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教育改革 让教育自由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十一学校教育改革让教育自由呼吸
上海迎园中学校长祝郁在十一学校学习期间,好奇地问授课的老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但他们说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以年级为单位的“学部”,在十一学校的改革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集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于一身,终于扬眉吐气。
原标题:让教育自由呼吸在今年北京十一学校召开的教育年会上,一位旁听的外校老师向作完主题发言的潘国双提问:你觉得十一学校与你之前所在的单位相比,有何不同?潘国双曾在北京一所高校任教6年,2009年从北师大数学系博士毕业后来到这所中学。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不喜欢太多人管我,也不喜欢被规章制度限制,限制越多,就越不想干事。但这位年轻博士每天都马不停蹄,有时累得像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却依然乐此不疲。36岁的潘国双在课程研究院领衔课程数学V 的开发。2012年10月,校方还为他成立了潘国双高端数学研究室,让他和学校里最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待在一起。当时他教的是高二,根据正常的安排,去年他应该跟上教高三。但为了潜心课程开发,他提出不跟高三,也如愿以偿。建设家一样的学校,是去年与来自上海的同行交流时,十一学校工会主席马玉琴的报告题目,而这也契合潘国双对十一学校的感觉:自由自在。让
人感到自由而非被控制十一学校的老师累,有目共睹。该校从去年开始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教学班最多不超过24人,这使得老师教的班级增多,工作量翻倍。按高二学部主任王春易的说法,一位老师大致要承担这些工作: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的实施,落实个别化教学,兼顾教育的责任,在各种分布式领导中负责某项工作。上海迎园中学校长祝郁在十一学校学习期间,好奇地问授课的老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但他们说根本没有这个概念。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刘伟发现,如果与十一学校的同事谈论房子、车子或者去哪里旅游等话题,很难引起大家的兴趣,他们的兴趣点都在学生,都是教育。在职业倦怠感突出存在的基础教育界,这群中学老师的精神状态确实令人惊讶。一群外地教师在一个周末参观十一学校时,在教室里遇到不少伏案工作的老师,当他们得知这些人是自愿前来,而且没有加班费时,有人嘀咕:那他们干嘛来呢?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十一学校老师常说的,我们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在经历课堂成长年、课程成长年之后,十一学校的老师今年迎来了反思年。要静下心来,找到真正的问题。校长说,接下来的3年,选课走班下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是重大的挑战,只有应对好,学校才会安全,才能始终保持优质教育的状态。十一学校的改革不搞一刀切的模式,但强调共同的价值追求。发动老师研究制定《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
纲要》,是李希贵出任校长后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弄清楚我们到底要干什么,提倡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这是任何变革的一个基础。他说,在课程改革之前进行学校行动纲要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学校文化股份制,让价值追求成为每一个人的事,而不是校长的事。从2007年的暑期工作会开始,共有475人次参与了三轮次的大讨论,校方收到各类意见和建议684条。于振丽老师说,从教数十年来从没有这样与同事们酣畅淋漓地争论过。从那以后,这样的争论成了他们工作中的一部分,一名外校来的挂职干部因此惊讶于他们之间的坦诚,甚至担心他们会打起来。这个争论的过程让行动纲要成了大家共同的作品。魏勇说,在激烈的交锋中,一些老师固有的想法开始动摇。2009年11月,学校召开教代会对行动纲要的试行进行表决,以97.4%的赞成率获得通过。其中对教师职业的定位,成为引用率颇高的名言:教师从事的是世间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在学生今日之爱戴与未来之追忆中,寻找富有乐趣的教育人生。十一学校认为,优秀的领导者能让人感到自由而不是感到被控制。为此,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行政的力量,这里的老师不会被要求写教案,学校也不检查他们的考勤、课堂教学及批改作业的情况,想怎么上课都行,只要有利于学生。而且,只要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学校就可以包容他的某些缺点。数学教师潘国双几乎不给学生留作业,因为他读
中学时最烦老师这一点;语文老师黄娟开设的立人表达选修课,追求真实的表达与表达的真实,上学期的考试,是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剧洞穴之光。我很难想象学校能给我们这么大的自由度。贾祥雪老师说,学校不要求一些琐碎的形式,解放了我们很多时间。鼓励先进,允许落后伴随改革而生的一些新举措,对一些老师来说,以前闻所未闻。而这种颠覆式的改革没有引起教师内心普遍的恐慌,得益于学校倡导的一种改革文化:鼓励先进,允许落后。允许落后,我们就有一种被理解的心情,研究能力和上进心就会被激发。语文教师闫存林说,越压制,反而越不愿改变。孟邻老师过去4年都在高三学部,因为那些年高三尚未启动改革,她似乎置身于这场改革之外。去年高考一结束,高三学部召开教师会议,她以为是庆功会,没想到是培训,主题是转变角色迎接挑战。会上不断被提及的一些名词:分布式领导、教育顾问、咨询师、过程性评价、自主管理学院等,让她感觉真是一头雾水,非常茫然,想象不出这些工作该怎么做。在高一学部工作半年后,孟老师在教育年会上分享自己的转变时说:不知道我是不是最后一个进入课改的老师,大家都已经跟课改结了婚,而我才开始谈恋爱。允许落后应该成为组织推进变革的重要策略。李希贵说,在我们身边,确有一些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接受某些新生事物的同事,要允许没有赶上的同事在后
面,给他们一个旁观、思考、彷徨的过程,否则他们就会焦虑。孟邻老师经历了谈恋爱时的激情、苦涩和甜蜜后,认识到这场改革是回归教育的本质,是要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控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会选择。她说,只有内心认可,才会真心实践,因此她必须振作精神,而不是怨天尤人。语文和英语学科也没有参加最初进行的分层、分类、综合的课程设计,因为当时这些课程的老师还没有完全想清楚,经过一年的思考、彷徨,特别是在其他学科的影响和感召下,语文和英语在第二年才进入。十一学校推动变革的另一策略是鼓励先进,让他们传递变革的希望与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同事。譬如创立王春易教学方式变革研究室、方习鹏教学评价研究室、周志英探究教学研究室、贺千红过程评价工作坊、侯敏华学生咨询工作坊等等。学校还会创造各种机会让这些先行者在各种大小场合现身说法,把他们的照片与主要事迹贴在学校主道旁的宣传栏里。破除组织结构的障碍20年前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十一学校落实了这一条,因而催生了一句话:聘任是最好的评价。该校实行的是学部与教师之间的双向聘任制,每年一次。学校把教师的聘任权放在了学部,校长只有确定学部主任的权力,接下来,就是主任与老师双向选择的过程。高三学部主任于振丽不希望自己的权力过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