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合集下载

红军长征背景资料

红军长征背景资料

红军长征背景资料红军长征背景资料 1.长征简介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

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

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

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

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

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刈芙崃说谖宕畏础拔Ы恕笔О艿木榻萄担勒送趺鳌白蟆鼻忝跋罩饕逶诰律系拇砦螅妨?艘悦蠖淼闹泄仓醒氲恼妨斓迹? 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

怎样认识长征的历史意义简答题

怎样认识长征的历史意义简答题

怎样认识长征的历史意义简答题摘要:一、长征的历史背景二、长征的意义1.长征是宣言书,宣告了剿共的失败和共产党的胜利2.长征是宣传队,使沿途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主动投身红军3.长征是播种机,沿途撒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三、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新时代传承四、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正文: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革命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一次战略转移,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首先,我们要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

在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对我党进行围剿,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我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征。

这次长征历经艰难险阻,跨越了十四个省份,最终成功地将革命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其次,长征的意义深远。

长征是一次宣言书,它宣告了国民党剿共的失败,也宣告了共产党要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长征是一次宣传队,它让沿途的老百姓看到了自己的队伍,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主动投身红军。

长征是一次播种机,它沿途撒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再次,长征精神的内涵丰富。

它包括坚定的信仰,不屈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为人民利益奋斗的精神。

这些精神品质,不仅在长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在之后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呢?首先,我们要坚定信仰,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我们要有不屈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再次,我们要团结协作,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我们要为人民利益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红军长征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红军长征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红军长征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军事战略转移,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长征的历程、原因、经过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构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一、长征的背景长征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34年,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下,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在与国民党军的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为了摆脱敌人的围剿,保存革命力量,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1. 出发与初期转移(1934年10月-12月)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约8万人从江西瑞金出发,向西突围。

初期,红军面临着极端艰苦的环境和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经历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和艰难的行军。

2. 遵义会议(1935年1月)长征途中,红军在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纠正了之前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1935年1月-5月)遵义会议后,红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四次渡过赤水河,成功迷惑了敌人,随后巧妙地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4.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红军在大渡河进行了强渡,面对天险和敌人的阻击,红军展现了极高的勇气和决心。

特别是在泸定桥的战斗中,红军以少胜多,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5. 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6月-1936年7月)红军继续北上,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等艰苦卓绝的行军。

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资匮乏的条件下,红军士兵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牺牲精神。

6. 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苦跋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成功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三、长征的意义1. 革命力量的保存长征成功地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背景简介

长征背景简介

长征背景简介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长征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经济的危机,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发展和壮大的历程。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长征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一、政治背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和社会动荡。

然而,中国的政治局势并未因此稳定下来,相反,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经济的危机愈演愈烈。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被迫走向武装斗争。

此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系列武装斗争,但由于敌强我弱,革命力量处于劣势,因此,中国共产党不得不寻求新的战略转移。

1934年,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历史性的会议,毛泽东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指挥和理论领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战略转移。

同年10月,中国红军开始了长征,跨越了中国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最终到达了陕北。

二、经济背景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状况非常落后,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是当时的主要经济活动。

由于中国政治经济的危机,中国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被迫走向武装斗争,这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阻碍。

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中积极发展农村革命,提倡土地革命和农村合作社运动,使得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9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实行了土地革命和农村合作社运动,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由于敌强我弱,革命力量处于劣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寻求新的战略转移。

1934年,中国红军开始了长征,跨越了中国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最终到达了陕北。

在长征中,中国红军不断开展土地革命和农村合作社运动,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文化背景20世纪初,中国的文化状况也非常落后,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1934年10⽉,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长征。

你那么,⼤家知道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吗?长征胜利⼜有什么意义?下⾯⼀起随店铺来看看。

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的。

1932年,⽇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了“⼀⼆⼋”事变;1933年春,⽇军相继攻占⼭海关、热河,并侵占长城以北沿线部分地区,锋芒直指平津,中华民族的危机⽇益严重。

蒋介⽯顽固以“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国策,⼀再对⽇妥协,不断调集重兵“围剿”苏区和红军,“⼀⼆⼋”抗战、长城抗战相继以失败告终。

⾯对⽇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表宣⾔,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对⽇宣战,号召全国⼈民团结抗⽇。

然⽽,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的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却在⾰命的⽣死关头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使党和红军陷⼊⽣死存亡的危机之中,被迫实⾏战略转移。

长征的由来 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长征”、“⼆万五千⾥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知。

1934年10⽉,中央红军(即红⼀⽅⾯军)开始实⾏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动称为“长征”,⽽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

同年11⽉,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出版社中国部全体⼯作⼈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1935年2⽉23⽇,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农劳苦群众书》中,第⼀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

5⽉,朱德在《中国⼯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长征,所向势如破⽵”,从⽽第⼀次提出“万⾥长征”的概念。

随着中央红军长征⾥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逐步增⼤。

了解长征背景简要概括

了解长征背景简要概括

了解长征背景简要概括
长征是指中共红军在1934年至1935年间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

长征发生在中国国内战争的背景下,当时中共红军正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剿共运动的威胁。

长征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31年,当时中共中央在江西井冈山
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然而,国共两党的矛盾逐渐加剧,最终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1934年秋天,国民党军队发动了“第五
次围剿”,意图消灭中共红军。

由于大规模的敌人围剿,中共中央决定采取战略转移的策略,保卫红军的力量。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下的红军开始
了他们的长征。

长征的具体路径经过了艰苦的山地、草地和河流,中途还经历了决定性的战役。

长征期间,红军经历了艰苦的生活条件、缺乏粮食和药物的困境。

最终,中共红军于1935年到达了陕北地区,与当地的抗日武
装合流。

长征的胜利使得中共红军转移了自己的根据地,保存了自己的力量,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也成了中共红军逆境中坚持斗争的象征,对中共各级干部和战士的意志品质产生了深远影响。

长征精神知识点

长征精神知识点

长征精神知识点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奋斗、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精神象征。

本文将从长征的历史背景、人物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探析长征精神的核心知识点。

一、长征的历史背景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开始。

但由于蒋介石的大规模“围剿”,共产党在江西苏区遭到了空前的困境。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了历时两年、纵横万里的长征。

期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饱经磨难,但最终完成了伟大历程,成功到达陕北。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是一次战略转移,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磨练和升华,也是共产党和红军理论和实践的大课题。

二、长征人物长征是一次集体行动,涉及到众多英雄人物。

其中,毛泽东是长征的主要领导人,他无愧于“长征精神”的代表人物。

在长征中,毛泽东具有极为深刻的战略眼光和组织能力,构建起正确的军事路线,保证了中央红军在多次战略转移中的成功。

另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的英勇事迹也让长征充满了荣光。

如周恩来同志的若血赴深,黄公略同志的精忠报国,朱德同志的老当益壮等,他们表现出来的忠诚、勇毅、坚韧、沉着、聪明、诚实等品质,永载史册、千古传颂,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

三、长征精神的文化内涵长征精神不仅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具有内在的丰富文化内涵,包括以下方面:1. 坚定信仰。

长征途中,党员和红军团结战斗,凭借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地走向胜利。

这种信仰清醒而高雅,充满了民族精神和道德力量。

2. 团结协作。

长征途中,众人不畏艰难险阻,众志成城,实现了领导和群众的高度团结。

这种精神包括着人们的互助、协作和相互支持,推动着人民团结奋斗向前。

3. 自我超越。

长征途中,面对敌人的火力和地形的艰险,党员和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人性上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是精神的也是人性的。

4. 探究未知。

长征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经验,很多事情都需要人们去探究和发现。

长征的背景

长征的背景

长征的背景1、历史背景(1)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

1934年4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

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2)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

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

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

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转战14个省,冲破国民党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通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

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2、意义(1)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

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

有关长征的资料

有关长征的资料

有关长征的资料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和战略撤退行动。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是有关长征的详细资料:一、长征的背景1. 抗日战争背景:长征发生在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战略撤退,以保存实力。

2. 国共内战背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国共两党的冲突逐渐演变为全面内战,长征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之际。

二、长征的起因1. 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国民党军队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进行了第五次“围剿”,红军面临巨大的压力。

2. 湘江战役失败:红军在湘江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放弃原有根据地,开始了长征。

三、长征的路线和行程1. 路线选择:红军领导层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决定选择西北方向,经过陕甘宁边区,与苏区取得联系。

2. 行程和时间:长征历时两年零六个月,红军行军途经11个省份,跨越18个山脉,总行程达到2万5千多里。

四、长征的艰辛和牺牲1. 自然环境的考验:长征途中,红军面临严酷的自然环境,如高山、河流、草地等,给红军的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敌人的追击和围剿:红军行军途中,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追击和围剿,红军不得不进行多次战斗和突围。

五、长征的意义和影响1. 保卫中国共产党:长征的成功,保卫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使中国共产党得以继续领导中国革命。

2. 壮大红军的力量:长征过程中,红军得到了锻炼和壮大,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3. 形成毛泽东军事思想:长征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的重要历程,对日后的中国革命和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长征的经典事件1. 井冈山会师:红军主力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会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确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2. 红军长征出发: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的历程。

3. 千里跃进黔马:红军在贵州进行了千里跃进的行动,成功突围,避开了敌军的追击。

六年级上册长征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长征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长征知识点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

它是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战略转移,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力量的壮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关于长征的知识点。

一、长征的背景长征发生在中国国内战争的艰难时期,这个时期被称为国共内战时期。

这场内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国国民党之间的斗争,其中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战争。

长征发生的背景是红军在国共内战中受到严重挫败,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以躲避国民党军队的追击。

二、长征的起因长征的起因是红军在遵义会议后受到了外部军事压力和内部分裂的困扰。

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层进行了重要的整风运动,消除了党内的错误思想和领导问题。

然而,在消除内部困扰之前,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

三、长征的目标长征的目标是躲避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并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

红军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略撤退和转移,他们穿越了险恶的崇山峻岭、沼泽湿地和险峻的河流。

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持久的斗争,同时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帮助。

四、长征的路径长征的路径经历了许多危险和艰难。

红军的主力从四川省出发,经过云贵高原和滇西地区,最终到达陕北地区。

这条路线被称为“四渡赤水”,因为红军在长征过程中要四次渡过激流险滩的赤水河。

长征的路径全长约12000公里,历时370多天,是一次难以想象的伟大跋涉。

五、长征的成果长征虽然艰难,但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来说却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在长征中,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困局,同时也加强了红军的纪律和组织。

此外,在长征中,红军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六、长征的意义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长征的成功让中国共产党党旗重新扬起,重新组织和壮大了红军。

长征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韧意志和英勇斗争精神,同时也赢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和拥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从江西的根据地撤退到了陕北的延安。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的背景和意义从多个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复杂的。

红军长征的背景红军长征的背景可以从各种因素来考虑。

首先,1927年八七会议后,全国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革命的中心从城市转向了农村地区。

国共两党分成了敌对的阵营,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1934年,江西苏区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根据地,但是苏区内外的敌军对红军的围攻一直没有停歇。

其次,国际形势也加剧了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困境。

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宣布成立伪满洲国。

日本侵略的威胁加重了中国的危机感,中国共产党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应对这个挑战。

此外,斯大林在苏联内部进行了大清洗,这也使得中国共产党需要重新评估同苏联的关系。

红军长征的意义1、坚定了共产党的革命信仰红军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

红军的长途跋涉、渡过险滩、爬过山峰,终于展示了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信仰。

尽管党员和群众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但是他们坚定了自己的信仰,认为共产主义事业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也是较为公正和正义的事业。

因此,红军长征被视为中国共产党的信仰礼赞。

2、加快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进程红军长征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步伐,同时也帮助统一了革命力量。

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向各地组织发出呼吁,压缩了地方革命行动与统一战线的关系。

结果,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全国上千万的群众支持,从而加快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进程。

这为中国共产党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完成新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3、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指导思想红军长征展示了共产主义思想对革命事业的指导作用。

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自己的政治指导思想的关键时期。

以共产主义为基础,中共加强了自己对革命、军队和政府的理论整理。

在红军长征的开端和结束阶段,党的领导人及时进行了重要的政治工作,使红军部队明确了自己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宏愿。

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

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

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红军长征是指在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之历史背景1933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动员近100万国民革命军围剿各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要控制地区)。

在前四次战役中,由于实施毛泽东的运动战方针,国民政府军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均以撤退告终。

在第五次战役中,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原名秦邦宪)采纳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放弃过去四次反“围剿”斗争的积极防御方针,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间的决战,采用军事冒险主义,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决定在国民党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

但中央苏区只有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数万游击队,在抢先进攻后不久即遭到巨大损失。

这时共产党方面决定进行阵地防御,辅以“短促突击”(短距攻击),意图抵挡国民革命军的前进。

但这个行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不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的北大门广昌陷落,红军死伤一万余人。

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之长征过程江西瑞金出发——冲破三道封锁线——渡江战役,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解放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城——1935.1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师红军的最初计划是从南线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到达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且将各种仪器均随军携带,导致行军队伍缓慢。

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10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

长征的写作背景

长征的写作背景

长征的写作背景概述长征是20世纪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本文将介绍长征的写作背景,解释为什么长征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长征之前,中国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

国民党在北伐战争中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了政权。

然而,国民党在执政后,却未能实现民主、自治和经济独立等基本承诺,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不满。

国民党开始实行一党专政,任意打压异见,迫害共产党和其他左翼力量。

地主阶级和大资本家的利益被捧上天,而广大劳动人民却陷入了极度贫困。

这种压迫和剥削引发了中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工人运动,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动力。

红军的诞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步团结起来,并开始武装斗争。

在江西苏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阶级斗争和革命事业建立了根据地。

红军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实施军事化斗争的重要阶段。

红军以毛泽东为代表,采用游击战、政治工作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新战略,有效地对抗了国民党的军队。

不断壮大的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的希望,也为后来的长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国民党发动了数次反共围剿,意图摧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其中,第五次反围剿是规模最大、力度最猛烈的一次。

国民党动员了大量的军队和武装力量,企图粉碎红军的根据地。

然而,红军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战略和战术手段,成功地将国民党的进攻化解为阻击战和游击战。

红军通过积极的宣传、组织和政治工作,巩固地掌握了苏区的控制权。

第五次反围剿虽然并未完全击败国民党,但却显著削弱了他们的力量,为长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长征的内外因素长征的诞生是由许多复杂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内因素:1.红军在江西苏区的胜利:红军在江西苏区经过多次困难的战斗,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壮大。

这为他们进行长征提供了信心和条件。

2.李德的背叛和内部矛盾:红军内部存在着李德等人的错误主张和行动,给红军造成了严重的分裂和撕裂。

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的背景故事

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的背景故事

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的背景故事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它发生在1934年10月,历时一年多,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从江西瑞金到陕北延安的艰苦跋涉。

长征的背景故事可以追溯到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环境。

一、国共内战的背景长征发生在国共内战的背景下。

1927年,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规模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开始了艰苦的游击战争。

国共两党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演变成全面的内战。

二、红军的战略转移红军在江西瑞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但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为了保护革命根据地,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了长征。

长征的目的是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继续抗击国民党军队。

三、长征的艰难与困苦长征是一次艰苦的跋涉,红军面临着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

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艰难的山区、险恶的河流和恶劣的气候条件。

同时,红军还要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多次激烈的战斗,保卫自己的生命和革命事业。

四、长征的胜利与意义长征虽然艰苦,但最终红军胜利地完成了跋涉,到达了陕北延安。

长征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得以保存下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长征使红军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崇高的革命形象,吸引了大批革命者加入红军。

最后,长征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成为了中国革命的象征之一。

总结: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国共内战中的一次伟大壮举。

长征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国共内战的爆发和红军的战略转移。

长征的过程充满了艰难与困苦,但最终红军胜利地完成了跋涉。

长征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树立了红军的崇高形象,成为了中国革命的象征之一。

长征的故事激励着我们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义

《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讲义一、长征的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国内,国民党反动派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国际上,法西斯势力逐渐抬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二、长征的路线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损失惨重。

之后,红军改向贵州前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

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红二、红四方面军从湘西等地出发,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和长途跋涉,于 1936 年 10 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三、长征中的艰难险阻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无数的艰难险阻。

首先是敌人的围追堵截。

国民党反动派调遣了大量的兵力,企图将红军消灭在长征途中。

其次是恶劣的自然环境。

红军穿越了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高山。

在过草地时,许多战士陷入泥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翻雪山时,由于高寒缺氧,不少战士被冻伤甚至牺牲。

再者是物资的极度匮乏。

粮食短缺是红军面临的一大难题,战士们常常只能吃野菜、草根甚至皮带充饥。

四、长征中的著名战役1、四渡赤水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

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2、巧渡金沙江红军声东击西,佯攻昆明,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突然转向西北,从皎平渡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3、强渡大渡河红军先遣队以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强渡大渡河,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路。

长征的背景(精选五篇)

长征的背景(精选五篇)

长征的背景(精选五篇)第一篇:长征的背景长征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相继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四次军事围剿,均遭到惨重失败。

为彻底消灭中国工农红军,蒋介石又亲自部署了第五次围剿,到1934年4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成了蒋介石的进攻重镇。

在“左”倾冒险主义者博古和李德的指挥下,不顾朱德、毛泽东等同志的反对,以集中对集中,以堡垒对堡垒,广昌保卫战死伤红军过万人。

1934年4月28日,广昌陷落于蒋介石之手,中央苏区的北大门被打破。

其它军事要塞也相继失守。

中央苏区逐渐缩小,这时中央根据地的人力、物力十分匮乏,红军已经失去了在根据地打破敌人“围剿”的可能。

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的军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总攻击,红军完全陷于被动。

至此,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开始了战略大转移——长征。

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犯了方向性、路线性错误,江西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失败,党中央、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紧急突围,退出根据地逃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杀戮。

逃到江西瑞金时经过激烈的党内斗争,重新改选了党中央,确立了北上和抗日的目标,开始由毛泽东领导军队。

从此扭转败局,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路上成功地突破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围追堵截,饥寒交迫过雪山草地,甚至靠草根树皮和皮带充饥;一路上进行革命宣传撒播革命的种子,让人民知道了什么是剥削和压迫,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

经历了千辛万苦和流血牺牲后,最终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从此中国革命摆脱了错误路线,革命走向成功。

七律长征就是在长征取得多次战斗胜利,又成功翻过雪山、穿越草地沼泽,摆脱了国民党军队后,毛泽东禁不住喜悦的心情,书写的豪迈诗篇。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长征是从战败逃跑到悲壮自救到转危为安到胜利前进的。

现代党史已经这样描述了。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本文是关于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生的。

1932年,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1933年春,日军相继攻占山海关、热河,并侵占长城以北沿线部分地区,锋芒直指平津,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严重。

蒋介石顽固以“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国策,一再对日妥协,不断调集重兵“围剿”苏区和红军,“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相继以失败告终。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表宣言,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对日宣战,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

然而,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的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却在革命的生死关头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使党和红军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的由来
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

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

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

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

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一方面
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

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国界会议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

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

当天,毛泽东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

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

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的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

这就是目前找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最早文献记录。

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逐渐成为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

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辗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
长征”属于世界,长征精神: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