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境界
《思修》绪论珍大学生活

10级金融学《思修》期末复习材料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适应人生新阶段: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①特点: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B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C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②变化:A学习要求的变化B生活环境的变化C社会活动的变化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①确立独立生活意识②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③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②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③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二、肩负历史新使命:1、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①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②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A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B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C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③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④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3、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三、学习和践行社义核心价值体系:1、学习和践行社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③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④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特社义的昂扬斗志;⑤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等;这对于团结、引领全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把握社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①巩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灵魂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主题③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精髓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础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义核心价值体系四、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③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2、学习“思修”课的方法: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②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③注重联系实际④注重知行统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成长: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①理想的含义与特征:含义特征:A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B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C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②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含义特征—具有稳定性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意义:①理想信念的作用: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提供人生的前进方向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②理想信念与大学生:A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B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C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①马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②马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③马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2、树立中特社义的共同理想: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②坚定走中特社义道路的信念③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二、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①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②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身处顺境:切莫得意忘形身处逆境:切莫悲观失望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③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④同仇敌忾,抗御外辱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①它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②它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③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④它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与爱社义和拥护祖国统一:①爱国主义与爱社义的一致性②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①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②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家C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②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①时代精神的内涵:A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B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C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D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②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B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三、做忠诚的爱国者: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③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迷住自尊心和自豪感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3、增强国防观念:①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②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A它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B它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孤傲放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C它是大学生提高总和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与人生观:①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②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绪论 适应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绪论 适应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一、认识人生新阶段积极适应新环境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在这个转折时期,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
能否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四年的顺利成长。
这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如果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成才就无从谈起。
从中学到大学这种生活环境的转变,不少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感到程度不同的不适应,这是客观存在的。
可能会有如下一些表现:失望感。
进大学前,许多同学对大学了解甚少,往往凭着想象,把大学描绘得过于理想化,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
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完善、不如人意的地方,与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感到困惑、迷惘,继而产生失望、情绪消极低落。
自卑感。
不少同学过去是学习尖子,老师称赞,家长夸奖,同学羡慕,自我感觉良好。
进入大学后,人才荟萃,高手林立。
不少人在学习上的优势将会削弱甚至消失,面临学习成绩的重新排列组合的局面。
过去可能是“鹤立鸡群”,现在成了平凡之辈,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容易导致自卑感。
这种地位的变化和心理落差产生了自我评价失调。
孤独感。
中学时代(忙于高考)人际关系的好坏好象不是太重要,不大注重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进入大学后,同学们首先面临的是重新确立新的人际关系,重新结识他人,要与来自不同地区,性格习惯各不相同的同学朝夕相处,因此同学们从不相识到相识需要一个过程,彼此理解更是需要较长时间。
空虚感。
过去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行动有方向,每天感到很充实。
经过紧张的高考进入大学后,极易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松懈感,一下子没有了明确的目标,失去了方向,心理上出现了无目的状态,感到无所事事,不知干什么。
有的同学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常常抱怨、后悔、气馁,出现消极情绪;(结合事例)有的同学没有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上(同中学相比)好像失去了手杖,没有了依靠,不知所措。
思修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思修绪论练习题及答案绪论“珍惜⼤学⽣活开拓新的境界”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学⽣⾯对崭新的⽣活学习环境,⾯临的⾸要问题是(C)A.尽快化解思乡情结B.尽快结识新同学C.尽快适应⼤学新⽣活D.尽快进⼊学习状态2、⼤学学习⾃由⽀配的时间增多,学⽣需要强化⾃⾝学习的(D)A.⼴泛性B.选择性C.前沿性D.⾃主性3、在⼤学⽣活中,⾯对各种思想交流和碰撞及社会思潮的影响,⼤学⽣应(C)A.学会接受B.批判拒绝C.明辨是⾮善恶D.感性对待4、原⾹港中⽂⼤学校长⾦耀基先⽣说过,学⽣在⼤学⾥,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是学“怎样读书”;⼆是学“怎样做事”;三是学“怎样与⼈相处”;四是学“怎样做⼈”。
也有⼈说,⼤学⽣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发展⾃⼰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不仅学习知识,还要学习获取知识的⽅法。
从⼤学学习理念的⾓度看,这体现了(C)A.创新学习的理念B.⾃主学习的理念C.全⾯学习的理念D.终⾝学习的理念5、善于思考、掌握、加⼯、消化已有的知识,⼒求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是⼤学⽣(D)的体现。
A.学习能⼒B.竞争能⼒C.活动能⼒D.创新能⼒6、“少⽽好学,如⽇出之阳;壮⽽好学,如⽇中之光;⽼⽽好学,如秉烛之明”这句名⾔教育我们应该坚持(D)A.创新学习的理念B.⾃主学习的理念C.全⾯学习的理念D.终⾝学习的理念7、“独学⽽⽆友,则孤陋⽽寡闻”,这句名⾔教育⼤学⽣在求学路上要坚持(B)的理念。
A.⾃主B.合作C.全⾯D.创新8、德是⼈才素质的(D)A.综合体现B.基本内容C.基础D.灵魂9、(C)是⼈才素质的基础A.德B.智C.体D.美10、思想道德素质和(A)是⼈的基本素质,决定着⼈们在⽇常⽣活中的⾏动⽬的和⽅向。
A.法律素质B.思想政治素质C.道德素质D.⼼理素质11、富强、民主、⽂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在(B)层⾯的价值要求。
A.国际B.国家C.公民D.社会12、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在公民层⾯的价值要求(C)A.友善B.诚信C.平等D.敬业⼆、简答题1、⼤学⽣应该怎样尽快适应⼤学新⽣活?答:(1)认识⼤学⽣活新特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初入大学的不适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大学生活的学习方法,从各个方面独立起来。
做一个适应新时代的大学生。
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是整本书的开头,对整本教材有一个起头的作用,在整本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的重点是大学生活的特点,只有正确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3、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摒弃传统的应试学习模式,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授课方法(本章):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授课学时(本章):6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角色转变,从一个单纯的中学生变成了一个现实的大学生。
我向同学们祝贺,祝贺你们跨出了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到了大学,同学们有哪些困惑呢?讨论归纳:失望感、空虚感、孤独感等。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1、大学生活的集体性和自理性。
走出中学的校门,走进大学的校门,学习生活所赖以进行的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中学大多数学生都住在家里,生活是由父母安排的,缺少集体性生活和自立性生活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然而在大学,住的是集体宿舍,共同起居,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习惯、兴趣都不尽相同,也会由于一些生活小节问题发生摩擦。
在大学里,日常生活需要自己照顾,遇事需要自己解决,经济开支也需要自己合理的支配。
2、大学学习的选择性和自觉性。
相对中学而言,大学的学习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同学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例如,课程的选择、课外的讲座学术报告的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等等。
在学习的方式上,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在这里没有老师无所不在的督促、没有家长每时每刻的检查和提醒,也不会有密集的考试,课外时间学与不学、学习什么,都由自己掌握,除了生活上的不适应外,大学的学习方法也使不少新生苦恼,所以同学们要尽快的掌握大学教学的特点,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2015年版思修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三节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ibliotek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坚持马克思主义 指导思想 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
十八大报告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 他们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 序的重要手段。 • 思想道德:内在约束(选择性) • 法律:外力约束(强制性) • 二者之间相辅相成,联系密切
道德与法律共同作用使社会有序发展
协调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学习思 理想目标 实践创 考能力 志向抱负 新能力
道 德 基 础
大学之“道”在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与此相应,大 学精神贵在志气:志存高 远,气贵雄浑,为时代培 养出一批批栋梁才俊。
大学之“大”,在于五维 拓展,以”大“的学问为 依托,展开对大道德、大 理想、大抱负、大责任、 大贡献的不懈追求。
人生的三个阶段
想一想:“齐全哥”还缺啥?
想想我 自己 大学生从生理年龄看,正处于青年早期, 从心理年龄看正处于人生“第二期心理 断乳期”,从社会年龄看正处于从“自 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期。
家庭
学校
社会
3.社会活动的变化
校园文化艺术节
“三下乡”志愿者服 务
机械创新大赛
创业知识竞赛
3、社会活动的变化
增强信心、 毅力和勇气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1)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1)河南大学目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1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4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7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9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11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3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15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7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1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项选择题1、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CA、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B、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专业化、创新化的人才。
2、现代人才素质的灵魂是:AA、德B、智C、体D、美3、( C )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A、德B、智C、体D、美4、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必然趋势是:AA、多极化B、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的形成D、一超独霸5、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智体美是缺一不可、统一存在的。
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6、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 D )居于核心地位。
A、艰苦奋斗B、自强不息C、团结统一D、改革创新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A、爱国主义B、人道主义C、科学主义D、革命英雄主义8、下列名言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艰苦奋斗的民族的有:A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B、先天下之忧而忧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民无信不立9、( B )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A、德B、智C、体D、美10、( A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
A、马克思主义B、社会主义荣辱观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D、爱国主义1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B、迎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历史使命C、粉碎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中国图谋的历史使命D、促进自身心理健康12、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A、知识渊博B、品质高尚C、德才兼备D、知行统一13、独立生活意识是指:CA、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管B、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C、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D、天马行空独来独往14、( C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

写给未来的你
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维系社会秩序
的基本规范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的思想行为、协调人 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不同的社会规 范,它们在社会规范体系中发挥着各自的作 用,都在从各自的角度扮演着调整各种社会 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角色。
49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 的性质和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 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 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 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 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 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为社 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作曲家门德尔松认为:“智慧是知识的善于运 用”。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本领,是能否成为有用的人才的基本条件。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说过:“旺盛的精力寓于健 康的身体”。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服务的基
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 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美育不仅能 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
调整心态,明确目标; 正视自我,面对现实; 生活独立,自强不息; 人际和谐,融入集体。
24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 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 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25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自主学习 2、全面学习 3、创新学习 4、终身学习
26
33
(四)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 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
(完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大学的特点:○1信息的海洋,求知的殿堂○2栋梁的摇篮,良师的故乡○3是勤奋苦读放飞梦想的地方2、大学生活的变化:○1学习要求的变化:自主性、广泛性、探索性、专业性○2生活环境的变化:独立性,人际关系的多方位○3社会活动的变化: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彩。
3、如何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1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1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2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3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5、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表现6、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7、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2)---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1、马克思主义思想(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4、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科学内涵: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更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01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 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 一代。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 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 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 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 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
(江泽民)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进步,意
味着目标不断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
大学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既要 着力于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 质和法律素质。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已成为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 的基本尺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是要划清是非、 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 抵制什么。
快乐需要成本,幸福来自辛劳。
为了将来“不再背负遗憾生活”, 努力请从今日起。
表现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由独立生活能力 不足与追求个性自由 而导致的无助 由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而导致的失落
由人际关系的变迁与 重构而导致的孤独
新生 的主要矛盾 和冲突
由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的变化而导致的焦虑
由目标缺乏及学习、 就业预期压力 而导致的迷茫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一是面临世界技术文化发展的挑战。 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你们青年 人朝气蓬勃, 好像早晨八、 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 们的身上。
(毛泽东) (邓小平 )
在青年身
上寄予了我们
社会主义事业 兴旺发达的光 辉前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科学内涵
•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 观,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 统一,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体 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 合,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 的继承和发展。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 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
就以是避东免西南的北。四”个字。南北
问题是核心问题。”
2-1
2-2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 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 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 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 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课的方法
•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
——许智宏
一、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1、学习要求的变化v 2、生活环境的变化 3、社会活动的变化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生 应具备的素质
能力素质
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们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当代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如何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新使命、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如何理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难点:当代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当代大学生个人成才如何与历史新使命结合;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课堂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步入大学前,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2、步入大学后,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大学?大学不在于一定要有大大的校园、高高的教学楼,大学有其深邃的精神。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中原大学的使命是“传启文化,服务社会”。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小贝诺・施密特德:大学的意义及价值在于追求真理。
可见,现代大学的理想和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追求真理、完善人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大学的“大”在于: 1、真理为大 2、学术为大 3、育人为大4、要有大师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介:1、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全国统一教材);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启示:从2021级开始,我国高校中原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将合并为一门课程。
但是它绝不是两门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全新意义上的整合,是教学目的、任务、内容等方面的有机融合而成为一门新课程。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的什么?是调节社会的两条杠杆。
这就表明,这门课程最终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人才,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素质的课程,是伴随大学生成长的成长课程。
2、课程类型:必修课(考查)3、学分:3学分4、课时:48课时(其中课堂42,实践6)5、主要内容: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属于思想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部分(第四章及第五、六章的部分内容),属于道德教育内容;第三部分(第五、六章部分内容,第七、八章),属于法制教育内容。
思政说课教案绪论)

3.相关结论:复平面以点 为唯一边界点,扩充复平面以点 为内点,且它是唯一无边界区域.
三、课堂练习
设函数 试证: 在原点不连续.
四、课堂小结
复变函数极限和连续的 语言,复球面与扩充复平面的概念
五、布置作业
P44-14、15
对比数学分析中的相关定义
书上的证明过程比较简洁,不易理解,将详细证明过程板书演示
授课时间
2017年11月11日
授课类型
理论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2.了解人际交往的特点,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艺术。
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学习方法,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确立新目标。
教学(具)准备
例1.4解方程
步骤:(1)解出 并将-8化为三角式或指数式(其中 )
(2)
(3)分别解出三个根
(二)共轭复数
1.模与辐角的关系:
2.常用公式(1) (2)设 表示对于复数 ,…的任一有理运算,则
例1.5设 是两个复数,试证 ,并用此不等式证明 .
证
又由于 ,则
两边开平方得 .
(三)应用
例1.6连接 的线段的参数方程为
假设 是复变函数 的一个定义在区域 内的函数.当二元实函数 给定时,此函数也就完全确定.一般说来,如果函数 相互独立,即使函数 对 所有的偏导数都存在,函数 通常仍是不可微的.例如, 处处连续,并且 对 的一切偏导数都存在且连续,但 却是一个处处不可微的函数.
提出想法:如果函数是可微的,它的实部 与虚部 应不是独立的,而必须适合一定的条件,下面我们来探讨这种条件。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5版试题目整合及答案解析)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项选择题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定位不可用以下哪条表述?( ) A.是一门公共必修课 B.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C.是一门理论课程D.是一门专业课2.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B.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D.全面发展的人才3.下列不属于大学学习特点的是:()A.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和综合性B.学习方式的自主性C.学习途径的单一性D.学习方法的创新性4.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A.人才的文化素质B.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C.人才的身心素质D.人才的专业素质5.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学习和践行()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荣辱观C.建设和谐社会D.建设小康社会6.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 ) A.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悦纳自己B.发展智力和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C.拥有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D.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要求的认识7.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A.德 B.智C.体D.美8.()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A.全面学习B.创新学习C.终身学习D.自主学习9.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理想远大 B.勇于创新C.德才兼备 D.视野开阔10.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B.建设小康社会C.建设和谐社会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1.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社会人们自我修养的正确途径是( )。
A.坐而论道B.闭门思过C.躬行实践D.合理宣泄12.我国现代社会人们进行自我修养的根本目标是()。
A.做到慎独B.做“四有”新人C.做到知足常乐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3.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的是()。
2021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绪论

2021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绪论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同学们去观察、思索、选择、实践,同时也需要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对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跨入了新的阶段,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
人生理想将在这里初步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新的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会感到好奇和兴奋,也容易感到不适和遇到困难。
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是同学们进入大学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这里聚集着众多学者和专家。
他们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有浩瀚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能使大学生接触广博的知识,培养必要的专业技能,是同学们顺利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
大学有浓厚的学习和研究的氛围,是知识传播和运用的基地,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
同学们可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到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学风;可以广泛汲取各种新的思想和学术成果,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可以不断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思修授课教案:绪论-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辨美丑,立人生。自古以来,知耻明荣、弃恶从善一直是为世人所称道的美德。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
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发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在许多方面中国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发展的挑战。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有人云:一个人“没有文化知识,是次品;没有健康的体魄,是废品;没道德,是危险品。”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兴邦安国,教育为本;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成人、成才、成功”。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面对新环境、新问题,要求大学生要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学哥学姐及老师请教学习。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在班级里、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同学,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绪论教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教学目的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珍惜大学美好时光;帮助大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确立新的人生目标;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知荣辱、求发展;还要让大学生知道政法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导他们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
二、教学内容1.适应人生新阶段。
2.肩负历史新使命。
3.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新生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依据时代大背景和社会大舞台,确立自己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把个人立业成才的追求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尽快进入新的人生阶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理论品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鼓励并启发学生谈自己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并根据学生认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的特点以及著名大学的校长对大学的认识,重点指导学生珍惜大学美好生活,开拓人生新的境界。
同时。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释疑解惑,讲解本章的重点和要点。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学习与思考1、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2、你感受到的大学是什么?4、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5、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6、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的理解。
7、结合实际谈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一)《大学》中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绪论 第一章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选题1.进入大学意味着我们开始逐步地独立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这个新起点上,要()。
A.减少与周围的联系B.学会赚钱C.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D.凡事独立思考2.与中学相比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专业方向基本确定,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也可选修一些课程,因而学习的( )大大增加。
A.自由性B.随意性C.被动型D. 自主性3.迈进大学校门,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多交新朋友B.改变新环境C.适应新生活D.学会赶时髦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鲜明的实践,要求学生要把知与行结合起来,即()。
A.注重联系实际B.注重学以致用C.注重学习科学理论D. 注重思考分析5. 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
A.思想道德素质B.文化素质C.心理素质D.专业素质6.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
A.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D.专业化、创新型的人才7.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
A.学习B.交朋友C.社团活动D.兼职打工8.()是主导,是社会主义大学生的本质特征,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方向和成败。
A.文化教育B.德育C.心理素质教育D.体育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
A.勤奋B.严谨C.求实D.创新10.独立生活意识是指()。
A.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管B.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C.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D.天马行空独往独来11.善于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的知识,力求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是大学生()的体现。
A.学习能力B. 竞争能力C.活动能力D. 创新能力12.在大学生活中,面对各种思想交流和碰撞及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应()。
A.学会接受B.批判拒绝C.明辨是非D.感性对待13. ()是一种能动的学习,它要求学习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积极主动掌握知识技能等,做学习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一.博士插秧
一个博士在田间漫步,看见一位老农在插秧,秧苗插得非常
整齐。博士觉得老农很不简单,上前问到:“老大爷,您怎么插得
这样齐?”老农递过一把秧苗说:“你插插试试。”博士接过秧苗,
脱鞋挽腿下田插秧。他插了一会儿,发现自己插得乱七八糟,于是
他问老农:“为什么我插不直呢?”老农说:“你应该盯住前面的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境 界
课程简介
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类型:公共必修课 学分:2.5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课程简介
授课内容:重点讲授三个专题(九章内容)
•授课形式:理论课教学(32个学时)+实践教学(8个学时) [1个学期完成]
一个目标去插。”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博士就在前方寻找目标,
看到了一头水牛,心里想,水牛目标大,就盯着它吧。他又插了一
会儿,发现自己插得有进步但是还是不直, 歪歪扭扭,他再问老
农:“为什么我还插不直呢?”老农笑着说:“水牛总在动,你盯
着它当然要插得曲里拐弯了,你应该盯住一个确定的目标。”博士
猛醒,盯着前方的一棵树去插,果然秧苗插得很直了。
(一)大学生活的困惑
(常见的不适应现象)
空虚
孤独
压力
被动
失望
回忆昨天
现在的学习生活与以前有什么样的不同? 中学——大学
(二)困惑的原因
(大学学习生活的变化特点)
1
学习 要求的变化
2
生活 环境的变化
3
社会 活动的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
培养方式不同:中学培养“考”生,大学培养“学”生 ; 教育模式不同:中学是封闭式教育,大学是开放式教育 ; 学习状态不同:中学是被控式学习,大学是强调自主性学习; 学习方式不同:中学学习老师帮你掌控,大学学习需要自己经常
活括这动些:方给面自:己(画1像)对自我的评价;
(2)对学校的感觉; (3)关于学习感受; (4)关于人际关系; (5)关于未来前景。
不知此时的你们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
当我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我各 方面都不适应,甚至有些恐惧。面对食堂不可口的饭菜 ,吃饭成了一种无奈;面对“教无定法”的教学方式我 不知道应该怎样主动觅取;面对性格各异的舍友,我感 到陌生而又孤独。我躺在பைடு நூலகம்上辗转反侧,一连好几天失 眠,我非常想念父母,如果他们在我身边,我可以向他 们求助。 可现在——我该怎么办?
现代大学的含义:
大学应该是一个崇尚科学、民主、文明、 创造、进步,有积极引导人们成人成才的传道 授业解惑者,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设备仪器, 有净化人们心灵、激励人们发展的文化氛围的 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
*大学的精神更加重要*
清华校训: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北大校训:
大学
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
大学是属于我们的。。。。。。
大学是我们童年的誓言; 大学是我们自由的摇篮; 大学是我们充电的氧吧; 大学是我们探索知识的殿堂; 大学是我们陶冶情操的港湾; 大学是我们实现价值的宝库;
大学是我们每个人发现自我,找寻自身使命的 圣地,更是有志者成才的摇篮!
二、感受大学
“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给自己画像,也就是请你用简 单的词语来描述一下自己入学以来的心情”。具体包
2.生活环境的变化
校园环境:扩大了、漂亮了 人际关系:复杂了、疏远了 日常生活:放松了、自由了
3.社会活动的变化
社团多了----有选择、要适度; 独立性强了----多思考、多请教; 形式多了----学生干部、素质拓展、勤工助
学、社会实践、创业等.
(三)寻找解惑的方法
请大家欣赏 几段小故事!
大学
社会
池塘→湖泊→江河===》百川终归海
大学描绘
谈谈你对大学的理解?
请大家思 考一下?
(一)何谓大学呢?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 德,亲民,在止于至善。”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 也,有大师之谓也!”
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先生: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之学府也。”
考试方式:理论课成绩(笔记作业、考勤与考试) 实践课成绩(参与积极性、操作能力)
课程定位
一门放松身心的课程 一门倾诉心声的课程 一门培养情商的课程 一门导航学习生活的课程
一门塑造自我的课程
进入《识读大学》专题
摘自一段关于大学的顺口溜:
想来大学,精神准备; 蜂拥而上,厕所排队; 来到大学,顿时后悔; 跑得再快,还是没位; 三年青春,白白浪费。 三四节课,肠胃开会; 大学生活,枯燥乏味 ; 伸伸懒腰, 倒头再睡; 早起晚睡,又困又累; 教授提问,啥都不会; 铃声一响,掀起热被; 每日自习,吹牛派对; 列队出操,洗漱排队; 期末考试,作弊劝退; 争分夺秒,收拾叠被; 人间地狱, 深有体会; 早餐馒头,令人反胃; 周末生活,实在乏味; 一二节课,昏昏欲睡; 世到如今,有啥体会? 下课一到,起立准备; 千言万语, 实在惭愧! ?
难道:
这就是你们心目中的大学吗? 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大学生活吗? 你们就想这样的度过三年时光吗?
请问: 那么什么又是真正的大学?
大学学习生活是又一个什么样子呢?
我们又该怎样去适应这个大学新环境呢?
专题一: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畅想大学
先
看
看
大
中学
学
的
位
置 小学
请同学们谈谈对这个小故事的感受?
精神
辽职校训:
厚德博学 尚志克勤
辽职精神
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 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 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 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 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
(二)大学为什么值得我们向往?
大学是超市:各取所需 大学是富矿:能够开采 大学是镜子:认识自我 大学是火箭:推动升华
知识的海洋 智慧的象征 成才的沃土 精神的家园 探求的领地 人生的灯塔 青春的舞台 年轻的天堂
“反省”; 学习内容不同:中学大家忙一样,大学大家不一样的忙 ; 思维训练不同:中学学习越学问题越少越好,大学学习越学问题越
多越好; 管理方式不同:中学要求服从,大学倡导个性 ; 生活方式不同:中学靠别人管自己,大学靠自己管自己 ; 学习视野不同:中学只要伏案学习,大学要站起来四面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