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谢晋模式的得与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谢晋模式的得与失

谢晋是我国第三代伦理影片导演中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导演,被认为传统伦理片最后一位导演。从1948年任电影《哑妻》助理导演开始到1997年由他执导的历史题材影片《鸦片战争》,50多年的电影生涯形成了谢晋自己独有的一套电影风格,那就是我们所谓的“谢晋模式”。“谢晋模式”讨论以来关于它的褒贬得失可谓是众说纷纭,看完谢导的经典“文革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我开始反思“谢晋模式”的得与失。

既然是探讨“谢晋模式”的得与失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什么是“谢晋模式”(以“文革三部曲”为例)

时代背景模式:无论是爱情还是工作乃至生活都是以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常常是文革时期极左路线时期,四清或者反右斗争等)作为故事的时代背景。

爱情模式:在恶劣悲惨的政治境遇中,主人公遇到了他(她),男女主角同甘苦共患难,由相识到相知最后走向相爱。爱情结果与政治背景有很大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类:主人公没能渡过难关,没能与其爱人团聚。政策的改变或者主人公的相濡以沫最终得以渡过难关,有情人终成眷属。

剧情发展模式:先是主人公生活在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紧接着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对主人公形成了迫害,使正义蒙冤。在主人公被

臵于十分悲惨的境地中时,群众的同情和帮助成为主人公生活下去的勇气与希望来源。最后就是特定时代背景有了截然相反的变化,主人公的沉冤得雪,生活得到改善。

说完了“谢晋模式”,我们再来看看谢晋模式在“文革三部曲”中的体现。(《牧马人》为例)

影片通过男主角许灵均的一系列回忆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是非黑白

颠倒的混乱时代,也引出男女主角在那动荡的时代相濡以沫生活的感人故事。在那动荡的年代中,人民只知道搞“武斗”荒废了生产,以至于连家人都养不活。从四川逃荒来的李秀芝姑娘在好心牧民郭口扁(pi ǎ)子的介绍下认识了身为“右派”的许灵均。李秀芝是那么的信任饱受多年苦难的许灵均,丝毫不嫌弃他的政治身份。善良的姑娘闯进了许灵均内心的世界,品行端正的许灵均也深深地打动了善良的姑娘,他们终于结下了美满的姻缘。共同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政治的包袱,还有了爱情的结晶,最后“四人帮”的粉碎为这个幸福的家庭增添了更多的欢笑。这无疑就是对“谢晋模式”中“爱情模式”、“背景模式”的最有力的印证。

许灵均顶住了漫长的艰苦生活,这其中除了他自己的坚定信念以及其妻子的帮助,更多的还有善良的牧民的帮助。老牧民董大爷给他钉上门帘子挡冷风,董大娘送来了热腾腾的面条,十年动乱中,郭口扁pia子等牧民想方设法保护他免遭横祸。在他们之中,许灵均找到了父亲和母亲,

找到了温暖和希望,找到了勇气和力量。这无疑又是对“谢晋模式”中“剧情发展模式”的有力论证。

看完了“谢晋模式”在其电影中的具体体现,接下来我们看看“谢晋模式”的得与失。

谢晋模式的得:

谢晋的电影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他的革命三部曲为什么能赢得那么高的票房,捧红那么多的“明星”,获得那么多的奖项。我认为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谢晋模式反映出了人性在危难中表现出来的“真”、“善”、“美”。无论是《牧马人》中男女主角感人的爱情故事,还是剧中善良牧民们的古道热心;无论是《芙蓉镇》中王秋赦小人得志嘴脸,还是秦书田“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无论是《天运上传奇》中罗群至始至终的清醒与执着,还是宋薇开始的动摇和醒悟,都体现出了在政治背景下的人物命运和极端条件下的种种表现。这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严峻形式、高压、权与利的诸多反映的表现与深思。这种表现方式与开启中国灾难报道里程碑的“三色报”中的“黑色咏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映的都是人性在灾难面前有的坚毅不倒最终升华蜕变,有的则信念动摇、随大流甚至为虎作伥最终永远堕落。源于生活,而又超脱于生活的电影才能引起观众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在群众引起广大的反响,在影片的票房与影片的内涵上达到完美的契合点。

“谢晋电影”模式中的“爱情模式”也是很值得令人称道的。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谢晋电影中的爱情都是在患难中涌现出来的,爱情之花之所以开的那么美丽长久,那是因为经过了苦难烈火的淬炼。在患难中相识,在患难中相知,最终相恋相爱,彼此对对方的人品、性格、能力都可谓是了如指掌。只了解对方的理想、信念才能从思想上出发,立足于行动互相支持鼓励。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爱情貌似越来越功利化、现实化。离婚率高的离谱,更不要说恋爱的分手。结婚甚至恋爱的基础条件都变成了什么有车啊、有房什么的。相互之间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光鲜的外表上,丝毫经不起困难岁月的考验。夫妻尚且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不要奢望恋人在你危难时刻对你仍然不离不弃,安慰鼓励在你的身旁。现在像李秀芝、胡玉英那样坚毅、善良、忠贞的好姑娘已经为数不多了,像许灵均、秦书田那样品性纯良、体贴、坚忍好男人更是绝种了。所以谢晋模式的爱情模式对现代人爱情观、婚姻观是具有很大的反思价值的。

谢晋模式的失

谢晋模式中的“时代背景模式”是他电影中最为鲜明的亮点,他为人们揭开了那段遥远而又动荡的岁月面纱。历史教科书上关于那段不堪回首岁月的篇幅实在是太少了,仅凭只言片语后人是很难想象先进知识分子在那期间所饱受的苦难和煎熬的。“文革三部曲”都惯用人物回忆的形式,再辅以沉重的内心独白,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那段岁月的真实面目。但我不得不说,谢晋模式在反应时代的同时,加入了太多的对其他元素——社会主

义、爱国主义等的“歌颂”。其剧情发展模式中惯用的善良的人民群众给苦难的主角雪中送炭的情节设计也有点太过煽情做作,好像导演有过于主观化的嫌疑。以《牧马人》为例,剧中许灵均在劳改中不堪折磨有了寻死的念头,但是画面却迅速转变——低沉昏暗天空下的马厩旁边有一个缰绳套索,主人公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紧接着出现的是主角年少时佩戴着红领巾站在光芒四射的红五星下敬礼的画面。主人公想起了他所享受过的新中国的诸多温暖,想起他劳教是董大爷等人对他的关爱,于是许灵均打消了寻死的念头。这在我看来就有点做作了,这一段的剧情有点试图以新中国给人民带来希望和光明来掩盖文革给群众造成的伤害的嫌疑。怕死是人类的本能,真正面对死亡的那一刻是需要莫大勇气的,把主角打消死亡的元因强加大这样的方式上是有失偏颇的。故事中父子两人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也带有浓重的为社会主义作秀的嫌疑。

另外剧中目不识丁但又给予主角无私帮助的群众人物似乎太多了,那样的时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没有文化的农民们对于阶级斗阵更是有种盲目的冲动。不要说去帮助“左派”、“右派”,与他们撇开关系明哲保身,不去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所以剧情发展模式中过多的政治化剧情安排是“谢晋模式”的一大败笔。当然这也许是导演为了通过审核的无奈之举。

“谢晋模式”的得失争论已久,但不管如何,既然人们还在探讨它的得与失,就能说明“谢晋模式”存在的价值。不管“谢晋模式”是不是只属于某个时代,我们都不能忘记谢晋本人对中国电影的巨大贡献,谨以此文缅怀谢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