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三语文:《我用残损的手掌》
【文章导语】人教版初三语文:我用
残损的手掌原文教材理解,《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教案理解,《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触到行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黏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以上是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标志着诗人写实和超现实手法交融的新的抒情方式的确
立,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巅峰。不仅如此,这首诗也是中国
现代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近年来得到治史专家的相继
推重。戴望舒本人也偏爱这首诗,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曾
多次向听众朗诵此诗,表达他爱国的赤诚。
《手掌》最初发表于《文艺春秋》第3卷第6期,尾注创作时间为“1942年7月3日”,后依据尾注时序编排收入诗
集《灾难的岁月》。然而,在诗人已经去世近半个世纪的今
天,我们发现,这首诗的真正写作时间与发表时所注的时间
并非一致。在深入考察这一矛盾现象时,我们既看到一些历
史的风云际会,也看到诗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痛苦,甚至关
乎一代诗人和知识分子的命运,不禁令人掩卷深思、心潮难
平。
事情的缘起是,我在整理编辑《戴望舒全集》中,读到
了戴望舒保存的一份剪报。这份剪报共47页,收录诗人发表的自1941年1月至1946年1月创作和翻译的诗文一百三
十多篇。这里的诗作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沦陷时期发表的,
有《过旧居》、《示长女》、《天晴了的时候》、《赠内》、《墓边口占》、《偶成》等。另一种是剪报最后一页所辑录的,自注
为“是沦陷中不曾发表而在胜利后发表的”。包括《题壁》、《愿望》、《等待》、《口号》,总题为《旧诗贴抄》,发表于1946年1月5日《新生日报》《新语》副刊,署名林泉居士。
剪报中没有《手掌》一诗,但却另有一首《断篇》,未标发表的刊物和时间,署名“易鱼”,以后也未收入诗集中)。
全诗如下:
我用无形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破碎,那一角是和着血的泥,/那辽远的地方依然还完整,硬坚,/我依稀听到从那里传来雄壮的声音。//辽远的声音啊,虽然低沉,我仍听到,/听到你的呼召,也听到我的心的奔跳,/这两个声音,他们在相互和应,招邀……/啊,在这血染的岛上,我
是否要等到老?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首诗与《手掌》的相似,由此推断,它只能创作于《手掌》之前,而不能在其后。从剪报所提供
的材料来看,至迟到1946年1月,《手掌》一诗还未问世,
只有构思运句与《手掌》相近的《断篇》。因此,戴望舒在《手掌》发表时注明原作写作时间是“1942年7月3日”,应该是不真实的。
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一步得到证明。
1946年10月,戴望舒打破了由港回沪近半年的沉默,
在《文艺春秋》第3卷第4期发表组诗《虏居诗抄》。1946年12月,《文艺春秋》第3卷第6期又发表《诗二章》,《手掌》就是其中之一》)。
从两组诗的标题来看,前一组诗标明是“虏居”即沦陷时所作,后一组未标“虏居”,但尾注创作时间则又属于“虏居”。标题和尾注的差异,为我们留下疑窦。因为:第一,如果按
照《诗二章》的尾注所标的时间,属于“虏居”时所作,应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