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模拟试题答卷
《仪器分析》模拟试题九套

《仪器分析》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20分)1.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测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称为该方法对被测物质的检出限。
按IUPAC(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会)建议,检出限的一般计算公式为()A、DL=1/SB、DL=S b/SC、DL=kbD、DL=3S b/S2.分子轨道中电子跃迁对应的电磁波谱区为()A、X射线区B、紫外区C、紫外和可见区D、红外区3.下列哪些因素影响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A、入射波长B、待测溶液浓度C、光源强度D、吸收池厚度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是由Doppler变宽和Lorentz变宽引起的;B、在原子吸收法中,用氘灯扣除背景是基于待测元素的原子不吸收氘灯的辐射只吸收待测元素的辐射;C、在原子吸收法中,使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物理干扰;D、在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不一定都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5.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排放污水中含量为x% - 10-6 % 的十种元素时,应选择的光源为:()A、直流电弧光源B、交流电弧光源C、火花光源D、IC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比电极是提供电位测量标准的电极, 它必须是去极化电极;B、直接电导分析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C、离子选择电极电位选择系数K pot i,j越大,该电极对i离子测定的选择性越好;D、控制电流电解分析法的选择性优于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7.在极谱分析中,消除极谱极大的方法是在测试溶液中加入:()A、支持电解质B、Na2SO3C、表面活性剂D、配合剂8.在经典极谱分析中,可逆波的扩散电流i d与汞柱高度h的关系为:()A、i d∝h1/2B、i d∝hC、i d∝h2D、i d与h无关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滴汞电极上扩散层厚度为平面电极上扩散层厚度的(3/7)1/2;B、单扫描极谱可逆波的峰电流i P与电位变化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C、在单扫描极谱法中,电位变化速率过大对提高检测能力不利;D、充电电流是由于滴汞电极的面积变化引起的,与电位变化速率无关10.分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时,常用:()A、吸附色谱B、分配色谱C、离子色谱D、凝胶色谱二、填空题(10分)1.原子光谱的特征为(1)光谱,分子光谱的特征为(2)光谱。
仪器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A. 沸点差异B. 溶解度差异C. 分子量差异D. 吸附能力差异答案:D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原子化器的作用是:A. 将试样分解为原子B. 将原子激发C. 将原子还原D. 将原子电离答案:A3. 红外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主要取决于:A. 分子量B. 化学键C. 原子量D. 原子间距离答案:B4. 质谱法中,质荷比(m/z)是指:A. 质量与电荷的比值B. 电荷与质量的比值C. 电荷与原子数的比值D. 原子数与质量的比值答案:A5.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最大吸收波长通常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溶剂B. 温度C. 波长D. 浓度答案:A6.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A. 赫兹(Hz)B. 特斯拉(T)C. 皮特(ppm)D. 伏特(V)答案:C7. 电位滴定法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电流的变化B. 电压的变化C. 电阻的变化D. 电位的变化答案:D8. 气相色谱法中,柱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是:A. 柱温升高,分离效果变好B. 柱温升高,分离效果变差C. 柱温升高,分离效果不变D. 柱温对分离效果无影响答案:A9. 质谱仪中,离子源的作用是:A. 产生离子B. 分离离子C. 检测离子D. 聚焦离子答案:A10. 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作用是:A. 作为样品的载体B. 作为固定相C. 作为检测器D. 作为分离介质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色谱分析中,样品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比值称为______。
答案:容量因子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产生基态原子的方法有火焰原子化和______。
答案:石墨炉原子化3. 红外光谱中,分子振动的类型分为______振动和弯曲振动。
答案:伸缩4. 质谱法中,用于分离不同质荷比离子的部件是______。
答案:质量分析器5.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当分子吸收光子后,分子从基态跃迁到______。
化学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柠檬酸C. 碳酸D. 硫酸答案:D2. 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溶液的pH值?A. 滴定管B. 移液管C. pH计D. 蒸馏瓶答案:C3. 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什么?A. 色谱法B. 质谱法C. 光谱法D. 重量法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钙D. 氢氧化铵5. 标准溶液的制备中,通常需要使用哪种类型的天平?A. 台秤B. 电子天平C. 机械天平D. 分析天平答案:D6. 以下哪种方法用于分离和纯化物质?A. 蒸馏B. 过滤C. 萃取D. 所有以上答案:D7. 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A. 电导率仪B. 滴定管C. pH计D. 蒸馏瓶答案:A8. 在化学分析中,哪种物质常用作还原剂?A. 硫酸亚铁B. 硫酸铜C. 硫酸钠D. 硫酸钾答案:A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酸?B. 柠檬酸C. 碳酸D. 硫酸答案:A10. 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溶液的粘度?A. 粘度计B. 滴定管C. pH计D. 蒸馏瓶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分析中,_________法是最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答案:重量法2. 滴定分析中,_________是滴定过程中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
答案:滴定体积3. 在酸碱滴定中,_________是指示滴定终点的试剂。
答案:指示剂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___是被分析物质的原子吸收的特征光谱。
答案:共振线5. 色谱分析中,_________是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分配6. 红外光谱法中,_________是分子振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
答案:分子振动光谱7. 质谱法中,_________是样品分子被电离后,根据质荷比进行分离的技术。
答案:质谱分析8. 核磁共振(NMR)分析中,_________是样品分子中氢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基态原子吸收的特征谱线是: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紫外-可见光答案:D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常用的固定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胶体答案:C3. 红外光谱分析中,分子振动的类型不包括:A. 伸缩振动B. 弯曲振动C. 转动振动D. 所有以上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当基态原子吸收了与原子内部电子能级差相对应的光辐射时,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从而产生吸收光谱。
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光吸收强度,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2. 什么是色谱法中的“色谱峰”?答:色谱峰是指在色谱图中,由于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不同,导致它们在色谱图上形成一系列峰。
每个峰代表一个特定的组分,峰的高度和面积与组分的浓度成正比。
三、计算题1. 某样品通过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得某元素的吸光度为0.455,已知该元素的校准曲线方程为 A = 0.01C + 0.005,其中 A 是吸光度,C 是浓度(mg/L)。
请计算该元素的浓度。
解:根据校准曲线方程 A = 0.01C + 0.005,将吸光度 A = 0.455 代入方程,得到:0.455 = 0.01C + 0.0050.450 = 0.01CC = 45 mg/L答:该元素的浓度为 45 mg/L。
四、实验操作题1. 描述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步骤。
答: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步骤包括:a. 准备样品溶液,确保其适合HPLC分析。
b.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流动相。
c. 将样品注入色谱柱。
d. 通过流动相推动样品通过色谱柱,不同组分因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而分离。
e. 使用检测器监测并记录色谱峰,分析色谱图。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全)

一、选择题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200~400nm (2)400~800nm (3)1000nm (4)10~200nm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1) a>b>c (2) c>b>a (3)b>a>c (4)c>a>b3.可见光的能量应( )(1) 1.24×104~ 1.24×106eV (2) 1.43×102~ 71 eV(3) 6.2 ~ 3.1 eV (4) 3.1 ~ 1.65 eV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1)能量越大 (2)波长越长 (3)波数越大 (4)频率越高5.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 )(1) 高 (2) 低 (3) 相当 (4) 不一定谁高谁低6.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3)线性范围宽 (4)多元素同时测定7.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 )(1) 增加倍 (2) 减少倍 (3) 增加0.41倍 (4) 增加1倍8. 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 )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1) CH3-OOC-CH2CH3 (2) (CH3)2CH-O-CH(CH3)2(3) CH3-OOC-CH2-COO-CH3 (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10.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 C4H8O (2) C3H4O2 (3) C3H6NO (4) (1)或(2)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1) 分子的振动 (2) 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2. 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1) 空间感应磁场 (2) 成键电子的传递 (3) 自旋偶合 (4) 氢键13.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14. 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的质谱仪中分析, 当加速电压V慢慢地增加时, 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 )(1)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2) 质量最大的负离子(3)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 (4)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15.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的1HNMR谱图上为 ( )(1) 1个单峰 (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二、填空题1. 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造成的,化学位移值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相对标准制定出来的。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浓度的是()。
A.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B.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答案:B2. 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的极性大,这种色谱称为()。
A. 正相色谱B. 反相色谱C. 离子交换色谱D. 凝胶渗透色谱答案:B3. 质谱分析中,用于确定分子离子峰的是()。
A. 电子轰击电离B. 化学电离C. 电喷雾电离D. 大气压化学电离答案:A4. 红外光谱中,用于测定分子中官能团的是()。
A. 紫外-可见光谱B. 核磁共振光谱C. 质谱D. 红外光谱答案:D5. 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电子云密度B. 磁场强度C. 样品浓度D. 温度答案:A6. 电位分析法中,用于测定溶液中离子活度的是()。
A. 直接电位法B. 电导分析法C. 库仑分析法D. 极谱分析法答案:A7. 气相色谱中,用于分离挥发性物质的是()。
A. 薄层色谱B. 气相色谱C. 高效液相色谱D. 离子色谱答案:B8. 原子荧光光谱法中,用于激发原子发射荧光的是()。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X射线D. 激光答案:D9.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的是()。
A. 吸光度法B. 荧光法C. 磷光法D. 拉曼光谱法答案:A10. 毛细管电泳中,用于分离带电粒子的是()。
A. 毛细管电泳B. 毛细管色谱C. 毛细管电泳色谱D. 毛细管电泳质谱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的温度通常在______℃左右。
答案:2000-30002. 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流速一般控制在______ mL/min。
答案:0.5-2.03.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的相对分子质量与______有关。
答案:化合物的分子量4. 红外光谱中,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通常位于______区域。
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pptx

47、测电导池常数所用的标准溶液是()
饱和KCl溶液
.01mol∕1.KCl溶液
0.Imol/1.NaCl溶液
纯水
48、测电导率时,通过温度补偿可以
校正电导池常数
直接测得水样在25℃时的电导率
直接测得水样在当前温度下的电导率
直接测得水样在20℃时的电导率
49、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恒重要求两次称量的绝对值之差
C.硬质塑料 D.玻璃
59、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所用的波长属于:()
A.紫外光 B.可见光
C.紫外一可见光
D.红外光
60、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时:()
20。nnl〜40。nm
40。nnl〜80。nln
50。nnl〜100onnl
800nm~100。nm61、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为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从40。nnl〜60。nnb每隔I。nm进行连续 测定,现已测完48。nm处的吸光度,欲测定49。nm处吸光度,调节波长时不慎调过49。nnb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
C.沉淀应陈化
D.沉淀宜在冷溶液中进行
18、下面关于重量分析不正确的操作是()
A.过滤时,漏斗的颈应贴着烧杯内壁,使滤液沿杯壁流下,不致溅出
B.沉淀的灼烧是在洁净并预先经过两次以上灼烧至恒重的堪埸中进行
Cj甘烟从电炉中取出后应立即相同
19对于电位滴定法,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C.可用移液管在大试管内搅拌
D.可用搅拌器在大试管内搅拌
12、在醋酸溶液电导率的测定中,真实电导率即为()
A.通过电导率仪所直接测得的数值
B.水的电导率减去醋酸溶液的电导率
C.醋酸溶液的电导率加上水的电导率
D.醋酸溶液的电导率减去水的电导率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溶液的稀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 增加背景吸收B. 降低灵敏度C. 增加灵敏度D. 无影响2.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吸收峰是碳氢键的特征吸收峰?A. 羧酸B. 酯C. 烷烃D. 醇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流动相的组成B. 固定相的性质C. 样品的浓度D. 色谱柱的温度4.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是指: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B. 分子失去一个中子形成的离子C.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形成的离子D.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和质子形成的离子5.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具有吸收紫外光的能力?A. 芳香族化合物B. 酮类化合物C. 羧酸D. 烷烃6. 电位滴定法中,滴定曲线的拐点表示:A. 滴定终点B. 滴定开始C. 滴定结束D. 滴定过程中的某个点7. 气相色谱分析中,样品的分离主要依赖于:A. 样品的沸点B. 样品的分子量C. 样品的极性D. 样品的化学结构8. 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的大小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 氢原子的电子云密度B. 氢原子的核磁矩C. 氢原子的自旋量子数D. 氢原子的磁矩9. 薄层色谱法中,样品的分离主要依赖于:A. 样品的溶解度B. 样品的沸点C. 样品的极性D. 样品的分子量10. 离子色谱法中,样品的分离主要依赖于:A. 样品的电荷数B. 样品的分子量C. 样品的极性D. 样品的化学结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溶液的稀释会________灵敏度。
2. 红外光谱分析中,碳氢键的特征吸收峰通常出现在________区。
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组成会影响________效果。
4.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是指分子失去________形成的离子。
5.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烷烃不具有吸收________光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
1、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贫燃火焰助燃气流量大,氧化性较强;富燃性火焰助燃气流量小,还原性
较强。
2、分子共轭π键大,则荧光发射强,荧光向长波方向移动;给电子基团将使荧光强度增大。
3、硅碳棒是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广泛使用的光源。
4、分子的能量包括三项,即分子的振动能,平动能和转动能。
5、物质之所以呈现颜色是因为物质对光进行了选择性吸收,物质颜色和吸收光颜色之间是互补关
系。
6、色谱分析法根据流动相不同可分为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7、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力常数。
8、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受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因素的影响。
9、气相色谱法分析极性组分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样品中各组分按极性顺序出峰,同沸点的
组分中极性小的组分先出峰。
10、在线速度较低时,分子扩散项是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此时宜采用相对分子量大的气体作载气,以提高柱效。
二、选择题: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C )
A、吸收曲线
B、吸光系数
C、朗伯-比耳定律
D、能斯特方程
2、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的原因是(C )
A、分子中价电子的运动具有随机性;
B、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组成分子的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
C、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中价电子能级间会产生相互作用。
3、下列四个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者为(B )
A、X射线
B、红外光区
C、真空紫外光区
D、紫外和可见光区
4、化合物C8H8O2的不饱和度为(D )
A、2
B、3
C、4
D、5
5、测量紫外区的吸收光谱时,通常采用什么材质的吸收池(A )
A、石英
B、玻璃
C、塑料
D、溴化钾
6、在原子发射分析中,如果采用摄谱法进行元素全分析时,一般采用(C )元素作为标尺。
A、钠
B、镁
C、铁
D、钴
7、分子荧光分析法属于(A )
A、发光分析法
B、吸光分析法
C、散射分析法
D、非光谱分析法
8、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D )的差别。
A、沸点差
B、温度差
C、吸光度
D、分配系数。
9、以下分子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C )
A、SO3
B、CO2
C、O2
D、H2O
10、以下化学键的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吸收峰波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 )
A、νC=O>νC=C>νC-H>νO-H
B、νC-H>νO-H>νC=O>νC=C
C、νO-H>νC-H>νC=O>νC=C
D、νC-H>νC=O>νO-H>νC=C
11、因组分与固定相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组分在柱内滞留所消耗的时间是(C )
A、保留时间
B、死时间
C、调整保留时间
D、溶剂延迟时间
12、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中,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是(D )
A、浓度太小
B、入射光太强
C、入射光太弱
D、使用了复合光
13、无法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D )。
A、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B、稀土元素
C、过渡元素
D、有机物和大部分非金属元素
14、TCD是根据不同物质与载气的(B )不同进行检测的。
A、分配系数
B、导热系数
C、电阻温度系数
D、光吸收系数
15、用荧光光谱仪测量荧光时,通常其方向与激发光传播方向所成角度为(C )
A、0°
B、45°
C、90°
D、180°
三、判断题:
1、对于一个分析测试结果,如果其准确性高则其精确性也一定高。
(×)
2、透光率和吸光度的关系是A=lgT。
(×)
3、某化合物在220-400nm内没有紫外吸收,该化合物可能是醇类。
(√)
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频率越高。
(×)
5、像H2O这种对称结构分子没有红外活性,H2O分子的H-O-H对称伸缩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峰。
(×)
6、分析混合烷烃试样时,可选择极性固定相,按沸点大小顺序出峰。
(×)
7、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与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差别在于它有干涉仪。
(√)
8、气相色谱仪中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
(√)
9、毛细管电泳中,组分能够被分离的基础是分配系数的不同。
(×)
10、原子发射光谱的谱线强度与激发态原子数成正比。
(√)
四、简答题:
1、在原子吸收光谱中为什么必须使用锐线光源
答:因为想要实现原子吸收光谱的峰值吸收的测量,必须要求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于吸收线半宽度,而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所以必须使用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很窄的发射线光源。
2、解释红外吸收峰数目比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少的原因
答:
1、某些振动方式为非红外性的
2、由于分子的高度对称性,振动频率相同,发生简并现象
3、振动频率接近,红外仪器分辨不出
4、振动吸收能量太小,吸收信号检测不了
3、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别n→π和π→π*跃迁类型
答:通常比较吸收峰的摩尔吸收系数大小,强带为π→π*跃迁,弱带为n→π*跃迁,也可以在不同极性溶液中测定最大吸收波长,观察红移和蓝移,发生蓝移的为n→π*跃迁,发生红移的为n →π*跃迁。
4、乙炔分子中的C≡C键的对称伸缩振动有无吸收峰,为什么
答:乙炔分子中心完全对称,C≡C属于红外非活性振动,故在红外光谱中看不到C≡C的吸收峰。
5、比较正相和反相色谱的固定相与流动相极性的区别,并指出何种极性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答:正相色谱以极性物质做固定相,反相色谱溶剂用强极性的溶剂为流动相;
正相色谱是极性小的先出栓,极性大的后出柱,正相色谱是极性强的先出栓,极性弱的后出柱。
6、在色谱中,影响分离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一因素影响最大
答:影响因素有:柱长、固定液性质、柱的死体积,其中柱长影响最大。
7、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为什么尽可能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为测量波长
答:在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其吸光度所得的结果最准确,因为通常不同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都不同,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可以尽量避免其它物质的干扰。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4分,第2题16分,共20分)
1、有一溶液,每毫升含铁。
吸取此试液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用吸收池于508nm处测得吸光度A=。
试计算摩尔吸光系数ε。
[Fe的相对原子量为56]
答:
而 k=Ma
=56g·mol-1××102L·g-1·cm-1
=×104L·mol-1·cm-1
2、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试样中的铅,准确移取50mL的试液2份。
用铅空心阴极灯在波长处,测得一份试样的吸光度为,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浓度为50mg*L-1铅标准溶液300μL,测得吸光度为。
计算试液中铅的质量浓度(mg*L-1)
答:
3、在液相色谱分析中,含有A,B和C三种组分的混合物在长的色谱柱上分离,测得不保留组分A的出峰时间是,组分B和C的保留时间分别是和,峰底宽分别为和。
(a)计算组分B和C的分离度;
(b)求色谱柱的平均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
(c)若使组分B和C的分离度达到,假设理论塔板高度不变,需要多长的色谱柱
(d)如果使用30cm长的色谱柱,要使分离度达到,理论塔板高度为多少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