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⒆于是舍人相与(共同、一起)谏(规劝)曰:“臣所以 (…的原因)去亲戚(父母兄弟)而事(侍奉)君者(引出
原因),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 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即使)庸人(普通人)尚羞 (意动用法,以…为耻,感到羞耻)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 肖(不才),请辞去。”蔺相如固(坚决)止之,曰:“公 之视廉将军孰与(与…相比哪一个(谁)更)秦王?”曰:“不 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 臣。相如虽(虽然)驽(愚驽、无能),独(难道)畏廉将 军哉?顾(只不过)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武力)于 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 为此者,以先(意动用法,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秦始皇本纪》
2、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秦始皇本纪》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列传》
4、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滑稽列传》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传》
4、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 义?
“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 交代了两个事实, 作了一个暗示。
两个事实是: ⑴两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蔺相如的人质; ⑵蔺相如在秦王面前是一个大智大勇、敢说敢为、不顾 生死的人。
一个暗示是:我要与你同归于尽!无庸置辩的事 实,凌厉明确的暗示,秦王除了服从,别无选择。
第一部分:廉颇、蔺相如简介。 第二部分:完璧归赵。 第三部分:渑池之会。 第四部分:廉颇负荆请罪。
1、简述完璧归赵过程。蔺相如的思想性格。 ⑴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又略 施小计,收回璧玉;再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无 理无偿;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迫使他不得有“辞谢” 割城。 ⑵归璧于赵。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表面上以“赵王恐,不敢不 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暗地里采取断然措施,暗中派人送璧回 赵国。 ⑶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 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已置个人生死 于不顾。
(整饰礼仪表示敬意)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一般的) 观(宫殿),礼节甚倨(傲慢),得璧,传之美人,以(介词, 表目的,用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因此) 臣复取璧。大王必(假使,如果)欲急(形作动,逼急)臣,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⑺相如持其璧睨(斜视)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 乃辞谢(婉言道歉),固(坚决)请,召有司(有关官吏)案 (通“按”察看)图,指从此(这里)以往十五都(城)予予 赵。
⑽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延请)赵使者蔺 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通“穆”)公以来二十 余君,未尝有坚明(坚决明确)约束(遵守契约)者(的人) 也。臣诚(确实)恐见欺于王而负(辜负)赵,故令人持璧归, 间(名作状,从小路)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 (个)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杀),臣 请就(动词,接近、接受)汤镬(滚水烹煮之刑)。唯(希望 语气)大王与群臣孰(通“熟”,仔细)计议之。”
⑴廉颇者(停顿语气),赵之良将也(判断语气)。赵 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 (授予官职)为上卿,以(介词,凭借)勇气闻(闻名)于 (在)诸侯。
⑵蔺相如者,赵人也。为(判断动词,是)赵宦者令缪 贤舍人(门客)。
⑶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代赵王得璧 一事),使(派)人遗(送给)赵王书(书信),愿以(介 词,用)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各位)大臣 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白白地)见(被,表被动) 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 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字?有怎样的不同?
秦御史着一“令”字, 蔺相如则用一“为(wèi)”字。
“令”者,威逼也,不得不为,秦国君 臣依靠其强力威压,逼迫赵王就范,置赵王于优伶之 地!“为”者,替、给也,并非威逼,而是主动、自 愿地击缶。两个动词,意蕴丰富,一个是被逼无奈鼓 瑟,一个是死皮赖脸要击缶献丑,秦国君臣满盘皆输! 再次诠释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均(比较、权衡)之(代词,这)二策,宁许以(连词,表 目的,来)负(使动用法,使…担负,承担)秦曲。”王曰: “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实在,如果)无人,臣愿奉 (通“捧”,双手捧着)璧往使。城入赵而(连词,表承接,
就)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动词,表敬意,请允许我)完 Leabharlann Baidu使动用法,使…完整)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 西(名作状,向西)入秦。
⑷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 (介词,凭借)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谦词,私下) 计(动词,打算)欲亡(动词,逃跑)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 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动词,告诉)曰,臣尝从大王与 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 往。相如谓臣曰:‘夫(句首发语词,无义)赵强而(连词, 表并列关系)燕弱,而(连词,表递进,并且)君幸(宠幸) 于(介词,引出被动行为的实施者,被)赵王,故燕王欲结于 (介词,跟)君。今君乃(副词,却)亡赵走燕,燕畏赵,其 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把上身裸露)伏 斧质(钻板)请罪,则幸(侥幸)得(能够)脱矣。’臣从 (听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赦免)臣。臣窃以为(认为)其 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相如使秦不辱使命,成功“保璧” 显示了他成竹在胸的大智大勇, 智斗秦王表现出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2、本文第(7)段已将“完璧归赵”故事叙述完毕, 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 这两句话,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这两句话在全文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揭露了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肯定了赵国 反欺骗斗争的胜利,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蔺相如的智谋和 勇敢; 启下:再一方面又暗示秦王恼羞成怒,导致了下一步 会对赵国采取军事行动,由此过渡到下文“渑池相会”。
⑾秦王与群臣相视而(连词,表承接)嘻(名作动,发出 苦笑声)。左右或(有人)欲引(拉)相如去,秦王因(于 是)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 连词,表转折, 反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趁机)而厚遇(优待)之,使 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疑问语气,吗)?”卒 (终于)廷(名作状,在朝廷上)见相如,毕礼而归(使动 用法,使…归)之。
⒃秦王竟(到…完毕时)酒,终不能加胜(占上风)于( 介词,比)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⒄既罢(结束),归国,以(因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位在廉颇之右(秦汉前“以右为尊” ,上 )。
⒅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 (只不过)以(凭借)口舌(言语)为(立下)劳,而位居我 上。且相如素(一向、本来)贱人,吾羞,不忍(甘心)为之 下!’宣言(扬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 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位次)。已 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相如引车避匿。
遗赵王书(wèi ) 拜为上将( wéi ) 为一击缶(wèi) 刎颈之交(wěn) 秦王不怿(yì) 间至赵矣(jiàn ) 从者衣褐(yì) 望风披靡( mǐ ) 臣语曰(yù) 面面相觑(qù ) 前倨后恭(jù) 毋庸置疑(wú)引车避匿(nì)臣等不肖(xiào ) 璧有瑕(xiá) 肉袒(tǎn ) 列观( guàn) 佯为(yáng ) 汤镬( huò) 传舍(zhuàn shè) 渑池(miǎn) 鼓瑟(sè) 盆缶(fǒu) 驽钝( nú dùn ) 缪贤( miào) 舍人(shè) 郓城( yùn ) 砧板( zhēn ) 秦缪公(mù) 睨柱(nì) 卒相与欢(xiāng) 可予不(fǒu)
⒇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通过)宾客至蔺相如门谢 (道歉)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将军列传》
7、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祖本纪》
(1)《史记》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时当代史事,是中国最早 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不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其巨大的价值, 故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 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 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史记》是我 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分8书、10表、12本纪,30世 家,70列传,共130篇,50余万字。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 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原传 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 的事迹。 (3)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关于司马迁的名联:①刚 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⑻相如度(估计)秦王特(不过)以诈(名词,欺骗)佯 为(装作)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 所共传(传扬)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 日,今大王亦宜(应当、应该)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 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名作动,
⑼相如度秦王虽(连词,虽然)斋,决(副词,必定)负 (违背)约(信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名作动,穿)褐 (粗布衣服),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⑿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有德有才,贤能)大夫,使不 辱于(介词,引出被动行为的实施者,被)诸侯,拜相如为 上大夫。
⒀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⒁其后秦伐赵,拔(攻下)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 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和好),会于西河外 渑池。……
⒂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喜好)音,请 奏(弹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名作状,上前)书 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 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请奉(进献)盆 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这时)相如前 进缶瓦,因跪请秦王。……左右欲刃(名作动,杀)相如,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退却)。于是,秦王不怿(高 兴),为一击缶瓦。相如顾(回头)召赵御史书曰:“某年 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瓦。”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 为秦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
⑹秦王坐章台见(接见)相如。相如奉璧奏(呈献) 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给…看)美人(嫔妃)及左右(侍 从),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补偿)赵城,乃前 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交,给)璧。相如因(于 是)持璧却(退后)立,倚柱,怒发上(名作状,向上)冲冠, 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副词, 全)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凭借、倚仗)其强,以空 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 不相欺,况(何况)大国乎?且以(介词,因为)一璧之故 (缘故 )逆(违背、触犯)强秦之欢(友好感情),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五日,使臣奉璧,拜 (叩拜)送书于庭(通“廷”,朝廷)。何者?严(尊重)大 国之威以修敬
⑸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
(谦词,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即寡德之人)之(助词,的) 璧,可予不(通“否”,表疑问语气)?”相如曰:“秦强而 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怎 么办)?”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连词,表转折,但) 赵不许,曲(理亏)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