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国开(电大)《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义(每题2分,共42分)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词性:介词;意义:替、为。
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答李翊书)词性:介词;意义:对。
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词性:介词;意义:被。
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季氏将伐颛臾)词性:动词;意义:成为。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起义)词性:介词;意义:被。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战国策?燕策)词性:介词;意义:被。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词性:语气助词;意义:表示疑问。
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贾谊传)词性:介词;意义:被。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词性:介词;意义:表示比较。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羽传)词性:介词;意义:被。
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郑伯克段于鄢)词性:介词;意义:到。
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词性:介词;意义:被。
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
(冯谖客孟尝君)词性:介词;意义:遭受。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直:词性:副词;意义:仅仅、只不过。
是:词性:代词;意义:这。
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
(劝学)词性:指示代词;意义:在这里。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词性:指示代词;意义:那。
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论)词性:指示代词;意义:这、这样。
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词性:疑问代词;意义:怎么。
19.之二虫又何知?(北冥有鱼)词性:指示代词;意义:这。
?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察今)词性:连词;意义:的原因。
2017年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个人整理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甲午战争之后;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
7、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
10、金文。
11、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字体的变化。
15、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0》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8分)1•许慎一一东汉文字学家,汝南召陵人,字叔重。
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笫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2.六书一一是正式讨论汉字形体构造的学说,其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到了西汉末年,六书理论臻于成熟。
东汉许慎继承发展了前代六书理论,自著作《说文解字》将六书概括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3•说文解字一一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全书十五卷,其中正文十四卷,《叙》一卷,正文收9353字,重文收1163字。
4•象形一一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5•指事一一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6•会意一一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
7•形声一一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8•假借一一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用的同音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
9•因形示义一一汉字具有表意性,字形与意义有这密切的联系,因形示义、义寓形中,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地表现所写词的意义。
10.随体话训一一许慎用以表达对象形字的解释。
即字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
请讪:屈曲,曲折。
□ •独体一一指事字一种,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构成,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而表示抽象概念。
12.合体一一指事字一种,以象形字为基础,于其上附加指示符号。
13.变体——指事字一种,是用改造某字的方向来表现词义的。
14•四体二用一一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以转注字的形体范围而称为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不能转变其形体范圉,只是用字法,故称“四体二用”。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分,共20分)15 •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参考答案:汉字时记录传递汉语的社会性书写符号体系,是人们为克服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把语言信息传向远方和传给后世的最車要的辅助工具。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4、甲午战争之后;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
7、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
10、金文.11、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字体的变化.15、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4、甲午战争之后;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6、原始绘画。
7、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10、金文。
11、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字体的变化。
15、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2017年___《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7年___《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说文解字》是汉字学的创建者。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另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是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___《一目了然初阶》、___《官话合声字母》、___《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出版的汉字学著作。
5、汉字的起源有三种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和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是汉字的起源之一。
7、汉字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创制期,约在距今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第二个阶段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___。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属于象形表意。
10、金文是商代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文字。
11、简牍与缣帛是汉字最早的载体。
12、___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
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的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汉字的字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了许多变化。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义(每题2分,共42分)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词性:介词;意义:替、为。
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答李翊书)词性:介词;意义:对。
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词性:介词;意义:被。
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季氏将伐颛臾)词性:动词;意义:成为。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起义)词性:介词;意义:被。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战国策•燕策)词性:介词;意义:被。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词性:语气助词;意义:表示疑问。
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贾谊传)词性:介词;意义:被。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词性:介词;意义:表示比较。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羽传)词性:介词;意义:被。
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郑伯克段于鄢)词性:介词;意义:到。
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词性:介词;意义:被。
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
(冯谖客孟尝君)词性:介词;意义:遭受。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直:词性:副词;意义:仅仅、只不过。
是:词性:代词;意义:这。
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
(劝学)词性:指示代词;意义:在这里。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词性:指示代词;意义:那。
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论)词性:指示代词;意义:这、这样。
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词性:疑问代词;意义:怎么。
19.之二虫又何知?(北冥有鱼)词性:指示代词;意义:这。
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察今)词性:连词;意义:的原因。
21.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词性:代词(所)、介词(以);意义:用来…的方法。
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答案

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古代汉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古代汉语是中国汉民族的语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语法体系和丰富的词汇资源。
古代汉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经过了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等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古代汉语的形成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1)社会历史因素,如政治制度的变迁、文化的交流等;2)语音演变因素,如声母、韵母的变异和调的演变等;3)文字书写因素,如古代汉字的形态变化等。
二、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是指古代汉语中的音节结构和音韵规律。
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受到了古代音韵学的研究影响,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的内容。
1.声母:古代汉语的声母较为简单,包括清音和浊音两类。
具体的声母有: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2.韵母:古代汉语的韵母较为复杂,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两类。
具体的韵母有:a、o、e、i、u、v、ai、ei、ui、ao、ou、iu、ie、üe、üan、ün、ve 等。
3.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系统较为单一,通常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
三、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古代汉语的语法体系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区别,其中几个主要的特点如下:1.词序灵活:古代汉语的词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古代汉语的词序为主谓宾的形式,但也存在其他排列方式。
2.语法功能助词的使用:古代汉语中使用了大量的语法功能助词,如了、的、之等。
这些助词的使用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关系。
3.虚化现象明显: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常常虚化,缺乏具体的形象意义。
这种虚化现象使得古代汉语的表达更加含蓄和抽象。
四、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古代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特点。
1.字义广泛:古代汉语的词汇中,许多字有着广泛的字义,一个字可以表示多个意思。
2017年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2017年汉语言文学电大

作业1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基础汉字学教程》P1-2。
2、谁创作了部首,它的含义,作用和影响。
】《基础汉字学教程》P3。
3、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连理论形成,观点,意义《基础汉字学教程》P5-6。
4、从唐代起,说文学流传至今的代表性著作有哪些,最盛名的是什么?《基础汉字学教程》P7。
5、简述戴彤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基础汉字学教程》P8。
6、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80年代,汉字学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基础汉字学教程》P9-15。
7、简述古文字学的独立过程和集大成的著作答:古文字学是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在中国﹐对古文字的研究开始得很早﹐但是﹐长期以来是包含在作为“小学”一部分的传统文字学和以古铜器和碑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里的﹐一直到20世纪才有“古文字学”的名称。
人们所说的古文字学﹐内容并不一致﹐大体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按照中国传统文字学的观点﹐古文字指先秦时代的汉字。
现代的文字学者多数认为秦统一后的篆文﹐即所谓小篆﹐也应该划入古文字的范围,因此有人主张把秦和西汉早期的隶书也看作古文字。
按照这种意见﹐古文字可以说是隶书成熟之前的汉字。
集大成的著作有《说文解字》。
公元1世纪末﹐许慎撰写《说文解字》﹐为古文学家对文字的研究作了出色的总结。
《说文》收字的体例是“今叙篆文﹐合以古﹑籀”。
字形以小篆为主﹐同时收入一些写法跟小篆不同的古文和籀文﹐在解释文字的时候﹐许慎依据六书理论﹐尽可能结合字形指出字的本义。
8、什么是刻划记号?汉字的起源与刻划记号是什么关系《基础汉字学教程》P30-31。
9、什么是六国文字,战国时期文字变革产生了什么结果《基础汉字学教程》P47-48。
10\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哪几种趋势《基础汉字学教程》P49-50。
三、翻一下开古文P5 三、11、古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2017年电大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2017年电⼤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汉语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字部分)参考答案⼀、填空(30分)1、世界上最古⽼的⽂字有古埃及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字、汉字。
2、许慎在《说⽂解字叙》说的秦书⼋体是:⼤篆、⼩篆、刻符、⾍书、摹印、署书、⽎书、⾪书。
3、许慎在《说⽂解字叙》说的新莽时代的六书是古⽂、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书。
4、李斯的《仓颉篇》、赵⾼的《爰历篇》、胡⽏敬的《博学篇》采⽤的字体是⼩篆。
5、⼤篆的名称始见于《汉书?艺⽂志》。
6、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是从殷商甲⾻⽂、商周⾦⽂变⼩篆;从⼩篆变为⾪书;从⾪书变为楷书。
7、甲⾻⽂是在1899年被⾦⽯学王懿荣偶然发现的。
甲⾻主要出现在河南安阳,那⾥是殷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城的遗址,称作殷墟。
8、完整的甲⾻⼘辞,⼤概记载四个⽅⾯的内容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9、辞记录的⾏款主要有:竖⾏左⾏;竖⾏右⾏;左右对贞,从中间起,左半左⾏,右半右⾏。
10、甲⾻⽂形体的主要特点是象形程度⽐较⾼,接近图画⽂字;字体不规范。
11、占⼘时,对占⼘的事,经常要从正反两⽅⾯设问,称为对贞。
12、甲⾻学者董作宾《甲⾻⽂断代研究例》根据他所定的⼗项标准分为五个时期,具体是:(1)盘庚、⼩⾟、⼩⼄、武丁;(2)祖庚、祖甲;(3)廪⾟、康丁;(4)武⼄、⽂丁;(5)帝⼄、帝⾟(纣)。
13、刘锷的《铁云藏龟》是第⼀部著录甲⾻⽂的书,孙诒主的《契⽂举例》是第⼀部考释甲⾻⽂的书。
考释⽅⾯含有⼤成的著作有于省吾的《甲⾻⽂字诂林》,资料⽅⾯最丰富的著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合集》,⼯具⽅⾯有孙海波的《甲⾻⽂编》,徐中舒的《甲⾻⽂字典》,综合研究著作有陈梦家的《殷墟⼘辞综述》。
14、在铜器上铸铭⽂,开始于商代后期,两周则⼤为流⾏。
15、⾦⽂字体与甲⾻⽂的不同主要有:(1)商代⾦⽂象形程度很⾼;(2)从笔势看,由于⾦⽂是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充实的团块,⽽甲⾻⽂是⼑刻,⼀般将圆形改为⽅形,团块则只勾勒轮廓;(3)与甲⾻⽂⽐,⾦⽂的书写款式⽐较规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况⽐起甲⾻⽂来少得多了,偏旁的位置也是如此,尽管⾦⽂还有变换偏旁的位置的,但⽐起甲⾻⽂来显著地减少了。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甲午战争之后;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
7、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
10、金文。
11、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字体的变化。
15、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二

1.古代有三位学者对“六书”的名称进行解说,即()。
单选题(3 分) 3分A.刘熙、班固、郑玄B.郑众、许慎、司马迁C.郑众、班固、许慎正确答案: C2.最早提到“六书”的古籍是()。
单选题(3 分) 3分A.《论语·学记》B.《尚书·舜典》C.《周礼·地官·保氏》正确答案: C3.古琴,又名琴,在形制上因缚弦七根,人们称为“七弦琴”。
那么从字源上讲,“琴”字是?()。
单选题(3 分) 3分A.象形字B.假借字C.转注字D.形声字正确答案: A4.下列都是象形字的有()。
单选题(3 分) 3分A.毛、贝、禾B.开、动、审C.段、红、雨正确答案: A5.“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Image”,“Image”像宫室屋宇之形,“Image”可能表示( ) 。
单选题(3 分) 3分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正确答案: A6.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单选题(3 分) 3分A.目甘伐哀B.又受劣都C.鱼牧末戒正确答案: A7.根据“四书”分析,“戒”字的构造类型是()。
单选题(3 分) 3分A.象形B.指事C.会意正确答案: C8.下列各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是()。
单选题(3 分) 3分A.果棘牧信B.巢枣取武C.友从看逐正确答案: C9.从汉字造字法来看,“上、寸、甘”三个字都是()。
单选题(3 分) 3分A.象形字B.指事字C.会意字正确答案: B10.下列不是指事字的是()。
单选题(3 分) 3分A.末B.亦C.龟正确答案: C11.下列三组字中造字法与另两组不同的是()。
单选题(3 分) 3分A.介孔尺B.叉曰凶C.从林看正确答案: C12.下列字①体②木③本④沐其构字特点依次是()。
单选题(3 分) 3分A.会意字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B.形声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C.会意字指事字象形字形声字正确答案: A13.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是()。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甲午战争之后;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
7、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
10、金文。
11、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字体的变化。
15、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

作业(3)参考答案一、阅读下列原文和译文,译文如有错误改正并说明属于哪方面错误1、原文:(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译文:渔人既然出来了,就的得到了一条船,于是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一处一处地做了标志。
到了武陵郡,找到了太守,报告了这个(情况)。
太守马上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前进方向的标志。
找不到,没有再找到路。
错误:既:终于。
其:代词,他的。
所志:所标志的地方。
2、原文: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情况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失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民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上进业忧愁,后退也忧愁。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不是这样人,我和谁一道呢?错误:进:在朝廷做官;退:辞官隐居3、原文: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觽。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译文:物品不出产在秦国,但是值得宝爱的很多;士不出生在秦,但愿意效忠的很多。
现在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来使仇敌得到好处,对内自己空虚而对外和诸侯中构筑怨恨,这样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错误:士:贤士。
4、原文: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译文:陈相来看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虽然没听到过道理。
贤明的人与人民一起耕作养活自己,一面烧火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8分)1.许慎一一东汉文字学家,汝南召陵人,字叔重。
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2.六书一一是正式讨论汉字形体构造的学说,其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到了西汉末年,六书理论臻于成熟。
东汉许慎继承发展了前代六书理论,自著作《说文解字》将六书概括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3.说文解字一一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全书十五卷,其中正文十四卷,《叙》一卷,正文收9353字,重文收1163字。
4.象形一一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5.指事一一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6.会意一一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
7.形声一一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8.假借一一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用的同音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
9.因形示义一一汉字具有表意性,字形与意义有这密切的联系,因形示义、义寓形中,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地表现所写词的意义。
10.随体话训一一许慎用以表达对象形字的解释。
即字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
请讪:屈曲,曲折。
11.独体一一指事字一种,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构成,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而表示抽象概念。
12.合体一一指事字一种,以象形字为基础,于其上附加指示符号。
13.变体一一指事字一种,是用改造某字的方向来表现词义的。
14.四体二用一一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以转注字的形体范围而称为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不能转变其形体范围,只是用字法,故称“四体二用”。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分,共20分)15.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参考答案:汉字时记录传递汉语的社会性书写符号体系,是人们为克服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把语言信息传向远方和传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表示对象。
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介词,表示行为对象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介词,表示被动。
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变成。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助动词,表示被动。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助动词,表示被动。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词,与何组成固定格式"何......为"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
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处所。
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助动词,表示被动。
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
动词,遭受。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仅仅,只是;是:指示代词,这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为之辞"。
指示代词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代词,这样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疑问词,怎么能。
19、之二虫又何如?用作定语,只指示、不称代,这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此其所以败也。
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原因。
21、吾知所以距子矣。
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处所。
二、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
(一)莫:1、疑问代词,没有谁,不同。
2、疑问代词,没有什么,不同。
(二)或:1、无定代词,不同。
2、无定代词,不同。
(三)是:1、指示代词,这样,不同。
2、指示代词,这,不同。
3、判断词,正确,对,相同。
(四)非:1、动词,非难,不同。
2、形容词,不正确,相同。
3、动词,责怪,不同。
4、副词,表否定,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答案作业1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表示对象。
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介词,表示行为对象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介词,表示被动。
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变成。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助动词,表示被动。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助动词,表示被动。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词,与何组成固定格式"何......为"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
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处所。
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助动词,表示被动。
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
动词,遭受。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仅仅,只是;是:指示代词,这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为之辞"。
指示代词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代词,这样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疑问词,怎么能。
19、之二虫又何如?用作定语,只指示、不称代,这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此其所以败也。
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原因。
21、吾知所以距子矣。
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处所。
二、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
(一)莫:1、疑问代词,没有谁,不同。
2、疑问代词,没有什么,不同。
(二)或:1、无定代词,不同。
2、无定代词,不同。
(三)是:1、指示代词,这样,不同。
2、指示代词,这,不同。
3、判断词,正确,对,相同。
(四)非:1、动词,非难,不同。
2、形容词,不正确,相同。
3、动词,责怪,不同。
4、副词,表否定,不同。
(五)以:1、连词,表关联,不同。
2、副词,将近,不同。
3、动词,认为,相同。
4、介词,凭借,不同。
5、连词,表原因,不同。
6、介词,表时间。
三、说明下面字的意义1、竟:副词,终于。
2、少:副词,稍微。
3、颇:副词,稍微。
4、特:副词,但,仅仅。
5、稍:副词,逐渐。
6、既:副词,已经。
7、第:程度副词,但,只。
8、但:范围副词,都。
9、曾:情态副词,竟然。
作业2一、解释下列名词1、文体:文章的体裁、样式。
2、封事:关涉机密政事,防止泄漏,使用皂帛作囊封板,所以叫"封事"。
3、檄文:是诏令的一个附件,多用于征召、晓喻、申讨,属军用文书。
4.箴铭:用于规戒的文章。
5、奏议: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公文。
6、编年体:以时间为经,历史事件为纬的一种编排体裁。
7、诏令:是皇帝写给臣下的书信,命令。
8、箚子:就是札子,用于臣子给皇帝解答某问题。
9、行状:提供给礼官为死者议定谥号或提供史官作立传的资料。
10、骚赋:摹拟《楚辞》而写的赋。
11、文赋:散文化的一种赋体,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推动下产生的。
12、纪传体:集中全面地描写历史人物的一种体裁。
13、骈文:在辞赋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
14、对策:皇帝就某一问题要求臣子回答。
15、颂赞:歌颂赞扬的文章。
16、古赋:骚赋以外的喊赋。
17、墓志铭:为了长久地悼念死者所刻的碑文。
18、记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某一专题的记录集中起来。
三、解释下列术语1、传:传述的意思,传述经文的文义。
2、正义:也叫"疏",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
3、疏:也叫"正义",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
4、笺:表识的意思,指读书时有所顿悟用笔标识在一侧。
5、注:是注释的通称,取义于灌注。
6、章句:每章之后用韵语写成的"章旨",总括全章大意。
7、集解: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8、曰、为、谓之:用来释义的,而且是用来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9、谓:被释词置前,解释词放后,常以具体解释抽象,以分体解释总体。
10、犹、犹言:一般用于近义词作注,或引申义解释本义。
11、貌、之貌:一般用于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表示某种情貌,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12、读为、读曰:注明音读的,一般用本字注明假借字。
13:之言、之为言、之犹言:一般用音义相同的词语来训释。
14、读如、读若:用来注音的,但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
三、给下列古文加标点,并说明黑体字意义,在句中作用或用法。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臣"、"父"、"子"是名词活动动词,意为"做好国君的本份,做好官员各自的本份,像个父母,像个子女"的意思。
2、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
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之":助词;"之齐语":名词活用动词,说齐国的语言;"傅":名词作动词,作师傅;"虽日":名词作状语,虽然每日;"谁":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意为"王与谁为善"。
3、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
文帝怒,下廷尉治。
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
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当":动词一般用法,应当;"乃":副词,于是,就;"族":宗族"谢":谢意;"许"赞许。
4、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
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
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
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
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谢"动词一般用法,推托有病;"说":一般用法,游说;"来":一般用法,到来;"富贵":使动用法,使......富贵;"死":一般用法,死亡;"然":指示代词,这样。
四、给下列各段加上标点,如有错误请分析原因。
1、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
谓孔子曰:"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3、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五、按姚鼐的分类,下列文章各属于哪一类1、《孟子》论辨类;2、段太尉逸事状传状类3、柳子厚墓志铭碑志类4、答李翊书书说类5、《韩非子》论辩类6、滕王阁序序跋类7、荆轲赞颂赞类8、黄冈竹楼记杂记类9、艺文志序序跋类10、陋室铭箴铭类11、论积贮疏奏议类12、赤壁赋辞赋类13、祭十二郎文哀祭类14、谏逐客书奏议类15、送薛存义序赠序类作业3一、阅读下列原文和译文,译文如有错误改正并说明属于哪方面错误1、原文:(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译文:渔人既然出来了,就的得到了一条船,于是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一处一处地做了标志。
到了武陵郡,找到了太守,报告了这个(情况)。
太守马上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前进方向的标志。
找不到,没有再找到路。
错误:既:终于。
其:代词,他的。
所志:所标志的地方。
2、原文: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情况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失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民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上进业忧愁,后退也忧愁。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不是这样人,我和谁一道呢?错误:进:在朝廷做官;退:辞官隐居3、原文: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觽。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译文:物品不出产在秦国,但是值得宝爱的很多;士不出生在秦,但愿意效忠的很多。
现在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来使仇敌得到好处,对内自己空虚而对外和诸侯中构筑怨恨,这样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错误:士:贤士。
4、原文: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