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散文阅读第节考点突破考点分析赏析表达技巧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宏观把握散文布局谋篇,多向分析句段作用讲义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第一节分析作品的结构和思路第1课时宏观把握布局谋篇,多向分析句段作用(复习课)(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花草堂黄裳①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
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
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
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
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②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
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
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③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④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
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
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⑤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
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
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
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⑥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
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2散文阅读学案2考点突破精准答题第3讲散文阅读之归纳概括内容
朱自清先生教课也很认真。他教我们宋诗。他上课时带一沓卡片,一张一张地讲。要交读书笔记,还要月考、期考。我老是缺课,因此朱先生对我印象不佳。
C.作者通过对比、比喻、比拟等手法,写一只毛色鲜红艳丽的火狐狸在雪地上行走的景象,突出它原始的天然之美。
⑥说起雪,雪山也有雪。只是它高高在上,虽极美,可望而不可即的。唐人杜甫,所见到的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是千秋雪,是雪线以上的雪。它美,美在窗口那么大的视线里,过过眼瘾就是。
⑦边塞诗人岑参所见到的,则是另一番雪后美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他说的是北方,胡天即塞北的天空。落雪之后,雪花积压在树木枝头,像是千树万树的梨花在盛开。意境如此壮阔而优美,唯边塞诗人才有可能提炼得到吧。
B.在作者笔下,北方的雪飘落的过程,轻扬飘摇,富有美感。北方的雪覆盖着草地,既温暖草地,又滋润青草。
C.作者写北方雪地上车印、炊烟、哈达、牧民、野羊、马群、驼铃等景物,突出了雪域的洁白、阔大、生机。
D.作者引用杜甫的诗,表现了雪山的“千秋雪”具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引用岑参的诗,写出了北方雪压枝头的壮阔优美。
专题二 散文阅读 学案二 第3讲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6分)
文本一:
新校舍(节选)
汪曾祺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有一些是借用原先的会馆、祠堂、学校,只有新校舍是联大自建的,也是联大的主体。有一座校门,极简陋,两扇大门是用木板钉成的,不施油漆,露着白茬。门楣横书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路是土路,到了雨季,接连下雨,泥泞没足,极易滑倒。大路把新校舍分为东西两区。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讲义:第七章 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 专题一 含解析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读懂比答题更重要一、散文概念散文概念有广狭之说。
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古代无“散文”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这一概念广为公众所接受。
狭义的散文专指抒情散文。
二、散文文体特征1.形散神聚现代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①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丰富奇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②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借景抒情;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
与小说相比,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
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
“神聚”,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要受中心思想约束。
散文的“神”整体统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线索。
②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
③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2.意境深远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便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种类1.主要种类及特征散文种类文体特征主要表现手法叙事写人散文(记事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记事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或有头有尾或片段剪辑式记叙事件渲染、烘托、对比、悬念等偏重于写人的(写人散文)从一件事或多件事中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多侧面表现人物形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烘托、详略结合、点面结合写景状物散文偏重于写景的散文抓住景物特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步换景、定点写景;多感官;动静结合等偏重于状物的散文描摹刻画具体事物,托物寄意,或赋予社会情感托物言志、象征等文化哲理散文以议论为主,寓哲理于形象,文笔灵活以小见大、比喻、象征等2.高考重点考查文体——文化游记散文(1)概念以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为写作对象,通过游历名人、文化古迹的方式,咏史怀古,阐发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的散文形式。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1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1 散文阅读 第3节 考
考点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技法__如何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一、掌握归纳、概括的基本方法1.摘取法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段的首或尾或中间。
归纳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2.合并法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3.舍取法(1)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2)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在考试过程中,更多的是借助相关的词句标志来归纳、概括。
由于概括能力试题突出了对文章首句、结尾句、中心句、关键词句等方面的考查,在多数情况下,文本中都会有一些词句在归纳内容要点时是可以利用的。
这些标志性词句往往具有很重要的提示概括作用,常常是提炼段落层次或全文内容要点(或中心思想)的依据,给我们找准答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答题时,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词句,并反复地进行品味和揣摩,就能省时省力,迅速找到打开思路的钥匙。
归纳内容要点可以利用的标志性词句,和分析层次结构所利用的标志性词句是有异同的。
前者利用的是表现文章内容方面的词句,后者利用的是与层次结构有关的词句。
归纳内容要点可以利用的标志性词句包括文章的标题、重要的词语、段落中心句、首括句、概括句、总结句、过渡句,等等。
它们往往与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密切相关。
因此,在归纳、概括阅读题目时,应留心这些词句,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
拿文章的标题来说,它一般是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标题所反映的内容信息,就抓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在一些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尤其重要。
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比较省力的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这叫作联词归纳法和摘句归纳法。
一些局部概括题目,需要概括回答的问题,如要求考生从某一段话中,或者从几段话中归纳出作者的观点、被描写物的特点等,都要注意一些相关的语句。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1散文阅读第3节考点突破考点4分析赏析表达技
考点4 分析(赏析)表达技巧技法1__构建起表达技巧的知识体系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意蕴丰厚的文章。
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以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
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
不管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
因此,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这是在掌握散文表达技巧时必须明白的一个根本原则。
一、掌握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
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
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
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节选自抗抗《云和梯田》)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画线句子的修辞运用情况及叠音词的运用效果。
第一问难度不大,比喻:将“梯田”比喻成“梯子”。
拟人:太阳“攀”上梯子。
排比: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
第二问:连用“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金灿灿”四个叠音词,韵律和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梯田的形象真实可感,如在眼前。
【答案】①比喻、拟人、排比。
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
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散文阅读第1讲分析散文结构思路pptx课件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散文是其中的重要选 项。散文有描景记事写人等若干种,作品多呈现真实的生活状态,往往有作者的 视角。认真欣赏,多注重审美体验,以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为基本的 切入口,善于抓住形散神聚的特点,突破散文阅读这一难点。
一、体裁特征 散文概念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散文泛指那些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狭义 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 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带有叙事、记人、状物、写景、说理性质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 文体。其体裁特征如下:
3.取材广泛 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 4.形式灵活 结构多种多样,表达方式自由,语言运用灵活。 5.语言优美 讲究文采,注意节奏,诗意浓郁。
二、散文种类及高考重点考查文体
1.种类
散文类别
文体特点表现手法来自代表作品写景 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渲染气氛,借景抒情、寓情
《荷塘月色》
写景状 散文 烘托情感,表现主题
1.纪实性强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主张“大实小虚”,即在保持题材大体真实的前 提下,可以虚构某些细节,乃至某个次要人物。尽管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 绝对是真实的,这一点也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2.形散神聚 “形散神聚”中的“形”指的是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等, “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神”指的是渗透在字 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神聚”是指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等是明确、 集中、统一的。要想把“散”的材料凝聚为“神”,在结构上往往需要一条线索, 把那些“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整体阅读“3步骤”
精练高考真题,明晰高考趋向 (2022·新高考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五分析概括形象
1.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 ②纯真清澈; ③一次次的新生; 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答案
男孩的爷爷是村里的小学老师,在这山村里教了一辈子 书,老了,依然哪儿也不想去,还是守着这一片日渐茂密起来 的大山。日复一日地安静过着,日常生活在这里,犹如深蓝天 空下的云朵,有亘古不变的白和永恒不逝的美。一切似乎都是 千篇一律的,人生中的起伏,犹如一滴水,落入广袤的大地, 什么也没有留下,便消失不见。可恰恰是这样单调的咏叹调一 样的重复,才保持着人生中可贵的静寂。外界再怎样喧哗骚动, 甚至男孩的父亲在镇上挣了多少钱,有着怎样与他们不同的热 闹生活,都与他们这一代老去的人无关。他们只想守着这一片 树木繁茂的大山,守着这几十年住过的旧窑洞,就像一枚秋天 的山杏,即使是腐烂坠落,也要投入大地的怀抱。
2.概括窑洞的生活环境特点。 答案 ①杏林掩映,破旧但干净,庭院开阔平坦。 ②安静,遗世独立,如世外桃源一般。 ③富有生机。 ④与自然融为一体。
答案
3.简析“杏”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①抓住山村典型事物,突出乡野气息,为文章增添 了一份田园趣味。 ②文章先后用“杏林”“黄杏果”“腐烂的杏果”“杏 树”“美味极了的杏果”等隐隐串起全文内容,起到结构 文章的线索作用。 ③具有象征意味(或暗示文章主旨),说明留守村庄中的人们, 与大地的关系亲密,默默无声地生活,就像山杏一样,即 使腐烂、坠落,“也要投入大地的怀抱”“什么也没有留 下,便消失不见”。
像这样的人家,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准格尔旗大大小小的 村庄里,似乎正在慢慢地变少,但又体现出不一般的顽强,他 们就像一棵棵质朴、蓬勃的杏树,生生不息地停驻在这片因煤 炭闻名的大地上,他们在蜂拥进城市的人群中,选择像父辈们 一样,后退,留守在村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远离城市 喧哗的田园中,安静地守候。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小说阅读第一节小说情节3大考点课件
句子 意蕴
1.从命题形式看,高考江苏卷都是设置4道小题,且均为主观简 答题,总分值20分。 2.从命题选材看,中外小说均有涉及,体裁上以微型小说、短 篇小说为主。 3. 从命题角度看,高频考点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思”“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欣赏作品形象,
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和探究等考点。 高考江苏卷题型稳定,分析情节、鉴赏形象和探究是考查的重 点。当然,具体试题往往具有“兼容性”,单独考查某一考 点并不多见,兼及多个考点已为常态。
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
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二、微型小说的特点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应充分认识其 特征。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常常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
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 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 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从而反映大千世 界、时代风云。
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 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的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 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 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
结构和突出的表达技巧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小说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 二是解题能力。解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 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 而认知理解能力在高考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快速读懂小说,如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的艺术夏丐尊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
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
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
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
我得知就去望他。
云水堂中住著四五十个游方僧。
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
他住在下层,见了我微笑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
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
”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
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很破旧的席子包的。
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很破的席子大师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
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了的。
第二日未到中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大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菜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
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等的话。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1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1 散文阅读 第2节 文体专攻
第二节文体专攻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一)读懂,才能做题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
解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
而要提高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不能单靠多做练习题。
编者认为,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几篇散文,要用细读的方法,真正把它逐句读懂、读透了,做题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
(1)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含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如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捕捉。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
找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捕捉了。
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节散文阅读
概括小说主题题型答题指要概括主题常用术语: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常见答题模式:通过叙述……的情节或对……的描写;揭示……的现象或反映人物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或揭示人生真善美、假恶丑,或揭露、讽刺、批判……的现实;或赞扬……,或告诉……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态度。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
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
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
”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
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
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
大概没什么事。
”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
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
“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
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
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
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
“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
“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
这肯定是檐槽之故。
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人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
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
”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
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
大概就是檐槽吧。
”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
“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
”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是寂静无声。
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咀嚼。
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
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梦乡了。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 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 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 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 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 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 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 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 管人家多么难堪。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侧重于审美体验的理解与鉴赏
文体精要 整体读文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体裁。它是一种融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于一体,题材广泛,形散神聚,笔法灵活,立意深远,情文并茂的文学 样式。
一、散文的选材 散文的选材范围海阔天空,表现形式灵便轻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议 论、抒情无一不可,反映现实迅速及时。散文的创作,常常是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 片断甚至点滴小事,或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物件乃至一片叶、一缕光、一眼泉、一朵 花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表达主观感受,流露某种意愿、希望和追求。散文常用象征、 衬托的手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寓某种思想感情 和生活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九种:比喻,比拟(含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九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如下:
(1)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一、掌握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6)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8)设问:自问自答,启发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过渡作用。
(9)反问: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二、掌握常见常用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题目。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
(2)比拟: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3)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
(4)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5)对偶:在形式上,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比照鲜明。
(有删改)
3.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ﻩ ﻩ ﻩﻩﻩﻩ
ﻩﻩ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旅途中所见集中在第一段,连草都少见,不见飞鸟,可见景色荒凉。三、四段则描写了甘森充满活力与生机勃勃的一面。这样,用途中单调荒凉的自然景物衬托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景象,突出了对“甘森”的赞美之情,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答案】途中自然景物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
(节选自《岳桦》)
2.该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ﻩ ﻩ ﻩ
ﻩﻩﻩﻩ
ﻩﻩ ﻩﻩ ﻩ ﻩﻩ
【解析】该题关键在于说出好处。说好处应兼顾修辞手法的自身效果和在文中的效果,重点在后者。
【答案】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好处: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具体而形象地揭示和提升;③作者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岳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①比喻、拟人、排比。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节选自张抗抗《云和梯田》)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
ﻩﻩ ﻩﻩﻩ
ﻩ ﻩﻩ
ﻩ ﻩ ﻩ ﻩ ﻩ ﻩﻩ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画线句子的修辞运用情况及叠音词的运用效果。第一问难度不大,比喻:将“梯田”比喻成“梯子”。拟人:太阳“攀”上梯子。排比: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第二问:连用“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金灿灿”四个叠音词,韵律和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梯田的形象真实可感,如在眼前。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散文阅读第节考点突破考点分析赏析表达技巧
———————————————————————————————— 作者:
———————————————————————————————— 日期:
考点4 分析(赏析)表达技巧
技法1__构建起表达技巧的知识体系
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意蕴丰厚的文章。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以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不管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因此,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这是在掌握散文表达技巧时必须明白的一个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