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1《窦娥冤》“东方的莎士比亚”—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分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文赏析
高中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文赏析《窦娥冤》课文赏析《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杰出杂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富有张力的剧情,成为了中国古典戏曲的瑰宝。
该剧讲述了一个无辜女子窦娥蒙冤受屈,却勇敢地抗争到底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以及社会不公的残酷现实。
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孝顺的女子,她的命运多舛,从小失去了母亲,随后又被抵债成为蔡婆婆家的童养媳。
然而,更为不幸的是,她的丈夫早早去世,使她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寡妇。
在那个封建社会中,窦娥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她过着低贱的生活,甚至遭到了别人的误解和污蔑。
然而,她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以孝顺和善良著称。
剧中冲突矛盾重重,张驴儿为了得到窦娥,竟然下毒害死了自己的父亲,然后诬陷窦娥。
而那个昏庸的官吏桃杌,则不问青红皂白,将窦娥处斩。
这一情节凸显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反映了人民对于正义和公正的渴望。
窦娥的冤屈和反抗激发了人们对于正义和公正的思考和追求。
此外,《窦娥冤》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关汉卿巧妙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让窦娥在临终前发下了“血溅白练、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
这既展现了窦娥的冤屈和抗争精神,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正义和公正的强烈愿望。
同时,剧中的语言也是非常精炼和生动的,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也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关汉卿运用诗化的语言,使得全剧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息,让观众在感性的情感中思考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窦娥冤》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反映了人民对于正义和公正的渴望,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
在今天的社会中,《窦娥冤》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启示作用。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欣赏这部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雷雨》课文赏析《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巅峰之作,由曹禺先生创作。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关汉卿剧目的内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关汉卿剧目的内容从思想内容看,关剧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如著名的《窦娥冤》,此作品是其悲剧代表作,被列入世界大悲剧之中,反映了人们的斗争精神,控诉社会黑暗。
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
那些貌似强大的坏人,在聪明的对手面前,一个个被簸弄得象泄了气的皮球,因此作品也带有更多的喜剧意味。
其中以《救风尘》为最有代表性。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的成就为最突出。
剧中主角关羽的出场在第三折,但第一、二折已通过乔国老和司马徽的口渲染了他的英雄业绩和盖世威风,造成了强烈的戏剧气氛。
关汉卿的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是元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面镜子。
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写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
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第三折这〔滚绣球〕一曲,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鲁斋郎》中,作家写鲁斋郎在光天化日之下先后强占银匠李四和中级官吏张珪的妻子,而清官包拯却必须瞒过皇帝,把"鲁斋郎"的名字改成"鱼齐即"才能锄奸除害。
在《望江亭》中,杨衙内凭借皇帝赐予的势剑金牌便可以为所欲为,到潭州杀人夺妻。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关汉卿杂剧的创作倾向与特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关汉卿杂剧的创作倾向与特点据说关汉卿一生共创作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
这些剧本代表着元代杂剧创作的主要倾向和突出成就。
由于关汉卿“风月情,忒惯熟”,因此,从他留传下来的全部杂剧的思想内容看,其创作倾向之一,是以描写男女风月情为主。
关剧的思想内容大体分三个方面:描写风月情或以之为线索的有:《拜月亭》、《谢天香》、《山神庙》《金线池》、《望江亭》、《救风尘》、《玉镜台》、《绯衣梦》、《调风月》计9种,占现存剧种的二分之一。
宣扬义气、忠勇、节操、功名等传统道德观念的有:《西蜀梦》、《哭存孝》、《单刀会》《五侯宴》、《尉迟恭》、《状元堂》计6种,占三分之一。
裁断公案的有:《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计3种,占六分之一。
这种创作比例似乎是作者有意安排的。
毫无疑问,作者最热衷于第一方面的杂剧创作。
然而,最具思想价值的是他的第三方面杂剧。
李渔《闲情偶记·词曲部》“审虚实”一节指出: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随人拈取。
古者,书籍所载,古人现成之事也;今者,耳目传闻,当时仅见之事也。
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
人谓古事多实,近事多虚,予曰不然。
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
以李渔的这段话为纲目,我们又可以概括出关剧三方面的创作倾向或特点:第一,关剧所用之事,以古为多,以今为少。
三分之二以上属于或接近历史题材。
整个元代杂剧的创作也多取材于历史故事。
关剧是展示历史人物风貌风采的画廊。
在关汉卿笔下,有以结义兄弟手足之情为重、誓为之复仇的西蜀帝王刘备;有多才思、爱红颜的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有“千金不改其志”的唐代政治家、诗人裴度;有始与李存信(李克用假子)争斗,终被李克用车裂的李存孝(李克用假子);有忠于蜀汉政权、智勇双全的镇守荆州将领关羽;有始教表妹写字弹琴、终与之喜结良缘的东晋文学家温峤;有智断裴炎杀人案的北宋开封府尹钱可;有人称“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的宋真宗时宰相寇准;有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智斩权豪势要葛彪、鲁斋郎,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包拯;有曾同为后唐大将的李嗣源(后唐明宗)、李亚子、石敬瑭(后晋高祖)、孟知祥、刘知远(后汉高祖)、李从珂(后唐废帝)等。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鉴赏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鉴赏《窦娥冤》是元杂剧灾难剧的经典,全剧涉及多重灾难,具有灾难剧戏剧元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窦娥冤》鉴赏1.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本色的戏曲语言。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例如第三折中,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感情如火,激荡如潮,慷慨激昂。
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富于韵味的语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层深入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戏中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
例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令人凄怆,刻画出窦娥与婆婆死别的悲痛心情;【滚绣球】全曲以及【一煞】中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语言平实,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不少古白话词语,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都表述得十分生动。
高中语文《窦娥冤》作者简介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元杂剧“四大家”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元杂剧“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一、关汉卿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1229—1241),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解州(在今山西运城)、祁州(在今河北)等不同说法。
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慷慨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关汉卿的生平认同儒家仁政学说俗不脱雅、雅不离俗的创作风貌。
关汉卿(1225?~1300?),字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其户籍属太医院户,但尚未发现他本人业医的记载。
金亡时,尚为少年;入元之际(1271)大概已年近半百。
至元、大德年间,他活跃于杂剧创作圈中,和许多作者演员交往,有时还“面傅粉墨”,参加演出,成为名震大都的梨园领袖。
他曾南游杭州,撰有《杭州景》套曲,其中有“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句,可见在元灭南宋、南北统一之后,他还健在。
他还创作了〔大德歌〕十首,其中有“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等语,〔大德歌〕是当时刚流行的小令,可知他的创作活动,一直延续到大德初年。
关汉卿的前半生,是在血与火交织的动荡不宁的年代中度过的。
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关汉卿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以,在他的剧作中,常把《周易》、《尚书》等典籍的句子顺手拈来,运用自如。
不过,他又生活在仕进之路长期堵塞的元代,科举废止、士子地位的下降,使他和这一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处于一种进则无门、退则不甘的难堪境地。
和一些消沉颓唐的儒生相比,关汉卿在困境中较能够调适自己的心态。
他生性开朗通达,放下士子的清高,转而以开阔的胸襟,“偶娼优而不辞”。
他的散曲〔南吕·一枝花〕套数,自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宣称“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既是对封建价值观念的挑战,也是狂傲倔强、幽默多智性格的自白。
由于关汉卿面向下层,流连市井,受到了生生不息、杂然并陈的民间文化的滋养,因而写杂剧,撰散曲,能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地运用民间俗众的白话、三教九流的行话,而作品中那些弱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也在在流露着下层社会的生活气息与思想情态。
元朝,是儒家思想依然笼罩朝野而下层民众日益觉醒、反抗意识日益昂扬的年代;在文坛,雅文学虽然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但它毕竟浃入肌肤,馀风尚炽,而俗文学则风起云涌,走向繁盛。
关汉卿《窦娥冤》主要内容赏析
关汉卿《窦娥冤》主要内容赏析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戏剧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著名悲剧,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我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个“东海孝妇” 的故事,说的是于定国的父亲于公在东海郡当狱吏时,郡里一个对婆婆很孝顺的寡妇,被郡守冤判了死刑,于公为之力争而不得。
后来东海郡大旱三年; 新郡守听了于公的话,洗刷了孝妇罪名,上天立即下了大雨。
这个故事在刘向的《说苑》和干宝的《搜神记》中都有记载。
关汉卿的《窦娥冤》主要根据现实生活创作而成,其中明显地受到“东海孝妇”故事的启发。
剧中的主人公是年轻的寡妇窦娥。
作者在剧中一开始,便先写了窦娥童年时的一系列不幸遭遇。
窦娥三岁丧母; 长到七岁,父亲窦天章因欠高利贷者蔡婆的钱无力偿还,上京赶考又无路费,只好把她送给蔡婆抵债, 从此当了童养媳。
她十七岁成婚,不久丈夫早死,年轻守寡, 与蔡婆相依为命。
蔡婆一次向赛卢医讨债,赛卢医骗她到郊外,想害死她,却被张驴儿父子无意冲散。
张驴儿趁机威逼她婆媳两个嫁给他父子二人,窦娥不肯,张驴儿想用药毒死蔡婆威胁窦娥成亲。
谁知张驴儿父亲误食身死,张驴儿诬陷窦娥药死父亲,逼窦娥相从。
窦娥不但不从,反和他同去见官。
楚州太守桃杌是个只认钱财的昏官,把窦娥打得皮开肉绽,又要打蔡婆。
窦娥为使婆母免遭酷刑,只得屈招,被判死刑。
在赴刑场途中,窦娥满腔悲愤,立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降雪,三年亢旱。
窦娥屈死之后,三桩誓愿,件件实现。
窦娥的鬼魂后来把状告到了考中进士以肃政廉访使身份来到楚州地面的父亲窦天章那里,奇冤才得昭雪。
从“东海孝妇”的传说到《窦娥冤》,已经带上了元代社会的强烈的现实生活色彩。
(一)《窦娥冤》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窦娥这个从安于命运到与命运抗争的性格刚强的妇女形象。
窦娥小小年纪便经历了人生的重大不幸。
她开始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之于“命运” , “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 ,“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 ,认为是前生烧了断头香所致。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 1-1《窦娥冤》 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十七页,共59页。
中国四大名剧
《西厢记》--王实甫 《牡丹亭》--汤显祖
《桃花扇》--孔尚任
《长生殿》--洪 昇
第十八页,共59页。
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澎湃,悲风盘旋。三个场面的 描写,语言质朴无华而富于韵 味,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 世界。曲词不事雕琢,以感情 真切为主导,浅显中见深邃。
第四十三页,共59页。
【熟语把握】
动地惊天 怕硬欺软 顺水推船 前 合后偃 吞声忍气 杳无音讯
怨气冲天 不明不暗 负屈衔冤 古陌荒阡 六出冰花 葫芦提
第四十四页,共59页。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
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 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第三十六页,共59页。
【典故作用大家谈】
苌弘化碧: 清白如玉,天理昭昭; 望帝啼鹃:含冤就死,心存不甘; 六月飞霜:冤情感天,冤狱重现; 东海孝妇:孝行天鉴,人神共愤。
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 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 会现实,一生“不屑仕进”。他一生主要从事 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
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 和愿望。
第二十七页,共59页。
关汉卿: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 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
(文小生、武小生)。
高二语文《窦娥冤》知识精讲人教
高二语文《窦娥冤》知识精讲人教高二语文《窦娥冤》知识精讲人教一. 本周教学内容:《窦娥冤》二. 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我国古代戏曲的文学常识并掌握一些古代白话的意义。
2。
把握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从而领会《窦娥冤》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三. 教学内容重、难点:〔一〕要点概述:1。
了解有关元曲〔指元杂剧〕的基本知识。
〔1〕结构:通常是一本戏四折,有的前面还有一个短小的楔子。
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楔子,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人物、情节和加紧前后剧情的联系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
〔2〕角色:主要是四大类,分为旦、末、净、杂。
这样多的角色分类,便于编演复杂的故事。
〔3〕艺术形式的构成:唱、科、白。
除此之外,每个元杂剧的结尾有两句或四句诗概括交待全剧情节,叫“题目正名〞.每折戏限一个宫调,在一个宫调内可以有各种曲牌的变化。
演唱形式是一人主唱,由正旦或正末独唱到底。
全剧以说唱为主,加上表演动作和舞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
《窦娥冤》一剧的语言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王国维认为作品在语言运用上能“曲尽人意,字字本色,不愧为元人第一。
〞在课文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优美而又节奏感极强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和“愤〞。
其中不少古代白话,如“天地也,只合..〔只应该〕把清浊分辨〞、“怎生〞〔怎么〕、“官吏每〞〔们〕、“糊突〞〔混淆〕等都表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得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 用简单的话,写出下面几个典故的来历.〔1〕苌弘化碧〔2〕望帝啼鹃〔3〕六月飞雪〔4〕东海孝妇怨〔二〕重、难点介绍:1。
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是古代戏剧的样式。
它是在前代戏曲艺术、说唱艺术尤其是在宋官本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产生于金末元初。
元代杂剧是我国戏剧史上完整而成熟的戏剧艺术。
元杂剧在结构方向,基本形式是四折戏加一个楔子.每折戏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加在四折戏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
世界悲剧“千古绝唱”——关汉卿杂剧《窦娥冤》赏析
世界悲剧“千古绝唱”——关汉卿杂剧《窦娥冤》赏析世界悲剧“千古绝唱”——关汉卿杂剧《窦娥冤》赏析关汉卿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最早、最伟大的作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白仁甫、郑光祖),他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的领袖,是世界文化名人。
可是对于这位伟大剧作家的生平材料,留下来很少,几乎等于零,这就可看出当时元杂剧作家地位之低下。
关汉卿是大都人(今北京),他多才多艺,在当时戏曲界有很高的威望。
他的大半生生活于人民群众之中,他广交演员朋友,很熟悉舞台演出,他自己也曾经粉墨登场,这些不仅能使他的作品反映时代和社会,而且还很适宜演出,他的剧本都有良好的演出效果。
关汉卿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六十多种剧本,传下来的只有十八个。
他的杂剧按思想内容可以分三类:第一类公案剧,这些剧揭露政治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触及到尖锐的社会矛盾,著名的作品有《窦娥冤》、《蝴蝶梦》。
第二类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斗争,关汉卿是很善于刻画妇女形象的,他笔下的妇女性格特色很鲜明,但都是比较勇敢、机智的,是敢于斗争的强者形象。
因此关汉卿的剧本中,旦本戏多于末本戏,这是关汉卿剧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代表作如《救风尘》、《望江亭》等。
第三类历史剧,如《单刀会》、《西蜀梦》。
除杂剧外,关汉卿还有散曲小令五十七首,套数十四套。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他晚年写成的。
这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世界有名的悲剧。
剧本通过青年妇女窦娥蒙冤而死的故事,揭示了元代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的反抗。
故事题材来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搜神记·东海孝妇》。
但是《窦娥冤》的主要思想锋芒是指向元代社会的。
因此,这个剧本富有时代精神,剧中对政治黑暗与腐败的揭露,具有极其普遍的社会意义。
有记载说:“数十年来风俗大坏,居官者习于贪,无异盗贼”,“己不为耻人也不以为怪”。
说这几十年以来,社会风气很坏,做官的人习惯于贪污,他们的作为与盗贼没什么区别,他自己不感到耻辱,别人也不以此为怪。
高中语文 1.窦娥冤课文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文剖析楔子课文第一部分。
楔子,相当戏剧的序幕。
这个楔子交代了蔡婆的身份和幼年窦娥的命运。
蔡婆,一个靠放高利贷谋生的寡妇,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父亲窦天章抵债被迫到蔡婆做童养媳。
杂剧选择“卖女”作为序幕,从一开始便向读者和观众营造了一种悲剧的氛围,为后面戏剧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窦天章和窦娥的离别给人们留下了悬念,也为最后平反冤案埋下伏笔。
(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在杂剧里,人物上场往往先念四句或两句诗,叫定场诗。
接着有一段独白,叙述人物的身世和行动的目的,叫做定场白。
它们的作用在于介绍剧情,安定观众情绪。
蔡婆上场的这四句诗反映了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广大下层民众渴盼社会安定的强烈愿望。
]老身(老妇人自称)蔡婆婆是也,楚州(州郡名,治所在山阳县,即今江苏淮安)人氏,嫡亲(血统最亲近的人。
嫡,dí)三口儿家属。
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
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
我数次索取,那秀才只说贫难,没得还我。
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折合,抵偿)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
他说今日好日辰,亲送女儿到我家来,老身且不索钱去,专在家中等候,这早晚窦秀才敢待(大概,就要)来也。
(冲末扮窦天章引正旦扮端云上,诗云)读尽缥缃(代指书籍。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
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
他早年贫困。
在临邛(qiónɡ)做客时,寡居的卓文君爱上了他,即私奔成婚。
后来在成都卖酒,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洗涤酒器。
不久汉武帝读到他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他做官),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意思是不再做卖酒的勾当,而是去朝廷当了大官。
【预讲练】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讲)新人教版必修4
【讲】人教必修4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教学目的:1、联系剧情,把握窦娥的性格,认识窦娥善良美好的灵魂。
2、认识元朝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3、感悟悲剧美,理解悲剧的教育作用。
教学重点:对“三桩誓愿”的理解教学难点:1、“三桩誓愿”是浪漫主义手法2、悲剧的教育作用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和善良;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
一、导语“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也”这是王国维对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的评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窦娥冤》。
二、作者及相关知识介绍。
1.下面请同学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关汉卿。
【明确】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着名的戏曲作家。
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话说就是“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
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
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
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
在他笔下,被压迫的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和贪婪。
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
【补充】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结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关汉卿的生平认同儒家仁政学说俗不脱雅、雅不离俗的创作风貌。
关汉卿(1225?~1300?),字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其户籍属太医院户,但尚未发现他本人业医的记载。
金亡时,尚为少年;入元之际(1271)大概已年近半百。
至元、大德年间,他活跃于杂剧创作圈中,和许多作者演员交往,有时还“面傅粉墨”,参加演出,成为名震大都的梨园领袖。
他曾南游杭州,撰有《杭州景》套曲,其中有“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句,可见在元灭南宋、南北统一之后,他还健在。
他还创作了〔大德歌〕十首,其中有“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等语,〔大德歌〕是当时刚流行的小令,可知他的创作活动,一直延续到大德初年。
关汉卿的前半生,是在血与火交织的动荡不宁的年代中度过的。
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关汉卿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以,在他的剧作中,常把《周易》、《尚书》等典籍的句子顺手拈来,运用自如。
不过,他又生活在仕进之路长期堵塞的元代,科举废止、士子地位的下降,使他和这一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处于一种进则无门、退则不甘的难堪境地。
和一些消沉颓唐的儒生相比,关汉卿在困境中较能够调适自己的心态。
他生性开朗通达,放下士子的清高,转而以开阔的胸襟,“偶娼优而不辞”。
他的散曲〔南吕·一枝花〕套数,自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宣称“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既是对封建价值观念的挑战,也是狂傲倔强、幽默多智性格的自白。
由于关汉卿面向下层,流连市井,受到了生生不息、杂然并陈的民间文化的滋养,因而写杂剧,撰散曲,能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地运用民间俗众的白话、三教九流的行话,而作品中那些弱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也在在流露着下层社会的生活气息与思想情态。
元朝,是儒家思想依然笼罩朝野而下层民众日益觉醒、反抗意识日益昂扬的年代;在文坛,雅文学虽然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但它毕竟浃入肌肤,馀风尚炽,而俗文学则风起云涌,走向繁盛。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剧场、演员与观众的戏剧家,是梨园中的行家里手;他有“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
因此,他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
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他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
像《窦娥冤》,写了窦娥既短促又漫长的20年的人生历程,其前19年风雨和波折,仅在楔子与第一折中几笔带过。
当窦娥在第一折刚出场时,蔡婆婆被赛卢医谋杀、又为张氏父子所救的事件已然发生;张氏父子强行入赘蔡家,还要分别娶蔡家婆媳为妻。
这一来,窦娥一登场,便面临异常严峻的戏剧情境。
守寡的小媳妇如何应付?命运如何?一下子就成为观众极其关注的问题,全剧的主要矛盾也由此逐步展开。
显然,关汉卿很懂得戏剧的特性和观众的心理,他十分重视戏剧演出的舞台效果,不让观众分散对戏剧矛盾的注意力。
他努力在有限的演出时间内,赋予戏剧以更为充实的内容,让强烈的戏剧冲突把观众牢牢地吸引在剧场上。
关汉卿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剂,张弛交替。
像《蝴蝶梦》第一折写凶顽的蒙古贵族葛彪,三拳两脚打死了王老汉,王氏三兄弟拿住凶徒,却不小心把他把他打死。
在元代,法律规定“蒙古人殴打汉儿人,不得还报”;闯下大祸的王氏兄弟命运如何,他们的母亲该让哪一个儿子给葛彪抵命?一下子便成了观众瞩目的事件。
当公人押送王氏兄弟到了开封府,戏剧冲突进入炽热阶段时,关汉卿却让审案的包待制假寐做梦,梦见一只大蝴蝶救出了一只陷入蜘蛛网里的小蝴蝶,而对另一只同样坠入网中的小蝴蝶置于不顾;此时包拯顿起恻隐之心,说“你不救,等我救”,并把它救了出来。
这一个细节的插入,使紧张的情节稍稍松弛,它展示了包待制心灵的一角,让观众饶有兴味地静观他在得到梦境的启示后臬处理上述棘手的案件。
显然冷热场面的交替使剧情的推进显得跌宕多姿,产生深深吸引观众的情节张力。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关剧的艺术价值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关剧的艺术价值关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
关汉卿娴熟地运用元代杂剧的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处理戏剧冲突、运用戏曲语言诸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
关汉卿的剧作把塑造正面主人公放在首要的地位。
《窦娥冤》自始至终把戏集中在窦娥身上,先写她悲惨的身世,继之展开她和流氓地痞的冲突,再集中写贪官污吏对她的压迫,最后写她的复仇抗争。
《单刀会》在公与司马徽烘托关羽的英雄气概,使关羽虽未上场但已有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
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戏曲家象关汉卿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又鲜明的艺术形象。
如同是妓女,赵盼儿、宋引章、杜蕊娘、谢天香等各具不同的个性。
同在鲁斋郎的压迫下,都有着妻子被掠占的不幸遭遇,但中级官吏张珪和工匠李四对事件的态度就截然不同。
在《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西蜀梦》、《诈妮子》等剧里,出色的心理描写打开了作品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扉,成为塑造主要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
在处理戏剧冲突方面,关汉卿善于提炼激动人心的戏剧情节。
这里有善良无辜的寡妇被屈斩而天地变色的奇迹(《窦娥冤》);有单枪匹马慑伏敌人的英雄业绩(《单刀会》、《单鞭夺槊》);有忍痛送妻子去让权豪霸占的丈夫(《鲁斋郎》);有让亲生儿子偿命而保存前妻儿子的母亲(《蝴蝶梦》);有被所爱的人抛弃而被迫为他去说亲的婢女(《诈妮子》)。
这些情节看来既富有传奇色彩,又都是扎根在深厚的现实土壤里的。
关剧紧凑集中,不枝不蔓,省略次要情节以突出主要事件。
《窦娥冤》在这方面最为杰出,它除用楔子作序幕,交代窦娥身世外,接下的四折戏都帷幕启处见冲突。
至于窦娥的结婚、丈夫的病死等事件均一句带过,甚至连窦娥丈夫的名字作者都吝于交代。
关剧善于处理戏剧冲突还表现在它的过场戏简洁,戏剧场面随步换形,富于变化。
这在《望江亭》、《拜月亭》、《单鞭夺槊》、《哭存孝》诸剧尤为突出,如《哭存孝》剧中,刘夫人到李克用处为李存孝说情,眼看李存孝就要得救了,突然刘夫人出去看打围落马的亲子,李存信乘机进谗,存孝随即被车裂。
《窦娥冤》课文赏析
《窦娥冤》课文赏析《窦娥冤》课文赏析《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下面给大家带来《窦娥冤》课文赏析,希望大家喜欢!《窦娥冤》原文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
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
元曲鉴赏:关汉卿的《窦娥冤》分析
元曲鉴赏:关汉卿的《窦娥冤》分析引言中国元曲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颗明珠,代表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高峰。
其中,关汉卿是元曲中最著名的戏曲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窦娥冤》被认为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关汉卿的《窦娥冤》进行分析和鉴赏,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关汉卿与《窦娥冤》的创作背景关汉卿的生平关汉卿是元代的一位著名戏曲作家和演员,他活动在13世纪的中国北方。
尽管关汉卿的具体生平不详,但从后世流传下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元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汉卿以其深厚的戏剧修养和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而被后人所称道。
《窦娥冤》的创作背景《窦娥冤》是关汉卿创作的一部早期元曲作品,成书年代约在元朝初年。
此剧以唐代传奇故事《窦娥冤》为基础,讲述了窦娥因为误入僧院而被僧人强奸,并遭到冤枉致死的故事。
这部作品在元代戏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称为元曲中的经典之作。
剧情设置《窦娥冤》的剧情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
剧中描绘了窦娥冤枉致死的经过,将人物关系、时间和空间的表达紧密结合。
通过窦娥的遭遇和她的心路历程,触发了观众的同情和共鸣。
同时,剧中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展现了对冤屈和不公的思考。
语言表达关汉卿在《窦娥冤》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手法,既有对白,也有唱词。
他巧妙地使用了韵律和押韵,使得台词和唱词在节奏上更加生动有力,同时也增加了音乐性。
关汉卿又灵活运用口语化的演绎风格,使对话更富生活气息,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角色塑造关汉卿对于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他能够刻画出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在《窦娥冤》中,他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细致入微的动作表演,使得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
窦娥这个角色尤为耐人寻味,她同时承受了社会的冷漠和悲惨的命运,使人们对社会的冷酷和人性的丑陋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对人性的思考在《窦娥冤》中,关汉卿对人性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
他通过描绘窦娥遭遇的不幸和她的坚强品质,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冷酷。
结合戏剧的四个特点赏析《窦娥冤》片段
结合戏剧的四个特点赏析《窦娥冤》片段
《窦娥冤》是明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悲剧,其片段展示
了戏剧的四个特点,包括情节紧凑、语言生动、角色鲜明和舞台表现
力强。
首先,该片段情节紧凑,通过窦娥在官府中的审讯过程展现。
从
窦娥被指控谋杀至窦娥在法庭上辩护,整个过程紧张而引人入胜。
每
个细节都有条不紊地展示,让观众牢牢抓住剧情的核心。
其次,剧中的语言生动形象。
关汉卿巧妙运用对白和独白,使角
色的情感和思想得以真实地表达。
窦娥的悲愤、绝望和坚定都通过对
白和独白表达出来,观众能深刻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再次,该片段中的角色鲜明,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特点。
窦
氏姐妹的坚强与仇恨、官员的冷漠与权谋、百姓的同情与义愤等,都
给人以深刻印象。
这些角色都在剧中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作用。
最后,舞台表现力强。
剧中的布景、道具以及演员的动作都为剧
情的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官府中的审讯场景、窦娥所受的鞭刑等,在现场演绎中更能让观众感受到窦娥所受的痛苦。
综上所述,通过情节紧凑、语言生动、角色鲜明和舞台表现力强,片段《窦娥冤》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戏剧的特点,给观众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如何评价《窦娥冤》中的窦娥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如何评价窦娥冤中的窦娥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命运,表达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
《窦娥冤》是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作者关汉卿塑造了窦娥这一平民妇女的典型形象。
窦娥这个人物在世界文学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代表。
他笔下的窦娥是一个很丰满的形象,不甘屈辱,不畏强暴,善良又质朴对亲人细致体贴;原本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安分守己的普通妇女,她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之于命运,她希望能洗清她的清白,支持她对地痞无赖的抗争。
窦娥出身于书香门第,接受儒家的思想和教育,她的父亲窦天章把“三从四德”当作教条来约束窦娥,窦娥善良、温和、守礼节、懂孝道、明事理,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却遭受了人世间的诸多不幸,直到最终被残暴的恶势所迫害。
窦娥在张驴儿的淫威面前窦娥强烈反抗,誓死不从,张驴儿见要挟窦娥不成功,便转儿诬告窦娥害死张老头。
公堂上,张驴儿用银子疏通贪官,要窦娥用命来偿还父亲的命。
窦娥受尽贪官的拷打,但善良的窦娥,看到一边战战栗栗、不停发抖的蔡婆婆,不由得想到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缺银两,把自己买给蔡婆婆为儿媳,想到自己的先夫,想到和蔡婆婆相依为命,形影不离,由婆婆一手把她拉扯大以及儿时与婆婆玩闹的情景,不由浮现在眼前。
已近六十岁的老人,又如何经受得起这群如狼似虎衙役的拷打?如果,让婆婆受到这般酷刑,我又怎么能对得起我那死去的丈夫!善良的窦娥,自己虽然正在倍受酷刑的折磨,心里还在考虑着她面前唯一的亲人——蔡婆婆。
为了使蔡婆婆免受拷打,窦娥牙根一咬把毒杀张老头的罪刑揽了下来……。
窦娥表现出了善良、无畏的精神,做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品性进一步得到展现。
窦娥的命运如此悲苦,她遭受了丧母、离父、亡夫的一系列不幸,但她没有任何怨言,认为自己厄运都是因为“前世烧香不到头,今生甘愿受苦罹难”,劝自己,也劝别人“早将来世修”,但是窦娥的思想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即对多舛命运的抗争,当张驴儿父子闯进窦娥家时,她表示了对他们和婆婆的不满,即使婆婆已经允许了,已成了不能改的事实了,但窦娥并不甘心受这种命运的摆布,对蔡婆婆进行了大胆地批判,对张驴儿予以了强烈的怒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的莎士比亚”——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分析
1.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剧场、演员与观众的戏剧家,是梨园中的行家里手;他有“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
因此,他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
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他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
像《窦娥冤》,写了窦娥既短促又漫长的20年的人生历程,其前19年风雨和波折,仅在楔子与第一折中几笔带过。
当窦娥在第一折刚出场时,蔡婆婆被赛卢医谋杀、又为张氏父子所救的事件已然发生;张氏父子强行入赘蔡家,还要分别娶蔡家婆媳为妻。
这一来,窦娥一登场,便面临异常严峻的戏剧情境。
守寡的小媳妇如何应付?命运如何?一下子就成为观众极其关注的问题,全剧的主要矛盾也由此逐步展开。
显然,关汉卿很懂得戏剧的特性和观众的心理,他十分重视戏剧演出的舞台效果,不让观众分散对戏剧矛盾的注意力。
他努力在有限的演出时间内,赋予戏剧以更为充实的内容,让强烈的戏剧冲突把观众牢牢地吸引在剧场上。
关汉卿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剂,张弛交替。
像《蝴蝶梦》第一折写凶顽的蒙古贵族葛彪,三拳两脚打死了王老汉,王氏三兄弟拿住凶徒,却不小心把他把他打死。
在元代,法律规定“蒙古人殴打汉儿人,不得还报”;闯下大祸的王氏兄弟命运如何,他们的母亲该让哪一个儿子给葛彪抵命?一下子便成了观众瞩目的事件。
当公人押送王氏兄弟到了开封府,戏剧冲突进入炽热阶段时,关汉卿却让审案的包待制假寐做梦,梦见一只大蝴蝶救出了一只陷入蜘蛛网里的小蝴蝶,而对另一只同样坠入网中的小蝴蝶置于不顾;此时包拯顿起恻隐之心,说“你不救,等我救”,并把它救了出来。
这一个细节的插入,使紧张的情节稍稍松弛,它展示了包待制心灵的一角,让观众饶有兴味地静观他在得到梦境的启示后臬处理上述棘手的案件。
显然冷热场面的交替使剧情的推进显得跌宕多姿,产生深深吸引观众的情节张力。
擅于设置悬念,是关汉卿重剧场性的另一个特点。
他的剧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他解决悬念的方式,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像《望江亭》写谭记儿为了解救丈夫,只身奔赴险地。
谁也想不到,她竟扮作渔妇,和杨衙内吃酒调笑,乘机赚取了势剑金牌。
按说,杨衙内凶残狡诈,心存戒备,不可能轻易让势剑金牌落入他人之手。
但他生性好色,看到谭记儿俊俏的模样,逐渐忘乎所以,被灌了几杯迷汤,便糊里糊涂中计,这完全合乎情理。
在望江亭上,谭记儿与杨衙内的较量,没有刀光剑影,而于眼去眉来、应对戏耍之间处处暗伏机彀,外松而内紧;观众在看场上热闹的同时,又为女主人公捏一把汗,犹如身历其境一般。
关汉卿的戏剧语言,向以本色当行著称,即王国维所称道的“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他所写的人物的唱词,在抒情中蕴含着鲜明的动作性,切合特定的戏剧情境。
像《救风尘》第二折,写赵盼儿得知宋引章备受周舍蹂躏时,一面写信给宋引章,一面唱道:〔后庭花〕我将这知心书亲自修,教他把天机休泄漏。
传示与休莽戆收心的女,拜上你浑事疼的歹事头。
(带云)引章,我怎的劝你来?(唱)你好没来由、遭他毒手,无情的棍棒抽,赤津津鲜血流。
逐朝家如暴囚,怕不将性命丢!况家乡隔郑州,有谁人相睬瞅,空这般出尽丑。
这段唱词,把赵盼儿对宋引章的怜悯、牵挂、不满、焦虑,以及她将要采取行动的心态和盘托出,既写风尘女子赵盼儿对姊妹爱怨交加的声口,又把她见义勇为、泼辣机智的性格渲染得活灵活现。
关汉卿对语言有着敏锐和精细的辨析能力。
他注意到,在不同的环境中,同一个人物的语气、措词,会随着情势心态的变化而变化。
像《谢天香》杂剧,写谢天香在钱大尹面前,
碍于悬殊身份,常常小心谨慎,“文诌诌的施才艺”,不敢造次,说话显得典雅;而于钱大尹不在的场合,话语就比较粗俗,骂起人来还用上“臭尸骸”、“臭驴蹄”这类字眼。
关汉卿让谢天香在不同语境中出现言语风格的差异,正好表现出她是个既精通多种文艺,又熟识三教九流,善于察颜观色的官妓。
对于不同的人物,关汉卿根据其身份、教养、地位等,让其语言当俗则俗,宜雅则雅,完全体现不同人物的气质和个性。
像《望江亭》的白士中是个出身儒雅的士子,他在称赞谭记儿时说:“我这夫人十分美貌,不消说了;更兼聪明智慧,事事精通,端的是佳人领袖,美女班头,世上无双,人间罕比。
”辞藻语调,抑扬顿挫,不失文采风流。
而像《窦娥冤》中的张驴儿,俗不可耐,面目可憎,连言语也令人作呕,他对蔡婆婆说:“你教窦娥顺了我,叫我三声嫡嫡亲亲的丈夫,我便饶了他。
”这虽是三言两语,却活现出馋嘴猫式的欲望和一副恶棍无赖的口吻。
2.关汉卿剧作所表现出的纯熟的语言艺术,是杂剧作为代言体的叙事文学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又博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等,融合于作品之中,形成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
这也是关汉卿对元代剧坛的一个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