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电刺激疗法

合集下载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的研究现状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的研究现状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的研究现状
薛纪秀;倪家骧;徐娜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04(008)029
【摘要】脊髓电刺激镇痛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最初是将电极置于蛛网膜下腔,通过电流刺激脊髓达到镇痛效果.1975年发展为置入硬膜外腔.但当时由于对作用机制的认识不深,适应证几乎囊括了所有临床疼痛,加之仪器性能的不稳定,最终导致效果的不理想,使这一技术陷入低谷.近年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仪器的完善,人们对脊髓电刺激镇痛术又重新认识.
【总页数】2页(P6462-6463)
【作者】薛纪秀;倪家骧;徐娜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北京市,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北京市,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北京市,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2
【相关文献】
1.脊髓电刺激疗法及其镇痛机制 [J], 饭田宏树
2.硬膜外脊髓电刺激镇痛 [J], 陈万静;任利兵
3.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镇痛 [J], 刘小立
4.脊髓电刺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镇痛作用及\r相关机制研究 [J], 罗裕辉;巴茜远;孙
武平;熊东林;蒋劲;肖礼祖;蒋昌宇
5.硬膜外脊髓电刺激镇痛 [J], 陈万静;任利兵;张兆武;孟庆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髓电刺激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优劣差异

脊髓电刺激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优劣差异

脊髓电刺激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优劣差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痛症状,它通常发生在带状疱疹发作之后,患者会感到持续的疼痛或灼热感,这种疼痛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为了缓解这种疼痛,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以及手术疗法。

脊髓电刺激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也成为了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差异。

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是一种通过在患者的脊髓上植入电极并通过脉冲电流来刺激神经,从而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

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Pulsed Radiofrequency of Dorsal Root Ganglion,PRDRG)则是通过使用无线射频电磁场来对背根神经节进行脉冲射频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这两种方法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优劣差异。

就治疗原理来看,SCS是通过刺激脊髓上的神经来减轻疼痛,而PRDRG则是通过刺激背根神经节来缓解疼痛。

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机制不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疼痛产生不同的影响。

SCS通过影响脊髓传入神经的途径,从而减少疼痛信号的传导,而PRDRG则是直接作用于背根神经节,通过调节神经节的电活动来减轻疼痛。

因此就治疗原理而言,两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治疗效果方面,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研究表明,SCS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PRDRG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但在一些研究中其治疗效果不及SCS。

因此就治疗效果而言,SCS在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可能更为优越。

在治疗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SCS和PRDRG也存在一些差异。

SCS需要进行植入手术,并且需要患者使用外部的电刺激装置,这些都增加了治疗的风险和不便。

而PRDRG则是通过无线射频刺激,无需进行植入手术,对患者来说更为方便和安全。

功能性电刺激操作方法

功能性电刺激操作方法

功能性电刺激操作方法
功能性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神经系统以达到特定治疗效果的方法。

常见的功能性电刺激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经皮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ENS):将电极贴在皮肤上,通过电流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减轻疼痛。

一般会在患处贴上电极片,然后通过调节电流频率和强度来进行治疗。

2. 神经调节电刺激(Neuroregulation Electrical Stimulation):将电极放置在特定的穴位、神经或脊髓的特定区域上,通过电刺激神经系统促进其调节功能的正常化。

例如,针对耳部穴位或背部脊柱进行刺激,以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等问题。

3. 深度脑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通过在大脑特定区域插入电极,并通过外部激活这些电极,来改变神经活动从而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抑郁症等。

DBS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操作。

4. 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通过在脊髓特定位置插入电极,通过电流刺激脊髓神经以减轻疼痛症状。

一般在脊髓附近植入脉冲发生器(Pulse Generator)来提供电刺激。

这些操作方法具体的使用和调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应该由
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调节和监控。

脊髓电刺激疗法及其镇痛机制

脊髓电刺激疗法及其镇痛机制

日本医学介绍2001年第22卷第9期脊髓电刺激疗法及其镇痛机制饭田宏树等电刺激脊髓后索谋求镇痛这一治疗方法,源于1965年Melzack和Wall发表的疼痛“闸门控制”理论,1967年Shealy首次发表了刺激脊髓后索使疼痛减轻的临床报告。

当初是用手术的方法把电极板留置于脊髓背侧,创伤性较大。

此后,改用经皮插入导管电极后,手术创伤减少,通常用于顽固性疼痛的治疗。

初期认为刺激脊髓后索是解除疼痛的基础,实际其刺激未必局限于脊髓后索,故称为脊髓电疗法(spinalcordstimulation,scs)。

该疗法在临床推广使用已有数年历史。

一、SCS的临床适应证作者等所在医院以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灼性神经痛、多次外科手术后、幻肢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作为主要适应证。

文献已报告的适应证汇总于表1。

表1脊髓电刺激(SCS)主要适应证I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Ⅱ型(灼性神经痛)·残端痛、幻肢痛·多次外科手术后·脊髓损伤·末梢神经障碍(臂丛、腰从)·糖尿病性神经障碍·蛛网膜炎·慢性腰痛、下肢痛·多发性硬化症·缺血性血管痛::垒箜煎一般认为SCS对属于生理性疼痛的损伤性疼痛效果较差,多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作为治疗的适应证。

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治疗前不能预测SCS是否能显示镇痛效果。

即认为非常适合的适应证,反而未能收到充分的镇痛效果。

根据这样的特征,顽固性疼痛的患者中,经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物理疗法等不能充分控制疼痛时,在理解应用SCS治疗的基础上,得到患者同意时可以作为适应证。

二、临床应用SCS作用的特征应用SCS时的临床特征有以下几点:①包括束8激所诱发的“感觉异常”性疼痛。

②为了镇痛,SCS至少持续20—30分钟。

③虽对神经源性疼痛有效,但对急、慢性单纯的伤害受体性疼痛无效。

④镇痛效果不被纳洛酮所拮抗。

⑤对自发性疼痛有效,但对体位诱发性疼痛无效。

脑深部电刺激或脊髓电刺激疗法对最小意识状态的治疗效果

脑深部电刺激或脊髓电刺激疗法对最小意识状态的治疗效果

观态度,患者家属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昏迷;③进入本研究前意识好转或持续恶化者;④伴
相关研究[4~6]显示,通过音乐刺激、高压氧及针灸等 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生命体征不平稳者;⑤合并
综合康复疗法可促进MCS 患者的康复,但均未形成 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开展MCS 患者的促醒 治疗仍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神经
山东医药2018 年第58 卷第27 期
脑对深最部小电意刺识激状或态脊的髓治电疗刺效激果疗法
·临床研究·
王耀伍,尹春丽,贾叶华,张宏义,廖珩,毕丽杰,魏君 (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的 观察脑深部电刺激(DBS)或脊髓电刺激(SCS)疗法对最小意识状态(MCS)的治疗效果。方法
4. 29 ± 1. 89
7 天通过GE1. 5T MR 复查电极植入情况。若确认 植入良好,设置参数(25 ~ 100 , Hz 100 ~ 150 , μs 1. 0 ~ 4. 0 V)并开机刺激。②SCS:若患者脑部结 构出现明显的萎缩变形,可给予SCS。在X 线透 视置除下棘35,突8全7及身或椎麻3板5醉8并9后分电,离于极硬患,连膜者接外C5腔临椎,时体在刺处C激2做~器直C,4切进节口行段,测放去 试,若信号准确,固定电极并连接导线及脉冲发生 器。术后24 h 通过X 线片确认电极位置无误,设 置参数( , , )并 25 ~ 100Hz 100 ~ 150 μs 1. 0 ~ 4. 0 V 开机刺激。 1. 3 观察方法 ①于治疗前及治疗1、3、6 个月时 使用昏迷恢复量表(CRSR)、PVS 评估患者意识状 态,分值越高则患者意识状态越好。②采用Bar thel 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治疗6 个月时的日常生活 能力,Barthel 指数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 好。③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促醒率。④对患者 进行颅脑MRI 扫描,绕过颅壁及颅底结构,选择轴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脊髓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是指将脊髓刺激器的电极安放于椎管的硬膜外腔后部,通过电流刺激脊髓后柱的传导束和后角感觉神经元,从而治疗疼痛或其它疾病。

远古时人类就知道电可以治疗疼痛。

1967年3月Shealy(1)首先通过椎板切开方法将电极置于脊髓背侧柱表面的蛛网膜下腔来刺激脊髓。

至1975年,Dooley提出了经皮穿刺将电极置人脊髓背侧硬膜外腔的新方法。

但在以后数年间,由于对适应症缺乏更深入的了解、仪器性能的不稳定,迟迟未被推广。

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及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对SCS的治疗机制又有了重新认识。

虽然在病例选择、疗效评估方面尚存疑问,但神经源性疼痛综合症(neuropathic pain syndrome)和缺血性疼痛(ischaemic pain)已成为首选适应症。

近期临床实践还表明:神经源性头面部疼痛和中枢性去传入痛(如脑卒中后中枢痛)等两种顽固性疼痛综合症对SCS治疗的反应较好。

不同国家,其应用范围差别也较大,据资料统计(2),每年有超过10,000例患者安放脊髓刺激器,其中一半是在美国,一些是在欧洲。

有些疼痛,当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SCS却有效,但也有无效病例。

一、 SCS的组成及作用机制(一)组成:脊髓刺激器的整套神经刺激系统包括:刺激电极、延长导线和电脉冲发生器。

刺激电极植入硬膜外腔后,由电脉冲发生器发生电流,经延长导线到达电极,刺激脊髓神经达到治疗效果。

电极有单极、双极及多极阵列等多种,多电极可增加电场的刺激范围和部位,从而提高了操作的成果和疗效。

(3)电脉冲发生器的参数设定、开启、关闭均由体外监测控制器调控。

刺激范围可为0.1-1.0ms,1-120Hz,0-10V,最大输出电压为10V。

电极插入后的定位,以受刺激节段支配的肌肉发生颤搐为标准。

如果电极尖端恰在正中,双侧均有颤搐。

操作时应借助X线透视或CT扫描。

充分确认镇痛效果后,把发生器埋入上腹部皮下并与插入导线相连。

脊髓电刺激PPT课件

脊髓电刺激PPT课件

鞘内药物输注治疗
• 弥散性癌性疼痛 • 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 • 轴性躯干性疼痛 • 骨质疏松症 • 蛛网膜炎 • 内脏性疼痛 • 头部、颈部疼痛
.
5
对于单侧或双侧疼痛模式最有效 神经源性疼痛
对于弥散性、多灶性疼痛效果欠佳
.
6
美国Medtronic公司 包括:刺激电极(Lead)
延长导线(Extension) 电脉冲发生器(Pulse generator)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
成功>>远远大于失败 心绞痛 , PVD-痉挛、梗阻
成功大于>失败
CRPSⅠ、CRPS Ⅱ、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性周围神经 病、臂丛神经损伤、 FBSS-腿疼、马尾损伤(马尾神
经综合症)、疼痛的神经病理性膀胱、残肢痛、关节病 变综合症、肌痉挛、癌痛
不稳定的成功
幻肢痛、 部分脊髓损伤、PHN、FBSS-背痛
.
14
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CRPS) CRPS是一组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创伤性交 感神经萎缩症、灼痛症、痛性萎缩症、得克萎缩症、 创伤后骨质疏松症和创伤后血管舒缩障碍综合症等临 床综合症的总称 临床表现特征为疼痛、感觉异常和血管运动功能障碍。 IASP(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将其分为CRPSⅠ型和Ⅱ型 由一系列外伤包括烧伤、骨折、注射或一段时间固定 不动引起的综合症为 Ⅰ型 由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慢性严重疼痛,并且有自发的、 迟发的、营养改变相关的感觉异常综合症为Ⅱ型 前者有神经损伤的可能,但不能明确是什么神经损伤, 后者有明确的神经损伤。
脊髓刺激术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脊髓神经电刺激疗法基础

脊髓神经电刺激疗法基础
Ia、Ib II III
IV
3.2.1 脊髓背角
感觉传入区域,根据不同纤维投 射的位置不同而进行功能分区
➢ 板层Ⅰ、Ⅱ含有大量中间神经元 和阿片受体,是调控重要区域
➢ Ⅲ、Ⅳ层接受非伤害性刺激 ➢ Ⅴ既接受躯体也接受内脏伤害性
刺激,与牵涉痛发生有关 ➢ Ⅵ层接受机械性刺激 ➢ Ⅶ层为交感神经胞体位置 ➢ Ⅷ、Ⅸ为运动神经元
④ 疼痛感知:在丘脑等部位的第三级神经 元将信号投射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三、痛觉形成的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及功能
1. 三级神经元
➢ 初级感觉神经元 ➢ 次级感觉神经元 ➢ 第三级感觉神经元
2. 脊髓:
➢ 背角 ➢ 脊髓传导束
3. 三叉神经传导束 4. 中枢下行调控系统
3.1 三级神经元:
➢ 初级感觉神经元(First-order neuron) 胞体:背根神经节/半月神经节 外周突(轴突):痛觉传入纤维:Aδ纤维,C纤维 外周突末端:感受器
初级感觉神经元firstorderneuron次级神经元secondorderneuron神经纤维分类纤维类型相当于传入纤维的类型a有髓鞘本体感觉躯体运动132270120iaib133070ii30iiib有髓鞘自主神经节前纤维15c无髓鞘痛觉温度觉触压觉04120620iv交感节后纤维03130723321脊髓背角感觉传入区域根据不同纤维投射的位置不同而进行功能分区板层含有大量中间神经元和阿片受体是调控重要区域既接受躯体也接受内脏伤害性刺激与牵涉痛发生有关为运动神经元脊髓板层结构示意图躯体感觉传导通路躯体感觉传导通路横断面322脊髓传导束322脊髓传导束传递
Burst可被视为选择性高频电刺激模式 在脊髓背角有频率依赖性阿片释放神经元,该频率为

脊髓电刺激疗法【VIP专享】

脊髓电刺激疗法【VIP专享】

无明显并发症。

生活。

诊疗经过:患者入院后慢性顽固性疼痛、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明确,疼痛VAS评分:静息时4分,爆发痛时10分。

于2012-09-18在局麻下行脊髓神经电刺激器植入术,术中将电极头端置于颈4椎体水平,中线右侧旁开约0.5cm,开始电刺激后右上肢疼痛减轻。

给予调整刺激器参数,经5天测试刺激,患者右前臂及右手疼痛减轻,尤其是对患者影响较大的
爆发性疼痛,程度能够减轻60-70%,频率减少约20-30%,右上肢发凉明显好转。

于2012-09-25在局麻下行脊髓神经电刺激IPG植入术,患者诉疼痛较前减轻,发作频率较前减少。

VAS疼痛评分:静息时4分,爆发痛时6分。

可以忍受,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

右侧肢体皮
温同对侧,较术前回升。

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

脊髓电刺激疗法的应用现状

脊髓电刺激疗法的应用现状

脊髓电刺激疗法的应用现状
赵璐露;郭涛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7(037)001
【摘要】脊髓电刺激(SCS)是将脊髓刺激器的电极置于解剖结构、功能完整脊
髓硬膜外腔,通过电流脉冲刺激脊髓后柱的传导束和后角感觉神经的治疗形式。


着设备的不断改进,SCS得到了快速发展,成功率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有所增多。

1 SCS系统组成SCS整套系统由电脉冲发生器、刺激电极和延长导线组成。

当电极植入硬膜外腔后,通过脉冲发生器发生电流,经延长导线到达电极,通过发放电刺激脊髓神经,达到治疗效果。

【总页数】3页(P231-233)
【作者】赵璐露;郭涛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云南昆明 650032;昆明医科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云南昆明 65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4.1
【相关文献】
1.脊髓电刺激疗法新进展 [J], Krishna Kumar;谢晓燕
2.脑深部电刺激或脊髓电刺激疗法对最小意识状态的治疗效果 [J], 王耀伍;尹春丽;贾叶华;张宏义;廖珩;毕丽杰;魏君
3.脊髓电刺激疗法在脊柱领域的临床应用 [J], 王洪昌
4.神经电生理在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脊髓电刺激疗法中的应用 [J], 陈刚; 曹艳菲; 唐海涛; 王玉春; 王晶; 陈岩
5.芒针联合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下肢缺血性疼痛及对患者疼痛与睡眠质量评分的影响 [J], 张青天;仝光照;许志会;黄忠利;戴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髓电刺激治疗疼痛

脊髓电刺激治疗疼痛

体外程控仪--8840 软件--8870
3628 双导筛选刺激器
• 手术室测试使用 • 筛选测试期 • 连接一或二根电

脊髓电刺激
• 适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 对于单側肢体疼痛效果最佳 • 对于弥散性、多灶性或轴性疼痛效果欠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不适于SCS
主要临床适应症
复杂性局灶性疼痛综合征(CRPS)
• 局部疼痛症状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和 感觉异常
• CRPS典型原因是肢体的创伤性损伤如扭伤,脱 位,骨折,挤压伤和撕裂伤或手术,或是外周 神经损伤。也有报道它发生于微小的损伤过程 如常规静脉穿刺、中线定位或硬膜外注射甾体 激素。损伤的严重性与最终病人症状的强度之 间无联系。而且此症状还伴随其他的疾病如糖 尿病性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脑血管意外、 心肌梗死和神经丛的癌性浸润。有时候无原因 可查。
CRPS的分型
• Ⅰ型CRPS是一个综合征,通常继发于最初的有害刺激 ,并且不局限于单一的外周神经分布区,经常与刺激 条件不相符。它伴随着明显的水肿,皮肤血流改变, 异常的发汗行为,感觉异常和/或痛觉过敏。病人的常 见主诉是对冷痛觉过敏和对机械刺激感觉异常,检查 时可发现明显的热痛觉过敏和振动觉异常。
• 疼痛分布图(pain map)
慢性疼痛的测量
• McGill 疼痛调查问卷(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MPQ)
• 其他: 疼痛行为量表(pain behavior scale), 等
慢性疼痛的治疗
• 需不同专科的合作。包括麻醉科、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心理学家、理疗师等。 ▪ 药物治疗 ▪ 神经阻滞 ▪ 物理治疗 ▪ 心理治疗 ▪ 针灸治疗 ▪ 手术治疗

脊髓电刺激疗法的护理

脊髓电刺激疗法的护理
维普资讯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 nert rd i a C iee n et nMein 0 7Oc,1 (9 dr ora o tgae T aio l h s d se d i 2 0 t 62 ) I d tn n a W r ce 家属 讲 解 微 波 促 进 创 口愈 合 的 作 用 。照 微 波 时 , 量 选 择 在 尽 d J 睡 眠时 , 少哭 闹 。 先 打 开 外 扎 敷 料 , 查 伤 口 , 开 电 ,L 减 检 再
19 6 7 9 3: 6
25 输 液 换 药 的护 理 .
双 下 肢 扭 动 过 多 影 响创 口愈合 。必 要 时静 脉 留置 输 液 。换 药 时 , 格 消 毒 操 作 , 免 交 叉 感 染 。 由护 士 协 助 , 免 家 属 目 严 避 避
视 , 少 家 属 的 自责 与 痛 苦 。 减
我 院除设有J  ̄ 科 , L t 还有 产科 、 , 儿童保健 部等 , 与相关科
要 求 护 士 穿刺 成 功 率 高 , 免 哭 闹 及 避 室 沟 通 , 好 防 止小 儿 髋 部 软 组 织 感 染 的宣 教 。并 与 基 层 卫 做 生组 织 沟 通 , 开展 农 村 父 母 的 医 学 卫 生 知 识 宣 传 。尤 其 在 多
老 年 人 对 外 界 反 应迟 钝 、 作 协 调 性 差 、 察 力 弱 等 原 因致 使 动 观 病情遮掩 , 现不及时 , 致皮肤软组织感染 、 发 导 化脓 。
[] 黄 津 芳 , 玉 莹 .护 理 健 康 教 育 学 [ ] 4 刘 M .北 京 : 学 技 术 文 献 出 科
版 社 ,0 5 2 2 2 0 :6
[ 稿 日期 】 2 0 —1 收 0 6 2—1 8

脊髓电刺激促醒原理

脊髓电刺激促醒原理

脊髓电刺激促醒原理“哎呀,你们知道脊髓电刺激促醒是怎么回事吗?”李老师在课堂上问道。

同学们都摇摇头,一脸茫然。

李老师笑了笑,说:“那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讲讲脊髓电刺激促醒原理。

同学们要认真听哦。

”脊髓电刺激促醒,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在脊髓硬膜外间隙植入刺激电极,利用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从而达到促进意识恢复的目的。

它的原理主要涉及几个方面。

首先呢,脊髓电刺激可以调节大脑的神经活动。

当电流刺激脊髓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神经信号传导,这些信号可以影响大脑中与意识相关的区域,促使它们重新活跃起来。

就好比是给大脑这个沉睡的机器重新通上电,让它开始运转。

然后呢,它能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

我们都知道,血液对于大脑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带来氧气和营养物质。

脊髓电刺激可以促使血管扩张,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这样就能让大脑有更好的条件去恢复功能。

举个例子吧,曾经有个病人小王,因为严重的脑外伤陷入了长期昏迷。

医生们经过评估后,决定给他进行脊髓电刺激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王真的慢慢开始有了意识反应,后来逐渐清醒了过来,并且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和动作。

这就是脊髓电刺激发挥作用的一个真实案例。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脊髓电刺激还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

神经递质就像是大脑中的信使,它们的平衡对于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

通过刺激脊髓,能够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从而帮助恢复大脑的正常功能。

当然啦,脊髓电刺激促醒并不是对所有昏迷病人都有效,它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医生们需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判断,才能确定是否适合采用这种治疗方法。

而且,脊髓电刺激治疗通常需要综合其他的治疗手段,比如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同学们,这下你们对脊髓电刺激促醒原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了吧?希望你们以后如果遇到相关的问题,能够想起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哦。

“老师,那这个脊髓电刺激治疗有没有什么风险呀?”有同学问道。

李老师回答道:“任何治疗都有一定的风险,脊髓电刺激治疗也不例外。

脊髓电刺激 植入标准

脊髓电刺激 植入标准

脊髓电刺激植入标准
脊髓电刺激是一种治疗慢性疼痛和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技术。

植入脊髓电刺激装置需要符合一系列标准和规定,确保植入程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般性的脊髓电刺激植入标准和指南:
1.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在美国,FDA颁布了
一系列标准和规定,规定了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安全性和
有效性要求。

对于脊髓电刺激装置,FDA的批准和监管是必要
的。

2.ISO 14708标准:ISO 14708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
关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一般性标准。

它包括了与植入式电刺激
设备相关的一些通用性规范。

3.ANSI/AAMI标准:美国医疗器械协会(AAMI)和美国国家标
准学会(ANSI)共同发布的标准可能包含了一些与电刺激设备
植入相关的指南。

4.医疗器械制造商的指南:医疗器械制造商通常会发布与其产品
相关的使用和植入的指南。

这些指南提供了具体的技术规范和
操作流程。

1.临床实践指南:医学专业组织和卫生机构可能发布关于
脊髓电刺激的临床实践指南,其中可能包括有关植入过程
的建议和标准。

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士在考虑脊髓电刺激治疗时,应该遵循适用的法规和指南,确保植入程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植入脊髓电刺激设备通常
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和团队来执行。

脊髓电刺激疗法围术期管理

脊髓电刺激疗法围术期管理

SCS术后注意事项
防止电极移位的发生
SCS术后注意事项
• 术后患者教育
▪ 电极移动
▪ 应告知患者在植入后的六至八周内,应避免弯曲、扭绞、拉伸或举起五磅以上的 物体。 躯体上部或颈部的伸展可能会导致电极移动和改变刺激区域(尤其是电极位 于颈部时), 从而导致过度或无效刺激。
▪ 机械和设备的操作
▪ 当IPG运行时,患者不能操作具有潜在危险的机械装置、电动工具、驾驶交通工 具或攀 爬梯子等。姿势的改变或突然的运动会改变感知刺激的强度并造成患者跌 倒或失去对设 备及交通工具的控制、伤及他人或自己。
•疼痛缓解效果 •经济因素 •心理状况 •病房内其他患者的影响
•……
SCS术后不良反应事件的分类
▪ 手术相关的不良反应
▪ 偏瘫 0.04% ▪ 出血 1.1% ▪ 感染 4.4% ▪ 脑脊液漏 0.5% ▪ 植入囊袋血清肿 1.1%
▪ 植入装置相关的不良反应
– 电极移位 13.5% – 电极断裂 7.6% – 硬件故障 3.8% – 电池过早耗竭 3% – 过敏反应 0.2% – 皮肤磨损 0.1%
▪ 程控 ▪ 初始程控 ▪ 门诊随访
4. 患者长期管理
▪ 门诊随访 ▪ 疑难问题处理 ▪ 调整电极位置
(如果需要)
植入永久性SCS系统 神经刺激测试成功
的患者
患者在临时治疗中疼痛缓解≥ 50% 纳入测试的患者 心理学评估
有恰当诊断结果并且其他保守治疗无效/ 无明显效果的患者 慢性、顽固神经病理性 疼痛患者
什么是成功的测试?
▪ 体外测试期/短时程治疗期: 不超过十天 ▪ 成功的测试:
- 80%疼痛区域被覆盖,50%以上的疼痛缓解 - 患者愿意接受电流刺激的感觉 - 疼痛缓解,睡眠、肢体功能的改善, 生活质量的提高

脊髓电刺激 植入标准

脊髓电刺激 植入标准

脊髓电刺激植入标准摘要:1.脊髓电刺激的简介2.脊髓电刺激的植入标准a.适应症b.术前准备c.植入过程d.术后护理3.脊髓电刺激的潜在风险与注意事项4.总结正文:脊髓电刺激是一种治疗慢性疼痛和运动障碍的先进技术。

通过在脊髓附近植入电极,对疼痛信号进行干扰,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然而,脊髓电刺激的植入并非人人适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植入标准。

首先,脊髓电刺激的适应症包括:难治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慢性疼痛综合征、运动障碍等。

患者在考虑接受脊髓电刺激前,需向专业医生咨询,确保符合植入标准。

其次,术前准备是脊髓电刺激植入的关键环节。

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无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症。

此外,还需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MRI、CT 等,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脊髓情况,设计最佳的电极植入方案。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脊髓电刺激的植入过程。

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医生会在患者的背部做一个小切口,将电极植入到脊髓附近。

电极的位置和数量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

植入过程中,医生会进行电生理测试,以确保电极能够有效地干扰疼痛信号。

整个手术过程通常在一到两个小时之间。

术后护理对脊髓电刺激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锻炼,并定期复查。

在恢复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会在数周内逐渐缓解。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咳嗽,防止电极移位。

尽管脊髓电刺激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此外,植入脊髓电刺激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因此,在接受脊髓电刺激植入前,患者需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之,脊髓电刺激作为一种有效的疼痛治疗方法,需要满足一定的植入标准。

患者在接受脊髓电刺激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术前准备、植入过程和术后护理。

脊髓电刺激疗法培训试题

脊髓电刺激疗法培训试题

脊髓电刺激疗法培训试题1. 疼痛包含哪些类型A.神经病理性疼痛(正确答案)B.伤害感受性疼痛(正确答案)C.混合性疼痛(正确答案)2. 以下属于SCS治疗目标的是?完全的疼痛缓解功能改善(正确答案)镇痛剂使用的减少(正确答案)生活质量的改善(正确答案)活动度的增加(正确答案)3. Medtronic神经刺激系统被认为是辅助治疗躯干和/或四肢慢性、顽固性疼痛(包括单侧或双侧疼痛)的方法。

正确(正确答案)错误4. 人体有______对脊神经 [填空题]空1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5. 人体颈、胸、腰椎的椎骨数量分别是:A. 颈7、胸10、腰5B. 颈7、胸12、腰5(正确答案)C. 颈5、胸10、腰7D. 颈5、胸10、腰76. 以下哪些是脊髓电刺激的获准适应症?a. 结构性脊柱畸形b. 神经根性疼痛综合症(正确答案)c. 椎板切除术后疼痛(正确答案)d. 多次腰背部手术后疼痛(正确答案)e. 严重下肢缺血性疼痛(正确答案)7、脊髓电刺激电极植入的解剖位置是A 硬膜外腔(正确答案)B 蛛网膜下腔C 皮下组织D 脊髓内8. SCS手术中病人准备阶段,在病人俯卧位的状态下,需要在病人腹部下方垫个枕头,其目的是?手术过程中严格要求患者舒适弯曲脊柱以便放置导线(正确答案)使棘突彼此更接近以便放置导线医生个人习惯9. 请选择18经皮穿刺电极,进行术中测试所需的全部设备。

充电套装测试电极套件(正确答案)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多电极测试电缆(正确答案)医用程控仪(正确答案)患者程控仪临时刺激器(正确答案)10、脊髓电刺激电极植入的解剖位置是A 硬膜外腔(正确答案)B 蛛网膜下腔C 皮下组织D 脊髓内11. 美敦力可充电神经刺激器Restoresensor的植入深度不应超过___, Intellis刺激器植入深度不超过免充电刺激器Prime Advance植入深度不应超过___?1cm,4cm 4cm(正确答案)2.5cm,4cm 1cm基于患者本身,基于患者本身,基于患者本身基于医生偏好,基于医生偏好, 基于医生偏好12. 脊髓始于枕骨大孔,止于( )椎骨A. L1(正确答案)B. L2C. L3D. T1213. 外科电极的连接导线上的白色标记是___~___触点的。

脊髓电刺激疗法在脊柱领域的临床应用

脊髓电刺激疗法在脊柱领域的临床应用

脊髓电刺激疗法在脊柱领域的临床应用
王洪昌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9)30
【摘要】脊髓电刺激(SCS)在治疗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帕金森及腰椎术后疼痛等多个领域的治疗都有显著效果.近年来,随着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治疗的成功率和有效性也不断提高.特别近期新型的SCS可达到3节锥体长度的线状或片状电极片.安装电极片全部由专业脊柱外科医生在全麻下通过颈、胸椎的左或者右侧的一侧入路,通过一侧临近两节段的椎板减压将电极片置入计划置入脊髓部位的硬膜外腔并固定.SCS在脊柱领域的临床应用方面术式以及疗效的突出表现,尤其值得脊柱专科医生去熟悉和掌握.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王洪昌
【作者单位】大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辽宁大连 116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
【相关文献】
1.毫针脊髓电刺激疗法的临床应用 [J], 谭护根
2.脊髓电刺激治疗脊柱外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研究 [J], 倪兵;朱宏伟;张晓华;郭松;任志伟;胡永生;李勇杰
3.铺灸疗法在脊柱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J], 朱恒静
4.反向放置脊髓电刺激电极治疗脊柱外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 [J], 倪兵;朱宏伟;杜涛;任志伟;郭松;舒伟;胡永生;李勇杰
5.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疗法对脊柱脊髓损伤晚期解除疼痛和改善神经功能的治疗 [J], 鹫见信清;土肥信之;原敏夫;古桥健彦;岸具弘;内田臣;马场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电刺激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脊髓电刺激疗法是将电极植入脊柱椎管内,以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治疗疾病的方法。

早在1943年Martin对脊髓痛以直流电的效果进行了观察,1965年Melzack和Wall提出闸门控制学说以后,Shealy等人发现对猫的脊髓后索给以50Hz的方波电刺激后,疼痛刺激被抑制,1967年开始临床应用,治疗6名病人,全部病人的疼痛得到缓解或消失。

当时他们是在全麻下切除椎板,将电极植入蛛网膜下腔。

1971年以后,日本学者下地恒毅首先将电极改进为植入硬膜外间隙,取得了同样的止痛效果,降低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SCS在早期曾称为刺激镇痛疗法(stimulation-produced analgesia )。

7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近10年以来,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成功率和长期疗效不断提高,该方法逐渐在西方国家推广。

全国人口不足1千万的比利时,在1983年至1992年的十年间,共植入了700套SCS系统。

截止到1994年,在欧洲治疗周围血管梗阻性疾病(PVD)的患者就超过了7000例。

但该方法有创伤性,病人不易接受,故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目前一般把它作为各种顽固性、难治性或其它方法无效的疼痛症的最后一道保守治疗方法。

一、物理特性与TENS相似。

波型主要有单相方波、不对称双相方波等。

频率一般在10~120Hz之间(早期的蛛网膜下腔刺激的频率可达100 ~500Hz,现已不用),波宽为0.1~1.0ms。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一)镇痛1. 镇痛机制:SCS和TENS都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而发展起来的,二者的镇痛机理相似。

但对SCS的研究明显比TENS少。

早期的研究证明SCS治疗后P物质(CCK、VIP、神经紧张素等)含量明显变化,而最近数年的的研究显示GABA能神经元高度参与了SCS的镇痛机制。

SCS所刺激的神经元(纤维)--脊神经背根、脊髓后角神经元、脊髓丘脑束与SCS的镇痛作用有关。

Chandler认为SCS的止痛机制是降低了脊髓丘脑束中与细传入纤维相关联的神经元的活动,而SCS引起的感觉异常是因为激活了脊髓丘脑束中与粗传入纤维相关联的神经元。

Hunter等观察到SCS能促进背角初级神经元和Ⅰa神经元的逆行性活动(antidromic activation),缩短运动神经元的潜伏期,增加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率。

Meyerson等所做的小鼠单神经病试验发现,SCS刺激10~20min后,反射弧中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的阈值明显升高,并持续到停止SCS刺激后30~60min。

一般认为,SCS的镇痛机制有几个方面:①刺激脊髓后索产生的逆行性冲动和顺行性痛觉冲动发生冲突;②脊髓后索的逆行性冲动激活了脊髓后角的闸门控制系统,使疼痛冲动不能上传;③刺激脊髓后索的上行冲动在丘脑、皮层产生干扰作用;④高级中枢下行抑制通路的激活;⑤内源性镇痛物质的参与。

2.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顽固性慢性疼痛,很少用于急性疼痛。

(1)急性疼痛:由于急性疼痛可以用药物、手术、TENS等方法控制,很少需用SCS治疗。

但日本有人在全身麻醉手术中和术后以SCS止痛,效果很好。

他们采用经皮穿刺导管电极,频率12~50Hz、波宽1ms、电流强度2~8V,持续刺激到术后17hr,结果术后第一天21%的患者不需用镇痛药物,其余患者的镇痛药用量明显减少。

术中应用SCS的另一个好处是能轻度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

(2)慢性难治性疼痛(chronic intractable pain):是SCS的最大的适应证。

①腰背痛:这是SCS治疗最多的病症,其中又以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 , FBSS , 主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为主。

比利时曾对1983~1992年全国SCS治疗的所有疾病统计,其中腰背痛占61.4%。

另2项回顾性研究表明腰背痛占SCS 治疗的疼痛性疾病的45%左右(Lazorthes Y等,1995)。

SCS对慢性难治性腰背痛的早期效果令人鼓舞,但长期效果还不够理想。

在早期疗效方面,1994年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的一项研究很有代表性。

他们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曾手术失败的慢性腰痛病人(FBSS)分为SCS治疗组与再手术组,观察期半年,如效果差则相互改换治疗方法。

结果SCS组需要改换手术的人数大大少于再手术组需改换SCS 治疗的人数,说明SCS的短期疗效好于手术。

LeDoux报告SCS治疗腰痛1个月后有效率(疼痛减轻50%以上)在90%以上,1年后降低为76%。

Hieu PD等人给77例曾经手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腰痛患者予以SCS治疗,平均随访42月后,疗效好占63.6%、一般占22%、差和失败占14.4%。

综合各种报道,一般认为长期治疗(2年以上,最长达20年)的有效率在50~70%之间。

②其它疼痛:许多研究表明,SCS对疱疹后神经痛、幻痛、周围神经损伤、三叉神经痛、癌痛、血栓性脉管炎、脊髓损伤、反射性交感性营养不良等痛症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

Shimoji K观察了SCS对454例痛症的早期治疗(1年内)效果,11.5%的患者完全止痛,71.1%的患者部分止痛(疼痛减轻30%~100%),1.3%的患者疼痛加重。

11.5%的患者完全不需镇痛药物,57.9%的患者需要的镇痛药物用量减少。

效果最好的病种是癌痛和灼性神经痛,其次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疼痛,效果较差的是疱疹后神经痛、血栓性脉管炎和肋间神经痛综合征(需要指出的是,SCS很少用于癌性疼痛和急性疼痛)。

幻痛和慢性脊髓损伤性疼痛的疗效最差,Cioni B治疗了25例,早期有效率为40.9%,3年后只有6人(18.2%)疼痛能减轻50%以上。

North RG报道320例各种疼痛患者中,171人能坚持治疗7年以上,平均随访7.1年时的有效率为52%。

1995年Lazorthes等总结了过去20年他们治疗的692例各种疼痛的疗效,治疗1个月的有效率为86%,长期治疗(2~20年,平均10年)有效率降为54%,由于设备和方法的改进,1984年以来治疗的病例长期疗效为60~68%。

(二)治疗心绞痛70年代初期以来,治疗心绞痛一直是SCS的研究重点,每年均有不少文献报道。

短期疗效很好,有效率常常可达100%,患者胸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硝酸甘油的摄入量、心电图ST段降低程度明显减轻,运动试验的运动耐量和运动终点时间增加,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长期治疗的效果也令人满意。

下表的数据很有代表性:表3-11-1 SCS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每日发作次数每日硝酸甘油摄入片数运动耐量时间(秒)运动终点时间(秒) ECG 上ST段降低(mV) 静息冠脉血流量( ml/min/100 g) 血流储备(%)血流不均匀性(%)治疗前 3.7±1.7 2.8±2.2 358±165 215±115 0.17 115±29 146±43 20.1±3.8 治疗6周后 1.4±1.0 1.1±1.2 493±225 349±213 0.09 127±31 122±39 17.4±2.6 P <0.01 0.01 <0.01 0.02 0.04 0.31 0.04 0.04(引自 Hautvast RW, et al. Am J of Cardiology, 1996; 77: 462-467)SCS治疗心绞痛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利益,丹麦曾经做了一项调查,以SCS治疗可为严重心绞痛患者每人每年节约56 489丹麦开朗的支出,其中包括节省住院医疗费用和家庭照料开支。

SCS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疾病恶化率。

Jessurun观察了57例难治性心绞痛患者(曾行PTCA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以SCS治疗后,需要外科介入或改变治疗方案的病情恶化发生率下降了33~83%,年病死率为6.5%(随访4年),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病死率相似。

在SCS的应用初期,人们认为SCS既能镇痛,就可能掩盖心肌缺血包括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症状。

但目前的研究证明SCS是安全有效的,不会掩盖和增加心肌缺血的危险性。

Mannheimei C观察到SCS能使诱发心绞痛时的心率升高(即心脏能耐受的运动负荷增加)、心电图改善,但一旦出现心绞痛,其心电图表现和心肌乳酸盐代谢物水平均与无SCS刺激时出现心绞痛的表现一样。

Andersen对50例SCS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跟踪,5年内有10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其中9人有典型的胸痛症状,说明SCS没有掩盖心肌梗塞的表现。

Sanderson 则对23例患者随访4~5年,其中2人出现心肌梗塞,3人死亡,但均不是猝死,对该组患者而言,病死率是较低的。

SCS治疗心绞痛的机理,与三个方面有关:一是直接镇痛作用;二是增加心肌血液灌注;三是与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相似,能降低心肌耗氧量。

不过也有些研究者没有发现心肌灌注增加或耗氧量降低。

如表3-11-1,SCS治疗后心肌总血液灌注(冠脉血流量)没有明显增加,但心肌血流变得均匀些,即其不均匀性(heterogeneity)减轻,使缺血的心肌组织的血流灌注相对增加。

(三)改善外周血液循环早在70年代初动物试验证明SCS刺激后肢体动脉血流量增加,1976年Cook首先用SCS 治疗下肢血管阻塞性缺血溃疡,但效果不佳。

1981年Niglio取得了成功,患者的溃疡愈合、疼痛消失。

以后不断有人报道,对严重的硬皮病、糖尿病、血栓性脉管炎、雷偌氏综合症等所致的肢体缺血溃疡,虽然其它保守治疗方法和交感神经切除无效,甚至重建外科方法也不能奏效的,SCS治疗仍能取得较好效果。

Mingoli A等人治疗了76例用药物和手术均无效的下肢动脉梗阻性疾病,全部患者均有跛行、疼痛、足部坏死,平均随访26个月后,75%的患者疼痛得到控制,32例(42%)肢体保存,39%的坏死面积小于3cm2的患者伤口完全愈合,44例(58%)截肢。

作者认为溃疡面积小于3cm2的患者疗效好,适宜SCS治疗。

Horsch S 和Claeys L报道177例药物和手术均无效的患者,SCS治疗前已有63例出现下肢干性坏疽(Fontaine’s Ⅳ期)。

平均观察3年后,110例(62.1%)疼痛减轻75%以上,肢体保存;11例(6.2%)疼痛减轻50~75%,肢体保存;56例(31.7%)无效而截肢。

4年后肢体保存率仍有66%。

虽然治疗时踝动脉收缩压无变化,但未截肢者的足背皮肤氧张力(TcPO2)明显升高,说明SCS能改善肢体微循环。

开始治疗的头3个月内能使TcPO2升高50%以上,提示疗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