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分析与对策西方

合集下载

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短视行为引发了许多营销道德问题,即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应树立正确的营销道德观念,开展文明道德的营销活动,让消费者更加信任和依赖,使社会经济更加稳定的向前发展,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营销道德是用来判定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指导企业行为,做出有利于社会和消费者的行动,才能得到善意的结果。

企业不正确的营销道德活动不仅危害着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破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阻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现在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缺斤少两、制定欺骗性的高价格等都是不道德营销行为。

1.产品质量、规格、包装等不合格2.企业与经销商相互推卸责任3.价格欺诈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中因素最活泼的因素,价格是表现价值的手段,它一般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一些企业利用消费者不懂产品的成本、价格等,制定的产品销售价格远远高于生产成本,牟取暴利,进行价格欺骗。

如家乐福等知名企业,也存在着价格欺诈行为:商场的促销商品原价是七元左右,促销价格是五元多,很多的消费者都会购买。

但是在结账的时候,收款价格还是原价而不是促销价,粗心顾客根本就不会发现。

有些同类产品的销售商为了获得利润,抬高价格来实行价格共谋,实施价格垄断。

这些行为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4.企业采用虚假促销促销是企业通过人员或者非人员的方式,沟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引发、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兴趣,使他们产生购买行为的互动。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些企业采用虚假促销策略来欺骗消费者,使企业获得较大的利益。

名义上是促销,但是价格却并没有降下来,反而是提价或者是采用其他的方式来欺骗消费者。

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已加入WTO,企业必须拓宽国际市场,积极开展国际营销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随着我国企业纷纷走向国际市场,企业在国际营销活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急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国际营销问题策略由于各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欧美亚领先的各类企业开展国际营销迅速膨胀与发展,使得理论框架已经落后于产业实践;而中国的管理学就一股脑地照单全收、全盘接受了西方管理学界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理论框架。

以至于到今天,在中国的理论界和产业实践界,都没有一个关于怎样开展国际营销的公认的、有着准确内涵与外延的定义。

这使得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片面理解国际化的概念,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特色,设计符合自身特质的国际营销策略。

这是很多国内企业走出去不成功在战略设计层面的原因。

一,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的现状1、国际营销观念尚未建立实用文档一些陈旧观念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发展。

我国企业受几千年传统文化和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国际营销意识淡薄,具体表现在缺乏主动的开拓精神。

事实上,在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于我们的市场营销观念淡薄,加入wto后,外资的不断进驻,我国的民族品牌必须主动应战,但我国的民族品牌已付出了沉重代价,比如乐百氏、TCL等,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或被改头换面,或已风光不再。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如果没有主动地开拓精神必将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2,缺乏营销品牌意识在目前国际的市场中,没有打造好自己的品牌就没什么竞争优势,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趋同,缺乏特点。

比如李宁公司的例子,如果一双标价800元的耐克鞋和一双标价700元的李宁鞋摆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会选择耐克;如果一双标价330元的李宁鞋和一双标价250元的安踏鞋摆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无疑会选择安踏。

不是国际化大品牌,还想收大品牌的高价,这就是李宁目前在消费者眼中的位置。

而且一些门店的关闭,一些财务报表的显示,以及现在李宁推行的一系列更加关注本国市场的策略,无不在说明着李宁品牌国际化的失败。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及治理对策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及治理对策
对 策
吁。对 营销道德 的研究顺应 需要 ,其重要 性不言而 喻。
问题
治 理
营 销 道 德 的 内 涵
美 国著名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 ・ 考 特勒这样给 营销下的定义 “ 营销就是 指个 人和集体通过 创造 ,并同别人交换产 品和 价值 ,以获得其所 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 过程” 。菲利普 ・ 考特勒还 明确指 出 :“ 所 谓成功 的营销 ,不是企 业成功的销售 了产 品, 而是消费者成功地使用 了产 品” 。从这 两句话 中,无不反映 出菲利普 ・ 特勒先 考 生赋 予营销的深刻 内涵和 崇高境界—— 社
在 我 国 , 多企 业 的营 销观 念 还停 留或 很
固守在传统的营销观念 时代——产品观念 、
推销观念。 没有 与 时 俱进 树 立起 现 代 营销 观
相 形 之 下 ,企 业 营 销 中 的 道 德 问 题 ,
已成 为处 于转轨时期我 国经济发展 的严重
念——社会营销观念 、 生态营销观念和绿色 营销观念 。 传统的营销观念关注的是如何降 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扩大销售 , 追求的 是企业微观利益 的最大化。 它回避 了企业营 销行为与消费者需要、 消费者利益和长期社 会福利之间隐含的冲 突, 使企业在满足自身
的标 准衡量企业的经营 ,或伦理道德与企
业经 营无关 )然而 , 。 随着商业丑 闻的报 道 ,
行 贿 受贿 现 象 的曝 光 ,对 不 安 全 产 品 的 揭
会带来了精神污染等 。
( )产 品 领 域 中的 道 德 问题 二
露等等 ,以及 用户权益保 护主义者运 动和 环境保护主义者运动 的不 断涌现 ,企 业开
■ 王 阳 副教授 ( 肃政 法学院管理 学院 兰州 7 0 7 ) 甘 30 0

我国企业道德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道德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道德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当今社会,违反营销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严重地损害了社会和公众的利益,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威胁。

因此,对营销道德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企业在营销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市场营销;道德营销;道德失范2022年,食品行业曝光的“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等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归根结底,这些事件的病根既不是制度也不是法律,而是道德水準。

之所以屡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缺失,企业缺乏基本的道德责任感。

同时,营销领域也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失范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企业的道德营销问题及对策。

一、道德营销的内涵道德营销,是指以需求为导向,以符合社会道德和公众利益的要求为前提,通过整体营销活动,创造顾客满意,推动社会进步的企业经营理念。

道德营销是调整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客观经济规律及法制以外制约企业行为的另一要素。

营销道德是用来判定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用来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

同一般营销相比,道德营销强调的是顾客需求与公众利益的一致性,强调需求与道德的双重标准,这就在逻辑上排斥了以损害公众利益为结果的营销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二、企业营销中存在的不道德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对道德营销重视不够,有些营销活动甚至严重违背法律与道德,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概括起来,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不道德的产品某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利,不惜侵害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向消费者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如向消费者销售假酒、假药、假奶粉等。

在销售过程中,有些产品包装信息不真实,如产品成份、生产日期及有效期信息虚假,包装上采用易于使人误解的标识和文字,夸大商品内容和包装容量。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竞争中争夺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现象的挑战。

从国内外的新闻报道、社会热点和学术研究可以看出,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企业不廉价、缺乏质量、虚假宣传、强制消费、信息泄露等现象屡见不鲜。

则,为什么企业营销道德失范一直存在呢?其中的成因到底有哪些呢?一、商业竞争压力商业竞争压力是当前引起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利润,采取了种种手段进行营销,其中不乏一些不道德的手段,比如虚假宣传和夸大莫须有的卖点等手法,透支商业道德的底线。

虽然政府针对企业不当营销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管制,但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不当手段来取得竞争优势,因此形成了一种以营销为导向、以利益为中心的商业竞争压力。

二、诚信缺失诚信是商业道德的核心,企业如果缺失诚信,就难以实现长期的市场发展和良性的商业循环。

不少企业为了暂时获得利益,不计后果地采取欺骗消费者、虚假宣传、削减成本等不道德的行为。

这样的做法不但破坏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而且也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声誉。

随着社会的进步,消费者对企业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如果不能遵守商业伦理和诚信原则,就难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形象和发展。

三、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更要承担社会责任。

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它的盈利能力,更取决于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

可惜的是,很多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只关注自身利益,忽略了对员工、消费者、环境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责任。

在营销中,这些企业不顾法律和商业伦理,为了赢得市场,不惜伤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这样的行为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得到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同和支持,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四、监管不力监管不力是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另一个成因。

浅析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不断深入以及营销理论的不断发展,深入开展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本报告主要以我国食品行业为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食品企业营销道德及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营销道德问题的提出营销道德是指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它用来评价企业营销行为的正当性,即企业营销行为是否符合广大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是否能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最大幸福的道德标准。

西方国家最早开始了对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研究。

杰里米本瑟姆等开创了功利论,它认为行为正确与否取决于行为的后果。

罗尔斯和康德则提出了道义论的观点,他们认为某一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取决于该行为本身内在的正当性。

相比较于国外学者,我国对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研究则起步较晚。

甘碧群(1997),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营销道德理论体系,对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方华、周祖城(2005)对企业营销道德基本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

显而易见,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本报告基于王方华、周祖城的观点,以我国食品行业为例,从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营销活动出发,阐述我国食品行业营销道德及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其根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二、我国食品行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现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行业的营销道德问题任何时候都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课题。

考虑到食品行业营销道德问题始终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基于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着重分析。

(一)产品方面食品行业产品方面的道德缺失现象尤为突出,由此造成的社会危害也极其严重。

主要反映在:产品使用劣质或工业用原料加工食品,缺乏应有的质量和标准;过度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利用假冒伪劣产品充斥食品市场,混淆视听;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没有防护措施并因此危害到职工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或者产品生产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采用过度包装的形式故意夸大产品的效用。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加深,企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放弃了道德底线,导致企业营销道德失范。

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探讨如何建立健康的营销道德体系。

一、市场竞争加剧引发企业道德失范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会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虚假宣传、恶意比价、捆绑销售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还会给其他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某些企业和商家会为了削减成本,而采用劣质和假冒伪劣商品来欺骗消费者。

这些企业的行为不仅侵害消费者的利益,还损害了整个市场的信誉度。

二、企业利益优先导致道德失范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在面对非理性市场时,对自己的利益往往显得过于追求。

这种利益优先的思维方式,容易让企业放弃道德底线,通过“赚取差价”的方式来获取利润。

比如,在医疗行业中,有些医院和医生会为了谋求更多的利润,采取过度治疗、药品过度使用等不当做法,造成了包括病人、医护人员和公共资源的严重损失。

三、社会缺乏监管导致道德失范当前,我国的市场监管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缺乏强力的道德监管机制。

这就给那些道德底线松动的企业和商家留下了可乘之机。

有些企业和商家往往依靠领导监管的缺位,忽悠消费者,谋取私利。

例如,消费者在购买以假乱真的商品时,往往难以分辨其真伪,而监管部门却没有有效的手段去查处这些违法把关的企业。

四、消费者对于营销道德的要求不够高现在,个人消费能力得到提高,但在消费过程中,往往还存在对于营销行为的认知水平不高的现象。

这种认知不高的情况,容易让一些不良商家把关做得比较松,诱导消费者盲目、打折等让消费者陷于利益的诱惑之中。

这使得一些企业容易采取垄断、恶性竞争等手法追求短期暴利,屡次导致企业营销道德失范。

五、企业文化营销缺失导致道德失范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体现。

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引言
Hale Waihona Puke 二 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
( 一) 产品知 各 中的营销道德问题 。近来, 我国产品的质量安全健康 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不顾消费者的利益 , 在生产的产品 中添加对 ^ 体健目 洧 害的物质, 如奶粉中的 “ 三聚氰胺”, 酒中的 “ 塑 化剂”等等 , 还有假冒伪劣产品, 已过保质期的产品仍然在市场上销 售; 产品包装不能提供真实信 息,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包装所注明 的内容与包装内物品不相符以及包装过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 二淀 价策略中的营销道德问题。企业往往制定超高的价格, 欺诈 消费者 , 从而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剩余。还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采取 低价策略而引发的价格战, 例如京东苏宁国美三大电商之间的价格战, 表面 匕 似乎价格的降低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 但实际上据发改委的调 查, 三大电商在 “ 价格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虚构原价即促销价高 于原价 、没有履行价格承诺以及商家实际有货, 但却在网店 E 显示无
的过程中所推崇和信奉的基本行为准则。良好的企业价值观使企业形 成—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实现企业 目标, 提高营销道德水平起重要作 用。企 业价值观的塑造可以 领导者和员工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 要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通过领导者 自身的示范和感化作用, 培养员工的企业意识 ; 另一方面, 要加强员工培训, 让员工树立正确的 营销观念并运用于营销活动中。 ( 四) 增强消费者 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淡薄纵容了 企业的营销不道德活动, 所以消费者应积极地与违法和不道德的营销 行为作斗争。这—方面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另一方面也能使企
三 、我国企业营销道德 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 法制不健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制定并实 施 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 比如 ( ( 反不正 当竞争法 、 《 产品质量 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但是很多条款定义模糊, 不具有操作 性, 使得企业钻法律的空子或打擦边球。其次, 监管 力度不强, 存在官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虚假宣传,夸大其词 售后服务不到位
虚假宣传
夸大其词:过分夸大产品或服 务的优点
内容不实:宣传内容与实际情 况不符
隐瞒真相:故意隐瞒产品或服 务的缺陷或问题
误导消费者:使用模糊、歧义 的表述或图片等手段,误导消
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
价格欺诈
虚假标价:故意标高价格, 误导消费者购买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明 确企业营销道德规范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企 业营销行为进行全面监督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 度,提高违法成本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 行业自律规则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评价机制
公众评价:建立公众评价机制, 让消费者对企业的营销行为进 行评价和反馈。
行业协会指导:发挥行业协会 的指导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和 规范,引导企业遵守营销道德。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损害合作伙伴关系:营销道 德失范会影响企业与其他合 作伙伴的关系,降低合作效
率和合作效果。
降低企业竞争力
损害企业形象,降低消费者信 任
引发法律纠纷,增加企业风险
降低员工士气,影响企业内部 稳定
阻碍企业创新,削弱市场竞争 力
受到法律制裁和社会谴责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导 致企业面临罚款、吊销执照等法律制裁。
02
受到社会谴责:企业营销道德失范行为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引 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和谴责,影响企业声誉和形象。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对消费者的影响
05
损害消费者权益
虚假宣传: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常常通过虚假宣传来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做出错误的 消费决策。
产品质量问题: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论我国企业营销中的道德问题

论我国企业营销中的道德问题

论我国企业营销中的道德问题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道德问题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市场营销方面,营销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必要大力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弘扬企业营销诚信理念,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媒体对营销的监督等,如此才能解决企业营销中的道德问题。

关键词:市场;企业;营销;道德2007年以来,诸多媒体报道的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的诸多案件,让人触目惊心。

其实,这不过是营销道德缺失的表现而已,在今天,我们越来越感到道德问题是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

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最大的障碍,不是资金不足,不是人才缺乏,而是信用缺乏、态信不够。

中国企业想在人世的大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要遵守竞争规则,就要了解世界市场运行层面上的道德要求,按国际惯例办事,树立企业诚信形象,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赖以长期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素质。

因此,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一、企业营销道德的涵义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承认、接受和遵守的评价各种社会行为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真诚与虚伪、公正与偏私、正义与非正义的准则的总和。

一般说来,道德具有非正规形式的规范力量,它适用于广泛的个人和组织行为,能够让人们对有关的行为和行为主体产生某种看法和态度。

当这种看法和态度为多数人所共有时,社会中就形成一种力量,通过某种方式对有关行为加以支持或反对、鼓励或约束。

每一个社会成员要在社会中与他人和谐相处,顺利实现个人目标,就一定要了解和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营销道德作为保证和协调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营销道德是用来判断企业营销行为正确与否、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最大幸福的行为规范。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既是企业的管理行为,也是企业的社会行为,每一种具体的市场营销行为,都渗透着营销道德。

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 国企 业 国 际营 销 的 问题 与对 策分 析
韩 莫 日格 额 尔 登 图
摘 要 :在 当前我 国经济发展较 快的时代 ,经济 的发 展推动 着我 国企业 国际营销的发展 。随着世界各 国的经 济全球化 ,我 国也 日益 在 国际市场上站稳 了 脚 步 ,经过 企业 自 身 的努 力与政府 的支持 与帮助 ,我 国企业在 国际营销 中也取得 了 很 大的进 步,从 国际营销的 小国 进步 为国际 营销 中的大 国,在 以后 企业技术 、策略 、机制 方面更加完善 的过 程 中,相信 我国企业在 国际营销方 面会 成为强者 。然而在 国 与国之间的 密切往 来 中,相应 的 出现 了更加 激烈的竞争 ,国 内企业之 间的竞争 ,加之 国 家之 间企业的 国际性 竞争 ,我 国企业 不得不加 快 步伐 ,能够应付 这强大的竞争 力。不仅企业要有 一个 完善合理 的 内部体制 ,而且要有 灵活的营销观 念 ,领导层应 该有足够 的活跃思 维制 定出既不落后又要 有创 新的策略 来让企业在 国际市场可 以取得优 秀的成果 。在保证产 品质量的前提 下 , 使 产品更加 多样化 ,既要 满足 消 费者的需求 又要 让众 多消费者 所接受。不仅要从 企业本 身提 升能力 ,还要 从外部改善踏 入 国际市场 的道路 ,最终使 企业 能够开拓 更广泛
2、对 市 场 分 析 不 够完 善
题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当 中 ,我 国企 业 不 仅 要 面 临 着 国 内 企 业 之 间 的竞 争 ,
近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 由于受到我 国经济体制 的影 响,加上经济 体 制不够健 全不够完善 , 作 为以本 国经 营为 主的团队,对 国际营销的概 念 没有深刻 的认识 ,也 没有对承受到 国际间竞争的强大竞争 力的防范 。在 保守的本国企业竞争 的环境 下,相对 于国际市场 的企业 而言 ,缺乏更 多 的创新与竞争意识。一直被动的把 自己的产 品打入市场 的观念严重影 响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成长 。由于我国企业 自身 的企 业营销 观念落后 , 致使企业缺乏对国际化营销的认识 ,不能够正确 的理解 国际化市场 的概 念 ,也不能成为国际市场当中优秀的一名 成员。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现象备受社会关注和批评。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其行为不仅影响着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也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企业在推销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出现伦理失范现象,甚至涉及不法行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呢?一、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同行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

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获取更高的利润,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竞争对手,诱导消费者购买并满足自身利益诉求。

这种竞争压力下的心态导致了企业营销道德失范。

二、企业利润追求至上企业作为经营性组织,其根本目的在于盈利。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一些企业可能会不择手段,忽视伦理底线,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来获取更多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企业利润至上的心态,直接导致了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发生。

三、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在信息时代,消费者所面对的市场信息多种多样,而且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企业为了推销产品和服务,可能会操纵信息,虚假宣传,掩盖产品缺陷和隐患,误导消费者作出错误决策。

而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受到误导,从而成为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受害者。

四、监管不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关部门职能是规范市场秩序和维护公平竞争的。

但是,由于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忽视法律法规,甚至将其视为纸上禁令。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企业有机可乘,恣意妄为,导致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

五、企业文化导向不清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

一家企业的文化导向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些企业在建立企业文化过程中忽视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将利润至上放在首位,导致员工对于道德的认知模糊,不顾消费者利益,破坏了企业公共形象和社会诚信。

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后果分析

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后果分析

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后果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营销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如价格策略方面的道德问题、产品策略方面的道德问题、促销策略方面的道德问题等,并分析了营销道德失范的后果,如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消费者与社会利益受到损害、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的对策。

标签:市场营销营销道德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商品经济及企业营销活动不断发展,企业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日益丰富的产品,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同时,有些企业为了片面追逐利润最大化,置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表现了严重的违法及违德的经营行为。

因此,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遵循法律及营销道德。

一、营销道德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商界爆发了一系列经济丑闻,包括巨额受贿、价格垄断、欺诈交易等,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大不满。

美国政府开始对此展开调查。

70年代初,商业伦理问题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到80年代,美国商界曾一度开展过一场有关商业伦理道德问题的大讨论。

自1962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对国会的文件中提出消费者有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和表示意见权,国会随之对某些行业进行调查并提出消费者保护法案以来,消费者至上主义在世界各国兴起,各种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纷纷出笼,并且日渐完善,政府及民间的相关组织也应运而生。

这一运动的直接目标就是增加买方对卖方的权利和力量,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商品知识和更多的保护,反对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任何欺诈行为。

这一运动的兴起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支持,由此形成一种对各类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严厉监督、评判和惩处的强大压力。

这不仅使经营者的欺诈行为及时得到揭露,而且消费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和程序向有关企业索赔。

二、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1.价格策略方面的道德问题企业在价格制定中反映出来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为:首先,企业对消费者采取价格欺诈。

对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研究与展望企业营销道德问题

对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研究与展望企业营销道德问题

对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研究与展望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关键词营销道德道德失范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有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也导致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临营销道德问题,因此对于我国企业的营销道德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有意义。

一、营销道德的含义营销道德问题在我国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的。

营销道德是用来判断企业的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即判断企业的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的道德标准。

其实质是解决企业如何承担好社会责任,妥善解决企业利益同顾客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强调营利与道德的双重标准,杜绝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营销行为,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有许多问题涉及伦理问题,企业往往会遇到在伦理上两难选择的问题。

甘碧群教授从价格、产品、促销和分销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的现状,他从企业的生产到销售的流程上来分析营销道德问题,指出企业在产品上销售劣质产品,价格上采取掠夺、欺诈和垄断,促销方面,传播虚假和误导广告,在分销方面,违法与违德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者与中间商不履行双方签订的经营合同等。

另外,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不道德行为也是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表现。

三、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原因(一)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甘碧群教授将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准的高低概括为两大因素即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文化因素及政府因素。

政府因素是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准高低极重要的外部因素。

主要包括政府立法调控体系是否健全,政府对企业违法及违德行为采取何种态度。

内部因素主要分析领导者的经营哲学,企业文化及企业职工的素质。

企业领导者个人哲学对营销决策的道德水准起决定作用,企业文化是直接影响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内部因素,同时,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深刻地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准。

(二)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以及企业的经营理念问题2022年,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蔓延到了蒙牛、伊利、光明等22家乳制品企业,由此暴露了奶粉行业的“潜规则”问题,引起了一场奶粉行业的信任危机。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及对策探讨3700字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及对策探讨3700字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及对策探讨3700字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的现状不容忽视,需要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发挥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开展营销道德教育,加强行业自律;重塑企业价值观。

营销道德;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一、营销道德问题的提出企业营销活动不仅是一种盈利性活动,而且是一种通过交换过程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社会性活动。

企业营销的这种属性,决定了作为营销主体的企业在从事营销活动时既要遵循市场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也要遵循市场营销道德及有关法律,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既取信社会,又获得赢利。

然而,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企业,不是遵循社会的道德要求进行营销,而是急功近利,做出了许多有违营销道德的行为。

如:从前几年的冠生园月饼到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以及最近的瘦肉精、地沟油事件。

尽管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收效甚微风屡禁不止,甚至在某些领域还一再发生,颇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对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带来了直接或潜在的危害。

营销道德是指组织的营销活动自觉地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符合社会道德标准。

其实质是解决组织以及个人如何承担好社会责任,妥善解决组织利益同顾客利益、自然环境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强调营利与道德的双重标准,杜绝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营销行为,引导社会道德风尚,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这是涉及到经营活动的价值取向并贯彻于企业营销活动始终的重要课题二、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表现营销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就过程而言,主要包括市场调研、营销方案的制订以及营销方案的实施三个环节。

三个环节中,营销调研是基础,营销方案是关键,方案实施是保证,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营销的不道德行为在第一个环节就可能出现,第二个环节则很可能是更多不道德行为的预谋策划阶段,第三环节则通过有组织的行动将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营销方案付诸实施,对公众利益造成实际侵害。

(一)市场调研中的道德问题市场调研是企业获取市场信息并据此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必要途径,能否获取准确、关键的市场信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论我国企业市场营销道德

论我国企业市场营销道德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与规范,越来越多的企业道德问题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市场营销方面。

受利益的驱使,企业在发展中忽略了道德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不强,营销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以及道德失范的危害来看,营销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我国企业的营销道德缺失原因分析我国企业的营销道德问题是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的营销行为出现而凸显的。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营销道德得到了逐步改进和规范。

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导向,仍然存在许多不良营销道德现象。

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企业领导者道德意识不高、企业员工素质较低与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在评价企业时忽略市场营销道德的遵守情况、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等定性指功能区,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场而不闭塞,同时也使得户型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的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实用价值。

如日本的小户型的客厅可以作为餐厅,而且他们的墙面是活动的,甚至在客人较多的情况下将卧室融入到客厅中来。

..3.6改变构件形式比如现在许多楼盘设计了飘窗台,由于窗未落地,不计建筑面积,但室内空间却有所扩大,40CM的窗台可以小坐,可以摆放陈设,也可以通过家具调整为梳妆台或写字台,具有很大实用价值。

有一些飘窗还可以设计成转角的形式,扩大了景观视线,改善了日照与通风条件;此外结构形式也从传统的方梁方柱,改变成为异型柱体系,室内空间干净完整,没有凸角或起伏,使得家具陈设更为有利,提高了布置家具的方便性。

..3.7利用空间角落对某些设备角落或空间富余处加以利用;成为储存与收纳的空间,如洗手台盆下设置储物柜,走廊设置吊柜,管井与墙体之间增加储物搁板等,都是一些化消极空间为积极的方法。

..8.其他一些如采用间接明快的装修手法,清淡的材质与镜面玻璃等有利视觉延伸的材料,也是一些扩大空问感的装饰方法。

企业营销道德问题

企业营销道德问题

企业营销道德问题与已成体系的管理理论比较,企业营销道德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并没有完整的理论框架。

西方学者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企业营销道德问题,从八十年代起,逐步受到各国营销学界的重视。

他们结合现实中出现的违背道德的现象,提出了许多评价营销道德的一般理论。

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目前还没有太多的学者关注道德问题。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德问题已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西方学者对市场营销道德判定的几种观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成为市场营销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违背道德的行为,例如商业活动中的贿赂、欺诈、逃税漏税、侵犯消费者或职工权利、重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并没有触犯法律,然而却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何规范这些现象,许多学者试图从道德层面加以解释。

(一)显要义务理论。

英国人罗斯在1930年出版的《“对”与“善”》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显要义务”理论。

他认为,显要义务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人们自认为合适的行为。

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正常行为的人往往不需要推敲便能知道自己应当作什么,并以此为一种道德义务。

罗斯提出了六条基本的显要义务:1、诚实。

要求企业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产品和服务要信守承诺。

2、感恩。

要求企业对那些与自己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供应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3、公正。

对所有顾客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提供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条件。

4、行善。

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拒绝与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司交往等。

5、自我完善。

使自身潜能和美德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身价值。

比如,企业应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及时满足消费的要求。

6、不作恶。

即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

罗斯认为,如果企业的行为违反了这些义务,就可以被判定为不道德的。

企业的义务无处不在。

但是企业的营销行为种类众多,不可能让评价者利用这些笼统的道德标准,通过逐一核对企业的每一种营销行为的轨迹来判定其道德水准。

商业企业营销道德中的问题与对策

商业企业营销道德中的问题与对策

商业企业营销道德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加强商业营销道德与文化建设是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加强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不仅要分析、解决商业营销活动中伦理失范问题,还必须挖掘其存在原因,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商业道德观念,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促进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商业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对策Abstract:In order to be adaptable to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commercial enterprises needstrengthen marketing morals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 Chines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By analyzing and resolvetheproblems in marketing activiti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seting up moral concept matching the market economy, strengthe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enhanc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both enterpris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Key words:commercial enterprise; marketing ethic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进程加快,商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中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分析

中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分析

中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分析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同时,营销领域出现了大量道德失范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导致企业信用退化,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

文章从我国企业营销中存在的不道德的行为入手,通过从一般视角和博弈视角两个方面对企业道德失范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营销营销道德道德失范一、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现状1.营销调研中的不道德行为第一,调研人员对委托者的不道德行为,比如泄露业务秘密,不保证调研工作的质量,有意隐瞒信息,窜改数据;第二,调研人员对受访者的不道德行为,比如不尊重受访者的尊严和权利,未经许可强行进行调研,未能替受访者的身份进行保密;第三,委托者对调研人员的不道德行为,比如,委托者违背合约不支付调研费。

2.产品策略中的不道德行为第一,产品没有达到应有的质量标准,提供的实际利益较少;第二,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未向消费者披露与产品相关的价值、功能、用途或安全;第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第四,浪费资源;第五,产品包装的不道德行为,产品包装不能提供真实信息,存在过分包装、过度包装、环境污染等问题。

3.价格策略中的不道德行为第一,为追求利润而变相涨价或漫天要价,侵害消费者利益;第二,为削弱或伤害竞争者而实行差异性的歧视价格;第三,为掠夺消费者及打击竞争者而实行垄断价格,实行超额加成;第四,利用消费者对价格信息的缺乏而不披露真实价格,欺骗及诱惑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4.渠道策略中的不道德行为第一,违背中间商只能销售非竞争性企业产品的规定,中间商出于自身的利益经营畅销商品;第二,违背中间商货到付款给生产商和反馈库存需求的规定,拖欠或延付货款;第三,零售商避开合法的生产商和批发商,从非法渠道进货,损害了生产商、批发商和消费者的利益。

第四,生产商凭借其自身的产品优势或经营性垄断地位,对中间商的销售活动施加种种干预。

2021年浅析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年浅析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营销道德是用来判定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指导企业行为,做出有利于社会和消费者的行动,才能得到善意的结果。

企业不正确的营销道德活动不仅危害着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破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阻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基于目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营销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分析和总结中反思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市场营销营销道德问题及对策一、企业营销道德的含义企业营销道德是商业伦理在营销领域的延伸。

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将它看为社会经济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具有明显的边界概念。

科瑞特·史密斯讨论了营销实践中的伦理现象,构建了企业营销道德的理论框架。

之后,伴随着社会营销理念的广泛传播与企业伦理研究的不断充实和发展,企业营销道德才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并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

但是迄今为止,企业营销道德仍然是一个富有学术争议的概念,学术界很难对其作出清晰的、一致性的道德伦理判断,避免损害所有利益相关主体利益的营销行为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很难判定。

在这个问题中,无法明确判定企业的利益相关群体中,应该优先考虑哪一方的利益。

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解释和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中观点一是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把营销道德与营销伦理相等同,认为两者都是关于企业营销行为的规范。

二是从消费者的道德感知角度出发,利用一些道德标准和规范对企业营销行为的对错及利害做出判断。

三是从企业角度出发,认为营销道德是企业的营销活动符合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是对营销环境所持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决定着企业的营销哲学及营销行为,其实质是解决好企业、消费者、环境及社会各方利益的关系。

虽然学术界对企业营销道德的概念界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但究其内涵却是基本一致,即企业在营销活动及其过程中,为了调整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而用来判断企业的营销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规范,是否给社会和消费者、利益相关者带来利益的一系列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营销道德理论与我国企业营销道德问题分析肖国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710069)摘要: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市场营销遇到了许多复杂道德问题,并且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企业正常营销秩序和营销活动的开展,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我们很有必要将企业营销道德从社会道德中分离出来,加以专门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部分企业的实际,试图分析目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存在问题,并从理论上探究提高我国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道德、企业营销、法律、市场道德一词,古已有之。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道”一般指事物变化运动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矩或规范;“德”即道,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便称为“德”。

营销道德指企业的营销活动自觉地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符合社会道德标准。

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某些企业为追逐利润最大化,严重损害广大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违背法律与道德原则,但并没有引起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足够重视。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可见我们很有必要将企业营销道德从社会道德中分离出来,并加以专门研究。

一、西方营销道德理论在全球经济向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跨国经营都面临着各种文化的差异或者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而产生的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挑战,比如在商业活动中贿赂、逃税、金融欺诈、侵犯消费者合法权利、造成环境污染等等违背道德行为层出不穷,从而引起了西方国家学术界及企业界逐步重视对道德问题的研究。

1.显要义务理论(THE PRIME FACIE DA TY FRAMEWORK)英国学者罗斯(W.D.ROSS)在其1936年出版《“对”与“美”》一书中,提出了“显要义务”理论,即符合“显要义务”即道德。

所谓显要义务,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人们自认为合理的行为。

罗斯列出了六种显要义务:⑴诚实;⑵感恩;⑶公正;⑷行善;⑸自我完善;⑹不作恶。

显要义务理论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它鼓励营销人员抛弃单纯从功利角度来判断市场营销行为是否可取的观点,并强调营销人员在营销活动中应当审视和决定承担那些无处不在的显要义务。

2.相称理论(THE PROPORTIONALITY FRAMEWORK)该理论由加勒特(T.GARRCTT)于1966年提出。

他认为:一项营销行为是否道德,应从其目的、手段和后果这三个方面加以综合考察。

目的即动机与意图,动机本身有是否道德之分;手段即实现目的的过程及运用的方式方法;结果即行为引起的结果,分为两种情形:(1)行为人意欲达到的结果;(2)行为人预见的但不是期望的结果。

他把企业营销行为不道德造成的危害分为“大恶”和“小恶”。

大恶是指造成某一机构或个人某些重要能力的丧失,如美国普干公司(Procter & Gamble Co.)销售的“泰莱诺”(Tylenol)药物因含有氰化物而使得一些消费者死亡或终生致残。

小恶则指造成他人物质利益的损害,但不致使其丧失重要能力。

该理论认为营销人员应先解决“大恶”,后解决“小恶”,重点解决经常普遍发生的严重不道德行为。

实质上“相称理论”是指行为人所意欲的善的效果超过可能不为行为人所希望的恶的效果。

这一理论为营销人员判断营销行为的道德性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思维框架。

3.社会公正理论(THE SOCIAL JUSTICE FRAMEWORK)社会公正理论由哈佛大学罗尔斯(RA WIS)教授于1971年提出。

他认为只有从社会成员对其未来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贫富状况等不明了这一“初始位置”出发,才能构建和演绎出公正的理想社会。

以此为基础,罗尔斯提出了自由原则和差异原则。

自由原则即每一社会成员均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有权享受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平等待遇。

这意味着每个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产品,有权获得关于产品或服务方面的完备信息,有权获得关于产品或服务方面的完备信息,有权获得安全、可靠的产品等等。

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这些权利。

差异性原则指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应如此安排:一方面这种安排应普遍适合社会各阶层,另一方面应使社会最底层获得最大的利益。

也就是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不能以损害别人的利益来换取自身利益,尤其是不能以强凌弱,对弱者进行剥夺。

该理论从得到公正的角度要求营销人员树立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并将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的权利纳入企业营销计划与决策。

4.功利论(Utilitarian Theories)这种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杰米里·边沁(Bentham)约翰·穆勒。

所谓功利论,是指判断某行为是否道德,主要看其行为所引起的后果如何。

当某行为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便是道德。

反之,便不是道德。

如何界定功利?一般都认为,功利是指事物的内在价值或者内在的善,而不是外在价值或道德上的善。

内在的善是指健康、快乐这类非道德意义上的内在价值。

外在的善是一种手段的善。

某事物是否具有外在善,是需要通过它能否获取“内在的善”的能力来证明。

例如,获得更多的财富是善的,如果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功利理论强调行为的后果,并以此判断行为的善恶。

一种行为在善恶相抵后,净善由于其他行动方案的功利,该项行为才是符合道德的。

功利理论对行为后果的看法,主要有两种典型代表,一种是利己功利主义,它是以人性自私为出发点,但他并不意味着在道德生活中因为自身利益去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另一种是以穆勒为代表的普遍功利主义,他抛弃了利己主义原则。

普遍功利主义认为,行为道德与否取决于行为是否普遍被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

现代企业家多数倾向于采用普遍功利主义原则来确定行为的道德性。

5.道义论(Deontological Theories)道义论认为,某些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是由行为结果,而是由行为本身内在特性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只需要根据本身的特征可以确定,而不一定要根据行为的“善”、“恶”后果,即符合义务原则的要求时,便是道德的。

例如,企业之间签订经济合同,他们必须履行合同义务,否则经营活动便会瘫痪。

道义理论从人们在生活中应承担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出发,根据一些普遍接受的道德义务规则判断行为的正确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上述几种道德理论,虽然不能成为解决营销道德冲突的万能钥匙,但它为我们进行营销道德判断提供了最基本的思考线索。

它们都要求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既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要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给社会公众带来最大利益。

二、我国企业营销存在的道德问题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国家的立法速度和执法力度还没能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因而严重损害消费者(客户)利益的不道德行为越来越突出。

其主要表现如下:1.落后的营销观念,严重损害了消费者自身利益。

比如,某些企业为了牟利不惜侵害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而消费者对有潜在危险商品,包括危险玩具、含过量腐蚀剂和色素的食品、劣质化妆品等,认识还不够深刻。

买卖双方都较多地注重表面的、短期的利益,忽视潜在的、长期的利益。

如调查中有71%的认为在给予用户说明的情况下,可以出售有潜在危险性的玩具;有65%的人认为烟草工业可以发展。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牟利使得消费者购物所得利益远远低于付出价值(除假冒伪劣商品外)。

这种现象在保健与滋补产品中表现尤为明显。

58%的消费者认为购买保健饮品效应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而绝大多数企业只针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忽视甚至歧视其他少数或处于不利地位的消费者。

如中老年及低收入者市场,为多数企业忽视。

调查中有90%的人认为中老年人不易买到满意服装。

2.不真实传递商品信息,严重误导消费者购买决策。

例如,经常出现的“特价”、“大减价”、“跳楼价”、“大放血”广告宣传,大多成了欺咋式的推销术。

过分夸大和片面强调优点的广告,误导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

“增高”类保健品风起云涌,XX天让您孩子高XXcm 的说法频频见诸媒体,害得卫生部紧急下文,全面封存“步步高升”及相关产品;补钙大战已进入白热化,你是“买好钙”,我就“吸收好”;你说“能沉积”,我就打出“排列好”,概念造得真是绝,真实效果怎么样﹖管他的呢!滥用“真皮”、“纯羊毛”标志和“国优”、“省优”、“部优”称号现象严重,65%的消费者不相信商品质量标志。

许多食品、化妆品等包装显示的商品内容、容量与实际不符。

3.过分的促销造成资源浪费,加重了消费者负担。

调查中75%的消费者认为华丽的包装只是推销的需要;62%的消费者认为广告刺激了消费欲望,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引起不合理的过量消费。

个别产品为争“标王”投入的广告费,远远超过产出,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很差。

4.强制推销,迫使消费者做出不必要地购买决策。

调查显示:50%消费者依据包装好坏、标签及说明书来了解商品品质与品牌并做出购买决策;50%消费者在直销人员的高超推销技巧下购买了未计划购买的商品,其中70%的人在购买后又后悔。

5.污染环境。

我国企业绿色意识普遍淡薄,所开发绿色产品为数不多且价格偏高,生产废弃物品污染环境日趋显著。

60%的消费者认为环保不能只讲自觉,需要法律强制;76%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有利于环保和健康的绿色产品,但价格要合理。

6.不正当竞争,损害了客户及企业长远利益。

企业营销中经常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如请客、送礼、回扣、贿赂、捆绑销售、窃取商业情报、蓄意贬低竞争对手的广告宣传等。

43%的营销人员把宴请、娱乐、送礼视作惯例;42%的营销人员认为是增进感情的需要。

∂另外,还有许多生产商和批发商发展专营渠道,只允许一定销售点经营其产品。

生产商不允许经销商在本地区销售其他竞争性产品或生产商同意在规定的区域内不销售给其他经销商。

强有力品牌的生产商有时只允许经销商经销他产品线下的部分或全部产品。

以上几种情况阻碍了消费者从竞争的生产商和供应商中购买其他品牌的自由选择权,对消费者乃至部分经销商带来了极大利益伤害,同时也损害了企业长远利益。

三、我国企业营销违德问题的原因分析企业不道德营销行为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它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其主要原因如下:1.缺乏道德营销的物质基础。

在二十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非道德营销行为泛滥的现象,这与当时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我们才刚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购买选择已经有了一定余地。

但这种选择余地可以说是低水平(产品质量水平普遍很低)和差异非常小的,市场竞争远不够充分,消费者地位还没有彻底改变。

在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只有被动接受质次价高和假冒伪劣产品,不道德行为仍很猖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