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归纳合集
哲学生活易错点整理
哲学生活易错点整理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使人聪明的学问只有哲学(提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但使人聪明的学问不仅仅是哲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能使人聪明)考点: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点: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提示: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考点: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发展的先导(提示:真正的哲学)2、哲学属于文化范畴,决定着同时代的经济、政治的发展(提示:决定于。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和反作用与经济、政治)考点: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提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考点: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示:唯物主义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考点: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者观点是一样的(提示:三者区别:古代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些物质的具体形态,如水等;机械唯物主义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同时,在社会历史领域则往往表现为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还承认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客观的。
因而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联系: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从外延上唯物主义包括了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考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革命性(提示:实践性)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上讲的物质就是指物体(提示:物质不等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唯物论部分】1、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
(注意: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3、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注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
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4、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5、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6、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注意: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7、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
(注意: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8、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注意: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9、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注意: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10、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11、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第一单元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
【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得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得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得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就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就是包罗万象得与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
4、哲学就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与人生价值认知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得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得关系。
【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得关系。
6、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得第一方面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7、哲学得基本问题就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得关系问题,而不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得内容:一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二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得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就是唯心主义。
【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自得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得哲学就是对问题得高明认识与解决问题得巧妙方法。
【提醒】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得具体办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得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提醒】只有真正得哲学才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12、物质决定意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提醒】实践得观点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得观点。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总结哲学基本观点与辩证唯物论1.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的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提示:具体科学是研究特定领域的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提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3.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提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第二个方面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依据。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对二者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辩证的回答。
)6.人类社会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人类社会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发展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但人类不论是改造自然还是利用自然都是以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固有的属性为前提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7.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提示: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认识客观规律,但不能改造或消灭客观规律。
)8.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提示: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不能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9.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提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完整版)《哲学与生活》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哲学基本理论易混易错点1.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正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错误: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 错误: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错误: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正确: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5错误: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正确: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错误: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正确: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错误: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正确: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错误: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正确: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错误: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正确: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6个)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第一单元易错易混: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观点错误。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人们主观思想的产物。
(观点错误。
注意: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智慧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观点错误。
注意:概括和总结。
)4.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观点错误。
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5.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观点错误。
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
)6.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观点错误。
注意:应改为哲学。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把它改造为中国哲学。
(观点错误。
注意:现阶段的“中国哲学”,不仅包括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包括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例如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哲学家的哲学理论,他们并不都赞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另外一些海外华人的宗教哲学家也并不支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观点错误。
注意: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
)《唯物论》易错易混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观点错误。
注意: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观点错误。
注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观点错误。
注意: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观点错误。
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也不能直接作用。
)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才对事物有反作用。
(观点错误。
注意:不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有反作用。
)6.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观点错误。
注意:要看是否符合规律和客观条件。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第一单元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
【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得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得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得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就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就是包罗万象得与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
4、哲学就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与人生价值认知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得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得关系。
【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得关系。
6、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得第一方面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7、哲学得基本问题就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得关系问题,而不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得内容:一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二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得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就是唯心主义。
【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自得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得哲学就是对问题得高明认识与解决问题得巧妙方法。
【提醒】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得具体办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得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提醒】只有真正得哲学才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12、物质决定意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提醒】实践得观点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得观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第一单元1。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得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得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得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
哲学就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就是包罗万象得与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
4、哲学就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与人生价值认知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得关系。
5。
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得关系。
【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得关系。
6。
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得第一方面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7。
哲学得基本问题就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得关系问题,而不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得内容:一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二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得反作用。
8. 追求物质利益就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就是唯心主义。
【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自得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得哲学就是对问题得高明认识与解决问题得巧妙方法。
【提醒】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得具体办法、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得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 任何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提醒】只有真正得哲学才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12. 物质决定意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提醒】实践得观点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13。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得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单元14、自然界及其规律就是客观得,社会发展规律与人得思维规律就是主观得。
哲学生活考试题目易出陷阱题知识点总结
哲学生活考试题目易出陷阱题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哲学生活考试题目易出陷阱题知识点总结哲学易错知识点1、哲学都是正确、科学的,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之和。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4、哲学包括具体科学。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6、一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其哲学观点越正确。
(不一定。
哲学需要通过自觉研究和学习才能获得)7、哲学是世界观,各门科学是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8、唯物论=世界观辩证法=方法论。
(唯物论和辩证法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1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1、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12、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科学的。
(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但不能说都是科学的)13、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4、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就是真正的哲学)15、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16、假象不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任何现象都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17、规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辨析一、哲学概论易混易错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分析:错误。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2、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分析:错误。
真正的哲学(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3、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分析:错误。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4、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分析:错误。
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往往是零散和、朴素的。
)5、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分析:错误。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分析:错误。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7、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分析:错误。
哲学有正误之分。
真正的哲学(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分析:错误。
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9、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10、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分析:错误。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
11、具体科学是哲学研究之母。
(分析:错误。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12、哲学是具体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分析:错误。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具体科学研究之母。
)13、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的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点。
下面就为大家汇总一些常见的易错易混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但要注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不能认为意识能够直接创造物质。
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改变。
易错点:认为意识可以独立于物质存在,或者意识能够超越物质的限制直接改变世界。
二、运动和静止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易错点: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或者只看到运动,忽视相对静止的存在。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脱离规律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
易混点: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对立起来,或者片面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实践和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但要注意,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易错点:认为认识的来源只有实践,忽视间接经验的作用;将认识的反复性理解为认识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五、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确定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变化,真理也会发展。
《哲学与生活》易错知识点与关键词
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识别的关键词: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是不是金子,一炼就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识别的关键词: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三、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识别的关键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统一╱意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前后相继历史联系)╱空间相邻------左邻右舍╱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⑴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哲学生活》中的选择题易错点
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 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 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B) 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②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某电视频道推出了特别节目“幸福是什么?”面对记者“你 幸福吗?幸福是什么呢?”同样的问题,虽然大家对幸福的 C 理解不一样,但大都感觉幸福。这说明了( )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结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5、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 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 演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c )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3、南北朝时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 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 看,王安石错在(A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4、下列选项没有蕴涵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B ) A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D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面损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程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建立的程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这反映 了( C) ①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无条件的联系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专题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就是科学得世界观。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得学说,哲学有正误之分,并非所有哲学都就是科学得)2.哲学决定生活。
(生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生活)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瞧待自然、社会与人生。
(真正得哲学才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瞧待)4.世界观就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得观点。
(就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最普遍得问题得瞧法与观点)5.哲学就是具体科学得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就是哲学得基础,哲学就是具体科学得指导)6.世界就是物质得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首要得与基本得观点。
(实践得观点)7.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8.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得根本瞧法。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得根本瞧法与根本观点)9.旧哲学就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论。
(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得有机统一)10.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得精华。
(真正得哲学就是自己时代精神得精华)11.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得问题。
(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12.唯物主义就是正确得,唯心主义就是错误得。
(唯心主义哲学有着或多或少得借鉴意义)专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就就是万事万物得总与。
(物质就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得共同本质与属性)2.自然界及其规律就是客观得,社会发展规律与人得思维规律就是主观得。
(任何规律都就是客观得)3.意识得形式与内容都就是客观得。
(意识得内容就是客观得,形式就是主观得)4.所有正确得意识都就是相同得;正确得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反映,错误得意识、神话、传说就是人创造出来得。
(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得正确意识不尽相同;无论正确意识还就是错误意识,都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反映)5.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不同得意识有不同得反作用)6.规律就是永恒不变得。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课美好生活(de)向导1.哲学是科学(de)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有正误之分)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de)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它们是共性与个性(de)关系)3.哲学是具体科学(de)基础.(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de)基础)4.哲学是科学(de)世界观和方法论.(注意:哲学有正确(de)哲学也有错误(de)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de)世界观和方法论.)5.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注意:真正(de)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de)哲学或科学(de)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第二课百舸争流(de)思想1.唯物主义都是正确(de),唯心主义都是错误(de).(唯物主义也有不科学之处,唯心主义也有可取之处)哲学(de)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de)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de)关系问题)2.哲学(de)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e)标准问题.(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de)问题是划分标准)3.哲学(de)基本问题等同于哲学(de)基本派别.(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de)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e)分歧是围绕哲学(de)基本问题展开(de).(注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e)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de)本原展开(de))第三课时代精神(de)精华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de)精华.(真正(de)哲学是精华)2.哲学都是社会变革(de)先导.(真正(de)哲学是先导)3.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de)唯一力量.(错)4.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de)有机统一)5.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de)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de)统一.(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de)根本区别在于它(de)阶级性和实践性)第四课探究世界(de)本质1.物质是指看得见、摸得着(de)东西.(看得见、摸得着(de)东西是物质(de)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2.物质是万事万物(de)总和.(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de)共同本质)3.物质(de)唯一特性是运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4.规律是无条件(de),是永恒不变(de).(有条件(de))5.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是客观(de),没有好外之分)6.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注意: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7.绝大多数国家(de)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de)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de).(注意:这里讲(de)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de)奥妙1.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意识(de)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观事物.)2.意识(de)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de)反应(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3.正确(de)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de)意识是人脑想象(de)结果.(不管是正确(de)意识还是错误(de)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de)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4.物质和意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5.人(de)认识能力是有限(de).(个人(de)认识能力有限,人类(de)能力无限)6.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de)实践取得成功.(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通过人们(de)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7.树立正确(de)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e)根本立足点.(客观实际是立足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8.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注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de).但物质(de)决定作用是第一位(de),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de)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9.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注意:正确(de)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de)意识阻碍事物发展)第六课求索真理(de)历程1.实践是有意识、有目(de)(de)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de).(盲目(de)实践也存在)2.实践是人(de)活动,人(de)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de)活动才是实践)3.读书也是认识(de)来源.(实践是唯一来源)4.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5.实践是获得认识(de)唯一途径.(获得认识(de)途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6.只有正确(de)认识才能对事物(de)发展起作用.(注意:正确(de)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de)认识起消极作用)7.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理性认识.(注意:现象、本质是客观(de),认识属于主观(de).)8.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de)一切活动.(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de)一切活动.)第七课唯物辩证法(de)联系观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de),联系又是有条件(de),联系(de)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可能大于、小于、等于)3.人为事物(de)联系是主观(de).(客观(de))4.联系是客观(de),人对事物(de)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de)具体状况)5.整体和部分(de)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de)关系.(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第八课唯物辩证法(de)发展观1.任何变化都是发展(上升(de)、前进(de)变化才是发展)2.新出现(de)事物就是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de)事物才是新事物)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de)总和.(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后半句也错)4.发展是质变,质变就是发展.(前半句对,后半句错)5.质变是由事物数量上(de)增减才引起(de).(内部结构(de)变化也会引起质变)6.新事物是对旧事物(de)彻底否定.(注意:新事物是对旧事物(de)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7.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de)总特征.(注意: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de)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de)实质与核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de)实质与核心1.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de)优点和缺点.(两点论不等于优点和缺点)2.矛盾是普遍存在(de),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注意:具体事物之间(de)矛盾是有条件(de),必须处于统一体中.)3.矛盾是事物发展(de)源泉和动力,制造(de)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de)发展.(注意:矛盾是客观(de),人为制造(de)矛盾只会阻碍事物(de)发展)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de)关系.(注意:矛盾(de)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de)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de)关系.)5.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de)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de)一面.(注意:矛盾(de)双方是具体(de)、多样(de),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6.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看到了矛盾(de)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包括两种情况: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两点论也是两种情况:一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二是矛盾(de)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7.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8.矛盾是事物发展(de)动力,因此,矛盾越多越好.(错)9.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整体与部分(de)关系.(共性与个性关系)10.事物(de)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de).(注意:事物(de)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de)主要方面决定(de).)1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de)具体(de)历史(de)统一,二者没有区别.(注意: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de):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de)排拒或毁灭.(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de)否定.)2.辩证否定(de)实质就是抛弃.(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3.创新就是科技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创新.)第十一课寻觅社会(de)真谛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de)变化是同步(de).(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社会基本矛盾(de)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de).(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改革来实现(de).)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4.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de)范围要大.)5.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de)范畴.(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第十二课实现人生(de)价值1.人生价值(de)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贡献越多,索取越多.(不是对等(de)关系,贡献始终是第一位(de).)2.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de)首要条件.(机遇是客观条件之一,除此以外还需要主观努力.)3.认为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个人利益分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坚决反对个人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共阅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
专题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误之分,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2.哲学决定生活。
(生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生活)
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真正的哲学才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
4
5导)
67
8
91011.
1212
3456规律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7.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8.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9.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10.有用就是真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或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1.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专题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4.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不一定)
5.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这两对关系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两对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都相互依赖等方面,而系统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没有)
7
8
不能只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不17
18
19.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0.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是能取得成功。
(是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还要注意次要矛盾)2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22.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片面理解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23.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当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24.任何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
(事物有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之分。
简单事物内部只包含一个矛盾,矛盾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
复杂事物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
可见,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但不一定都有主要矛盾)
25.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
(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
事物包含多少矛盾,矛盾如何推动该事物的发展,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
因此,并非矛盾越多越好)
26.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是辩证否定或称“扬弃”)
2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
1
2
3
4
5
6
7
?
8
9
10
(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1.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两个标准。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12.衡量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13.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
(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
14.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5.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误之分)
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1
2
3、
4
1
2
3
1
质)
2
3
4
第五课??
1
物。
)
2
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
3、物质和意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
)
4、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类的能力无限)
5、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
(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
6、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客观实际是立足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
(盲目的实践也存在)
2、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
3、读书也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唯一来源)
4、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错,联系是有条件的)
2、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可能大于、小于、等于)
3、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客观的)
4
1
3
4
5
1
2
3
4
5
6
1
2
3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的。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
)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
)
4.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的范围要大。
)
6、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贡献越多,索取越多。
(不是对等关系,贡献始终是第一位的。
)
2.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
(机遇是客观条件之一,除此以外还需要主观努力。
)
3、认为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
(个人利益分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坚决反对个人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