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平时作业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习题(一)
一、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管辖的规定,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有:
A、贪污贿赂案
B、自诉案件
C、间谍、特务案件
D、外国人犯罪
2 、2001年5月,某大学留学生之间发生斗殴事件,来自B国的留学生科恩用刀刺伤来自M国的留学生卡特,造成重伤。本案有管辖权的一审法院应当是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3 、被告人李某正在空军某部服役,服役期间窃取部队步枪2支,子弹200余发,后即被发现。该案的审判法院应当是
A.地方基层人民法院
B.军事法院
C.铁路运输法院
D.地方中级人民法院
4 、在中国领域外我国航空器内的犯罪,犯罪发生后,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A.在中国最初降落地的人民法院
B.该航班所在航空公司的住所地
C.被告人地居住地
D.航空器地最终目的地
5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述人员不在应当回避之列的有
A.人民陪审员
B.翻译人员
C.证人
D.坚定人
6 、法院审理被告人张某(男,19岁)抢劫王某(男,17岁)一案。由田律师为张辩护,刘律师受委托出庭担任王的诉讼代理人。依照法律,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人是
A.刘律师
B.田律师
C.张某的父亲
D.王某的母亲
7 、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审判人员的回避:
A.应当在开庭审理之前提出
B.应当在审理过程中提出
C.应当在一审宣判前提出
D.应当在二审结束前提出
8、刑事诉讼中,如果当事人对有关人员提出了回避申请,依照法律,不得停止进行的程序是
A.侦查程序
B.起诉程序
C.审判程序
D.执行程序
9 、在一起公诉案件开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以“公诉人发表的都是对我不利的意见,法院听了之后肯定会从重判刑”为由在辩论阶段申请出庭的公诉人回避,此时,审判长应当如何处理?
A.宣布休庭,向院长请示
B.宣布休庭,向检察长汇报
C.由法庭当庭驳回
D.由法庭当庭驳回,但允许申请复议
10 、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的立案侦查机关是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人民检察机关
D.监察机关
一、多项选择题
1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
A.侵占罪
B.侮辱、诽谤案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D.虐待案
2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有
A.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的案件
B.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C.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D.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3 、自诉案件包括
A.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
C.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D.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求刑
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4 、有权对审判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的有
A.审判员
B.审判长
C.法院院长
D.审判委员会
5 、申请回避的方式如下:
A.可以以口头方式
B.可以以书面方式
C.应当以口头方式
D.应当以书面方式
二、案例题
被告人王某、李某等六人均系重庆市农民,商议一起到外地去“弄点钱”。在商议过程重,王某提出他认识一个在涪陵地区做生意的吴某,很有钱,可以去找他试试。1992年4月17日,王某等六人从重庆乘船去涪陵,来到市区吴某家中。王某等认为吴某家里没有人,便撬开房门,潜入房中,准备寻找现金或者值钱的物品。正在他们翻箱倒柜的过程中,从卧室里面出来一个老太太(后查是吴某的母亲),老太太问他们是谁,来这里干什么。王某怕事情败露,遂与李某将老太太捆了起来,仍在床上,有害怕老太太叫喊,于是在她的脸上盖了一个枕头。王某等迅速继续找钱,找到100元现金后,匆忙讨论现场,又乘船返回重庆。吴某的母亲因长时间窒息,待家人发现后已经死亡。后重庆警方通过耳目知悉了此案,并将王某等六人抓获。
问:1 、本案应当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哪一个机关立案?
2、本案应当有哪一级的人民法院一审?
3、本案应当有哪一个人民法院一审?
某银行信贷负责人小赵涉嫌受贿犯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但因其犯罪行为诡秘,证据难以收集,迟迟无法终结侦查程序。新调来的检察长老赵(小赵之养父)经验丰富,明察秋毫,精心布置展开工作。考虑到自己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关系,老赵以自己生病住院为由,“退居二线”指挥,终于使案件水落石出。一审判决后,小赵以量刑过重为由提起上述,经过二审后为此原判。
问:老赵的回避应当首先在哪个阶段提出?以何理由、何种方式、由谁决定,为什么?
如果老赵在一审中没有回避,二审时用什么方式纠正?法律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