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PPT第1章汇总

合集下载

设计心理学PPT课件

设计心理学PPT课件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中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和心理特点
2 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W.H.梅奥尔 唐纳德.诺曼 赫伯特.西蒙
《设计原则》1979 《设计心理学》
《人为事物的科学》
3 设计心理学
日用品设 计研究
主体思维 活动研究
物质心理学 思维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与人的 “行为”和“意识”有关
的设计研究问题
设计目标主体心理 设计主体心理 社会文化环境 物理环境
基本 心理特征
社会文化 心理
购买心理、使用心理
购买心理 (需求刺激—认识问 题—查询信息—评价 选择—购买行为-信
息反馈)
个性心理 (个性、情
绪)
使用心理 认知—学习—使
用—反馈
基本 心理特征
社会文化 心理
个性心理 (个性、情
绪)
设计过程心理
准备 酝酿 明朗 检验
消费者决策结果
产品评价、产品选择、品牌偏好 购买特征(时间数量 、产品潮流
2 设计的实用与审美双重属性 工程师
工匠
艺术 设计师
艺术家
解决实际 问题之物
审美之物
使用者 鉴赏者
人具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多样性需要,设计不 仅需要满足人们使用方面的需要,还需要使 人们能产生多样的情感体验。——使用与情 感
4 咖啡吧、餐厅(左)与快餐店、食堂(右)空间布局比较
空间布局能反映不同的人际关系, 影响环境中的人的心理状态。
——环境心理
5 “不可能图形”为什么不可能?
埃舍尔《Relativity》
2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
1 什么是心理学?
性格
感觉、知觉
想象、思维、 人的心理现象
气质

设计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设计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设计心理学课件(完整版)1. 引言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与设计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设计方案。

本课件将介绍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习者掌握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设计心理学概述2.1 设计心理学定义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心理过程对设计产生影响的学科。

设计心理学的目标是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2.2 设计心理学的重要性设计心理学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用户需求,设计出更符合用户心理的产品。

通过了解人类认知和行为规律,设计师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 设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感知原理:人类对于不同感官刺激有不同的感知机制,设计师需要了解这些机制,设计出引人注目的产品。

•认知原理:人类的思维和理解方式对设计有影响,设计师需要根据用户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信息和界面。

•情感原理:人类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会产生情感体验,设计师需要通过情感设计来影响用户的情感态度,增强产品的与用户的情感连结。

3. 用户研究方法3.1 定性研究方法•用户观察:通过观察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了解用户行为习惯和需求。

•用户访谈:与用户面对面交流,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和反馈信息。

•用户故事: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用户的故事,揭示用户需求和问题。

3.2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统计分析用户对产品的态度和满意度。

•实验研究:设计实验条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用户对不同设计方案的偏好和效果。

4. 设计心理学应用案例分析4.1 色彩选择•色彩对情绪的影响:不同颜色可以唤起不同的情绪反应,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的定位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

•色彩对信息传达的影响:色彩在设计中具有区分和传达信息的功能,设计师需要合理运用色彩来传达产品的功能和信息。

4.2 界面布局•接近性原理:将相关信息放在一起,设计师可以通过接近性原理来实现信息的组织和信息的优先级。

设计心理学-第1章 PPT课件

设计心理学-第1章 PPT课件

——经济性
七、设计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设计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美学——源自先哲对美和艺术的本 体论和认论,本质上是术语美学的一部分。
古希腊的“迷狂说”、“净化说” 中国的“天人合一说”“顿悟说” 19世纪后的实验心理美学:“距离说” 20世纪后,“异质同构说”、“图式和矫
正”、“高峰体验说”
★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
3、重视消费者的意见。 4、追求消费者的重复购买,设法留住老
消费者。 5、按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建立富有活
力的企业或组织。
二、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主体 设计目标主体(用户或消费者)
人——产品——环境 三元关系
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两个黑箱:
外界信息刺激、输入
环境
外界信息刺激、输入
消费者(用户)黑箱
对顾客而言,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已进入他们的购买选择区,成为其可 行性消费方案中的部分。但由于种种
原因,他们一直未购买本企业的产品。
显在消费者
显在消费者是直接消费企业产品或 服务的消费者。只要曾经消费过本企 业的产品,就是本企业的一个消费者。 一个不满意的消费者,会直接、间接 影响40个潜在消费者。优秀设计的最 高原则,就是尽量把消费者满意的产 品卖给消费者,而避免让消费者买走 了不满意的产品。
(二)、设计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二战前后,人机工程学、人体测量、 消费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科迅速发展, 给设计心理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2、生产力发展,市场竞争激烈。
3、设计成了商品生产的重要环节。
作业:
1、什么是设计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 和内容是什么?
2、消费者都有哪些分类,消费者行为 规律是什么?
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开始问卷调查 1900年,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 1903年,美国西北大学斯科特出版《广告

设计心理学(完整版)

设计心理学(完整版)

28
1.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设计、心理、设计心理 • 设计——《现代汉语词典》:设计是在做某项工作之前,
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的方法、图样。 • 心理——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就是人的心理现象。
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相伴随、交织在一起。 • 客观现实引发心理活动;
精选2021版课件
• 诺曼在很多公司和教育机构担任董事和理事,包括芝加哥设计学院。 尼而森 - 诺曼集团(Nielsen Norman Group)咨询公司的创办人之 一,这是一家帮助企业设计制造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的商务咨询 公司。他还曾任苹果计算机公司先进技术部副总裁。
• 在所著《设计心理学》中,诺曼使人理解这一点:设计一个有效的界 面,不论是计算机或门把手,都必须始于分析一个人想要做什么,而 不是始于有关屏幕应该显示什么的一个隐喻或者一种观念。诺曼的目 标不仅是帮助企业制造出满足人们的理性需求,更要满足情感需求的 产品。他认为,一个良好开发的完整产品,能够同时增强心灵和思想 的感受,能够使用户拥有愉悦的感觉去欣赏,使用和拥有它。
1、赫伯特.A.西蒙(《人工科学》)着眼于 主体思维活动,他认为设计可以“作为一 门人技科学的心理学” ,将设计(广义 设计)当作“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 (设计思维的角度)
精选2021版课件
32
1.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麻省理工学院(MIT)获电子工程 学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硕士学位,宾夕法尼亚 州立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数学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 设计作品侧重在能够被顾客使用;艺术作品被读者、观众 所欣赏。
•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考虑市场定位、功能结构,外观形 象、工艺流程等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思维过程)。

《设计心理学》课件

《设计心理学》课件

其他成功的设计案例
像谷歌、亚马逊、特斯拉等公司也在其产品和服务 中应用了设计心理学的原则,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 功。
总结
1 设计心理学对于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心理学提供了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的方法,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影 响力的设计作品。
2 今后设计中需要进一步考虑设计心理学的应用
随着用户期望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设计师需要持续学习和应用设计心理学的原则,以 不断提高设计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2 目的和作用
设计心理学的目的是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模式,以便创建更具吸引力、易用性和影响力 的设计作品。
设计心理学的重要原则
可用性
设计应该便于用户使用,确保用户能够轻松地 完成任务,无论他们的背景、经验或能力如何。
可访问性
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包括那些有 视觉、听觉或运动等障碍的用户。
用户体验
设计应该提供令人愉悦的用户体验,包括吸引 人的界面、顺畅的交互和令人满意的结果。
系统思考
设计应该考虑到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影 响和关系,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何应用设计心理学
1
用户画像
2
创建用户画像,将用户的特征和行为整
合起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目
标和需求。
3
页面设计
4
设计页面布局、色彩、字体和交互元素, 以提供愉悦的用户体验和有效的信息传 递。
《设计心理学》PPT课件
欢迎参加《设计心理学》PPT课程!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索设计心理学的定 义、重要原则以及如何应用它来提高设计效果。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精彩的 学习之旅吧!
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1Hale Waihona Puke 定义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学与设计原则的结合,旨在通过深入了解用户认知和行为, 提高设计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设计心理学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 第一章


1.1.1 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1.1.1.2 消费者


*消费者类型 a、 潜在消费者potential Customer b、 准消费者Sub customer c、 显在消费者Customer d、 惠顾消费者Patron e、 种子消费者Seed Customer
青岛科技大学 史慧丽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的对象和意义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的对象和意义

1.1 设计心理学的对象

1.1.1 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1.1.1.5 适销对路的产品


青岛科技大学 史慧丽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的对象和意义

1.1 设计心理学的对象

1.1.1 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1.1.1.6 消费者满意度


*消费者满意度的研究经历了三个时代
生态性设计——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青岛科技大学 史慧丽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的对象和意义

1.2 设计心理学的意义

1.2.2 消费者满意度CSI是现代设计管理的根本

1.2.2.1 现代设计与名牌工程是关联的


名牌=高质量+高市场占有率
*目前市场竞争状况和设计管理经营的实践 名牌=体贴周到的服务+高质量+高市场占有率
青岛科技大学 史慧丽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的对象和意义

1.2 设计心理学的意义

1.2.3消费者满意度是现代设计的依据



*CSI采集的指标包括:
A、 理念满意
B、 行为满意

设计心理学审美与设计PPT课件

设计心理学审美与设计PPT课件
(七)新颖性
在社会实践中,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也就不断被对象 化,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表现审美者的审美情趣和理想,所以美具有新颖性。
8
案例:
石器
美的缘起与发展 石器工具的制造与改进
9
案例:
壁画
美的缘起与发展 洞窟壁画的产生
10
案例:
装饰品
美的缘起与发展 装饰品的出现
2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
第二章 感知觉与设计
第三章 消费者心理与设计
第四章
第五章
审美与设计 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3源自审美与设计(二)第4章
一、审美心理学概述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情、意。因此 审美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 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
5
(二)美的特征
美的特征是指美的特性和品格。通过社会实践所达 到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体现出美的内容的客 观性与社会性,而美的内容表现形式则是感性的,因而 又是具体形象性的。
6
(二)美的特征
(一)可感性
可感性即美具有一种能以其具体的感性形象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特性,即有其生动的、具体的外在 形式。如事物的形状、姿态、线条、色彩、声响等。
案例:马戏艺术学院创意宣传就利用这种审美知觉的 选择性,受众首先注意到的是醒目的红色(苹果、衣服) ,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8
审美知觉的特征
(3)审美知觉的恒定性 审美知觉的恒定性,是指由于受审美经验和日常知 识的作用,在知觉条件有了变化时,知觉的内容并不随 之改变,人对于事物的状态和属性,保持着知觉的相对 稳定。这是以事物具有本身相对固定特征和人的感知接 受这种信息不断反复形成的习惯为主客观条件的。

设计心理学ppt课件

设计心理学ppt课件
3、课上完成。
信息
转锁删存聊清回发定除储除天复信室息
21
返回 确定
工业革命 (以机器为本) 之后人们开 始关注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开始从人的思 维、操作、认知等行为入手,提出新的设 计要求。(以人为本)
设计是把思维和需求转化为实物的过 程,而心理学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9
1.3.1 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工业设计)
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目的:设计心理 学主要解决的是人与物(产品)的关系 问题……
4
1.1 心理学与设计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由希腊文字中的 psyche (灵魂、心智)和 logos (讲述) 两个字演变而成,通过行为研究人的心 理现象的一门学科。
起源: 人类对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原始社会。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
流派
代表人物
内容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派 构造心理学派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派 精神分裂心理学派 日内瓦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派
学习目的:建立“以人为本”的人、物关系(也就是人与产品的关系)的设计思想。
主要任务: 了解用户的需求,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了解研究心理学的基本方
法,掌握用户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应用到实际项目当中。
课程安排: 32课时
课程作业: 论文形式
考核方式: 院考
1

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一种交流,用户的需求应当始终贯 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之中。 但这并不是说产品的易用性可以凌驾于其他因素之 上,所有伟大的设计,都是在艺术美、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成本和性 能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
优秀的设计可以协调人的心理,使人与产品的关系更加和谐。

设计心理学1-1

设计心理学1-1
• 阈下知觉 除了阈限上的刺激会对主体产生反应,其他比较弱的刺激,虽然不会 被主体所感知,但也能被感受器所接收。
返回
2.3 视 觉
• 视觉是人类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 。
• 颜色视觉 • 明度视觉 • 运动视觉
2.3.1 颜色视觉
• 杨格-赫尔姆霍兹理论三原色理论 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能对红、绿、蓝三种色光产生 基本感觉,其他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加减混合得到的,三种色光混合 在一起获得白光 。
2.1 感觉
• 感觉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 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 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了三类:外受、内受和 本受。
• 感觉的功能: 1、生存需要,帮助人类适应外界环境; 2、获得各种生物意义上快乐体验 。
返回
2.2 易于感知与难于感知 ——基于感知原理的设计技巧
感觉依赖于输入信息的性质、强度和差异。 2.2.1感觉的多通道
1、“通道”(Modality)是指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不同感觉方式。 2、感觉通道对应各种感觉器,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等。 3、多 “通道”协同
上图:联想公司概念设计, 使用盲文的键盘
下图:使用盲文及音频 提示的ATM(自动提款机)
2.2.2 阈限
• 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 绝对阈限
能引起人体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水平。 • 差别阈限(J. N. D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
• 韦伯定律: 外界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也就是说, 所能觉察的强度的最小差别,和背景强度成正比,标准刺激越强越大, 则达到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增量越大,公式写为ΔI/I=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三: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些美丽却不好读出时 间的手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具有 从低级到高级的多样性需要,设 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使用方面的 需要,还需要使人们能产生多样 的情感体验。——使用与情感
案例四:咖啡吧、餐厅(左)与快餐店、食 堂(右)空间布局比较
空间布局能反映不同 的人际关系,影响环 境中的人的心理状态。
第一节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性格 气质
感觉、知觉 想象、思维、
人的心理现象 记忆、情感
意志
· 动态变化过程 · 相对持续状态 · 比较稳定特征
心理过程中较稳定的心 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
人的
心理活动进程中出 现的一种相对持续 的状态
——环境心理
案例5:“不可能图形”为什么不可能?
埃舍尔《Relativity》
彭罗斯三角”(Penrose Triangle)
1958年,两位名字叫彭罗斯(L. S. Penrose & R. Penrose)的英国心理学家共同发 表了一篇名为“不可能图形”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不可能图形”的概念。这种图 形看似合理,但是无法在三维空间中构造出来,它们却广受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青 睐。









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用户(消费者)黑箱 VS 设计师黑箱
外界信息刺激、输入
外界信息刺激、输入
基本 心理特征
社会文化 心理
购买心理、使用心理
购买心理 (需求刺激—认识问 题—查询信息—评价 选择—购买行为-信
息反馈
个性心理 (个性、情
绪)
使用心理 认知—学习—使
用—反馈
基本 心理特征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使用与情感
设计主体心理
创意
设计
审美
学习
社会
消费者
使用
文化
(用户心理)
维护
经济
和谐
艺术设计之物,其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属性使其一方面是平凡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 和方式,对于设计者而言就在于充分了解消费者(用户)实际需要和潜在需要,并综 合其特点和特征,来完善设计对实际目的的适宜程度;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作品作为 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最常见、最普遍的审美对象,用户无论在鉴赏、选 择、购买和使用设计之物时都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或审美体验。
艺术设计中的“不可能图形”:
Gardner,插图设计(1970年) 心理学认为“不可能图形”形成的原因是:感知对象需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信息。
总结:
从以上案例我们看到,设计中的心理问题比比皆是。设计心理 学应作为设计学科的一门工具学科,它帮助人们运用心理学中 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达到改善和辅 助设计的开展,提高设计者创意能力的目的。
社会环境
动 力
需求

统 动机
心 知:记忆、思维 理 情:情绪、情感 过 程 意:意志、意动
个 人格(个性) 性 心 能力(智力创造力) 理
影响个体心理的四大因素
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三部分内容:(123) 功情设能感计性化师设心计理
持有

使用
计 目

设 计 主
创造


购买

选择
第三节 设计心理学研究范畴
工程师
工匠
艺术 设计师
艺术家
• 设计的实用与审美双重属性
解决实际 问题之物
审美之物
使用者 鉴赏者
隐性设计 (工程设计)
实用范畴 功能
设计作品
引发情感体验
显性设计 (风格设计)
美感 审美关系
环 境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 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在研 究工业设计活动中,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 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工业设计
设 计 心 消费心理学 理 学
第二节 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

解决方式: 产品应提供某些局限, 在此相机上应增加开启 底片盒的难度 。 例如:使这个开关不容 易被孩子们发现,或按 动这个按钮的需要先按 下其他按键,或者需要 同时按下其他开关等。
案例2:简洁的MP3设计中出现什么问题?
这款可作U盘使用的MP3,其外观设计简洁明确,但是用户在使用中发现,存在二个缺陷:1) 吊带被放置在MP3上端,可能导致运动中机身部分的意外脱落;2)按键平于机身平面,在运 动中可能不慎接触到用户身体,导致按键被按动而意外暂停(按一下表示“暂停”)。 这些问题如果不通过实际使用情境下的测试则很难发现。——可用性工程中的用户研究
心理活动 心理状态
人的认识、情感、 意志行动表现出来 的动态变 化过程
什么是设伯特.西蒙
《设计原则》1979 《设计心理学》 《人为事物的科学》
•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是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 供正确操作所需的关键线索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这些关于日用品设计 的原则“构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 理学”,“这是一门研究物品预设用途的学问,预设用途是指人们认 为具有的性能及实际上的性能,主要是指那些决定物品可以作何用途 的基本性能……” 。(使用的角度) 《设计心理学》和《情感设计》 诺曼门,诺曼把手
消费心理学
……
设计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
心理学
设计学
建筑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 人机工程学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
Design Psychology Outlined
案例1:可爱的儿童相机设计出了什么问题 ?
儿童自控能力不强,常常 随意抓按物体,这台儿童 专用相机的底片开启按 钮对孩子而言太容易被 误按。
• 人机交互专家贾克珀·尼尔森(Jakob Nielsen) 互联网和人机界面的可用性设计
尼尔森(左)和诺曼(右)
日用品设计研究
主体思维活动研究
物质心理学
思维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与人的 “行为”和“意识”有关
的设计研究问题
设 设计
。 。
计 目标
。 。
主 主体
。 。
体 心理


物社 理会 环文 境化
社会文化 心理
个性心理 (个性、情
绪)
设计过程心理 准备 酝酿 明朗 检验
消费者决策结果
产品评价、产品选择、品牌偏好 购买特征(时间数量 、产品潮流
购买地选择…
设计者决策结果
概念、草图、效果图 模型、产品、包装
广告设计、环境设计…
外在影响 内在影响
物理环境
环境基础
生 感受器
理 基 础
神经系统 效应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