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热门名词解释全集
新闻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须的材料。
包括五要素:Who(谁)、What (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
2传媒的权威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press是国家的工具,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传媒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威权主义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
3新闻选择1、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
2、采访、写作、编辑,是新闻业务的三个主要环节,都和新闻选择有密切关系。
4诽谤罪指捏造事实,并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客观方面必须是实施诽谤行为,即不仅捏造事实,并且公然散布所捏造的事实。
5侮辱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这里主要指文字侮辱,即以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漫画、信件、书刊或者其他公开的文字等方式泄漏他人隐私,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6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社团领域,这一领域由与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结社)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
7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概念描述的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
8媒体职业道德媒体职业道德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体机构自身,遵循体现普遍性的社会公德(工作观)和体现特殊性的专业标准(专业规范),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9媒体职业伦理媒体职业伦理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介机构在媒体职业道德体系中的诸多因素(道德诫命)发生冲突时的理性抉择原则。
简答题1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体制的基本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新闻体制。
新闻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新闻媒体、新闻内容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新闻的定义、特征、形式、表达方式、流程、影响等。
以下是对一些新闻学常用名词的解释:1. 新闻:新闻是报道社会各种事件和事实的信息,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公共性的特点。
新闻通常包括报道的内容、报道的形式以及新闻的制作流程。
2.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指的是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和意义,在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公众注意和关注的程度。
新闻价值可以从多个维度评估,包括时效性、新奇性、重要性、冲突性、个人化、知识更新等。
3. 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和媒体对事件和事实进行采集、整理、编辑和发布的过程。
新闻报道要求准确、客观、公正,并通过合适的媒介向受众传播。
4. 新闻媒体:新闻媒体是指用于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和机构,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新闻媒体发挥着报道和传播的角色,是信息的重要渠道。
5. 新闻界面:新闻界面是指新闻报道和受众之间的接点,包括新闻头条、标题、摘要、配图等。
新闻界面的设计和呈现对于吸引读者和吸引他们点击进一步阅读新闻报道至关重要。
6. 新闻编辑:新闻编辑是指负责对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分析、结构化以及在特定媒介上进行排版的专业人士。
新闻编辑要根据新闻的价值和受众需求进行判断和处理,使新闻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7. 新闻报道原则:新闻报道原则是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报道工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其中包括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平衡性原则、隐私权原则等。
这些原则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总之,新闻学名词解释了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和报道提供了理论基础。
掌握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新闻、理解新闻现象,并有助于培养我们对新闻报道的批判性思维。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新闻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规律以及新闻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课程。
以下是对新闻学概论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1. 新闻:是在一定的制度和机制下,经过社会经济生活的多种因素的滤过、选择和加工,按照新闻工作者的赶时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并达到传播社会公共信息的要求所制造的特定样式的事实报道和评论。
2. 内容:指新闻中具体的信息物质,包括事件发生的事实、人物的动态、观点的表达等。
3. 新闻价值:即新闻的重要程度和新闻性,是评价新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新闻价值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包括时效性、接近度、重要性、冲突性、稀有性、公众利益等。
4. 媒介:指新闻传播的工具和途径,包括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互联网等。
5. 资讯:是新闻的一种类型,是指各种信息、事件、观点等的收集、整理和传播。
新闻常常通过资讯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6. 记者:是新闻报道的从业者,负责新闻的采集、加工和传播。
记者需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新闻敏感性、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7. 消息:是指新闻报道的基本单位,是人们为传递信息而加工整理的一段文字或者语言表达形式。
8. 消费者:是指新闻的接收者,也即广大的读者、观众和听众。
消费者通过媒介接受和理解新闻,对新闻内容进行消化和使用。
9. 新闻价值导向: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从多个角度评价新闻的价值和重要性,以此来决定是否报道、如何报道和如何分配资源。
10. 传播:是指新闻从发布端传递到接收端的过程,包括新闻采集、编写、编辑、分发等环节。
传播是新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11. 新闻伦理:是指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新闻伦理包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隐私保护等原则。
12. 消息编写:是指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价值选题,采集相关资讯,整理信息,编写新闻报道的过程。
新闻学概论涵盖了众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以上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掌握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学100个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 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新闻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新闻学名词解释1、新闻学从内容来说大致分3部分:理论、历史、应用。
2、新闻的基本特点:①、真实,②是新鲜,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
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为核心的要求或规律。
3、新闻为什么必须真实和迅速?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出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人类是聚众而居的生物,每一个群体(部落)必须以集体的力量来面对来自自然界和其他群体的挑战。
为此,他们必须及时地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动,以便及时作出决策,采取行动。
一切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情况报告,我们可以称为新闻或者消息,必须是真实的、全面的;采取恰当行为的前提是情况报告必须及时。
4、人类对于传播工具的选择归根到底是由新闻的特性决定的。
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经历了哪些过程:口头新闻、书信新闻、新闻书、新闻周刊、日报、电台、电视台的演变过程。
比起口头新闻来,印刷媒介具有广泛性和保真度。
5、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它一开始就是两面印刷的散页。
6、新闻迅捷的要求塑造了报纸的外貌。
在印刷媒介中,新闻周刊比新闻书快,日报比周刊快。
电子媒介中,电视比电台广播更显著的长处是有现场画面,更具真实感。
7、新闻媒介靠什么来吸引受众?就新闻而言,归根结底是依靠真实和迅速。
8、真实和迅速的要求决定了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首先必须诚实,公正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这一切都是从保证新闻的事实和迅速出发的。
9、新闻的定义和区别:新闻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实施的报道。
新闻定义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这两个定义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概况或反映了新闻的真和新这两个基本特点。
这两个定义的区别:去掉中间的限制性定语,便成了:新闻是一种报道;新闻是一种信息。
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
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
这两个定义,对于新闻互为表里,在不同的场合各有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新闻学100个名词解释
新闻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1、新闻: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
新闻还具有广泛性、易碎性等非基本特性。
一是根据特定的报道内容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二是根据新闻发生地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和地方新闻。
三是以新闻的时间性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突出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四是根据特定的报道要求和报道形式,同时也考虑到新闻与读者的关系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2、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
新闻的本源,即新闻的根本依据和源泉,也即新闻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
这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客观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新闻实践中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坚决反对新闻造假或新闻失实。
3、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有:1、记者采访;2、通讯社电稿;3、公众来信来稿;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等。
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两种,从其他报刊转载,也是新闻材料的重要来源。
”4、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联系:新闻来源必须符合新闻本源的要求,新闻本源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来源。
两者的区别:新闻本源问题是从哲学意义上对新闻本体的一种思考,而新闻来源则是从专业意义上对新闻材料出处的一种描述。
西方新闻媒体一般规定:所有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
5、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只能按事物的本来面貌作客观的陈述,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形象、言论和行动,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包括一切具体细节,都必须用准确的文字作真实的交待,不得虚构、夸张和粉饰,更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真实性的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真实;二是总体真实。
新闻学重点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
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
(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
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考研专业课新闻学新闻结构形式与主题2009-08-10 10:39:1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倒金字塔结构:1特点:a完全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不是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段落,而是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段落顺序。
新闻理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新闻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起源2、新闻的本源3、好奇说4、群居说5、新闻欲(99新)6、硬新闻和软新闻二、简述1、新闻的特点第二章新闻传播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倾向性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这种倾向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而隐晦,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
新闻倾向性是通过选择事实和编写新闻表现出来的。
它往往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
新闻倾向性是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的。
2、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为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价值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
新闻价值是客观的,是一种预测,也是一个综合的标准。
3、新闻的客观性新闻客观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企图用虚构、杜撰或者背离事实本身的基本逻辑的报道来表现倾向性,不仅无法说法人,其生命力也必然短暂;二是指对事实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既不能为了表现倾向性的需要,把一件有利于自己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作重大新闻来报道,也不能故意回避不利于自己的重大事件。
新闻报道者只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倾向。
新闻客观性制约着新闻倾向性。
客观性与客观主义不同。
某些资产阶级报人标榜“纯客观”、“不党不私”、“不偏不倚”,实际上为了掩盖其阶级立场和报道的倾向性。
4、无形的意见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中某些含而不露的意见。
从表明上看,新闻似乎只在客观地叙写事实,实际上在用词造句之间就隐含着某些观点,形式上的含蓄掩盖着内容上的某一立场。
这种外朴实而内藏机锋的新闻报道的作者乃是新闻记者中的高手。
新闻评论的名家也常用这种手法撰写评论。
5、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表达意见到新闻写作方法,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不是通过议论而是通过选择,对比衬托、借人之口、描绘细节等运用具体事实的方法来表现新闻主题或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倾向。
它寓理于事,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的要求和新闻文体要用事实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的基本特征,因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到受众,更具说服力。
新闻学100个名词解释
新闻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1、新闻: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
新闻还具有广泛性、易碎性等非基本特性。
一是根据特定的报道内容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二是根据新闻发生地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和地方新闻。
三是以新闻的时间性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突出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四是根据特定的报道要求和报道形式,同时也考虑到新闻与读者的关系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2、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
新闻的本源,即新闻的根本依据和源泉,也即新闻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
这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客观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新闻实践中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坚决反对新闻造假或新闻失实。
3、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有:1、记者采访;2、通讯社电稿;3、公众来信来稿;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等。
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两种,从其他报刊转载,也是新闻材料的重要来源。
”4、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联系:新闻来源必须符合新闻本源的要求,新闻本源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来源。
两者的区别:新闻本源问题是从哲学意义上对新闻本体的一种思考,而新闻来源则是从专业意义上对新闻材料出处的一种描述。
西方新闻媒体一般规定:所有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
5、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只能按事物的本来面貌作客观的陈述,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形象、言论和行动,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包括一切具体细节,都必须用准确的文字作真实的交待,不得虚构、夸张和粉饰,更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真实性的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真实;二是总体真实。
新闻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1、新闻: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新闻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
新闻还具有广泛性、易碎性等非基本特性。
一是根据特定的报道内容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二是根据新闻发生地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和地方新闻。
三是以新闻的时间性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突出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四是根据特定的报道要求和报道形式,同时也考虑到新闻与读者的关系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2、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
新闻的本源,即新闻的根本依据和源泉,也即新闻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
这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客观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新闻实践中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坚决反对新闻造假或新闻失实。
3、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有:1、记者采访;2、通讯社电稿;3、公众来信来稿;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等。
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两种,从其他报刊转载,也是新闻材料的重要来源。
”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联系:新闻来源必须符合新闻本源的要求,新闻本源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来源。
两者的区别:新闻本源问题是从哲学意义上对新闻本体的一种思考,而新闻来源则是从专业意义上对新闻材料出处的一种描述。
西方新闻媒体一般规定:所有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
4、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只能按事物的本来面貌作客观的陈述,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形象、言论和行动,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包括一切具体细节,都必须用准确的文字作真实的交待,不得虚构、夸张和粉饰,更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新闻学名词解释
新闻本源:产生新闻的根源。
在新闻与客观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
有了事实的发生、变动,才有新闻。
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事实在先,新闻在后。
即新闻的根本来源。
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亲身传播:个人对个人的传播。
语言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传播等。
大众传播: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中,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群体传播:一个人面对一群人所进行的传播,既属于定向传播,又属于无定向传播。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迅速、及时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五要素:人物、事情、时间、地点、原因突发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延缓性新闻:很难有明确时间,往往只能用“近来”、“最近”“近日”之类的模糊词汇来写出时间的概数。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他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享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做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广义的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狭义信息:能够消除收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宣传的三元素:事实、道理、感情舆论监督: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力,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
舆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新闻批评:是以新闻为手段,通过新闻媒介的批评性报道而进行的舆论监督活动。
新闻体制:一个国家的基本新闻制度和新闻政策,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机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等。
新闻学名词解释
1.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3.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
4.信息广义信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一般信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狭义信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5.宣传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6.舆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7.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视合称新闻事业,又称大众传播媒介,即大众传媒。
8.媒体融合狭义:指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基础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新老媒体在形式和内容上走向一体化。
广义:在狭义范围内,还包括媒体所有权、人员、资源、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把新兴媒体传播终端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最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9.新闻体制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
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10.新闻媒介的共性即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指包括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
11.新闻媒介的特性12.新闻媒介的个性指新闻媒介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13.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指报纸、广播、电视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4.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15.受众受众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16.新闻真实性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17.新闻指导性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18.新闻事业的群众性(1)在内容上:新闻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
新闻学必会名词解释
●新闻学60个名词●1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是引导记者进入采访的尚待证实和挖掘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表面性和有待证实的特点。
)●2.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3. 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客观报道,即坚持客观、公正、全面报道新闻事件和人物。
要求在采写时精心选择事实,善于用事实说话。
客观主义是貌似客观报道来宣传主观意见和主张,虚伪地掩盖其阶级立场或政治倾向。
我们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划清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的界限,主张客观公正、全面真实的报道,反对所谓“纯客观”的、歪曲事实的虚假报道。
●4. “身入”与“心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
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5. 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
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
●6.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
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7. 新闻选择——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新闻政策标准。
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8. 报道的适宜性——是指新闻要适合时势的需要。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何选择适当的报道时机,争取获得更大的宣传效益;再一种是出于宣传策略上的考虑,即如何使新闻报道对自己有利的问题。
2021学年新闻学必会名词解释
新闻学60个名词1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是引导记者进入采访的尚待证实和挖掘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表面性和有待证实的特点。
)2.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3. 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客观报道,即坚持客观、公正、全面报道新闻事件和人物。
要求在采写时精心选择事实,善于用事实说话。
客观主义是貌似客观报道来宣传主观意见和主张,虚伪地掩盖其阶级立场或政治倾向。
我们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划清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的界限,主张客观公正、全面真实的报道,反对所谓“纯客观”的、歪曲事实的虚假报道。
4. “身入”与“心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
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5. 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
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
6.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
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7. 新闻选择——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新闻政策标准。
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8. 报道的适宜性——是指新闻要适合时势的需要。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何选择适当的报道时机,争取获得更大的宣传效益;再一种是出于宣传策略上的考虑,即如何使新闻报道对自己有利的问题。
新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的传播、采编、编辑、报道以及新闻媒体运作规律的学科,通过对新闻媒体及其产品的研究,分析其产生、传播和影响等过程,探讨新闻这一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新闻:指报道真实事实事件的消息或报道的产品。
它是由新闻媒体所采集、处理和传播的各类信息的统称。
新闻媒体:也称新闻机构,是指通过印刷物、广播、电视、网络及其他多种形式,采集、编辑、报道并传播新闻的组织机构或公司。
如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台、互联网新闻网站等。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中所包含的具有重要性、趣味性、冲突性、权威性和稀缺性的特质,决定了新闻的报道与投放程度。
新闻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采集、处理、编辑和传播的过程。
以新闻稿、新闻报道、新闻特写、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等形式呈现。
新闻素材:是指用于新闻报道的原始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新闻素材应该真实、准确、全面、公正。
新闻采编:是指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采集技巧,从各种渠道获取新闻素材,经过编辑加工,制作成新闻报道的过程。
新闻编辑:是指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以符合新闻媒体的风格和要求,并能准确传递所表达的意义的过程。
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和传播媒介的学科,涵盖了信息传播的过程、方法、影响和应用等方面。
新闻伦理:是新闻行业内对从业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其中主要包括真实准确、公正客观、权威可信、尊重隐私、善意服务社会等原则。
媒介:指传播新闻的工具和渠道,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新闻媒介的不同形式和特点,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媒介效应:是指媒介对受众思想、态度、价值观、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包括认知效应、情感效应、态度效应、行为效应等。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1. 新闻学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新闻学是指研究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它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
新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新闻学这个独立学科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狭义的新闻学专指理论新闻学。
2. 意见自由市场“意见自由市场”最早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申而来,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
其要义为: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物的充分信息。
3. 媒介的审判媒介的审判指的是在没有法院的判断和意见时,媒介以感情代替,必要的是法律程序做出判断,即以媒介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4. 新闻活动新闻活动指运用一定的手段或媒介传播新闻以及为传播新闻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其规模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现代新闻活动的内容有:采集、写作、编辑、出版、发行等等,形式主要有电报、通信、无线电传音,电视传播,网络直播等。
5. 群体传播群体传播指的是一个人面对一群人所进行的传播,我们常见的有群众集会、新闻发布会、座谈会,各种讲座、报告会等,大到几千人,小到几个人,它既属于定向传播,又属于非定向传播,得依据具体的场合参与人数来定。
6. 第四媒体第四媒体也称网络媒体和新媒体,是指互联网为依据的融合媒体,是继广播、报刊、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并与传统大众媒介并存的新媒体,主要代表有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接收器,具有即时、海量、互动个人化、配合的特点。
7.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可以使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题材,它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特殊素质。
新闻学名词解释
媒体融合——狭义上就是指在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基础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新老媒体在形式和内容上走向一体化。
广义的媒介融合还包括媒体所有权,人员,资源,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获取新情况、交流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
大众媒介就是把讯息转换成符号或信号并通过特定渠道面向大众、定期传播的机械手段。
新闻媒介:是用来传播新闻信息的物质手段,如报纸、广播、电视等。
新闻——“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倾向性——指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新闻价值——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敏感——西方称之为“新闻鼻”。
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迅速判断事实价值的本领和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是一种职业敏感。
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
采写编评都与新闻的选择密不可分。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指新闻事业对人类、对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即新闻事业满足社会需要的效能。
包括: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和刊播广告五种功能。
舆论——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五个W——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谁who)、事情(what)、原因(why)都经得起核对。
我国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就是把党性原则的总要求和新闻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形成了党的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也就是,在新闻活动中充分体现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
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
新闻事业的多样化——就是指围绕主旋律而产生的多种形式和多种风格,多渠道地传播各种不同的信息,多方面地反映群众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共新闻学(Public Journalism)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公共新闻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公共利益和民主。
即媒体必须承认并把维护公众利益臵于自己工作的首位,而不是把谋求媒体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媒体要唤起公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积极投身到社区的民主协商中去。
优点:鼓励公众的参与,让公众自己达成共识,寻求问题的解决缺点:①动摇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②低估了社区共识的复杂性,社区成员复杂,很多问题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
③往往成为报纸提高发行量的幌子。
2、公民新闻学(Civic Journalism)在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批判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
民生新闻过于琐碎,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这不利于公众利益的真正实现。
公民新闻学指出要把市民当成公民,关注公共利益。
3、民生新闻最早从《南京零距离》推出的一种新闻形式。
民生新闻以给百姓排忧解难为目的,把平民在生活、生存中遇到的疾苦报道出来,为平民摆脱困境的一种新闻。
意义:①关注平民的日常生活,强调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媒介的人文关怀。
②提高了媒介的社会责任感。
③帮助平民摆脱困境,让平民获得生存权,维护他们的公民权。
4、新闻策划新闻媒介的一种运作方法,媒介从新闻事实出发,进行创造性地筹划和安排,合理地调动和利用新闻资源,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5、新闻炒作媒介对不具备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大肆报道,或着力渲染、放大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从而吸引受众的眼球,为自己谋取利益。
6、新闻评议制度最早由英国发起,后来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仿效。
通过由新闻界、法律界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评议会,依据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对有争议的新闻传播行为进行民间评议,令新闻界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7、媒介公信力媒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和公众中所形成的信誉度、忠诚度和影响力。
媒介公信力是媒介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媒介市场竞争制胜的关键性因素。
8、整体真实和个体真实新闻真实包括整体真实和个体真实。
个体真实,又称为单一事实的真实,指记者对某个事实的如实反映,新闻的五个要素要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整体真实指对复杂或具有漫长过程的事件,在报道时要真实反映各个事实之间的联系和事件的全貌,揭示全部事实的真相。
整体真实的类型包括连续报道的整体真实、反映事实量比的整体真实、反映真相与假象的整体真实。
9、假事件指专门为向外界宣传而人为安排、设计和策划的事件。
假事件属于主观事实,对它的报道不是对客观必然要发生事实的报道,而是一种半真实的报道。
(如关于领导干部植树的新闻)特征:①蓄意策划的结果。
②具有演示性的场面。
③眼见为实,实则为虚。
原因:①为了推动事件发展。
②出于宣传目的。
③推销形象的需要。
④推销商品的需要。
10、主流媒体在西方指高级报纸,现在泛指发挥引导主流人群思想的作用、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覆盖率和影响力较大的媒体。
在中国,就是党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
标志:①主流人群接触的媒体。
②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并具有权威性的媒体,有较高的声誉。
③关注国家前途、社会发展、民众福旨,成为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11、客观主义理论内涵:(1)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反映现实。
(2)客观地反映现实之所以可以做到,是因为事实和意见可以分开。
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客观性原则,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二是客观性报道,这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方法。
缺陷:①在新闻业的运行中,主观性无法避免,受到社会控制和新闻从业人员主观意识的干扰。
②在实践中,尤其是特殊时期如战争时期,客观主义是不起作用的。
12、客观报道一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是客观主义理论所倡导的客观性原则在新闻写作方面的具体体现。
其特征有三:①注重事实。
②事实和观点分开。
③避免记者的主观倾向。
13、精确新闻学(Precision Journalism)严格地说,精确新闻学并不是一种“学”,而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方法,即运用数学语言来报道、分析新闻事件的一种方法。
优点:①使用数据来报道新闻事件,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
②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使新闻更能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意见。
③新闻报道更令人信服。
缺点:首先,新闻事件不可能全部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尤其是对某些事件的原因、影响、意义的分析和解释,不能不借助其他语言。
其次,由于要进行调查,时效性差,不适宜做突发性报道。
最后,读者面窄。
14、新新闻主义: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新闻理论和实践。
其主要特点是记者不再是冷静的旁观者,记者主动介入到采访对象中,进行报道时也大量采用小说技法。
新新闻主义无限夸大了新闻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它违背了新闻真实、及时这两个新闻的最基本特征,进入70年代以后,这种理论渐渐消退。
15、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又称揭丑报道,它是西方国家报刊上的一种特殊的报道形式,专门用来揭露社会阴暗面、政府的黑幕、大企业的罪恶勾当以及黑社会的内部。
代表是纽约是时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
16、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 Reporting)运用背景材料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预测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
传媒人论坛(/bbs/)会员allentou搜集分享!特点:①把Why放到最重要的位臵,着重于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
②在提供背景材料的时候夹叙夹议。
③在报道中显示记者对该事件的价值判断和主观倾向。
17、Web2.0Web2.0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
一般来说Web2.0(也有人称之为互联网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Web2.0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社会网络(SNS)等。
18、自媒体自媒体至今没有明确定义,与旧媒体、新媒体对比而生。
一般认为是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信息传播的传播方式总称。
自媒体最有代表性的就是QQ、BBS、RSS、XML、BLOG等技术的应用。
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这些新媒体在新闻发布和新闻的搜集上,逐渐形成一种非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形态。
特征:①信息生产者和发布者是个人。
②传播对象是模糊的受众群体。
③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生产。
④不追求赢利,满足于个人表达和信息共享。
此外,草根媒体、公民新闻新闻媒体1.0:传统媒体新闻媒体2.0:指网络媒体新闻媒体3.0:指博客等自媒体19、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就是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解读与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简而言之,媒介素养就是受众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20、数码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存在差距的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又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差距。
一般而言,数字鸿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际鸿沟、种族鸿沟、性别鸿沟、代际鸿沟。
数字鸿沟现象是传统的国内和国际不平等、社会分化在数字化新时代的延续。
21、国际传播力国际传播力是一个主权国家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力量,包括政府和民间所拥有的传播力量的总和,是一国为争取和实现国家利益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和效力。
简而言之,国际传播力就是一国所拥有的国际传播的能力和效力。
作用:(1)政治上的作用:提供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拓展对外渠道,增强外交力度;加大民主进程,加固政治基础;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声望。
(2)经济上的作用:纵览经济形势,提供发展契机;表述经济主张,创新经济观点;国际传媒产业化,开辟经济增长点。
(3)军事上的作用:引导国内民众,形成统一舆论;激发官兵斗志,提高部队士气;瓦解对方军心,实施心理威慑;树立正义形象,争取国际舆论。
(4)文化上的作用:树立文化规范,提高国民素质;增进沟通理解,消除隔膜误解;弘扬民族文化,激励国民精神。
22、厚报:报纸增加版面,以多叠、专刊的形式出现。
厚报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增加了信息量,同时也说明传者开始以分众的理念来实现传播的大众化。
23、瘦报:也称瘦型报,是在传统的对开或四开报纸的基础上加长、缩窄,使报纸在外形上显得更加“苗条”和“挺拔”。
“瘦报”作为国际流行的报型,具有方便读者阅读和节约报社成本等许多优点。
24、读图时代:图片在报刊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5、读题时代:标题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媒体主要通过标题来吸引读者。
26、媒介融合“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媒介融合包括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即文字、声音、图像的融合),还包括传播渠道的融合(融合到互联网这个平台上),以及媒介机构的融合等等。
(参见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的走向)27、媒介生态学媒介生态学指“将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
它的根本关注点就是技术,尤其是媒介技术发展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和塑造,并由此阐发以技术为核心的媒介环境如何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和组织社会生活的方式。
媒介生态学可以分为两大内容:一个是以媒介为中心,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问题;另一个是以人类为中心,研究人与媒介环境问题。
简而言之,将媒介视作一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
27、新闻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在新闻传播中,新闻由媒体发出到受众接收新闻,是由传播主体和受众分享信息的过程。
新闻活动的主体是新闻传播者,包括媒介机构和新闻工作者。
传播主体处于决定的地位,决定受众能够读到、看到、听到什么,掌握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充当新闻信息把关的角色。
新闻传播者通过选择事实、新闻报道的形式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动。
新闻活动的客体是新闻事实。
新闻传播者不能改变新闻事实的内容,但是可以改变它的信息量和表达形式。
主体离不开客体,没有新闻事实,传播就变成无源之水;客体也离不开主体,没有传播者,新闻事实不会到达受众那里。
受众是传播对象,又称为新闻的收受主体,新闻只有适合受众的需要,才能实现新闻传播主体的目的。
28、新闻事实的三种状态。
新闻的事况真实。
记者的叙述要与事件的概况一致。
新闻的情境真实。
记者真实地叙述情节,再现客观事件的过程和细节。
新闻的阐释性真实。
记者对事实趋向的说明符合实际。
29、谈谈对中国媒体中的世界图像的认识世界图像主要是指中国媒体通过其国际新闻报道对于外部世界和各国总体形象的再现。
中国媒体构建了怎样的世界图像?总体框架由三大重点和三大热点组成。
三大重点是西方国家、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三大热点为中东国家、东欧俄罗斯和国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