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秀山县石堤镇中心校光清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今天,“科研兴校”己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健,有一支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科研必先行,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大力开展教学研究。然而,据本人调查了解石堤片区典型学校的具体实情,目前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成因
石堤片区所有农村小学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 多数学校管理方式旧, 教育观念落后,教师面对新课程感到无所适从,对课堂教学优化还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没有实施校本教研策略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训、研究与学习落实不力。有的教师不求上进,对教学没有积极性。教学教研工作虽然口头上喊得轰轰烈烈“高质、高效、低负”,实质上却只停留在听课、评课等一些简单的形式上,甚至还存在着教研工作没有行动的学校与班级,即或是有行动的学校,也只是“锣有敲才响,事有摧才抓”,过分流于形式,摆花架子,走过场……根据本人研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学校理体制的影响。
(1)、校长负责制,关键取决于校长素质的高低。一个高明的校长,总能以身示,带头作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整体效能,然而,部分校长却认为,只要学校教学质量能上去,教学研究可搞可不搞,再加上现在的校长要应付的事情很多,无法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学校教研。特别是村级农村小学,可谓是“天高皇帝远”,在管理上鞭长莫及。尽管任命有校长或负责人,但他们多是既无财权,又无人事权,因而不敢大胆开展工作。村小教师的管理,就是好靠自己管自己,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良知了,工作懒惰、松散,有的学校连最起码的教学时间都没有得到保证,“科研兴校”只好成了一纸空言。
(2)、学校教导处的校本教研指导小组形同虚设。一是学校教务处的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放在对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方面,由于人手不够,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关注相对较少,特别是教研成员深入课堂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少。一般情况是指定一个副主任负责(教研员)。而教务副主任的工作力度远不能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实际上成了管而不管,管不落实。三是时间无保障。一般情况,校本教研指导小组都承担了一个教师全额的教学任务,甚至担任了班主任,每天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学校教研活动的
开展。
(3)、教研组机构功效未能发挥,开展的活动单调、松散。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的教师组织,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教研组活动由于种种现状明显缺乏其履行职能、职责的制度与机制保障。虽然每学期每个教研组按惯例都草拟了活动计划,也安排了一定的活动时间和容。但从计划看,大多数只是几个简单的条款,活动目的要求不明,活动安排随意性大,容与形式单调,时间不落实。从具体的活动过程看,教研组和备课组对活动的质量无有效的评估手段,对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另一方面,在一些较小的学校,某些学科全校仅有1—2名教师,因人数太少根本无法开展活动。
2、教师素质的制约。
(1)、教师的学历达标,但实际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的构成是高校分配的大中专师和非师的毕业生及民办转正的教师,由于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都达标。尽管他们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不进行调整培训难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将制约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骨干教师缺乏
由于存在着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教师流动频繁。有“能耐”的教师工作两三年调入城镇,刚刚培养成熟进入骨干行列的教师就被条件优越的学校挖走,导致农村学校市县级骨干非常稀少。无骨干教师的辐射效应,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中老年教师知识旧,由此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来,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同,学苗大量流失。
(3)、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
由于教师的流动,加上所学非所教的人数多,学校对有些教师只能是拔高使用,造成了教师基础知识薄弱。音、体、美教师更稀少,在农村找到一个合格的音、体、美教师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开全学科,只能用非音、体、美专业教师代课,大部分根本没有音美素质,音、体、美活动无常开展,培养学生的特长、落实素质教育工作是空话。学生整天单调无味的学习,造成学生学习无兴趣、厌恶学校、厌恶学习的现象,辍学现象时有发生。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过硬,特别是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小学基本没有英语专任教师,用非英语专业教师代课,这些教师没有进行英语教学的专门训练,对英语教学规律、教法知之甚少,
对如何有效进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口语基本功更差,众所周知,英语语言基本功不过硬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教材要求上初中前学生必须掌握500-700单词量,事实上农村小学毕业的学生学习很好的不过200单词,大部分学生26个字母读不对、写不准,给初中外语教学造成及大的困难,尽管初中英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补一些小学容,但由于所欠的知识很多,大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造成厌学、放弃英语学习的状况。
(4)、教育观念滞后,课改意识不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有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是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农村学校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交流不畅,交通不便,文化氛围滞后,对新生事物接受的慢,不求进取,固步自封。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根深蒂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还占统治地位,这些成为当前课改的瓶颈,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5)、竞争意识不强,工作无紧迫感
农村缺专任教师,且缺编,只有聘请当地有一定学历的人代课,基本上满足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剩余人员。有很多教师只能拔高使用,加上学校规模较小,每个年级中心校有1-3个班,村小仅1个班,同学科的教师少,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更少,加上学校开设多门课程,有的教师任两、三个年级的课,工作效率如何无可比性,缺乏竞争意识,有些工作得过且过,彼此都差不多,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很难拔出,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缓慢,停滞不前……
3、财力与环境的束缚。
(1)、由于地势偏远贫困,除财政拨付工资外,其他经费几乎为零,而学校为了保安全,保建设,大部分学校己是债台高筑、“债务累累”。无力抽调资金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设备。一是校本教研指导小组既不能购买必要的学习与培训资料,又很少外出学习交流,人员自身素质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二是村小教师的微薄工资,特别是村小教师多为“半边户”,一边教书育人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一边生产劳动要养家糊口, 有时还要为学生垫交学费,甚至遇学生在校病痛,还得掏钱给学生看病,学习研究所需经费也就力不从心了,因此而分散了他们从事教学和研究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