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地基不均匀沉降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砌体裂缝问题分析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砌体裂缝问题分析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砌体裂缝问题分析之间,基础底的地基表面产生局部凹陷。

在局部凹陷处,基础失去了支撑而产生相对位移。

上部荷载只能由砖砌体承担,则在砖砌体上产生了附加拉力和剪力,当该应力大于砖砌体的承载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裂缝多数出现在房屋下部,少数可发展到二层和三层。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砌体裂缝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1.建筑物的沉降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常引起建筑物纵、横向产生不规则的弯曲变形。

1.1原因分析当建筑物的整体刚度较差,建筑物的长度与高度之比又大于3:l,基础又不足以凋整因地基沉降差而产生的应力时,便会在砖砌体中产生拉应力和剪切应力。

如砌体中某处的抗拉、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变形力时,便会产生斜形裂缝,裂缝与地面呈45角;如长形建筑物的中间沉降,裂缝呈正八字裂缝;如在一端沉降,裂缝为单向斜裂缝;如在大头角处沉降,裂缝为包角八字形裂缝:这些裂缝大多发生在底层,少数也有向上裂到二层或三层的。

通常都伴随地面裂缝与房屋的倾斜。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地基不均匀:地基下有深浅不一的杂填土层,或有深浅不一的暗坑、暗塘和古河道等,又没有先处理好。

或有的下卧层为软弱土层或高压缩性土层,在上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发生形变和局部沉降;2)建筑设计不合理:如建筑平面形状复杂、转角多,门、窗面积过:大,立面变化大,则建筑物的整体刚度较差,质晕中心与基础形心偏移较多,结构处理不当,都会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和裂缝;3)地基含水晕的不正常变化:如给排水管道的材料质量差,安装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等,有的地面被重型汽车、吊车等压碎,有的管道堵塞或破裂,造成长期渗漏,水渗漏入地基土层中;建筑物周围的散水断裂、破损或宽度不足,使雨水渗漏入基础下的持力土层中;有的浅埋式整板基础的构造不当,使地面水从板边缝隙流淌入地基土层中;有的建筑的环境变化,地下水位下降或上升,都能使填上地基或湿陷性黄上地基局部浸水后软化而产生不均匀沉降,若地基为软土层,当临近建筑的深基坑排水,从而降低了地下水位,造成基土压缩,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4)建筑物周围内外堆载过大,也会引起建筑物基础的位移和沉降不均匀。

不均匀沉降事故案例分享

不均匀沉降事故案例分享

不均匀沉降事故案例分享不均匀沉降是指地基或地面在承受荷载作用下,由于地基土体的沉降不均匀而引起的结构变形或破坏现象。

下面列举10个不均匀沉降事故案例,以供参考。

1. 某城市地铁隧道沉降事故在某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由于地铁隧道下方存在不均匀的软弱层,导致隧道沉降不均匀。

这种不均匀沉降使得隧道结构受到了严重损坏,导致地铁运营受阻,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影响。

2. 某高层建筑沉降事故在某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地基承受的荷载不均匀,导致建筑物的沉降也不均匀。

这种不均匀沉降使得建筑物出现严重的倾斜,给建筑物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需要进行紧急的维修和加固。

3. 某道路路面沉降事故在某条道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导致道路路面出现了明显的沉降现象。

这种不均匀沉降使得道路出现了凹陷和坑洼,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通行安全,需要进行修复和加固工作。

4. 某工业厂房沉降事故在某工业厂房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厂房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形和破坏。

这种不均匀沉降使得厂房的使用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需要进行紧急的修复和加固工作。

5. 某桥梁沉降事故在某座桥梁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桥梁的支座出现了明显的变形,甚至发生了坍塌。

这种不均匀沉降使得桥梁的使用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6. 某水库大坝沉降事故在某水库大坝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地基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大坝的变形和破坏。

这种不均匀沉降使得大坝的安全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可能会引发洪水泛滥的灾害,需要进行紧急的修复和加固工作。

7. 某地下管线沉降事故在某地下管线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管线出现明显的变形和破坏。

这种不均匀沉降使得管线的正常通行受到了严重影响,可能会引发供水和供气的中断,需要进行紧急的修复和维护工作。

8. 某人行道沉降事故在某人行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导致人行道出现了明显的凹陷和坑洼。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检测和鉴定分析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检测和鉴定分析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检测和鉴定分析发布时间:2022-08-25T01:07:11.276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7期作者:王书喜[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王书喜山东亚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101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地基不均匀沉降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是决定建筑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部分建筑在设计、施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不仅容易引发建筑结构裂缝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建筑整体倾斜与倒塌,对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其次探讨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建筑的检测和鉴定,以供参考。

关键词:不均匀沉降;建筑地基;检测鉴定引言静压桩加固与托换技术可有效解决湿陷性黄土场地以及软弱土场地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基础加固以及纠偏问题。

因诸多因素,引起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建筑产生不均匀沉降、倾斜的问题时有发生。

针对此类问题,应用静压钢管桩托换技术对其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再利用加固之静压桩提供的反力,对上部结构进行局部或整体纠偏。

实践证明,采用静压桩加固及托换技术加固地基基础和建筑纠偏是有效的,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1.1 地基自身问题引发不均匀沉降地基土颗粒间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隙,在地基土压实不到位或外力(如周边建筑打桩振动等影响土层结构压实度)导致地基土压实度变化等情况出现时,地基将会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

不均匀沉降地基通常存在较多不同种类、特性的土,导致浅基础部位的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也可能与邻近区域的建筑施工、地下水下降等存在关联。

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周边道路因车辆振动导致地基土层振密沉降;相邻区域开挖引发地下水流失问题,导致地基沉陷;周边建筑施工区间,机械等振动情况导致地基沉降;邻近区域重物堆积导致局部沉降;建筑周边树木在不同季节的生长休眠对地基土湿度等造成影响,引发局部沉降问题;建筑周边存在渗漏水问题导致局部沉降。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砂石垫层法
实施步骤 1. 清理地基表面,确保表面干净、平整。
2. 在地基表面铺设一层砂石垫层,厚度通常在200mm左右。
砂石垫层法
01
3. 压实砂石垫层,确保其密实度 达到设计要求。
02
4. 在砂石垫层上浇筑混凝土或回 填其他材料,以形成稳固的地基 基础。
灰土垫层法
总结词
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整体性。
能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结构安全
地基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 物结构开裂、倾斜甚至倒塌等
安全问题。
使用功能
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影响建筑物 的使用功能,如导致建筑物开 裂、漏水等问题,影响建筑物 的正常使用。
耐久性
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影响建筑物 的耐久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 寿命。
经济性
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建筑物 维护和修复成本的增加,影响
处理效果
经过处理后,商业中心的地基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建筑物安全可靠,至今未出现明显沉降 现象。
案例三:某桥梁地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桥梁地基不均匀沉 降的背景
该桥梁连接两岸,是重要的交 通枢纽。在桥梁建设过程中, 发现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控制措施
为确保桥梁安全,采取了多种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地质勘 察,了解地质情况;采用预压 法、排水固结法等处理方法; 加强施工监控和管理;定期进 行沉降观测和维护保养。
4. 在灰土垫层上浇筑混凝土或回填其 他材料,以形成稳固的地基基础。
素土垫层法
总结词
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能够提高地 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VS
详细描述
素土垫层法主要是在地基上铺设一层经过 处理的素土垫层,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 稳定性。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 和杂填土地基。

地基不均匀沉降案例分析

地基不均匀沉降案例分析

地基不均匀沉降案例分析一,案例(1); 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严重倾斜——苏州市虎丘塔l.工程事故概况:虎丘塔位于苏州市西北虎丘公园山顶,原名云岩寺塔,落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悠久历史。

全塔七层,高47.5m。

塔的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壁、回廊与塔心三部分组成。

虎丘塔全部砖砌,外型完全模仿楼阁式木塔,每层都有八个壶门,拐角处的砖特制成圆弧形,十分美观,在建筑艺术上是一个创造。

中外游人不绝。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此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6月虎丘塔现场调查,当时由于全塔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不仅塔顶离中心线已达2.31m,而且底层塔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建筑而封闭、停止开放。

仔细观察塔身的裂缝,发现一个规律,塔身的东北方向为垂直裂缝,塔身的西南面却是水平裂缝。

虎丘塔倾斜全景(1980年6月)虎丘塔Ⅰ-Ⅰ地质剖面图2.事故原因分析经勘察,虎丘山是由火山喷发和造山运动形成,为坚硬的凝灰岩和晶屑流纹岩。

山顶岩面倾斜,西南高,东北低。

虎丘塔地基为人工地基,由大块石组成,块石最大粒径达1000mm。

人工块石填土层厚1-2m,西南薄,东北厚。

下为粉质粘土,呈可塑至软塑状态,也是西南薄,东北厚。

底部即为风化岩石和基岩。

塔底层直径13.66m范围内,覆盖层厚度西南为2.8m,东北为5.8m,厚度相差3.0m,这是虎丘塔发生倾斜的根本原因。

此外,南方多暴雨,源源雨水渗入地基块石填土层,冲走块石之间的细粒土,形成很多空洞,这是虎丘塔发生倾斜的重要原因。

在十年“文革”期间,无人管理,树叶堵塞虎丘塔周围排水沟,大量雨水下渗,加剧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及塔身安全。

从虎丘塔结构设计上看有很大缺点,没有做扩大的基础,砖砌塔身垂直向下砌八皮砖,即埋深0.5m,直接置于上述块石填土人工地基上。

估算塔重63000kN,则地基单位面积压力高达435kPa,超过了地基承载力。

塔倾斜后,使东北部位应力集中,超过砖体抗压强度而压裂。

2 地基基础事故解析

2 地基基础事故解析



事故 处理 措施

1.在沉降大的东侧压入20m左右长的 桩共36根,以减少地基沉降 2.在沉降小的西侧采用钻孔抽水和 掏土,以加大沉降施工中严格控制 沉降速率 3.设置21根保护桩

青海某厂一座水塔50M3,水箱,塔架与基 础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图7—19所示, 在水塔建成后发现向南倾斜20.4cm,向东 倾斜9.45cm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
地基与基础事故

房屋 倾斜 事故
南京某楼长15.4m,宽13.3m,高17m, 建筑面积1100m2,砖混结构,条形 基础,基底下有2-3m厚的大片石垫 层,在建成后发现房屋向东倾斜。


事故 原因 分析
1.建筑地区属长江漫滩,有厚20m左 右的软粘土层,承载力低,压缩性 高 2.地基开挖后,基底有低洼水塘, 用大片石回填处理,因施工质量问 题,形成东侧垫层厚而沉降大,西 侧垫层薄而沉降小,因而导致建筑 物倾斜。


4 事 故 处 理 4.1 设置降水系统
由于基坑基础开挖到底,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十 分清除,降水系统采用两阶分层封闭降水。一阶采用 轻型 塑料管井系统,一阶为真空射流轻型井点系统。 轻型塑料管井为∮25mm硬质塑料花管、包塑料纱及纱 布;采用150型钻机成孔下管,管外滤料为粗砂,抽水 泵采用1.0~1.5英寸微型潜水电泵,井距8.0m、井深 11.5m,主要抽降上部粉砂层水。由于地下水流场已经 形成,加之是雨季施工,降水效果不十分理想,砾石 层仍有水流出但水量很小,采用盲沟和局部小井点处 理;而上部真空射流井点系统抽降粉砂层水比较成功。 4.2 固坡、清基 降水对边坡土体稳定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又采取放 缓边坡、做好坡面截水等措施。边坡下部结核层及膨 胀土部分采用块石挡墙,墙前设反滤层导水入井。清 基采用边清边换砂的办法,换砂可以起到压重和滤层 作用,有可以减少膨胀对基础的影响。换砂的厚度视 清除厚度而定,一般要求不小于20cm,以完全消除扰 动部分和控制基底高程为准。水塔 倾斜 事故事故 原因 分析

某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后加固设计实例

某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后加固设计实例
第3 8卷 第 1 3期
2 0 12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o _ 8 No 3 l 3 .1
Ma . 2 2 y 01
・1 01 ・
文章编号 :0 9 6 2 (0 2 1 — 1 10 10 —8 5 2 1 )3 0 0 —2
填、 基坑变形也对该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有一定影响 。 上存在 ) 墙体竖 向裂缝 ( , 个别 墙体存在 ) 现浇板 裂缝 ( , 主要位 置
2 建筑损伤现状 。 )
为第 1 3 —5JK板 , 4层 3 —3D H板 , 7层 2 - 一— 、 层 43 一- 第 13 - — 第 72 JP板 9
当 H>1 0m时 , 结构平 面内顶点 的侧 向位移 限值 H 2 0或9 /5 0mm, 该建筑物 的最终倾斜 尚不显著影响结构 的承载能力 。 2 基础底板 不均匀沉降检测。 ) 采用水准仪对该建筑基础底板 的不 均匀沉 降进行 了检测 , 根
3 地基基 础及 结构 加 固设计

30 0 3

30 303o 8 4 0 0 d 0 3 6 0 0 喧 s 1o P0 7 30 30 Z a 0 3d 30 o d o 0 o 2 3 2 7 o

n 1


} 口l = 一 _

l I
t 3 0 3 o 0 l 6 s 呻 9 0 33 o o
1C l O
图 1 该 建 筑 第 1层 结构 平 面布 置 示 意 图
4 3o 0 ( 3 o
2 地基 基础不 均 匀沉 降产 生原 因及 建筑 损伤 现状
该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整体向东倾斜, 其中四

地基不均匀沉降案例分析

地基不均匀沉降案例分析

地基不均匀沉降案例分析一,案例(1); 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严重倾斜——苏州市虎丘塔l.工程事故概况:虎丘塔位于苏州市西北虎丘公园山顶,原名云岩寺塔,落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悠久历史。

全塔七层,高47.5m。

塔的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壁、回廊与塔心三部分组成。

虎丘塔全部砖砌,外型完全模仿楼阁式木塔,每层都有八个壶门,拐角处的砖特制成圆弧形,十分美观,在建筑艺术上是一个创造。

中外游人不绝。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此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6月虎丘塔现场调查,当时由于全塔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不仅塔顶离中心线已达2.31m,而且底层塔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建筑而封闭、停止开放。

仔细观察塔身的裂缝,发现一个规律,塔身的东北方向为垂直裂缝,塔身的西南面却是水平裂缝。

虎丘塔倾斜全景(1980年6月)虎丘塔Ⅰ-Ⅰ地质剖面图2.事故原因分析经勘察,虎丘山是由火山喷发和造山运动形成,为坚硬的凝灰岩和晶屑流纹岩。

山顶岩面倾斜,西南高,东北低。

虎丘塔地基为人工地基,由大块石组成,块石最大粒径达1000mm。

人工块石填土层厚1-2m,西南薄,东北厚。

下为粉质粘土,呈可塑至软塑状态,也是西南薄,东北厚。

底部即为风化岩石和基岩。

塔底层直径13.66m范围内,覆盖层厚度西南为2.8m,东北为5.8m,厚度相差3.0m,这是虎丘塔发生倾斜的根本原因。

此外,南方多暴雨,源源雨水渗入地基块石填土层,冲走块石之间的细粒土,形成很多空洞,这是虎丘塔发生倾斜的重要原因。

在十年“文革”期间,无人管理,树叶堵塞虎丘塔周围排水沟,大量雨水下渗,加剧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及塔身安全。

从虎丘塔结构设计上看有很大缺点,没有做扩大的基础,砖砌塔身垂直向下砌八皮砖,即埋深0.5m,直接置于上述块石填土人工地基上。

估算塔重63000kN,则地基单位面积压力高达435kPa,超过了地基承载力。

塔倾斜后,使东北部位应力集中,超过砖体抗压强度而压裂。

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摘要:地基土层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建筑物基础亦随之沉降,尤其是当荷载较大或地级土层软不均匀时,往往导致建筑物基础出现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以致建筑物某些部位开裂,倾斜,甚至倒塌.下面我们就地基沉降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治和处理措施。

关键字:地基,不均匀沉降,分析原因,防治处理。

Abstract: thefoundation soildeformation atloadbuilding,building foundationalsosettlement,especially whenthe load is largeor prefecture-levelsoft soilis not uniform,often leads touneven settlement ofbuilding foundationappearlarger,so that thebuildingsomecrack,inclined,or even collapse.The reasonwe have the followingsettlement of theproblemanalysis anddiscuss the preventionand treatment measures.Keywords:foundation,uneven settlement,analyze the cause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对于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裂缝等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虽然经过了长期的使用,但其不均匀沉降有可能仍在发展。

然而,这种不均匀沉降问题涉及上部结构,下部基础以及地基等问题,解决起来还是相但困难的。

本文针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着重分析其原因并探讨防治和处理措施。

一,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1地基(1)支承地基层软弱。

地基沉降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地基沉降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地基沉降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5) 减小或调整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采用较大的基础底面积, 减小基底附加压力,可以减小沉降量。对同一地基上建筑物的相邻部分 可采用不同的基底附加压力,荷载大的宜通过增大基底尺寸来减小基底 附加压力,降低沉降差异。某些时候可采用静定结构体系,当发生不均 匀沉降时,不致引起很大的附加内力,能较好地适应不均匀沉降。
2. 防止地基产生沉降的措施
(1) 建筑物体形应力求简单。建筑物立面的高差不宜悬殊, 所受荷载差异不宜太大;在平面上开头应力求简单,尽量避免凹凸 转角,同时平面上的转折和弯曲也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其整体性和 抗变形能力降低。另外,适当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建筑物在平面 上的长度和从基底算起的高度之比),其越小,整体刚度越好,调 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长高比一般控制在2.5~3.0。对于砌体承 重结构,为保证其整体刚度,应合理布置纵横墙。纵横墙应尽量贯 通,横隔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宜大于建筑物宽度的1.5倍。
地基沉降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图2-3 桩位布置
地基沉降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 地基沉降事故案例
1)事故概况
杭州某住宅楼为七层砖混结构,地基采用振动灌注桩基础。在施工 过程中对沉降进行监测,测点位置如图2-2所示。当上部结构施工至第五 层时(10月2日),测点21、24、26、28累计沉降分别为3 mm、3 mm、 1 mm、1 mm。当施工至屋顶楼面时(同年10月3日),上述四点累计 沉降分别达48 mm、42 mm、11 mm、23 mm,产生了不均匀沉降。 室内装饰工程及竣工后沉降与不均匀沉降继续发展,21、24、26和28点 沉降(同年12月22日)分别达到120 mm、112 mm、38 mm、46 mm。 最大不均匀沉降达84 mm,沉降发展趋势如图2-2所示,此时沉降与不均 匀沉降还在继续发展。

工程施工案例分析题

工程施工案例分析题

工程施工案例分析:某大型购物中心施工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工程背景某大型购物中心位于我国某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该项目主要包括地上三层购物商场、地下一层停车场及配套设施。

工程于2018年正式开工,2020年竣工交付使用。

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工程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建设单位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本文将对该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施工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1. 问题一:地基沉降不均匀在购物中心投入使用后,发现部分建筑物存在地基沉降不均匀的问题,导致楼层局部出现倾斜。

经调查分析,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地基处理不当,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导致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2. 问题二:混凝土结构裂缝购物中心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美观和结构安全。

原因包括: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施工过程中养护不到位,施工工艺不合理等。

3. 问题三:防水层施工质量问题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部分区域出现渗水现象,原因是防水层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如防水材料不合格、施工操作不规范等。

4. 问题四:电气线路安全隐患在购物中心投入使用后,发现部分电气线路存在安全隐患,如线缆敷设不符合规范、保护措施不到位等。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地质勘察和地基处理在施工前,应充分调查地质条件,根据地质报告制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根据地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桩基、地基换填等,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工程要求。

2. 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加强对混凝土拌合、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控制。

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可采取预应力加固、粘贴碳纤维布等方法进行处理。

3. 提高防水层施工质量选用合格防水材料,加强防水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

施工完成后,进行严格的防水效果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加强电气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加强对电气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确保线缆敷设、接头处理、保护措施等符合规范要求。

地基质量事故处理案例

地基质量事故处理案例

案例2
工程概况 某城市防洪挡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场地 原为一斜坡,为美化城市,现要施工一挡土结构 如图1所示,靠岸一侧为墙,用作挡土和挡水。靠 河一侧为框架柱子,顶部作为一个街景平台。 由 于场地存在软土层,因而采用桩基进行处理
施工顺序及事故情况 施工顺序为先打桩,完成地梁施工以及11.8m高 程以下的侧墙及梁柱,然后在墙后岸上的斜坡进 行填土至11.8m,再继续施工11.8m高程以上 的结构和回填靠河一侧7.2m高程处的反压土坡。 当施工完成后,发现柱子倾斜,11.8m高程处的 横梁产生裂缝,后进一步开挖,发现地梁也有断 裂破坏。 现场调查发现,靠河一侧的柱子有明显 的倾斜和弯曲,在11.8m横梁处为分界点,下部 向外倾斜而上部则向内倾斜,示意图如图2所示, 现场照片则如图3所示。



浙江萧甬铁路发生地基整体下沉事故
中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2005年5月9日上午7时10分,浙江萧甬铁路 余姚西至驿亭区间,由于地方一砖瓦厂取土,造成铁路地基土体移位, 路堤发生整体下沉事故,导致铁路中断行车,杭州至宁波间途经该处的 旅客列车受到影响。
1.整体剪切破坏 对压缩性较小的密实砂与坚硬粘土地基,基础埋 深较浅时,当上部荷载很大使基底压力超过极限 承载能力时,地基内塑性变形区发展形成一连续 滑动面,即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在基础周围地面 有明显隆起现象。
当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承受地基所收的 压力设计值,地基就会产生局部或者整体的 剪切破坏,具体形式有: 1.整体剪切破坏 2.局部剪切破坏 3.冲切剪切破坏 结果都是引起建筑物结构破坏或者倒塌。 地基失稳的预兆往往就是沉降的速率过大, 必须充分重视,而且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也 会引起地基失稳破坏
处理: 该工程必须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加固 采用静压预制砼桩方案。但设计时要考虑桩土的 共同作用,同时充分考虑目前地基已承担了部分 荷载,加固桩只需承担部分荷载即可,而不必设 计成由加固桩承担全部荷载,从而达到节省的目 的。 启示启示启示启示: 1、地基的承载力要考 虑下卧软土层的承载力,地基设计应要进行沉降 计算,尤其是场地存在软弱土层的地基,必须要 进行沉降验算。 2、这种地基的加固设计应考虑 已有土体先发挥作用,已承担了部分荷载的特点 ,设计的加固桩与地基共同作用承担部分荷载, 从而达到更经济合理的设计

地基不均匀沉降——意大利比萨斜塔

地基不均匀沉降——意大利比萨斜塔

地基不均匀沉降——意大利比萨斜塔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是建筑物倾斜的典型实例。

1.工程事故概况比萨市位于意大利中部,而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市北部,它是比萨大教堂的一座钟塔,在大教堂东南方向相距约25m。

比萨斜塔是一座独立的建筑,周围空旷,比萨斜塔建造,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期,自1173年9月8日至1178年,建至第4 层,高度约29m时,因塔倾斜而停工。

第二期,钟塔施工中断94年后,于1272年复工,至1278年,建完第7层,高48m,再次停工。

第三期,经第二次施工中断比萨斜塔全景 82年后,于1360年再复工,至1370年竣工,全塔共八层,高度为55m。

全塔总荷重约为145MN,塔身传递到地基的平均压力约500kPa。

目前塔北侧沉降量约90cm,南侧沉降量约270cm,塔倾斜约5.5°,十分严重。

比萨斜塔向南倾斜,塔顶离开垂直线的水平距离已达5.27m,等于我国虎丘塔倾斜后塔顶离开水平距离的2.3倍。

幸亏比萨斜塔的建筑材料大理石条石质量优,施工精细,尚未发现塔身有裂缝。

比萨斜塔基础底面倾斜值,经计算为0.093,即93%0,我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中规定:高耸结构基础的倾斜,当建筑物高度Hg 为:50m<Hg≤100m时,其允许值为0.005,即5%。

目前比萨斜塔基础实际倾斜值已等于我国国家标准允许值的18倍。

由此可见,比萨斜塔倾斜已达到极危险的状态,随时有可能倒塌。

2.事故原因分析关于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早在18世纪记载当时就有两派不同见解:一派由历史学家兰尼里·克拉西为首,坚持比萨塔有意建成不垂直;另一派由建筑师阿莱山特罗领导,认为比萨塔的倾斜归因于它的地基不均匀沉降。

本世纪以来,一些学者提供了塔的基本资料和地基土的情况。

比萨斜塔地基土的典型剖面如图2所示。

由上至下,可分为8层:①表层为耕植土,厚1 60m;②第2层为粉砂,夹粘质粉士透镜体,厚度 5.40m;③第3层为粉土,厚3.0 m;④第4层为上层粘土,厚度10.5m;⑤第5层为中间粘土,厚为5.0m;⑥第6层为砂土,厚为2.0m;⑦第7层为下层粘土,厚度12.5m;⑧第8层为砂土,厚度超过20.0m。

土力学事故案例分析个人总结

土力学事故案例分析个人总结

(2)
建筑名称
香港宝城大厦
事故后果
1972 年 7 月某日清晨,香港宝城路附近,两万立方米残积土从山坡上下 滑,巨大滑动体正好冲过一幢高层住宅--宝城大厦,顷刻间宝城大厦被冲 毁倒塌并砸毁相邻一幢大楼一角约五层住宅。死亡 67 人
事故原因 山坡上残积土本身强度较低,加之雨水入渗使其强度进一步大大降低,使
1.建筑物倾斜
(1)
建筑名称
土力学事故案例归纳总结
工程力学 唐晓畅 15 号
事故后果
事故原因
感想
(2)
建筑名称
意大利比萨斜塔
1173 年 9 月 8 号动工,1178 年建至第四层时因塔明显倾斜停工。1272 年复工建完第 七层又停工。1360 年复工,1370 年竣工。共八层,高 55 米。 塔曾向南倾斜,南北两端沉降差 1.80m,塔顶离中心线达 5.27m,倾斜 5.5°。 后采用“地基应力解除法”扶正塔身。其原理是,在斜塔倾斜的反方向(北侧)塔基 下面掏土,利用地基的沉降,使塔体的重心后移,从而减小倾斜幅度。 1.地基持力层为粉砂,下面为粉土和粘土层。地基不均匀,土层松软。施工不慎,粉 砂外挤,偏心荷载南侧压力大,造成倾斜。 2.塔基地压力大,超过地基承受力,下沉。 3,比萨平原深层抽水,是水位下降相当于大面积加载。 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 沉。 不倒原因: 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 有生之年应该看不到它倒。
感想 3.建筑物墙体开裂
(1)
建筑名称 事故后果 事故原因
感想
(2)
建筑名称
人没事就好。
匈牙利-码头建筑物 工程建成不久,所有内隔墙都严重开裂。 外墙下独立基础填埋 6.5m,底面为粗砂层,沉降量很小,内墙条形基础 填埋仅 0.8m,位于人工填土层,沉降量大。一栋建筑物采用两类不同基 础,填埋相差悬殊,持力层土质压缩性高低相差悬殊,引起严重的不均匀 沉降。 可与后面的清华大学第四教室楼对比,同样采用两种基础,后者处理成功。 果然还是因为是普通码头建筑所以没什么人重视。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实例及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实例及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

最大的是 2 号楼的 4 号点和 19 号点,两点相邻柱 劣天气时,应增加观测频率。要严格按照规范要
基的距离大概为 20m,差异沉降量为 12.5mm,远 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地布置沉降观测基
小于规范规定 0.002L(L 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 准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作基点和观测点,能够全面地反映建筑
[mm])允许值。根据规范规定:“当最后 100d 的 物整体的沉降情况。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时开始。工程 或者是遇到问题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地基不均
/ 59 /
学术研究
匀沉降。造成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方面:
4.1 地基因素 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者建筑物地基局部土 质 不 均 匀 ,存 在 暗 沟 、隔 层 等 ,土 质 软 硬 差 别 较 大,地质勘察时不能准确地探测出该地区土质的 差异,受压后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基地下水变化 不正常,由于周围环境变化,使建筑物地下水位 升高,或者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物地基,长 期浸泡,土质软化甚至掏空,导致不均匀沉降。 4.2 设计因素 建筑物设计不合理,由于结构荷载计算遗 漏,设计差错,构造不合理,荷载过大而构件截面 尺寸偏小,砌体受压面积不够,造成结构本身缺 陷,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裂缝;建筑物地基 处理不好,相邻建筑物之间距离太小,墙体长高 比不合适等都会引起不均匀沉降。 4.3 施工因素 施工因素很多,工人对施工要求认识不够,
沉降速率小于 0.01~0.04mm/d 时可认为已进入
3.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稳定阶段,具体取值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
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出现过大的不均
能确定”。在最后一个观测周期之前,建筑物静荷 匀沉降,直接导致建筑物层高减小,建筑物荷载

九种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九种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一、整体失稳整体失稳是指在土体中形成了滑动面,围护结构连同基坑外侧及坑底的土体一起丧失稳定性,一般的失稳形态是围护结构的上部向坑外倾倒,围护结构的底部向坑内移动,坑底土体隆起,坑外地面下陷。

龙潭空中花园基坑事故。

2005年8月3日,凌晨约30m宽位置坡顶出现开裂并出现沉降,坡脚水泥土搅拌桩出现断裂。

早晨7时,下起大雨,半小时后该段出现塌滑。

原因主要是基坑北侧东端滑塌地段出现超挖,开挖后放置了较长时间;坑内大量积水未及时抽排;坡脚土层受水浸泡,降低了土层强度,势必导致边坡蠕动变形;紧邻坑边下水管长期漏水,边坡蠕动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坡顶道路下的下水道出现开裂,大量水浸入边坡土体内,导致边坡失稳。

2005年**日12时,武昌区彭刘杨路金榜名苑已开挖至设计深度5.2M的深基坑东侧(cd)段约40余米长的边坡发生滑塌险情。

二、坑底隆起坑底隆起是一种向上的位移,产生的原因一是深层土的卸荷回弹,二是由开挖形成的压力差导致的土体塑流。

由于土体是连续体,坑底的隆起和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必然导致坑外土体产生沉降和水平位移,带动相邻建筑物或市政设施发生倾斜或挠曲,这些附加的变形使结构构件或管道可能产生开裂,影响使用,危及安全。

一般解决的方法是被动区加固,提高土的抗力,减少变形,同时解决整体稳定和坑底隆起问题。

三金.鑫城国际C地块事故三、围护结构倾覆失稳围护结构倾覆失稳主要发生在重力式结构或悬臂式围护结构,重力式结构在坑外主动土压力的作用下,围护结构绕其下部的某点转动,围护结构的顶部向坑内倾倒。

抵抗倾覆失稳的力矩主要由围护结构自身的重力形成,坑底的被动抗力也是构成抵抗力矩的因素。

如武汉火炬大厦开挖深度10m,上部为老钻土,下部为基岩,采用¢900mm人工挖孔嵌岩排桩支护,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于老粘土局部浸水,强度降低,土压力剧增,由于桩嵌人岩层,变形不易谐调,造成十余根支护桩折断,危及邻近六层综合楼,使该楼楼梯间悬空,情况危急。

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以某小区项目为例

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以某小区项目为例

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以某小区项目为例摘要:随着我过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中还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坑式静压桩;加固;纠偏0 引言根据我国建设部门的统计,在建筑工程事故中,由于地基基础所引发的工程事故约占总工程事故的21 %~23 %。

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若产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将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与安全,轻则令建筑物倾斜,重则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危及生命与财产安全。

不均匀沉降对建筑安全构成极大影响,需要通过前期勘察、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监理等环节加强监管以消除隐患,保证施工质量。

1 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基本情况介绍建筑物地基是直接承受构造物荷载影响的地层。

地基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保证房屋的沉降均匀。

如果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1.1 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特征由于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使地基土改变了原有的受力状态,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压密变形,导致建筑物随之下沉。

1.2 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危害(1)建筑物发生裂缝①正“八”字形裂缝:如果建筑物的中间沉降量比两边的沉降量大,而且没有合理的设置沉降缝的建筑物,那么此建筑物很容易在门窗洞口处开裂成由下往上生成的正“八”字裂缝。

②墙体的斜向裂缝:当建筑物坐落在端部地基较弱且中部地基坚硬的土层上,或者上部结构是个偏心较大的荷载,很容易在端部或悬挑出的部分产生斜向开裂。

③梁柱节点裂缝: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在相邻两柱脚间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则首先在梁柱节点间产生大量裂缝。

(2)建筑物发生倾斜不均匀沉降将极易引发高耸的建筑发生倾斜,尤其是那些长高比小的建筑物体,当建筑物的重心不断的向外偏移,致使倾斜过大则极易引发建筑物的垮塌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不均匀沉降案例分析一,案例(1); 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严重倾斜——苏州市虎丘塔l.工程事故概况:虎丘塔位于苏州市西北虎丘公园山顶,原名云岩寺塔,落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悠久历史。

全塔七层,高47.5m。

塔的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壁、回廊与塔心三部分组成。

虎丘塔全部砖砌,外型完全模仿楼阁式木塔,每层都有八个壶门,拐角处的砖特制成圆弧形,十分美观,在建筑艺术上是一个创造。

中外游人不绝。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此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6月虎丘塔现场调查,当时由于全塔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不仅塔顶离中心线已达2.31m,而且底层塔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建筑而封闭、停止开放。

仔细观察塔身的裂缝,发现一个规律,塔身的东北方向为垂直裂缝,塔身的西南面却是水平裂缝。

虎丘塔倾斜全景(1980年6月)虎丘塔Ⅰ-Ⅰ地质剖面图2.事故原因分析经勘察,虎丘山是由火山喷发和造山运动形成,为坚硬的凝灰岩和晶屑流纹岩。

山顶岩面倾斜,西南高,东北低。

虎丘塔地基为人工地基,由大块石组成,块石最大粒径达1000mm。

人工块石填土层厚1-2m,西南薄,东北厚。

下为粉质粘土,呈可塑至软塑状态,也是西南薄,东北厚。

底部即为风化岩石和基岩。

塔底层直径13.66m范围内,覆盖层厚度西南为2.8m,东北为5.8m,厚度相差3.0m,这是虎丘塔发生倾斜的根本原因。

此外,南方多暴雨,源源雨水渗入地基块石填土层,冲走块石之间的细粒土,形成很多空洞,这是虎丘塔发生倾斜的重要原因。

在十年“文革”期间,无人管理,树叶堵塞虎丘塔周围排水沟,大量雨水下渗,加剧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及塔身安全。

从虎丘塔结构设计上看有很大缺点,没有做扩大的基础,砖砌塔身垂直向下砌八皮砖,即埋深0.5m,直接置于上述块石填土人工地基上。

估算塔重63000kN,则地基单位面积压力高达435kPa,超过了地基承载力。

塔倾斜后,使东北部位应力集中,超过砖体抗压强度而压裂。

3.事故处理方法:首先采取加固地基的办法。

第一期加固工程是在塔四周建造一圈桩排式地下连续墙,其目的为减少塔基土流失和地基土的侧向变形。

在离塔外墙约3m处,用人工挖直径1.4m的桩孔,深入基岩50cm,浇筑钢筋混凝土。

人工挖孔灌注桩可以避免机械钻孔的振动。

地基加固先从不利的塔东北方向开始,逆时针排列,一共44根灌注桩。

施工中,每挖深80cm即浇15cm厚井圈护壁。

当完成6-7根桩后,在桩顶浇筑高450mm 圈梁,连成整体。

第二期加固工程进行钻孔注浆和树根桩加固塔基。

钻孔注水泥浆位于第一期工程桩排式圆环形地下连续墙与塔基之间,孔径90mm,由外及里分三排圆环形注浆共113孔,注入浆液达26637rn3。

树根桩位于塔身内顺回廊中心和八个壶门内,共做32根垂直向树根桩。

此外,在壶门之间8个塔身,各做2根斜向树根桩。

总计48根树根桩,桩直径90mm,安设3Ф16受力筋,采用压力注浆成桩。

这项虎丘塔地基加固工程,由上海市特种基础工程研究所改装了XJ.100-1型钻机,用干钻法完成,效果良好。

虎丘塔地基加固布置图二,案例(2);某工厂新建的一生活区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事故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

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

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

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

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

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

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100kN, Es为4Mpa。

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1.4m~2m左右。

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三,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分析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基土层的均匀性、地基土的压缩性及荷载差异等有关。

根据我国国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允许砖混结构有沉降,并允许有沉降差。

虽然规范要求控制沉降差,但在砖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不太被人们注意。

此沉降差反映到地基上的砖混结构上,有时可引起墙体裂缝。

3.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的特征1、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沿着门窗洞口约成45 度,呈正八字形。

2、在房屋高差较大或荷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裂缝位于层数低的,荷载轻的部分,并向上朝着层数高的荷载重的部分倾斜。

3、当房屋的沉降分布曲线呈凸形时,往往除了在纵墙两端出现倒八字形倾斜裂缝处,也常在纵墙顶部出现竖向裂缝。

在多层砖混结构中,也有在窗口下坎墙上出现竖向裂缝的。

3.2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1.房屋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差别较大是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多与设计有关,例如:①地基处理方案和基础设计不协调或在同一建筑物基础下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

②由于建筑立面的错层,平面的变化引起荷载不均匀,如处理不好,可以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

③当房屋纵墙刚度较差时,由土壤的应力扩散作用,房屋两端应力逐渐减小,可以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

④还有的设计不符合规范的规定,实际中有的筏板从横墙轴线算起挑出长达 2100mm 远远超出规范的“不宜超出1500mm”的规定。

结果将改变地基受力状态,造成不良后果。

3.施工原因造成人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

4.房屋建成后使用不当,如基础长期受水浸泡或在房基附近挖坑、施工松动地基土等。

四,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4.1建筑设计方面1.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建筑物立面的高差不宜悬殊,接受荷载差异不宜太大;在平面上形状力求简单,尽量避免凹凸转角,同时平面上的转折和弯曲也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其整体性和搞变形能力降低。

另外,适当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建筑物在平面上的长度和从基底算起的高度之比),其越小,整体刚度越好,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一般控制在2.5 左右。

对于砌体刚度,应合理布置纵横墙。

纵横墙应尽量贯通,横隔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建筑物宽度的1.5 倍为宜。

2.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将建筑物分成各自独立的单元,各单元的沉降不相互影响。

一般在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异处,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等设置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建筑物越高(层数越多),缝就越宽。

具体缝宽和构造见规范及有关资料。

4.2结构设计方面1.减轻建筑物自重。

减轻建筑物自重可以减小基底压力,是防止和减轻不均匀沉降很重要的途径。

实际中可采用轻质材料,如多孔砖墙或其他轻质墙体;选用轻型结构,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以及各种轻型空间结构;选用自重较轻、覆土较少的基础形式,如浅埋的宽基础、有半地下室或地下室的基础,或者室内地面架空地坪等。

2.设置圈梁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在建筑物的墙体里设置圈梁和构造柱能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其抗弯刚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减少裂缝的出现,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阻止裂缝的发展。

4.3施工方面1、在基坑开挖时,不要扰动地基土,通常坑底保留200mm 左右的土,待垫层施工时,再人工挖除。

如坑底土被扰动,应挖去,用砂、碎石回填夯实。

要注意打桩、井点降水及深基开挖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2、在已建成的小、轻型建筑物周围,不宜堆放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土方等重物,以免地面堆载引起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五,治理方法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整体性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及时治理加固。

在加固之前,应做好对裂缝的勘察,掌握裂缝开展规律,再根据裂缝程度,对结构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

5.1一般性裂缝,如若干年后不发展,则可以认为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可采用填缝修补或灌浆修补。

填缝修补分为水泥砂浆填缝和配盘水泥砂浆填缝,工序为:先将裂缝清理干净,用勾缝刀、抹子、刮刀等到工具将1:3的水泥砂浆或比砌筑砂浆高一级的水泥砂浆或掺有 107 胶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入砖缝;配筋水泥砂浆填缝则每隔4—5 皮砖,在砖缝中先嵌入钢筋,然后按上述工序进行处理。

灌缝修补是用压力设备把水灰比为0.7—1.0 的水泥浆液压入墙体内,使裂缝粘合。

5.2对于影响安全使用的裂缝,应进行加固处理。

因墙体强度不够而发生的裂缝,墙面可敷贴钢筋网片,网片用中φ6@100—300 双向或中φ4@100—200 双向钢筋网,并配置穿墙拉筋加以固定,然后灌细石混凝土或分层抹水泥砂浆加固。

施工前墙体抹灰应刮干净,灌浆后应养护护七天左右。

5.3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可采用钢筋、型钢拉杆或在墙体上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用强度等级为C15—C20 的混凝土,截面不小于120×180mm,配筋可采用纵向φ4@10—14 箍筋φ6@200—250,每隔 1.5—2.5mm 应有牛腿(或螺栓、锚固件等)伸进墙体与墙体拉结好。

浇筑圈梁时应将墙面凿毛,洇水以加强粘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