公祠记》称:“公在宋康定初,由殿中丞出守于端,以清心直道为治本,”使肇庆地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地方千里不识贼盗,吏无叫嚣,水蛋、山徭熟化奔走,恩威并著,岁仍太和。
”正因为如此,包拯业绩一直被“海隅之民户诵人咏至于今,称之君子”,并建庙祀之。
据说,由于包公祠的祭祀活动,肇庆社会平稳发展,“比年以来号为易治政平,讼理囹圄空虚,公无负租,民安其业,虽有水旱疾疫不为灾……是皆蒙公之泽。
”王氏之言显然过于夸大包拯作用。
因为在宋元时期,肇庆瑶族的叛乱不仅次数频繁,而且规模也较大,一直是政府头痛的问题。
λω但包拯在肇庆期间,确实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包公祠是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