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上海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

合集下载

上海--初三--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计算基础题---专题复习.doc

上海--初三--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计算基础题---专题复习.doc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复习1. -个底面积为2x10 2米彳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米,内盛有0」米深的水,如图10 (a) 所示,另有质量为2千克,体积为1x10—3米'的实心止方体A, 如图10 (b)所示,求:(1)图10 (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图10 (b)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

(3)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10 (a)的水中后,水而上升的髙度。

2、重为10牛、底面积为2X1CT米彳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内盛0.18米深的水。

若在此容器内再放入一密度为0.5X10’千克/米',质量为0.5千克的觀料块,使水面上升0.02米(水未溢出)。

求:(1) 須料块受到的重力;(2) 放入澈料块后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 现在小张和小李两位同学想计算犁料块静止在水面上时,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増加量A P。

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农所示:计算过程小张容器对地而增加的压力AF就是容器内上升的水的重力4G水,即AF=AG *=△ mg= pAvg=1.0X103千克/米3X2X 10'2米‘X0.02 米X9. 8 牛/千克二3.92 牛则容器对地而压强的增加量△ p=AF/s=AG水/s=3.92牛/2xi(y2米帕。

小李容器对地面增加的压力4F就是塑料块的重力G,叩AF-G旷mg-0.5千克X9.8牛/千克=4.9牛则容器对地而压强的增加:tAp=AF/s= G垫/s=4.9牛/2X10'2米2=2.45X1()2帕。

请判断:小张的计算过程是____________ ,小李的计算过程是(均选填“止确”或“错误”)3.(2007年上海中考第17题)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止方休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为0.IX103千克冰3, “B为O.8XIO3千克/米\求:(1)物体A的质量加A。

姓名(2)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F B O图1 [(3) 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在止方体A、B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定的厚度后,通过计算比较A、B剩余部分对地而压强的大小关系。

2020-2021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a )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其密度为ρ甲和ρ乙。

已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均不溢出),如图(b )所示,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Δp 乙,则( )A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B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C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D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 p =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从图(a)可以看到,h h <甲乙,那么可知ρρ甲乙>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那么可得''p gh ρ=甲甲甲、''p gh ρ=乙乙乙,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 p p gh gh g h h ρρρ∆=-=-=-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 ()'''p p p gh gh g h h ρρρ∆=-=-=-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还可以知道甲液体、乙液体在大底面积1S 和小底面积2S 的容器中时的体积关系式是''12V V S h S h ===甲甲甲甲 ''21V V S h S h ===乙乙乙乙式子变换可以得到'21S h h S =⋅甲甲,'12S h h S =⋅乙乙,代入上面的式子可以得到 '''21211S S S p g h h gh S S ρρ⎛⎫-∆=-⋅=⋅ ⎪⎝⎭甲甲甲甲甲甲'''11222S S S p g h h gh S S ρρ⎛⎫-∆=-=⋅ ⎪⎝⎭乙乙乙乙乙乙两式相减可得到()''''211212121212-----h S h S S S S S p p gh gh g S S S S S S ρρρρ-∆∆=⋅⋅=⋅甲甲乙乙甲乙甲甲乙乙因为p p =甲乙,12S S >,那么12p S p S >甲乙即在(a)图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也可知G G >甲乙因为'2G h S ρ=甲甲甲、'1G h S ρ=乙乙乙,可知''21-0h S h S ρρ>甲甲乙乙所以-0p p ∆∆>甲乙即p p ∆>∆甲乙;故选A 。

上海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项大剖析

上海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项大剖析

上海市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项大剖析与浮力有关的题目一、常见题目类型1.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柱形容器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图1)。

2.把小球(或物块)放入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溢出(图2)。

3.将物体A 先后放入水和酒精中(柱形容器里的液体满或不满)(图3)。

二、例题【例题1】如图1所示,高为1米、底面积为0.5米2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内盛满水。

(1)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

(2)若将一个体积为0.05米3的实心小球慢慢地放入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不动时,发现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没有发生变化。

求小球质量的最大值m 球大。

【例题2】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里面盛有0.3米深的水。

现有长为0.2米的吸管(底部用蜡封住),将适量细沙装入吸管中,用电子天平测出其总质量为0.01千克。

然后将该吸管放入水中,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其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h 为0.1米。

求:图1h =1米图2A 甲 图3 乙图1①容器中水的质量m 水。

②吸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 水。

③若在该吸管中继续装入细沙使其总质量变为0.012千克,并把该吸管如图所示放入某未知液体中,测得其静止时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0.15米。

求该未知液体的密度ρ。

三、练习题1. 如图1所示轻质薄壁容器A 高0.4米,底面积为200厘米2,内装有0.3米的水。

求:(1) 容器内水的质量m 水; (2) 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P 水;(3)若将体积为2.5×10-3米3的正方体B 轻轻放入A 容器中,则:此正方体的密度至少为多大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才能达到最大值。

2.如图2所示,水平地面上足够深的轻质圆柱形容器中放有质量为2.1千克,密度为0.75×103千克/米3的圆柱形木块,木块、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3S 、8S 。

① 求圆柱形木块的体积V 木。

② 在容器中加入水,当水深为0.01米,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

【中考复习】2021上海中考物理考点复习:压强和浮力

【中考复习】2021上海中考物理考点复习:压强和浮力

【中考复习】2021上海中考物理考点复习:压强和浮力
1.固体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
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2.增压方法:(1)s不变,f↑; (2) F保持不变,s↓ (3)同时设置f↑, s↓. 减压方法正好相反。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4.液体压力特性:(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壁有压力,(2)液体在各个方向都有压力;(3)液体的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同一深度,液体在各个方向的压力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力也取决于密度。

5.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
6.大气压力的原因:空气是由重力产生的。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力降低,沸点降低。

7.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8.证明大气压力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9.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
=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0.流体压力与流速的关系:流体中流速越大,压力越小;速度越小,压力越大。

(完整版)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一附答案.doc

(完整版)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一附答案.doc

耐思教育压强计算专题一【压强思维导图】i.基础引入: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 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4)压强变化范围(1)压强变化量(2)液体压强:抽倒加物( h、 m)(3)固体压强:压强变化类计算(5)v、 n取值范围(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切割叠放( h、v、m)七大题型(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压强的估值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开放性试题压强可能是多少?三个实心正方体水平切割固体压强叠放竖直切割F切去相同质量ps切割切去相同高度p gh压强变化分析切去相同厚度p gh施压竖直向上p' p原p竖直向下p' p原p液体压强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相同质量p F s相同深度倒入p gh相同体积ii. 例题讲解1、如图12 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 牛, A 的边长为 0.25 米, B 的边长为0.4 米。

①求正方体 A 的密度ρA。

②求正方体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③若在正方体 A、B 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 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和 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

p⑴ρA= m A = G A = 980牛 3 千克 / 米 3 ( 3 分)V 3 = 6.4 × 10A V A g 9.8牛 / 千克(0.25米)( ρB= mB = G B =1.5625 ×103千克 / 米3) B V B V B g A⑵ p B=FB=GB=980牛/(0.4米)2 = 6.125 × 103帕。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圆柱体的上方,分别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则( )A .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B .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C .甲对地面的压力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力D .甲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CD .若在两圆柱体的上方,分别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此时甲、乙对地面压力为F G gV ρ=+甲甲甲甲 F G gV ρ=+乙乙乙乙由题意,可知G G =甲乙,V V =甲乙,ρρ甲乙>,则F F 甲乙>,故C 、D 错误;AB .若在两圆柱体的上方,分别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后,二者对地压强分别为G gV p S S ρ=+甲甲甲甲甲甲G gV p S S ρ=+乙乙乙乙乙乙由于G G =甲乙,V V =甲乙,ρρ甲乙>,则G G S S <甲乙甲乙gV gV ρρ>甲甲乙乙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也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故A 正确、B 错误。

故选A 。

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A .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B .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C .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大D .它们切去的高度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 所以,P 甲>P 乙,而F G m g ==甲甲甲,F G m g 乙乙乙==, 所以,m g m gS S =甲乙甲乙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则甲乙对海绵压强相等,P 甲剩=P 乙剩,即:m g m gm g m g S S --=乙甲乙剩甲切甲乙所以,m 甲切>m 乙切,故AB 错误;放在水平面上的柱体的压强可用P ρgh =求解. 因为P 甲剩=P 乙剩,所以,gh gh ρρ=甲乙甲剩乙剩, 由图可知,h h 甲剩乙剩>,所以ρρ<甲乙. 因为m 甲切>m 乙切,V Sh =,m V ρ= 所以:m m g g S S >甲切乙切甲乙,即:S h g S h g S S ρρ>甲甲乙乙甲切乙切甲乙所以,h 甲切>h 乙切,C 正确,D 错误. 故选C.3.如图,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至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将他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甲、p '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 ∆甲、p ∆乙。

2020-2021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易错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易错题含答案
【答案】A
【解析】
A砖对B砖的压力等于A砖的重力,即F=G=19.6N;
两砖的受力面积S=5cm×10cm=50cm2=5×10-3m2;
A对B的压强 .
点睛:A砖对B砖的压力等于A砖的重力,受力面积为两物体的实际接触面积.
10.如图所示的两个容积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的A、B两点处液体压强pA=pB,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故选C。
7.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乙,则()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无法确定
【答案】C
由G=mg可知
m甲=m乙
由图可知
V甲<V乙
由ρ= 可知
ρ甲>ρ乙
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根据p=ρgh可得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p甲>p乙
由图可知,当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时,剩余甲液体的体积大于原来体积的一半,剩余乙液体的体积约为原来体积的一半,由
F=G=mg=ρVg
D.若抽出相等体积的原液体,p'甲一定小于p'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
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已知h甲>h乙,然后利用 可推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规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由S甲>S乙,再根据 可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大小关系,进而可知变化后压强的大小;由S甲>S乙可知,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在容器中的高度大小,又由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利用 可推出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大小关系,进而可知变化后压强的大小。

2021-2023上海市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压强的变化分析)

2021-2023上海市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压强的变化分析)

2021-2023上海市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01-压强变化分析(一)2021一模1、(2021浦东一模)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则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A .F'甲>F'乙B .F'甲=F'乙C .F'甲<F'乙D .无法判断2、(2021金山一模)如图3所示,质量相等的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若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的体积,并将截取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方,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Δp 甲、Δp 乙。

则()A .p 甲>p 乙,Δp 甲>Δp 乙B .p 甲<p 乙,Δp 甲<Δp 乙C .p 甲<p 乙,Δp 甲>Δp 乙D .p 甲>p 乙,Δp 甲=Δp 乙3、(2021长宁一模)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在它们的上部分别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F 甲、F 乙和压强p 甲、p 乙的关系是()A .F 甲<F 乙,p 甲<p 乙B .F 甲>F 乙,p 甲<p 乙C .F 甲<F 乙,p 甲>p 乙D .F 甲>F 乙,p 甲>p 乙4、(2021青浦一模)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图3甲乙甲乙图3图1乙甲乙。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如图2所示,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和质量均相等。

下列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甲、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p 甲>p 乙B .ρ甲=ρ乙,p 甲<p 乙C .ρ甲>ρ乙,p 甲>p 乙D .ρ甲>ρ乙,p 甲<p 乙5、(2021松江一模)如图3所示,质量相等的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切去部分质量为Δm 甲、Δm 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 甲、p 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Δm 甲一定大于Δm 乙B .Δm 甲可能大于Δm 乙C .p 甲一定大于p 乙D .p 甲可能大于p 乙6、(2021奉贤一模)如图3所示,底面积为S 甲<S 乙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已知它们的高度h 甲<h 乙,且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甲>F 乙。

上海中考物理专题 计算压轴题(二)

上海中考物理专题   计算压轴题(二)

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二)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二)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考点归类】固体压强类【考点表明】1.固体压强问题主要集中在柱形体压强问题,非柱形体压强在小题中体现。

2.柱形液态应力牵涉至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密度、重力、压力、浮力及应力等多个知识点,其中以应力为核心。

计算上既可以用p=f/s,又可以用p=ρgh,逻辑推理严密而灵活。

3.题目情景:相同方式的研磨问题,相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外力施予问题,两物体的夹入问题。

4.解题思路:首先,确定公式的使用条件,基本公式p=f/s和p=ρgh在实心的方柱体、长方柱体和圆柱体情况下是通用的。

其次,压强变化量△p=p2cp1或△p=p1cp2的理解和运用。

应力变化量△p=△f/s须面积维持不变,△p=ρg△h则必须确保密度就是维持不变的。

(具体内容问题中运用)最后,常规的结论或方法要熟练掌握应用。

比如:①h-a-s-v四者的变化趋势就是相同的,m-g-f三者的变化趋势也就是相同的;②竖切不发生改变液态的应力,某些情况下切面和液体质量的增加效果就是一致的;..③极限法要注意使用方式,物体被切光或提起时和一般情况是不同的,可适当用特殊值代入法;④画图对解题大有好处;⑤可以尽早的反用公式,比如说液体的用p=f/s,液态的用p=ρgh,多用逆向思维和整体法处置问题。

【习题分析】一.切割叠加问题练1.例如图1右图,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置放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表面的应力相同。

未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

谋:(1)物体甲的重力。

(2)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3)如果沿直角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乌回去厚度为h的部分,然后将截去部分夹入在余下部分上,若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应力分别为p甲和p乙,恳请推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并表明理由。

1图1甲乙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练习2.如图2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b的质量都为6千克。

上海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

上海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
P甲剩=P乙剩,即:
所以,m甲切>m乙切,故AB错误;
放在水平面上的柱体的压强可用 求解.
因为P甲剩=P乙剩,
所以, ,
由图可知, ,所以 .
因为m甲切>m乙切, ,
所以: ,即:
所以,h甲切>h乙切,C正确,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B.三个容器中,乙杯的水对杯底的压力最大
C.三个容器中,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选A。
3.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在两个正方体上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甲一定大于m′乙B.m′甲一定小于m′乙
C.m′甲一定等于m′乙D.m′甲可能等于m′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最初压强相等有:
ρ甲gh甲=ρ乙gh乙,
即:
ρ甲h甲=ρ乙h乙
ρ甲<ρ乙,故:
h甲 h乙。
甲的横截面积:
S甲=h2甲,
乙的横截面积:
S乙=h2乙.
设切去的高度为△h,要比较切去部分的质量,切去部分的质量=密度×切去部分的体积:
m′甲=ρ甲S甲∆h=ρ甲h2甲∆h=ρ甲h甲h甲∆h
m′乙=ρ乙S乙∆h=ρ乙h2乙∆h=ρ乙h乙h乙∆h
可得,甲、乙剩余的部分高度:

由题知剩余的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剩余的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 可得: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的综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的综合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 甲、p 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 甲、F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p <甲乙 F F =甲乙B .>p p 甲乙 F F <甲乙C .p p <甲乙 F F 甲乙>D .>p p 甲乙 F F 甲乙>【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甲烧杯中的物体漂浮在液体中,乙烧杯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所以甲烧杯中的物体和乙烧杯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 FG ==浮甲浮乙物又根据压强与浮力关系,可知F p S =浮甲甲底 F p S p S =-浮乙乙顶乙底则p S p S p S =-乙顶甲底乙底即0p p p =->乙顶乙底甲底故p p <甲乙;因为甲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根据公式F gV ρ=浸浮液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两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G G G G G g hS V ρ=++=++-甲甲甲浸物甲液物容容容 ()F G G G G G g hS V ρ=++=++-乙乙乙浸物乙液物容容容由于F gV Gρ==甲甲浸浮甲物F gV Gρ==乙乙浸浮乙物则F G ghSρ=+甲甲容容F G ghSρ=+乙乙容容因为ρρ甲乙>,则F F甲乙>故选C。

2.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A. p1+p2B. p12+p22C.331221p pp+D.331222p pp+【答案】D【解析】【详解】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ρ,边长分别为L甲和L乙,=F mg Vg Shgp ghS S S Sρρρ====甲正方体的边长1=PLgρ甲乙正方体的边长2=PLgρ乙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桌面的压力:33=(+)g=(+)g=(+)gF G m m V V L Lρρρ=甲乙甲乙甲乙总乙对桌面的压强:331233333333122222222(+)(+)g ==p p g L L p p F g g p p S L p g ρρρρρ+==甲乙乙乙 故选D3.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2020-2021上海备战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

2020-2021上海备战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都相等的均匀实心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

现按不同方法把甲、乙分别切下一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其中可能使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的方法是()A.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B.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体积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厚度D.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答案】B【解析】【详解】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V=Sh,分析可得V甲<V乙,又因为甲乙质量相等,根据公式ρ=mV,可得ρ甲>ρ乙。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甲乙剩余部分质量仍相等,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压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p=F S可知,因为S甲<S乙,所以p甲>p乙,故A错误;B.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因为得ρ甲>ρ乙,根据公式m=ρV,所以切掉的部分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剩余部分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的总质量小于乙的总质量,甲的总重力小于乙的总重力,甲对地面压力小于乙对地面压力,而S甲<S乙,根据压强公式p=FS,此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故B正确;C.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因为甲乙质量相等,所以ρ甲V甲=ρ乙V乙,ρ甲S甲h甲=ρ乙S乙h乙,因为h甲=h乙,所以ρ甲S甲=ρ乙S乙,设切掉的厚度为∆h,则有ρ甲S甲∆h=ρ乙S乙∆h,即切掉的部分质量相等,则甲乙剩余部分质量仍相等,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压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p=FS可知,因为S甲<S乙,所以p甲>p乙,故C错误;D.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剩余部分质量质量仍相等,因为ρ甲>ρ乙,根据公式V=mρ可知,剩余部分体积''V V<甲乙,因为h甲=h乙,所以剩余部分底面积''S S<甲乙,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压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p=FS,因为''S S<甲乙,所以p甲>p乙,故D错误。

2020-2021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A 、B 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物体均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溢出.小明认为:若两物体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小红认为:若两物体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人的观点均正确B .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C .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D .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于两容器都是圆柱形容器,所以有A A F G p S S ==甲甲甲,BB F G p S S ==乙乙乙 因为p p 甲乙>所以A BG G S S >甲乙放入质量相等的物体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A A A AG G G F G p S S S S +==甲甲物甲物甲 ''=+B B B BG G G F G p S S S S +==乙物物乙乙乙 因为A B S S >所以A BG G S S <物物则'甲p 可能大于、小于、等于'p 乙,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若放入物体的体积相等,同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A A A AG G GF G p S S S S +==甲甲物甲物甲 ''''=+B B B BG G G F G p S S S S +==乙物物乙乙乙 其中A BG G S S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关系不定,所以G 物和'G 物的大小关系不定,则AG S 物可能大于、小于、等于'BG S 物,则'甲p 可能大于、小于、等于'p 乙,小红的观点也是正确的, 故选A 。

2.如图所示,均匀圈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两容器里分别装有两种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在同一高度上的A 、B 两点液体的压强A p 和B p 的大小关系为A .AB p p > B .A B p p =C .A B p p <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甲、乙两容器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F p S=和 F G mg ==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相同,即p p =甲乙,∵A 、B 两点在同一高度上,m m =乙甲, V V 甲乙>,∴ρρ甲乙< ,∴根据p gh ρ=知:AB 以下液体对底部压强A B p p 下下<,∵AB 两点压强为A A p p p =-甲下,B B p p p =-乙下 ,∴A B p p >.故选A .2.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

将同—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这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 浮甲<F 浮乙<F 浮丙。

B .比较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则p 甲>p 乙>p 丙。

C .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 ′甲<F ′乙<F ′丙。

D .比较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则p ′甲<p ′乙<p ′丙。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题图可知,物体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此时浮力都是等于重力的,因为是同一物体,因此所受浮力应相等,A 不符合题意;B .根据图示的状态甲容器露出液面最多,丙为悬浮,则甲中液体密度最大,乙次之,丙中最小,因为液面高度相同,因此甲液体体积最大,丙液体体积最小,因此甲液体重力最大,丙液体重力最小,所以甲对桌面压力最大,丙对左面压力最小,因此p 甲>p 乙>p 丙,B 符合题意;C .甲密度最大,深度相同,因此甲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则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最大,C 不符合题意;D .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甲、乙下表面所受压力相等,则其下表面所受压强也相等,D 不符合题意。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的综合附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的综合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 .小丽的重力为900牛顿B .一张草稿纸对折后对桌面的压强为1PaC .一张物理试卷的面积为21mD .小丽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于900牛顿 【答案】B 【解析】 【详解】AD .通常中学生的体重为 500N 左右,小丽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体重约为500N ,故A 不符合题,D 不符合题意;B .一张草稿纸的重力约0.1N ,一张草稿纸对折后的长、宽分别约30cm 、20cm ,则面积为600cm 2=0.06m 2,对地面的压强为20.1N 1.7Pa 0.06m F p S ==≈ 由估算可知一张草稿纸对折后对桌面的压强接近1Pa ,故A 符合题意; C .一张试卷的面积比21m 小得多,故C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A 、B 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 ρρ∶=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A .F F 甲乙∶=1∶1, p p 乙甲:=1∶2 B .F F 甲乙∶ =1∶1,p p 乙甲:=1∶4 C .F F 甲乙∶=1∶2,p p 乙甲: =2∶1 D .F F 甲乙∶ =8∶1,p p 乙甲:=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 B F G G =+甲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 BF G G=+乙故A BA B11F G GF G G+==+甲乙∶由mVρ=,可得AA A BB BBAB A18VmmV m mρρρρ===⨯则AB两物体的边长之比为12,则AB两物体的面积之比为14,因为所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BBA ABA14FF FS S SF S F S FSpp=⨯⨯===甲乙甲乙乙甲甲乙故选B。

2020-2021上海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易错题

2020-2021上海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易错题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厚度不计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内装有水,上端固定的细线悬挂着正方体M(不吸水)竖直浸在水中,M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水的深度为11cm。

已知容器底面积是200cm2,重为4N,正方体M边长为10cm,重20N;若从图示状态开始,将容器中的水缓慢抽出,当容器中水面下降了6cm时,细绳刚好被拉断,立即停止抽水,不计细绳体积与质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图未抽出水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26NB.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NC.M最终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900PaD.M最终静止后,M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00Pa【答案】C【解析】【详解】A.物体M的底面积S M=L2=(10cm)2=100cm2=0.01m2若容器内没有物体M,水的深度为11cm时水的体积V=S容h=200cm2×11cm=2200cm3这些水的质量m=ρ水V容=1.0g/cm3×2200cm3=2200g=2.2kg因物体M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所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G容+G水+F浮=G容+G水+G排即:未抽出水时,容器内水和物体M的共同作用效果与2.2kg水的作用效果相同,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G容+mg=4N+2.2kg×10N/kg=26N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原来正方体M浸入水中深度h1=(1﹣15)L=45×10cm=8cm水面下降6cm时正方体M浸入水中深度h2=h1﹣△h=8cm﹣6cm=2cm则物体M 排开水的体积V 排=S M h 2=100cm 2×2cm=200cm 3=2×10﹣4m 3此时正方体M 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 ×2×10﹣4m 3=2N所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 拉=G ﹣F 浮=20N ﹣2N=18N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细绳刚好被拉断时,容器内水的深度h 3=h ﹣△h =11cm ﹣6cm=5cm容器内剩余水的体积V 水剩=S 容h 3﹣V 排=200cm 2×5cm ﹣200cm 3=800cm 3当物体M 恰好浸没时,需要水的体积V 水=(S 容﹣S M )L =(200cm 2-100cm 2)⨯10cm=1000cm 3>800cm 3所以,细绳被拉断、M 最终静止后,M 没有浸没,则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h 4=M VS S -水剩容=322800cm 200cm 100cm -=8cm=0.08m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ρ水gh 4=1.0×103kg/m 3×10N/kg ×0.08m=800Pa故C 错误,符合题意;D .M 最终静止后,排开水的体积V 排′=S M h 4=100cm 2×8cm=800cm 3=8×10﹣4m 3正方体M 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 ×8×10﹣4m 3=8NM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压=G ﹣F 浮′=20N ﹣8N=12NM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M =M F S 压=212N 0.01m =1200Pa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0-2021学年上海中考物理二模检测题《压强》考点汇总

2020-2021学年上海中考物理二模检测题《压强》考点汇总

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计算1.如图1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质量均为8千克,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A 的体积为l ×l0-3米3,B 的边长为 0.2米。

求:①物体A 的密度ρA 。

②物体B 对地面的压强p B 。

③现沿竖直方向分别将A 、B 切去相同厚度h ,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请比较叠放前后A 、B 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 A 、△P B 的大小关系,并写出推导过程。

2.如图2所示薄壁容器A 放在水平地面上,高0.5米,底面积为0.12米,内装有0.3米深的水,求:(1)容器内水的质量m 水;(2)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P 水;(3)若将体积为3810-⨯3米的正方体B 轻轻放入A 容器中,此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1P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2P ∆.请通过计算比较1P ∆和的2P ∆大小关系及对应的正方体B 的密度.(本小题可直接写出答案,无需解题过程)3.如图3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物块A ,其密度为1.2×103千克/米3。

求:(1)若物块A 的边长为0.2米时,物块A 的质量m A 及对地面的压强p A ;(2)若物块A 边长为2a ,现有实心正方体物块B 、C (它们的密度、边长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当选择物块________(选填“B ”或“C ”),并将其放在物块A 上表面的中央时,可使其对物块A 的压强与物块A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值。

图1(图2)A4.如图4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① 若该正方体的体积为1×10-3米3,求它的密度ρ和对地面的压强p 。

② 若该正方体的边长为l ,现沿竖直方向切去厚度为Δl 的部分甲,如图4(a )所示,然后将切去部分旋转90度后叠放在剩余部分乙的上表面的中央,如图4(b )、(c )、(d )所示。

此时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请通过推导得出p 甲与p 乙的大小关系及Δl 的取值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D.而b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加上C形管中高出b端所在水平面以上水柱所产生的压强,所以b端水的压强大于大气,b端管内外存在压强,水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所以C内的水会从b端流出,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砖,每块重19.6N,边长分别是20cm、10cm、5cm,如图所示,那么A对B的压强是()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同一感染者体积相同的一滴血液的重力相同,甲中血液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乙中血液悬浮,浮力等于重力;丙中血液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
F甲=F乙>F丙
故A错误;
B.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小于ρ甲;当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血液滴在乙中悬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ρ乙相同;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大于ρ丙;故硫酸铜溶液中ρ甲密度最大,故B正确;
容器中的液体为水,故A错误;
B.由题意知物体B的重力为12N,但在乙图中细线的拉力变成了10N,由此可知物体A对物体B的支持力为2N,所以B对A的压力也为2N。由乙图可知,物体A被液体浸没的深度
物体A是体积为1000c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故其边长为10cm,所以物体A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
所以物体A受到的浮力
C.F甲一定小于F乙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容器中抽出一定高度的液体并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圆柱体乙时,△h甲=△h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F甲余=F乙余,而此时剩余的高度为h甲余>h乙余。根据F甲=F乙时h甲余>h乙余进行推理可得出:△h甲=△h乙时△F甲<△F乙,即抽走的液体的压力小于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圆柱体乙的压力。原来对地面的压力为F原=F余+△F,因为F甲余=F乙余,△F甲<△F乙,所以原来对地面的压力F甲一定小于F乙。故选C。
CD.由图可知,甲杯中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大于乙杯中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两液面相平,则甲杯中盐水的体积小于乙杯中盐水的体积,又因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所以根据 可知,甲杯中盐水的质量小于乙杯中盐水的质量,甲杯中盐水的重力小于乙杯中盐水的重力,同一只鸡蛋,则重力相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则杯子重力相等,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杯子内的盐水和鸡蛋的重力之和,所以,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即 ,又因为两个烧杯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即 ,故C、D错误。
B.如果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也就是重力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厚度,根据体积公式V=Sh,h相同, ,得到V甲>V乙,甲剩余的质量小于乙剩余的质量,甲的压力小于乙的压力,根据压强公式 , , ,可以得到p甲<p乙;
C.两个物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图知甲的重力大于乙.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乙剩余的重力大于甲剩余的重力,也就是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甲对水平面的压强;
5.两个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玻璃管内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关于这两种液体密度ρ、液体对玻璃管底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一定大于p乙
B.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则ρ甲可能大于ρ乙,p甲可能等于p乙
C.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一定大于p乙
C.血液滴在丙试管中下沉,故受到的重力大于排开硫酸铜溶液的重力,故C错误;
D.当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血液滴在乙中悬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ρ乙相同,当血液滴漂浮时,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于血液的密度,当血液滴下沉时,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小于于血液的密度,可知
ρ甲>ρ乙>ρ丙
由图知液面相平,由公式p=ρgh可得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3cm、质量为100g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厚度不计),将一个质量为250g、体积为200cm3的实心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放入小球之前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0cm,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400PaB.小球受到的浮力为2.5N
p甲>p乙>p丙
故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容器中抽出一定高度的液体并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圆柱体乙,此时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若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圆柱体乙原来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F甲一定等于F乙B.F甲一定大于F乙
故可得物体A的重力
从甲图到乙图,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故B错误;
C.乙容器中水的体积
乙容器中水的质量
乙中水的重力
从甲图到乙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其增大值等于水的重力与B对A的压力之和
故选C。
8.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 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 )
A.水从 端流出
B.水从 端流出。
C.水从 , 两端同时流出。
D.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手指从上、下两开口处同时移开后,a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管内外的压强差为零,水不会从a端流出,故A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某检验人员在盛放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ρ丙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分别滴入一滴体积相同的同一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血液滴在甲试管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B.硫酸铜溶液中ρ甲密度最大
C.血液滴在丙试管中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硫酸铜溶液的重力
D.三个试管底部受到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相等
A.液体的密度为0.8g/cm3
B.从甲图到乙图,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42J
C.从甲图到乙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34N
D.若轻轻剪断乙图中细线,待AB物体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350P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液体深度为15cm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由此可求液体的密度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600P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球的密度为
由于小球的密度大于水,故放在容器中时会沉底;假设无水溢出时,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水面上升高度为
此时容器中水的高度为
由于容器高为0.13m,故溢出水的高度为0.01m;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D.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可能等于p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甲管内液体的体积可能大于乙管内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ρ= 可知ρ甲可能小于ρ乙;如果两个都是竖直放置,对试管底部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由p= 可知压强相等,但乙管倾斜,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小,p甲>p乙,故AB错误;
由图可知A与圆柱体接触的积小于B与圆柱体接触的面积,所以
GA<GB
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甲=G甲+GB
F乙=G乙+GA
因此F甲大于F乙;由压强公式 可知
p甲>p乙
故选A。
11.如图所示,甲、乙两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两容器里分别装有两种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在同一高度上的A、B两点液体的压强 和 的大小关系为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因容器倒放时受力面积变小,由 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大;即
把该容器正放在该桌面上,杯中的水柱是上细下粗的,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杯中的水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水的压力在容器侧壁上,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中水的重力;所以有
故A错误;
B.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故B错误;
C.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故C错误;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水的重力与小球的重力之和,即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故D正确。
故选D。
2.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当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D.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甲管内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管内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ρ= 可知ρ甲>ρ乙;如果两个都是竖直放置,对试管底部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由p= 可知压强相等,但乙管倾斜,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小,p甲>p乙,故C正确,D错误。
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各自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且将切去部分叠放到对方上面,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D.甲、乙都是长方体即柱体,压强用p=ρgh分析,它们原来的压强相同,由公式p=ρgh知,甲物体的密度较大,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甲减小的重力大于乙减小的物重,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