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明清时期

合集下载

2017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7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7高考历史全国2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播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31.1977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2.(4分)《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3.(4分)表: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4.(4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5.(4分)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6.(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7.(4分)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2017历史真题(新课标ⅰ)(含答案解析版)

2017历史真题(新课标ⅰ)(含答案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第4讲 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和衰落(明清)

第4讲 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和衰落(明清)

第4讲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与危机——明清阶段特征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由开放转向封闭、由领先转向落后,与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大。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2.经济上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科技上承古萌新: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并逐渐成为钳制思想的工具,但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同时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主干知识回顾一、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并发展到顶峰1.明朝:(1)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结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组成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内侍机构。

2.清朝:(1)康熙帝: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2)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拓展延伸】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设内阁、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特征。

注意:从明朝中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17-18世纪的西方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和制度的确立时期,如英国、法国、美国,注意中国与西方政治上的比较的差别。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史 第4讲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史  第4讲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三、文化:明清时期承古萌新的思想文化
1.思想 (1)王阳明心学: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主张克服私欲,“致良 知”。 (2)李贽的“异端”思想:主张破除对孔子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 (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反对专制暴君统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张工商皆本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
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
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原来的三司分属三个机构,各自为政,权力分散;后来的巡抚
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权力相对集中,可以防止三司鼎立而造成的互
解析 明朝中后期皇帝让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 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故B项错误; 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 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
1 2 变式训练 3
2.(2016·课标全国Ⅰ,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
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高考能力要求 调动和运用知识: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是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明中后期让宦 官读书识字,是因为皇帝需要用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朝对太监识字态度的变 化,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
1 2 变式训练 3
1 2 变式训练 3
认知深化

2017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及答案

进步,排除 B;根据题干信息,工人的收入毕竟呈现增长的趋势,说明生活整体
上还是有所改善,排除 C;工人实际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经济发展增长的幅度说
明工业革命期间社会财富分配还是不公,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 D 项正确。
【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答案】C
32.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
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本题以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文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认识和理解。2016 年全国Ⅰ卷 30 题同样考查了抗日战争,可见,抗日战争在近
几年的高考中是一个热点问题,相对于 2016 年全国Ⅰ卷 30 题,本题的难度有所
下降,明确突出了全民族抗战这一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中要关注热点,保
持对相应热门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31.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
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
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也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这就说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参照类似的历史现象进行
分析。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旧唐书•高祖本纪》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旧唐书•太宗本纪》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近五年(2013——2017)高考真题中国古代史部分

近五年(2013——2017)高考真题中国古代史部分

• 14.(2014.2.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 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 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 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考点:宋代交子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侧重解题能力的培训
一、选择题部分
• 1.(2013.1.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 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 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 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 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 考点: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度在礼仪方面的区别。
• 7.(2013.2.2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 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 考点:京剧艺术对大众历史认知的影响。
• 8.(2014.1.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 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 考点:秦汉以后,统治者借助人伦秩序强化统治。
• 10.(2014.1.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 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 B.本质为恶 • C.非善非恶 • D.本善习远 • 考点: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

历史高考选择题典型试题(附解析)

历史高考选择题典型试题(附解析)

【模板应用】解答本题可用一分为二法。地主阶级虽然反 动,但是他们的一些行动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还是起了推动作 用,如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C符合题意。 答案 C
典例2 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指出: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 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 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正确的 是( ) ①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 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②“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禁绝其他学说 ③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④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 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模板应用】本题为评价型选择题。首先,审题干,题干材 料主要是说汉武帝缔造的政体将儒家学说与法家学说结合起来; 其次,明确设问方向,本题要求选出哪些题肢符合题干材料的意 思;最后,运用史论结合法对本题进行分析。汉武帝把儒家学说 与法家学说结合起来,以加强中央集权,由此可判断①②正确; 汉武帝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 础,由此可知③正确;④不符合材料和史实,说法错误,排除含 ④的选项。 答案 A
典例2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存在很大差异,但有些方面也 有共同之处。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与古代中国哪个机关(或官 员 )的职能最相似(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唐朝的尚书省 C.宋朝的枢密院 D.元朝的中书省
【模板应用】本题考查古代雅典陪审法庭与中国各朝代监察 机构的相同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雅典陪审法庭和四个选项 各自的职能。古代雅典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兼有部 分立法和监督职能。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元朝的中书省主要执掌行政权,B、 D不符合 题意;宋朝的枢密院执掌军事,C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高考历史真题类编:考点9(2013年)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含答案)

高考历史真题类编:考点9(2013年)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含答案)

高考历史真题类编:考点9(2013年)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含答案)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9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选择题1.(2013·北京文综·T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解析】选C。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但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才成立。

故只有C最符合题意。

2.(2013·福建文综·T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史实掌握和对材料信息提炼的能力。

通过提炼试题材料信息和对应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相关史实,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析】选B。

根据试题材料信息,可以知道唐代工匠不可随意转行,并且政府严格规定了工匠技艺传授培养的对象和年限。

再结合所学古代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的管控非常严厉这一事实,即可判断①④的说法有违材料和史实,只有B是符合题意的。

3.(2013·江苏单科·T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解题指南】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战国魏墓出土大量铁制农具”,逐一分析备选项。

17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17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17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B.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C. 科举制度在明朝达到顶峰D. 科举制度在清朝被废除答案:D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特征?A. 封建土地所有制B. 重农抑商C. 男耕女织D. 封建等级制度答案:D4. 唐朝时期,对外贸易非常繁荣,以下哪个城市不是唐朝时期的对外贸易港口?A. 广州B. 泉州C. 长安D. 洛阳答案:C5. 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B. “五四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__。

答案:火药7.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最远到达了_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8.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________。

答案:洪秀全9.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首次应用于________的回归。

答案:香港10.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________。

答案:都江堰...(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包括: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等。

12. 描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主要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期间发生了诸如红卫兵运动、大跃进等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经济的严重损失、文化的破坏、人民生活的困苦等。

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试题汇编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试题汇编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2013·北京文综·13)读图7,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 .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 .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C .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 .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图7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考点】古代都城的变迁【答案】C2.(2013·山东文综·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 )A .中书省B .内阁C .军机处D .礼部【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答案】 C 图53.(2013·重庆文综·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 .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答案】B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口英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4.(2013·江苏单科·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B5.(2013·山东基能·55)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汉朝 B.唐朝C.明朝 D.清朝【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答案】C6.(2013·海南单科·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面临的挑战——明清时期(1368—1840年前)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面临的挑战——明清时期(1368—1840年前)

第5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面临的挑战——明清时期(1368—1840年前)明清时期(1368—1840年前)农耕文明继续发展。

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欧洲兴起,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辉煌与迟滞并存。

1.政治:一方面,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另一方面,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

2.经济: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封建政府执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使中国丧失了工业化的契机,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处于统治地位并逐渐成为钳制思想的工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地位;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传统科学技术继续发展,虽然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但是近代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

4.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正常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政治方面(1)明初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强化皇权;明成祖设内阁,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设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又设六科给事中,负责监察百官。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加强管辖。

(2)清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帝时设南书房,雍正帝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将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3)清康熙帝:清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抗击沙俄势力,加强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发展农耕经济,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出现“康乾盛世”局面。

但大兴文字狱,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交往,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选修4)经济方面(1)明清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2)明代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缓慢地发展。

2017高考历史真题(新课标3)(含答案解析版)

2017高考历史真题(新课标3)(含答案解析版)

D.法律至上
11.(4 分)1953 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
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
资。这一措施旨在( )
14.(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8.(4 分)如图为 1954 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 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7.(4 分)1949 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
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
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提高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4.(4 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 9.(4 分)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

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卷及答案2017年的高考正在备考中,全国卷大家都做了吗?里面的历史试卷年难度大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想的开端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称,其根本目的在于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 反对向西方学习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押全国卷27题 明清时期(前期)(解析版)(全国卷)

押全国卷27题 明清时期(前期)(解析版)(全国卷)

押全国卷第27题明清时期(前期)1.考点统计:①政治史:明代内阁;明代科举。

②经济史:明代官营手工业;书籍出版;区域经济;清代个体农耕;商业规模扩大。

(萌芽、海禁:未出题。

)③思想文化史:宗谱;黄宗羲“工商皆本”;“善本”流行。

2.命题规律: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但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西方逐步易位,这为历史考查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高考题型中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出现频率都很高,古今贯通的题目基本上要涉及本单元的内容。

1.必备知识考查的重点有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对外政策变化、商品经济繁荣以及资本主义萌芽、明清著名思想家等。

2.关键能力考查涉及信息解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3.核心素养考查涉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4.趋向预测:①结合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创设学术情境和综合情境,考查这一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史实,突出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

②联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国家制度与社会变化、传统秩序面临危机和政策调整等方面变化的主要史实,从时空观念、历史理解角度考查变化的背景和影响。

③结合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创设学术情境和复杂情境,考查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特点,突出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理解。

④联系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和商业繁荣的具体史实,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和作用。

⑤结合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史实,创设学术情境和简单情境,考查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突出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⑥联系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小说与戏曲成就、传统科技的成就及中外文化交流等重要史实,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等角度认识思想、文化、科技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击,故B项正确;明朝时儒家的伦理文化成熟且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 错误;使用玉制器皿的人群不只是低级官员,还有普通人家,且使用玉制器 关闭
皿与奢靡风气没有直接关系 ,故D项错误。 B
解析 答案
磨杵成针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3-
2.(2016课标全国Ⅰ,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 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 关闭 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但 ( ) 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 ,故A项错误;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 ,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有助于协调三司之间的关系 ,进而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没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削弱,故C项错
民阶层队伍壮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小说创作繁荣起来,故
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小说传播宗教的内容,也没有反映封建等级关闭
观念受到冲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故A、B、D三项均错误。 C
解析 答案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不是强化,故D项 错误。 A
解析 答案
关闭
磨杵成针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10-
9.(2013课标全国Ⅱ,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 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关闭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本题主要考查京剧。根据材料,可知京剧中的历史人物都有一个固定的脸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谱 每种脸谱又体现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所以,京剧固化了大众的历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 对立的缓解 ,故D项错误。 B
解析 答案
关闭
磨杵成针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4-
3.(2015课标全国Ⅰ,27)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河南 江苏 15 7
括中原地区)农耕经济发展到了顶峰,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我国的政治重
关闭
心在北方 ,故D项错误。 B
解析 答案
磨杵成针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5-
4.(2015课标全国Ⅱ,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 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关闭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本题主要考查明代迁都北京的影响。明成祖时国家早已统一 ,故A项错误;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明成祖迁都北京 ,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
展;“咸有外国货物”说明中国的自然经济对进口货物有较强的抵制作用,没
关闭 有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白银的流入对清朝的统治没有多大冲击作用,故B、
C 、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A
解析 答案
磨杵成针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13-
12.(2013课标全国Ⅱ,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 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 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 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关闭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清代的小说。明清时期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市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削弱皇权,A项错误;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阁臣权力大小由皇帝决定,体
现了皇权的加强,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C项错误;内阁只
是顾问机构 ,受控于皇帝,不会出现权力的失控,D项错误。 B
解析
关闭
答案
磨杵成针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8-
7.(2013课标全国Ⅱ,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 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 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关闭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从材料看 ,南方和北方的商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宋 16 8
明 2 17
清 1 49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并分析表格信息,可知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相对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明清时期理学在南北方的影响力都在扩大,故A项排除;明清时期我国(包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 关闭 误。 A
解析 答案
磨杵成针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7-
6.(2014课标全国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 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 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关闭 C.内阁取代六部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 ,内阁不会 D.首辅权力失控
品贸易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不同,这说明南方和北方经济存在差异,有着
不同的特色,这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兴盛,故D项符合
题意。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D
解析
关闭
答案
磨杵成针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9-
考查视角三 回到现场的历史思维特征 8.(2016课标全国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 关闭 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中 “百年前 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与“如今 ) ”雇工, 即雇工地位待遇的对比 ,可知明末的雇工社会地位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知, 明末随着市镇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雇工的选择余地增大,因此雇主必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须提高雇工的待遇才能让其为自己进行生产 ,并未涉及政府的重农政策,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雇工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
史认知,B项符合题意。京剧是一种戏剧艺术,并不能真实再现客观历史,
关闭 由此可知根据京剧脸谱无法正确评判历史人物,进而也就无法提升历史人
物的价值 ,故A、C、D三项均错误。 B
解析 答案
磨杵成针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11-
考查视角四 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 10.(2016课标全国Ⅱ,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 关闭 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对台湾的开发。族谱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 , 乾隆年间( ) 是宗法制度的产物 ,功能之一就是认祖归宗。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 台 ,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说明迁徙台湾的居民已在此地安居繁衍,保持不忘祖先、慎终追远的传 C.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统 ,B 项正确。A项“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偷换了概念,把请祖先牌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位置换成了族谱编修,偏离了材料的中心意思,A项错误。C项材料无从体
现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关闭 赴台现象 “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说明两岸居民正常往来没有受到阻碍。 B
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12-
11.(2014课标全国Ⅰ,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 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关闭 载表明当时( ) 本题主要考查清代的经济。清初实施海禁以前 ,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外国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货物在中国难以销售,但外国需要中国大量精美的手工业品,因此中国货物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出口增多,白银大量流入,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故A项符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合题意。白银大量流入 ,增加了中国的白银资本,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013-2017全国卷选择题
明清时期
磨杵成针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2-
考查视角一 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 1.(2017课标全国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 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 关闭 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材料涉及的是饮食器具使用上的变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化, 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故 A项错误;明朝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这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原有的等级秩序受到 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