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真题——地理(全国卷I)
近三年全国卷高考真题第40题
近三年全国卷高考真题第40题40.(2013·课标版全国Ⅰ卷)(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
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
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
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
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
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
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
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
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
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
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之经纬网
高考高频考点之经纬网和地图考点出题可能性必出第一部分近年高考出题方向第二部分考点细分考点一经纬网及其应用一、经纬网判读时应消除的三大误区1.图示中的经线相互平行:判读经纬网示意图时,一定不要被图示中相互平行的经线迷惑,任意两条经线在赤道处间隔最大,在极点处交会。
2.经纬网图一些界线和坐标点的绝对化:经纬线是虚拟定义的刻度线,它是若干条理论设想线,线无粗细,点无大小。
所以时区分界线上各点到底属于哪个时区、日界线上各地到底属于哪一天等问题不必深究。
3.两点间东西方向判断时认为东经度地点总在东:同在东经度,经度大者在东;二者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反之西经度地点在东。
二、经纬网的应用主要有“三定”1.定位置地球上除了极点外,任何地点都有一定的经度和纬度,这也是区域定位的重要方法。
如北回归线经过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等地。
2.定方向(1)利用经纬网定“方向”①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③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选择劣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
(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下图中弧AB)。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上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上除外)。
③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高考地理以题带讲复习专题一———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打印版)
第一部分:基础回顾和夯实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1·常州模拟)有关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因此地壳又称岩石圈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C.岩石圈即地壳的表层由岩石组成的部分D.软流层是地壳和岩石圈这两个圈层的分界线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完成2~3题。
2.对于图中各岩石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A.②属于沉积岩B.③属于沉积岩C.④属于变质岩D.⑤属于岩浆岩3.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⑤①②④C.③①⑤②④D.⑤①②③④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材料,回答4~5题。
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4.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5.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A.太湖石→昆石B.雨花石→砾石C.雨花石→昆石D.砾岩→昆石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6~7题。
6.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7.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A.①B.②C.③D.④8.读四幅地貌景观图片,关于构成①~④地景观的岩石及其岩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景观中的岩石为喷出岩,在陆地表面广泛分布②景观中岩石属于沉积岩,岩层结构清晰③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硬下软④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08年8月2日-17日,中国科学考察队对东非大裂谷进行了为期5天的科学考察,此次中国科学考察队从埃塞俄比亚南部进入东非大裂谷,由北向南考察了东非大裂谷。
本次科考旨在揭开“地球上最大疤痕”的秘密。
据此回答1-3题9.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两侧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南美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非洲板块10.从形成原因上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张裂作用B.挤压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11.东部非洲与中部非洲都地处低纬度,但自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海陆位置B.太阳辐射C.地形特征D.人为破坏地貌是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不同地貌构成了不同的地理环境。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题组1 水循环与河流补给[2019江苏地理卷]图8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8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1.B【解题思路】黄河干流流域内山地少,②错误;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1987—2015年变化很大,故④错误。
B选项正确。
2.C【解题思路】从年输沙量比较图中可明显看出,从三门峡站到小浪底站2016年输沙量变化非常明显,黄河小浪底站向下游输沙量都比较小,而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小浪底工程的排沙作用影响极大,故C选项正确。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城降水异常增多。
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重和汾川河流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3-5题3.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4.第五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3.B 我国降水量和降水变率的大小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A、C选项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能够减少河水含沙量,B选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河流径流量会减小,D选项错误。
4.B 与第2、3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历时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历时较短,但是降水量与第3次的降水量相差不大,说明其降水强度较大,②对;前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无法容纳更多的地表水,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河流,③对;植被主要是阻碍地表径流,降低汇流速度,对每一次降水的阻碍作用没有差异,④错。
历年高考真题之---西亚---高清教学总结
测试题5(2015·海南卷)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A.河流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 D湖泊水(2014·新课标I卷)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8分)(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8分)(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
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6分)(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9-11题)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
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mm B.150mmC.200mm D.250mm10.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1.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05全国卷一) 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读图回答5-7题。
4805.两国的临海分别是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泰国湾 C。
地中海、波斯湾 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6.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A.九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7.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A.300千米 B.550千米C.1300千米 D.1550千米(2002年全国文综)36.读图,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量为118亿立方米(黄河年径流量为575亿立方米)。
高考真题2015年地理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全国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图1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D】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B】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C】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4~6题。
图24.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A.位置B.经济C.地形D.人口5.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D】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6.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C】A.66.5°N B.60°N C.53°N D.40°N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2000-2019年地理高考真题欧洲(含俄罗斯)部分综合题节选
材料二 500 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 20 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 最”。然而,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地等。
__________。
第三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 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 分)
(2015.上海)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8
(2) 若图 1 中 P 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________,原因是受________影响。对受 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_。 (3)简析图 2 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 (4)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
(2014.大纲卷)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 20℃ 以上,光照充足。15 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 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太阳
辐射
大气上界
① ②
③
④
地面
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 (5)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6)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高考真题(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答案解析(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例信息可知,颜色越亮,高程越高,即可丙地海拔最高,是图示区域的最高点,在此处设立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甲乙丁三处海拔低,位于山谷或山坡处,受两侧山顶的阻挡,视野差一些。
考点:地形图。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因而地表温度下降。
故选D 。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图1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解析】文献表述的是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沿海到内地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景观,故选A。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2卷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墉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
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以花卉、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基塘转就以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答案】1.D2.D3.A【解析】1、该地基塘转建设用地,湿地面积减少,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量减少,大气湿地降低,大气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面摩擦力增大,近地面风速减小,故答案A,B、C错误,选D。
2、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收入,故答案D。
3、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出沙尘暴,图Ⅰ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些完成4-5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A.16时-17时 B .17时-18时C.18时-19时 D. 19时-20时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4.C5.B【解析】4、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空气迅速代替暖空气,气温迅速降低,气压迅速升高,是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剧烈的时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自测[2021河北张家口第一次质量检测]图1示意北半球某河流局部河段的改道演化,图2为地质循环图。
M地常见当地人淘金。
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1.若不考虑径流量的改变,随着河道形状的发展变化,该段河道沉积物粒径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A.T1T2T3B.T1T3T2C.T3T2T1D.T2T1T32.M地金子最初源自于( )A.①B.②C.④D.⑤3.M地露天沙金矿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aB.bC.cD.d[2019海南地理卷,14—15,6分]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
据此完成4—5题。
4.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B.深达莫霍面C.已穿透岩石圈D.即将穿透地幔5.该钻井深达8 588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2021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阶段测试]海底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挟带了周围岩层中的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的构造。
下图为海底黑烟囱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形成海底黑烟囱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C.岩浆活动和外力作用D.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7.根据海底黑烟囱的形成原理,可推测海底黑烟囱主要分布在( )①大洋内部②大洋边缘③板块生长边界附近④板块消亡边界附近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该位置被称为“热点”。
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被称为“热点火山”。
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8—10题。
8.下列时段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是( )A.距今100百万年至距今60百万年B.距今120百万年至距今100百万年C.距今140百万年至距今120百万年D.距今160百万年至距今140百万年9.图中热点位于甲点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10.由火山锥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运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2021陕西部分学校摸底]四川省洪雅县西南矗立着数座顶部平坦、状若巨屋的山峦,被当地人称为瓦屋山,最高海拔为2 830 m。
【高考地理】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流域协调发展
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流域协调发展(2022·重庆卷)三峡水库一般在6—8月和11—12月分别按低、高水位运行。
2020年7—8月,长江上游数次洪峰过境,导致库区某江段一处库岸发生垮塌。
为方便施工,当地选择在2021年6月对垮塌库岸进行治理。
下图示意该垮塌库岸段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四条曲线符合MN处河床横断面形态的是()A.①B.①C.①D.①2.在治理垮塌库岸时,库区的有利条件是()A.河流流速小B.降雨量少C.晴天日数少D.蓄水量少【答案】1.B 2.D【解析】1.河流地貌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段河流弯曲,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侵蚀的一侧河床横断面坡度大,堆积的一侧河床横断面坡度小。
N是凹岸侵蚀岸,坡度大,M 是凸岸堆积岸,坡度小,①曲线符合题意,A错误,B正确;①曲线是下切侵蚀形成的“V”形河道,与题意不符,C错误;①曲线两岸坡度相同,且河床中间高,类似江心洲,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B。
2.流域治理的有利条件从材料“三峡水库一般在6—8月和11—12月分别按低、高水位运行”可知,当地在6月治理垮塌库岸时库区水位低,蓄水量少,便于施工,D正确;三峡水库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6月降水较多,晴天日数少,不利于治理垮塌库岸,B,C错误;垮塌库岸段位于凹岸,河流的流速快,A错误。
故选D。
【点睛】河流侵蚀岸与堆积岸的判断方法:(1)河道平直段,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来判断。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道平直段的右岸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
南半球相反。
(2)河道弯曲的河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来判断。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惯性,在惯性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2022·江苏卷)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全国i卷)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2020年】1.(2020·新课标Ⅰ)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向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
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
【答案】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
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
【解析】先注意审题,该问题包括两个分析,先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再提出对策。
读图可知,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是:先随着高原鼠兔密度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也增加,当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达到760后,高原鼠兔密度继续增加后,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开始下降。
即密度过大时,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而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有利于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根据上面结论: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所以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是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高原鼠兔过多过少都不行。
在合适范围之内,使得土壤全氮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刚好能够维系土壤肥力。
2.(2020·新课标Ⅱ)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
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
七选五专项 高考真题(2015-2019)(全国1)
七选五专项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卷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Building Trust in a Relationship AgainTrust is a learned behavior that we gain from past experiences, 36 . That is a risk. But you can’t be successful when there’s a lack of trust in a relationship that res ults from an action where the wrongdoer takes no responsibility to fix the mistake.Unfortunately, we’ve all been victims of betrayal. Whether we’ve been suffer from, lied to , misled, or cheated on, 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of losing trust. Sometimes pe ople simply can’t trust anymore, 37. It’s understandable, but if you’re willing to build trust in a relationship again, we have some steps you can take to get you there.●38 having confidence in yourself will help you make better choices because you can seewhat the best outcome would be for your well-being.●39 If you’ve been betrayed, you are the victim of your circumstance. But there’s adifference between being a victim and living with a “victim mentality”. At some point in all of our lives, we’ll have our trust tested or violated.●You didn’t lose “everything”. Once trust is lost, what is left? Instead of looking at thesituation from this hopeless angle, look at everything you still have and be thankful for all of the good in your life. 40 instead, it’s a healthy way to work through the experience to allow room for positive growth and forgiveness.A.Learn to really trust yourself.B.It is putting confidence in someone.C.Stop regarding yourself as the victim.D.Remember that you can expect the best in return.E.T hey’ve been too badly hurt and they can’t bear to let it happen again.F.This knowledge carries over in their attitude toward their future relationships.G.Seeing the positive side of things doesn’t mean you’re ignoring what happened.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第二节(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10 分)Secret codes (密码)keep messages private。
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
全国高考卷中那些不正经的高考题(一)(2016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答案:4.A 5.B 6.D解析: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这可知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5.根据材料,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考点: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不正经的理由:我们课本上讲的城市的空间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郊区。
而兰斯这厮却完全和课本上的反了,变成了郊区在内城市在外的绿心城市,完全打乱了我们的认知。
(2017全国卷Ⅲ)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
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
专题09 交通一、知识体系二、备考策略1.完整识记铁路运输的优点、管道运输的优点与水路运输的缺点。
2.构建交通与其它地理知识联系的知识体系。
三、考点梳理与考向训练考点一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3.港口区位因素考向一 交通方式选择、交通布局特点及成因(2019·北京文综)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
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
读图,回答下题。
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A.建桥成本低B.水运条件缺乏C.交通需求量大D.人口迁移频繁【答案】1.C【解析】1.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示区域交通需求量大,故建有多座大桥,方便通行,故C选项正确;跨海建桥,建设成本应较高,故A选项错误;图示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水运条件并不缺乏,故B选项错误;大桥两岸人口、货物流动频繁,但并不等于人口迁移频繁,故D选项错误。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2—4题。
图22.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3.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4.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答案】2.B 3.A 4.D【解析】2.从图中信息来看,早期铁路分布明显沿河流河谷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A对,BCD错。
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卷Ⅰ)Word版含解析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 35 小题。
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有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期间,“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 世纪 80 年月初,广东省佛山市抢先引进外国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以致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 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家产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达成1~3 题。
1.与景德镇对比, 20 世纪 80 年月佛山陶瓷家产快速发展的主要原由是A. 市场广阔B.原资料充分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进佛山陶瓷家产向外转移的主要原由是佛山A. 家产构造调整B.原资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公司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家产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 资本充分B.劳动力成本低C.家产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利【答案】【分析】试题剖析:1.注意抓住时间, 20 世纪 80 年,联合资料“ 20 世纪 80 年月初,广东省佛山市抢先引进外国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以致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可知,这是因为20 世纪 80 年月初,珠三角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抢先引进外国现代化2. 资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家产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本来佛山陶瓷家产区变为发展以第三家产为主的中心城区,即家产构造调整促进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
3.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长,明清期间,“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家产基础好是吸引佛山陶瓷家产转移的主要优势。
2015全国卷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或解析下载_2015高考真题抢先版
2015年高考将于6月6、7日举行,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收录真题,现在就请先用这套权威预测解解渴吧丰台区2015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文科综合地理试题2015.3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图1示意以北京为起点飞往我国部分直辖市或省级行政中心的方向和时间。
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①一④代表的城市分别为A.西安石家庄南昌贵阳B.包头大庆杭州南宁C.银川大连厦门昆明D.呼和浩特长春台北成都2.2015年3月21日A.黄赤交角为0度B.拉萨比重庆自转线速度大C.沈阳与哈尔滨同时日出D.海口正午影长达一年中最长图2示意2014年8月24日南京市城区两个监测点地表短时流量监测数据统计。
读图,回答第3、4题。
3.据图中数据可推断A.该日午后暑热程度有所减轻B.地表短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同步C.南京正值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D.甲测点附近植被覆盖率比乙测点附近高4.图中监测数据可用于A.分析大气湿度,评估环境质量B.估算雨水可回收量,增加城市供水来源C.监测流量变化,做好防洪准备D.提供实时气象预报,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图3示意南岭以南某区城等高线分布。
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景区A.流水潺潺,奇峰耸立B.山林茂密,空气清新C.青山飞瀑,云雾缭绕D.湖光山色,翠竹参天6.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合理措施是A.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B.封山育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生产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春季出现3个大风日数大于40天的高值中心B.夏季高值区域的大风日数较春季有所减少C.南部地区秋季大风日数为四季中最少D.冬季西北部地区大风日数最多8.新疆南部地区大风日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较低B.周围有高大山脉C.沙漠面积广,地表粗糙D.降水少,太阳辐射强烈产自智利圣地亚哥附近的车厘子,色泽紫红、颗拉硕大,是近年来北京春节市场上的热销水果。
2015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2015•新课标全国2)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把此完成下列问题。
8、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时时间的()A、8:00—9:00B、11:00—12:00C、14:00—15:00D、17:00—18:00【答案】8.A【解析】试题分析:8、读图可以看出,M国(葡萄牙)大部分国土在东一区,应该是采用东一区时间,总部在中国,采用东八区时间,葡萄牙比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四个时段加8小时换算为北京时间,仍在工作时段的是8:00——9:00,故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商业区位条件分析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我国和葡萄牙的海洋渔业发展合作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商业区位条件分析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解决第一小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说明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第二小题注意结合经纬度、海陆轮廓进行空间定位,确定M国是摩洛哥,考虑降低运费首先应销往距离最近的法国;第三小题考查区时计算,首先根据经度确定摩洛哥采用零时区的时间,就可以知道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然后计算四个时段对应的北京时间即可完成。
(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3 .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A.15 °B.105°C.195°D.285°【答案】3.C【解析】试题分析:3.春分日为每年3月21日前后,寒露日为每年10月8日前后,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根据地球公转一周(约为365天)为360°,约为每天公转1°,则可计算出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Ⅰ)文科综合能力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D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B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 种植土层和砂层C. 砂层和砾石层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C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1、D2、B3、C 【解析】1、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
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
2、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直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
B正确。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
故C正确。
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4~6题。
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A. 位置B. 经济C. 地形D. 人口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D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CA. 66.5°NB. 60°NC. 53°ND. 40°N4、A5、D6、C 【解析】4、该机场位于北大西洋空中航线的必经之地,该机场位于纽芬兰岛上。
该岛是北美洲的最东端,飞机飞离北美洲,飞往欧洲地区最后的补给点。
也是由欧洲飞往北美洲地区航线上,在飞近北美大陆时第一个补给点。
故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最繁忙的机场。
A正确。
5、随着飞机制造业技术的发展,飞机载油量增加,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携带的燃油可满足航渡大西洋的需要,已无必要经过该航空港。
D正确。
6、机场位于50°N附近,假设该飞机沿经线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千米,大约6个纬度。
因此飞机所在纬度最高约56°N,最低约44°N。
故C正确。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浓度最大的是(B)A、甲B、乙C、丙D、丁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C )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7、B 8、A 9、C 【解析】7、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
图中四地气温低于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
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海水体积巨大。
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故乙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
B正确。
8、冰层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越大。
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
故A正确。
9、开采海冰资源比开采河冰资源成本更高,开采难度更大。
故C正确。
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4,完成10-11题。
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D)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B)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10、D 11、B 【解析】10、该区域外力以淤积作用为主,近海地区海水变浅,则水深2米的位置与检测距起点的距离越大,反之当海水侵蚀的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则两者的距离变小。
图中两者距离在1975年至1978年间,两者距离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逐渐缩小。
故当地外力作用是先淤积为主,后侵蚀为主。
D 正确。
11、在1992年——1997年间两者距离持续缩小,说明海域沉积作用持续减弱,应是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减小所致。
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增大,河口地区泥沙淤积强烈,A错;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泥沙量减少,B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注入黄河的径流量会增加,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故C、D错。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7)属内陆沿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6分)(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4分)(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8分)(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分)【解析】(1)从卤虫的生活习性入手,结合当地湖泊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大盐湖为内陆湖,陆地河流带来盐分在湖泊中积累,使湖泊成为咸水湖,湖水盐度高,适宜卤虫生长。
陆地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为藻类的繁生提供了条件。
高盐度的湖水,使得湖泊中没有大型水生动物,卤虫缺少天敌,故该盐湖卤虫资源丰富。
(2)材料中明确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市场需求量小。
同时受制于其运输需要低温条件,运输不便,导致当时卤虫产业规模小。
(3)从渔业资源的枯竭及市场需求分析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过度捕捞使野生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捕获量减小;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限制了野生鱼类的捕捞量;对鱼类的市场需求扩大。
影响: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对优质鱼饲料的需求量大增,促进了大盐湖卤虫捕捞量增加;从业人员增加。
(4)赞成:发展卤虫捕捞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卤虫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促进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考点:产业活动【答案】(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机铁路路基。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
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热棒地热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8分)(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8分)(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
(8分)【解析】(1)海拔高是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和东北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夏季获太阳辐射量多,夏季地表温度高,冻土层融化。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2)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永久冻土厚度较小,地基土频繁的冻融不稳。
甲地更接近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影响路基稳定。
甲地等温线分布较密集,说明当地地形起伏较大。
(3)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
夏季高原面气温较高,冷凝段温度高于蒸发段,蒸发段物质气化。
倾斜设置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
考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板块构造【答案】(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
(3)冬季。
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42. (10分)旅游地理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