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584596c76a20029bd642dc6.png)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规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SJ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SJ/TXXXX-2006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目次引言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如下事实,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以使用涉及条中有关的相关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围、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任何看法。
专利权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其同意任何申请人在合理和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使用授权许可证进行谈判。
在这方面,该专利权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标准的发布构备案。
有关资料可从以下地址获得:专利权持有人姓名地址请注意除上述已经公示的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据此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公示可能涉及专利的责任。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标签主体(含多维条码)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指各类电子标签主体应用在中华人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商品和物品时,电子标签的主体在向信息产业部申请登记注册时,信息产业部信息管理机关为其分配的统一标识代码。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是电子标签主体所拥有的一个全球统一、全国唯一、终身不变的号码。
其目的是促进对电子标签的印制,发行,应用等主体实施有效监管和实现网络信息化。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信息产业部信息管理机关为电子标签主体编制和赋予注册号的工作,也适用于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用于信息产业部<<数字域名规范>>中数字域名和地址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电子标签数据格式中的标识注册号可以通过<<数字域名规范>>标准实现电子标签与计算机无缝衔接并与网络互连和实现数据交换,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网络化技术是实现电子标签信息管理和信息流通的重要组成部份。
标准草案-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标准草案-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718f240964bcf84b9d57ba8.png)
.T/XXX X X X X X X X X X X X标准T/XXX XXXX-YYYY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草案)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al tagof primary power equipment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目次前言 (II)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定义 (4)4符号、代号及缩略语 (6)4.1符号 (6)4.2代号 (6)4.3缩略语 (6)5种类及规格要求 (7)5.1封装形式 (7)5.2材质及外观要求 (7)5.3尺寸要求 (8)5.4安装要求 (8)5.5功能要求 (8)6技术要求 (8)6.1电子标签物理性能 (8)6.2电子标签电气性能 (10)6.3 通信规约 (11)7试验要求 (11)7.1测试的一般要求 (11)7.2直观检测 (11)7.3条码印制质量测试 (11)7.4物理性能试验 (12)7.5电性能试验 (13)7.6通信试验 (14)7.7 通信规约试验 (15)8检验规则 (15)8.1全性能检验 (15)8.2抽样验收检验 (15)附录 A (17)索引 (19)编制说明 (20)前言为规范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要求,提高电力一次设备在运维检修、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与效率,有效支撑电力设备智能运检业务管理,特编制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标签种类及规格要求、技术要求、试验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提出了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在检验、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为电子标签在电力一次设备上进行标准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xxxxxx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xxxxxx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标准草案-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标准草案-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65bed1dbed5b9f3f90f1c5b.png)
T/XXX X X X X X X X X X X X标准T/XXX XXXX-YYYY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草案)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al tagof primary power equipment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定义 (4)4符号、代号及缩略语 (6)4.1符号 (6)4.2代号 (6)4.3缩略语 (7)5种类及规格要求 (7)5.1封装形式 (7)5.2材质及外观要求 (7)5.3尺寸要求 (8)5.4安装要求 (8)5.5功能要求 (8)6技术要求 (8)6.1电子标签物理性能 (8)6.2电子标签电气性能 (10)6.3 通信规约 (11)7试验要求 (11)7.1测试的一般要求 (11)7.2直观检测 (11)7.3条码印制质量测试 (12)7.4物理性能试验 (12)7.5电性能试验 (13)7.6通信试验 (15)7.7 通信规约试验 (15)8检验规则 (16)8.1全性能检验 (16)8.2抽样验收检验 (16)附录 A (18)索引 (20)编制说明 (21)前言为规范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要求,提高电力一次设备在运维检修、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与效率,有效支撑电力设备智能运检业务管理,特编制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技术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标签种类及规格要求、技术要求、试验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提出了电力一次设备用电子标签在检验、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为电子标签在电力一次设备上进行标准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xxxxxx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xxxxxx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电子标签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介绍
![电子标签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8d32c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6.png)
电子标签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介绍电子标签技术(Electronic Tagging Technology)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技术。
它利用无线电频率、红外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将传感器、存储设备、通信设备等集成到一个微型芯片上,以实现对物体的标识和数据采集。
在现代物联网时代,电子标签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零售、汽车等领域,为企业提供了高效、准确、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数据采集是电子标签技术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通过标签上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对环境信息进行感知并采集,然后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数据采集可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两种方式。
有源标签是指标签上集成了电池或者其他能源供应设备,可以主动向数据处理中心发送数据。
有源标签具备更高的通信距离和更强的信号穿透能力,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
然而,由于电池寿命的限制,有源标签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或充电,对于长期使用和成本控制有一定的挑战。
无源标签则是指标签上没有集成电池或其他能源供应设备,需要依靠外部读写设备的电磁场激励来实现数据传输。
无源标签具备较小的体积和低成本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部署和长期使用。
然而,由于信号受限于外部读写设备的传输距离和信号强度,无源标签的采集范围相对较小,一般适用于近距离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是电子标签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将从标签上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和挖掘,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在电子标签技术中,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步骤。
数据清洗是指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重复数据、修正异常数据、填补缺失值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清洗能够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数据转换是指将原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规范化处理,以满足数据分析和存储的需求。
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编码、数据压缩、数据解密等操作,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ISOIECRFID技术标准概述
![ISOIECRFID技术标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ff25a0caf45b307e87197c2.png)
ISO/IEC RFID技术标准概述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以下简称RFID)。
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ISO/IEC是信息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标准化组织之一。
ISO/IEC认为RFID是自动身份识别和数据采集的一种很好手段,制定RFID标准不仅要考虑物流供应链领域的单品标识,还要考虑电子票证、物品防伪、动物管理、食品与医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应用领域。
基于这种认识,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委托SC31子委员会,负责所有RFID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即对所有RFID应用领域的共同属性进行规范化;委托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如ISO TC104 SC4负责制定集装箱系列RFID标准的制定,ISO TC 23 SC19负责制定动物管理系列RFID标准,ISO TC122和ISO TC104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制定物流与供应链系列应用标准[1]。
所有标准的制定工作,可以由技术委员会委托某些专家起草标准草案,也可以由企业或者专家直接提交标准草案,然后按照ISO标准化组织制定标准的程序进行审核、修改直至最后批准执行。
目前ISO RFID所有标准草案都可以在网站中找到。
一、通用RFID技术标准ISO/IEC的通用技术标准可以分为数据采集和信息共享两大类,数据采集类技术标准涉及标签、读写器、应用程序等,可以理解为本地单个读写器构成的简单系统,也可以理解为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其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而信息共享类就是RFID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所必须的技术标准,如软件体系架构标准等。
图1 ISO RFID 标准体系框图在图1中,左半图是普通RFID标准分层框图,右半图是从2006年开始制定的增加辅助电源和传感器功能以后的RFID标准分层框图。
ISO-IEC标准
![ISO-IEC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834bfe2fab069dc50220177.png)
PCD
PICC Pause
ASK 100% 修正密勒码 106 kbps 0 1 0 0 1
60%
5% 5% t1 t2 60% t4 t3 t4 条件 t1>2.5μs t1≤2.5μs
t Min 2.5μs 0.5μs 0.7μs 0 0 Max 3.0μs t1 1.5μs 0.4μs
曼彻斯特码 副载波频率为 f c/16 负载调制 PICC PCD 0 1 0 0 1 106 kbps
标准
为什么要制定标准
• 标准的作用与制定
• 确保协同工作的进行,规模经济的实现,工作实施的安全性以及其他许多方面 • RFID标准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解决编码、通信、空中接口和数据共享 等问题,最大程度的促进RFID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应用 • 标准采用过早,有可能会制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采用过晚,可能会限制技术的应用范围。
20
6 RFID的ISO IEC标准
• TYPE B (与TYPE A相类比)
• • • • • • • • 物理接口 命令和应答的帧格式 数据元素 应答器的存储器 应答器的状态 命令 强制和推荐的命令 防碰撞算法
• 更高的安全性、通信速率、简单的外围电路设计、抗干扰能力
21
阅读器选择应答器组进入识别状态
TYPE B防碰撞流程
计数器值=0 的应答器发 UID N Y
阅读器检测到碰撞? Y 阅读器发送 FAIL 命令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隐私问题
• 目前,很多用于物品识别的应答器(电子标签)都能支持KILL命令
4
• ISO/IEC的RFID标准简介
• 非接触式IC卡
三种非接触式IC卡标准
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2027c3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5.png)
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电子标签系统是一种应用于物流、零售等行业的先进技术,它通过将电子标签与物品绑定,实现对物品的追踪、定位、监管和管理。
这种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误操作和盗窃,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等,因此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技术要求。
1. 标签技术智能电子标签系统的核心是标签技术,要求具备以下功能和特点:- 无线通信能力:标签需要支持无线通信,并能与系统主机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 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标签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工作。
- 长寿命:标签需要具备长时间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物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需求。
- 小型化:标签需要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固定在各种物品上。
2. 读取器技术读取器是用来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要求具备以下功能:- 高精度读取:读取器需要能够准确地读取标签的信息,并能及时传输给系统主机。
- 多任务处理:读取器需要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的读取请求,实现高效率的数据读取。
- 远距离读取:读取器需要支持大范围的无线通信,能够实现标签与读取器的远距离通信。
- 高抗干扰能力:读取器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正常工作。
3. 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智能电子标签系统需要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存储,要求具备以下特点:- 无线传输:系统需要支持无线数据传输,能够实时获取标签的数据并传输给系统主机。
- 大容量存储:系统需要拥有足够的存储空间,能够存储大量标签的信息,并方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 数据安全性:系统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能够进行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4. 软件支持和接口技术智能电子标签系统需要配备相应的软件支持和接口技术,方便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具体要求包括:- 友好的用户界面:软件需要具备简洁、直观的界面,方便用户使用和操作。
- 多功能管理:软件需要支持标签的管理、追踪、定位等功能,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打标 格式 标准
![打标 格式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8f2e54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2.png)
打标格式标准
打标格式标准根据不同的应用和行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打标格式标准:
1. DXF格式:DXF格式是AutoCAD的标准文件格式,适用于二维图形的
打标。
2. PDF格式:PDF是一种通用的文件格式,广泛应用于电子文档、印刷出
版物、工程图纸等领域。
PDF文件可以包含文字、图像、超链接等内容,可以通过各种软件进行编辑和阅读。
3. EPS格式:EPS是一种矢量图形文件格式,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出版、设计等领域。
它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如PostScript、PDF、SVG等。
4. TIF格式:TIF格式是一种常见的位图图像文件格式,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出版、摄影等领域。
它支持多种颜色模式,如RGB、CMYK等,并具有较
好的压缩性能。
5. JPEG格式:JPEG是一种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被广泛应用于网页、电子相册、数码相机等领域。
它支持多种颜色模式,并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
除了以上常见的打标格式标准外,还有一些特定的行业或应用领域可能有自己的打标格式标准,如珠宝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等。
因此,在选择打标格式标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和行业要求进行选择。
电子标签培训
![电子标签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afe05ec81c758f5f61f6734.png)
电子标签培训
一、培训内容
(一)电子标签标准解读
1、电子标签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2、用于信息处理产品和服务数字标识格式规范;
3、《商务领域射频识别标签数据格式》(SB/T 10530- 2009)应用;
4、基于十进制网络的电子标签信息定位查询与服务发现技术规范;
5、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标签信息查询与服务发现技术规范;
6、基于射频技术的用于产品与服务域名规范。
(二)电子标签应用技术与主要技术问题
1、标签安全问题;
2、与其他(传感器)融合技术。
(三)RFID标签设计与产业
1、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2、芯片设计及产业;
3、天线设计及产业;
4、新型封装技术;
5、识读设备的关键技术和发展。
(四)RFID网络技术规范与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1、射频识别标签信息查询服务网络架构技术规范;
2、RFID网络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3、RFID中间件、软件设计基础;
4、高频标签和超高频标签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5、RFID在食品、安全、商务流通、制造业、运输业、图书馆等领域的应用方案。
电子标签的数据上传和下载设置教程
![电子标签的数据上传和下载设置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b9951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a.png)
电子标签的数据上传和下载设置教程在现代社会中,电子标签已经成为了商业和物流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电子标签,我们可以对商品进行追踪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要想正确地使用电子标签,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进行数据上传和下载的设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电子标签的数据上传和下载设置教程。
一、选择合适的数据上传和下载工具在进行数据上传和下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的软件和设备可供选择,如RFID读写器、蓝牙设备等。
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二、设置数据上传和下载的参数在进行数据上传和下载之前,我们需要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上传和下载的数据格式,如CSV、XML等。
其次,我们需要设置数据的传输方式,如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等。
此外,还需要设置数据的加密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三、连接电子标签和读写设备在进行数据上传和下载之前,我们需要将电子标签与读写设备进行连接。
对于有线传输方式,我们可以使用USB线或串口线将电子标签和读写设备连接起来。
对于无线传输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等技术进行连接。
四、进行数据上传在连接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上传操作。
首先,打开数据上传工具,并选择要上传的数据文件。
然后,选择上传的目标设备,如电子标签的序列号或IP地址。
最后,点击“上传”按钮,等待数据上传完成。
五、进行数据下载除了数据上传,我们还可以进行数据下载操作。
首先,打开数据下载工具,并选择要下载的数据文件。
然后,选择下载的目标设备,如电子标签的序列号或IP地址。
最后,点击“下载”按钮,等待数据下载完成。
六、检查上传和下载结果在进行数据上传和下载之后,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检查,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查看上传和下载的日志文件,或者通过读取电子标签上的数据来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有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我们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补充。
数据中心设备标签及网络线缆标签规范
![数据中心设备标签及网络线缆标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5d68d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4.png)
数据中心设备标签及网络线缆标签规范
摘要
为了使数据中心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便捷化,制定了以下标签规范。
设备标签的规定
1. 位置标签:在每个设备上粘贴位置标签,标明该设备在机房中的位置,便于工程师进行快速定位。
2. 设备名称标签:在每个设备上粘贴设备名称标签,标明该设备在数据中心中的名称,便于工程师进行快速识别和查找。
3. 机房标签:在每个机房的入口处和墙面上贴上机房标签,标明该机房的名称和编号,便于工程师进行快速查找。
4. 材料标签:对于设备所需的材料(如配线架、电源线等),需在材料上贴上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便于工程师进行材料管理和补充。
网络线缆标签的规定
1. 线缆编号标签:在每条网络线缆两端贴上线缆编号标签,标
明该网络线缆的编号、长度、类型等信息,便于工程师进行快速查
找和诊断。
2. 带电标签:对于那些有电的线缆,需要贴上带电标签,标明
该线缆带电状态,以免操作人员在处理设备问题时引发危险。
3. 线缆路径标签:在每个线缆穿过的设备上粘贴线缆路径标签,标明该线缆路径,便于工程师进行快速查找和排除问题。
总结
以上是数据中心设备标签及网络线缆标签规范的详细内容。
这
些规范将使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方便了设备检查,提高
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推进和完善整个数据中心的管理。
UHF电子标签读写器UHFReader18用户手册v2.0
![UHF电子标签读写器UHFReader18用户手册v2.0](https://img.taocdn.com/s3/m/e947a1f5910ef12d2af9e7d4.png)
UHF一体机电子标签读写器用户手册v2.0R F I D改变识别的距离杭州恒竣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通讯接口规格 (4)二、协议描述 (4)三、数据的格式 (5)1. 上位机命令数据块 (5)2. 读写器响应数据块 (5)四、操作命令总汇 (6)1. EPC C1 G2(ISO18000-6C)命令 (6)2. 18000-6B命令 (7)3. 读写器自定义命令 (7)五、命令执行结果状态值 (8)六、电子标签返回错误代码 (12)七、标签存储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2)八、操作命令详细描述 (13)8.1 命令概述 (13)8.2 EPC C1G2命令 (13)8.2.1 询查标签 (13)8.2.2 读数据 (14)8.2.3 写数据 (15)8.2.4 写EPC号 (16)8.2.5 销毁标签 (17)8.2.6 设定存储区读写保护状态 (18)8.2.7 块擦除 (20)8.2.8 读保护设置(根据EPC号设定) (21)8.2.9 读保护设定(不需要EPC号) (21)8.2.10 解锁读保护 (22)8.2.11 测试标签是否被设置读保护 (22)8.2.12 EAS报警设置 (23)8.2.13 EAS报警检测 (24)8.2.14 user区块锁 (24)8.2.15 询查单张标签 (25)8.2.16 块写命令 (26)8.3 18000-6B命令 (27)8.3.1寻查命令(单张) (27)8.3.2 按条件寻查标签 (27)8.3.3 读数据 (28)8.3.4 写数据 (29)8.3.5 锁定检测 (29)8.3.6 锁定 (30)8.4读写器自定义命令 (30)8.4.1 读取读写器信息 (30)8.4.2 设置读写器工作频率 (31)8.4.3 设置读写器地址 (32)8.4.4 设置读写器询查时间 (32)8.4.5 设置串口波特率 (32)8.4.6 调整功率 (33)8.4.7 声光控制命令 (33)8.4.8韦根参数设置命令 (34)8.4.9工作模式设置命令 (34)8.4.10读取工作模式参数 (36)8.4.11 EAS检测精度设置 (37)8.4.12 Syris响应偏置时间设置 (37)8.4.13 触发延时设置 (38)一、通讯接口规格读写器通过RS232或者RS485接口与上位机串行通讯,按上位机的命令要求完成相应操作。
远望公司车号识别系统培训资料
![远望公司车号识别系统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3d0ed0279563c1ec5da7176.png)
现将远望公司车号识别系统培训资料电子文档发去,请查收并归档。
车号识别系统入围铁道部的目前只有两家:远望公司和哈科所。
总站组织的两次超偏载培训班,远望公司均派人讲课。
维修工作中遇到问题,可直接与之联系。
XC型AEI设备维修手册(内部培训教材)兰州铁路局技术中心远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1.6目录1.XC型AEI系统工作原理 (4)1.1系统组成 (4)1.2 工作原理 (5)1.2.1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 (5)1.2.2 系统工作原理 (6)1.2.3 系统信息流程 (6)2.AEI系统结构 (7)2.1 室内部分 (9)2.1.1 设备 (9)2.1.2 接线 (9)2.2 室外部分 (11)2.2.1 设备 (11)2.2.2 接线 (11)3.AEI主机功能单元及信号流程 (12)3.1 微波组件(微波盒) (12)3.2 一体化主机板 (12)3.3 I/O接口板 (12)3.4 磁钢板 (12)3.5 解码板 (13)3.6 AEI主机信号流程 (13)3.6.1 开/关机信号流图 (13)3.6.2 计轴判辆信号流图 (14)3.6.3 接收电子标签数据信号流图 (14)4.AEI主机工作状态 (15)4.1 AEI主机状态指示 (15)4.2 AEI主机应用程序 (15)4.2.1 车辆应用 (15)4.2.2 机务应用 (16)4.3 AEI数据文件解析 (17)4.3.1 车辆应用 (17)4.3.2 机务应用 (17)5.AEI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 (18)6.AEI系统维护规程 (23)6.1 日常检修 (23)6.1.1 周检 (23)6.1.2 月检 (23)6.2 定期修理 (24)6.2.1 小修 (24)6.2.2 中修 (24)6.2.3 大修 (25)6.3 测量射频信号频率 (25)6.4专用仪器设备 (25)附件: (26)附件1:机车车型代码表 (26)附件2:机车配属段代码表 (27)图录图1-1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框图 (4)图1-2 机车电子标签信息编码格式 (5)图1-3 车辆电子标签信息编码格式 (5)图1-4 AEI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6)图1-5 XC型自动设备识别系统信息流程图 (6)图1-6车上设备信息流程图 (6)图1-7 地面读出装置工作信息流程图 (7)图1-8 地面读出装置工作信息流程图 (7)图1-9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中的信息流程 (7)图2-1 单向开机整体布局图(机务闸楼AEI无计轴判辆磁钢) (8)图2-2 双向开机整体布局图(机务闸楼AEI无计轴判辆磁钢) (8)图2-3主机柜内设备布局 (9)图2-4主机柜入线接线图 (9)图2-5 AEI主机后面板接线图 (10)图2-6 AEI主机接线示意图 (10)图2-7 天线接头最后处理 (11)图2-8 HZ-12分线箱内部接线示意图 (11)图3-1 AEI主机信号流图 (13)图3-2 开/关机信号流图 (14)图3-3 计轴判辆信号流图 (14)图3-4 接收电子标签数据信号流图 (14)图4-1 AEI主机信号指示灯 (15)图5-1 系统开机无电源指示 (18)图5-2 开机CRT无显示 (18)图5-3 系统上电或复位后不能自动进入应用程序 (19)图5-4 过车不自动开关机 (19)图5-5 计轴判辆出错 (19)图5-6 未来车误开机 (20)图6-7A 列车过完无车号数据(能自动开关机,屏幕不显车号) (20)图6-7B 列车过完无车号数据(屏幕显车号,不能形成过车文件) (20)图5-8 丢失车号 (21)图5-9A AEI上传通信中断(网络映射方式) (21)图5-9B AEI上传通信中断(M-M方式) (21)图5-9C AEI上传通信中断(无线M-无线M方式) (22)1.XC型AEI系统工作原理XC型AEI(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自动设备识别)系统是由兰州远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兰州铁路局合作历时多年研制开发而成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中国铁路应用的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rfid标签产品标准
![rfid标签产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57cd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9.png)
RFID标签的产品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尺寸和形状:RFID标签的尺寸和形状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
具体来说,标签的尺寸大小应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定制,同时需要考虑到标签的读写距离和标签的精度要求。
标签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多种选择,但需要确保标签的表面平整,便于粘贴和应用。
材料选择:RFID标签的材料选择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标签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温、抗湿、抗污染性能,以及较好的粘附力和划痕性。
常用的标签材料包括PET、PVC、纸质等,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读写距离:RFID标签的读写距离是标签性能的重要指标。
典型的微波射频标签的识读距离为3~5m,个别有达10m或10m以上的产品。
对于可无线写的射频标签而言,通常情况下,写入距离要小于识读距离,其原因在于写入要求更大的能量。
耐久性:RFID标签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一般来说,标签应能够承受各种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湿度、紫外线等,以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安全性:RFID标签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够保护标签内的信息不被非法读取或篡改。
一般来说,标签应具有加密功能,能够保护标签内的信息不被非法读取或篡改。
兼容性:RFID标签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各种RFID读写器兼容。
一般来说,标签应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能够与各种类型的RFID读写器兼容,以保证其应用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以上是RFID标签的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应用场景和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选择和使用RFID标签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常用RFID标准简述.
![常用RFID标准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244fe8bd4b35eefdc9d33333.png)
常用RFID标准简述RFID技术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实现了无源和免接触操作,应用便利,无机械磨损,寿命长,机具无直接对最终用户开放的物理接口,能更好地保证机具的安全性;数据安全方面除标签的密码保护外,数据部分可用一些算法实现安全管理,如DES、RSA、DSA、MD5等,读写机具与卡之间也可相互认证,实现安全通信和存储;总体成本一直处于下降之中,越来越接近接触式IC卡的成本,甚至更低,为其大量应用奠定了基础;应用领域也非常宽,RFID技术已经在物流管理、生产线工位识别、绿色畜牧业养殖个体记录跟踪、汽车安全控制、身份证、公交等领域大量成功应用。
世界排名第一的零售商沃尔玛在2003年宣布,到2005年1月份时要求它前100大的供应商采用RFID技术,实现货品自动识别,以继续提高其供应链的管理能力。
这也威胁到我国的零售商是否能继续销售自己的产品,因为有70%的货品都是由中国厂商生产的,可见RFID识别技术的发展已经自下而上地被推动。
另外,还有诸如Target、Tesco、FDA等也宣布了其使用计划。
RFID推广受标准问题困扰目前,世界一些知名公司各自推出了自己的很多标准,这些标准互不兼容,表现在频段和数据格式上的差异,这也给RFID的大范围应用带来了困难。
目前全球有两大RFID标准阵营:欧美的Auto-ID Center与日本的Ubiquitous ID Center (UID)。
前者的领导组织是美国的EPC环球协会,旗下有沃尔玛集团、英国Tesco等企业,同时有IBM、微软、飞利浦、Auto-ID Lab等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后者主要由日系厂商组成。
欧美的EPC标准采用UHF频段,为860MHz~930MHz,日本RFID标准采用的频段为2.45GHz和13.56MHz;日本标准电子标签的信息位数为128位,EPC标准的位数则为96位。
将RFID应用到供应链中还存在另外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读写设备的可靠性、成本、数据的安全性、个人隐私的保护和与系统相关的网络的可靠性、数据的同步等等,不解决好以上问题,肯定会制约RFID的进步,不过最近RFID相关的高层会议接连不断,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呈燎原之势。
电子标签的规范与标准发展及应用指南
![电子标签的规范与标准发展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80581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9.png)
电子标签的规范与标准发展及应用指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标签作为一种新型的标识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电子标签的规范与标准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对于电子标签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子标签的规范与标准发展的现状,并给出一些应用指南。
一、电子标签的规范与标准发展现状电子标签的规范与标准发展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电子标签的规范与标准化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也在积极参与电子标签的标准化工作。
目前,电子标签的规范与标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标签技术规范:电子标签的技术规范包括标签的尺寸、材料、通信协议等方面。
例如ISO/IEC 18000系列标准就是一套电子标签的通用技术规范,它规定了电子标签的物理特性、通信协议等。
2. 数据格式规范:电子标签中存储的数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编码和解码。
数据格式规范主要包括数据编码方式、数据解析方法等。
例如GS1标准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商品领域的数据格式规范,它规定了商品信息的编码方式和解析方法。
3. 安全性规范:电子标签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电子标签中存储的数据往往是敏感信息,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性规范,如ISO/IEC 29167系列标准就是一套电子标签的安全性规范。
二、电子标签的应用指南电子标签作为一种新型的标识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一些电子标签的应用指南,供参考: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标签可以用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货物追踪和管理。
通过在货物上贴上电子标签,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高物流效率和管理水平。
2. 零售业:电子标签可以用于零售业中的商品管理和促销活动。
通过在商品上贴上电子标签,可以实现商品信息的实时更新和追踪,方便消费者了解商品的价格和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J/T XXXX-2006SJ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SJ/T XXXX-2006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 征求意见稿 )X X X X-XX-XX 发布X X X 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1SJ/T XXXX-2006 目次引言................................................................ . (3)1. 范围................................................................ . (4)2.规则性引用文件 ................................................................ (4)3.电子标签信息载体存贮的数据格式............................................................................ 5 3.1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包括: (5)3.2电子标签所标识商品和物品的唯一标识,包括: (5)4.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赋码对象........................................................................ (5)5.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 ................................................................ (5)5.1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 ........................................................... (6)5.2电子标签序列号 ............................................................ (6)5.3电子标签硬件类型码 ............................................................ (6)5.4电子标签存储器规划码 ........................................................... (6)6.商品和物品额唯一标识 ................................................................ (6)6.1生产厂商代码结构 ........................................................... (6)6.1.1标识注册号文本表示方法 ........................................................ (7)6.1.2首次登记机关码 ........................................................ (8)6.1.3顺序码 ......................................................... (8)6.1.4年代轮换码 ........................................................ (8)6.1.5应用标识符 ........................................................ (8)码 .....................................................................................................6.3扩展码 ............................................................ (8)7. 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的赋码及使用规则 (8)7.1唯一性 ............................................................ (8)7.2含义性 ............................................................ (8)7.3终身不变性 ............................................................ (8)7.4其他 ........................................................... (9)7.5行政区划代码的变化 ............................................................ (9)附录A ..................................................................... (10)2引言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如下事实,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以使用涉及条中有关的相关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围、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任何看法。
专利权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其同意任何申请人在合理和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使用授权许可证进行谈判。
在这方面,该专利权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标准的发布构备案。
有关资料可从以下地址获得:专利权持有人姓名地址请注意除上述已经公示的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据此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公示可能涉及专利的责任。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标签主体(含多维条码 )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编制规则。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指各类电子标签主体应用在中华人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商品和物品时 , 电子标签的主体在向信息产业部申请登记注册时,信息产业部信息管理机关为其分配的统一标识代码。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注册号是电子标签主体所拥有的一个全球统一、全国唯一、终身不变的号码。
其目的是促进对电子标签的印制,发行, 应用等主体实施有效监管和实现网络信息化。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信息产业部信息管理机关为电子标签主体编制和赋予注册号的工作,也适用于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用于信息产业部<<数字域名规范>>中数字域名和地址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电子标签数据格式中的标识注册号可以通过<<数字域名规范 >>标准实现电子标签与计算机无缝衔接并与网络互连和实现数据交换,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与数据格式网络化技术是实现电子标签信息管理和信息流通的重要组成部份。
2. 规则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J/T 11350-2006 二维标签紧密矩阵码SJ/T 11349-2006 二维标签网格矩陈码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GB 189737-2003 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编制规则SJ/T 11271-2002 数字域名规范GB/T 1988 — 1998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eqv ISO/IEC 646: 1991 )GB/T 3304-1991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13000.1 —1993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UCS)第 1 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idt ISO/IEC 10646.1:1993 )ITU-T E.164-1997 国际公共电信编号方案GB 3971.1 国家通信网自动电话编号ITU-T E.164-2002 ITU-T建议 E.164 分配的国家代码的清单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6987-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4657-1995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它机构名称代码4SJ/T XXXX-20063. 电子标签信息载体存贮的数据格式为了规范电子标签信息载体存贮的数据格式, 并扩大其使用范围, 并与互联网整合使用,用于电子标签与注册号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电子标签信息载体应该存储的信息应该包括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和对所标识物品的唯一标识两部分内容。
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包括:(1)电子标签本身的唯一标识(标签ID );(2)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3)电子标签硬件类型码,定义电子标签命令结构、存储器大小、块大小、加密方式和数据协议等;(4)存储器规划,包括采用的编码机制,应用类别标识(AFI )等电子标签所标识商品和物品的唯一标识,包括:(1)商品和物品生产厂商代码(2)商品和物品唯一序列码(3)扩展码4. 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赋码对象电子标签标识注册号的赋码对象为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所有生产,维护,使用电子标签主体的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及自然人组成的家庭主体,包括:1)内资企事业单位,含分公司、营业单位和各种分支机构;2)外资企业,含常驻代表机构、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分支机构;3)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4)自然人5)家庭主体6)个体工商户。
5.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电子标签主体的唯一标识是电子标签对其自身的标识。
对电子标签来说,唯一标识是标签载体的一部分内容,唯一标识可以保证要写入标签的信息被准确无误地写入了正确的数据载体(即标签),保证和指定的合法标签进行信息处理及信息交换。
唯一标识可以用于:在电子标签制造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追溯;在电子标签的制造过程中以及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追溯;在实现扫描器识读范围内多标签的防冲突机制;电子标签主体标签标识由38 位数字本体码和 1 位数字校验码组成,其中本体码从左至右依次为: 6 位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 16 位电子标签序列号、 4 位电子标签硬件类型码, 12 位存储器规划码, 1 位校验码。
具体表示形式如图 1 所示。
XXXXXX XXXX ⋯⋯ XXXX XXXX XXX ⋯⋯ XXX X4位硬件类型码 1 位校验码12 位存储器规划码16 位序列号6位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图 1 电子标签主体标识的代码结构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电子标签制造厂商代码是电子标签生产厂商在政府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电子标签注册标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