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卷地理试题及答案(高清)
2015广东高考文综地理、答案和解析
2015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均安中学晏艳兵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A.甲图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丙地海拔高,视野广。
考点:地形图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表温度下降。
故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脉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故选A。
考点: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 11582 3075比重(%)17 13 8 45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2015年高考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详细解析
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答案】B
18
19
【名师点睛】该题是一道简单的文字选择题,没 有图表信息,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 原理的理解运用,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 因素的影响,与河流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河床 的岩石性质和流域地区的降水量有关,而河流的 流程长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
D、土壤厚度
【答案】7、C 8、B
22
23
【名师点睛】该题组以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 数分布为材料,考查我国各地区平均年雾日数分 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第1问,难度不大,根据经 纬度或者轮廓都可以判断出该省属于我国东北地 区;第2问,难度较大,需要审题清楚,图中信 息反应该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明显大 于其他地区,这需要学生对该省地形特征熟悉, 长白山跨越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最大的地区 位于长白山山区。[来源:
2015年高考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试题 详细解析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 表示,可描述地面 高程信息。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 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
A、甲 【答案】C
B、乙
C、丙
D、丁
2
3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不大,属于直 视问题,根据 数字高程模型判断该区域地形特点和地势起伏。直视 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 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 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 直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 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而图中b′位 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 为不直视。
2015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5 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卷一、本卷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4 分)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构表示,可描绘地面高程信息。
如图为某旅行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周观景平台视线最广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2.(4 分)大规模的火山迸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降落.其合理的解说是火山迸发致使()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添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抵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3.(4 分)有文件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色惹起地球上太阳辐射散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以下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丛林﹣﹣草原﹣﹣沙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丛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丛林﹣﹣草原﹣﹣沙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沙漠﹣﹣绿洲景观4.(4 分)下表为 2009 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国家中国 *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115582307比重( %)17 1.38 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显然超出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目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5.(4 分)如图为 2005﹣2012 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目变化图。
由图可推测该省是()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6.(4 分)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要素的影响.以下要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结构D.降水多少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批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均匀年雾日数散布图(如图),联合所学知识,达成 7﹣8题.7.(4 分)该省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华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8.( 4 分)以下要素中,对该省多年均匀年雾日数空间散布影响最大的是()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C.西南季风强弱D.土壤厚度9.(4 分)夏天,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2015年高考真题广东卷高清word重绘版版(地理部分)
e i rb ei n g2015高考广东卷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丁丁 丁丁图1A.甲B.乙C.丙D.丁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115582307比重(%)171.38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少5.图2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广东卷(地理部分)
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广东卷(地理部分)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5.图2为2005年-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7.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8.图4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A.甲B.乙C.丙D.丁9.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2015年广州市高考地理试卷
2015年广州市高考地理试卷选择题: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人口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的水分分布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人口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的气候特征?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人口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上的人口分布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人口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上的城市分布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城市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上的交通分布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交通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上的资源分布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资源下列哪个地理要素是指地球上的土地利用情况?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土地填空题:地球上最大的洲是______。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
解答题:请解释一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影响。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经度和纬度,并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作用。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并简要介绍一下板块构造的意义。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气候带划分,并简要介绍一下各个气候带的特征。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水循环过程,并简要介绍一下水循环的意义。
请解释一下地球的人口分布格局,并简要介绍一下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地理第Ⅰ卷本卷共
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地理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例信息可知,颜色越亮,高程越高,即可丙地海拔最高,是图示区域的最高点,在此处设立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甲乙丁三处海拔低,位于山谷或山坡处,受两侧山顶的阻挡,视野差一些。
考点:地形图。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图1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因而地表温度下降。
故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考点: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表1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城市化水平;也不能判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多少;但由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以及各国的人口总数,可以推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数量,所以经计算可知,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和印度多,故选D。
高考真题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答案解析解析版
高考真题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答案解析解析版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图1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例信息可知,颜色越亮,高程越高,即可丙地海拔最高,是图示区域的最高点,在此处设立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甲乙丁三处海拔低,位于山谷或山坡处,受两侧山顶的阻挡,视野差一些。
考点:地形图。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因而地表温度下降。
故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解析】文献表述的是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沿海到内地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景观,故选A。
2015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5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50小题;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图,完成1~3题.1.(2分)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2.(2分)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A.(30°S,105°E)B.(30°S,105°W) C.(30°S,75°E)D.(30°S,75°W)3.(2分)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A.甲﹣南美洲B.乙﹣太平洋C.丙﹣南极洲D.丁﹣印度洋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4~5题4.(2分)图中春分点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5.(2分)当地球运行至③时()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C.北半球昼夜平分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6.(2分)如图是广州某一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示意图,这一天可能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读“东西半球分布图”(如图),完成7~8题.7.(2分)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B.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半球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D.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8.(2分)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B.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D.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读图,完成9~11题.9.(2分)M观景台的海拔是()A.400~450米 B.450~500米 C.500~550米 D.550~600米10.(2分)M、N两观景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是()A.1千米B.10千米C.100千米D.1000千米11.(2分)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A..仰望飞瀑B..俯瞰奇峰C.近观云雾D..远眺群山读图,完成12~13题.12.(2分)今年4月,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青海B.西藏C.新疆D.云南13.(2分)关于印度半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显著B.地势南北高、中间低C.半岛南部东、西高止山对峙D.恒河自东向西流向海洋14.(2分)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A.河流三角洲地区 B.河流上游地区C.热带雨林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读图,完成15~17题.15.(2分)以下地区全部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是()A.东亚、东南亚、西亚、西部欧洲B.东亚、南亚、西亚、东部欧洲C.中亚、西亚、东部欧洲、西部欧洲D.西亚、东南亚、东部非洲、西部欧洲16.(2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A.多位于温带地区 B.多为发展中国家C.多为黑色人种D.多以平原为主17.(2分)关于甲、乙、丙、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缓慢B.乙是中东地区,淡水资源丰富C.丙是欧洲西部,经济发达D.丁是俄罗斯,轻工业发达18.(2分)如图所示的自然景观,不可能出现在()A.美国B.俄罗斯C.中国D.泰国19.(2分)美国许多电影大片在全球获得巨大的票房收入,其电影产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有发达的交通B.有厚重的历史C.有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创新的意识D.有众多的人口20.(2分)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炭、铁矿、水能资源丰富B.科考的最佳时间是6、7、8月C.企鹅、海豹、袋鼠的故乡D.冰盖面积逐渐缩小21.(2分)读图,对两地气候描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伦敦B.两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C.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伦敦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各月降水较均匀规划中的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及大西洋的铁路建设项目,如图所示,完成22~23题.22.(2分)关于“两洋铁路”修建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沟通东部太平洋与西部大西洋的陆上交通B.将成为南美洲大陆南北交通大动脉C.减轻巴拿马运河的运输压力D.对巴拿马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23.(2分)关于修建“两洋铁路”可能遇到的问题,正确的说法是()A.巴西高原的冻土问题B.亚马孙平原干旱缺水问题C.热带雨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D.防范野象群攻击的问题读“广东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如图),完成24~25.24.(2分)1990年2010年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是()A.劳动力人口比例不断增大B.儿童比例不断增大C.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下降D.人口年龄结构20年保持不变25.(2分)针对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规模B.提高人口素质C.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积极引进青壮年人口,弥补劳动力不足26.(2分)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海拔高,雪山连绵B.乙地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C.丙地沟壑纵横,黄土层深厚D.丁地有黄河注入,是我国内海分析我国某地气候资料,完成27~28题.27.(2分)该地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28.(2分)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水果是()A.苹果B.菠萝C.荔枝D.香蕉读如图,完成29~30题.29.(2分)关于黄河流经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源头位于唐古拉山脉B.上游全部流经青藏高原C.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D.下游流经江淮平原30.(2分)黄河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长度较短,结冰期较长B.中游为地上河,没有支流注入C.流域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D.含沙量大,汛期较短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如图),完成31~32题.31.(2分)①区域与③区域相比具有的优势是()A.水能资源丰富B.地热资源丰富C.天然气资源丰富 D.太阳能资源丰富32.(2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别以小麦、水稻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降水C.土壤D.光照读“我国四大工业区”(如图),完成33~34题.33.(2分)目前国家重点振兴的老工业区是()A.甲工业区B.乙工业区C.丙工业区D.丁工业区34.(2分)丁工业区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问题,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吸引海外务工人员B.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C.减小企业投资规模D.延长工人工作时间35.(2分)今年4月公布的全国空气“十佳”城市,珠江三角洲占一半.这源于珠江三角洲()A.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B.全面关停污染企业C.禁止外地机动车进入D.单一发展轻工业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如图),完成36~37题.36.(2分)输水总干渠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A.邯郸、石家庄B.郑州、石家庄C.南阳、邯郸D.郑州、南阳37.(2分)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的作用是()A.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B.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C.可以缓解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D.可以缓解环境保护与水资源污染的矛盾读“贵广高铁示意图”(如图),完成38~39题.38.(2分)贵广高铁的桥梁和隧道特别多,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B.降低成本C.气候多变D.保护耕地39.(2分)贵广高铁的开通,便于我们()A.观海潮B.登泰山C.游漓江D.看大漠40.(2分)如图所示信号灯顶部的装置是把()转化为电能.A.太阳能B.沼气能C.风能D.核能41.(2分)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来我国汽车耗油量降一半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大力发展()A.电动汽车B.大排量汽车C.柴油汽车D.无人驾驶汽车42.(2分)新疆的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其设立经济特区的优势是()A.我国陆上通往中亚的唯一通道B.土地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C.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D.位于西北边陲,利于邻国经济贸易往来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如图),完成43~44题.43.(2分)该地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B.江淮平原C.黄河三角洲D.东北平原44.(2分)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不断升高B.降水不断减少C.市场需求变化D.土壤肥力下降45.(2分)我国大陆游客到台湾“自由行”,直接利于台湾()的发展.①工农业②旅游业③金融业④餐饮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据此完成46~47题.46.(2分)每年“龙舟水”期间,广东开展的民俗活动有()A.猜灯谜,吃汤圆 B.赛龙舟,吃粽子C.赏明月,吃月饼 D.逛花市,买鲜花47.(2分)“龙舟水”期间广东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有()①沙尘暴②泥石流③寒潮④雷暴冰雹。
广东省中考地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广东)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图,完成1~3题.1.(2分)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解答:解:读图可得甲北美洲,乙是印度洋,丙是南极洲,丁是太平洋,其中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印度洋跨南北半球,南极洲完全位于南半球,太平洋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2.(2分)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A.(30°S,105°E)B.(30°S,105°W)C.(30°S,75°E)D.(30°S,75°W)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乙点的纬度是30°S;其所在经线与150°W组成经线圈,根据经线圈的特点可知,乙点的经度为75°E.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关键是利用读图要领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3.(2分)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A.甲﹣南美洲B.乙﹣太平洋C.丙﹣南极洲D.丁﹣印度洋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2)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解答:解:根据图中大洲的轮廓以及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可知:图中甲是北美洲;乙是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包围的印度洋;丙是位于南极点附近的南极洲;丁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属基础题.(2015•广东)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4~5题4.(2分)图中春分点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解:北半球春分日时,太阳光直射点位于赤道,日期为3月21日左右,与图中的④点相符.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5.(2分)当地球运行至③时()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C.北半球昼夜平分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位于位置③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最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昼最短夜最长.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6.(2015•广东)如图是广州某一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示意图,这一天可能是()A. 3月21日B. 6月22日C. 9月23日D. 12月22日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读图可得,广州的昼长为13小时27分,广州昼长夜短,结合选项,AC昼夜平分,D昼短夜长.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概况,属于基础题.(2015•广东)读“东西半球分布图”(如图),完成7~8题.7.(2分)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B.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半球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D.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考点:海陆分布概况.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解答:解: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和南半球,故A错误;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故B错误;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故C错误;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牢记即可.8.(2分)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B.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D.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2)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解答:解:根据图中大洲的分布可知,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位于南极点附近的南极洲,故A不正确;太平洋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故B正确;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C不正确;由图可知,赤道穿过大洋洲北部的岛屿,因此可知,大洋洲跨南北两半球,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洲与大洋的分布情况,属基础题.(2015•广东)读图,完成9~11题.9.(2分)M观景台的海拔是()A. 400~450米B. 450~500米C. 500~550米D. 550~600米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解答:解: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图中M观景台的海拔在550﹣600米之间.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10.(2分)M、N两观景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是()A. 1千米B. 10千米C. 100千米D. 1000千米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比例尺的公式:可推出,实地距离=2×50000=100000厘米=1千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11.(2分)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A. .仰望飞瀑B. .俯瞰奇峰C.近观云雾D. .远眺群山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解答:解:读图可得,N观景台处于山谷,附近有陡崖,其主要作用仰望飞瀑.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015•广东)读图,完成12~13题.12.(2分)今年4月,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青海B.西藏C.新疆D.云南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解答:解:尼泊尔北部与我国的西藏自治区相邻,今年4月,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对我国西藏自治区影响很大.故选:B.点评: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要理解记忆.13.(2分)关于印度半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显著B.地势南北高、中间低C.半岛南部东、西高止山对峙D.恒河自东向西流向海洋考点: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印度半岛可以分为三部分:北部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中部平原区是由印度河、恒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世界著名大平原之一,构造上属新褶皱山地的前渊地带.南部德干高原区略成三角形的德干高原,是一个久经侵蚀的古老地块.解答:解:印度半岛季风气候显著,受夏季风的强弱的影响,洪涝灾害严重;印度半岛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为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半岛南部东、西高止山对峙;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印度半岛自然地理特征.14.(2015•广东)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A.河流三角洲地区B.河流上游地区C.热带雨林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解答:解: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河流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河流上游地区,一般地形崎岖,是人口稀疏区;热带雨林地区,气候太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水源缺乏,不适合人类居住;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理解解答即可.(2015•广东)读图,完成15~17题.15.(2分)以下地区全部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是()A.东亚、东南亚、西亚、西部欧洲B.东亚、南亚、西亚、东部欧洲C.中亚、西亚、东部欧洲、西部欧洲D.西亚、东南亚、东部非洲、西部欧洲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我国西安(东亚)出发,途径中亚、西亚、东部欧洲、西部欧洲.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况,属基础题.16.(2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A.多位于温带地区B.多为发展中国家C.多为黑色人种D.多以平原为主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1)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不仅限与东盟,而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进同沿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解答: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不仅限与东盟,而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进同沿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将串起连通东盟(东南亚的国家)、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区主要位于热带,欧洲位于北温带,故A不正确;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区的国家均属于发展中国家,欧洲大多数为发达国家,故B 不正确;东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地区以白色人种为主,故C不正确;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南亚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西亚、北非地形以高原为主,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属基础题.17.(2分)关于甲、乙、丙、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缓慢B.乙是中东地区,淡水资源丰富C.丙是欧洲西部,经济发达D.丁是俄罗斯,轻工业发达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人口增长快,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A不正确;乙是中东地区,该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水资源匮乏,故B不正确;丙是欧洲西部,欧洲西部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故C正确;丁是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能源、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重工业部门占据突出地位,轻工业相对薄弱,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概况,属基础题.18.(2015•广东)如图所示的自然景观,不可能出现在()A.美国B.俄罗斯C.中国D.泰国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热带风光,图中的树是椰子树.解答:解:美国跨寒温热三带,中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泰国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跨北寒带和北温带,没有热带,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的气候,读图解答即可.19.(2015•广东)美国许多电影大片在全球获得巨大的票房收入,其电影产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有发达的交通B.有厚重的历史C.有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创新的意识D.有众多的人口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该国家的电影城好莱坞位于洛杉矶.解答:解:美国许多电影大片在全球获得巨大的票房收入,其电影产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创新的意识,美国的电影城是好莱坞.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经济和文化,理解解答即可.20.(2015•广东)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炭、铁矿、水能资源丰富B.科考的最佳时间是6、7、8月C.企鹅、海豹、袋鼠的故乡D.冰盖面积逐渐缩小考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分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解答:解: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南极地区有巨厚的冰层覆盖,水能资源不丰富,故A错误;去南极地区考察的时间是12、1、2月,故B错误;南极地区的动物有企鹅等,袋鼠的故乡是指澳大利亚,故C错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逐渐缩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21.(2015•广东)读图,对两地气候描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伦敦B.两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C.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伦敦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各月降水较均匀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解答:解:读图可知,北京的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其气温年较差大,故A错误.伦敦降水均匀,北京夏季多雨,故B错误.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故C错误.伦敦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各月均匀,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气候资料图的判读方法,属于基础题.(2015•广东)规划中的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及大西洋的铁路建设项目,如图所示,完成22~23题.22.(2分)关于“两洋铁路”修建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沟通东部太平洋与西部大西洋的陆上交通B.将成为那美洲大陆南北交通大动脉C.减轻巴拿马运河的运输压力D.对巴拿马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两洋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亚马孙平原,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解答:解:“两洋铁路”沟通西部太平洋与东部大西洋的陆上交通,故A错误;“两洋铁路”将成为南美洲大陆东西交通大动脉,故B错误;“两洋铁路”会减轻巴拿马运河的运输压力,故C正确;“两洋铁路”经过的国家主要是巴西,对巴西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两洋铁路”的意义,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3.(2分)关于修建“两洋铁路”可能遇到的问题,正确的说法是()A.巴西高原的冻土问题B.亚马孙平原干旱缺水问题C.热带雨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D.防范野象群攻击的问题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读图可得,修建的“两洋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亚马孙平原,该平原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广的地区.解答:解:修建的“两洋铁路”经过地形区是亚马孙平原,遇到的问题是热带雨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该铁路不经过巴西高原,故A错误,C正确;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B错误;大象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但野象群攻击的问题不是修建“两洋铁路”遇到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修建“两洋铁路”可能遇到的问题,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015•广东)读“广东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如图),完成24~25.24.(2分)1990年2010年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是()A.劳动力人口比例不断增大B.儿童比例不断增大C.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下降D.人口年龄结构20年保持不变考点:广东省.分析: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省内土地丰足、水资源丰富,潮汕平原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地处珠江沿岸一带的珠江三角洲一直被称作华南地区的“渔米之乡”,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上大都会区和大都市区之一,拥有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解答:解:从“广东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可以看出,少年儿童所占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而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两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都呈上升趋势.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口的变化,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5.(2分)针对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规模B.提高人口素质C.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积极引进青壮年人口,弥补劳动力不足考点:广东省.分析: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省内土地丰足、水资源丰富,潮汕平原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地处珠江沿岸一带的珠江三角洲一直被称作华南地区的“渔米之乡”,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上大都会区和大都市区之一,拥有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解答:解:从“广东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可以看出,少年儿童所占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而其他两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都呈上升趋势.因此,针对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问题,应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6.(2015•广东)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海拔高,雪山连绵B.乙地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C.丙地沟壑纵横,黄土层深厚D.丁地有黄河注入,是我国内海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延伸到近海海底,其地形称为大陆架.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解答:解:读“我国沿36°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可知,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为甲为青藏高原,该地海拔高,雪山连绵;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为乙为黄土高原,该地沟壑纵横,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位于第三阶梯上的地形区是丙为华北平原.丁为黄海;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时,根据剖面图提供的信息,分析解答.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28.(2分)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水果是()A.苹果B.菠萝C.荔枝D.香蕉考点:主要的亚热带、热带经济林木和水果的分布.分析: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解答:解:苹果属于温带水果,分布在北方地区,菠萝、荔枝和香蕉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分布在南方地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水果的分布,读表理解解答即可.(2015•广东)读如图,完成29~30题.。
2015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5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卷一、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如图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2.(4分)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3.(4分)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4.(4分)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115582307比重(%)17 1.38 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5.(4分)如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6.(4分)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7.(4分)该省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华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8.(4分)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C.西南季风强弱D.土壤厚度9.(4分)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 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
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 .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 .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图1
5.图2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 .海南
B .四川
C .广东
D .浙江
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
的是 A .岩石性质 B .通航里程 C .地质构造 D .降水多少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7~8题。
7.该省位于我国的
A .西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8.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 .河流泥沙含量
B .地形起伏
C .西南季风强弱
D .土壤厚度
9.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A .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 .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 .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 .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图 2
图3
10.图4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图4
A.甲 B.乙 C.丙 D.丁
11.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二、非选择题:
40.(26分)加蓬石油、森林资源丰富,但种植业较落后,已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土地的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加蓬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
材料二加蓬从2010年开始禁止原木出口,并制定了长期出口木制成品和半成品的目标。
(1)利伯维尔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
(4分)
(2)与博韦处的河面海拔相比,马苏库处的河面海拔较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我国某企业从加蓬进口一批原油,北京时间2015年5月4日18时电话联系对方,此时利伯维尔的区时是2015年5月_____日_____时。
加蓬原油出口到我国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
(6分)
(4)从自然因素考虑,在让蒂尔港建木材加工厂有哪些优势?(6分)
(5)分析加蓬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41.(30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种的重工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于示意图(图9)。
图9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10)。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休呈走向。
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
主要原因可能是。
(6分)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4分)
(3)分析1982-2012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6分)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6分)(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
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1 CDADB BCBCD A
40.(26分)(1)全年高温多雨(4分)
(2)高马苏库位于河流上游(4分)
(3)4日11时海洋运输(海运)(6分)
(4)近原料地(森林资源丰富);临近海洋,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沿海平原,建港条件好。
(6分)
(5)地处低纬,热量充足(或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
(6分)
41(30分)
(1)西北-东南地处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尤其灌溉用水)量大,导致断流(6分)
(2)湖泊台田鱼塘(4分)
(3)农业用地增加(开辟为水稻田、台田鱼塘);建筑用地增加;修建人工水渠及水库。
(6分)(4)增加水量,扩大湖水面积;调节气候(缩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利于保护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6分)
(5)调整工业结构,限制造纸等污染企业的规模;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实行清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水平;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污水先处理后排放);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沿岸工业生产的监督管理。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