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

合集下载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知道做好宝宝的优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自信、独立的个性,让他们感受到做好宝宝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唱这首歌,理解歌词的含义。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表现出歌曲的特色。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录音机、歌曲CD、歌词卡片、小礼物。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幼儿自由活动,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舞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引入新课(5分钟):向幼儿介绍歌曲的名称《我是好宝宝》,让他们猜一猜好宝宝有哪些优点。

3. 学习歌词(10分钟):a.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幼儿跟唱。

b. 解释歌词的含义,让幼儿了解做好宝宝的好处。

c. 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4. 练习唱歌(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b. 让幼儿单独演唱,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c. 进行歌唱比赛,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

5. 总结与奖励(5分钟):a.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b. 奖励表现优秀的幼儿小礼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掌握了歌曲《我是好宝宝》的歌词,能够在众人面前大胆地唱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在练习唱歌环节,我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总体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感受到了做好宝宝的自豪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唱歌技巧。

六、教学内容:1. 歌曲《我是好宝宝》的进一步学习,加强幼儿对歌曲的熟练度。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七、教学步骤:1. 复习歌曲《我是好宝宝》,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

4. 唱歌曲,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意义。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我是好宝宝》的歌词内容,了解歌曲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演唱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我是好宝宝》,能够流畅地演唱。

难点:音准、节奏感的把握,集体合作演唱时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词卡片、小礼物。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音乐课堂,例如讲故事、做游戏等。

2. 新歌学习:教师播放歌曲《我是好宝宝》,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绪。

接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 歌词学习:教师将歌词分成若干部分,逐一教给幼儿,让幼儿学会唱歌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4. 集体演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唱,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的演唱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

5. 创意表现: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如跳舞、扮演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次音乐教学进行总结,表扬幼儿的表现,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复习歌曲《我是好宝宝》,巩固所学内容。

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展示所学歌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家长关注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培养,与教师共同促进幼儿的音乐成长。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演唱表现,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学习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 同伴评价: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比赛,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表演能力。

儿歌《我是好宝宝》教案1000字4篇

儿歌《我是好宝宝》教案1000字4篇

儿歌《我是好宝宝》教案1000字4篇专题“儿歌教案”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具有沟通作用,能搭建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什么样的教案是值得拿来被借鉴的呢?以下“儿歌《我是好宝宝》教案”由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儿歌《我是好宝宝》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谦让的道理。

2、教育幼儿懂得礼让,知道尊老爱幼。

3、体验谦让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幼儿初步懂得与人相处应谦让的道理。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为他人着想的品德。

【教学准备】知识准备:鼓励语:小手小手转一转,你棒,我棒,大家棒!物质准备:图片2张、故事《孔融让梨》、儿歌《让座》、一盘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音乐律动《爸爸瞧妈妈看》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孔融画面,引出内容。

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孔融让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二)听故事孔融让梨。

提问:你们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故事听到一半)师:让我们继续来听听孔融到底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提问:1、孔融为什么挑最小的梨?他是怎么想的?2、你认为孔融这样做对吗?好在哪里?师:我们在来听一遍故事,听听孔融对爸爸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讲孔融的话)爸爸是怎么夸奖他的?提问:你喜欢孔融吗?为什么?小结: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让梨,是不是很懂事啊?古代的小朋友懂得谦让,我们现在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懂得谦让呢?(三)听儿歌《让座》导语: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让座》,一起来听听吧。

(播放儿歌《让座》)会唱的小朋友跟着一起唱。

提问:儿歌好听吗?儿歌中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这位小朋友也这么有礼貌,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她学习啊?三、结束部分小结: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好的留给别人,儿歌中的小朋友也懂得给老奶奶让座,大家都夸他们是好孩子,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兄弟姐妹之间要友好相处,有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只顾自己。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教案标题:《我是好宝宝》音乐活动教案教案背景:《我是好宝宝》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歌曲内容围绕宝宝做好的事情展开,通过唱歌与跳舞的形式,培养幼儿团体意识和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唱歌与舞蹈,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幼儿喜欢的小道具,如花、小动物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坐在一起,让他们安静下来。

2. 提问:你们喜欢唱歌和跳舞吗?为什么?3.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唱歌与跳舞的乐趣和好处。

正文:(30分钟)1. 音乐欣赏:- 播放《我是好宝宝》音乐,让幼儿听音乐并观察歌词。

-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身体,并尝试跟唱“我是好宝宝”。

- 提问:这首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哪些重复的词句?2. 舞蹈动作:- 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头、摇尾巴、扭动小腰等。

- 通过模仿动物行为的舞蹈动作,让幼儿感受到音乐与身体的结合。

- 引导幼儿进行身体的暖身运动,并慢慢加入音乐。

3. 角色扮演:-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小道具,如花、小动物等,让他们扮演歌曲中的角色。

- 引导幼儿按照歌曲中的情节和动作,进行角色扮演的表演。

-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自由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

4. 团队合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过道或舞台。

- 引导幼儿合作设计一段小品或者舞蹈,包括歌曲中的动作和角色扮演。

- 让每个小组进行表演,鼓励幼儿互相观摩和欣赏。

总结:(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以及自己的表演经验。

2. 提问:你觉得今天的活动有什么收获?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拓展活动:1. 让幼儿创作自己的歌曲和舞蹈,鼓励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艺。

2. 引导幼儿观看其他音乐和舞蹈表演,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兴趣。

教学反思:这节音乐活动通过唱歌、跳舞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演能力。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认识和模仿不同音乐节奏;2.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3.增强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教材:包括儿童音乐CD、儿童歌曲集、打击乐器等;2.教学道具:肢体动作示范图、卡片、彩色纸、笔等;3.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音响设备。

三、教学过程步骤1:热身活动(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身体放松操;2.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跳舞、摇摆等活动。

步骤2:学习音乐节奏(15分钟)1.老师出示不同的节奏图案卡片,并模仿敲打打击乐器的声音;2.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敲打打击乐器,感受不同的节奏;3.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取一种乐器,模仿节奏进行合奏。

步骤3:学唱《我是好宝宝》(20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我是好宝宝》这首歌曲;2.老师给每个学生发放歌词卡片;3.老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并加上简单的肢体动作;4.老师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合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步骤4:音乐表演及欣赏(20分钟)1.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编排肢体动作,配合音乐表演;2.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和欣赏;3.学生互相鼓励,给出肯定和建议,共同提高。

步骤5:总结与评价(10分钟)1.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老师采用问答、小结、学生表演等形式进行评价;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和创意,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由发挥,利用所学技能进行即兴表演;2.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节奏,并进行合奏;3.组织音乐会,邀请家长观看学生的表演。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在欢快的音乐中学习和表演,激发了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更多元的活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进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的内容,了解“我是好宝宝”的主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兴趣,训练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意识,让幼儿感受到做好宝宝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唱歌曲《我是好宝宝》。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三、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引导法、互动法、游戏法等方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唱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我是好宝宝》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正常运行。

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我是好宝宝》,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3. 学习歌曲(10分钟):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幼儿跟唱。

在唱歌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4. 歌曲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练习,让幼儿在练习中熟悉歌词和旋律。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学习歌曲的收获,让幼儿分享做好宝宝的快乐。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我是好宝宝》。

2. 学习新歌曲《小星星》。

3. 进行歌曲练习,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旋律。

七、教学活动安排: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新歌曲《小星星》,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3. 学习歌曲(10分钟):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幼儿跟唱。

在唱歌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4. 歌曲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练习,让幼儿在练习中熟悉歌词和旋律。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I.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节奏和节拍的概念。

2.培养学生感知和表达自己的音乐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听力,增强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

4.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活动使学生掌握唱歌、跳舞等音乐表现形式。

5.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II. 教学内容1.音乐听觉训练:通过两个音即两拍的听辨以及双节拍与四节拍的感知界定,让学生对音乐节奏、节拍的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2.音乐表演训练:让学生唱歌、跳舞,运用身体感受音乐,感受音乐节奏变化,表现音乐意境,增强舞台表演能力。

3.音乐游戏:利用音乐游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理解和感受音乐。

III. 教学步骤1. 一起听音乐,感知两节拍和四节拍1.教师播放两个不同的音乐示范,让学生分别感知出两个声响即两拍的节奏。

2.教师播放不同的音乐示范,让学生用身体与手拍出双节拍与四节拍的节拍划分。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节拍与四节拍的差别,让其熟知两节拍和四节拍的概念。

2. 学生自主演唱儿歌1.教师引导学生唱儿歌“我是好宝宝”,让其熟悉歌曲,分别听出两节拍与四节拍的存在。

2.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学习儿歌,教授歌曲节奏与变化,提高儿歌表演能力。

3. 通过舞蹈强化音乐表演1.教师根据音乐节奏编排儿童舞蹈,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变化。

2.教师结合歌词,引导学生留意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让其通过舞蹈自然地表现出来。

4. 通过音乐游戏加强学生兴趣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加强对音乐的兴趣。

2.教师与学生一起玩音乐热气球、音乐猜谜等游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IV. 教学要点1.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避免过难或过简单。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表演,让学生尝试自由的创作和表现,并加以鼓励。

3.学生通过唱歌、跳舞和游戏的形式感知音乐,保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音乐中快乐学习。

V. 教学收获1.学生了解到音乐的节奏、节拍的概念和特点。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我是好宝宝》,并理解歌曲的含义。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意识,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我是好宝宝》,并能够用愉快的情绪演唱。

2.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音乐CD、音响设备、歌谱、图片、实物等。

3.2 环境准备: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部分:通过播放一首幼儿熟悉的歌曲,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歌曲《我是好宝宝》。

4.2 教学部分:a) 教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b) 分句教唱:将歌曲分成若干句,一句一句地教唱,让幼儿逐句掌握。

c) 合唱练习:让幼儿集体合唱,注意纠正出现的错误。

4.3 巩固部分: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充分练习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5.2 歌曲演唱评价:通过演唱考试或集体表演,评价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和音乐表现力。

5.3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意识的体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引导。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活动名称:我是好宝宝角色扮演活动目标: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歌曲中的良好行为。

活动过程:a) 教师准备一些角色头饰,如好宝宝、妈妈、老师等。

b) 幼儿选择角色头饰,并进行角色扮演。

c) 在角色扮演中,引导幼儿运用歌曲中的良好行为,如“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吃饭”等。

6.2 活动名称:我是好宝宝手势舞活动目标:通过手势舞,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节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歌曲《我是好宝宝》的歌词内容,知道歌曲所传递的正能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跳舞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我是好宝宝》的歌词内容和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词中的一些字词发音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我是好宝宝》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卡片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有一定活动空间。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新歌(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我是好宝宝》的歌词内容,讲解歌曲中所传递的正能量。

3. 学习歌曲(10分钟)教师教唱歌曲,让幼儿跟唱。

对于歌词中的一些字词发音和节奏,教师可以单独辅导,确保幼儿掌握。

4.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如跳舞、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与同伴的互动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2. 歌曲演唱评价:评估幼儿对歌曲《我是好宝宝》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发音准确性以及节奏感。

3. 实践活动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创造力和表演技巧。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家长通知书或线上平台,与家长分享幼儿在音乐课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鼓励家长在家中支持幼儿的音乐学习。

2. 主题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参与与“好宝宝”主题相关的其他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在多领域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八、教学修改1. 针对不同班级的幼儿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班级的需求。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最佳。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1. 教案背景介绍《我是好宝宝》是一堂针对大班幼儿的音乐活动课程。

通过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本教案设计了一系列游戏和活动,旨在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音乐感知能力,通过鼓励幼儿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嗓音训练。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合唱和团队协作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团队精神的力量。

3. 教学准备•CD或MP3播放器;•音乐伴奏和歌曲《我是好宝宝》;•可移动的标志物;•幼儿合唱《小小团队》歌曲的歌词。

4.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热身游戏 - 青蛙跳•游戏目标:唤起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同时锻炼幼儿的听觉和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步骤:1.引导幼儿围坐在教室中央,准备好音乐伴奏。

2.播放音乐,指导幼儿模仿青蛙的跳跃动作,并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跳跃。

3.指挥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调整跳跃的速度。

活动二:欢快合唱 - 《小小团队》•活动目标: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步骤:1.引导幼儿围坐在教室中央,发放歌词。

2.播放《小小团队》的音乐伴奏,教导幼儿根据歌词和音乐唱出歌曲。

3.反复练习并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或分组合唱。

4.最后进行整体合唱,并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声音和自信。

活动三:自由舞蹈 - 《我是好宝宝》•活动目标:通过自由舞蹈的形式,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活动步骤:1.播放歌曲《我是好宝宝》的音乐伴奏。

2.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自由发挥舞蹈动作。

3.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活力。

活动四:拾音游戏 - 音乐寻宝•活动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幼儿的听觉和集中注意力能力。

•活动步骤:1.将多个可移动的标志物(例如卡片、玩具等)隐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一、活动主题:我是好宝宝二、活动目的:1. 帮忙幼儿学习与把握自我认知,加强自信念,培育积极向上的心态;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良好的社交本领;3. 培育幼儿的音乐喜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4.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幼儿的协调性。

三、活动准备1. 音乐:《我是好宝宝》2. 道具:宝宝玩具、镜子、海报、糖果等小奖品四、活动流程1. 暖和铃声2. 欢迎致辞老师:大家好,欢迎来到今日的音乐活动!今日我们的主题是《我是好宝宝》,我们将要一起玩耍、唱歌、跳舞并评比出最棒的宝宝。

3. 热身活动接下来,我们一起做几个简单的热身活动:1)转头活动——向左转头,向右转头,做充分的颈部活动。

2)上下活动——抬手,敲拍身体,跷脚,头转圈,全身活动起来。

3)追赶游戏——老师与宝宝们一起追赶、躲藏,让宝宝们放开身体进行活动。

4. 歌曲和动作表演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我是好宝宝》这首歌。

1)通过演唱歌曲,让幼儿们被音乐所感染,充分发挥幼儿的表现力。

2)在音乐课上,我们与幼儿玩的不仅是音乐,更紧要的是营造愉悦的氛围,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

3)通过设定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们边唱边动,大力发挥想象力。

例如:右手打钩、左手夹腰、双手合十等。

4)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自由舞动,呈现自我表达的本领。

5. 活动结语1)围着圈圈数一数,有哪些小伙伴表现很优秀,可以者送上小奖品,表扬激励。

2)让孩子们一起感受音乐的魅力,唤醒他们对音乐的喜好喜好,激励孩子们自由表达,充分呈现自我。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自我、自我认知、自信、独立、自强等职业道德,以及协作精神。

4)我们信任每个宝宝都是好宝宝,期望每个宝宝都能茁壮成长。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教案标题:我是好宝宝(歌曲)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学习歌曲《我是好宝宝》,理解并表达出作为一个好宝宝应有的行为和态度。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提升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和表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我是好宝宝》的歌词和旋律。

2. 进行歌曲的动作表演和小组合唱。

三、教学准备:1. 歌曲《我是好宝宝》的音频和歌词卡片。

2. 音响设备和适合表演的场地。

3. 幼儿的手偶或者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好宝宝”的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歌词:教师展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逐句朗读并理解歌词含义。

3. 学习旋律:播放歌曲音频,让幼儿听几遍,然后教师带领幼儿哼唱旋律。

4. 动作表演:设计与歌词相符的动作,让幼儿边唱边做,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5. 小组合唱: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并进行小组间的表演比赛。

五、教学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分享学习的歌曲,增强亲子互动。

2.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实践“好宝宝”的行为,如主动帮忙、礼貌待人等。

六、教学总结: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他们在学习歌曲和表演中的优点,同时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学习歌曲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的发展。

2. 通过小组表演和个体表演,评估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在教学延伸活动中,通过家长的反馈和幼儿的行为表现,评估他们对“好宝宝”行为的理解和实践程度。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2篇)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2篇)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教案名称:《我是好宝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音乐。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唱唱歌曲《我是好宝宝》。

2. 学习音乐节奏和音阶。

教学准备:1. CD或播放器。

2. 教室内放置椅子和桌子,供学生排队。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学习一首儿歌《我是好宝宝》。

2. 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好宝宝”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行为。

Step 2:学习歌曲(15分钟)1. 老师播放歌曲《我是好宝宝》,引导学生一起跟随节奏摇摆身体。

2. 老师分段教唱歌曲,然后学生跟着唱,重复多次直至熟练。

Step 3:歌曲表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挑选一名学生担任“领唱”角色。

2. 学生排队,一个小组一次上台表演歌曲。

3. 老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表演动作或舞蹈,增添表演的趣味性。

Step 4:音乐游戏(1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对位步伐的游戏,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走出具有一定节奏感的步伐。

2. 老师教授学生简单的音阶,并让学生跟着唱。

Step 5:总结(10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复习歌曲《我是好宝宝》。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欢呼叫好宝宝。

教学延伸:1. 在下一节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歌词,然后用学过的音阶和节奏进行填词。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合唱活动,增加音乐合作性。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否准确唱出《我是好宝宝》歌曲。

2. 学生参与表演时的积极性和表现力。

3. 学生能否准确跟随音乐节奏走位。

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歌曲《我是好宝宝》,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发挥个人才艺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我也会结合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歌曲)

上海市音樂幼稚園許老師
活動目標:
·理解歌詞內容,有“要為長輩服務”的願望,激起“尊敬長輩”的情感。

·感受襯詞“呦”給歌曲帶來的親切感覺,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歌曲伴奏
活動過程:
一、敬老節的由來
·下個星期一是敬老節,你知道這是誰的節日嗎?
·為什麼把重陽節又稱做敬老節?
·小結:敬老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老人年輕的時候照顧我們,辛苦了很多年。

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我們也長大了,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關心、照顧他們了。

·你準備怎麼樣為爺爺奶奶過節?
二、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欣賞後提問:
1、這首歌的名字叫《我是好寶寶》,你覺得歌曲裏的孩子是好寶寶嗎?為什麼?
2、什麼叫“不撒嬌、不胡鬧”?
3、好寶寶做什麼事情會讓爺爺奶奶覺得很舒服?請你用歌詞來回答我。

4、咚咚咚咚|咚咚|是什麼聲音?(用動作——捶拳捶出節奏)·帶著問題第二次欣賞:請你仔細聽聽,歌詞裏有什麼特別好聽的地方嗎?
·教師範唱,幼兒感受襯詞帶來的親切感覺
三、學唱歌曲
·跟著音樂練習語言節奏
·個別幼兒演唱襯詞,其他幼兒區分哪個唱地好,為什麼?。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一、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和感受的加强,并且通过歌曲的表达,帮助幼儿自我认知、理解和表达自己。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音能力。

通过唱歌、模仿声音、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新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语音能力,为幼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内容1.热身阶段:简单的舞蹈和动作,以及瑜伽、按摩等活动,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和运动中。

2.听歌和动作:老师放一首《我是好宝宝》的歌曲,搭配简单易学的动作,引导并激励幼儿一起动起来。

3.唱歌练习:老师将歌曲一句一句的教给幼儿,帮助他们学会歌曲,并不断强化练习,引导他们的音准感和语感。

4.音乐游戏: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比如,用手拍打鼓点模拟节奏,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等,以活泼、有趣的方式增加幼儿的对音乐的认知力和兴趣。

三、活动准备1.准备音乐、舞蹈和按摩的相关资料。

2.设计课堂教案,确定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

3.准备课程用具,如音乐播放器、简易鼓等。

4.教师应提前熟悉所准备的歌曲和教材,制定课堂教学计划,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

四、教学评估1.面试评估:通过对幼儿的表现、反应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估。

2.听力测试: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乐曲欣赏和歌曲唱词的听力测试。

3.行为表现评估: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掌握幼儿学习、表达等方面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教师通过结合歌曲、舞蹈、语言表达等模块,设计了丰富的音乐活动课程。

通过轻松、愉悦的氛围和多角度的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并在音乐、语言、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课后将会按照评估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帮助每位幼儿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能够让幼儿:1.了解自己是一个好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是一个好宝宝。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我肯定感。

3.学习欣赏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教学准备1.歌曲《我是好宝宝》播放器或音响。

2.纸和笔,用于写下每位幼儿的名字。

3.爱心卡片,准备足够数量。

活动流程步骤一:集体唱歌1.引导幼儿认识歌曲《我是好宝宝》,通过播放器或音响播放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向幼儿介绍歌曲的名称和歌词,鼓励幼儿跟着音乐唱歌。

步骤二:自我介绍1.首先,老师与幼儿分享自己是什么样的宝宝,并告诉幼儿自己喜欢唱歌和跳舞。

2.要求每位幼儿轮流介绍自己,说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宝宝,有没有爱好,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

步骤三:互相欣赏1.将每位幼儿的名字写在纸上,放入盒子中。

2.请每个幼儿轮流从盒子中抽出一个名字,并口述出这位幼儿喜欢的音乐类型。

3.当有幼儿口述出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其他幼儿应该鼓励和欣赏这位幼儿的选择。

老师可以用爱心卡片表扬这些幼儿。

步骤四:学唱歌曲《我是好宝宝》1.请幼儿围成一个圈,跟着歌曲《我是好宝宝》唱歌。

2.帮助幼儿记住歌曲的歌词,让幼儿尽可能流畅地唱出歌曲。

步骤五:表演1.引导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小型表演。

2.让幼儿自由选择表演的形式,可以唱歌、跳舞、表演小品或其他形式。

步骤六:总结1.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并向幼儿提问自己是好宝宝的理念,以确保幼儿了解如何成为好宝宝。

2.最后,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感受,鼓励他们分享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扩展1.可以让幼儿制作一张《我是好宝宝》的海报,展示在教室里。

2.在班级里建立“音乐角”,让幼儿自由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和音乐经验。

教学评估1.老师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表演效果。

2.神经穿刺法,了解幼儿是否能够充分理解活动中强调的自我肯定和欣赏他人的重要性。

3.让幼儿欣赏其他音乐作品并进行类似的活动,考虑是否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活动中的理念。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
活动目标
1.让宝宝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和欢快氛围
2.培养宝宝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帮助宝宝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4.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选好适合宝宝年龄的音乐,准备音乐播放器
2.准备一些音乐玩具,如小鼓、莫名其妙乐器等
3.准备一些彩色气球和基本器材,如椅子、小桌子等
4.安排好教室空间,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热身活动
1.热身音乐: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宝宝随着音乐踩着节奏的步伐跳舞,摆动手脚。

2.音乐玩具自由玩:把音乐玩具放在宝宝面前,让他们摆弄自己喜欢的乐器,感受音乐和玩具的乐趣。

第二部分:游戏环节
1.音乐接龙:由老师或者家长首先唱一首歌,让宝宝接着唱下一句,形成接龙唱歌的效果,同时教宝宝一些简单的乐器节奏。

2.星星之家: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宝宝随着音乐爬行、自由活动并踢或捡起散落在地上的彩色气球,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和活动的欢乐氛围。

3.运用乐器:让宝宝尝试用小鼓等乐器敲打音乐节奏来跳舞,增强对音乐的感知。

第三部分:活动总结
1.放松音乐:播放柔和轻柔的音乐,让宝宝弯腰、伸展,放松身体和情绪。

2.合唱《我是好宝宝》:请宝宝们一起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我是好宝宝》,表达对自己美好的感受。

活动评价
通过这次活动,宝宝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节奏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同时也培养了自我表达的能力和好奇心。

对于幼儿园老师而言,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及时察觉宝宝们的思维和运动能力,更好地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的。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律动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律动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律动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我是好宝宝》的歌词和旋律;2.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进行手脚律动活动;3.发展幼儿的音乐感知、肢体协调和集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进行律动活动。

三、教学内容1.歌曲:《我是好宝宝》2.律动活动设计四、教学过程1. 温习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幼儿跟随节奏唱歌;2.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唱,重点教唱歌曲中的重点词汇。

2. 引入律动活动1.教师向幼儿介绍律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幼儿的兴趣;2.教师与幼儿一起认识不同的身体部位,并指导幼儿正确站姿和手势。

3. 律动活动1.听完歌曲后,教师带领幼儿按照节奏进行指头、手臂、头部等身体部位的律动;2.可以加入皮球传递、跳绳等游戏活动,加强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3.教师用简单的手势、尺子等帮助幼儿感知节拍,加强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4. 温习歌曲1.律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带领幼儿跟随歌曲节奏,加强对歌曲的认知;2.可以将律动活动中的手势等引入唱歌过程中,加强歌曲与身体的联系。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律动活动中的表现,如身体协调动作是否协调,节奏感是否正确等,以及对歌曲的反应,教师可以对幼儿的音乐感知、肢体协调能力进行评价。

六、延伸活动1.让幼儿自己发挥,创编自己的律动活动;2.做手工制作乐器,让幼儿自己制作并演奏乐器伴奏;3.教师可以将歌曲与幼儿大班舞蹈、画画等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与运用。

七、教学反思本节音乐课旨在发展幼儿的音乐感知、肢体协调和集体合作精神,通过律动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调整,根据幼儿的反应和参与情况,调整律动活动的难度和形式,让幼儿学习更有趣、更有意义。

大班我是好宝宝教案

大班我是好宝宝教案

大班我是好宝宝教案大班我是好宝宝教案大班我是好宝宝教案1活动目标:·理解歌词内容,有“要为长辈服务”的愿望,激起“尊敬长辈”的情感。

·感受衬词“呦”给歌曲带来的亲切感觉,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歌曲伴奏活动过程:一、敬老节的由来·下个星期一是敬老节,你知道这是谁的节日吗?·为什么把重阳节又称做敬老节?·:敬老是我们人的传统,老人年轻的时候照顾我们,辛苦了很多年。

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也长大了,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关心、照顾他们了。

·你准备怎么样为爷爷奶奶过节?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欣赏后提问:1、这首歌的名字叫《我是好宝宝》,你觉得歌曲里的孩子是好宝宝吗?为什么?2、什么叫“不撒娇、不胡闹”?3、好宝宝做什么事情会让爷爷奶奶觉得很舒服?请你用歌词来回答我。

4、咚咚咚咚|咚咚|是什么声音?(用动作——捶拳捶出节奏)·带着问题第二次欣赏:请你仔细听听,歌词里有什么特别好听的地方吗?·教师范唱,幼儿感受衬词带来的亲切感觉三、学唱歌曲·跟着音乐练习语言节奏·个别幼儿演唱衬词,其他幼儿区分哪个唱地好,为什么?大班我是好宝宝教案2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有“要为长辈服务”的愿望,激起“尊敬长辈”的情感。

2·感受衬词“呦”给歌曲带来的亲切感觉,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歌曲伴奏活动过程:一、敬老节的由来1·下个星期一是敬老节,你知道这是谁的节日吗?2·为什么把重阳节又称做敬老节?小结:敬老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老人年轻的时候照顾我们,辛苦了很多年。

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也长大了,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关心、照顾他们了。

你准备怎么样为爷爷奶奶过节?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欣赏后提问:1、这首歌的名字叫《我是好宝宝》,你觉得歌曲里的孩子是好宝宝吗?为什么?2、什么叫“不撒娇、不胡闹”?3、好宝宝做什么事情会让爷爷奶奶觉得很舒服?请你用歌词来回答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美教案上海市音乐幼儿园许老师
活动目标:
·理解歌词内容,有“要为长辈服务”的愿望,激起“尊敬长辈”的情感。

·感受衬词“呦”给歌曲带来的亲切感觉,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歌曲伴奏
活动过程:
一、敬老节的由来
·下个星期一是敬老节,你知道这是谁的节日吗?
·为什么把重阳节又称做敬老节?
·小结:敬老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老人年轻的时候照顾我们,辛苦了很多年。

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也长大了,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关心、照顾他们了。

·你准备怎么样为爷爷奶奶过节?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欣赏后提问:
1、这首歌的名字叫《我是好宝宝》,你觉得歌曲里的孩子是好宝宝吗?为什么?
2、什么叫“不撒娇、不胡闹”?
3、好宝宝做什么事情会让爷爷奶奶觉得很舒服?请你用歌词来回答我。

4、咚咚咚咚|咚咚|是什么声音?(用动作——捶拳捶出节奏)
·带着问题第二次欣赏:请你仔细听听,歌词里有什么特别好听的地方吗?
·教师范唱,幼儿感受衬词带来的亲切感觉
三、学唱歌曲
·跟着音乐练习语言节奏
·个别幼儿演唱衬词,其他幼儿区分哪个唱地好,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