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随笔欣赏(2)

合集下载

高二作文(散文)李煜

高二作文(散文)李煜

李煜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又见你独上西楼,院中的梧桐叶簌簌飞落。

门上的那一把锁,锁住了你的人,锁住了这一院深秋,却锁不住你李煜的心。

曾经你是南唐之主,万人之上,天下无人敢拂逆你。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是你最真实的写照,而现在,却被囚禁在这深秋里,背负着亡国之君的千古骂名。

此刻,你在想些什么呢?是仍在想着曾经的辉煌吗?然,我懂你。

你对曾经的荣耀并无一丝留恋,平日你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可又有谁能彻悟你深夜独自一人捡起那一片落叶时的叹息?只能在夜深人静时独守凄寒与寂寞。

尘世浮华,过眼云烟,你早已看透,三千忆海,滚滚红尘,你却挣脱不出。

也许,你并不适合做一个君王,你更适合做一个词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孤寂的你造就了孤寂的词,也因孤寂的词造就了孤寂的你。

你多愁,望月兴叹;你潇洒,孤秋为伴。

愁,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飘,是庄周的身化彩蝶,超脱一切。

夜深人静时,每每对着月儿,仿佛间,又望见李煜那消瘦的身影。

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随笔欣赏

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随笔欣赏

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随笔欣赏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供大家欣赏。

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一)疏星夜迢迢,孤灯下,寂寞伤旧都。

空房笙也寒,风雨相促,漫漫愁吐!空叹息,春花秋月夜,往昔不堪顾。

烛明香暗,深楼紧锁,世事成空,南唐故主。

高楼岂堪倚?夜长人何如,逝水何复。

遗恨悠悠乱书,销魂蚀骨。

难掩词宗风,俯仰今古,错为君主,苍天遗误。

情至不堪言处,郁郁难抒!一轮孤月悬挂在青空,暗透忧伤的背景中,是谁独上西楼?剪不断的是情愁?是离愁?幽幽长叹响彻了千年前的那个夜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长雁孤鸿,隐隐的传来声声泪打的琵琶,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风里花落谁是主?思悠悠,恨悠悠。

音容闲雅的你,同所有的诗人一样不凡,你爱诗,爱酒,爱美人,你纵情声色中,挥霍着你理想中一个诗人的潇洒与风流。

可你独独忘记了你的江山。

你骨子里文人的天赋与风采终于捱不过命运的捉弄。

你是“词中之帝”,可悲的是,你的真实身份却是南唐后主!瓦冷霜雪,雁鸣凋零,微冷的夜风似乎还携带着昨日故国门扉的那一抹朱红。

你还依稀记得“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那时的你是何等的尊贵,何等的逸乐?你在花明暗笼轻雾的夜晚里,偷会佳人;你在风花雪月的美景中,一曲霓裳听不尽;你在奢靡铺张的胜筵上,瘫倒在妃嫔的怀里。

朦胧的醉影仿佛还未散尽,丝竹的喧嚣似乎还未沉寂,迷醉在歌舞升平的你啊,又岂知日后的去国之苦?你错误的将一个诗人的浪漫全部融入了庄严残酷的政治舞台。

你想在宫廷寻找诗人可以涉入的足音,却不料用帝王的奢靡代替了“竹影摇窗荷香,鹂转柳丝青”;你在雍容妍丽的前台轻唤着弹箜篌的爱人的芳名,却不知身后早已聚满了可以随时湮灭你的滔天巨浪!你太天真的以一个诗人的完美视角去俯视天地间的苍生还有你的王朝,在宋兵逼入你最后的据点之,你竟然号召百姓放弃抵抗,而去向苍天祈福,希望那虚无的神挽救你注定要陨灭的昙花一现的王朝!你骨子里满是诗人的天真与浪漫,又是怎样的错缘令你失落在根本容不下你的帝王之家!你奇特的幻想,敏感的内心,华丽的才章注定你必定只能活在自己理想的世外桃源,而上天却将你遗弃在黑暗世俗的亭台楼榭!也许你只想凝视一个女子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抚一段琴,燃一段香,可是转身却只有娇丽献媚的妃嫔取宠的艳舞;也许你只想信步闲庭在积水空明的深院悄悄吟诵古今词章,可是抬眼间只有金瓦朱墙默默的注视着你。

我读李煜词优秀散文

我读李煜词优秀散文

我读李煜词优秀散文李煜,初名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李璟卒后,继位为国主,世称李后主。

李煜性格真率,多愁善感,趣味高雅,多才多艺,工书画,知音律,能诗文,尤以词负盛名。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评价到李煜时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王国维引用了孟子中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这句话来强调李煜作为词人的“赤子之心”。

实际上就是叶嘉莹评价李煜是所说的“真”,“真”是真纯的意思。

这种争体现了李煜词中自然的风格。

自然这种风格是一种很高的美学境界,历来被人们称道。

《金粟词话》中就强调:“词以自然为宗。

”诗中达到自然境界的莫过于陶渊明,陶渊明的自然是一种“豪华落尽见真纯”的自然,他的自然风格是一种高思想的具有节制性的。

而李煜的自然才是真性情的体现,毫不掩饰的将自己的真情写了出来。

古今词人如此之多,为何王国维独独说李煜的词是不失“赤子之心”呢?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李煜的双重身份,他不仅仅是个词人,他还是一个君王。

因为“生于深宫之中“,所以他涉世未深。

因为“长于妇人之手”所以才能葆住真纯。

作为一个词人,他无疑是成功的。

但作为一个君王,他确是失败的。

君王是需要权谋的,而李煜的“赤子之心”注定他不能当好一个君王。

难怪有人感慨他“一代词君无愧是,奈何生在帝王家。

”虽然李煜当君王不称职,但是他当词人却是很称职的。

清代的沈谦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李煜用他的手写他的心,句句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李煜是“主观之诗人”,所以不需要阅事太多,他只需要将他的感情表达出来,就能写出很好的作品。

就比如下面这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词的`上阕写的是所处环境的寂寞,下阕写的是词人满腹的离情别怨,无法排除,也无法形容。

心中的沉痛,李煜不能找出人世间还有什么滋味能与之相比,所以就只能写“别有一般”,这就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随笔欣赏(2)

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随笔欣赏(2)

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随笔欣赏(2)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三)作者:范宜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一声冰冷的呵斥,使一朵林花谢了春红,我的心也沉了沉。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没有了宫廷歌舞的喧嚣,只有阁楼窗外的一轮明月。

寒凉如水的月光洒进窗内,在地面的灰尘上掷下斑驳的影子。

你裹了裹依稀能看出明黄色的单衣,满目愁绪,凭栏独倚。

双目微阖,又想起了从前的帝王生活:手握生杀的大权,纵无挥师北上的豪迈,亦有指点江山的激昂;美味珍馐,万人之上,宫内三千盏孤灯只为自己一人点明;众人俯首称臣,只因自己是一代帝王,嘴角勉强扯起一个弧度,这些于你又能如何?众叛亲离,食不果腹,甚至生死只在别人的一念之间……这才是现在。

窗外的梧桐树还是梧桐,可如今的主人已成过客。

“彻下梅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踏着片片落红,数着满地落叶,便想起“别仓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的孤寂。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当你被别人提起时,只会被道一声“悲矣”,可有谁懂你的悲?又有谁能懂那寄托在月中的无限的寂寥?我抬眼,看见那一轮弯月,千年前的月,亦是如此凉的彻骨么?看不清冬季深远的天空,似乎变成触手可及的墨色小径,听不到缠绕在老墙上枯藤的私语,你想伸手抓住什么,掌心却只有飘落的雪花,融化后的水滴一如月般寒冷,终究寻不见一丝温暖印迹……夜太深,所以有人看见星辰;夜太深,所以有人望月独叹到天明。

在那个有些寒冷的下午,终于等来了自由——一盏鸩酒,作别了曾无数次轻点的梧桐叶,凝望着天边依稀可见的泛白的月牙,杯觞落地,正是“香魂一缕随风三更入梦遥。

”三生石旁,奈何桥上,只愿你喝了孟婆汤。

忘了今世的愁,来世做个普通人,在平淡中幸福快乐,不再生在帝王家。

无奈草木黄,太苍凉,又是一缕淡云伴斜阳。

香魂散,寸肠断,泪行干,无言孤夜独望水茫茫。

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像是做了一场华美的梦,你停留在最美的回忆里,迟迟不愿醒来。

关于李煜的作文800字

关于李煜的作文800字

关于李煜的作文800字关于李煜的作文800字李煜,他不完美的境遇,完美了他的诗词;不完美的命运,完美了他的心;不完美的人生,完美了他的魂!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关于李煜的800字,欢迎查看。

关于李煜的作文800字【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公元975年,南唐亡国降宋,第五代南唐国主李煜成为阶下囚。

国亡了,江山易主,曾经作为一国之主的无限风光,旦夕之间,化为浮尘,随风逝去,李煜啊李煜,一个国家交到你手上,竟成了这般模特,这真是你所愿意看到的吗?你精通诗词、音乐、书法,尤其以词著名,后人评价你为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但,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一国之主,不仅要知文学,还要晓武艺。

你钟情于文学,也注定你不是一个伟大的君主,面对宋的侵犯,你为了避免战争,减少国民伤亡,率领众大臣向宋投降,或许这样做,会被后人用“宁愿玉碎,不为瓦全”的“大道理”来讽刺你,这时,我忍不住站出来为你鸣冤:当时的情况,你在接手南唐时,这个国家已乱成一锅粥,面对强大的宋王朝,再发动战争无异于徒增伤亡,于是你用自己的荣华富贵,换来了百姓的平安,这才是真正的大义啊!投降后,你被幽禁于人烟稀少之地,还被迫接受“违命侯”这样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封号,由一国之主跃落为阶下囚,过着屈辱的生活,心中的悲恨,无限愁苦,有几人能懂得?于是你借诗词来略微排遣。

读你的《相见欢》,我仿佛来到你身边:在凄清的夜晚,你又忆起了亡国之恨,因无可说话之人,只能默默的登上西楼,展现给我们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抬头一望,竟是如钩的新月一轮,呵,连月亮也要与你作对,谁不知自古文人雅客皆以新月来喻离愁别绪呢?你的心情愈发惆怅,再望去,这栽着梧桐树的深深院落十分寂静,为一片清秋的孤寂气氛所笼罩,此情此景,你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惆怅的情绪,脱口而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023年关于李煜的作文(精选篇)

2023年关于李煜的作文(精选篇)

2023年关于李煜的作文(精选篇)李煜的作文1李煜,的确不是一般的历史风流人物,所以能引起后人的关注、怜悯、叹息与敬重。

我也看过不少评论李煜的文章。

有人说,他究竟是懦弱的,以至于仅仅只能靠吟吟诗、作作词来抒发内心的悲伤,而他吸引人的,也正是那绵绵的愁。

有人说,吟诗是一种战斗,哭泣更是一种抗争,他丢失了故国,丢失了自由,却并没有丢失自我,丢失尊严,他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一颗自尊的心。

还有人说,他阅历浅,性情真,不失赤子之心,然而感慨深,实乃以血为书,引人独爱。

这种种评论都很有劝服力,我都不反对,不过我最赞同上述观点的第三种,也就是以清末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看法:李后主吸引人之处正是其真实。

但凡稍稍了解李煜生平的人,想必都听过一种有关他死因的说法:“太平兴国三年……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伎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

又传‘小楼昨夜义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

”(《默记》)从中不难看出,他着实是个真性情之人。

他或许不知道这一阕《虞美人》会引来后来的祸端,可那终归是政治的特别时期。

换了一般人,不都应当缩手缩脚、当心翼翼地将自己“臣服”、“安于现状”的一面呈现给当朝统治者看吗?可是他做不到。

那满腔的愁与恨,他抑制不住,也不想抑制。

他非但不抑制情感,甚至连把那直白的话语转化为看似平和宁静实则暗藏心情的字眼都做不到。

这么一个真性情的人,如何不叫人宠爱叫人敬重?然而这么一个不懂得隐藏情感的人,如何能平安?如何能许久?李煜离世百余年后,历史中出现一个与他相像的人物:宋徽宗:我曾思索过:同是亡国之君,同以词寄情,为何世人偏好李后主?后来,随着对诗词学习的加深,我慢慢明白了。

徽宗词,虽也是伤悲,可是长期艺术的熏陶与世俗的浸染,使他所作之词都要经过了华丽词藻的修饰。

而后主的词,还没有来得及当心装饰,便已随着无尽的愁恨汹涌而出。

曾见过有人把徽宗词比作一个难过的`女子,再哀思欲绝,也要描眉染唇装扮妥当后才起先梨花带雨式地嘤嘤啼泣:我以为此喻甚是恰当。

梦南唐,忆李煜的散文

梦南唐,忆李煜的散文

梦南唐,忆李煜的散文一梦梦回南唐,酒觞倾落。

故国不在,故人已逝,唯余故梦。

——题记那年,那月,那日,那时,南唐后主-李煜还是个俊佳才子,一个风流潇洒的君子,一个喜好饮酒作赋不顾朝野的君王。

只是寻欢作乐的好景不长,他的美好国度毁了……细雨丝丝,秋风席席,汴京的夜晚总是凉的砭人肌骨。

我轻轻的倚在窗口,无声无神的望着,如雨滴打湿的残菊失去了生机。

我是他的红颜,却是亲自送他入黄泉的人。

在那天,我哭了一宿……那是灰蒙蒙的暮色时分,奉太祖之命,我带着侍女来到囚禁他的牢房,“轩姑娘…”门口的守卫恭敬向我行礼,打开阴暗潮湿的牢房门,引着我们来到有他的地方。

一步步,艰难沉重地踩到地牢的深处。

他依旧是身着雪白直襟的长袍,只是上面沾着太多的灰尘,颓然地坐在角落里,不言不发。

我站在离他几十步远的地方,隔着那层层的木栅栏深深的凝望,希望记住这最后一次目送。

他是个爱干净的人,此时也顾不上脏污,那么的落魄潦倒却还是孤傲清高的杵在那里。

这个我仰慕了一生的男子,他的命却是由我来送葬。

许久,他似是发现了我,起身笑盈:“你来了!”“嗯。

”我柔声应着,轻轻来到他的身前。

他故作轻松的问我:“可带酒了?”我又“嗯”了声,转身接过侍女手中的东西,令她退下。

举起酒壶往杯中倾倒,清凉的液体与酒觞碰撞,发出悦耳的响声。

他接过,未与我手中的酒杯接触便一饮而下。

我淡笑,举起杯子,欲饮下。

只是在酒觞轻触唇畔之际,他阻止了我,抓住我欲饮酒的手,道:“听说你要出嫁了,是赵匡胤,对吗?”我愣住了,迟疑了很久,缓缓点头,他嘲讽轻笑着:“恭喜,恭喜啊!”我不语,挣脱他的手,想要饮酒,只是他再次禁锢了我的.手,“这酒不是普通的酒,我不需要你陪我,做你的新娘去……”随后,他放开了我。

我苦笑着,将酒觞扔在地上,“好啊,我做新娘,做新娘…”我的身不由己,我的无可奈何,我的肝肠寸断,其实他是懂的。

“我…不想…你死…活…下去…”,最后这几字他说的很轻很轻,可是却那么轻易的被我捕捉到,心疼到滴血却还是一脸的淡漠。

描写李煜的惊艳作文

描写李煜的惊艳作文

描写李煜的惊艳作文说起李煜,那可真是一个让人又怜又叹的人物。

他本是南唐的国君,生在帝王家,却没有那份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

他就像是被命运捉弄的孩子,误打误撞地登上了那至高无上却又摇摇欲坠的皇位。

李煜的才情,那真是没话说。

他的词作,仿佛是从他心底最深处流淌出来的清泉,澄澈而动人。

还记得他的那首,“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你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他一个人,孤独地登上西楼,望着那如钩的冷月,院子里的梧桐叶萧萧落下,寂寞和凄凉就像那深秋的寒意,一点点渗透到心里。

他写愁,不像别人那样直白地喊着“我愁啊,我苦啊”,而是用一种特别细腻、特别含蓄的方式。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离愁就像是一团乱麻,怎么剪也剪不断,怎么理也理不清。

你能感觉到他那种无奈,那种深深的纠结,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是心里头堵得慌。

李煜的生活,那也是充满了戏剧性。

在南唐还没灭亡的时候,他过着风花雪月的日子。

整天就是吟诗作对,和妃子们嬉戏玩乐。

他哪懂得什么政治斗争,什么军事谋略啊。

他就像一只被养在金丝笼里的小鸟,只顾着欣赏眼前的美景,却没意识到外面的世界已经风云变幻。

后来,南唐被宋朝灭了,李煜成了阶下囚。

这一下,可真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荣华富贵都成了过眼云烟。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词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你能想象到他在囚牢里的日子吗?狭小的房间,阴暗潮湿,没有了往日的锦衣玉食,没有了簇拥的人群。

他就一个人,对着那扇小小的窗户,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他在问这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其实他是在问自己这种痛苦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想起过去的美好,再看看现在的凄凉,他的心都碎了。

李煜这个人啊,真的是太感性了。

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特别敏锐的感受。

一片落叶,一阵秋风,都能勾起他无限的愁绪。

他不像那些硬邦邦的帝王,只知道权力和欲望,他的心里充满了温柔和悲悯。

初二散文:我看李煜

初二散文:我看李煜

我看李煜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二散文的我看李煜,欢迎阅读。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悠扬的箫声伴随着鼓声从远处飘来,他走在古色古香的小道上,饮一壶酒,正脉脉地和周围的野花交流。

突然,丛林中闪过一道光影,是谁在那边等待着他呢?他望去,正是他亲爱的妃子和着鼓点在翩翩起舞,头上的金银装饰在灯光的陪衬下闪闪耀眼。

这是我眼中风流倜傥的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一位女子在花好月暗的夜晚偷偷地跑到自己爱人身边,或许他就是这个人,又或许他只是在远处伫立着望着这情人相思的柔情:这位女子轻轻走过香阶,袜儿贴在地面,绣花鞋提在手中,出来一次难得啊,就请月光帮我温存这份柔情吧。

这是我眼中率真的李煜“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月夜”在人人“晚装初了明肌雪”的富贵的宴会后,烛光若隐若现,短短一截的烛花在风中摇曳,或许这样的富贵给予了它生命的活力,有时却又照得周围的墙壁通红,马蹄声划过了夜晚的宁静,清澈的月光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这是我眼中清雅的李煜。

这就是我眼中的李煜,潇洒,率真有清雅。

可是这是一个政治和历史的舞台,命运无情地把他推向了皇帝的宝座,又留给他无限现实的残酷。

一场政治的风波席卷了南唐,这个由李煜在风花雪月中继续的南唐却断送到了这个本不该做皇帝的李煜手中。

国破了,他风花雪月的梦也破碎了。

他从万人之上的有国之君被命运扯下了台阶,成为了阶下囚。

还要忍受大宋王朝对他的侮辱,更要阿谀奉承剥走他快乐的赵匡胤。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这个春天他“离恨恰如春草”是离愁,是相思,是怀恋。

在远离家乡之地,唯有孤独相伴,唯有相思相伴。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的美丽春景此时已早已感动不了他,反而让他触目感伤,春天终将也会逝去,那时也是“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可悲啊,只能在这里遥想那似乎并不存在的“天上人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高二随笔散文:说李煜

高二随笔散文:说李煜

高二随笔散文:说李煜浮生是梦身是客——说李煜安徽涡阳四中傅森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都说“亡国之音哀以思”,昨日的江南华景、繁华人世,如今都成了昨夜烟尘,幻化而不可忆也!这首《浣溪沙》是李煜归降宋室后,思念故国的感慨之作。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载:“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婉,未己下世。

”李煜(字重光)是元宗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

本来南唐的王位不该由他来继承,李煜的兴趣更多的是在音乐和文学,兼好佛理,当然,江南美景蕴育的如花美眷,也让年轻的王子神迷魂荡。

但文献太子早卒,于是重光就被立为太子,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嗣位,而就在上一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在开封城里登上御座龙墩,建立了宋王朝。

宋朝的强大威慑力,时刻震撼着偏安于金陵的南唐小朝廷,但是,李煜的政权仍然苦苦支撑,惨淡经营了十五年,终于在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将曹彬攻破金陵,李煜被迫出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明年,移至京师(开封),封“违命侯”。

“违命侯”是个屈辱的称谓,是武夫赵匡胤对隔江对峙,迟迟不肯归顺的风流皇帝李煜的惩罚,犹如《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脸上被刺的屈辱的印记。

李煜虽说归降了赵匡胤,但赵匡胤对李煜的警惕一刻也没有放松,所谓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眠?”李煜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严密监控之中。

据宋王铚《默记卷上》所录,徐铉是南唐旧臣,也归降了。

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

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

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篇一:作文李煜描写[作文李煜描写]皇上宫人们全都跪在地上,轻言,不敢扰了面向窗外眺望的他,他的眼神,忧郁,哀伤,盯着远处那片天,乌云密布,密布在天空下,密布在他心里,沉沉的压着他,令他无法喘息&&听到宫人的声音,他怔了一下,勉强转过了身,充满血丝的眼瞥过了宫人,立即又转到了那张床上,作文李煜描写。

帘子后面,那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是他的妻啊!如今听到宫人欲言又止的话,他才终于知道:她,已被秋风吹去了&&忽的,雷声隆隆,震响了大地,也震醒了他。

他的腿微一颤抖,宫人们前来搀扶,可他重重的推开,挪开脚,一步,一颤,一步,又一颤。

他强忍着自己的全部悲伤,要赶去见他的妻啊!那个他将全部灵魂寄托给了的人。

布满血丝的眼睛此刻呆滞,黯淡无光。

强风吹了过来,吹乱了他散乱在身上的头发,吹开了他的衣襟,他像一个败了的囚徒,完全没有了一丝皇帝的威严。

他忘却了颤抖,接踵而来的是痛苦和麻木。

离她躺的地方仅有几步远,他却走了一个世纪之久。

走着,是什么东西从脸上落了下来。

是一滴?还是一串?是满腹的泪,满心的痛啊!他呆滞着,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缓缓的用手撩开了帘子,他看到了,已闭上了双眸,停止了呼吸的她。

顿时,他瘫在床上,好像脑里,心里被抽空了一般,呼吸越发冰冷起来,呆呆的凝望着她,既不敢怀疑,又不敢相信,高中一年级作文《作文李煜描写》。

◆分享好文◆心如万刀切过,痛,还是痛。

妃啊!为何要弃我而去?天长地久,岂是几十年的光阴?伴着隆隆的雷声,积蓄了好久的大雨瓢泼而至,重重的打在了地上,打在了他心里,卷起了惊涛骇浪,在他心里翻滚,翻滚。

他用手,抚过她,泪已冲刷过了整个脸,流到了床边,流到了她的身上。

屋外的雨吻合了他心中的泪。

他多想唤醒他,听她抱着琵琶弹奏他的词调。

他多想唤醒他,看她跳那邀醉舞,看他的身姿妖娆。

他多想唤醒他,与她再做《霓裳羽衣曲》。

她的美丽,她的妩媚,他的才情,顷刻间,消散。

我看李煜散文

我看李煜散文

我看李煜散⽂ 天祚三年七⽉初七,李煜出⽣在⾦陵。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于宋建隆⼆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我看李煜散⽂,供⼤家欣赏。

我看李煜散⽂(⼀) 历史总喜欢跟⼈开玩笑,就像西⽅的耶稣⼀样,似乎他们在主宰着世间的⼀切,安于现状或是疲于奔命的⼈在宿命的怨声载道中总会想到他们。

⽆奈,抑或是伤感,或许还伴有眼泪。

李煜就容易哭,也容易伤感。

但凡末代皇帝都不好做,李煜真的很不幸。

兵荒马乱的岁⽉,⾯对着北⽅强敌锋利的⼑枪剑戟,强忍着⽆奈⽤卑躬屈膝,纳币称⾂获得苟延残喘的救命稻草;在末世的莺歌燕舞中消磨掉将要失去“四⼗年来家国,三千⾥地⼭河”的痛⼼疾⾸;⽤参禅打坐在烟熏缭绕的佛像前祈求虚幻的保佑。

泪,流在梦⾥,也流在群⾂⾯前。

这不是懦弱⽆能,也不是胆⼩怕事。

清朝的那个赵瓯北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这句诗成了李煜,苏东坡,⾟弃疾等等⼀⼤批⼈的标签,也成了我们深刻理解他们的⼀个向标。

苏东坡很坦然,⼤概像他这样的⼈,⼀万个⾥也很难再找到⼀个,被贬到海南还吟唱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

李煜,没有从悲痛中解脱出⼀份释然,但他却从内⾥上升到了⼀般⼈也绝难达到的⾼度,这个⾼度就是他的词以及他的诗,甚⾄他那篇写给⼤周后的诔⽂所达到的艺术⽔平与思想⾼度。

我看李煜散⽂(⼆) 喜欢⼀个⼈就喜欢他的⼀切,哪怕是缺点,这或许是“爱屋及乌”最通俗的解释了。

喜欢李煜,尤其是他的词,却怎么也记不起起于何时了。

我曾经肤浅的把古⼈的诗背来背去,但⾄于那些诗讲的是什么,尤其在别⼈问起时,只能脸红加惭愧的敷衍过去,那些绝代的好诗却被我这个冒名的知⾳给变了味。

我⼀直以为⾃⼰喜欢诗,也曾涂鸦了⼏个本⼦,但现在读读,终究令⾃⼰喜欢的没⼏⾸。

如梦⽅醒的我明⽩了喜欢这两个字不是随便就能说出⼝的,说了就得对得起被你喜欢的那个受体。

李煜留存⾄今的词⼤概就三⼗⼏⾸,我⼀直不明⽩⼀个坐享“四⼗年来家国”的⼤才⼦竟只写了这么⼏⾸词。

关于李煜的经典散文

关于李煜的经典散文

关于李煜的经典散文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李煜的经典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李煜的经典散文:浅品李煜历史的面容向来都是冰冷无情的,容不下多余的浪漫与奢华,转身间,他只留下了一身的寂寥。

清风吹起的素帘,带着丝丝的狠意一下一下打在李煜的脸上,但他丝毫感觉不到疼痛。

帘外正下着潺潺的细雨,春意阑珊,却勾起了他一缕缕思念故国的情愫。

夜,淡了几分华丽的姿色,却浓抹了几分他两尘双鬓。

他绵绵的思念,正如他一首词里所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站在南宋的黄土之上,无尽的黑夜,对于李煜来讲,就如一只魔掌,狠狠地掐住他的咽喉,每每呼吸里都带着满满的痛。

念念叨,离开了生育养育的故土,以往的足迹也许早已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看不到那若娇颜的江山,再也听不见南唐的小桥流水,再也感受不到曾经那片土地深沉的爱,这又怎不狠狠扯起李煜沉沉的思念呢? 深巷打更的声音阵阵传来,未想,李煜在木窗前,一站就已站到了三更,但他丝毫没有移动的念头。

一股春风透过窗帘的缝隙冷冷地扑打在李煜的脸上,吹起了他薄薄的衣襟,却怎也敌不过他心头的痛。

多少红颜碎,多少相思泪,李煜满口难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在经过宋军攻破了南唐,被囚禁在北宋阴森的庭院之中,愁,愁自己没有维护好自己的国与民。

爱子,爱妻,爱母纷纷离他远去,让他在亲情面前无力抬头,似乎一夜之间愁丝苍老了他的面容,满面霜尘。

朱颜改,朱颜改,时光易逝,红颜易老,再也回不到那轻狂的年少。

以往的回忆在脑海里不断涌出,一点点吞噬他的意志,愁损了他这深处异国的北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在寓中命歌姬唱此词,了了红殇一曲,诉说了他无尽的忧愁,却也是他最后抒发对故国与佳人的怀念。

之后被宋太宗赐毒酒一杯,了结了他悲痛的一生。

李煜这位伟大的南唐词人,受尽了屈辱,尝尽了心酸,最后竟屈死在了宋国里。

中学作文《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煜》

中学作文《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煜》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煜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国君。

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他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

我最喜欢的便是他的诗词。

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阐述了一代词帝的兴衰荣辱,他一心潜没于诗词文学的深海。

对于一个身为皇家的他,却无鹤立群雄当皇帝的意思。

但相反的,一心想当皇帝的弘冀却在父亲去世的几个月后也随着去了。

于是李煜便理所应当的接下了后唐这个烂摊子。

不过,他太过优柔寡断,不仅没有当好皇帝,而且还当得十分糟糕。

亡国之后,他在汴京大书特书自己的亡国伤感之情,毫不畏惧。

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么豪迈的思国之感。

一首《虞美人》葬送了一代伟大的词人,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这个悲剧词帝的万古流传。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而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

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

功过是非,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了历史轨迹。

后主前期的词作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他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牢狱生活之中度过。

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是亡国之君李后主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这不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使工。

”吗?那《玉楼春》,那《相见欢》,那《虞美人》,都深深烙在我的心中。

作为一个皇帝,在他人眼中,是幸运的;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他的一生是悲情的,致使他写下了许多慷慨悲壮的诗词。

这便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点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南唐唐主李煜悲苦的人生。

作者之所以喜欢这个悲情君主,主要是因为他的才华,特别是他的词深深地触动了人的心灵。

此篇文章动情地写出了自己对李煜的欣赏,情真意切,说服读者,用文字让我们领略了李煜作为文人的风采。

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

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

三一文库()〔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篇一:作文李煜描写[作文李煜描写]皇上宫人们全都跪在地上,轻言,不敢扰了面向窗外眺望的他,他的眼神,忧郁,哀伤,盯着远处那片天,乌云密布,密布在天空下,密布在他心里,沉沉的压着他,令他无法喘息听到宫人的声音,他怔了一下,勉强转过了身,充满血丝的眼瞥过了宫人,立即又转到了那张床上,作文李煜描写。

帘子后面,那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是他的妻啊!如今听到宫人欲言又止的话,他才终于知道:她,已被秋风吹去了忽的,雷声隆隆,震响了大地,也震醒了他。

他的腿微一颤抖,宫人们前来搀扶,可他重重的推开,挪开脚,一步,一颤,一步,又一颤。

他强忍着自己的全部悲伤,要赶去见他的妻啊!那个他将全部灵魂寄托给了的人。

布满血丝的眼睛此刻呆滞,黯淡无光。

强风吹了过来,吹乱了他散乱在身上的头发,吹开了他的衣襟,他像一个败了的囚徒,完全没有了一丝皇帝的威严。

他忘却了颤抖,接踵而来的是痛苦和麻木。

离她躺的地方仅有几步远,他却走了一个世纪之久。

走着,是什么东西从脸上落了下来。

是一滴?还是一串?是满腹的泪,满心的痛啊!他呆滞着,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缓缓的用手撩开了帘子,他看到了,已闭上了双眸,停止了呼吸的她。

顿时,他瘫在床上,好像脑里,心里被抽空了一般,呼吸越发冰冷起来,呆呆的凝望着她,既不敢怀疑,又不敢相信,高中一年级作文《作文李煜描写》。

◆分享好文◆心如万刀切过,痛,还是痛。

妃啊!为何要弃我而去?天长地久,岂是几十年的光阴?伴着隆隆的雷声,积蓄了好久的大雨瓢泼而至,重重的打在了地上,打在了他心里,卷起了惊涛骇浪,在他心里翻滚,翻滚。

他用手,抚过她,泪已冲刷过了整个脸,流到了床边,流到了她的身上。

屋外的雨吻合了他心中的泪。

他多想唤醒他,听她抱着琵琶弹奏他的词调。

他多想唤醒他,看她跳那邀醉舞,看他的身姿妖娆。

他多想唤醒他,与她再做《霓裳羽衣曲》。

她的美丽,她的妩媚,他的才情,顷刻间,消散。

他重重的叹了口气,最后看了她一眼,逃也似地跑出了她的房。

我看李煜(选修教师随笔)

我看李煜(选修教师随笔)

我看李煜(选修教师随笔)
我看李煜(选修教师随笔)
一直挺喜欢南唐 .李煜的《相见欢》,记得全词是这样的: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也许是语言太美了,总之就是第一次看见它,就有难以释手的感觉。

当时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龄,老师把这首词推荐给我们的目的,只是作为李煜诗体的样本,并且特别推荐了他的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确实,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

看得出,老师对《虞美人》,是很青睐的。

但我却特别喜欢的,还是李煜的这首《相见欢》。

世上表愁、论愁的诗句是很多的。

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老李的“白发三千丈”,一个是婉约派的佳丽,一个是豪放得惊人的诗仙,他们的愁思确实撩人。

但怎比李后主失却江山、故土难回、别家弃子、昔日
千万佳丽成为美丽回忆的国愁、乡愁、家愁、情愁众愁缠结的这种难剪、难理又难断的别种滋味。

郜美荣。

初三散文:漫思李煜

初三散文:漫思李煜

漫思李煜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散文的漫思李煜,欢迎阅读。

千年前的七夕,是你的生日。

此时的你已归宋多年。

在清冷的寒宫中,你多日彻夜不眠,望着身边空着的床位,独自流泪。

小周后已被赵光义召入皇宫,想想她的满目凄然,想想自己的一无所有,你已无所再求。

只能祈祷小周后能安然地踏着落叶,回到自己身边。

夜晚,望着眼前自己的生日宴会,笙歌阵阵,但简短而凄凉。

望着歌妓轻盈的舞姿,竟有那一刹那的恍神,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窅娘忍痛裹小脚为你翩然起舞,多么难求的红颜知己,现在全然不复往存!你独自酌酒,想要麻醉自己的痛苦,你清泪成行,想抹去过去的美好记忆。

可是你做不到,心中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何以销魂?曾几何时,在李璟的寿宴上,你怜爱地为眼前翩然起舞的周娥皇,奏着《霓裳羽衣曲》;曾几何时,你满腔怜惜地与“手提金缕鞋”前来的小周后独自幽会?曾几何时,你孤身望着南唐百姓哄抢军粮的场景而泪流满面?潮来潮往淘尽几度锦瑟华年?而现在一切都没有了。

连你的大哥赵匡胤,也在一夜斧声烛光中,随风而逝。

当初无言独上西楼,遥望故土,心中尽是如此地绞痛!低头凝望那片片梧桐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来冬去,花落燕飞,只是你叹息无力挽回,只能眼睁睁看着“花”的落去,却再也无法唤“燕”重归。

你亦独自哀伤,倾听着歌伎唱着你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滴泪掉落在宣纸上,伴随着你的痛苦,蔓延开来……我看到你决绝的神情,缓缓举起面前的牵机毒药,毫不犹豫仰头饮尽!饮尽那一世的屈辱,饮尽那一生的痛楚!琴瑟弹断三千里山河,独为你痴狂;你本是一代词帝,却错生帝王家!李煜,千年前的七夕,你魂断人间。

这一天,伴着你的忧伤,伴着你的《虞美人》,我翻开你的词册,忆起这段只属于你的悲凉回忆。

这一天,让我铭记。

散文欣赏遥想李煜

散文欣赏遥想李煜

散文欣赏遥想李煜散文欣赏遥想李煜只一盏茶的时间,便已过了几度春秋;只一出戏的功夫,便已失了半壁天下。

心,早已颠沛得不能再颠沛了;魂,早已流离得不能再流离了。

这世间,又有谁会去体味你那无垠的凄苦呢?这凡尘,又有谁愿去触碰你那廖远的悲凉呢?于是,在颠沛流离中,你只能逃了,逃到那本不属于你的世界里,重觅你的光辉。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轮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遇静则沉静,遇闲便安闲。

生命,在山水林月中一浸,便澄澈了;思绪,在花鸟虫鱼间一转,便开阔了。

由是,你的心便已归于寂静,亦归于自然。

“秋风庭院藓侵阶”,“晚凉天净月华开”,紧这一风一月,便足见你的豁达了。

然而豁达只是豁达,你那曾经从云端的跌落,终究抹不去你那隐隐的哀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江东流”,这痛中痛,愁中愁,不是别的,正是你那心灵的残破,是你那意志的消磨,是你那情感的跌宕,更是你那在颠沛流离中的灵魂的绝响。

“独上西楼”,见“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源于内心彻底的呼唤,那来自内心最彻底的'彷徨,又怎能不让你放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是的,国破了,家亡了,一切都散在风中了,一切都归于尘土了。

我知道,那一刻,你的眼是热的,但心却是冷的。

眼热,是因为饱含着泪;心冷,是因为浸透了寒。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曾经的帝王之姿已不在脑海,曾经的帝王之气亦随风远去,只是忽然“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心仿佛便被凌空的一锤给砸碎了,整个人便落入了一道裂缝,在狭窄的裂缝中,被无情地压缩着,压缩着,压缩着……然而当你终于挣扎着从裂缝中艰难地爬出,你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激动与释然,你所有的只是柔和的目光中透露出的一份安静,一份恬淡。

诚然,承受过大起大落,感受过大悲大喜,审视过大是大非,经历过大聚大散,也才有了这般大彻大悟。

或许,此刻的你,已不再是只会低吟“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你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随笔欣赏(2)----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三) 作者:范宜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一声冰冷的呵斥,使一朵林花谢了春红,我的心也沉了沉。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没有了宫廷歌舞的喧嚣,只有阁楼窗外的一轮明月。

寒凉如水的月光洒进窗内,在地面的灰尘上掷下斑驳的影子。

你裹了裹依稀能看出明黄色的单衣,满目愁绪,凭栏独倚。

双目微阖,又想起了从前的帝王生活:手握生杀的大权,纵无挥师北上的豪迈,亦有指点江山的激昂;美味珍馐,万人之上,宫内三千盏孤灯只为自己一人点明;众人俯首称臣,只因自己是一代帝王,嘴角勉强扯起一个弧度,这些于你又能如何?众叛亲离,食不果腹,甚至生死只在别人的一念之间......这才是现在。

窗外的梧桐树还是梧桐,可如今的主人已成过客。

“彻下梅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踏着片片落红,数着满地落叶,便想起“别仓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的孤寂。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当你被别人提起时,只会被道一声“悲矣”,可有谁懂你的悲?又有谁能懂那寄托在月中的无限的寂寥?我抬眼,看见那一轮弯月,千年前的月,亦是如此凉的彻骨么?看不清冬季深远的天空,似乎变成触手可及的墨色小径,听不到缠绕在老墙上枯藤的私语,你想伸手抓住什么,掌心却只有飘落的雪花,融化后的水滴一如月般寒冷,终究寻不见一丝温暖印迹......夜太深,所以有人看见星辰;夜太深,所以有人望月独叹到天明。

在那个有些寒冷的下午,终于等来了自由----一盏鸩酒,作别了曾无数次轻点的梧桐叶,凝望着天边依稀可见的泛白的月牙,杯觞落地,正是“香魂一缕随风三更入梦遥。

”三生石旁,奈何桥上,只愿你喝了孟婆汤。

忘了今世的愁,来世做个普通人,在平淡中幸福快乐,不再生在帝王家。

无奈草木黄,太苍凉,又是一缕淡云伴斜阳。

香魂散,寸肠断,泪行干,无言孤夜独望水茫茫。

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像是做了一场华美的梦,你停留在最美的回忆里,迟迟不愿醒来。

踏着春天将近的脚步,徘徊在无尽的忧伤里,一切都太匆匆了。

历史的滚滚长江中,有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

虽然他没有什么可以流传于世的政绩,可是他在词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他熠熠生辉。

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说实话,我并不是十分喜欢李煜的词,尽管他的《虞美人》流传于世,从来都不缺少谈论者。

一代帝王,或如武帝马上得天下或如太宗文治定乾坤。

可偏偏他,既乏文韬又缺武略,日日沉溺于自己的宫廷生活中,写出来的也都是一些伤于轻艳的曲词。

如此奢靡,国焉能不亡。

你要将你的臣民置于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呢?即便是后来被俘,写出了人生中最令人称颂的好词,我也固执地认为那是国破家亡应有的悲怆吧。

许是他的悲切着实动人,我竟忍不住要走近他,了解他,在这样静谧的午后,翻开他的人生。

李煜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韬晦到即位,二是宫廷的享乐生活,三是从被俘到被毒死。

天生帝王相,无心帝王梦李煜是中宗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号锺隐,别号莲峰居士。

961年即位时更名为煜,字重光。

李煜既然是第六子,那么按道理来讲皇位不可能轮到他来继承。

退一步来说,纵然长子早逝,他前面还有好几位哥哥,为何李煜能成为九五之尊呢?据史料记载,李煜的相貌是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

这样与生俱来的长相,可谓大富大贵。

唐高祖李渊便是丰额。

而骈齿是指有两排牙齿,周武王和孔子也都是骈齿。

重瞳子自然更不必说,虞舜、项羽、齐桓公、汉武帝皆为重瞳子。

李煜具备了这么多先天优势,又怎么能不做皇帝呢?然而这样惊人的富贵相却引起了李煜的大哥,当时的太子弘冀的嫉妒。

弘冀早年便立下赫赫战功,被立为太子。

但是他的父皇中宗李璟却想遵照先主李昪的遗愿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晋王景遂。

出于想做皇帝的野心,弘冀就用毒药把自己的叔叔残忍地害死了。

也许是因为他太过急功近利、锋芒毕露,引起了李璟的警惕,不久他便不明不白的死了,没有人知道原因。

更为离奇的是,李煜的几个哥哥也年纪轻轻也相继去世了。

就这样,李煜继承了大统。

字锺隐,别号莲峰居士。

从李煜为自己所起的别号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不想做这个皇帝的,锺隐,已然有隐居之意。

他也果真在山上隐居过一段时间,想要远离王室的争斗、骨肉的残杀。

也许只有远离尘世,才能使他的心忘却鲜血淋漓。

在他亡国之后,曾给赵匡胤写过一封《即位上宋太祖表》提到想要向巢父、许由、伯夷、叔齐那样归隐山林。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一壶清酒,一杆鱼竿,如此恬静的生活,自斟自酌,逍遥且快活,又何须羡慕帝王生活呢?莺歌燕舞起,灯红酒绿中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玉楼春》夜晚,华灯初上,宫娥们却没有安寝。

她们细细的描了妆像鱼儿成群结队地来到大殿之上。

笙箫阵阵感染了所有人,宫娥们跟随着这音乐跳起了《霓裳羽衣曲》,这样的生活仿佛置身于天堂。

在一片热闹声中,飘出阵阵熏香气,观看者即兴拍着栏杆早已沉醉其中。

美好的生活总有结束的时候,只是不要闲置了这烛花红,在明亮的月光下踏着轻快的马蹄再继续享乐吧!李煜的生活果然奢靡,都说帝王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可后宫的佳丽又何止七十二人呢?朝堂本是天子大臣议政的场所,而今却上演了一场惊艳的歌舞会。

晚上享受良宵,白天昏昏欲睡,连早朝都免了,国家如何能治理的好呢?明亮的大殿里,此刻只剩下滴滴红烛泪静静流淌,那是我为你流下的点点忧伤,你怎懂得。

或许你早已知晓,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其他的,不愿去想,更不敢想。

李煜有过两位皇后,大周后周蔷和小周后周薇。

她们都是朝中宰相周宗的女儿。

娥皇和李煜随时包办婚姻却难得的圆满。

李煜善诗词、精书画、知音律,娥皇通书史、能歌舞、工琵琶。

两人爱好相仿,婚姻自然是一路好景色。

据说,这首《一斛珠》是李煜和大周后新婚期间的作品。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晚上我为你化了妆,涂了精致的口红。

张开樱桃似的小嘴,露出玉一般的牙齿,为你唱一曲清歌。

不小心或许是故意打翻了酒杯,酒洒在我红色的衣服上,让这喜庆越发鲜艳、浓郁。

我斜倚在绣床边上,随手拿起一团红茸,嚼烂了唾向我的情郎。

那天,我穿了鲜红的嫁衣,涂了最美的妆容,在你面前跳一支妖娆的舞蹈,远远看去像是一团火焰在燃烧。

你吹一支箫和着我的舞蹈,箫声悠扬。

就是在这样的夜晚,你牵起我的手,我成了你的新娘。

你说,生死挈阔,与子成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大周后是活泼的,她的开朗似乎有着无穷的感染力,让李煜对她宠爱有加。

她亦是个有才情的女子,在民间搜集失传的《霓裳羽衣曲》残谱,与心爱的人一起在爱情的甜蜜里跳一支酣畅淋漓的舞蹈。

恍惚间,似玉环重生,六宫粉黛失了颜色。

这样恩爱的日子持续了十年戛然而止。

她病了,而且一病不起。

我总愿意想,起初的他一定是茶饭不思的。

她的虚弱,像一片羽毛,他心疼,却无策。

接下来的故事似乎跟悲伤沾不上边了。

因为她来了。

周薇跟姐姐是两种性格的女子。

周薇更文静,带着古典淑女的美丽,令李煜一见倾心。

他很快将卧病在床的结发妻子抛到九霄云外,跟自己的小姨子享受着二人世界的欢愉。

据传,周薇的脚很小很美丽,宫中人纷纷将自己的脚裹起来,希望得到圣上的垂怜。

李煜曾特谕工部限期用黄金铸造了一朵六尺高的巨型莲花,宫人穿上特制的鞋子,下面雕刻出莲花的形状,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步步生莲,曼妙非常。

起初他为大周后写词,如今这才情都给了周薇。

她为出来见他,费尽心思。

他亦怜爱她,为他作《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始终不明白,两个人的约会为何要弄得如此隐秘,难道是怕大周后知晓?将死之人,得知又能如何,一个是她宠爱的小妹,一个是她深爱的丈夫,纵然她想要阻止,却也无能为力。

我无法想象,一个女人,承受着怎样病痛的折磨,抱着怎样的心态,忍受着自己丈夫的背叛,独自踏上黄泉之路。

彼岸花开,下一世,我还会遇见你吗?君王身边从来都不缺乏女人,多一个少一个,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不过这首词还是把当时主人公紧张的心态刻画出来了。

事实证明他们俩也确实恩爱,之后的十年里,他都待小周后很好。

在他被毒死后不久,小周后也随他而去了。

爱情来临,我们无法阻止。

这种强烈的感情,纵然是飞蛾扑火,也心甘情愿。

爱过,便会懂得。

如果不试一试,又怎知其中难以言说的滋味呢?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请你告诉他,给彼此一个机会。

也许转身我们就成了陌路,可毕竟命运给过我们一次相遇的机会,让我在最美的年华里,与你邂逅。

纸醉金迷灭,覆水难再收976年到978年里,是李煜一生中最为凄惨也是最为辉煌的三年。

就在976年,他褪下黄袍,臣服于赵匡胤的脚下,他,做了亡国之君。

他真是该在这个盛气凌人的天子面前耀武扬威一次,要杀要剐悉随尊便,总好过日日胆战心惊看别人的脸色好。

只是他的性格太懦弱了。

他怕死,甚至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

赵匡胤封他做了违命侯,从此他的囚禁生涯开始了。

初到北国,他的词里全是他日思夜想的嫔妃们,想来这等昏君,真是死不足惜。

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

三千里的山河,再也不会属于他了。

囚禁的日子里,日渐憔悴。

不禁让他想起离开故国时教坊里演奏的别离歌。

国家终是在他手里亡了,对不起的该是他的大臣和子民,可他恋恋不舍的却是曾经的宫娥。

不过,这正说明他有真实的一面。

他本不适合做皇帝,都把爱给了他心爱的女子们。

这一点,让我想起在他之后那个绝代的词人柳永。

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也无悔。

古代的女子地位低下,能得这样一个知音也好。

李煜,亦是可怜之人。

我本不属于这里,为何命运要带我来这里。

是为了成就我死后的名声,还是因为历史需要我这样的颓废不堪,来成就他人统一天下的赫赫功勋呢?人人都羡慕我生在帝王之家,享受锦衣玉食,可谁又知晓我内心的痛苦呢?我能做的,只不过是将这满腔的愁绪倾吐于一曲曲悲歌之中罢了。

此番离愁,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只能自己承受。

在李煜众多的词里,《虞美人》的成就最高,可以称得上是他的代表作。

春花与秋月,本是一年之中最美丽的景致,那段美好的时光终于消逝,一切已是物是人非。

往事呈现在脑海中,回想起来竟令人如此伤感。

雕栏玉砌、亭台楼阁,应该还驻立在原处,只是那些宫娥,是不是因为我的离去而改变了容颜呢?那源源不断的愁绪啊,如一江的春水,什么时候才能终止呢?当昔日的繁华不再,锦衣玉食的生活成为别人的谈资,灯红酒绿的日子成为回忆,你有没有后悔当初呢?纵然你后悔了,又有什么用处呢,你骨子里的懦弱注定你要走这样的路,时光流转,也逃不过历史的冥冥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